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西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 發布單位:西安市人民政府
西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2006年-2010年)規劃,是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戰略思想後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也是我市提出“國際化、市場化、人文化、生態化”發展理念和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性現代化大城市戰略目標後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科學編制並有效實施“十一五”規劃,對我市提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中共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按照《中共西安市委關於制定西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要求,編制本綱要。
第一篇 指導原則和發展目標
第一章 “十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顯著
“十五”期間,我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工作部署,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全面達到了“十五”計畫預期目標(主要目標完成情況見表1),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經濟實力邁上一個新台階;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優勢產業逐步形成;區域布局更趨合理,“四區一基地[1]”的格局初步形成;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明顯提升,城鄉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科技優勢進一步發揮,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市場化進程進一步加快;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這些都為“十一五”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我們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
表1 “十五”計畫主要發展目標完成情況
序號
指標名稱
單位
2000年
實際完成
“十五”
計畫目標
2005年
實際完成
“十五”
年均增速
1
生產總值
億元
643.26
1170
1270.14
13.3
2
人均生產總值
美元
1100
1830
2165
-
3
三次產業比例
6.9:44:49.1
5:46:49
5:42.5:52.5
-
4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375.14
600
666.48
12.2
5
五年累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億元
816.8
1800
2579.3
29.2
6
五年累計進出口總額
億美元
82.1
134
128.72
17.6
其中:五年累計出口
億美元
50.1
65.6
80.76
19.9
7
五年累計外商直接投資總額
億美元
9.45
13.2
14.83
29.6
8
地方財政可比收入
億元
46.96
92.5
101.78(一般預算收入73.05)
20.5
9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7.9
-
10
旅遊業總收入
億元
105.4
210
178.5
11.2
11
非公有制經濟占生產總值比重
%
33.0
50
43.3
-
12
戶籍人口
萬人
688
750
741.73(常住人口為808.1)
-
13
城市化率(按常住人口計算)
%
60.8
63
63.8
-
14
五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
萬人
-
15
30
-
15
城鎮登記失業率
%
4.2
5
4.3
-
16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364
8864
9628
8.6
17
農民人均純收入
2344
3500
3460
8.1
18
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
噸標煤
-
-
1.6
-
19
城市日供水能力
萬噸
150
172
175.31
-
20
人均城市道路面積
平方米
5.12
6
8.1
-
21
城市氣化率
%
81.5
90
92
-
22
森林覆蓋率
%
38
42
42
-
第二章“十一五”發展面臨新環境
“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步入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新階段。我市也步入人均GDP由2000美元跨越3000美元的重要轉型階段,是西安加快發展、加快提升的關鍵時期,是城市化和工業化加速發展,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加快升級,經濟成長方式轉型和綜合實力迅速擴張的關鍵階段,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環境,必須抓住機遇,應對挑戰。
一、發展機遇
——國內外產業轉移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間,世界經濟處於新一輪恢復和增長期,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生產要素轉移加快,國內沿海地區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也向中西部地區擴散,有利於我市充分發揮科技實力雄厚和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裝備製造業基礎良好的優勢,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加速結構升級。
——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推進。“十一五”期間,西部大開發戰略將進入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並重階段,國家支持西部地區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有利於我市集聚外部生產要素,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迅速發展。西安作為國家西部開發的一個重點區域,將從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得到更多的實惠。
——西安都市圈和關中城市群戰略加快實施。國家提出在“十一五”期間,要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為龍頭,形成若干新城市群。這有利於發揮西安在黃河中上游特大中心城市的地位作用,加快西安都市圈[2]和關中城市群[3]建設,推進城市化、工業化進程,提升西安知名度和影響力。
——國家產業發展導向更加明晰。中央決定在“十一五”期間要加快發展裝備製造業、高技術產業、信息產業、生物產業和國防科技工業五類先進制造業,提出大城市要把服務業放在優先位置,要逐步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這為我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旅遊業和文化產業提供了現實機遇。
——具備了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的物質、思想和民眾基礎。通過多年努力,西安經濟總量躍上了新台階,主導產業已經明確,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消費結構升級加快,進入加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新階段。“四化”發展理念、城市發展定位、六大發展方略[4]的確立,為西安“十一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合力。
二、面臨的挑戰
——區域競爭壓力加大。“十一五”期間,全國東中西部競相加快發展,加劇了資金、人才等各種資源要素的競爭,對我市“十一五”加快發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資源承載力和環境容量壓力加大,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城市發展中遇到的土地、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不足的問題,都不容我們忽視。
——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國有企業和國資監管體制改革、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等方面的任務還相當繁重,公共服務體系尚不健全,特別是城鄉之間、不同社會群體享有公共服務差別大的問題有待破解。
——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經濟成長方式較為粗放,主導產業不強,工業體量較小,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緩慢,城鄉差距較大,市場化水平和經濟外向度較低,吸納就業和社會保障的能力較弱,有待我們在“十一五”期間進一步解決。
第三章 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十一五”期間,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國際化、市場化、人文化、生態化發展理念,實施規劃立市、科教興市、產業強市、文化名市、環境優市、依法治市發展方略,以加快發展和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為重點,以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為動力,以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為主線,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標,全面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彰顯古都風貌,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建設學習型和創新型城市,構建和諧西安,向著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性現代化大城市目標邁進。
二、堅持的原則
——立足科學發展,加快發展進程。首先要加快發展,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又要注重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走出一條又快又好發展的路子,著力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全省實現率先發展,努力縮小與先進城市的差距。
——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繼續保持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採取有效措施,把經濟成長轉變到依靠科技、最佳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上來。積極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5]、環境友好型[6]城市。
