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介紹
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貨幣政策的性質(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以及貨幣、產出和
通貨膨脹三者之間聯繫的方式)是
總量經濟學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爭議的領域之一。
(2)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執行,它影響
貨幣供給。通過中央銀行調節
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及經濟中的信貸供應程度來間接影響總需求,以達到總需求與
總供給趨於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
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
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
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分類及區別
狹義內容
指
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
貨幣供應量或信用量的方針和措施的總稱,包括
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和外匯政策。
廣義政策
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的影響金融變數的一切措施。
區別
中國目標實行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
財政政策。
分類
在
經濟蕭條時,中央銀行採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貨幣供給增加,刺激投資和
淨出口,增加總需求,稱為擴張性貨幣政策。反之,經濟過熱、
通貨膨脹率太高時,中央銀行採取一系列措施減少貨幣供給,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資和消費,使總產出減少或放慢增長速度,使物價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稱為緊縮性貨幣政策。
目標體系
貨幣政策目標,並非一個孤立的目標,而是由操作目標,中介目標和最終目標這三個漸進層次組成的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
最終目標
穩定物價
穩定物價目標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而物價穩定的實質是
幣值的穩定。穩定物價是一個相對概念,就是要控制
通貨膨脹,使一般物價水平在短期內不發生急劇的波動。衡量物價穩定與否,從各國的情況看,通常使用的指標有三個:
一是GNP(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指數,它以構成國民生產總值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為對象,反映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
二是
消費物價指數,它以消費者日常生活支出為對象,能較準確地反映消費物價水平的變化情況。
三是
批發物價指數,它以批發交易為對象,能較準確地反映大宗批發交易的物價變動情況。需要注意的是,除了
通貨膨脹以外,還有一些屬於正常範圍內的因素。
這個限度的確定,各個國家不盡相同,主要取決於各國經濟發展情況。另外,傳統習慣也有很大的影響。
充分就業
所謂充分就業目標,就是要保持一個較高的、穩定的水平。在充分就業的情況下,凡是有能力並自願參加工作者,都能在較合理的條件下隨時找到適當的工作。
充分就業,是針對所有可利用資源的利用程度而言的。但要測定各種
經濟資源的利用程度是非常困難的,一般以勞動力的就業程度為基準,即以
失業率指標來衡量勞動力的就業程度。
所謂失業率,指社會的失業人數與願意就業的勞動力之比,失業率的大小,也就代表了社會的充分就業程度。失業,理論上講,表示了生產資源的一種浪費,失業率越高,對社會經濟成長越是不利,因此,各國都力圖把失業率降到最低的水平,以實現其經濟成長的目標。造成失業的原因主要有:
1.總需求不足。由於
社會總供給大於總需求,使經濟社會的各種經濟資源(包括
勞動力資源)無法得到正常與充分的利用。主要表現為:一是周期性的失業。這是在
經濟周期中的經濟危機與蕭條階段,由於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失業。二是持續的普遍性的失業。這是真正的失業,它是由一個長期的經濟周期或一系列的周期所導致的
勞動力需求長期不足的失業。
2.
摩擦性失業。當一個國家某個地區的某一類職業的工人找不到工作,而在另外一些地區卻又缺乏這種類型的工人時,就產生了摩擦性失業。
3.季節性的失業。有些行業的工作季節性很強,而各種季節性工作所需要的技術工作又不能相互替代,
季節性失業可以設法減少,但無法完全避免。
4.
結構性失業。在動態的經濟社會中,平時總有一些人要變換他們的工作,或者換一個職業,或者換一個僱主,有的可能調到其它地區工作,當某項契約到期時也會出現勞動力多餘。這些情況中,未找到另一個工作之前,常常會有短暫的失業。
西方經濟學認為,除需求不足造成的失業外,其它種種原因造成的失業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從
經濟效率的角度看,保持一定的失業水平是適當的,充分就業目標不意味著失業率等於零,美國多數學者認為4%的失業率即為充分就業,而一些婪為保守的學者則認為應將失業率壓低到2-3%以下。
經濟成長
所謂經濟成長就是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必須保持合理的、較高的速度。各國衡量經濟成長的指標一般採用人均
