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黃腸題湊”,是帝王一級使用的槨室,等級最高。即槨室為四周用柏木枋(即方形木)堆成的框型結構。
所謂“黃腸”,
顏師古注引蘇林的說法即黃心的柏木,就是去皮後的柏木,即堆壘槨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黃。因題湊用的木材都是剝去樹皮的柏木枋(椽),以木色淡黃而得名。
墓葬中的“題湊”結構,據文獻記載,至遲在戰國時期已經出現,但缺乏實物的證據。從已有的漢代考古材料可知:“題湊”在結構上的基本特點,一是層層平鋪、疊壘,一般不用榫卯;二是“木頭皆內向”,即題湊四壁所壘築的枋木(或木條)全與同側槨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若從內側看,四壁都只見枋木的端頭,題湊的名稱便是由這種特定的方式衍生出來的。
“黃腸題湊”皆發現於豎穴
木槨墓中。例如,長沙象鼻嘴1號墓、北京大葆台1號墓等都使用了黃腸題湊。“黃腸題湊”指西漢
帝王陵寢槨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壘成的框形結構。棺槨周圍用木頭壘起一圈牆,上面蓋上頂板,就像一間房子似的,外面還有便房。天子以下的諸侯、大夫、士也可用題湊。但一般不能用柏木,而用松木及雜木等。但經天子特許,諸侯王和重臣死後也可用黃腸題湊,如漢
霍光死,漢宣帝“賜給
梓宮、
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
詳細介紹
黃腸題湊 是流行於秦漢時期的一種特殊葬制,其使用者主要是帝王及其妻妾,還有皇帝特許的寵臣。三國時魏人蘇林在注釋《
漢書·
霍光傳》中釋該詞時說: 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內向,故曰題湊。 即 黃腸 是指墓葬的材料和顏色(柏木黃心), 題湊 是指墓葬的形式和結構(木頭皆內向)。 黃腸題湊 是西漢中期才出現的名稱,而在此之前,則稱為 題湊.。黃腸題湊 葬制在史書中有這樣一些記載:《漢舊儀》 武帝墳高二十丈,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用梓棺黃腸題湊。 《漢書·霍光傳》: 光薨,上及
皇太后親臨光喪……賜……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臧槨十五具。 《漢書·董賢傳》: (帝)令將作為賢起冢塋陵旁,內為便房,剛柏題湊。 《續漢書·禮儀志》: 治黃腸題湊,便房如禮。 《鹽鐵論·散不足》: 今富者繡牆題湊,中者梓棺楩槨。 目前最早的黃腸題湊墓發現於
河北石家莊市小沿村,墓主身份屬諸侯王,時代約當西漢早期。題湊木與槨壁板呈垂直方向壘砌於槨室四周,木頭皆內向,題湊前壁略呈方形,長寬各約4米,直達墓道盡頭,因墓在歷史上被盜挖而燒毀,詳細情況不得而知。
在長沙湘江西岸鹹家湖畔發現的象鼻嘴一號墓和陡壁山一號墓為了解 黃腸題湊 葬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這兩座墓都是帶斜坡
墓道的岩坑豎穴墓,研究者們認為可能分屬於西漢某位長沙王和他的妻子。象鼻嘴一號墓坑口長20米,寬18米,坑深7.9米,底部置木結構的
甬道、題湊、前室、後室、兩層迴廊以及兩重木槨和三重套棺。題湊由908根柏木壘成,圍在外槨四周,並略低於外槨,平面呈凸字形,前、後壁寬13.2米,兩側壁長14.1米。題湊木寬25米,厚0.3米,長度在1.5~1.7米左右。題湊內的外槨空間分
前室、內槨和
迴廊三部分,內槨內設後室,中央置放三重套棺,左右和後方三面有內迴廊,分為七室,