——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堅持深化改革、創新體制、轉變政府職能,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增強發展活力。繼續實施開放帶動戰略,以最佳化投資環境和吸引大項目為重點,堅持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並重、引進來與走出去並舉,不斷提高經濟外向度。
——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城鄉共同繁榮。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以農業產業化和發展特色經濟推動工業化、城鎮化,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彰顯古都特色,打造歷史文化名城品牌。充分挖掘和利用千年古都的文化資源,保護好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風貌,促進文化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彰顯西安人文之都、現代新城的魅力。
——發揮科技優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加快建立技術創新體系,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促進科技資源的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實現科技和經濟的緊密結合。
——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西安。更加關注民生,注重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更加注重社會公平,解決好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協調好各種利益關係,堅持富民強市,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使全市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設,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高度重視生產和生活安全,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堅持“四個建設”同步推進,提高執政能力。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實現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全面推進,協調發展。按照規劃立市、科教興市、產業強市、文化名市、環境優市和依法治市六大方略,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整體水平。 第四章 發展目標
“十一五”期間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努力建設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世界一流的旅遊目的地城市、中國創新型城市和教育名城,構築全國重要的裝備工業基地和高技術產業基地,打造全國交通通訊信息中心、區域性商貿物流會展中心和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綜合實力再上一個新台階,區域中心地位明顯提升。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市場化程度顯著提高,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人文化特色更加突出,生態化建設成效明顯,山水園林城市初步顯現;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五大主導產業[7]集群形成,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社會主義新農村[8]建設取得成效,城鄉一體化邁出新步伐;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就業崗位不斷增加;居住、交通、教育、文化、衛生和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城鄉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普遍提高;“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社會更加安全、穩定、民主、和諧。
實現上述總體目標,共確定綜合性主要指標22個(見表2),分為預期性[9]、導向性[10]和約束性[11]三類。“十一五”期間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到2010年,生產總值達到2580億元,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降低25%。
序號
指標名稱
單位
2010年
年均增長(%)
指標
屬性
1
生產總值
億元
2580
13
預期性
2
人均生產總值
美元
3600
-
預期性
3
三次產業比例
3:45:52
-
導向性
4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1340
15
導向性
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億元
1910
18
導向性
6
進出口總額
億美元
97
20
導向性
其中:出口
億美元
74
23
導向性
7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億元
141
14
預期性
8
研發經費占生產總值比重
%
2.5
-
預期性
9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
13
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
預期性
10
非公有制經濟占生產總值比重
%
50
年均提高1.3個百分點
預期性
11
城市常住人口
萬人
882
-
約束性
12
城市化率
%
68.8
-
導向性
13
五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
萬人
40
-
預期性
14
城鎮登記失業率
%
<4.5
-
預期性
15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000
9.3
導向性
16
農民人均純收入
5500
9.7
導向性
17
文教科衛體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
%
28
-
導向性
18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
%
90
-
約束性
19
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覆蓋率
%
95
-
約束性
20
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
噸標煤
1.2
五年累計下降25%
約束性
21
森林覆蓋率
%
45
-
導向性
22
城市綠地率
%
30
-
導向性
第二篇 城市發展布局
實施“規劃立市”方略,把空間布局和產業布局緊密結合起來,引導產業梯度布局和集群發展,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區域經濟新格局。
第五章 最佳化空間布局,調整功能分區
一、城市空間布局
按照“九宮格局[12]”和“一城多心”架構,拉開城市骨架,形成東接臨潼,西連鹹陽,南拓長安,北跨渭河的格局。向東,開發臨潼-新築-未央湖-草灘-六村堡-鹹陽為一線的渭河休閒旅遊經濟帶,使臨潼驪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與西安城市經濟產業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在隴海線北部發展臨潼國際旅遊區,開闢新的發展空間。向西,在西安與鹹陽兩市之間沿灃河兩岸的廣大空間,規劃建設西鹹共建區,實現產業互補,推進共同發展。向南,積極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秦嶺北麓旅遊資源,保護自然和人文景觀,形成城鄉生態協調格局,引導城鄉可持續發展。向北,在渭河以北地區結合經濟開發區擴展,形成裝備製造業為主的產業區,使主城區與渭河以北地區整體發展。綜合治理渭、灞、涇河生態環境,形成城市功能區與自然環境統一協調的格局。
二、城市功能分區
明確城市區域重點和發展特色,合理調整城市功能分區。在古城牆以內,逐步弱化行政功能,強化文化、旅遊、商貿、金融、娛樂功能,恢復歷史文化古城風貌,彰顯古城特色。在主城區,形成以人文旅遊、文化服務、商業零售業為主的格局。東部調整紡織、軍備製造工業區,結合滻灞河道整治,建設會展、旅遊和高尚住區,形成滻灞大水大綠格局。西部以三橋為中心的工業、倉儲區,發展居住和無污染產業的綜合新區,並加快與鹹陽聯結綜合開發。南部文教科研區,與長安中心區銜接,發展大學園區、高尚住區和旅遊休閒度假區。北部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中心的現代製造業區和圍繞交通樞紐的綜合發展區,以鐵路北客站為依託,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增強區域性中心城市的集散輻射功能。東南部結合交大科技園、韋曲航天科技產業開發區、曲江旅遊開發區和杜陵保護區,發展高科技園、旅遊休閒度假區和高尚住區,同時建設城郊森林區。西南部拓展高新技術產業區,做精、做強高新技術產業。西北部在保護漢城遺址區的基礎上,結合西鹹經濟一體化,發展空港區。東北建設高尚住區和旅遊度假區(主城區功能分區見圖1)。
在主城區外圍建設形成六個城市副中心[13]區:以新型製造業和旅遊業為主的戶縣副中心,以旅遊、物流、農副產品深加工、機械製造等產業為主的臨潼副中心,以物流、休閒度假、旅遊為主的新築副中心,以航空產業為主的閻良副中心,以汽車製造、高科技農副產品深加工及能源、精細化工為主的涇河工業區副中心,以高新技術產業、教育產業以及旅遊業為主的長安副中心。
三、城鎮體系
按照統籌區域發展的原則,綜合配置各類資源,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布局,形成中心市區、中心城鎮和鎮的三級城鎮體系。到2010年,規劃中心市區面積605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區524平方公里。在中心市區以外,逐步形成高陵、周至、戶縣、藍田縣城四大中心城鎮,建設具有相當規模、相對獨立、設施齊全、各具特色的新城。規劃建設50個以建制鎮和街道辦事處為主的小城鎮。加強城鎮公共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承載能力。加快戶縣、高陵撤縣設區步伐。通過減村並鄉擴鎮,促進人口聚集和產業聚集。
第六章 加快“四區一基地”建設,構築經濟發展新高地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爭創世界一流高技術園區為戰略目標,跟蹤世界高技術發展趨勢,引進消化再創新,構築科技創新平台、科技企業孵化平台和科技產業服務平台,加快技術成果轉化,建設西部高新技術產業高地。在自主創新能力、創業與企業孵化能力和創新文化建設方面做到全國一流,在園區建設與經濟規模、高新技術產業輻射帶動作用方面做到西部第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先進制造業等優勢產業,做大做強通訊、積體電路、軟體三大特色產業集群。到2010年,累計完成基礎設施開發配套55平方公里,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7%;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5%;出口年均增長20%;稅收年均增長25%;吸納就業人口50萬人。