實際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增長率,即用人均名義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剔除物價上漲率後的人均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來衡量。政府一般對計畫期的實際GNP 增長幅度定出指標,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銀行即以此作為貨幣政策的目標。
當然,經濟的合理增長需要多種因素的配合,最重要的是要增加各種經濟資源,如人力、
財力、
物力,並且要求各種經濟資源實現最佳配置。
中央銀行作為國民經濟中的貨幣主管部門,直接影響到其中的財力部分,對資本的供給與配置產生巨大作用。
因此,中央銀行以經濟成長為目標,指的是中央銀行在接受既定目標的前提下,通過其所能操縱的工具對資源的運用加以組合和協調。一般地說,中央銀行可以用增加
貨幣供給或降低
實際利率水平的辦法來促進投資增加;或者通過控制
通貨膨脹率,以消除其所產生的不確定性和預期效應對投資的影響。
雖然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中央銀行普遍將經濟成長列為
貨幣政策目標之一,但由於它在各國貨幣政策目標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重要程度不盡相同,就一國而言,在各個歷史時期也並不一樣。
從美國來看,高度重視經濟成長是在30—50 年代,因為當時美國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生產嚴重下降,以及隨後出現的50 年代初的
經濟衰退。而自70 年代以來,尤其是1981年
里根擔任總統之後,貨幣政策目標則以
反通貨膨脹為重點。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也同樣提出了發展經濟的目標,但那是基於戰後的生產極度衰退而言,實際上,在經濟成長與穩定物價這兩個目標的重點選擇上,日本始終以穩定物價為主。
聯邦德國由於吸取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爆發
惡性通貨膨脹的慘痛教訓,因而雖把經濟成長也列入政策目標之一,但在實際執行中寧願以犧牲經濟成長來換取馬克的穩定。不過也有例外,如韓國的貨幣政策目標曾一度是經濟成長為主,穩定物價被置於次要位置。
平衡國際收支
(1)某一
經濟體同世界其他地方之間在商品、勞務和收入方面的交易;
(2)該經濟體的貨幣性黃金、
特別提款權以及對世界其他地方的
債權、債務的所有權等的變化;
(3)從會計意義上講,為平衡不能相互抵消的上述交易和變化的任何賬目所需的無償轉讓和對應項目。
若一國
國際收支中的自主性交易收支自動相等,說明該國國際收支平衡;若自主性交易收入大於支出,稱之為
順差;若自主性交易支出大於收入,則稱之為
逆差。
判斷一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與否,就是看自主性交易平衡與否,是否需要
調節性交易來彌補。如果不需要調節性交易來彌補,則稱之為國際收支平衡;反之,如果需要調節性交易來彌補,則稱之為
國際收支失衡。
所謂平衡國際收支目標,簡言之,就是採取各種措施糾正
國際收支差額,使其趨於平衡。
因為一國
國際收支出現失衡,無論是
順差或
逆差,都會對本國經濟造成不利影響,長時期的巨額逆差會使本國外匯儲備急劇下降,並承受沉重的債務和利息負擔;而長時期的巨額順差,又會造成本國資源使用上的浪費,使一部分外匯閒置,特別是如果因大量購進外匯而增發本國貨幣,則可能引起或加劇國內
通貨膨脹。當然,相比之下,逆差的危害尤甚,因此各國
調節國際收支失衡一般著力於減少以致消除逆差。
從各國平衡國際收支目標的建立來看,一般都與該國國際收支出現問題有關。美國開始並未將平衡國際收支列入政策目標,直到60 年代初,美國國際收支出現長期逆差。從1969—1971 年三年期間,
國際收支逆差累計達到400 億美元,黃金儲備大量流失,這時平衡國際收支才成為貨幣政策的第四個目標。
日本的情況與美國類似。50 年代以後,日本
對外貿易和
國際收支經常出現
逆差,嚴重影響國內經濟的發展,因此才將平衡國際收支列為政策目標。1965 年以前,
日本銀行在國際收支方面主要解決逆差問題,此後日本國際收支呈現出完全
順差的趨勢。當時日本因致力於國內物價穩定而忽視了對順差的關注,結果導致順差的進一步擴大,並由此引起了1971 年12 月的日元升值,之後,日本銀行轉而解決
國際收支順差長期化問題。
英國的情況有所不同,因其國內資源比較缺乏,對外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有較大的比重,所以國際收支狀況對國內經濟發展影響很大,特別是國際收支失衡會使國內經濟和貨幣流通產生較大的波動,因此戰後英國一直把國際收支平衡列為貨幣政策的重要目標。
最終目標關係
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一般有四個,但要同時實現,則是非常困難的事。在具體實施中,以某項
貨幣政策工具來實現某一貨幣政策目標,經常會干擾其他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因此,除了研究貨幣政策目標的一致性以外,還必須研究貨幣政策目標之間的矛盾性及其緩解矛盾的措施。
事實證明,穩定物價與充分就業兩個目標之間經常發生衝突。若要降低失業率,增加就業人數,就必須增加
貨幣工資。若貨幣工資增加過少,對充分就業目標就無明顯促進作用;若貨幣工資增加過多,致使其上漲率超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這種
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必然造成物價與就業兩項目標的衝突。如
西方國家在70 年代以前推行的擴張政策,不僅無助於實現充分就業和刺激經濟成長,反而造成“滯脹”局面。
1958 年,英國經濟學家菲利普斯(A.w.phillips)根據英國1861—1957年失業率和貨幣工資
變動率的經驗統計資料,勾劃出一條用以表示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交替關係的曲線。這條曲線表明,當失業率較低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高;反之,當失業率較高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低。由於貨幣工資增長與
