各位代表:
我代表南沙區人民政府,同時受南沙開發區管委會的委託,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13年,我們在開發區黨工委、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腳踏實地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新區開發建設起好步、開好局。
(一)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
經濟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08.03億元,增長12.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2.58億元,增長13.9%;固定資產投資250.74億元,增長31%;實際利用外資9.56億美元,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口總額分別增長13%、29.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全年累計簽約項目61個,涉及投資總額5000億元。目前在建項目269個,涉及投資總額1049億元。引進3家百億企業,開展全面深度戰略合作。明確25個具有總部性質的內外資項目落戶,總部經濟集聚效應逐漸顯現。
戰略性發展平台建設加快。明珠灣起步區開發已啟動,成立了開發建設指揮部,形成了城市設計與控制性詳細規劃,新開工、奠基一批項目。蕉門河城市中心區建設加快推進,蕉門河南部濱水角等重點項目已開工建設,重點加快總部經濟集聚區、大型城市綜合體等一批項目建設。全面開展萬頃沙電子信息產業園整體策劃、配套設施和項目招商籌建等工作。研究制訂龍穴島航運物流服務集聚區策劃報告,推進重點港航物流項目建設,完善產業配套設施。
戰略性主導產業發展迅速。航運物流產業持續發展,南沙港實現貨物吞吐量2.1億噸,增長10.5%;貨櫃吞吐量1032萬標箱,增長7.5%;完成保稅港區進出區貨值493億美元,增長28%。裝備製造產業集聚發展,全年汽車製造業實現工業產值746.92億元,增長10.5%。廣汽豐田發動機新增兩個項目,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瓦盧瑞克核電管材項目已正式投產,新中國船廠小虎島造船生產項目已經試產。商業服務業快速發展,喜來登酒店等一批商務休閒綜合體項目已開工或奠基。廣東省唯一的貴金屬交易平台—廣東貴金屬交易中心及50多家會員單位已進駐,廣州規模最大的越秀融資租賃公司在我區正式掛牌,廣州基金的多個子基金、省旅遊產業基金、越秀新興產業基金、匯通寶等一批金融(類金融)項目已經落戶。科技智慧產業蓬勃發展,引進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網路中心、台灣晶元光電三個研發中心,廣州南沙3D列印創新研究院已註冊落戶,創博南沙雲計算基地建設進展順利,清華大學和蘭州大學共建的大數據實驗室上線運作。全區專利申請量達1433件,增長119.4%。旅遊健康產業加快發展,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艾迪康醫學檢驗中心和美時醫療磁共振實驗室正式投入使用。南沙濕地公園二期對外開放。濱海遊艇高端商務綜合體動工建設。成功舉辦“國際遊艇博覽會”等具有影響及拉動力的節慶活動,“以節興旅”成效明顯,全區共接待遊客約870萬人次,增長12.5%;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3.49億元,增長21.7%。
戰略性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完成重大基礎設施投資56.87億元,增長23%。南沙港區三期建設進展順利。江海聯運碼頭一期陸域形成工程已完成施工。鳳凰一橋主橋已合攏,鳳凰三橋主橋鋼箱拱已完成整體提升。捷運4號線南延段已全面開工建設。推進了一批市政道路、水務基礎設施及醫院、學校等公共配套設施建設。
(二)城鄉統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科學規劃體系逐步完善。《廣州南沙新區城市總體規劃》、《明珠灣城市設計及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已通過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同步編制了產業、人口、水利、電網、生態、與港澳合作等專項規劃,村莊規劃已完成中期成果。
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穩步提升。完成17條44公里市政道路亮燈工程建設,打通5條“斷頭路”。調整最佳化公交線網,實施東涌、大崗、欖核三鎮公交化改造,全區公交線路由去年7月份的32條增加到52條,公車數量由195輛增加到315輛,民眾出行更加方便。全年拆除違章建築3.4萬平方米、違章廣告招牌0.72萬平方米,教育制止“六亂”行為2.6萬餘宗,創建省衛生村4個、市衛生村11個。新建及改造城市污水收集管網21.85公里,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86.3%。完成28個村(居)的供水管網改造,民眾用水條件逐步改善。全面推進“垃圾不落地”收運模式。市第四資源熱力電廠建設有序推進。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取得重大進展,完成創建總工程量的80%。新建綠道30公里,新建及升級改造景觀林帶15公里。按“淨化、綠化、美化”的要求,順利完成南沙港快速路和轄區內南二環高速公路12個出入口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十二五”節能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良好,節能考核總成績位居全市第一。全區重點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達標率達到97%以上,區域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85.5%。