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的西部現代製造業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和經濟繁榮的城市新中心。重點發展中高端裝備製造業,以汽車、機械電子、食品飲料、新材料等產業為主,培育產業集群,形成“大規模、大產業、大經濟”的格局。到2010年,累計完成基礎設施開發配套70平方公里,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32%;生產總值年均增長30%;出口年均增長46%;稅收年均增長30%;吸納就業人口15萬人。
曲江新區。打造以唐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文化旅遊區。建設中國最佳傳統文化示範區,西部文化產業集中消費區,西安最佳生態環境區,最佳生活居住區。重點發展以唐文化及休閒產業為主線的旅遊業,建設以休閒娛樂為主題的大型遊樂項目,以旅遊景點的建設為龍頭,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發展。到2010年,累計完成基礎設施開發配套面積47平方公里,旅遊業總收入年均增長50 %;吸納就業人口10萬人。
滻灞生態區。依託滻灞河流域豐富水資源,建設生態化新型城區。以綜合治理與生態環境建設為主,根據城市濱河地帶自然環境的承載力,重點發展會展、生態旅遊、商貿、文化教育等產業,形成生態旅遊區和會展聚集區。到2010年,累計完成基礎設施開發配套50平方公里,形成水面1.5萬畝,綠化面積1萬畝。
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中國最具實力的航空產業發展基地和國家航空高技術研究、設計、試驗中心,形成國際性的航空產品加工製造中心。重點發展大型飛機、支線飛機、超輕型、輕型通用飛機等,研發製造航空發動機和航空新材料,生產機輪剎車、起落架等飛機零部件和飛行控制、航空電子、導航系統等機載設備。做好機務維修、信息服務、人員培訓等工作。到2010年,累計完成核心區基礎設施開發配套面積5平方公里,實現工業總產值80億元。
第七章 加強區域協作,增強城市輻射能力
一、發揮西安在關中城市群中的龍頭作用
發揮行政推動與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推進西鹹經濟一體化進程,堅持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實現協調發展和共同發展。在確定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安排基礎設施建設、布局主導產業等方面,加強溝通和銜接,實現規劃同籌、交通同網、信息同享、市場同體、產業同布、科教同興、旅遊同線、環境同治。規劃建設西鹹經濟一體化共建區,重點發展物流業、高技術產業、旅遊業、房地產業等,使之成為西鹹經濟一體化的試驗區。加強關中五市一區[14]的合作,積極推進區域產業合理分工、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發揮西安在關中城市群中的輻射帶動作用。
二、提升西安在黃河中上游的中心城市地位
按照政府推動、企業為主、市場配置、長期合作、滾動發展的方式,積極推進西安與陝南陝北多種途徑、多種方式的經濟合作。繼續落實我市和陝南三市簽訂的《合作協定書》,在經濟技術合作、教育培訓、醫療衛生、幹部交流、公路交通、旅遊開發、生態保護、勞務輸出、農副產品銷售、中醫藥基地建設等10多個領域和方面加強協作。依託陝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加快發展西安精細化工等產業,促進經濟的融合。以推進關中城市群建設和加強與陝南、陝北經濟合作為基礎,面向隴海蘭新區域和黃河中上游地區,發揮輻射、聚集和綜合服務作用,同時,擴大與周邊省會城市及東部地區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提升西安中心城市地位。
三、加強與歐亞各國和城市的交流與合作
以歐亞經濟論壇為契機,創建歐亞城市合作與市長聯繫網路平台,加快疏通鐵路運輸管理渠道,優先開闢由西安經烏魯木齊、阿拉木圖、塔什乾至歐亞各國的國際航班。通過聯合絲路沿線各國,將絲綢之路作為一個整體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提升絲路旅遊的總體價值。積極推進建立歐亞合作發展基金,促進在西安建立歐亞開發銀行,增強與中亞地區的金融交流。加強與歐亞地區國家、地方和城市之間的文化、教育交流與合作。以加強與歐亞各國和城市間的合作為切入點,推進西安國際化進程。
第三篇 產業發展重點
實施“產業強市”方略,通過政府導向,進一步調整和最佳化產業結構,發展壯大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文化產業五大主導產業,提升工業化水平(主城區產業發展布局見圖2)。
第八章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建設研發和產業基地
以發展電子信息、軟體、生物技術、新材料為重點,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的新突破,使高新技術研發和產業在全國占有突出地位,帶動全市產業技術結構全面升級。到2010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3%。
一、電子信息產業
重點支持企業開發和生產通信設備及產品、計算機及外部設備、信息網路及安全產品、廣播電視技術產品、光電子、微電子及新型元器件等產品。加快美國美光公司晶片封裝測試、晶片技術及其產業化、信息技術產業移動增值服務、醫療圖像存檔與通信系統、單晶矽擴產、“虛擬現實—CIG”技術產業化、海天天線和西安大唐合建3G通訊產業基地、西嶽積體電路6英寸生產線等重點項目的建設。到2010年,電子信息產業產值達到900億元。
二、軟體業
優先推進嵌入式系統和多媒體系統軟體開發,大力發展商務流程外包(BPO),使其成為西安軟體產業發展的特色。積極開發CAD/CAM、工業過程控制、管理信息系統、信息服務、金融財稅、教育娛樂及多媒體、信息安全保密與病毒防治等套用軟體。探索數字內容產業發展模式,重點建設西安國家軟體產業基地、軟體出口基地、工程研究中心、重點軟體企業軟體開發平台技術升級等項目,使西安成為軟體研發、自主著作權軟體產業化和軟體出口加工服務及商務流程外包(BPO)基地。到2010年,培育千人以上的軟體研發企業80家,引進30家跨國軟體公司在西安設立研發和技術支持服務中心。軟體業銷售收入達到200億元。
三、生物技術產業
挖掘秦嶺藥系的經濟潛力,發展中藥產業和生物醫藥製造業。積極採用先進適用的生物工程技術對化學製藥、生化製藥進行技術改造,提高生物工程藥物的開發和創新能力,力爭在基因工程、藥物篩選、生物晶片、生物育種和生物製劑等方面有所突破。運用生物工程技術和現代中成藥技術改良現有藥物品質和傳統中草藥,推進中藥研製生產現代化,不斷開發各類新特中藥及天然藥品,培育製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效新藥,構建全國新型中藥、新藥加工製造基地和重要的藥品科研創新基地。發展化學原料與製劑、中藥創新藥物、醫藥中間體、醫療用品與器械、生物製品、保健品等。重點建設東盛集團西安國際中藥港、金花集團人造虎骨粉系列產品加工及新型製劑生產、天誠公司中藥標準提取物生產等項目。打造東盛和金花產值超百億元集團。到2010年,生物技術產業產值達到220億元。
四、新材料產業
重點研發和生產超導材料、電子信息材料、功能材料、納米材料[15]、高純金屬材料、超細金屬材料、新型金屬箔材及異型材、非晶、單晶合金、稀土材料、高性能特種合金材料、特種粉末及粉末冶金製品、無機電子材料、光學纖維、特種合成纖維 、特種橡膠及阻尼材料、液晶材料、新型精細化工產品、生物醫學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絕緣、隔熱材料等,建設國家級新材料產業示範基地和研發孵化基地。重點建設鈮鈦線材、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工程皮膚產業化、鈦及鈦合金管材和鍛件、鈦合金標準件、金屬複合材料、金屬纖維等項目。2010年,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80億元。
第九章 壯大裝備製造業,增強工業競爭力
以做大做強航空航天產業為重點,著力培育壯大航空航天、汽車、光機電、優勢機械裝備製造業,積極發展石油化工、食品飲料等產業,增強高技術與裝備製造業、國防工業與地方經濟的融合度,承接國際和東南沿海的產業轉移,延長產業鏈,培育大集團,提升競爭力。到2010年,全市工業增加值達到900億元,年均增長15%。裝備製造業總產值達到1700億元,年均增長25%。
一、航空航天裝備製造業
深入開發研製生產新一代支線客機和大型飛機,扶持西飛集團成為年產值超百億元集團。開發生產多種專用微型飛機和機載設備,提升飛機發動機及零部件、航天設備及零部件等產品質量。開拓發展增雨防雹火箭系統等支撐項目。把西安建成以發展大中型軍、民用飛機、無人駕駛機、大中型航空發動機、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動機、衛星有效載荷及衛星地面系統、飛機零部件及轉包生產為重點的我國最大的航空航天裝備製造業基地。加快推進韋曲航天科技產業開發區建設,重點發展高科技產品、軍民兩用及傳統工業產品,建設航天產業基地。到2010年,航空航天裝備製造業產值超過200億元。
二、汽車製造業
建立汽車技術創新平台,集成現有的汽車科技資源,形成良好的運作機制與相關科技創新平台。重點發展商用汽車、轎車、零部件製造,打造中國一流的商用汽車生產基地,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汽車產業集群。重點建設比亞迪家用轎車及電動汽車、法士特齒輪有限公司重型汽車變速器、歐舒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客車、康明斯(中國)投資公司與陝汽合資重型汽車發動機等項目和陝汽集團北部新基地。形成陝重汽、陝齒和比亞迪三個年產值超百億元汽車產業集團。到2010年實現全行業產值500億元。
三、光機電裝備製造業
發展機電一體化縫紉設備、印刷包裝設備、數控工具機,提升高性能數控工具機、精密成型加工技術及產品的檔次,完善新型機電一體化的紡織、塑膠、印刷等輕工機械性能,發展新型機電一體化的工程、礦山、冶金、農用等機械設備和高效辦公自動化設備,建成光機電一體化裝備製造業基地。到2010年,光機電裝備製造業產值達到200億元。
四、優勢機械裝備製造業
加快發展高壓輸變電設備,提高配、發電設備裝機綜合能力。重點發展50萬伏以上特高壓、超高壓交直流輸變電設備以及光纖光纜為主的電工電器產品,創新提高直流輸變電成套設備國產化試驗裝備、800KV高壓開關設備等支撐項目製造能力,使西電集團產值超百億元,建成全國最大的超高壓輸變電設備研究和生產基地。重點發展陝鼓集團能量回收和硝酸尾氣回收裝置、各類軸流和離心壓縮機、大型空分裝置和重油催化裂化裝置。發展節能環保大中型高壓和直流電機、機車和石油鑽井電機、風力發電電機、冰櫃和空調壓縮機、空調變頻模糊控制器等配套件。重點建設慶安製冷公司高效節能型綠色空調壓縮機生產線技術改造、西安重型機械研究所成套設備國產化及高精度帶材軋制生產、陝鼓集團大型鼓風機國產化、西安造紙機械生產建設、西安西瑪電機有限公司整體遷建和系列電機生產及配套、中國北車集團永濟電機廠風力發電機、西電公司超高壓等項目。到2010年,優勢機械裝備製造業產值達到500億元。
五、國防科技工業和其他工業
促進生產要素在軍工和地方之間合理流動,開展軍民研發聯合攻關,加速推進軍工和地方產業一體化進程,形成研究設計和系統集成、總裝“兩頭在內”,生產部分“中間在外”的“小核心大協作”模式。抓好軍轉民工作,加強軍用技術、人才和裝備在民品領域的套用,把軍工優勢轉為工業強勢,建成全國著名的軍民結合型裝備製造業綜合基地。
在輕工業領域抓好食品飲料製造業、印刷業等。依託青啤漢斯、可口可樂、頂益、頂津、樂百氏、維維乳業、得利斯、榮氏、金威等眾多國內外知名的企業,打造西部食品飲料基地。整合和最佳化出版、印刷、包裝行業,形成圖書出版、材料供應、生產加工、產品銷售、產品研發、信息服務、教育培訓、圖書物流等全面配套的大型包裝印刷產業集群。到2010年,食品飲料製造業產值達到200億元。
在石油加工和化學工業領域,重點發展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等行業和“清潔燃料”、高等級道路瀝青、綠色環保洗滌用品、特種橡膠等產品,抓好中石化西安分公司250萬噸中輕質原油加工項目,新增250萬噸蒸餾裝置、300萬噸延遲催化和清潔燃料處理裝置、10萬噸氣體分餾裝置、3萬噸硫磺回收裝置。到2010年,石油加工和化學工業產值達到200億元。
第十章 提升旅遊業,打造世界一流的旅遊目的地城市
按照“走進歷史,感受人文,體驗生活”的思路,以建設名景點為重點,整合旅遊資源,創建旅遊品牌,豐富旅遊產品,最佳化旅遊環境,全面提升旅遊業。到2010年,旅遊總收入達到330億元,年均增長13%。
一、創建特色旅遊品牌