通貨膨脹之間的聯繫,這條曲線又被西方經濟學家用來表示失業率與
通貨膨脹率此消彼長、相互交替的關係。
這條曲線表明,失業率與物價變動率之間存在著一種非此即彼的相互替換關係。也就是說,多一點失業,物價上漲率就低;相反,少一點失業,物價上漲率就高。因此,
失業率和物價上漲率之間只可能有以下幾種選擇:
(1)失業率較高的物價穩定;
(2)通貨膨脹率較高的充分就業;
(3)在物價上漲率和失業率的兩極之間實行組合,即所謂的
相機抉擇,根據具體的社會經濟條件作出正確的組合。
穩定物價與經濟成長
穩定物價與促進經濟成長之間是否存在著矛盾,理論界對此看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物價穩定才能維持經濟成長。這種觀點認為,只有物價穩定,才能維持經濟的長期增長勢頭。一般而言,勞動力增加,
資本形成並增加,加上技術進步等因素促進生產的發展和產量的增加,隨之而來的是貨幣
總支出的增加。由於
生產率是隨時間的進程而不斷發展的,貨幣工資和
實際工資也是隨生產率而增加的。只要物價穩定,整個經濟就能正常運轉,維持其長期增長的勢頭。這實際上從供給決定論的古典學派經濟思想在現代經濟中的反映。
2.輕微物價上漲刺激經濟成長。這種觀點認為,只有輕微的物價上漲,才能維持經濟的長期穩定與發展。因為,
通貨膨脹是經濟的刺激劑。這是
凱恩斯學派的觀點,凱恩斯學派認為,在
充分就業沒有達到之前增加貨幣供應,增加
社會總需求主要是促進生產發展和經濟成長,而物價上漲比較緩慢。
並認定資本主義經濟只能在非充分就業的均衡中運行,因此輕微的物價上漲會促進整個經濟的發展。美國的凱恩斯學者也認為:價格的上漲,通常可以帶來高度的就業,在輕微的通貨膨脹之中,工業之輪開始得到良好的潤滑油,產量接近於最高水平,
私人投資活躍,就業機會增多。
3.經濟成長能使物價穩定。這種觀點則認為,隨著經濟的增長,價格應趨於下降,或趨於穩定。因為,經濟的增長主要取決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新
生產要素的投入,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前提下,生產的增長,一方面意味著產品的增加,另一方面則意味著單位產品生產成本的降低。所以,穩定物價目標與經濟成長目標並不矛盾。這種觀點實際上是馬克思在100 多年以前,分析
金本位制度下資本主義經濟的情況時所論述的觀點。
實際上,就現代社會而言,經濟的增長總是伴隨著物價的上漲。這在上述分析物價上漲的原因時,曾予以說明,近100 年的經濟史也說明了這一點。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分析,即把世界上許多國家近100 年中經濟成長時期的物價資料進行了分析,發現除經濟危機和衰退外,凡是經濟正常增長時期,物價水平都呈上升趨勢,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情況更是如此。沒有哪一個國家在經濟成長時期,物價水平不是呈上漲趨勢的。就我國而言,幾十年的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現實也說明了這一點。70 年代資本主義經濟進入滯脹階段以後,有的國家甚至在經濟衰退或停滯階段,物價水平也呈現上漲的趨勢。
從西方貨幣政策實踐的結果來看,要使穩定物價與經濟成長齊頭並進並不容易。主要原因在於,政府往往較多地考慮經濟發展,刻意追求經濟成長的高速度。譬如採用擴張信用和增加投資的辦法,其結果必然造成
貨幣發行量增加和物價上漲。使物價穩定與經濟成長之間出現矛盾。
在一個開放型的經濟中,國家為了促進本國經濟發展,會遇到兩個問題:
2.引進外資可能形成
資本項目逆差。要促進國內經濟成長,就要增加投資,提高
投資率。在國內
儲蓄不足的情況下,必須藉助於外資,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以此促進本國經濟。這種外資的流入,必然帶來
國際收支中資本項目的差額。儘管這種外資的流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
貿易逆差而造成的國際收支失衡,但並不一定就能確保經濟成長與國際收支平衡的齊頭並進。其原因在於:
(1)任何一個國家,在特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中,能夠引進技術、設備、管理方法等,一方面決定於一國的吸收、掌握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還決定於國產商品的出口競爭能力和外匯還款能力。
所以,在一定條件下,一國所能引進和利用的外資是有限的。如果把外資的引進完全置於平衡貿易收支上,那么外資對經濟的增長就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此外,如果只是追求
利用外資促進經濟成長,而忽視國內資金的配置能力和外匯還款能力,那么必然會導致
國際收支狀況的嚴重惡化,最終會使經濟失衡,不可能維持長久的經濟成長。
(2)在其他因素引起的國際收支失衡或國內經濟衰退的條件下,用於矯正這種失衡
經濟形態的貨幣政策,通常是在平衡國際收支和促進經濟成長兩個目標之間做合理的選擇。國際收支出現
逆差,通常要壓縮國內的
總需求,隨著總需求的下降,國際收支逆差可能被消除,但同時會帶來經濟的衰退。而國內經濟衰退,通常採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隨著貨幣供應量的增加,社會總需求增加,可能刺激經濟的增長,但也可能由於輸入的增加及
通貨膨脹而導致國際收支失衡。
一般而言,經濟成長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但在某些情況下兩者也會出現不一致,例如,以內涵型
擴大再生產所實現的高經濟成長,不可能實現高就業。再如,片面強調高就業,硬性分配勞動力到企業單位就業,造成人浮於事,效益下降,產出減少,導致經濟成長速度放慢,等等。
中介目標
中央銀行在實施貨幣政策中所運用的
政策工具無法直接作用於最終目標,此間需要有一些中間環節來完成政策傳導的任務。因此,中央銀行在其工具和最終目標之間,插進了兩組金融變數,一組叫做操作目標,一組叫做中介目標。
操作目標是央行貨幣政策工具能直接作用,又與中介目標聯繫緊密的金融變數,其對貨幣政策工具反應較為靈敏,有利於央行及時跟蹤貨幣政策效果。
中間目標作為最終目標的監測器,能被央行較為精確的控制,又能較好的預告最終目標可能發生的變動。
