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集鎮(山東省菏澤市馬集鎮)

馬集鎮(山東省菏澤市馬集鎮)

馬集鎮位於定陶縣城西南8公里,面積95平方公里,轄39個行政村,5.6萬人,耕地面積7.5萬畝,全鎮共有43個黨支部,黨員2025名。北緯35°01′,東經115°28′。東部、東北部與仿山鄉定陶鎮接壤,西與張灣鎮毗鄰,東與南王店鄉相連,南與曹縣相鄰。

政府機關駐馬集村,故名馬集鎮,距縣城8公里。馬集鎮境內地勢平坦,西南部淤沙,東部北部沙少淤。東魚河橫貫南部邊境,定陶新河縱貫中部,北部有趙王河,中部是南渠河、南坡河、古柳河發源地。定陶最古老河流氾水發源於馬集鎮西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集鎮
  • 別名:馬集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
  • 電話區號:0530
  • 地理位置北緯35°01′,東經115°28′
  • 面積:95平方公里
  • 人口:5.6萬
  • 機場:濟南機場
  • 火車站:定陶站
  • 車牌代碼:魯R
建制沿革,地理環境,位置,氣候,交通,經濟發展,農業,工業,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教育事業,文化,武術,戲曲,風景名勝,左山寺,定陶漢墓,歷史人物,

建制沿革

20世紀30年代以前,馬集鎮曾歸河北長垣縣管轄,1942年馬集鎮西部屬於菏澤縣第八區,東部屬於曹縣第四區。1949年7月全部劃歸定陶,全鎮西部屬於定陶第八區,北部屬第一區,東部屬於第七區。1958年10月原力本屯鄉與張灣鄉合併為新村人民公社,1958年11月劃歸菏澤縣,原馬集於1958年11月劃歸成武縣。1961年10月又劃歸定陶縣。1979年1月原力本屯從張灣分出,成立力本屯人民公社。2001年3月,力本屯鄉、馬集鄉合併為馬集鄉。2007年,轄39個行政村,100個自然村,5.3萬人,除力本屯有一戶趙姓回民外,皆為漢族

地理環境

位置

馬集鎮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濟南、鄭州、徐州三大城市中間,東接沿海地區、西連中原能源富集區,屬京九經濟隆起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引南連北的接力站和承東啟西的橋頭堡。周邊200公里內有地級市22個,人口近2億;500公里內輻射江北絕大部分人口稠密區,市場潛力巨大。

氣候

馬集鎮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熱,秋涼春燥,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數2525.2小時;年平均降雨量664.5毫米;年平均氣溫13.7度,蒸發量1887.1毫米,無霜期209天。

交通

鐵路:定陶位於京九鐵路與新亞歐大陸橋(日照港—西安—新疆阿拉山口—大西洋東岸的鹿特丹港)十字交匯處,距隴海鐵路商丘站80公里。京九鐵路日傳送列車78對,從定陶到北京僅需5小時,到深圳18小時,京九鐵路在定陶開發區設有客、貨站和糧食專用線各一處。
公路:日東高速、濟菏高速、日南高速、濟廣高速、菏徐高速、米字型高速公路網與境內的東豐(江蘇豐縣)、菏商(河南商丘)、菏民(河南民權)、定碭(安徽碭山)四條省級公路縱橫交錯,構築起現代化立體交通網路。航空:定陶與鄭州、濟南兩大國際機場僅2小時路程,到濟寧機場1小時。
港口:定陶與青島港、日照港均有高速公路連線,便利貨物進出。
航運:境內新萬福河航道長17公里,可直達京杭大運河,定陶境內設港口兩處。

