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實施意見

《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實施意見》是2023年5月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實施意見》
  • 發布單位: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檔案印發,全文,

檔案印發

2023年5月,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實施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全文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老齡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部署要求,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我省老齡工作,提升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現結合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黨對老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發揮政府在推進老齡事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傳統美德,促進老年人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社會保障、社會參與、權益保障等統籌發展,推動全省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
二、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一)建立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路。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能力,依託社區發展以居家為基礎的多樣化養老服務,打造城市社區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在城市轄區發展“街道—社區—小區—家庭”四級服務網路。推進街道綜合養老服務機構(中心)、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站點、住宅小區(片區)延伸居家養老服務點建設。探索“社區+物業+養老服務”模式,統籌規劃建設日間照料中心、幼稚園、適老設施等,開展“多代”互動綜合社區建設。推廣時間儲蓄制度等互助養老模式。推行居家養老助餐配餐服務,建立健全特殊困難老年人巡訪關愛服務機制。完善家庭養老支持政策,增強家庭照護能力,讓居家老年人享受持續、穩定、專業、安全的居家養老上門服務。
(二)進一步規範發展機構養老。各地要通過直接建設、委託運營、購買服務、鼓勵社會投資等多種方式發展機構養老。強化公辦養老機構兜底保障功能,優先為經濟困難的失能(含失智,下同)、孤寡、殘疾、高齡、計畫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和為社會作出重要貢獻的老年人提供服務。加強光榮院建設。支持引導養老機構發揮專業資源優勢,輻射周邊提供社區養老服務和居家上門服務。嚴格落實國家養老服務標準和評價體系,推進養老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規範養老機構收費行為,嚴防借養老機構之名實施非法集資、詐欺等違法違規行為。推進實施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工程,提高養老機構火災隱患防範處置能力。
(三)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加強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構建縣鎮村三級農村養老服務網路。縣一級建設以失能特困人員集中照護為主的供養服務設施,鄉鎮一級建設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行政村一級打造農村社區養老服務平台或居家養老服務站點。實施農村養老服務提升計畫,鼓勵發展農村互助養老服務,整合養老服務、醫療衛生、公共文化等功能,因地制宜提供養老服務。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
(四)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將清單內容納入基本公共服務範疇,納入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對健康、失能、經濟困難等不同老年人群體,以清單化方式分類提供適宜的基本養老服務。在滿足特困老年人兜底供養的基礎上,重點保障經濟困難的空巢、留守、失能、殘疾、高齡老年人及計畫生育特殊家庭、重點優撫對象中的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需求。建立評估結果跨部門互認的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制度。
(五)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增強應對人口老齡化財富儲備。完善基本養老保險體系,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逐步實現基本養老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對接落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機制,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推動企業(職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髮展。完善醫療保障政策,按國家規定將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慢性病常用藥品、診療項目和醫用耗材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以按病種分值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支付方式。
三、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
(六)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務和管理水平。強化老年健康教育,不斷提高老年人健康核心信息知曉率和健康素養水平。做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的老年人健康管理和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推廣老年人定期健康體檢,逐步實現全覆蓋。加強老年人群重點慢性病的早期篩查、干預及分類指導,開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營養改善、老年痴呆防治和心理關愛行動。擴大醫聯體提供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居家醫療服務範圍,醫保按規定予以支付。通過新建改擴建、轉型發展等方式加強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機構等建設。支持基層衛生機構增設康復、護理床位。加強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方便老年人看病就醫。加強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到2025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0%以上;二級及以上公立中醫類醫院設立老年病科的比例達到60%。
(七)加強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和保障。完善從專業機構到社區、家庭的長期照護服務模式。依託護理院(中心、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醫療衛生機構以及具備服務能力的養老服務機構,為失能老年人提供長期照護服務。發展“網際網路+照護服務”,積極發展家庭養老床位和護理型養老床位,方便失能老年人照護。穩步擴大安寧療護試點,鼓勵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安寧療護服務。進一步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高失能、重病、高齡等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覆蓋率。
(八)深入推進醫養結合。建立醫養結合工作溝通機制。增加居家、社區、機構等醫養結合服務供給。鼓勵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開展協定合作,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醫養結合機構。探索養老床位和醫療床位按需規範轉換機制。實施縣級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的醫養結合工程,到2025年,每個縣(市、區)有1所以上具有醫養結合功能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實施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鼓勵醫療機構、社區(鄉鎮)衛生服務機構利用現有資源建設醫養結合服務中心;推動醫療機構、社區(鄉鎮)衛生服務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兩院一體”或毗鄰建設。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員參加照護知識等相關職業技能培訓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開展醫養結合示範項目創建工作。
四、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