建立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和操作目標,總的來說,是為了及時測定和控制貨幣政策的實施程度,使之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以保證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實現。
1.可測性。指中央銀行能夠迅速獲得中介目標相關指標變化狀況和準確的數據資料,並能夠對這些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和作出相應判斷。顯然,如果沒有中介目標,中央銀行直接去收集和判斷最終目標數據如價格上漲率和經濟成長率是十分困難的,短期內如一周或一旬是不可能有這些數據的。
2.可控性。指中央銀行通過各種
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能對中介目標變數進行有效地控制,能在較短時間內(如1—3 個月)控制中介目標變數的變動狀況及其變動趨勢。
3.相關性。指中央銀行所選擇的
中介目標,必須與貨幣政策最終目標有密切的相關性,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對中介目標進行調控,能夠促使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實現。
(一)長期利率
利率能夠作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是因為:
(1)利率不但能夠反映貨幣與信用的供給狀態,而且能夠表現供給與需求的相對變化。利率水平趨高被認為是
銀根緊縮,利率水平趨低則被認為是銀根鬆弛。
(2)利率屬於中央銀行影響可及的範圍,中央銀行能夠運用
政策工具設法提高或降低利率。
(3)利率資料易於獲得並能夠經常匯集。
(2)貨幣供應量及其增減變動能夠為中央銀行所直接控制。
(3)與貨幣政策聯繫最為直接。貨幣供應量增加,表示貨幣政策鬆弛,反之則表示貨幣政策緊縮。
(4)貨幣供應量作為指標不易將政策性效果與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因而具有準確性的優點。
二是貨幣供應量傳導的時滯問題。中央銀行通過變動
準備金以期達到一定的貨幣量
變動率,但此間卻存在著較長的時滯。
三是貨幣供應量與最終目標的關係。對此有些學者尚持懷疑態度。但從衡量的結果來看,
貨幣供應量仍不失為一個性能較為良好的指標。
(三)貸款量
以貸款量作為中間目標,其優點是:
(1)與最終目標有密切相關性。流通中現金與
存款貨幣均由貸款引起,中央銀行控制了貸款量,也就控制了貨幣供應量。
(2)準確性較強,作為內生變數,貸款規模與需求有正值相關;作為政策變數,貸款規模與需求也是正值相關。
(3)數據容易獲得,因而也具有可測性。
操作目標
(一)短期利率
短期利率通常指
市場利率,即能夠反映市場資金供求狀況、變動靈活的利率。它是影響社會的
貨幣需求與
貨幣供給、
銀行信貸總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中央銀行用以控制
貨幣供應量、調節市場貨幣供求、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一個重要的政策性指標。作為操作目標,中央銀行通常只能選用其中一種利率。
(二)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
中央銀行以
準備金作為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其主要原因是,無論中央銀行運用何種
政策工具,都會先行改變商業銀行的準備金,然後對中間目標和最終目標產生影響。
但準備金在準確性方面的缺點有如利率。作為內生變數,準備金與需求負值相關。借貸需求上升,銀行體系便減少準備金以擴張信貸;反之則增加準備金而縮減信貸。作為政策變數,準備金與需求正值相關。中央銀行要抑制需求,一定會設法減少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因而準備金作為金融指標也有誤導中央銀行的缺點。
(三)基礎貨幣
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經常使用的一個操作指標,也常被稱為“強力貨幣”或“
高能貨幣”。從基礎貨幣的計量範圍來看,它是商業銀行準備金和流通中
通貨的總和,包括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
存款、銀行
庫存現金、向中央銀行借款、社會公眾持有的現金等。通貨與
準備金之間的轉換不改變基礎貨幣總量,基礎貨幣的變化來自那些提高或降低基礎貨幣的因素。
中央銀行有時還運用“已調整基礎貨幣”這一指標,或者稱為擴張的基礎貨幣,它是針對法定準備的變化調整後的基礎貨幣。單憑基礎貨幣總量的變化還無法說明和衡量貨幣政策,必須對基礎貨幣的內部構成加以考慮。因為:
(1)在基礎貨幣總量不變的條件下,如果
法定準備率下降,銀行法定準備減少而
超額準備增加,這時的貨幣政策仍呈擴張性;
(2)若存款從準備比率高的存款機構轉到準備比率較低的存款機構,即使中央銀行沒有降低準備比率,但平均準備比率也會有某種程度的降低,這就必須對基礎貨幣進行調整。
多數學者公認基礎貨幣是較理想的操作目標。因為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的負債,中央銀行對已發行的現金和它持有的
存款準備金都掌握著相當及時的信息,因此中央銀行對基礎貨幣是能夠直接控制的。基礎貨幣比銀行準備金更為有利,因為它考慮到社會公眾的
通貨持有量,而準備金卻忽略了這一重要因素。
貨幣政策工具
貨幣政策工具是由央行掌控的,用以調節基礎貨幣,銀行儲備,貨幣供給量,利率,匯率以及金融機構的信貸活動,以實現其政策目標的各種經濟和行政手段。主要措施有七個方面:
第二,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
央行可用貨幣政策工具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種工具綜合組成的工具體系,每一種工具各有其優點和局限,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和組合使用來實現其巨觀調控的目標。