經濟發展

農業

馬集鎮主要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為主,間有小雜糧。主要經濟作物有長茄、雙孢菇、菜花、白菜、韭菜朝天椒、西紅柿、早黃瓜、白麗瓜、蘋果、大葉桑等。速生楊豐產林也有較大規模。1946年以前,馬集鎮土地為封建所有制,絕大部分土地為地主富農所有,土改以後,土地歸廣大民眾所有,農作物以高粱、黍子、小麥、穀子為主,兼種小雜糧,平均產量50公斤左右。
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土地收歸集體所有,圈挖了大批大口水井(谷稱扒坑井),購置了大批人推、手搖、牲口拉的水車,又大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開挖修建了縱橫交錯布局合理的生產溝渠網、節制閘,水利條件大為改善,糧食產量大幅度提升,畝產達到150公斤。種植業結構也逐漸調整為地瓜、小麥、玉米為主,高粱、穀子為輔的格局。1978年,實行家庭聯產責任制後,打了大批深機井,良種、化肥、農藥逐步推廣使用,糧食產量大幅度提升,畝產300公斤。種植業構局也逐步由以前的一年一茬,改為一年兩茬甚致多茬,土地產出效益逐年遞增。20世紀中後期,富裕起來的農民開始加大農業投入,淘汰原來適合集體使用的“二五”式大水泵,購置適合家庭使用的小水泵,取消以前的水渠,由大水漫灌改用塑膠管輸水的節水灌溉,耕作收打方式也由以前的牲口為主改為以小型拖拉機為主,基本結束了牲口耕作歷史。
2000年以後,隨著土地的順延承包,絕大部分村已完成新一輪的土地規劃調整,由以前的每戶六七塊,調整為後來的一兩塊地,方便了耕作和管理,激起了農民新一輪投入熱情,戶戶購置潛水泵轉軸泵,沿河村的農戶甚至有井、河用兩套抽水設備,全鎮三輪車、拖拉機達到5000餘輛,合2.5戶一輛。2005年,在國家農機補貼政策的帶動下,大型收割機旋耕機逐漸套用於農業生產。2006年,全鎮90%以上的小麥用大型收割機收割,85%以上的土地用大型旋耕機耕翻,已告別打麥場和小型拖拉機的歷史。
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調整種植業結構,已形成獨具馬集特色的板塊經濟。具有數百年種菜歷史的白菜王莊村於1994年興建第一批100個標準化蔬菜大棚,已發展到600餘個。富王莊村無公害菜花生產已為王莊村主導產業。以白菜王莊和富王莊兩個村為核心已形成馬集蔬菜生產經濟板塊,涵蓋朱樓、張圈的大白菜,姚堂、李園的韭菜,曹莊、劉莊寨的朝天椒,孔莊、劉莊的大蔥等。雙孢菇種植是馬集特有的種植板塊經濟。1999年,王梁村開始嘗試種植雙孢菇,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2003年,已發展到以王梁村為中心,1700餘個大棚的種植面積,被業界譽為“亞洲雙孢菇種植第一村”,胡錦濤總書記曾親臨視察。另外仝莊、袁堂是優質蘋果生產基地,馬集陳莊白皮甜瓜較為有名,有白麗瓜陳莊之說,大劉樓種桑養蠶有數百年歷史,大葉桑種植面積較大。2003年後,受市場拉動和政府推動影響,全鎮大面積種植速生楊,豐產林面積達 6600畝。土改前養殖,大部分是地主富農家中餵養牲口,廣大貧農養些羊、雞、鴨、鵝之類。土改以後農民養殖戶增多,主要餵養耕畜。合作社以後,牲口生豬集中至生產隊集體養殖,各戶散養些羊雞之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養殖開始大發展,家家養豬羊,戶戶餵雞鴨,牛驢馬騾存欄量大幅增加。20世紀90年代後,作為耕畜的馬、驢、騾逐漸減少,牛基本以育肥牛為主。青山羊在1995年左右達到養殖高峰,小尾寒羊在2001年左右達到養殖高峰。生豬科學化規模化養殖出現在1997年。2003年以後迅猛發展,全鎮已形成李園鑫鮮食品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生豬養殖屠宰經濟板塊。全鎮規模化豬場68處,以大李家村石蘭生豬場最早,以馬街養殖場存欄量最大,以李園村養殖場最多,最為集中,除養豬專業戶以外,一般民眾已很少餵豬。以張圈村解莊、袁堂村趙莊長毛兔養殖比較科學規範,規模較大。規模化養雞始於20世紀90年代,開始以馬樓村張洪彬規模大較為聞名,2007年全鎮養雞場100處,蛋雞場12處。以林窪蛋雞場養殖數量較大,以姚堂村郭油房養殖場最多,達10戶。規模化養鴨開始於1997年的馬集村,膨脹壯大於2005年的姚堂郭油房村,主要繁殖種鴨蛋,存欄量達15000餘只。在一般農戶中,2003年後,受無激素食品的影響,雞、鴨養殖數量逐年攀升,主要以土雞為主,間有烏雞、鬥雞等;鴨的品種較多,鴛鴦鴨麻鴨雁鴨都比較普遍。