“三農”工作紮實推進。落實支農惠農政策,加大種糧、農機購置、柴油等補貼。出台了扶持設施農業的政策,促進蔬菜保護地栽培、水產越冬養殖的發展。保障“菜籃子”產品安全供給,培育供穗養殖基地8個、萬頭豬場5個、設施漁業基地2個,新完成魚塘改造800畝。全面啟動4.02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從65家增加到110家,其中2家被評為市級示範性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合格率達99.3%,重大動物疫情“零發生”。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73.4億元,增長3.41%;漁業總產值26.68億元,增長7.28%。紮實推進區內外扶貧及美麗鄉村、名鎮名村創建工作。
(三)改革創新持續深入。
強力推進行政審批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成立企業服務中心,實行免費代辦報批服務。審批事項減少了37.6%,審批時間壓縮了67.3%。全面推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成功發放全市首張新版營業執照,新設立企業數同比增長163%。社會治理和服務進一步加強。我區獲批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建立社會組織培育基地,成立高規格的社會創新諮詢委員會。開展“兩代表一委員”聯組聯動收集社情民意等3項社會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啟動11個社會治理服務創新項目。穩步推進第一批5個幸福社區的創建工作。鎮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村(居)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從79個增加到148個。人才制度創新加快發展。推進國家級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建設,完成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加快制定落實配套政策,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專家樓和人才公寓已開工建設,建立健全高端人才卡服務制度。政策爭取成效顯著。形成了擬提交第一次部際聯席會議審議的政策議題建議,正抓緊與國家和省有關部門對接協調。金融領域19條政策建議已上報國務院。省署合作在南沙開展海關監管先行先試已有10條措施獲得批准。廣東自由貿易園區申報工作順利推進。與港澳合作進展順利。南沙國際仲裁中心成功運營,為企業提供可選的粵港澳三地商務仲裁服務。建立南沙新區港澳及外籍人士服務和管理體系,完善出入境、旅客通關、居留等服務措施。與港澳全面深化合作的有關工作正有序推進。
(四)民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全區民生支出共61.98億元,占全區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86.99%。十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
“強教優醫”工程成效明顯。“區屬公辦中國小校12年免費教育”政策覆蓋至新劃入的東涌、大崗、欖核鎮。新增學位4500個,初步緩解了學位緊缺的問題。建設公辦幼稚園38所,占全區幼稚園的46%(市要求是30%);幼稚園持證辦園率達100%。推進全國基礎教育國際化示範實驗區建設。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國小和附屬幼稚園已動工建設,華南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廣州外國語學校附屬國小及附屬幼稚園建設工作正加快推進。高考、中考成績再創歷史新高。考上大學人數2378人,上線率達88.38%,錄取率達90.59%;全面超越廣州市下達的預測目標,全區重點本科達標率達161.5%,本科達標率達124.6%。中考七科平均分提高36分。區教育基金會提取960多萬元對2990名師生進行了獎勵,形成了積極健康的教學氛圍。
推進基層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站鎮村一體化管理。整合醫療衛生資源,理順最佳化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站的管理服務機制,對62家村衛生站升級改造;增加醫療服務內容和免費藥物品種;妥善解決了230名“赤腳醫生”的去、留、退、轉問題;面向全國公開招聘124名正規醫生、護士派駐到60多家村衛生站,51%的村衛生站實行24小時開診服務,為16萬村民提供貼心服務;到去年年底這項改革工作已完成60%。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南沙院區建設和6家基層醫院的改造升級工作有序推進。中心醫院二期工程建設進展順利,產科以及120急救醫療指揮中心建成使用。為7870人實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
就業社保工作取得新進展。提供2.2萬個就業崗位,培訓本地勞動力6730名,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達76%,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出台了積極的就業促進政策,進一步鼓勵和支持本地勞動力就業。全區16歲以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3萬人,參保率達99%。率先在全市把84%的區屬社保業務下沉到鎮街辦理。低保標準由原來的530元提高到540元,農村五保供養標準由原來的870元提高到1235元。新農合籌資標準從350元提高到430元,補償限額從每人每年10萬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0萬元,區內醫療機構住院最高報銷比例從80%提高到85%、門診最高報銷比例從60%提高到80%。區級公辦養老院建設有序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實現鎮街全覆蓋。殘疾人康復服務進村入戶。加強慈善、流浪救助、助殘等工作,進一步提高了社會保障水平。