貨幣政策工具體系可以分為:主要的一般性的工具、選擇性的工具和補充性工具等。
一般性政策
1、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政策 (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的真實效用體現在它對存款貨幣銀行的
信用擴張能力、對
貨幣乘數的調節。由於存款貨幣銀行的信用擴張能力與中央銀行投放的基礎貨幣存在乘數關係,而乘數的大小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銀行採取緊縮政策,中央銀行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則限制了存款貨幣銀行的信用擴張能力,降低了貨幣乘數,最終起到收縮
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一是當中央銀行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時,
存款貨幣銀行可以變動其在中央銀行的
超額存款準備金,從反方向抵消法定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的作用;
二是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對貨幣乘數的影響很大,作用力度很強,往往被當作一劑“猛藥”;
三是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對
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的影響要通過存款貨幣銀行的輾轉存、貸,逐級遞推而實現,成效較慢、時滯較長。因此,
法定存款準備金政策往往是作為貨幣政策的一種自動穩定機制,而不將其當作適時調整的經常性
政策工具來使用。
再貼現是指存款貨幣銀行持客戶貼現的
商業票據向中央銀行請求貼現,以取得中央銀行的信用支持。就廣義而言,再貼現政策並不單純指中央銀行的再貼現業務,也包括中央銀行向存款貨幣銀行提供的其他放款業務。
再貼現政策的基本內容是中央銀行根據政策需要調整
再貼現率(包括中央銀行掌握的其他
基準利率,如其對存款貨幣銀行的
貸款利率等),當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時,存款貨幣銀行借入資金的成本上升,基礎貨幣得到收縮,反之亦然。與法定
存款準備金率工具相比,再貼現工具的彈性相對要大一些、作用力度相對要緩和一些。但是,
再貼現政策的主動權卻操縱在存款貨幣銀行手中,因為向中央銀行請求貼現
票據以取得信用支持,僅是存款貨幣銀行
融通資金的途徑之一,存款貨幣銀行還有其他的諸如出售證券、發行
存單等
融資方式。因此,中央銀行的再貼現政策是否能夠獲得預期效果,還取決於存款貨幣銀行是否採取主動配合的態度。
3、
公開市場業務(open market operation)
中央銀行公開買賣
債券等的業務活動即為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開展
證券交易活動,其目的在於調控基礎貨幣,進而影響
貨幣供應量和市場利率。公開市場業務是比較靈活的
金融調控工具。
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
消費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對不動產以外的各種耐用消費品的
銷售融資予以控制。主要內容包括規定
分期付款購買耐用消費品的首付最低金額、還款最長期限、使用的耐用消費品種類等。
證券市場信用控制是中央銀行對有關證卷交易的各種貸款進行限制,目的在於限制過度投機。比如可以規定一定比例的
證券保證金,並隨時根據
證券市場狀況進行調整。
補充性貨幣政策
1.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銀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從質和量兩個方面,直接對金融機構尤其是存款貨幣銀行的信用活動進行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和最低限制、信用
配額、流動比率和
直接干預等。其中,規定存貸款最高和最低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
直接信用管制工具,如1980年以前美國的Q條例。
道義勸告是指
中央銀行利用其聲望和地位,對存款貨幣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經常發出通告或指示,或與各金融機構負責人面談,勸告其遵守政府政策並自動採取貫徹政策的相應措施。
視窗指導是指中央銀行根據產業
行情、物價趨勢和
金融市場動向等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對存款貨幣銀行提出信貸的增減建議。若存款貨幣銀行不接受,中央銀行將採取必要的措施,如可以減少其貸款的額度,甚至採取停止提供信用等制裁措施。視窗指導雖然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影響力往往比較大。
間接信用指導的優點是較為靈活,但是要起作用,必須是中央銀行在
金融體系中有較高的地位,並擁有控制信用的足夠的
法律權利和手段。
中國概況
首先,新增外匯占款難以支撐基礎貨幣快速擴張。
2012年新增外匯占款大幅下降,是國內資金面偏緊的重要原因。展望2013年,受益於海外寬鬆的貨幣政策,我國資本流動獲得改善的可能性較大。但由於私人部門外幣資產和負債的錯配,中長期私人部門依然會增持外幣資產。因此,2013年新增外匯占款將獲得一定程度改善,但難以支撐基礎貨幣高增長。
其次,央行放鬆貨幣的意願不強,貨幣乘數難以明顯提升。在《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認為,“在中國經濟總體上仍處於結構調整階段,這一過程將進一步釋放增長的潛力”。也就是說,貨幣政策或將以推動結構調整為重要目標,而不謀求逆周期推動經濟短期快速反彈,但不排除調整存準率以對沖外匯占款變動。
從緊政策
(1)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核心是什麼?
(2)從緊的貨幣政策,有什麼影響?