外槨迴廊也分十二室,各小室分別放置陶器、漆器、絲織物、冥錢等隨葬品。陡壁山一號墓的 黃腸題湊 是在外槨壁板四周用179根粗大的黃心柏木壘成,其中,東邊壘三層,每層東西方向鋪15根,共45根;南北兩邊各壘三層,每層南北方向鋪18根,共54根;西邊通墓道只壘二層,每層東西方向鋪13根,共26根。四邊高度都低於槨室外壁板。南北兩邊最下層的第四、十、十六三根木枋都是平鋪壘疊,沒有榫卯扣接。現存最長的黃腸木為1.17米,最短的(有被盜掘者砍斷的痕跡)為0。27米,多數殘長0.7~0.9米,均為0.4米左右的見方。槨頂和題湊外圍填塞木炭和白膏泥,起防潮和密封的作用。
1974年到1975年在北京大葆台發掘的兩座墓也屬 黃腸題湊 式,墓主人據測可能是西漢燕王
劉旦或廣陽頃王劉建和王后。其中一號墓保存較好,這座墓的題湊用15880根柏木椽壘成,平面呈長方框形,外徑長18米,寬10.8米,高約3米,壁厚0.9米。北壁共壘30層,每層縱鋪108根,東西兩壁亦各30層,每層橫鋪160根,南壁有缺口(即門),東西兩側30層,每層縱鋪34根。黃腸木絕大多數製作平整,表面打磨光滑,呈棕褐色,木質很好,經鑑定,是柏木。一般長90厘米,寬、高各10厘米,個別也有高、寬各20厘米的。層層之間沒有榫卯固定,全是平堆起來的。有的黃腸木不平正,就墊上薄木片或木屑加以調整,使各層保持嚴密緊湊,只是在黃腸題湊頂部加一層壓邊木,以鞏固整個結構。這種形式與前引《
漢書·
霍光傳》蘇林注所講的情況完全吻合。與長沙題湊墓不同的是,題湊高度超過了槨室,墓室頂蓋棚木直接壓在題湊上面,題湊起了承重牆的作用,從而使整個墓室結構更加嚴密。另外,這座題湊墓的外藏槨建在題湊外面,由扁平立木構成雙層 外迴廊 ,題湊內部空間則被劃分為前室、後室和內迴廊三部分,後室中部置重槨和三層套棺。形制最複雜、保存最好的 黃腸題湊 墓發現於江蘇高郵縣天山,墓主人可能是西漢中晚期的某代廣陵王或王后。一號漢墓的題湊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35米,東西寬11.2米,高約4米,前後兩面設門,門外均用短題湊封閉,使墓室儼如
方城。題湊內外各有一層迴廊,內迴廊同於槨室,重槨套合在一起,槨室內分前、後室,套槨置於後室。內外迴廊均被分隔成若干小間,內置木俑、木獸、陶器、漆器、銅錢等隨葬品,小室門扉、壁板上有 食官內戶 、 中府內府 等字樣,表明這些小間是對地面宮室的模擬。這座墓的題湊木較有特點,在857根木頭上均塗有一層黃色顏料,兩端橫截面中心部位嵌小方木塊,又在四面鑿出陰陽榫,使與上下左右的題湊木互相吻合。題湊木上加塗黃色顏料,可能與用楠木代替柏木有關,而在兩端中心部位鑲嵌小方木,或許是《鹽鐵論·散不足》上 繡牆題湊 的實物證據。
西漢黃腸題湊 墓是中國傳統的木槨墓的繼續和發展,前堂、後室、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外藏槨以及多重棺槨、積石積炭等複雜結構標誌著木構墓室制的完全成熟。西漢以後隨著
磚室墓和石室墓的興起,木結構的 黃腸題湊 葬制慢慢退出了歷史舞台。但作為一種高級的葬制, 黃腸題湊 仍受到人們的重視,為了克服建築材料不足的困難,東漢時期出現了用石頭取代木材的做法,於是黃腸石 應運而生。《
後漢書·禮儀志》載:建造陵墓時,
方石治黃腸題湊便房如禮。 考古中已發現多座黃腸石墓,河北定縣的一座東漢諸侯王墓中出黃腸石4000多塊,大部分鑿成近方形,長寬各1米左右,厚約0.25米,其中174塊有銘刻或墨書文字,內容為進貢石材的縣名和石工的籍貫、姓名或尺寸。黃腸石壘成題湊,圍繞在磚構墓室的外側,在磚室上面又平鋪石塊三層,用黃腸石建成一個封閉的空間,與高郵天山漢墓的題湊結構較為相似。河南
孟津的
邙山上發現過一座東漢晚期的黃腸石墓,部分黃腸石上刻有文字,主要是姓氏或尺寸。在
徐州土山的東漢彭城國王室墓中也發現過十幾塊黃腸石。
歷史淵源