公共文體服務能力實現新提升。區圖書館新館建設的前期工作已啟動,區兒童公園已開工建設。對包含14個文化廣場、20個村(居)綜合文化室在內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進行了改造提升。開展“送戲下鄉”公益演出46場,舉辦各類文藝培訓、競賽活動43場,播放數字電影1770場。完成“城市10分鐘體育圈”和“農村10里體育圈”建設。組織開展各類體育活動,進一步豐富了民眾的業餘生活。
平安和諧南沙建設取得新成效。全面推進平安創建工作,全年受理案件類有效警情同比下降12.9%,全區無影響重大的惡性刑事案件,無群死群傷治安災害事故發生,社會治安和社會秩序保持平穩。全區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成立了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開通區食品安全信息網站,創建10家市級、40家區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單位。完成“六五”普法中期檢查督導工作。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勞動監察、勞動仲裁的作用,有效化解勞資糾紛和民眾反映的問題。暢通信訪渠道,推行領導接訪制度,積極化解歷史積案,民眾合理訴求得到妥善解決。
法律宣傳、法律援助、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工作深入開展。氣象預報服務水平繼續位居全市前列。統計、保密、僑務、外事、老齡、殘疾人、婦女兒童、民族宗教、台灣事務、雙擁優撫安置、人民防空、應急、檔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五)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堅持重大事項向黨委、人大報告和向政協通報制度,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全年承辦市、區人大代表議案建議100件、政協提案111件,辦結率均達100%。加強南沙新區建設的法制研究和制度設計,《廣州南沙新區條例》(草案)已按程式報批。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制和程式,審查涉法性檔案278份。開展行政權力清理工作,梳理行政職權3216項,進一步規範行政權力運行。加強政府勤政廉政建設,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紮實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整治政府系統庸懶散奢之風,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的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積極推進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工作,區行政中心順利通過“全國第一批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國家驗收。深化農村廉情預警工作和“三資”管理工作,實現全區各鎮街農村公共資源交易站建設全覆蓋。管委會、區政府以及各鎮街全部按時公布財政預、決算信息,樹立和強化了“陽光政府”的形象。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開發區黨工委、區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區廣大幹部民眾共同努力以及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開發區管委會、區政府,向全區人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駐區單位、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是:行政管理體制仍需完善,行政效能與新區發展要求還不相適應;適應大規模開發的投融資開發模式仍需作更深入探索,主導產業還沒有形成集聚規模;人民民眾同步共享開發建設成果機制尚未全面建立;全區幹事創業的整體氛圍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對這些問題,我們務必高度重視,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工業總產值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按可比口徑)增長13%,商品銷售總額增長26%,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4%。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加快經濟發展,增強新區競爭力。
推進重大發展平台建設,提升城市集聚輻射能力。全力推進明珠灣起步區形成格局。加快推進去年新開工、奠基的項目建設。引入國內具有較強實力的大型企業發展文化、會展、雲計算產業,導入第一批總部經濟、特色金融、商貿、城市綜合體等服務業項目,統籌推進產城一體化開發。實現蕉門河城市中心區基本成型。加快推進蕉門河南部濱水角、總部經濟集聚區建設,啟動一批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服務功能。