從緊的貨幣政策,間接影響到企業
未來的贏利空間,因為企業的
信貸成本上升。利率提高了,房地產商從銀行貸款的成本上升了一點,但如果房價一直在猛漲的話,那一點增加的成本根本看不出來,一下子就抵消了。對股市直接的影響談不上,都是間接的,要有一個過程。
貨幣政策從緊後,在控制物價上漲方面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比較複雜。物價上漲,從CPI指數看,主要是食品和
能源價格的波動較大。
根據通脹的兩個根源,一個是
需求拉動型,一個是供給推動型。從需求的角度看,貨幣的供給較多,需求的因素有:從供給的方面看,主要是豬肉和其他
農產品價格的上漲。
但豬肉價格上漲,跟飼料價格上升相關,而飼料價格的上漲,又是因為糧食價格的上漲造成的。因此,要降低糧價,要增加糧食供給,進口農產品。但進口會對農民造成衝擊,農民就沒錢了。
從緊的貨幣政策將會對商業銀行帶來大的影響。如果不出意料,央行再次提高
存款準備金率是必然選擇,這將對商業銀行內部流動性造成大的影響。在九次提高準備金率以後,一些商業銀行包括四大國有銀行內部流動性已經有緊缺跡象,繼續提高準備金率必將使得
商業銀行流動性更加緊張。商業銀行首要任務是保證流動性,保證支付,這必將對經營造成嚴重影響。
2011年央行公告稱,將在10月14日發行70億3月期央票,並重啟3年期央票,發行額度200億。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市場資金的緊張情況有所緩解,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健。
政策工具
外匯公開市場操作1994年3月啟動,人民幣公開市場操作1998年5月26日恢復交易,規模逐步擴大。
存款準備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證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後才逐漸演變成為
貨幣政策工具,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影響金融機構的
信貸資金供應能力,從而間接調控
貨幣供應量。
1998年存款準備金制度改革
經國務院同意,中國
人民銀行決定,從1998年3月21日起,對存款準備金制度進行改革,主要內容有以下七項:
(一)將原各金融機構在人民銀行的“準備金存款”和“
備付金存款”兩個帳戶合併,稱為“準備金存款”帳戶。
(二)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13%下調到8%。準備金存款帳戶超額部分的總量及分布由各金融機構自行確定。
(三)對各金融機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按法人統一考核。
法定準備金的交存分以下情況:
2.
交通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招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福建興業銀行、
海南發展銀行、煙臺住房儲蓄銀行、
蚌埠住房儲蓄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由各總行統一存入其總行所在地的人民銀行分行。
3. 各
城市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由其總行統一存入當地人民銀行分行。
4. 城市信用社(含縣聯社)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由法人存入當地人民銀行分、支行。農村信用社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按現行體制存入當地人民銀行分、支行。
6. 經批准,已辦理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等
外資金融機構,其人民幣法定存款準備金,由其法人(或其一家分行)統一存入所在地人民銀行分行。
(四)對各金融機構法定存款準備金按旬考核。
1. 各商業銀行(不含城市商業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當旬第五日至下旬第四日每日營業終了時,各行按統一法人存入的準備金
存款餘額,與上旬末該行全行
一般存款餘額之比,不低於8%。
2. 城市商業銀行和城鄉信用社、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
非銀行金融機構法人暫按月考核,當月8日至下月7日每日營業終了時,各金融機構按統一法人存入的準備金存款餘額,與上月末該機構全系統一般存款餘額之比,不低於8%。
從1998年10月起,上述金融機構統一實行按旬考核。
3. 各商業銀行(不含城市商業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法人按旬(旬後5日內)將匯總的全行旬末一般存款餘額表,報送人民銀行。
4. 現執行按月考核
存款準備金的城市商業銀行和
非銀行金融機構,暫按月(月後8日內)將匯總的全系統旬末一般存款餘額表,報送人民銀行。自10月份起統一執行按旬(旬後5日內)報送一般存款餘額表的制度。
(五)金融機構按法人統一存入人民銀行的準備金存款低於上旬末一般存款餘額的8%,人民銀行對其不足部分按每日萬分之六的利率處以
罰息。金融機構分支機構在人民銀行準備金存款帳戶出現透支,人民銀行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罰。金融機構不按時報送旬末一般存款餘額表和按月報送月末日計表的,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七十八條予以處罰。上述處罰可以並處。
(六)金融機構準備金
存款利率由繳來一般存款利率7.56%和
備付金存款利率7.02%(加權平均7.35%)統一下調到5.22%。
(七)調整金融機構一般存款範圍。將金融機構代理人民銀行
財政性存款中的機關團體存款、財政預算外存款,劃為金融機構的一般存款。金融機構按規定比例將一般存款的一部分作為法定存款準備金存入人民銀行。
a、中央銀行貸款
中央銀行貸款(習慣上稱作再貸款),是指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是中央銀行調控基礎貨幣的重要渠道和進行
金融調控的傳統
政策工具。一般來講,中央銀行貸款增加,是“銀根”將有所放鬆的信號之一;反之,是“銀根”將可能緊縮的信號之一。到2000年底,在中國人民銀行
資產業務總量中,中央銀行貸款占45%。
按
貸款期限劃分,我國中央銀行貸款有二十天、三個月、六個月和一年期四個檔次,現行貸款利率水平分別為3.24%、3.51%、3.69%和3.78%。
中央銀行貸款的對象是經中央銀行批准,持有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並在中國人民銀行開立
賬戶的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提供貸款,不得向