挖掘西安人文歷史遺產,弘揚傳統文化,展現關中民俗風情,打造兵馬俑與秦陵遺址探秘、周秦漢唐文化主題、漢唐長安城尋古、黃帝陵祭祖、城牆懷古、明清建築遊覽、關中民俗體驗、仿古文化藝術體驗等獨具特色的“文化遺產觀光游”;以名城、名山、名水等景點為載體,依託“秦嶺自然風景區”,推出秦嶺山水休閒遊、御湯溫泉度假游、修學商務會展游、生態農業觀光游、體育健身游、現代科技文教游等專項旅遊;繼承革命傳統,把西安作為“陝甘寧紅色旅遊區[16]”最重要的起點城市和遊客聚集地,開發“西安事變”、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等資源,積極發展紅色旅遊。
二、開發精品旅遊板塊和業態
按照板塊開發、專題深化和精品帶動的策略,重點打造六大旅遊板塊:以傳統文化及現代都市觀光、娛樂和購物為主的唐都長安旅遊板塊;以“秦風”“唐韻”為主題,以兵馬俑、華清池、秦始皇陵遺址公園等核心競爭品牌為載體的臨潼秦唐文化旅遊板塊;以周豐鎬遺址、秦阿房宮遺址、漢長安城遺址、唐大明宮遺址、半坡遺址等為載體的遺址旅遊板塊;以文化生態旅遊及觀光休閒度假為主的秦嶺生態旅遊板塊;以盛唐文化為特色,集娛樂、遊憩、商務、度假為一體的曲江遊憩旅遊板塊;以歐亞論壇永久會址為象徵,以濱水景觀、會展為主題的滻灞城市濱水遊憩板塊。
開發與旅遊配套的多形式娛樂活動,推出新型文化表演類產品。拓展會展旅遊、商務旅遊、網路旅遊、自駕旅遊等新興旅遊業態。扶持各類傳統手工藝品的開發,挖掘和推出一批既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又能適應市場需要的旅遊商品。
加強與省內城市及周邊地區的聯合與合作,以“秦俑故鄉、絲路起點” 為主題,組織跨地區、跨省域和跨國界的旅遊,打造西部旅遊強勢圈、關中旅遊圈。沿京西滬桂廣線、絲綢之路線、隴海蘭新線和西安—青島—九寨線“兩圈四線”,形成大旅遊產業鏈。
三、改善旅遊發展環境
實行“區域聯動、行業聯合、企業聯繫”的大旅遊宣傳促銷方式,創新促銷手段,提高促銷效果,強化在國際市場上的形象宣傳,擴大我市旅遊業在國際市場的吸引力。加強旅遊市場管理和環境的綜合整治,推進旅遊信息化進程,強化旅遊服務標準化管理,建立健全執法機構,加強市場監督,完善行業規章,規範各項服務,建立投訴、稽查、安全救援系統。
第十一章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實現服務業新突破
以發展現代物流、會展、金融為重點,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服務技術改造傳統服務業,最佳化服務業布局,拓展服務領域,增強服務業整體競爭水平,實現服務業新突破。到2010年,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342億元,占生產總值比重52%,就業人員比重達到42%。
一、會展業
整合展覽、會議、場館等會展資源,儘快出台《西安會展業管理條例》,依法培育、規範會展市場。加強與國內外的合作與交流,吸引更多的國際知名展覽組織在西安創辦展覽企業,嫁接、移植一批大型國際性品牌展會和會議,辦好歐亞經濟論壇。著力培育一批地方品牌展覽企業、展會和會議。加快滻灞國際會議中心等場館及配套設施建設,打造曲江、滻灞等會展聚集區,使西安成為具有先進完善會展設施和較高管理、服務水平,以專業品牌展會為支撐,舉辦各種大型商品展示、經貿洽談和信息、技術交流、國際國內會議的區域性會展中心,發揮會展業[17]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
二、金融業
加快金融業市場化步伐,不斷健全市場功能,發揮金融在現代市場體系中的核心作用。進一步最佳化金融生態環境,吸引更多的外資銀行、其他金融機構和風險投資機構來西安創業發展。廣泛吸收國內外各種資本,尤其是民間資本參與西安經濟發展,支持、幫助更多的企業通過在國內主機板、深圳中小板及海外證券市場發行上市募集資金。培育和發展中長期債券市場,爭取發行市政債券,努力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拓寬融資渠道。加快組建以西安地區為中心的區域性政策銀行-西部開發銀行。建立和完善金融資信評估、信用擔保、金融諮詢、保險評估等中介機構。加快建立高效統一的產權交易市場,積極培育各類產業投資基金、科技創新投資基金。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推進農村金融體系創建。積極創造一切有利條件,努力把西安建設成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
三、現代物流業
依託航空、鐵路、公路樞紐優勢和城市路網布局,加大物流資源整合力度,儘快培育和引進一批大型物流企業,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18]。加快新築物流園國際港務區、六村堡空港物流服務中心等物流園區和三橋汽車、草灘果品、城東紡織、城北建材等8個物流中心及一批輻射功能較強的配送中心的建設,建立和完善現代物流[19]配送、零售服務、農產品流通和工業品批發市場等物流體系,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加強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設施現代化建設,壯大商貿物流企業集團和產業集群[20],努力構造與西部經濟強市相適應的現代物流服務環境,建成以現代物流產業園區、功能性物流中心和多層次配送中心為節點的現代物流框架,形成結構合理、設施配套、技術先進、運轉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成為中國西部地區現代物流業的重要樞紐,建成東西部之間的物流中心。
四、其它服務業
加快改造和完善中心商業區、區域商貿中心、便民商業網點三級商業服務網路,建設順城巷旅遊商業帶、西部清真食品商業街、環城西路仿古休閒一條街等特色商業街區,使新建的商業街區、商貿設施具備先進的現代化服務功能。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特許經營、代理制、綜合性倉儲超市、電子商務等現代經營方式和新型業態。
發展各類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機構,建設社區服務隊伍,加快社區信息化建設,拓展服務領域。提供家政、中介等各種形式的便民服務,豐富休閒、娛樂、健身等文化體育生活。抓好早點快餐店、便利店、物資回收部、修理部、理髮店等建設和管理。完善政府調控機制,規範市場行為,最佳化住房供應結構,積極發展以居民住宅為主的房地產業,加快經濟適用房、普通商品房建設,引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加快廉租房制度建設,積極發展裝飾裝修業,規範物業管理。加快保險、會計服務、法律服務、管理諮詢、信息諮詢、工程諮詢等中介服務業的發展,培育中介服務知名品牌,提升執業水平,實現規範發展。大力承接信息外包服務,重點推進信息系統集成、信息系統運行和維護服務、數據中心與資源外包服務、數據加工與處理服務等,豐富拓展數字服務的內容和領域。
第十二章 積極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產業大市
實施“文化名市”方略,整合文化資源,調整布局、最佳化結構,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積極發展多樣化市場運營模式,打造品牌,做大做強文化產業[21]。到2010年,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150億元,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8%。
一、打造文化產業品牌  結合旅遊業發展,圍繞歷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文化藝術、休閒文化、節慶活動,打造獨具西安特色的文化產業品牌。以古代王朝的歷史遺存為依託,培育周、秦、漢、唐歷史文化品牌;以長安古樂、戶縣農民畫、北院門回民街坊、藍田玉雕等為代表,培育關中民俗文化品牌;以大慈恩寺、樓觀台、化覺巷清真大寺等為標誌,培育廟宇文化品牌;以秦腔眉戶、仿唐樂舞、長安畫派、文學陝軍、影視陝軍等為代表,培育文化藝術品牌;以大唐不夜城、大唐西市、唐詩博覽園、城隍廟為重點,培育休閒文化品牌;以仿古迎賓入城式、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為代表,培育節慶文化品牌。
二、構築文化產業聚集區
圍繞廣播影視、文化娛樂、新聞出版、文化旅遊、文物及文化保護、廣告等領域,加快建設秦嶺北麓生態—文化旅遊產業聚集帶、老城區民俗文化產業聚集區、臨潼歷史文化產業聚集區和曲江現代文化產業聚集區,積極籌劃建設影視、印刷、動漫、會展、休閒健身等專業性功能園區,形成點、線、面連線成片的格局。  三、推進文化產業市場化進程   運用市場化運營方式,盤活國有文化資產存量,提高運營水平和效益。完善文化產業政策,積極推進公益性文化單位機制改革,轉換經營性文化單位體制和機制,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文化產業,支持民營文化企業發展,培育壯大一批文化產業集團和骨幹企業。規範發展文化產業協會和具有一定社會文化管理職能的文化中介組織。構建城鄉一體、豐富多樣、繁榮健康、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場體系。
第四篇 城市建設
實施“環境優市”方略,妥善處理好城市現代化建設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關係,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發展水平,改善生態和人居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全面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
第十三章 保護古城風貌,彰顯古都魅力
堅持“古新分治”,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展示放在首位,恢復古城應有的空間形象和文化氛圍。啟動皇城復興規劃[22],逐漸弱化和分離古城牆內的行政、交通、居住等功能,實施行政中心外遷,完成市政府搬遷工程,加快區域內不適應功能要求的工業、倉儲等企業單位的外遷步伐,降低人口密度,到2010年,古城牆內人口降為38萬人。增加綠化面積,提高環境品質,改造市政基礎設施。對皇城內的文物、文脈、文化進行綜合性的系統保護,體現西安獨特的文化特色和內涵。重點保護和建設好一環(城牆)、一區(蓮湖歷史風貌區)、二片(北院門歷史街區、三學街歷史街區)、三街(湘子廟街、德福巷、竹笆市),保護古建築、傳統民居、古樹名木等古文化遺存。實施道北整體改造,建設和保護大明宮遺址。建設以周秦漢唐大遺址、大陵墓為主的保護和展示工程,加大對周豐鎬遺址、秦阿房宮遺址、秦始皇陵、漢長安城遺址、灞陵、杜陵、隋大興城、唐長安城遺址等文化遺存的保護。將文物古蹟保護和周邊地形地貌、生態保護結合起來,建設杜陵遺址公園、青龍寺遺址公園等特色主題公園。積極做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爭取列入“中華文明故都保護[23]”國家工程。
第十四章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高發展的支撐力
一、綜合交通體系建設
公路。配合省上建設西安至合肥、西安至安康、西安至漢中高速公路西安段建設和GZ45連雲港至霍爾果斯線西安段、西安至銅川高速公路西安段改造擴建工程建設,加快“米”字型國道主幹線[24]和西部大通道建設,實現千公里一日交通圈[25]和西安通江達海,使西安成為全國高速網路最大的節點城市之一;加強多通道工程建設,建設地方一級公路網路,形成“一環兩橫十輻射[26]”格局,基本實現同城市副中心的一級公路連線,小城鎮同幹線公路的二級連線,實現10分鐘由各區縣中心駛上高速公路或幹線公路,50分鐘由市中心區通達各縣區中心,60分鐘由市中心區基本通達主要鄉鎮、開發區、產業中心、旅遊景點及礦產資源地。到2010年,公路總里程達到8885公里。高速公路通車裡程345公里、國省幹線925公里、農村公路7615公里,路網密度達到89公里/百平方公里(主城區綜合交通規劃見圖3)。
加快公路主樞紐建設步伐,新建一、二級客運站6個,一級貨運站4個,二、三級區縣貨運站12個,形成綜合性的客運樞紐。以區縣為中心、鄉(鎮)、村為結點,加快農村客運網路建設,新建農村客運等級站54個、招呼站604個。到2010年,鄉鎮客車通達率達到100%,建制村客車通達率達到95%以上。
鐵路。建設西安鐵路客貨線路,實現客運、貨運的完全分流。實施西安鐵路樞紐擴能工程,加快西安北客站、貨櫃中心站、貨運北環線建設,改擴建西安站,將新豐鎮站擴建成西北地區最大的路網性編組站。到2010年,完成西安至鄭州客運專線、西安-平涼線、西安-安康-重慶複線、西安-延安擴能、西安-侯馬擴能改造、西安-包頭複線建設。旅客傳送量達1950萬人/年,開行客車145對/日,貨運量達1.8億噸/年。到2015年,使西安成為全國六大鐵路交通樞紐和十八個貨櫃中心站之一。