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承載能力。按照打造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樞紐要求,高標準建設和完善一批重大交通、市政、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捷運4號線南延段、虎門二橋、南沙港區三期、江海聯運碼頭一期工程主體建設。協調南沙港鐵路、廣中江高速放馬互通立交及連線線等項目爭取年內開工,推動捷運18號線啟動前期工作。爭取年內完成商務機場規劃報批。加快市政路網和農村路網建設,啟動萬新大道、桂閣大道、西線公路等路網的建設,推進黃欖幹線和東部快線等骨架道路的拉通工作,實現鳳凰一橋、三橋主橋年內基本建成,鳳凰二橋完成樁基礎施工。編制區域性信息基礎設施樞紐規劃,加快建設廣州超級計算中心南沙分中心,啟動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台暨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南沙分中心建設。
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創新招商引資工作思路,最佳化招商機制,拓寬招商渠道,重點針對世界500強、優勢產業鏈招商。加快推進廣汽豐田三廠等龍頭產業項目建設,促進一批汽車零部件企業增資擴產。實現新中國船廠小虎島造船基地項目運營投產。支持保稅港區和廣州港集團在我區做大做強。建立集商品展示、集散、交易平台為一體的產業集聚區,強化航運物流樞紐功能。推動科技智慧、商業服務、旅遊健康等產業持續快速發展。推進粵港澳數據服務試驗區建設。加快廣東省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總部、南海海洋研究所主體園區暨深藍產業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廣州工業技術研究院二期、南沙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集聚區等項目建設。加強重點商業項目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推動跨境貴金屬交易、航運交易發展,建設臨港大宗商品交易、期貨交割倉等,引進或設立航運保險公司、產業基金、村鎮銀行、融資租賃、小額貸款公司等一批金融(類金融)項目。整合旅遊資源,完善配套設施,加強規範管理,提升服務水平,加快發展以遊艇旅遊、生態旅遊、工業旅遊、歷史文化旅遊為主的特色旅遊。試點推進嶺南水鄉特色的旅遊示範村建設。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增強競爭軟實力。加快構建有利於企業壯大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支撐體系。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以投資控股平台為主體,整合重組經營性國有資產,培育市場化運作平台;推動區屬國企積極參與重點項目的開發建設。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堅持區領導聯繫掛點企業的制度,及時為企業排憂解難,營造尊商、親商、惠商的環境和以商招商、以商引商的氛圍。加大電子政務建設力度,提升政府辦公自動化、網路化水平,建設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完善建設項目特別是重點建設項目審批機制,進一步清理、減少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提高政務服務效率。加快智慧城市管理運行指揮中心建設,高度整合各類信息系統,建設資源共享、智慧型管控、統籌協調指揮的智慧公共服務平台。推動教育、醫療、交通、旅遊、餐飲服務等智慧型化建設,構建便捷、實用、高效的公共服務體系。
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按照區委二屆五次全會通過的《南沙新區2014年深化改革工作計畫》,認真落實10個方面43項改革任務,尤其是推進“行政一體化”改革,構建適應南沙新區開發建設需要的行政運行管理體制;創新區與各鎮街聯動工作機制, 擴大鎮街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許可權,強化鎮街發展經濟、治理社會事務、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創新推進人才政策和體制機制建設,積極探索建立國際高端人才無障礙流動機制;深化商事登記改革,完善登記工作機制和相應配套措施;促進儘快召開南沙新區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爭取金融創新、財稅、人才、產業等政策的落實。以開放促改革。密切跟進、積極參與中央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配合好省市爭取國家批准設立廣東自由貿易園區,並做好相關前期準備工作及政策落地銜接工作。創新推進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建設,積極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的新載體。推動粵港澳台金融創新合作,力促南沙現代金融服務集聚區起步建設。完善口岸管理體系,推進實施海關特殊監管先行先試的10條措施,深化“三個一”口岸通關模式創新,落實國家質檢總局支持我區開發建設的21條措施。進一步做大進出口貿易。
(二)改善環境質量,建設生態宜居新城。
進一步改善水環境。繼續推進“防洪保全”工程建設,完成5.85公里的險堤加固和13公里的堤圍加固達標工程。整治水浸黑點。重點加快蕉門河城市中心區水環境提升,完成金洲湧水環境提升工程,開展總部經濟集聚區水系改造和景觀湖建設。加快城鄉污水設施建設,加強河涌綜合治理,實現重點河湧水質穩定達到良好標準。
進一步改善大氣環境。加快推進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的建設和節能環保產業園創建工作。建立完善區內空氣品質預警預報系統。落實禁燃區工作方案,推進工業鍋爐淘汰和改造工作。
