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型白酒(醬香白酒)

醬香型白酒(酒品)

醬香白酒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醬香型亦稱茅香型,以茅台、蜚聲中外的美酒為代表,屬大曲酒類。其醬香突出,幽雅細緻,酒體醇厚,回味悠長,清澈透明,色澤微黃

醬香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頭),香味細膩、複雜、柔順含瀘(瀘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協調,先酯後醬,醬香悠長,杯中香氣經久不變,空杯留香經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說法),味大於香,苦度適中,酒度低而不變。

醬香型白酒的標準評語是:無色(或微黃)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醬香突出、幽雅細膩,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綿醇厚,回味悠長,風格(突出、明顯、尚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醬香型白酒
  • 外文名:Jiang-flavour Chinese spirits
  • 別名茅香
  • 主要原料:高粱,小麥,水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營養成分:易揮發物質少,對人體刺激小
  • 儲藏方法:常溫儲存
  • 國家標準:GB/T 26760-2011 
  • 代表茅台酒
釀造流程,工藝說明,1、碎沙,2、大曲粉碎,3、下沙,4、糙沙,5、入庫貯存,6、精心勾兌,鑒醬香型白酒,醬香型酒標準,國家標準,

釀造流程

醬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流程
母糟 大曲→粉碎→曲粉
↓ ↓
高粱(下沙) →粉碎→配料蒸酒蒸料→攤涼→加曲
↓ ↓
→翻拌→堆積→入窖→發酵→出窖酒醅→高粱粉(糙沙)
↓ ↓
酒尾 原酒→貯存→勾兌→再貯存

工藝說明

1、碎沙

醬香型白酒原料為“沙”,沙是仁懷地區土話,指的是紅纓子糯高粱。在每年大生產周期中,分兩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稱下沙,第二次投料糙沙,投料後需經過八次發酵,每次發酵一個月左右,一個大周期約10個月左右。由於原料需要經過反覆發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較粗,要求整粒與碎粒之比,下沙為80%比20%,糙沙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別占投料總量的50%。為了保證酒質的純淨,醬香型白酒在生產過程中基本上不加輔料,其疏鬆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細來調節。

2、大曲粉碎

醬香型白酒是採用高溫大曲產酒生香的,由於高溫大曲的糖化發酵力較低,原料粉碎又較粗,故大曲粉碎越細越好,有利糖化發酵。

3、下沙

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一次投料稱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公斤,下沙的投料量占總投料量的50%。
(1)潑水堆積 下沙時先將粉碎後高粱的潑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熱水(稱發糧水),潑水時邊潑邊拌,使原料吸水均勻。也可將水分成兩次潑入,每潑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後加入5~7%的母糟拌勻。母糟是上年最後一輪發酵出窖後不蒸酒的優質酒醅,經測定,其澱粉濃度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發水後堆積潤料10h左右。
(2)蒸糧(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層稻殼,上甑採用見汽撒料,在lh內完成上甑任務,圓汽後蒸料2~3h,約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應過熟。出甑後再潑上85℃的熱水(稱量水),量水為原料量的12%。發糧水和量水的總用量約為投料量的56~60%左右。
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約為44~45%,澱粉含量為38~39%,酸度為0.34~0.36。
(3)攤涼 潑水後的生沙,經攤涼、散冷,並適量補充因蒸發而散失的水分。當品溫降低到32℃左右時,加入酒度為30%(V/V)的尾酒7.5公斤(約為下沙投料量的2%左右),拌勻。所加尾酒是由上一年生產的丟糟酒和每甑蒸得的酒頭經過稀釋而成的。
(4)堆集 當生沙料的品溫降到32℃左右時,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時應低撒揚勻。拌和後收堆,品溫為30℃左右,堆要圓、勻,冬季較高,夏季堆矮,堆集時間為4~5天,待品溫上升到45~50℃時,可用手插入堆內,當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時,即可入窖發酵。
(5)入窖發酵 堆集後的生沙酒醅經拌勻,並在翻拌時加入次品酒2.6%左右。然後入窖,待發酵窖加滿後,用木板輕輕壓平醅面,並撒上一薄層稻殼,最後用泥封窖4cm左右,發酵30~33天,發酵品溫變化在35~48℃之間。