工業

1949年前,馬集鎮工業生產主要以手工作坊為主,婦女大部分紡紗織布,男人大多磨地瓜粉,下粉條,其它以李園、邵樓染坊和李園生豬屠宰較為有名。1949年建國後,逐步建立了公社集體所有的馬集窯場和力本屯窯場。1955年,力本屯、馬集相繼建立了農具修配社。1979年力本屯建有綜合化工廠,生產農藥粉劑(主要是六六六原粉)。1988年建糠醛廠。1996年馬集建農機製造廠,(主要是玉米秸桿還田機)。20世紀80年代,國家號召鼓勵發展村辦集體企業,村辦企業迅速發展起來,主要有袁堂紅旗窯場、白菜王莊窯場、朱樓窯場,大趙家窯場、大張樓窯場、富王莊窯場等。袁堂村還於1995年成立農工貿總公司,下屬澱粉廠、麵粉廠、飴糖廠、糖塊廠、有機玻璃廠、窯場等。姚堂村組建了地毯加工廠(年生產量一度達到30多萬尺)、姚堂槐米交易市場。丁樓於1990年建起魯西南鏈軌拖拉機修配市場。李園村於1997年建有生豬屠宰廠、冷庫和皮革廠。1995年後,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集體企業經營管理的觀念、手段沒能與時俱進,相當一部分集體企業或解散、或承包給個人。私有企業卻依據傳統優勢得到迅速發展。2005年鎮黨委、政府提出“工業興鎮”的目標,新興傳統工業項目逐漸成為有龍頭、有協會、有基地、有規模的板塊經濟。一是以大李家行政村蔡樓村為中心的粉條、粉皮加工板塊,有標準化粉條冷庫52座,可實現一年四季生產,年加工生產能力達1000多萬噸,涉及12個村莊,從業人員達數千人。二是以林窪為中心的酒瓶購銷板塊,業務遍及整個華北與東北市場。三是丁樓鏈軌拖拉機交易市場,業務遍及全國各地,被《農民時報》譽為“東方紅第二故鄉”。四是以定陶毛衫工業園和力本屯為中心的毛衫加工板塊,2007年已有毛衫織機2000餘台,從業人員2000多人。隨著農業科技的推廣和套用,大大解放了農村勞動力,農民就業方式開始轉變,大批農民外出務工。2007年,全鎮共外出打工13000餘人,35歲以上以乾建築為主,年輕人大部分進工廠。“仝莊支鍋”已成為周邊聞名的勞務品牌
腳踏車在1980年前數量少,品牌主要有“國防”、“金鹿”大輪車和“永久”“鳳凰”小輪車。1985年後,腳踏車開始大批量進入農村,品牌樣式日漸多樣化,從適應半歲幼兒的童車到七八十歲老年人的三輪車,從輕便快捷的女式車到變速車、賽車應有盡有,花樣繁多。機車在馬集鎮興起於1990年前後,蓬勃發展於1998年。電動車起步較晚(2005年左右),發展較快,踏板、騎式、三輪品種齊全,全鎮保有量2000餘輛,正逐步成為農民主要代步工具。電視機在馬集鎮開始於1985年,主要是黑白電視機。1990年開始有彩電、洗衣機,電冰櫃於1995年進入馬集鎮人民生活。有線電視、程控電話、移動通訊是1998年進入馬集的,有線電視、程控電話、手機通訊已相當普遍,有的家庭甚至手機每人一部。
在建項目4個:山東蜀中藥業有限公司由四川蜀中集團投資興建,計畫總投資6.2億元,一期諾氟沙星項目已全部竣工,廢水治理設備安裝完畢,待GMP誰獲批後即可進入正常工業化生產,蜀中二期諾氟沙星擴建項目---建築面積9000平方米的多功能車間已規劃設計完畢;山東心眾成無抗食品有限公司由山東眾成集團投資2.6億元興建。綜合服務樓、冷藏加工車間、周圍倉建設已基本完成,飲料生產主車間封頂,瑞士布勒飼料加工設備已安裝調試,兩個貯量6000噸的筒倉,8月底建成投產。在談項目12個,已簽約項目3個,分別是重工機械製造項目。總投資1億元,電子加工項目1.2億元,塑膠製品項目1.3億元。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水利建設
馬集鎮的東魚河定陶新河上有大張樓節制閘、劉莊寨節制閘、趙坤寨楊水站各1座,立新溝上有汪莊小型水閘1座。轄區內生產溝渠規劃科學,布局合理,覆蓋密集,基本做到旱能澆,澇能排。交通便利。
電力建設
馬集鎮擁有220KV變電站1座,110KV變電站3座,35KV變電站10座,電費全省最低。