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根據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市建設花城綠城水城的工作部署,推進重要出入口園林綠化景觀、濱海綠道、生態景觀林帶、道路綠化景觀提升及公園配套設施等工程的建設。推進蕉門河城市中心園林綠化景觀提升工作,以園林綠化全覆蓋為目標建設蕉門河城市中心。加強南沙濕地、黃山魯、十八羅漢山、大山乸等生態資源的建設和保護,建設一批水系整理、河岸開發項目,實現水與城有機融合,建設宜居生態新城。
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完善創建文明城市常態化管理機制。加大市容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強力整治城市“六亂”,嚴查嚴控違法建設和戶外廣告招牌,嚴格規範工地文明施工行為。加快管道燃氣建設,逐步取消瓶裝煤氣銷售和使用。深入開展生活垃圾“直收直壓、分類收運”、餐飲垃圾“統收統運”等工作。重點改善北部三鎮及慶盛樞紐到蕉門河城市中心的公交運輸條件。加快打通 “斷頭路”。完成區內重點地區、重點地段的公交站亭升級改造。進一步最佳化現有公交線網,新增完善5條公交線路,實現各鎮街到蕉門河城市中心區的便捷通達。力爭完成全區128個鄉村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程和28個區級以上幸福社區創建工作。大力推進創建國家、省、市衛生鎮和衛生村工作。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指數。
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的宗旨理念,以辦好十件民生實事(詳見附屬檔案)為抓手,認認真真為民眾辦好每一件事。
深入實施“強教優醫”工程。全面開展“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建設,深入推進全國基礎教育國際化示範實驗區建設。開工建設和改擴建學校、幼稚園12所,新增一批學位。加快華南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附屬國小、附屬幼稚園和廣州外國語學校附屬國小、附屬幼稚園的建設。啟動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和少年宮建設。加強“外引內培”工作,面向全國引進一批名校長、園長和名教師,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繼續著力推進基層醫療衛生管理服務新模式的普及工作。加強基層公辦醫院、村衛生站的硬體和軟體建設,全面完成村衛生站的改造提升和醫務人員的配置、培訓工作,使全區近30萬農民看病更方便、更安全、更有效、更實惠。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城鄉全覆蓋的階段性目標。引進一批高素質醫療專家,提高醫務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快中心醫院二期及後續工程建設,新增床位980個。推進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南沙院區建設。完善人口計生管理服務工作。推進醫療衛生計生系統的信息化建設,實現全區公立醫療機構新農合“通診通結”。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辦教育、辦醫療。
加強就業社會保障工程建設。把就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將財政就業專項資金扶持對象範圍由本區戶籍“4050”人員(女40周歲,男50周歲或以上人員)擴大到本區戶籍全體勞動者。全年新增公益性崗位不少於1600個,組織就業招聘會40場以上,提供2.5萬個以上的就業崗位;舉辦各類職業技能培訓班120場次以上,培訓勞動力1萬人以上。開展南沙新區人才培訓評價“一試三證”試點工作。加快推進區級公辦養老院建設。改造提升45個村級農村老年人活動站點,新建5個鎮街日間托老服務中心,實現鎮街日間托老服務中心和村級農村老年人活動站點全覆蓋。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辦養老機構,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養老服務需求。整合新農合管理系統,實現全區統一管理。抓好城鎮職工、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政策的貫徹落實工作,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險體系。試點建立大病醫療保險制度,提高民眾醫療保障水平。
推進文體惠民工程建設。啟動區圖書館及檔案館新館建設。推進基層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提升工程五年行動計畫,改造提升25個基層文化場(室)。組織送戲下鄉等文化活動50場、文藝技能培訓20場,放映農村數字電影1800場以上,努力豐富活躍民眾文化生活。建成開放區兒童公園。改造提升南沙科技館。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文化產業的發展。加大公共體育設施開放力度,為民眾提供更多的健身活動場所。
(四)實施強農富民工程,促進農民增收。