4、糙沙

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二次投料稱為糙沙
(1)開窖配料 把發酵成熟的生沙酒醅分次取出,每次挖出半甑左右(約300公斤左右),與粉碎、發糧水後的高梁粉拌和,高梁粉原料為175~187.5公斤。其發水操作與生沙相同。
(2)蒸酒蒸糧 將生沙酒醅與糙沙糧粉拌勻,裝甑,混蒸。首次蒸得的酒稱生沙酒,出酒率較低,而且生澀味重,生沙酒經稀釋後全部潑回糙沙的酒醅,重新參與發酵。這一操作稱以酒養窖或以酒養醅。混蒸時間需達4~5h,保證糊化柔熟。
(3)下窖發酵 把蒸熟的料醅揚涼,加曲拌勻,堆集發酵,工藝操作與生沙酒相同,然後下窖發酵。應當說明,醬香型白酒每年只投兩次料,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以後六個輪次不再投入新料,只將酒醅反覆發酵和蒸酒。
(4)蒸糙沙酒 糙沙酒醅發酵時要注意品溫、酸度、酒度的變化情況。發酵一個月後,即可開窖蒸酒(烤酒)。因為窖容較大,要多次蒸餾才能把窖內酒醅全部蒸完。為了減少酒分和香味物質的揮發損失,必須隨起隨蒸,當起到窖內最後一甑酒醅(也稱香醅)時,應及時備好需回窖發酵並已堆集好的酒醅,待最後一甑香醅出窖後,立即將堆集酒醅入窖發酵。
蒸酒時應輕撒勻上,見汽上甑,緩汽蒸餾,量質摘酒,分等存放。醬香型白酒的流酒溫度控制較高,常在40℃以上,這也是它“三高”特點之一,即高溫制曲、高溫堆集、高溫流酒。糙沙香醅蒸出的酒稱為“糙沙酒”。酒質甜味好,但沖、生澀、酸味重,它是每年大生產周期中的第二輪酒,也是需要入庫貯存的第一次原酒。糙沙酒頭應單獨貯存留作勾兌,酒尾可潑回酒醅重新發酵產香,這叫“回沙”。
糙沙酒蒸餾結束,酒醅出甑後不再添加新料,經攤涼,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勻堆集,再入窖發酵一個月,取出蒸酒,即得到第二輪酒,也就是第二次原酒,稱“回沙酒”,此酒比糙沙酒香,醇和,略有澀味。以後的幾個輪次均同“回沙”操作,分別接取三、四、五次原酒,統稱“大回酒”,其酒質香濃,味醇厚,酒體較豐滿,無邪雜味。第六輪次發酵蒸得的酒稱“小回酒”,酒質醇和,糊香好,味長。第七次蒸得的酒為“枯糟酒”,又稱追糟酒,酒質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較濃。第八次發酵蒸得的酒為丟糟酒,稍帶枯糟的焦苦味,有糊香,一般作尾酒,經稀釋後回窖發酵。
醬香型白酒的生產,一年一個周期,兩次投料、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從第三輪起後不再投入新料,但由於原料粉碎較粗,醅內澱粉含量較高,隨著發酵輪次的增加,澱粉被逐步消耗,直至八次發酵結束,丟糟中澱粉含量仍在10%左右。
醬香型白酒發酵,大曲用量很高,用曲總量與投料總量比例高達1:1左右,各輪次發酵時的加曲量應視氣溫變化,澱粉含量以及酒質情況而調整。氣溫低,適當多用,氣溫高,適當少用、基本上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其中第三、四、五輪次可適當多加些,而六、七、八輪次可適當減少用曲。
生產中每次蒸完酒後的酒醅經過揚涼、加曲後都要堆集發酵4~5天,其目的是使醅子更新富集微生物,並使大曲中的黴菌嗜熱芽孢桿菌酵母菌等進一步繁殖,起二次制曲的作用。堆集品溫到達45~50℃時,微生物已繁殖得較旺盛,再移入窖內進行發酵,使釀酒微生物占據絕對優勢,保證發酵的正常進行,這是醬香型白酒生產獨有的特點。
發酵時,糟醅採取原出原入,達到以醅養窖和以窖養醅的作用。每次醅子堆積發酵完後,準備入窖前都要用尾酒潑窖。保證發酵正常、產香良好。尾酒用量由開始時每窖15公斤逐漸隨發酵輪次增加而減少為每窖5公斤。每輪酒醅都潑入尾酒,回沙發酵,加強產香,酒尾用量應根據上一輪產酒好壞,堆集時醅子的乾濕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每窖酒醅潑酒15公斤以上,隨著發酵輪次的增加,逐漸減少潑入的酒量,最後丟糟不潑尾酒。回酒發酵是醬香型大曲白酒生產工藝的又一特點。