航空。實施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二期工程,建設區域性樞紐機場和區域性航空客貨運集散中心。爭取開通更多的西安至南亞、西歐、北美等城市的國際航線;發展地方支線航空運輸,吸引國內外航空公司進入西安航空運輸市場。到2010年,年旅客吞吐量1400萬人次,年貨郵量15萬噸。積極爭取把閻良等機場確定為民用支線機場和貨運機場,提高西安航空客貨運吞吐能力。
市政道路。進一步完善主幹路網,拓建一批主次幹道,儘快完成東西三環路、北二環東沿線、長樂路、科技路等外圍城市道路的快速化改造,提高疏散能力。繼續進行二環以內支路和背街小巷道路改造和建設,打通斷頭路,完成三環路連線線建設和城市道路斷面改造。與道路建設同步進行人行天橋、地下通道、停車場、各類地下管線等配套設施建設。貫通城市三環路和高架快速幹道,完成城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開工建設城市綜合交通改善項目。到2010年,人均城市道路面積10平方米。
城市公交。堅持公交優先,構建“快速公交為依託,專用道幹線公交為骨架、常規公交為主體、計程車為輔助”的城市公交體系。最佳化線網布局,調整公交線路,加快公交專用道、公交站場和公交港灣建設。開闢西安中心區與副中心及重要鄉鎮之間、副中心與副中心之間的公交線路,形成輻射的城鄉公交網路。在城市主幹道上,規劃建設快速公交(BRT)和公交專用道。到2010年,新開闢公交線路30條,調整50條,建設20條公交專用道路。新建公交停車場10個、公交調度站20個、公交樞紐站5個,公交線網密度達到2.8公里/平方公里。
二、水、氣、熱、電網建設
供排水。提高黑河水源向城市供水比例,減少地下水開採。啟動李家河等12座水庫和“引湑濟黑[27]”調水工程等後備水源建設工程,新增蓄水能力2.61億立方米。進一步完善城市供水配套設施,完善城市供水系統。完成西南郊、東南郊水廠建設,改造曲江水廠。新建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縣、藍田縣、戶縣、周至縣等7個區縣供水工程。實施城市排水管網改造二期工程,西北郊排水系統綜合治理工程。到2010年,主城區日供水能力達到241萬立方米,污水管網普及率和雨水管網普及率分別達到85%和70%。
供氣。逐步形成以天然氣為主、石油液化氣為輔的城市能源結構。2010年前,全面完成天然氣城市氣化二期工程,日供氣規模達到480萬立方米,城市氣化率達到96%,主城區居民天然氣管道氣化戶數94萬戶。分期分批完成現有焦爐煤氣管道及5萬戶焦爐煤氣用戶的天然氣置換改造。啟動天然氣城市氣化三期工程,加快遠郊區縣天然氣氣化工程建設。
供熱。以集中供熱為主,大力推行熱電聯產,燃氣、燃油鍋爐和電加熱鍋爐為必要補充,充分利用工業餘熱,保護和合理利用地熱資源。新建南郊熱電廠、戶縣熱電廠技改二期、灞橋熱電廠擴建、臨潼熱電廠、北郊熱電廠、西郊第二熱源廠、太華熱電廠等集中供熱(熱電聯產)項目,建設陝重、曲江、丈八北路等供熱站。
供電。最佳化城市高壓配電網的骨幹網架結構,加強城鄉中低壓配電網的建設。實施西安城市電網建設與改造項目,到2010年完成西北郊、西南郊、東南郊、市區中心、涇河等5座330KV變電站建設,新建、增容及改造69座110KV變電站。
三、信息化基礎設施
完善擴展數據通信骨幹網路建設,到2010年,城區骨幹網路頻寬要達到100G,全市寬頻接入用戶超過200萬戶。繼續完善以光纜為主、微波衛星為輔的本地傳輸網路,建設以大容量光纖傳輸網路為主體、以寬頻多業務交換網路為核心、以多元化綜合接入為基礎的綜合業務承載平台。抓好城市通信地下管線工程建設。加快西安公共信息互動平台項目建設,建設“數字西安[28]”。加強數位電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實施數字廣播電視計畫,建成和完善衛星、無線、有線以及網際網路並用的廣播電視覆蓋網路,提高數位電視普及率。到2010年,確保我市90%以上模擬有線電視集中接收用戶順利過渡升級。
第十五章 大力節約資源能源,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一、節約資源
節約用地。穩定以基本農田為主體的耕地總量,積極盤活存量土地。科學確定各類用地的規模,提高土地投資強度,探索建立包括非經營性用地出讓的競爭機制。加強土地利用的規劃管理,統籌安排基本建設用地,積極引導土地資源向重點發展領域傾斜。積極開展市地整理,適度開發土地後備資源,加大土地資源儲備量,最佳化土地利用的結構和效率。
節約用水。積極推廣節水技術,提高工業用水的使用效率。改善農業灌溉技術和灌溉設施,推廣種植節水物種,節約農業用水。建立合理的水價機制和激勵機制,節約城市生活用水。開展水資源宣傳教育,增強民眾的節水意識。
節約能源。啟動節約和替代石油、熱電聯產、建築節能、餘熱利用、政府機構節能、綠色照明[29]、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等節能工程。最佳化供配電系統,提高輸變電效率。加快高能耗企業技術改造,降低資源和能源耗費。調整能源結構,加速發展和利用天然氣,實施“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規模化套用和帶動產業化的城市級示範”項目,鼓勵發展太陽能、風能等綠色能源,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例。在公用設施、居民住宅等推廣高效節電照明產品。
節約原材料。制定設計、生產規程、施工工藝等節能技術標準和材料消耗核算標準,推行產品生態設計和使用再生材料;鼓勵生產高強度和耐腐蝕材料,限制一次性木製品生產、流通和消費。
二、發展循環經濟
推進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加快構建循環經濟[30]政策法規體系和科技支撐體系建設,鼓勵節水、節能、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積極探索“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發展模式,加強可再生資源的重複利用水平。建立覆蓋全市的回收、分揀和加工利用的廢品回收利用網路,推進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和分類處置,提高生活垃圾生物轉化、能源轉化利用水平。加強工業和建築業廢棄物的管理和綜合利用,提升無害化水平。推行清潔生產[31],鼓勵企業循環式生產,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倡導社會循環式消費,最大限度地降低單位產品物耗、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
三、保護恢復自然生態
加強秦嶺山區的生態保護,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啟動全市濕地保護工程、村莊道路美化綠化工程和重點水源涵養林工程,實施秦嶺北麓生態綠色屏障保護建設項目,恢復山區的森林植被,保護自然生態和原始地貌,秦嶺北麓森林覆蓋率達到75%以上。加快山區和台塬小流域綜合治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特別加強周至、戶縣、長安、藍田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的建設與保護,實施移民搬遷,更加嚴格地控制秦嶺北麓旅遊項目建設和地熱水資源的開發,防止新的生態破壞和污染,保護好水源地與水源涵養林,在飲用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禁止建設有污染的項目。
以渭、滻、灞等河流水系的生態建設和治理為重點,加快滻灞河城市段、渭灞三角洲、滻灞交匯處等河道建設,修復周邊地區的自然生態。進一步建設與恢復包括各大公園人工湖、三環路水帶在內的城市水系,加快恢復“八水繞長安”的盛景。
完善城市生態綠地系統,加強河湖水系周邊的綠化帶建設,形成城市綠色生態保護環。實施西安市城鄉綠化項目,啟動城市綠化廣場和街頭綠地建設,到2010年,全市綠化廣場和街頭綠地達到300個。加強城市道路綠地系統建設,完成城區內大慶路至西鹹路、幸福林帶、唐城林帶、渭河風景線、灞河風景線建設,修建新機場路至六村堡、張家堡至渭河橋景觀大道等花園式綠帶建設。
四、治理環境污染
實施碧水工程,防治水體污染。嚴格監督廢水排放,加快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建成第三(紡織城)、第四(店子村)污水處理廠,新建袁樂村、西高新、六村堡污水處理廠,以及長安、閻良等7個區縣污水處理廠。實施北石橋污水淨化中心二期工程、北郊涇渭組團污水處理工程。建設主城區北部及城區自強路、西舉院巷等道路的雨污分流工程。統籌中水利用[32]系統建設,提高中水利用率。2010年,全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70%,污水排放達標率60%,全面實現國家環保模範城的要求。
實施藍天工程。控制建築工地、交通道路的二次揚塵污染,大力推廣套用清潔能源[33],在三環路以內地區實現無煤化。重視對汽車超標尾氣的治理,加快天然氣汽車改造和天然氣加氣站建設,加強工業粉塵治理,減少二氧化硫排放,使城市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城市空氣品質[34]好於或達到二級標準310天/年以上。
實施淨化工程,防治固體污染。改進市區和周邊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繼續實施江村溝垃圾衛生填埋場二期工程,新建生活垃圾焚燒廠3座。建設西安市環境衛生監測中心,加強和完善環衛設施運行中的環境監測。在西北郊六村堡以西、南郊長安工業園區及北郊涇河工業園區以北各建一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廠、糞便無害化處理廠,在東郊、西郊各建一座建築垃圾再生綜合處理廠。建設閻良等7個區縣垃圾處理廠(或填埋場)。到2010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利用率達到30%。
第五篇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從實際出發,發展都市農業,紮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五年內力爭使1000個行政村基本達到中央提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總體上使廣大農村在基礎設施、生產條件、村容村貌以及在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第十六章 加大農村公共投入,明顯改善農村整體面貌
一、搞好村鎮規劃和建設
統籌城鄉建設,把農村建設逐步納入城市建設規劃。最佳化村莊布局,重點發展中心村,逐步調整自然村,堅持節約和集約使用土地、便於農民生產生活、改善村容村貌、體現特色的原則,以道路、供水、排水、供電、通信、廁所、畜禽圈舍、垃圾集中堆放點等建設為內容,高起點做好村莊、民宅建設規劃,統籌安排村莊公共設施建設。因地制宜,科學編制《西安率先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行動方案》。繼續實施“百村示範”、“重點小城鎮示範”、“千村整治”、農村“廣廈工程”,改善農村生活環境,促進農民生產生活方式轉變,15%以上的村建成新農村示範村。依據城鎮體系規劃,加大小城鎮建設力度,分類指導,形成工業主導型、商貿主導型、旅遊主導型、綜合發展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鎮。
二、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
鞏固和提高農村九年義務教育水平,對農村學生免收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免費課本和寄宿生活費補助。重點調整農村國小布局,按照“規模、效益和質量”相統一的原則,依照規劃,新建、改擴建國小(含寄宿制學校)350個,使農村中國小布局更趨合理和科學。建設鄉鎮文化體育中心,其中新建和改擴建鄉鎮文化站58個,在全市102個鄉鎮建設健身路徑,實現每個鄉鎮均有一個文化體育中心的目標。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35]”掃盲工程,解決716個自然村收聽收看廣播電視問題,全市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100%。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改擴建83個鄉鎮衛生院。完善相關政策,做好戶縣、高陵、臨潼、長安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在全市農村基本建立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強化計畫生育管理與服務,新建、改擴建街道、鄉鎮計畫生育服務站82個。實施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貧工程,建立有利於計畫生育的利益導向機制和社會保障制度。