全面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年內完成6萬畝建設任務。實施農田排灌系統改造。建設6個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快建設“廣州南沙現代都市農業產業園”和“濱海漁業健康養殖示範區”兩個綜合性現代農業園區。加大財政投入,支持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改造提升現有的農產品(農貿)市場,因地制宜規劃建設北部、中部、南部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及重點旅遊區的農產品、土特產銷售市場,打造區域性農產品流通平台。鼓勵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培育發展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支持農村留用地開發建設,促進村集體和農民增收。採取切實有效措施,解決農村困難戶住房問題以及老人在涌邊搭樹皮屋獨居的問題。深化集體資產產權制度、社會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體制、集體土地管理制度、集體資產監管制度等改革,每鎮街選1-2個試點村開展“政經分離”改革。完成全區農村主要道路和300公里機耕路硬底化建設。基本完成全區農村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建設任務。紮實推進第二批市級美麗鄉村試點村創建和名鎮名村、中心鎮示範點建設工作。
(五)加強社會治理和服務,進一步提升社會環境。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面啟動“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建設。做好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穩妥推進“村改居”,實施社區格線化管理試點,進一步完善鎮街管理體制。建設全區公共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平台。進一步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市場化,培育規範社會組織,激發社會組織發展活力。構建異地務工人員服務組織體系。
推進平安南沙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面防控和群防群治工作,加快新一輪治安視頻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全面開展並完成居住區和公共場所消防栓的配置完善工作,提高火災事故應急救援能力。實施“食得放心”工程,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機構和專業隊伍建設,強化食品生產加工標準化建設,再創建5家市級和20家區級餐飲服務食品示範單位。完成全區中國小校、托幼機構飯堂食品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健全重大社會決策穩定風險評估、聽證和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社情民意雙向通報制度,建立暢通有序的訴求表達、矛盾調處、權益保障機制。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制度,加大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深化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深入開展“平安細胞”創建活動,實現局部“小平安”助推全區“大平安”。
完善國防動員和國防教育體系,鞏固雙擁優撫安置工作基礎。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紮實推進質量強區工作,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和市場監管體系。繼續抓好打擊走私、外事、民族宗教、僑務、對台、應急、氣象、統計、文史、檔案、地方志等工作。
(六)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建設法治廉潔高效服務型政府。
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規定,健全公眾參與、專家諮詢、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的決策程式,提高政府重大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水平。切實開展依法行政監督檢查,確保政令暢通。強化行政複議糾錯功能和調解功能,增強複議的權威性和公信力。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監督。
努力建設高效勤政廉潔政府。加快推動跨部門並聯審批工作,加強全區各級政務中心建設,加大事權下放力度,加強事權下放人、財、物配套工作,推行“同區通辦”工作機制。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認真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切實轉變作風。強化服務意識,提高行政執行力。加強糾風檢查,結合開展第二批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大力整治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加強問題整改,嚴肅查處損害民眾利益、破壞社會和諧安定的典型案件。對發生在政府幹部隊伍的害群之馬,堅決清理,決不姑息。完善行政權力監管體系,深化反腐倡廉智慧型化建設和效能監察工作,全面提升廉潔風險智慧型防控工作水平。拓展社會領域防治腐敗工作,推動預防腐敗工作向縱深發展。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信心倍增,展望未來催人奮進!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開發區黨工委、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同心同德,深化改革,提效破局,紮實工作,敢於擔當,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項任務,為推動南沙新區開發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而努力奮鬥!
