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內容
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建設生態港灣新城、助推珠江口東岸臨港現代產業集聚區建設的關鍵之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的新一輪改革路線圖和“時間表”,將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市委市政府推進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建設、謀劃珠江口東岸臨港現代產業集聚區統籌發展的步伐加快,鎮港面臨雙重利好優勢;鎮港統籌發展取得良好開局,發展效應逐步顯現,發展態勢令人鼓舞。面對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在改變鎮港面貌的關鍵節點,如果我們能夠有效推動這些因素產生疊加效應,就一定能夠實現新的更大發展。
2014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十八屆
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和鎮委十二屆二次會議精神為指導,發揮好政府、園區、國企“三張牌”優勢,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發展臨港產業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聚力“強港口、興產業、育新城”,力爭將鎮港打造成為珠江口東岸臨港現代產業集聚區的核心引擎和富有濱海水韻特色的生態港灣新城。
具體來講,強港口就是發揮港口平台優勢,強化港口輻射帶動,科學合理開發岸線資源,有序規劃建設碼頭泊位,加強航線開闢和港口推介,進一步提升通關環境,做大做強貨櫃碼頭和保稅物流核心主業,打造有特色、效率高、輻射廣的現代港口。興產業就是圍繞珠江口東岸臨港現代產業集聚區統籌發展思路,主動對接前海、南沙等周邊高新區,加快推動臨港產業集聚發展,重點發展以港口為核心的裝備製造、石化、物流等現代臨港產業,以服務為配套的金融、貿易、科技等現代服務業,打造現代臨港產業與現代服務業並駕齊驅的產業發展格局。育新城就是按照中等港口城市規模,以建設生態港灣新城為目標,以產城融合為方向,整合最佳化濱海岸線資源和城鎮空間資源,加快“三舊”改造步伐,高標準規劃建設港灣新城主中心和泥洲島、西大坦港區副中心,打造生態宜居的東莞港灣水岸生活區。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2014年鎮港主要經濟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9.5%,工業總產值增長8%,各項稅收總額增長12%,財政收入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
2014年政府重點抓好以下10項工作:一是深化行政體系改革,進一步提升行政效能;二是加快現代物流、精細化工、高新科技、糧油加工、加工貿易產業集聚,搭建臨港產業集聚發展載體;三是抓好項目引進和建設,實現引資總額超100億元,爭取推動超過20個項目動工建設;四是構建高效順暢的疏港交通體系,建成通車道路12條;五是加快推進征地拆遷安置步伐,力爭完成土地統籌97%、簽訂房屋拆遷契約95%、拆除房屋95%,全面完成安置區建設;六是加大民生工作力度,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七是加快“三舊”改造步伐,推進港灣新城建設;八是加快西大坦作業區1~4號碼頭和駁船泊位建設運營;九是進一步做大做強核心主業,貨櫃吞吐量完成160萬標箱,保稅物流業務完成60億美元;十是虎門港綜保區申報工作確定最終申報規劃方案,加快協調省級相關部門徵求意見及國家相關部委審批會簽;通關信息平台完成第二階段建設。
提升競爭力
加快臨港產業集聚發展提升競爭力
推進臨港產業要素集聚。圍繞打造珠江口東岸臨港現代產業集聚區統籌發展思路,充分發揮港口龍頭和輻射帶動作用,依託產業集聚區平台載體,在碼頭後方大力發展港口關聯產業,進一步延伸和完善臨港產業鏈條,加快臨港產業集聚,形成上下游產業與港口互相配套、互相支撐的良好產業生態。推進現代物流產業要素集聚,以港口碼頭為依託,建設西大坦現代物流產業集聚區,突出發展港口物流、保稅物流、商貿物流等現代物流業,最佳化提升現有物流企業,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和專業物流配送中心。