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貸款,但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的除外。”
中央銀行以金融機構為
貸款對象是由中央銀行特殊的職能和地位決定的。與以企業和居民為主要貸款對象的金融機構不同的是,金融機構是社會
信用中介,而中央銀行是銀行的銀行、國家的銀行、發行的銀行,是社會信用的“總閘門”和最終貸款者,具有及時調節金融機構
流動性、防範和化解
金融風險的特殊使命。因此,在貸款對象上,
中央銀行貸款與
金融機構貸款是有本質區別的。但是,中央銀行貸款與金融機構貸款的共同點是,借款人都需要按規定的時限和利率及時歸還
貸款本息。
中央銀行貸款的增加或減少,會引起基礎貨幣的增加或減少。中央銀行貸款是基礎貨幣的重要投放渠道之一,是中央銀行調控基礎貨幣的重要手段之一。
c、基礎貨幣
基礎貨幣,亦稱高能貨幣,是指具有使貨幣總量成倍擴張或收縮能力的貨幣。在
現代貨幣統計制度中,又將其定義為
儲備貨幣。在我國現階段,它主要由金融機構
存款準備金、
現金髮行(流通中現金+金融機構庫存現金)和
非金融機構存款(郵政儲蓄在中央銀行的轉存款)等三部分構成。
基礎貨幣是
貨幣供應量賴以擴張或收縮的基礎。這種擴張或收縮的程度,在數量上常用貨幣乘數這個概念來表示。在理論上,貨幣供應量是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的乘積,可用公式表述為:
M=m·B
M代表貨幣供應量,m代表貨幣乘數,B代表基礎貨幣。在一般情況下,貨幣乘數是相對穩定的,因而中央銀行主要是通過調控基礎貨幣來調控貨幣供應量。但隨著經濟
金融結構和管理體制的變化,貨幣乘數也會相應發生一些變化。
貨幣乘數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方式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在基礎貨幣供應增加時,貨幣乘數以一定倍數放大基礎貨幣的擴張效果;第二,在基礎貨幣不變時,貨幣乘數自身的變動,同樣會引起貨幣供應量的變動。
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的負債,但中央銀行創造基礎貨幣是通過其資產業務進行的。對中央銀行來講,是先有資產業務,然後才有
負債業務,即資產創造負債。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央銀行依法壟斷了
貨幣發行權。與之相反,一般金融機構是由負債業務決定資產運用
主要包括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的貸款,同時還包括再貸款,再貼現以及相關票據業務.是
貨幣政策工具的其中之一.
根據2003年12月27日修正後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執行貨幣政策的需要,可以決定對商業銀行貸款的數額、期限、利率和方式,但貸款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
利率政策是我國貨幣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貨幣政策實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國人民銀行根據貨幣政策實施的需要,適時的運用
利率工具,對利率水平和
利率結構進行調整,進而影響
社會資金供求狀況,實現貨幣政策的既定目標。
中國人民銀行採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
1、調整中央銀行基準利率,包括:
再貸款利率,指中國人民銀行向金融機構發放再貸款所採用的利率;
再貼現利率,指金融機構將所持有的已貼現票據向中國人民銀行辦理再貼現所採用的利率;
存款準備金利率,指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交存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支付的利率;
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指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交存的準備金中超過法定存款準備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
2、調整金融機構法定存貸款利率。
3、制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浮動範圍。
4、制定相關政策對各類利率結構和檔次進行調整等。
中國人民銀行加強了對利率工具的運用。利率調整逐年頻繁,利率調控方式更為靈活,調控機制日趨完善。隨著
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推進,作為貨幣政策主要手段之一的
利率政策將逐步從對利率的
直接調控向
間接調控轉化。利率作為重要的
經濟槓桿,在國家巨觀調控體系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加強了對利率手段的運用,通過調整利率水平與結構,改革
利率管理體制,使利率逐漸成為一個重要槓桿。
1993年5月和7月,中國人民銀行針對當時
經濟過熱、市場物價上漲幅度持續攀高,兩次提高了存、貸款利率,1995年1月和7月又兩次提高了貸款利率,這些調整有效控制了
通貨膨脹和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1996年5月和8月,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針對我國
巨觀經濟調控已取得顯著成效,市場物價明顯回落的情況,央行又適時四次下調存、貸款利率,在保護存款人利益的基礎上,對減輕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利息負擔,促進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匯率政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政府為達到一定的目的,通過金融法令的頒布、政策的規定或措施的推行,把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
比價確定或控制在適度的水平而採取的政策手段。匯率政策主要包括匯率政策目標和匯率
政策工具。
匯率政策的目標有:
(2)穩定物價;
(3)防止匯率的過度波動,從而保證金融體系的穩定。
匯率政策工具主要有
匯率制度的選擇、匯率水平的確定以及匯率水平的變動和調整。
匯率政策中最主要的是匯率制度的選擇,匯率制度是指一個國家政府對本國貨幣匯率水平的確定、匯率的變動方式等問題所作的一系列安排和規定。匯率制度傳統上分為
固定匯率制度和
浮動匯率制度兩大類。
釘住匯率政策的基本觀點:通過
貨幣匯率釘住來引入錨貨幣國家的反通貨膨脹政策信譽,同時公眾通過調整
預期通貨膨脹率使得通貨膨脹率與錨貨幣國家的通貨膨脹率相一致。如果本國的通貨膨脹率要高於