南沙區2014年十件民生實事
一、全面推進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程和幸福社區創建工作。力爭年內完成全區128個鄉村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程和28個區級以上幸福社區創建工作,完成全區農村主要道路和300公里機耕路硬底化建設任務。
二、進一步提升醫療衛生服務保障水平。全面完成全區村衛生站改造升級工作,完成村衛生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醫院的一體化運作和管理,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城鄉全覆蓋和全區公立醫療機構新農合“通診通結”,推進醫療衛生系統的信息化建設,試點建立大病醫療保險制度。
三、深入實施“強教工程”。年內開工新建或改擴建學校、幼稚園12所,完成新增學位1480個。通過“外引內培”,提高師資隊伍素質。
四、完成全區農村自來水管網改造工作和加強水利堤圍建設。基本完成全區農村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完成5.85公里的險堤加固和13公里的堤圍加固達標工程建設。
五、進一步推進建設“食得放心”工程。建立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構和專業隊伍。完成全區中國小校、托幼機構飯堂食品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建設高標準農產品檢測中心。全面強化食品生產加工標準化建設。再創建5家市級和20家區級餐飲服務食品示範單位。
六、進一步推進“就業促進”工程。將財政就業專項資金扶持對象範圍由本區戶籍“4050”人員(女40周歲,男50周歲或以上人員)擴大到本區戶籍全體勞動者。全年新增公益性崗位不少於1600個,組織就業招聘會40場以上,提供2.5萬個以上的就業崗位;舉辦各類職業技能培訓班120場次以上,培訓勞動力1萬人以上。
七、實施文化科技惠民工程。加快區級重點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開工建設區圖書館新館。完善升級基層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改造提升25個基層文化場室。大力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組織送戲下鄉等文化活動50場、文藝技能培訓20場,放映農村數字電影1800場以上。改造提升南沙科技館。
八、進一步改善民眾公交出行環境。進一步最佳化現有公交線網,新增完善5條公交線路,實現各鎮街到蕉門河城市中心區的便捷通達。完成區內重點地區、重點地段的公交站亭升級改造。
九、進一步拓展少年兒童活動空間。進一步豐富少年兒童活動內容,加強與境內外的交流,提升少年兒童素質教育水平。年內開工建設南沙少年宮。建成開放南沙兒童公園。
十、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在5個無日間托老服務機構的鎮街各新建1家日間托老服務中心,改造提升剩餘45個村級農村老年人活動站點,實現鎮街日間托老服務中心和村級農村老年人活動站點全覆蓋。加快推進區級公辦養老院建設。
名詞解釋
1.“三資”:農村集體經濟的資金、資產、資源。
2.“一試三證”:考生通過一次鑑定考核即獲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香港澳門官方資格證書和國際權威認證資格證書。
3.“平安細胞”創建活動:根據省、市關於開展基層平安創建項目的精神,深入推進平安校園、平安醫院、平安家庭、平安企業、平安路段、平安邊界等系列平安創建活動。“平安細胞”共涵蓋平安區域、場所、行業等3大類19個小項目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