“黃腸題湊”一名最初見於《漢書·霍光傳》。據書中記載,天子禮葬時,用柏木堆壘成棺槨形狀,外面有便房,也用柏木堆壘成,裡面放有大量陪葬品。
根據漢代禮制,黃腸題湊與玉衣、 梓宮、便房、外藏槨同屬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經朝廷特賜,個別勛臣貴戚也可使用。顏師古注引蘇林日;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
黃腸。木頭皆內向,所以為固也。由此可知,黃腸題湊是設在棺槨以外的一種木結構,它是由黃色的柏木心堆壘而成。黃腸是堆壘在棺槨外的柏木,用柏木構築的題湊即為黃腸題湊。它和梓宮、便房、外藏槨等構成了漢代帝王的專用葬制,而其他的
皇親國戚及高官大臣只有經過天子的
特賜才可享用。
使用"黃腸題湊",一方面在於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保護棺木,使之不受損壞。作為柏木的黃色木心作題湊的槨室的"黃腸題湊"葬制在西漢初開始出現,是漢代厚葬之風的產物,著名的有北京
大葆台西漢墓和石景山區
老山漢墓,以及保存最好、形制最複雜的"黃腸題湊"江蘇高郵的西漢中晚期某代廣陵王或王后墓等。這些棺槨都采自深山窮谷中的名貴木材楠木、柏木和梓木,裝飾精緻,製造考究,耗資巨大。如北京大葆台"黃腸題湊",黃心柏木多達15880根! 北京老山漢墓發掘時曾有專門報導。
葬具名。棺木之外以黃腸緊密累疊而成的橔。黃腸即柏木之心,其色黃而質地緻密,亦稱“剛柏”。題湊謂以木條木塊累疊互嵌,其端皆內向聚合,惇上成屋之四阿狀,為漢代皇帝及諸侯王特用葬具。然個別權貴如霍光、
董賢亦得恩準用之。建國後發掘的北京豐臺
大葆台漢墓(可能為燕刺王劉旦墓)及河北定縣(今定州)中山簡王劉焉墓均可見其遺制。唯劉焉墓以黃色之石代黃腸木,與《後漢書》所載曾徵發六州十八郡黃腸木為之營葬事有所不同。
秦公一號大墓是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最大古墓,墓內186具殉人是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槨室的柏木“黃腸題湊”槨具,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槨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實物。
大葆台漢墓的“黃腸題湊”,系國內首次出土,它填補了漢代葬制研究中的一項空白,是重大的考古發現。它由10厘米×10厘米×90厘米的柏木14000餘根疊成,約合木材122立方米,簡直相當於一座森林!柏木堆成的木牆高3米,厚0.9米,總長42米多。排列方式上,南北兩端為南北向縱壘,東西兩側為東西向橫壘,四角連線處南北壁黃腸木兩頭直接頂靠在東西壁黃腸木上,這樣從內側看,則四壁均為木頭,即題湊。
《漢儀注》天子陵中明中高丈二尺四寸,周二丈,內梓宮,次楩槨,柏黃腸題湊。”《漢書音義》曰:“題,頭也。湊,以頭向內,所以為固也。"
定陶發現
2011年6月,考古人員對山東
定陶靈聖湖遺址一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時有重大考古發現,據專家介紹,“黃腸題湊”墓葬規格的西漢墓室在山東省尚屬首次發現。2013年4月9日,山東定陶靈聖湖漢墓考古項目順利入選201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據介紹,墓位於山東省定陶縣馬集鎮大李家村西北約2000米,墓地原有3座大型封土墓葬,早年被平毀。近幾年曆經多次盜掘,給該墓保護帶來很大難度。墓葬現存封土分兩部分。該墓葬屬於甲字形大型木槨墓,墓道為斜坡式,兩側帶有二層台。