建立適應經濟發展水平的農村初級社會保障體系,提高農民享有養老、醫療等基本社會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的程度和覆蓋面,逐步建立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險。加強對被征地農民的技能培訓,逐步建立、健全就業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採取多種形式解決好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
三、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支持農村節水灌溉、用水安全、鄉村道路、農村沼氣、農村水電和農田林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農村小城鎮供水工程80個,新增節水灌溉面積40萬畝,改造農田灌溉面積60萬畝,保障農村居民生活和農田灌溉用水。實施農村道路建設改造工程,新建和改造農村道路4580公里;完善路網結構,用二級公路連線重要集鎮和發達經濟區域,基本實現20分鐘各相鄰鄉鎮間相互直達並由各鄉鎮通達縣境;全面改造縣鄉公路超齡油路,實現全市縣鄉公路油路化,平原區80%的行政村出村路油(水泥)路化,村級道路土路砂石化。發展農村通信,繼續完善農村電網。大力普及農村沼氣,積極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清潔能源。
第十七章 加快發展都市農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一、最佳化調整農業結構
按照環城近郊圈層、遠郊平原圈層和淺山丘陵圈層地理位置與資源分布特點,規劃布局農業板塊,建設特色農業產業帶,發展安全農業、品牌農業、精品農業、籽種農業、外向型農業、加工農業、設施農業、旅遊休閒農業。增加特色經濟類種植品種和規模,擴點成線,聚塊成帶,培育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群。實施畜牧業轉化工程,發展食草畜禽,重點扶持奶牛業。增加漁業品種,提高水產品質。到2010年,農業增加值達到8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500元,糧經產值比5:5,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40%以上。
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建設農產品基地。圍繞優質糧食、畜牧、蔬菜、果品、苗木花卉、旅遊觀光等產業,建設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著力建設十條“萬字號”[36]產業帶。新建50個標準化優質農產品基地。
培育龍頭企業。培育和扶持農副產品加工、運銷等龍頭企業,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發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聯合,發揮其加工增值、開拓市場、輻射帶動農民的功能。“十一五”期間,培育11個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探索建立農村合理、有序的土地流轉機制,鼓勵農民以土地使用權入股的方式,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適當擴大土地集中經營規模,吸引城市生產要素流向農村和農業,實現規模化經營,專業化管理。
三、完善農業服務體系
健全完善動植物防疫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農業標準化體系、農業減災防災體系及環境保護體系、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等農業綜合服務體系,在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質量安全控制、病蟲害防控、災害測報、抗旱防洪等方面提供全程化服務。新建農業科技示範園100個,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套用。建設產地批發市場,抓好國家“萬村千鄉[37]”市場試點工作,搞活農產品市場流通。建設農業信息網路,推進農產品網上交易和農業信息快速傳遞,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加強農業產地環境管理,強化種子、化肥、農藥、飼料等農業生產資料的質量監督檢查和專項整治,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認定、認證工作。成立10個區縣級監測站,在30個生產基地、30個超市、15個農產品批發市場分別成立農產品質量監測點,加強日常性監測。
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推廣“公司+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戶”的經營模式,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到2010年,全市建立500個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培育50個規模大、機制健全、管理規範、帶動作用明顯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加入組織的農戶達10萬戶,帶動農戶40萬戶,爭取實現40%以上的主要農產品通過專業合作組織生產、加工和銷售。
五、搞好農村扶貧開發
以穩定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和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為中心,以重點村建設、移民搬遷、產業開發為著力點,實施科技扶貧、信貸扶貧、社會扶貧,徹底解決少數特困人口的溫飽問題,迅速提高39萬貧困人口的經濟收入。對生存條件惡劣的4.2萬人實施搬遷,完成280個扶貧重點村建設,返貧率控制在3%以內。嚴格落實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政策措施。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做好農民外出務工的引導和服務工作,開展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和創業能力。
第六篇 科技教育和人才
實施“科教興市”方略,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加強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初步建成科技發展環境好、自主創新能力強、支撐引領作用大的創新型城市。
第十八章 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建設創新型城市
一、完善區域創新體系
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支撐和引領五大主導產業為主線,以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為重點,以建設創新型城市為目標,最佳化配置科技資源,努力完善創新體系,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初步建成功能較強的區域創新體系。
完善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創新體系。鼓勵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共建工程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後流動站和重點實驗室等創新載體,形成技術聯盟,開展套用創新和產品研發。以陝西工業技術研究院和西北工業技術研究院建設為契機,圍繞完善我市高新技術產業鏈,提高產業配套能力,支持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重點加強優勢產業的集成創新和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
加快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體系。按照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協調互動、整體推進的思路,積極建設具有西安特色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模式,積極支持國家級西安交通大學科技園、西北工業大學科技園建設,促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西安理工大學科技園發展。加快以高新區創業研發園為龍頭的企業孵化器集群建設,在軟體、積體電路、光電子、生物醫藥等領域,建設一批專業孵化器。
培育自主創新重大產業化項目。以政府科技計畫為引導,以產學研結合為支撐,整合優勢資源,組織重大關鍵技術和產業發展共性技術研究,在重點產業領域,培育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增強科技與經濟的融合。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十一五”高新技術重大項目和產業基地布點,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能力。
二、實施重大創新工程
繼續實施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科技中介機構建設、軍民兩用技術融合、農業科技示範園建設、青年科技人才創業、重大科技產業化推進、技術標準與智慧財產權推進、企業信息化示範、工程技術實驗室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十大科技創新工程。重點加快西安閻良國家航空產業基地、西安韋曲航天科技產業開發區、國家軟體產業基地、國家軟體出口基地、國家級積體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國家級光電子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國家級新材料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國家級“863”軟體和生物醫藥孵化器的建設步伐。籌劃建設國家生物產業基地,聚集國內外生物資源,最佳化生物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引導生物產業向集約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示範、輻射和帶動我市生物產業快速發展。構建我市“數字內容”產業基地,以網路遊戲、3D動畫製作、影音製作,網際網路服務、移動內容、數字出版,數位化教育培訓等為產業發展重點,依託我市在藝術創造、影視製作、軟體開發等方面的科技資源優勢,發揮集聚效應,從扶持做大單個企業轉向構建產業集群,使西安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著名的“數字內容”創意、生產、加工基地之一,創造我市高技術產業新的增長極。
三、最佳化科技創新環境
積極發揮政府在科技創新過程中的引導、推動功能和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提高全社會科技資源配置效率,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資源共享、運轉高效的創新能力基礎設施架構。在部分學科領域建成一批具有國內外領先水平的研究與實驗基礎設施,為突破重大關鍵技術、獲得自主智慧財產權奠定重要基礎。