推進精細石化產業要素集聚,規劃建設立沙島精細化工園,加快立沙島集中供熱項目建設,組建立沙島公共配套產業平台,統籌公共管廊以及工業淨水廠等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大力引進效益好、附加值高的優質精細化工項目,延伸產業鏈條,推動設立生產銷售總部及研發中心。推進高新科技產業要素集聚,利用泥洲島9000畝連片可開發土地,規劃建設泥洲島高新科技產業園,推進廣州港出海航道泥洲航段改線,突出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上下游配套產業集群發展。推進糧油加工產業要素集聚,依託現有東北糧油、益海糧油等項目形成的規模效應,規劃建設新沙南糧油加工製造產業集聚區,突出發展糧油加工產業,完善集糧油加工、儲存、貿易、物流於一體的“大糧油”產業鏈。推進加工貿易產業要素集聚,建設沙田南部加工貿易產業集聚區,升級改造環保專業基地,加快電鍍污水處理廠、印染污水處理廠和集中供熱工程建設,有序關停並轉高污染產業,推進加工貿易企業轉型發展。加快綜保區申報工作,實行“區港聯動”模式,加強碼頭港區對接,採用邊申報、邊建設、邊運營的方式,統籌開展規劃選址、產業定位、項目調整、拆遷安置等工作。
加速重大產業項目引進建設。繼續實施大項目、優質項目戰略,統籌開展招商引資,打好項目落地攻堅戰,以大項目催生大產業、促進大發展。狠抓項目落地。建立項目建設責任制,實行目標節點倒逼,加強台賬管理及信息專報,做好項目的前期準備、審批落戶、後續跟蹤等服務,及時協調解決管線遷改、征地拆遷等問題,提高項目履約率、開工率。對已簽契約未落地的項目,建立部門聯合協調機制,推行現場辦公模式,實行審批“綠色通道”,並主動幫助企業與市有關部門協調,積極為企業化解難題。重點推動總投資達140億元的聯想、中油建興、海昌船務等11個市重大建設項目動工建設,確保2014年內完成投資超19億元;推動總投資達40億元的龍騰化工、麗臣化工、普洛斯物流等14個項目儘快動工建設。同時,加大檢查懲處力度,多措並舉督促閒置土地加快開發。從容有序招商選資。更加注重項目的規模、質量、檔次,靈活使用租地的模式進行產業合作,建立鎮港村招商信息共享、布局統籌、選址流轉等利益分享機制,規範項目招引流程,加強項目綜合評估,著重引進污染小、能耗低、效益高、成長性好、帶動作用強的大企業、大項目,提高引進項目的質量和效益,力爭年內再引進若干個重大項目,爭取全年實現引資總額超100億元。
扶持發展實體經濟。完善大企業培育政策,大力扶持中小微企業,鼓勵大型企業兼併重組,改造提升紡織服裝、五金、橡塑製品等傳統產業,推動企業增資擴產或設立總部。繼續實施“科技工程”,加快科技創新平台和服務配套設施建設,鼓勵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引進科研團隊,建立政產學研聯合機制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爭取實現企業上市零突破。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和生產性服務業,支持企業建立電商交易平台,推動跨境電子商務項目獲得海關審批。
營造優質營商環境。樹立“企業事無小事”的服務理念,深入實施“雙百”工程,建立走訪企業常態化制度、企業信息即時反饋機制、企業問題限時辦結機制、企業落地全程服務機制、領導掛點服務重點企業機制等,落實領導掛帥、專人跟進和部門服務等責任,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統籌解決用工、用電、用水、融資等問題。簡化審批環節,最佳化辦事流程,推行並聯審批、網上審批和“一站式”服務,抓好已有減負政策落實,進一步清理和規範涉企收費,加快“兩建”步伐,繼續深入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實現營商環境“加一”和經營成本“減一”。
增強港口作用
做大做強核心主業,增強港口引擎作用
加快碼頭泊位開發建設。做好西大坦作業區1~4號泊位及駁船泊位報批報建工作,爭取1~4號泊位獲得國家交通部岸線審批和立項,駁船泊位碼頭完成項目設計工作,滿足大型貨櫃船和駁船運輸以及水路集疏運的需求,促進港口沿海內貿及近洋直航運輸發展。整合9~10號碼頭資源,與已開發的5~8號泊位一起,形成集群化發展,增強港口的集聚輻射能力。
大力發展港口業務。加大航線開闢力度,重點打造營口、天津、
上海等“天天班”航線品牌,開闢日韓、東南亞等近洋航線,繁榮台灣航線,進一步鞏固內貿樞紐港和近洋基本港地位。持續最佳化港口集疏運環境,形成四通八達的水陸集疏運網路,提升對西江流域、海南、北部灣以及珠三角各駁點貨源的吸引力。積極拓展本地貨源、外貿貨源及特種物流,形成規模效應。大力引進國際知名第三方物流企業到保稅物流中心開展相關業務,提升保稅物流中心入駐企業質量,全年引進不低於30家知名企業試水保稅倉儲。進一步拓展保稅物流中心功能,完善“跨境電子商務”、“保稅展示”、“設備維修”等功能。