墓坑近方形,屬於地上墓坑。墓葬的核心部分是墓室,墓室近方形,邊長約23米,頂部及四周用青磚壘砌封護。木槨墓室包括“黃腸題湊”、迴廊外12個側室、迴廊、前室、中室、後室以及前、中、後三室的8個耳室、各室間甬道、四個門道,中室內放置有一具漆棺。整個墓室結構南北對稱。據統計,墓室外圍的黃腸木近21000根,每根長1.15米。各側室壁皆為黃腸木壘砌,長70厘米,共12006根。迴廊內、中室四周也由黃腸木疊壘,共2412根。黃腸木皆是3根薄枋木穿榫連線成一組。槨室頂部壘砌五層寬窄不均、厚30至40厘米的枋木。木質保存較好,木材總量約2200立方米。經初步鑑定木材種類,槨室頂部五層枋木為楠木及硬木松,黃腸木屬於柏木,棺為梓木。
另“黃腸題湊”是西漢帝王陵寢獨特的形制,槨室四周用柏木堆壘成回形結構,是一種高規格葬制,只有天子才能享用,但天子也可以把這種待遇賞賜給王侯級皇室成員及寵臣。定陶地區在西漢時期定陶間續隸屬梁國、濟陰國(郡)、定陶國。稱王者有梁王彭越、劉恢、呂鏟、劉揖、劉武、濟陰王劉不識、第一定陶國王劉囂、第二定陶國一任定陶王劉康、二任王劉欣、三任王劉景。史料記載,劉康為
漢元帝之子,公元前41年被立為濟陰王,公元前36年封為
定陶恭王,公元前25年死後葬於定陶。
漢成帝無子,公元前7年,劉康之子
劉欣繼承皇位,尊劉康為恭皇,置地擴建恭皇陵。根據史料記載排查,該墓只有定陶王劉康及其王后較為符合。但劉康徙封到定陶為王僅3年,建如此規模的大型“黃腸題湊”墓並非易事,且不屬於定陶國轄區的山陽郡(國)人是否參與為其建墓亦有疑問。
定陶王后丁姬在《漢書·成帝本紀》中有記載:“建平二年(前5年)六月庚申,帝太后丁氏崩。上曰:朕聞夫婦一體。詩云:‘谷則異室,死則同穴。’昔季武子成寑,杜氏之殯在西階下,請合葬而許之。……帝太后宜起陵恭皇之圓。遂葬定陶。發陳留、濟陰近郡國五萬人穿復土”;《漢書·外戚傳》載“遣大司馬票騎將軍明東送葬於定陶,貴震山東”;哀帝以漢代“天子之制”殯葬其母丁姬,用“梓宮”,著“珠玉之衣”。因此,丁太后死後以“黃腸題湊”葬制葬於定陶應為可信。“山陽昌邑”等地名正迎合“發陳留、濟陰近郡國五萬人穿復土”之言。而且元、成、哀帝時期,西漢晚期外戚專權,王氏與傅、丁氏間的鬥爭甚為激烈。致使王莽秉政後,毀傅、丁兩太后墳冢。王莽對丁太后墓的破壞,大體應主要是將墓中的隨葬品清除、去掉玉衣、替換木棺,而墓外的陵園及其他設施並非毀之殆盡,正迎合發掘清理後只有木棺,無玉衣、陪葬器物等情況。
還有另一種說法,據《定陶縣誌·封域》記載:“左岡寰宇記雲,左岡岡阜連屬,林木交映,以近左城,故名。相傳春秋左邱明父葬處,其旁為漢定陶共王陵,按志左城即古陶邱地。”現今左山寺正好位於該墓葬群南4華里。如果說此左山即為彼左山,那么該墓地即為定陶共王陵。雖然被盜嚴重,但從出土較多的鎏金車馬器以及10餘片金箔及其他文物,墓葬規格顯然屬於諸侯王級,結合定陶漢墓的墓葬結構以及出土青磚帶有大量楷書兼隸、行書體文字演變時代特徵,判定該墓葬時代屬於西漢晚期。
出處釋義
黃腸題湊一名,文獻記載最早見於《漢書·霍光傳》:光薨。賜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藏槨十五具。
唐人顏師古給這一段做注釋時,引用了漢末魏初學者蘇林的解釋:“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內向,故曰題湊。”
劉昭也注釋過“題湊”一詞:“題,頭也。湊,以頭向內,所以為固。”
“黃腸”強調的是材料和顏色,也就是黃心的柏木;“題湊”強調的是木頭擺放的形式和結構,也就是木頭的端頭向內排列。合起來解釋,“黃腸題湊”是用黃心柏木,按向心方式致累而成的厚木牆。這種葬制起源於何時尚有爭議,但在西漢盛極一時,已是公認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