整合科技資源,支持和引導各大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進入企業和企業集團,與企業共建技術開發實體;繼續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加速科技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以項目和課題為紐帶,組織產、學、研共同攻關,幫助企業參與實施國家、行業和地方的技術創新計畫項目,建立區域科技計畫協調機制,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開展契約創新、項目合夥創新、基地合作創新等。
發揮西安軍工科技優勢,建立軍民兩用技術和產業的共享雙贏機制,積極爭取國家級西安軍民兩用產業發展基地建設項目,實現高新技術產業軍轉民、民進軍、軍民互動的新突破。打造軍民兩用科技型產業集群,軍地聯合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產業化開發,推進軍民技術與產業互動發展。
加快技術市場、專利事務、產權交易、信息服務、科技評估、管理諮詢等服務性中介機構建設,逐步形成具有全方位功能和階層式結構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通過培育骨幹機構,打造特色和專業服務精品,推進科技中介機構向機制市場化、業務特色化、服務專業化、手段標準化方向發展。
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事業發展,提高城鄉居民文化素質
一、基礎教育
加強素質教育,提升“兩基”[38]實施水平。依法確保農村適齡兒童、少年按時接受義務教育,努力降低輟學率,國中輟學率以區縣為單位控制在2%以下;全市青壯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下。城鄉基礎教育的校點經過三到五年調整和重點建設,布局更趨合理,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市義務教育的普及水平得到較大提升。到2010年,全市國小入學率、鞏固率、升學率均達到99.9%,國中入學率、國中三年鞏固率均保持在98%以上。
到2008年,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在基礎設施、儀器設備、管理水平、教學質量等方面達到《陝西省普通高級中學辦學標準》;到2010年,建成20所市級示範普通高中,15—20所省級及其以上示範高中,60所普通高中基本實現教育技術現代化。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中的比例達到90%。
促進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發展,建立靈活多樣的幼兒教育服務網路。城鄉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視力、聽力和智力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85%以上。到2010年,城區學前四年幼兒受教育率達到90%以上,農村學前三年受教育率達到70%。
開展全市中國小教師培訓,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鼓勵和支持教師通過學校教育、現代遠程教育等多種學習途徑進行學歷達標和學歷、學位提高培訓。到2010年,國小專任教師的85%、國中專任教師的75%分別提高到大學專科和本科以上學歷,10%的高中專任教師獲碩士學位或達到研究生水平。
二、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
積極支持普通高校和民辦高校發展。挖掘高等教育資源潛力,擴大高等院校辦學規模。加快高校設施和後勤保障體系建設,在高校密集區興建為高校生服務的後勤綜合服務設施,實現高校後勤服務社會化。推進學校創新體系建設,整合教育資源,積極發展地方經濟建設需要的本科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創建世界名牌大學、名牌研究院所。
調整高、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布局結構,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中等職業教育。基本完成西安職業技術學院和西安市中等職業教育中心建設,發展多層次、多學科職業教育,整合市屬技工學校資源,提高辦學檔次,擴大教學規模。重點辦好區縣職教中心或中等職業學校,全市所有職業高中達到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職業學校設定標準》。建成國家級重點職校3-5所,省級重點職校8-10所,基本形成辦學層次、辦學結構較為合理的職業教育體系。
三、成人教育
充分發揮各類學校及各系統各行業培訓機構的作用,利用面授、函授、遠程教育、自學考試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成人教育和崗位培訓,努力構建學歷與非學歷教育並重,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親職教育緊密結合,各級各類教育相互銜接的開放式終身教育體系。
第二十章 提高人才保障能力,積極構築人才高地
一、營造人才創業環境
改革現行用人制度,打破人才地域界限、單位所有制界限和身份界限,使各類人才在公開、平等、競爭的原則下,通過人才市場有序流動和合理配置。加大對高級人才培養的投入,努力改善高級人才的工作條件。創新人才分配激勵保障制度,設立各種形式的獎勵基金褒獎有貢獻人才,改善生活條件和工資待遇。鼓勵和引導企事業單位創新分配製度。建立重要人才信息檔案,鼓勵和保障自由職業者從事專業活動。建立科學的人才法規政策體系,形成具有強大的人才集聚力和人才輩出的社會環境。改革人才流動制度。制定人事爭議仲裁政策法規,完善勞動爭議仲裁制度。完善人才社會保險制度。
二、加大人才引進力度
加快引進高層次、複合型的企業經營、政府管理、高級專業技術等人才,鼓勵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到我市創業,積極聘用外國專家參與我市建設。敞開引進四類人才,即:國外留學回國人員、碩士以上或高級職稱人員、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或省部級以上突出貢獻稱號的專家、具有特殊才能的其他各類高科技人才和創業型人才。簡化留學人員來我市投資興辦各類企業的審批手續,並提供各種方便。鼓勵留學人員來西安講學、進行項目合作研究、開展信息交流。為西安高校畢業人才提供更好的創業和發展的平台,吸引更多人才到西安創業。
三、加強人才培養和選拔使用
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利用西安高校雲集的優勢,提高職業教育起點,進一步完善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銜接的教育體系,完善繼續教育和培養制度。加快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人才由組織配置向市場配置轉變,建立國有企業經營者市場選拔的操作規範,健全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市場選拔制度。鼓勵各類事業單位實行項目聘用、任務聘用等靈活柔性[39]的用人方式。實施領軍人才開發計畫,培育發展職業經理人市場,啟動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項目。加快制訂和實施高技能人才振興計畫、海外人才集聚計畫。
完善人才評價制度。建立市場和出資人認可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評價制度。建立社會和業內認可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制度。加快企業技能人才評價方式改革,健全技師考評制度,完善技能人才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建立人才誠信管理制度。
第七篇 和諧西安
按照構建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社會的要求,擴大城鄉就業,健全社會保障,調節收入分配,保障公共安全,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第二十一章 完善就業與社會保障制度,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
一、千方百計擴大就業
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形成更多的就業增長點。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通過多種途徑實現就業。在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領域開拓一批公益性崗位,重點安排困難人員就業。健全城鄉勞動力市場網路,規範勞動力市場秩序,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依法維護進城務工人員的權益。加強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加快中高級技術工人的培養,做好城鎮下崗職工的培訓和再就業工作。加快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發展各種專業性職業中介機構和勞務派遣、職業諮詢指導、就業信息服務等社會化服務組織。
二、合理調節收入分配
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形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堅持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政策。完善工資正常增長機制,逐步提高企業最低工資標準,提高離退休人員待遇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標準。完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個人收入分配規則和監管機制,特別是加強對壟斷行業國有企業收入分配的監管。推進事業單位分配製度改革。按照國家公務員法,建立規範的公務員工資制度和管理體制。繼續完善勞動契約制度,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三、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加快形成獨立於企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範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投入增長機制。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將非公有制就業人員、被征地農民和進城務工人員納入社會保障覆蓋範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流程,規範辦事程式,提高社會化服務水平,使更多的社會成員享有基本的社會保障。
完善並實行統一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完成養老保險制度的配套改革,形成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商業養老保險相結合,老、遺、殘一體化的養老保險體系。做好兩個確保,保持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建立保證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長效機制。以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非公有制職工和其他社會勞動者參保為重點,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基本實現城鎮勞動者全覆蓋。
繼續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繼續推行職工工傷和生育保險,進一步完善工傷和生育保險政策。擴大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形成包括公務員醫療補助、大額醫療補助醫療保險、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以及社會醫療救助等多層次醫療保險體系。城鎮職工參加醫療保險人數達到180萬人。完善失業保險制度,形成與市場就業機制相適應的失業人員生活保障和促進再就業的失業保險運行機制,失業保險金社會化發放率達到98%以上。