5、入庫貯存

蒸餾所得的各種類型的原酒,要分開貯存容器中,並存放在避光密封處,存放的地點最好是地下,因為地下是溫度變化不大的環境,基本保持常溫;用天然的溶洞進行儲藏,可以促使醬酒的發酵更加的醇美,經過三年陳化使酒味醇和,綿柔。
醬香型白酒(醬香白酒)
醬香型白酒

6、精心勾兌

貯存三年的原酒,先勾兌出小樣,後放大調合,再貯存一年,經理化檢測和品評合格後,才能包裝出廠。

鑒醬香型白酒

若是無色透明玻璃瓶包裝,把酒瓶拿在手中,慢慢地倒置過來,對光觀察 瓶的底部,如果有下沉的物質或有雲霧狀現象,說明酒中雜質比較多;如果酒液不失光、不渾濁,沒有懸浮物,說明酒的質量比較好。因為從色澤上看,除醬香型酒外,一般白酒都應該是無色透明的。若酒是瓷瓶或帶色玻璃瓶包裝,稍微搖動後開啟,同樣觀其色和沉澱物
把酒倒入無色透明的玻璃杯中,對著自然光觀察,白酒應清澈透明,無懸浮物和沉澱物;然後聞其香氣,用鼻子貼近杯口,辨別香氣的高低和香氣特點;最後品其味,喝少量酒並在舌面上鋪開,分辨味感的薄厚、綿柔、醇和、粗糙,以及酸、甜、甘、辣是否協調,餘味的有無及長短。低檔劣質白酒一般是用質量差或發霉的糧食做原料,工藝粗糙,通常是冒充名牌酒或暢銷酒,喝著嗆嗓、傷頭的酒,一定是劣質酒。
判斷酒的度數可以用搖晃的方法。搖動酒瓶後,如果出現小米粒到高粱米粒大的酒花,堆花時間在15秒鐘左右,酒的度數大約是53度~55度;如果酒花有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時間在7秒鐘左右,酒的度數約為57度~60度。
取一滴白酒放在手心里,然後合掌使兩手心接觸用力摩擦幾下,如酒生熱後發出的氣味清香,則為優質酒;如氣味發甜,則為中檔酒;氣味苦臭,則為劣質酒。
將一滴食用油滴入酒中,如果油不規則地擴散,下沉速度明顯,則為劣質酒。
酒品的風格就是指酒品的色、香、味、體作用於人的感官,並給人留下的綜合印象。不同酒品,有其不同的風格;同樣的酒品,也會有不同的風格。
色——白酒色的鑑別,是用手舉杯對光或白布作底,用肉眼觀察酒的色調,透明度及有無懸浮和沉澱。 酒液中的自然色澤主要來源於釀製酒品的原料 釀製時應儘量保持原料的本色。自然的色彩會給人以新鮮、純美、樸實、自然的感覺,在語言描述上稱之為正色。因為酒品一般在正常光線下觀察帶有亮光,所以色和澤是同時感觀於人的視覺的。好的酒液像水晶體一樣高度透明,優良的酒品都具有清透明的液相。觀察、評價酒品的色澤是評酒的一個重要部分。
香——白酒的香氣是通過人的嗅覺來感受.評氣味時,執酒杯於鼻下7-10CM左右,輕嗅其味。酒品的香氣歷來是人們評價酒品時十分注意的,一般都以香氣濃郁清雅為佳品。酒品的香氣非常複雜,不同的酒品香氣各不相同,同一種酒品的香氣也會出現各種變化人們一般習慣對酒香的程度和特點進行評價,表示各類不同酒品的香氣有各自不同的術語。表示酒品香氣程度的則有:無香氣、似無香氣、微有香氣、香氣不足、浮香、清雅、細膩、純正、濃郁協調、完滿、芳香等詞語;描寫酒香釋放情況的詞語:暴香、放香、噴香、入口香、回香、余香、綿長等;描述有不正常氣味用:異氣、臭氣、焦糊氣、金屬氣、腐敗氣、酸氣、霉氣等。