教育事業

1935年以前,知識傳播主要以地主大戶的私塾為主,學生也僅限於地主富農子弟。1935年秋天,國民政府在姚堂村設立鄉農學校(姚堂人稱校部),開始面對貧農子弟招生。後來設抗日流動國小,輾轉在范胡同、四合村、繩李莊、河西董、扈集、北蔡樓、一千王等地辦學。進步教師李效參、袁錫祚、李效然、付萬興等先後任教,培養了100多名抗日積極分子。學校服從戰爭需要,學生經常參加社會活動,年齡大的參軍或從政,小學生組建兒童團,為抗日培養大批人才,為開闢魯西南抗日根據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為滿足人民民眾的迫切願望,增加了辦學處數,教育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先後建立了四合村、范胡同兩處高級國小,其他國小教學點20餘處,在校生1500餘人。人民政府堅持教育為生產建設服務,學校面向工農子弟開門的方針,使廣大勞動人民的子女得到入學的機會,為國民經濟的恢復發展培養了大批人才。
1958年,新建力本屯中學,1960年建立馬集中學。後來又建立力本屯農業中學,村村都有工讀國小和掃盲班,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原定陶縣縣長李漢雲同志,就畢業於力本屯農業中學。1984年確定“縣辦高中,鄉辦國中,村辦國小”的教育體制,定陶四中設高中班。1989年力本屯聯中與四中合併,改辦初級中學。
1995年後,馬集鎮政府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改造舊校舍、新建教學樓累計10餘座,購置電腦100餘台。2004年後,政府又加大了對貧困家庭學生的扶助力度。2004以後,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
馬集鎮的中學幼稚園馬集鎮的中學幼稚園

文化

武術

馬集鎮地處平原沃野,歷來兵家必爭之地,千百年來,歷經戰亂、土匪侵襲,又飽受梁山文化影響,祖祖輩輩自衛意識較強,盛行尚武之風,多習傳統武術。馬集鎮拳種較多,以少林派係為主,洪拳、西洋掌、神拳(據說是義和掌)、羅漢功分布較廣。明清時期,各主要村莊均有武舉出身。20世紀30年代以後,以洪拳武師秦翠然(張灣鎮秦莊人,掌門師兄)、趙登山(李君輯村趙莊人)、馬春興(馬樓村人)師兄弟較為聞名。為生計,師兄弟數人打拳賣藝闖關東,被少帥張學良看中,聘他們為東北軍武術教練,後為貼身侍衛官(西安事變中趙副官即為趙登山本人)。1937年,他們護送張學良、蔣介石到南京後返回西安,隨即聯絡眾師兄弟集體返鄉,在家從事教拳務農生活,為家鄉培育了大批武術人才。1949年建國後至20世紀90年代,各村習武傳統綿延不絕,大部分以本村武師為主,兼請同門師兄弟客串教練。習武弟子大部分以傳統方式磕頭入門,逢年過節拜訪師傅。從家中帶些雜糧到師父家,以備習武加餐和燈油。練武時間,以晚上、早晨居多,一般不耽誤農活和學習,俗稱“熬乾燈”。1990年後,大多數武師已不再收徒。1998年,谷胡同村李莊洪拳武師李良斌創辦武德學校,三年後因生源銳減,亦停辦。2001年以來,全鎮已無傳統授武教學。1949年以後,各學校陸續配齊體育教師,廣播體操被廣泛推廣。1949年前,大多以廟戲和節日民眾娛樂性項目為主,一般操辦人為寺院僧人、社會賢達或開明士紳。以姚堂村為例,20世紀30年代以前,由寺院僧人主持,後來僧人去逝,在寺院內設立校部,則有開明士紳按土地多少召集地主富農聚眾賭博,只準輸錢,贏了不準拿走,最後錢財用於籌辦廟戲。