提升港口通關環境。加快建設通關信息平台,促進港口信息化建設。加快與口岸管理部門的聯網,增強對東莞各碼頭數據交換和數據整合功能,實現整個港區的全方位聯網和物流聯動。促進保稅物流中心與前方碼頭的“區港聯動”,最佳化預檢通道,推動實現“兩單一審”、無紙化通關、分類查驗等業務,形成通關模式的良性互動。積極建立口岸協調機制,協調口岸、海關等部門,研究解決口岸通關問題,不斷改善通關環境,提高通關效率。
加強集團管理運營。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最佳化投資結構和方式,提升集疏運環境和碼頭盈利能力。強化責任意識,遵循市場規律,探索完善政企分開、企業規劃管理、績效考核等制度,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推動集團公司企業化、規範化、制度化運作。突破以往單純資源出讓或資源控制的保守發展模式,加強與國際國內港口運營商、船舶公司、龍頭企業合作對接,著眼借力發展和長遠發展。
建設新城
建設生態港灣新城,開啟城市發展新篇章
高標準規劃港灣新城。完成鎮港概念性規劃編制,以中等港口城市為規模,高標準規劃建設港灣新城中心區和泥洲島、西大坦港區兩個副中心,依託東江南支流水岸,轉型沙田鎮區、西大坦港區內的全部石化企業,選擇優質石化企業遷移到立沙島,整合最佳化濱海岸線資源和城鎮空間資源,啟動港灣大橋規劃設計工作,將泥洲島與中心區連成一片,打造“一江兩岸”生態宜居的港灣水岸生活區。圍繞港灣新城目標,統籌開展鎮港總體規劃編制、核心區城市設計以及各片區控規修編工作,深化設計河道整治保護規劃,協調做好番莞高速西段、沿海公路等省市重點項目的規劃銜接。
加快港城設施建設。實施路網工程。投資約7億元推進鎮港交通路網的“內聯外拓”,構建便捷的港區集疏運體系。重點啟動沿江高速立沙島互通、立沙島防汛通道六、立沙島石化一路、立沙島石化中路延長線、疏港大道路基整改、西大坦作業區中路、作業區北路、物流中路虎門港區段、立沙島沿江大道延長線、進港北路西段、民田大街升級改造等11條道路工程建設;推動進港北路全線、西大坦進港中路全線、沿江大道全線、疏港大道全線、新沙南作業區中路、立沙島石化三路、銀通路、穗豐年路北段、虎門港中心服務區D號路、明珠路、立沙島防汛通道三、防汛通道四等12條道路建成通車。實施景觀工程。市鎮兩級投資約3億元,啟動穗豐年水道示範片區疍家文化特色產業園建設,融合開發穗豐年水道、南環湖,將景觀向上下游延伸,形成全長約8.1公里、總面積達263萬平方米,穿城而過、縱貫鎮港南北的生態水道綠廊,以水上生態廊道連線鎮港中心區、生態農業園、體育基地、闍西山公園和立沙島安置區,營造城水相融、水繞城走的特色景觀,配套建設海鮮、水產、農產品及乾貨一條街,形成種養、銷售、加工、消費一條龍,打造特色品牌,同時,規劃建設江景旅遊航線和通航香港澳門的客運碼頭,打造鎮港特色水鄉生態旅遊圈。實施“舊改”工程。繼續大力推進“三舊改造”,通過改造釋放發展空間,實現土地的“二次開發與利用”,促進城市提檔升級,讓舊城煥發新顏。啟動步步高市場片區“三舊”改造工程,與周邊片區有效銜接,打造成為集科教、商住、商務於一體的多功能、高端繁華的全新片區;鼓勵“工改工”,推動西太隆村等“工改工”項目落實,真正騰挪出新空間來支撐產業轉型升級。
最佳化宜居環境。創新城市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和完善格線化管理,推進“智慧城市”和“數字城管”建設,開展城市“六亂”和無證醫療機構、生活噪音等專項整治,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巡查執法,抓好違建清理。完善交通信號、標誌標線和交通技術監控系統等道路配套設施。綜合治理城市環境。鼓勵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財政每年投入2000萬元,連續五年,對工程建設資金按鎮村5:5比例補助村(社區),統籌加快道路、綠化、河涌、文化等公共設施建設。深入實施南粵水更清等行動計畫,全面完成污水管網工程建設,加大內河涌整治。對穗豐年水道圍墾段、裕豐段和厚街水道楊公洲段及南環河進行整治疏浚,建設連通上、下湖的穗豐年水閘,實現鎮港水系全面暢通。加強環衛綠化。開展排水專項規劃修編,探索把主要市政排水管網管理推向市場化。有序推進鎮村環衛統籌,加強環衛設施巡查維護,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實現城鄉環境面貌根本好轉。開展宜居社區(村)和名村創建工作,開展楊公洲村仁和村民小組特色村建設。保護生態環境。落實環保責任終身制,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畫,加大環境監察力度,嚴把審批關口,從源頭削減污染物排放量,推進環境友好型企業、清潔生產企業創建工作。開展節能監察,推動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加快廣東省生態鎮創建步伐。