味——嘗酒中最重要的部分,飲酒入口要慢而穩,使酒先接觸舌尖,次兩側.最後到舌根,使酒液滿舌而進行味覺全面判斷,主要看“酸、甜、苦、辣、澀”五味是否協調、平和。酒的味感是關係酒品優劣的最重要的品評標準,酸味給人以醇厚、清爽、乾淨的感覺;甜味給人以舒適、滋潤、圓正、純美豐滿、濃郁的感覺;苦味在一些酒品中也並非劣味;適量的澀味對於一些特定酒品可以提高品質。酒品中的辛辣味是不受歡迎的,給人以沖頭、刺鼻等不良感覺。鹹味也不是酒品的正常口味,常因生產中工藝處理不當而產生。怪味也稱異味,是酒品中不應出現的氣味,產生原因很複雜,一般表現為油味、糠味、糟味等。酒類中的各種產品都含有不同比重的酒精,但各類酒品都要求消除酒精味道,只有酒中的各種味感的相互配合,酒味協調,酒質肥碩,酒體柔美的酒品才能稱得上是美味佳釀。
體——酒體是品評酒品的一個項目,是對酒品的色澤、香氣、口味的綜合評價,但不等於酒的風格。酒品的色、香、味溶解在水和酒精中並和揮發物質、固態物質溫合在一起構成了酒品的整體,評價酒品的體常用精美醇良,酒體完滿,酒體優雅,酒體甘溫,酒體嬌嫩,酒體瘦弱,酒體粗劣等詞語進行評述。
風格——酒品的風格是對包括酒品的色、香、味、體的全面品質的評價。同一類酒中的每個品種之間都存在差別,每種酒的獨特風格應是穩定的,各種名貴的酒品無一不是以上乘的質量和獨特的風格,而受到廣大飲者的喜愛的。品評酒品風格使用突出、顯著、明顯、不突出、不明顯、一般等詞語進行評價。

醬香型酒標準

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GB/T 26760-2011)由國家標準委正式發,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行業推薦性標準。這是我國醬香型白酒首份國家標準。
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中明確規定,醬香型白酒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質,需以高粱、小麥、水等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製成,並對檢驗規則、標誌、包裝、運輸和儲存等均有詳細規定。

國家標準

標準號Standard No. :GB/T 26760-2011
中文標準名稱Standard Title in Chinese :醬香型白酒
英文標準名稱Standard Title in English :Jiang-flavour Chinese spirits
發布日期Issuance Date :2011-07-20
實施日期Execute Date: 2011-12-01
首次發布日期First Issuance Date :2011-07-20
標準狀態Standard State :現行
計畫編號Plan No. :20079579-T-469
採用國際標準Adopt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無
中國標準分類號(CCS) :X61
標準類別Standard Sort: 產品
主管部門Governor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