(九)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建立健全省市縣鎮村五級老年教育體系。建立老年教育協同工作機制,統籌協調老年教育重大問題,推進老年教育發展。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等學校、職業院校、開放大學和各類機構舉辦老年大學、參與老年教育,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老年大學(學校),到2025年,每個縣級以上城市至少有1所老年大學,全省50%以上鄉鎮(街道)建有老年大學分校(老年學校)、30%以上行政村(社區)建有老年大學學習點。
(十)提升老年文化體育服務質量。盤活空置房、公園、商場等資源,支持街道、社區積極為老年人提供文化體育活動場所。完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為老服務功能,支持社會各界廣泛開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文化娛樂和體育活動,積極創作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豐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培養服務老年人的基層文體骨幹,提高老年人文體活動參與率和質量。
(十一)鼓勵老年人繼續發揮作用。把老有所為同老有所養結合起來,完善就業、志願服務、社區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發揮低齡老年人作用。將老年人才納入各級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推進老年人才市場建設,建立老年人才資源庫,鼓勵專業技術人才合理延長工作年限,保障老年人創業和勞動權益。探索社區低齡老年人與高齡老年人就近結對志願服務模式。充分發揮關工委、老科協等組織作用,引導老年人參與鄉村振興、社區治理、公益慈善等事業。
五、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
(十二)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深入實施《廣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制定涉及老年人利益的具體措施時,應當徵求老年人意見。健全省市縣鎮村五級老年維權網路。完善涉老矛盾糾紛調處、解決機制,防止欺老、虐老、棄老問題發生。擴大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務範圍,推進法律援助向社區和農村延伸。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普法宣傳,提高對侵害老年人權益事件的預警和處置能力,嚴厲打擊涉老違法犯罪行為,積極探索檢察機關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公益訴訟,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十三)打造老年宜居環境。落實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規、標準和規範,將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納入城市更新、農村危房改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統籌推進。推進“一老一小”服務設施集中布局共建共享。普及公共基礎設施無障礙建設,開展無障礙環境市縣村鎮創建活動。推動公共場所適老化改造,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老舊樓房加裝電梯、公共場所出入口加設無障礙坡道和扶手,方便老年人安全出行。對納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範圍的失能、殘疾、高齡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對象範圍擴大到城鄉低保對象中的空巢、留守、失能、殘疾、高齡老年人及計畫生育特殊家庭等。
(十四)實施“智慧助老”行動。加快推進網際網路套用和移動終端、APP套用適老化改造,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在鼓勵推廣新技術、新方式的同時,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模式,為老年人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提供便捷服務。在“粵省事”平台設立“尊老愛老服務專區”,為老年人申領福利補貼等提供線上適老服務。加強數字技能教育培訓,提升老年人數字素養。
(十五)營造孝親敬老社會氛圍。積極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實施中華孝親敬老文化傳承和創新工程。以“敬老文明號”創建和“敬老月”等活動為載體,結合時代楷模、道德模範等評選,選樹表彰孝親敬老先進典型。落實優待政策,積極推動落實外埠老年人同城待遇,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進一步拓展優待項目、創新優待方式,推廣老年人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享受各項優待政策。
六、積極培育銀髮經濟
(十六)完善老齡產業政策。統籌推進老齡產業發展,健全老齡產業支持政策體系,明確老齡產業發展方向,引導社會力量、民間資本進入老齡產業。深化“放管服”改革,最佳化營商環境。加快老齡產業標準化建設。實施老齡產業品牌戰略,打造一批帶動力強、輻射面廣的老齡產業龍頭企業,形成產業鏈長、覆蓋領域廣、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產業集群。
(十七)加大老年產品和服務供給。鼓勵研發製造適合老年人特點和需求的老年用品。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鼓勵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促進老年用品製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加快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信息技術和智慧型硬體在老年用品和服務領域深度套用,提升適老化產品和服務的智慧型水平。加快發展老年人日用輔助產品、生活護理用品、康復訓練及健康促進輔助等老年用品產業。
(十八)挖掘老年用品市場潛力。建立老年用品產品目錄,培育發展老年用品市場。建設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老年用品產業園。培育一批產業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支持企業創新商業模式。推進智慧健康老年用品產業試點示範工作,鼓勵企業線上線下融合,創新“子女網上下單、老人體驗服務”消費模式。
(十九)促進老齡產業交流合作。深化與港澳在老齡產業、人才、資金、項目、標準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建設銀髮經濟創新基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老齡事業與產業協同發展,打造養老服務“灣區模式”,探索符合廣東實際、在全國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養老服務發展新路子。探索跨省合作“養老+旅居+N”模式,共同推進養老服務發展。辦好中國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搭建對外交流、產業合作平台。
七、組織保障
(二十)加強組織領導。堅持和加強黨對老齡工作的領導,確保老齡工作正確政治方向。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切實抓好老齡工作。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抓、負總責,將老齡工作重點任務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民生實事項目,納入工作督查和績效考核範圍。建立省市縣鎮村五級老齡工作網路,建設一支黨性堅強、作風優良、能力過硬的老齡工作幹部隊伍。發揮城鄉基層黨組織和基層自治組織作用,強化基層力量配備,做到層層有責任、事事有人抓。各級老齡工作委員會要加強對老齡工作的統籌協調。老齡工作委員會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認真履職、主動作為,形成齊抓共管、協同推進工作格局。
(二十一)加強政策支持。完善老齡事業發展的政策體系。落實相關稅費扶持政策。研究制定住房支持政策,完善階梯電價、水價、氣價政策,鼓勵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贍養義務、承擔照料責任。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老齡事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提高福利彩票公益金用於養老服務的比例。拓寬老齡事業籌資渠道,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和慈善機構積極投入老齡事業發展。加強基層老年協會建設,推進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將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情況納入文明城市評選的重要內容。
(二十二)加強人才培養。完善老年醫學教育培養體系,推動高等學校增設老年服務管理專業。支持職業院校與有關機構共建養老服務培訓基地,開展“訂單式”培養。加強醫養結合人才培訓,建設一批老年醫學、醫養結合培訓基地。落實養老服務機構人員在職稱評定、繼續教育等方面與教育機構教師、醫療衛生機構醫護人員同等待遇政策。
(二十三)加強督導考評。完善老齡工作考核評估制度,健全監測評估、動態調整、督導考評機制。各地要加強檢查監督和考核評估,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適時對政策執行情況進行評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