推進征地拆遷安置工作。繼續將征地拆遷安置作為2014年工作重點之一。發揮好鎮港統籌優勢,大力扶持被征地村集體經濟發展,積極幫助失地農民解決好生產生活上的問題,千方百計做好就業創業工作,維護好村民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讓村民“受益”。全面加快安置區建設步伐,確保立沙安置區三期、西大坦安置區四期、穗豐年安置區、福祿沙安置區滲漏修補和維修工程年底前完工,讓村民能夠儘快“安居”,改善生活居住環境。進一步統籌資源力量,強化責任落實,加強督促檢查,創新方式方法,確保完成港區建設、虎門二橋等的年度征地拆遷任務。
增強農村活動
加快集體經濟發展,增強農村發展活力
推進綜合改革,增強發展動力。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機制,加快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轉型改制。繼續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統籌,完成清產核資工作。創新基層社會管理體制,逐步推行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模式。
實施統籌開發,壯大集體實力。推出有穩定收益的項目,鼓勵村以信託、合作、入股等多種方式,參與港城開發、產業投資、物業投資。按照虎門港10%留用地統籌開發思路,盤活整合留用地,加快優質項目引進,並通過限期建設、統籌收購、合作開發等方式,加快項目建成、投產、達效。通過自主開發、股份合作、產權租賃、物業回購等方式,整合改造現有土地和物業,建設符合園區開發和產業配套需求的配套設施,增加村集體收入。注重增強造血功能,做好鎮內扶貧工作,爭取中圍、大流、先鋒、西大坦4個貧困村村組兩級純收入增長10%以上、貧困戶脫貧率60%以上。
強化“三資”監管,力促增收節支。進一步完善集體資產交易平台建設,全面投入使用“三資”監管平台,形成橫向連線村、縱向連通市鎮的網路系統。堅持開源節流,完善鎮村財務管理制度,實行集中管理、集中支付、集中核算“三集中”制度。加強農村崗位管理,按照農村工作量實行定員定崗。加強農村審計,強化資產和財務監管,落實重大事項審查、土地收入款管理、責任追究等制度。嚴格實行債務管理,嚴控借款增加,降低資產負債率,杜絕貸款用於福利分紅,提高農村經濟安全係數。
提高幸福指數
更加注重以民為本,提高民眾幸福指數
加快完善民生設施。投資2000萬元啟動集老年活動中心、敬老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殘疾人康復中心、計生服務所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大樓建設。投資1000萬元更新完善沙田醫院的醫療設備。2014年投入1500萬元,五年內投入4000多萬元,對鎮港轄區的供水管網進行全面改造,保障民眾供水安全。投資3300多萬元對環保城進行全面整治,還民眾一個潔淨環境。投資800多萬元完成橫流大橋改建工程,保障民眾安全出行。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就業創業,繼續實施 “3030”人員工資差額補助、創業貸款貼息等扶持政策,繼續推廣“村民車間”等就業模式,進一步加大就業宣傳和技能培訓力度,做好就業信息、職業指導等服務。完善落實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制度。進一步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理順沙田醫院的醫療管理制度,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提升醫療系統服務水平。加強農產品檢測和食品藥品監管,加大假冒偽劣產品查處力度,確保民眾吃得放心、用得安心。積極開展志願服務、居家養老服務和社工服務,幫扶救助孤寡老人及弱勢群體。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為主體,以慈善救助、社會捐助等為補充,司法救助、教育救助、就業扶持為配套的綜合性社會救助體系。
全面發展文化教育等各項事業。推進龍舟文化傳承基地、龍舟文化展示長廊、龍舟碼頭等建設,積極創建全國龍舟文化藝術之鄉,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深化文化惠民工作。力爭教育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不少於24%,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規劃建設沙田鎮第一幼稚園,加快廣榮中學二期工程建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力爭上半年創建成為市教育現代化先進鎮和省社區教育實驗區。做好韶關南雄市百順鎮3個村的對口幫扶工作,加快建設56個幫扶項目。大力開展關愛新莞人活動,加強出租屋管理,繼續落實積分制入學入戶和居住證制度。加強人口計生和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繼續做好工青婦幼、老年人、科普法普等各項工作。