戲曲

1949年建國以後,在政府的號召下,各村相繼建立了文藝宣傳隊。文藝形式多種多樣,有豫劇曲劇大弦子戲大平調四平調河南墜子揚琴等等,以朱樓陳清玉為團長的豫劇班(主要劇目《打金技》、《三哭殿》)、白菜王莊豫劇班(主要劇目《牆頭記》)、姚堂的四平調、谷胡同的大平調、劉莊寨的化妝墜子、李園的揚琴比較有名。特別是姚堂村出現了大批演藝職員,至今有人健在,有縣豫劇團演員、兩夾弦劇團團員、大弦子戲樂師、墜子書藝人、琴書藝人等。姚念亮,藝名二蠻子,以維妙維肖的丑角表演和較好的武生功底,飾演的七品芝麻官唐成和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享譽全縣。這些劇團,在“文革”期間,大都排演革命樣板戲。
豫劇豫劇

風景名勝

左山寺

左山寺,原名興華禪院,建於東漢年間,迄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該寺院位於定陶縣馬集鎮郭莊村南300米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左山寺歷史悠久。早在東漢時期,就已在左山前建寺。隋朝時,名為法源寺,並於寺內西南角處建造寶乘塔,塔下藏定光佛牙舍利六顆。佛祖舍利在佛教中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聖物,舍利在即佛在,因而受到佛教信徒的頂禮膜拜,法源寺從此聲名顯赫,被稱為“全國六大名寺之一”。當地政府對左山寺的開發與建設非常重視,多次邀請專家對左山寺進行科學規劃,申請專項資金及多各方融資2000多萬元,對寺院進行了保護性發掘和建設,並對左山寺的配套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左山寺文化園的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大雄寶殿天王殿、東西廂房等建築群已竣工開放;還將規劃建設堯紀念館、瞬紀念館、吳起紀念館、孫臏紀念館等5個紀念館;投資50萬元的左山寺公路已全面建成通車。千年古寺
左山寺平日香火旺盛,遊客不斷,帶動著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北宋時更名為左山寺。該地既是春秋時期左丘明父葬處,又是著名軍事家吳起的故鄉。

定陶漢墓

定陶漢墓位於山東省定陶縣馬集鎮李家村西北約2000米,是2010年由定陶縣文物巡查隊在例行田間文物巡查時發現的,於2010年10月15日正式發掘。考古發掘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初步掌握了墓葬的規模、結構和保存情況。整個墓葬結構呈“甲”字形,墓道朝東,墓室長29.5米,寬28.5米。墓葬有前、中、後三個墓室,各墓室又分別有側室。墓室之外為一周木構廻廓,其外為一周外藏槨。其中有南北兩側外藏槨各有4個,東西兩側各有兩個。整個墓室結構建築考究,對稱分布,所有牆壁均為小型材木壘砌。該墓還出土了23000多塊墓磚,其中,帶有朱書、墨書、刻畫文字、戳印的墓頂封護漢磚達13000塊,對研究漢代書法藝術、人文地理等是十分重要的實物資料。
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對定陶漢墓進行勘察後,一致認為,此墓屬於西漢晚期或東漢早期諸侯王級別的墓葬形制------黃腸題湊,是中國國內已發掘同類墓葬中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結構獨特、保存最完整、最具典型性代表意義的一座,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保護、展示價值。
定陶漢墓挖掘現場定陶漢墓挖掘現場

歷史人物

左丘明曹國左氏(今定陶縣力本屯鄉左崗)人,《左傳》的作者。他自幼聰明倔強,勤奮讀書,知難而進,被鄉鄰稱為神童。左丘明長大成人,當了魯國史官,精心研究歷史資料。後來雙目失明,但身殘志不殘,立志傳《春秋》。他嘔心瀝血,秉公直書,采各國史記作《左傳》。《左傳》保存了大量古史料,是一部史學、文學名著,在史學史上有極高的地位。司馬遷曾高度讚揚左丘明身殘志堅的精神,認為左丘失明,方有《左傳》。定陶人民敬仰左氏一家,他的祖墳左崗,崗阜連屬,林木交映,“左崗林樾”成為定陶新八景之一。有詩曰:“前賢磊落在春秋,英氣蔥寵至今留。”
文宗史祖左丘明文宗史祖左丘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