錨貨幣國家的通貨膨脹率,那么會引起本國的貨幣
實際匯率升值,本國商品的價格相對來講比錨貨幣國家商品的價格要高,本國商品的需求就相應地減少,
經濟活動相應就下降,隨後會使本國的通貨膨脹率和錨貨幣國家的長期通貨膨脹率相一致。
傳導機制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指中央銀行根據貨幣政策目標,運用
貨幣政策工具,通過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和
金融市場傳導至企業和居民,對其生產、投資和消費等行為產生影響的過程。一般情況下,貨幣政策的傳導是通過信貸、利率、匯率、
資產價格等渠道進行的。
從我國的實踐看,中央銀行制定貨幣政策是形成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起始點,其政策調整主要集中在對基礎貨幣、利率和
信貸政策導向等方面。面對中央銀行的政策調整,商業銀行按照“四自”(自主決策、自主經營、
自負盈虧、自擔風險)、“三性”(
盈利性、安全性、
流動性)的經營原則,對企業和居民的貸款總量、投向及其利率浮動幅度作出調整,以期影響企業和居民的生產、投資和消費行為,最終對巨觀經濟產生影響。
由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貨幣政策在傳導過程中會受到商業銀行運行體制和
企業經營機制的影響,這使貨幣政策傳導效應有所削弱,甚至出現阻滯。
為此,要進一步完善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主要體現在:
一是商業銀行應按現代
金融企業制度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逐步完善商業銀行運行機制,使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信號能夠通過商業銀行機制有效地運行而逐級順暢傳導;
二是要加快企業制度改革,完善經營機制,強化信用觀念,使企業和居民對存貸款利率信號的反應更加靈敏有效;
三是要完善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和貨幣市場操作機制,疏通對貨幣政策傳導的影響,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的實施效率
政策時滯
貨幣政策從制定到獲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必須經過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即稱為時滯。
時滯由兩部分組成:內部時滯和外部時滯。
內部時滯指從政策制定到貨幣當局採取行動這段期間。可分為兩個階段:
(1)從形勢變化需要貨幣當局採取行動到它認識到這種需要的時間距離,稱為
認識時滯;
(2)從貨幣當局認識到需要行動到實際採取行動這段時間,稱為行動時滯。內部時滯的長短取決於貨幣當局對經濟形勢發展的預見能力、制定對策的效率和行動的決心等。
周期調節
貨幣政策反經濟周期調節,是指貨幣政策“逆經濟風向行事”。當經濟成長過快、通脹壓力加大時,就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提高利率或者法定
存款準備金率,緊縮
貨幣供給與信貸,給過熱的經濟降溫,抑制過高的
通脹率;反之,當經濟成長率下滑,或者有衰退風險的時候,貨幣政策則要降低利率,增加
貨幣供應量和信貸總量,保障流動性供給,刺激投資和消費。
在
經濟下行階段,尤其是在金融危機衝擊下,金融機構或企業等面臨短期資金供給不足時,中央銀行要為金融機構提供融資便利,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平穩增長,改善融資環境,維護投資者的信心,為經濟成長提供相對寬鬆的
金融環境。貨幣政策反經濟周期調節的套用,旨在調節經濟的周期性波動。
定向寬鬆
簡介
2011年8月初,金融監管部門年中工作會議日前陸續召開。會議傳出的信息表明,未來貨幣政策整體上難言放鬆。隨著通脹可能見頂,下半年貨幣政策或適當微調,將採取“定向寬鬆”方式,適當放鬆融資條件限制,對三農、中小企業、保障性住房等領域給予融資政策傾斜。
根據央行1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4700億元,
同比少增1311億元,該增量較8月份5485億元的增加額,
環比少增785億元,創下21個月新低。
而直接代表流動性情況的
廣義貨幣量(M2)餘額78.74萬億元,同比增長13.0%,比上月末低0.5個百分點,創下2002年3月以來的近10年新低。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這表明中國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但由於經濟形勢有所變化,也不排除短期內有針對中小企業的定向放鬆政策。
由於全球經濟復甦放緩,尤其受
歐債危機影響,當前日本經濟復甦停滯,因此將對該國經濟的評估由“緩慢改善”下調為“改善勢頭停滯”。日本央行認為,當前全球經濟減速狀況有所惡化,今後需繼續關注歐債危機進展及美國和新興經濟體表現。日本央行同時預計,該國通脹率將維持在0%左右。
歐央行認為,歐元區經濟成長將維持疲弱狀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將影響市場信心。為應對歐債危機與經濟低迷,歐央行未來貨幣政策選項包括進一步下調利率,將隔夜存款利率降至負值以及推出新一輪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
局限性
第一,在通貨膨脹時期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可能效果比較顯著,但在經濟衰退時期,實行擴張的貨幣政策效果就不明顯。
第二,從貨幣市場的均衡情況來看,增加或減少貨幣供給要影響利率的話,必須以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為前提。
第三,貨幣政策的外部時滯也會影響政策效果。
第四,在開放經濟中,貨幣政策的效果還要因為資金在國際上流動而受到影響,例如,一國實行緊的貨幣政策時,利率上升,國外資金會流入,若利率浮動,本幣會升值,出口會受到抑制,進口會受刺激,從而使本國總需求比在封閉經濟情況下有更大的下降。
貨幣政策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遠不止這些,但僅從這些方面來看,貨幣政策作為平抑經濟波動的手段,作用也是有限的。
專家觀點
貨幣政策暫觀望,預計後續將加碼 財政政策猛發力
知名經濟學家
宋清輝對《華夏時報》記者說,貨幣政策的寬鬆帶來銀行間流動性堆積問題,股市、樓市資產價格泡沫也有所抬頭,監管層正在反思相關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可以有進一步挖掘的空間,下一步管理層可能會在財政政策方向、力度上有適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