加強社會管理
全面加強社會管理,築牢安定和諧的社會體系
建設“平安鎮港”。加快警務運行機制改革等工作,繼續推進“四化五警”建設。改造升級140個視頻監控點,建設8個治安卡口,投入使用366個高清視頻攝像頭,拓展建設社會治安視頻智慧型分析套用系統平台和邊界安全監控平台。抓好重點地區的社會治安和特種行業綜合整治,重點打擊“兩搶一盜”、黃賭毒、傳銷、詐欺等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長治久安。加大信息採集力度,摸清轄區治安底數,從源頭上縮減違法犯罪分子的生存空間。深入開展平安村(社區)等十大平安載體建設活動。
加強綜治維穩。落實維穩“一崗雙責”制,加強預警排查,暢通信訪渠道,完善信訪工作機制,重點做好征地拆遷、勞資糾紛、環境污染等矛盾糾紛的調解,跟進處理利澳花園、東方明珠學校等遺留問題。加強對刑滿釋放、社區矯正、吸毒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做到不漏管、不失控。加強“白玉蘭家庭服務中心”、“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等樞紐型社會組織建設。加強社會管理信息化建設,完善網上輿情監測研判機制,強化網路輿論引導。
維護公共安全。落實消防安全和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全面排查安全隱患,特別是狠抓立沙島精細化工產業園的安全工作,堅決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加強執法監察,開展建築施工、道路交通、渡口渡船、危化品、食品藥品、學校安全等領域的專項整治。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加強應急救援演練,提高處置突發事件能力。加強水利設施管理,推進水利信息化建設,落實以“防汛責任制”為核心的三防工作制,加快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建設進度。
提升政府效能
加強自身建設,全面提升政府服務效能
深化行政改革。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鎮港行政體系改革,承接好市職能部門下放的簡政強鎮事權事項,建立動態擴權機制,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理順職責關係。進一步最佳化鎮港行政機構架構,加強部門工作銜接,通過改革創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狠抓工作落實。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著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和“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加強政府執行力建設,增強幹部責任心和事業心,落實好領導班子駐村、聯繫負責重點工作、重點項目和骨幹企業等制度,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保持清正廉潔。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實踐活動為契機,切實為民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加強廉政建設,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營造風清氣正、廉潔從政的幹事創業氛圍。開展明查暗訪,整治“吃拿卡要”等行為,加強依法行政,打造陽光、法治、清廉政府。
各位代表!踏上鎮港統籌發展新的征程,我們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鎮委的堅強領導下,高舉改革發展的旗幟,繼往開來,同心同德,開拓創新,以更加堅定的目標、更加高昂的鬥志、更加紮實的工作,為建設生態港灣新城、書寫鎮港發展崛起的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