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實施婦女發展綱要,保障婦女平等獲得就學、就業、社會保障、婚姻財產和參加社會事務的權利。加強婦女衛生保健、勞動保護、法律援助等工作。堅持兒童優先原則,實施兒童發展綱要,依法保障兒童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和參與權,改善兒童成長環境,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建立和完善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優撫等保障機制。通過調節國民收入再分配,保障弱勢群體基本生活和平等享受公共服務的權利。逐步加大對老齡事業的投入,加強適應老年人需求的文化娛樂設施和社會養老機構建設。發展公益福利事業,進一步發揮社會救助、慈善事業等對困難民眾的幫扶作用。
第二十二章 加快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發展,建立新型公共服務體系
一、文化事業
弘揚優秀傳統與時代脈搏相融合的文化藝術,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事業,創作更多更好的適應人民民眾需求的優秀文化作品。加強文化市場管理,營造健康文化的社會環境。加大政府對文化事業投入,加強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完成西安廣播電視中心一、二期項目和40個文化設施建設項目。其中:新建區縣文化館和圖書館14個;新建改造影劇院5個;新建文化藝術中心等項目7個。完成市職工教育文化活動中心、小寨和邊家村工人文化宮改造、13個區縣職工教育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市殘疾人活動中心等項目。
二、衛生事業
抓好重大疾病的監測與信息服務,加強職業病、食源性疾病、環境病、學生常見病、孕產婦疾病的防治工作,突出抓好愛滋病、結核病、出血熱、B型肝炎、碘缺乏等重點疾病預防,切實控制傳染病、地方病的發生和流行。
加快醫療救治體系建設,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完成二級以上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設,逐步實現傳染病集中診治、歸口管理。完成市急救中心、中國西部急救創傷中心、市精神衛生中心、市兒童醫院、市中醫醫院、市中心醫院北院、市四院門診綜合樓、市五院門診綜合樓、市八院、市結核病院現代胸科醫院等10個醫院新建和改擴建。建立心理衛生診療體系,發展康復及老年護理事業。完善緊急救援體系,加快急救指揮體系和院前急救網路建設。積極推進平價醫院試點,逐步將所有公立醫院改為平價醫院,切實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網路,滿足民眾基本醫療要求。普及城市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站,改造和裝備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加強婦幼衛生保健,逐步提高社區衛生服務專項經費的投入標準,切實發揮社區衛生服務在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方面的作用。
三、體育事業
發展體育事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全全民健身體系,民眾體育繼續保持全國先進水平。每年新建50套全民健身路徑[40]和20個體育活動站,達到全市每個社區和鄉鎮均有一處健身路徑和體育活動站。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根據城市規劃籌劃建設西安體育中心。城六區每區新建或改建一處體育場館,遠郊區縣新建一處體育活動場所。完成古城牆體育文化公園建設。積極發展競技體育,為國家培養輸送體育優秀後備人才,競技體育進入西部12省區省會城市前列。深化體育管理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體育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快協會實體化步伐。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以各種形式興辦健康文明的體育設施和體育俱樂部。發展體育產業,探索市場化運營的新途徑,推動體育產業化和社會化,體育產業收入躋身西部前列。
四、計畫生育
繼續堅持計畫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落實人口與計畫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切實控制人口增長,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質量。“十一五”期間,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
第二十三章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
一、加強城市管理
既要重視建設,更要重視管理,要堅持依法管理、科學管理。進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事務管理的決策機制,制定剛性的決策諮詢、論證程式。對涉及公眾利益的重大事項,實行社會公示和聽證,主動接受人民民眾和新聞媒體的監督。健全政府專家諮詢系統和民意徵詢系統,增強城市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嚴格執行城市規劃,加強建設項目的諮詢和評估。完善城市經營體制,加強城市資源項目市場化運作,形成城建項目儲備、建設、經營及補償良性循環保障機制。加強政府對土地市場的調控,規範土地資產經營,全面推行土地招標拍賣掛牌交易,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收益增值率。盤活城建國有資產,推進公用企業特許經營,理順公共產品價格。改革和理順城市管理體系,建立“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城市管理模式和責任制。強化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立法、執法,積極推進綜合執法。積極探索市政、綠化、環衛等建設的市場化運作機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市政公用設施自動化監控系統,實行有效的動態管理。
二、弘揚城市精神
大力弘揚以“承古開今,開放包容,勤奮進取,文明誠信”為導向的城市精神,樹立西安人新市民觀念,增強市民城市認同感和家園意識。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弘揚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精神,強化公德意識,推進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的建設,形成團結互助、平等發展、共同前進的人際關係。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加快構建社會信用服務體系,確立政府信用,規範企業、個人和社會的信用行為,建立失信懲戒機制,營造城市守信的信用環境,努力打造誠信西安。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目標,推進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行業等各種形式的創建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建設學習型城市,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形成“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社會氛圍。重視理想信念和法制教育,加強社區教育陣地建設,協調家庭、學校、社會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加強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和民兵預備役工作,密切軍政軍民關係。
三、推進依法治市
進一步落實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推行政府工作法制化。強化行政執法和執法監督檢查,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評議考核制,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健全行政複議、仲裁制度,堅持從嚴治政。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進一步發揮黨政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的作用,加強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切實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從改革體制、機制和制度入手,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力度,加強審計監督,以良好的政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建立察民情、知民心、集民智的社情民意反映機制,逐步建立及時應對和積極處置機制,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進一步健全民主制度,拓寬民主渠道,充分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作用,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工青婦等民眾團體的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作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進一步擴大基層民主,實行政務、廠務、村務公開,完善村民自治,加強社區民主建設,堅持和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村民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加強地方立法,完善與國家法製法規相配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法規、規章。加強普法宣傳教育,增強公民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四、保障公共安全
提高各級政府應急處置能力,保證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防範網路和防範化解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長效機制,完善社會安全預警系統,形成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映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
推行社會治安防範體系建設,健全人民調解員制度和社會矛盾調節網路,妥善處理和調解各種社會矛盾。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法規體系和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明確安全生產屬地管理職責和執法主體,嚴格責任追究制度。加強經常性的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專項整治,特別是加強交通、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和領域以及公共場所的安全監督管理,堅決消除各類重大安全隱患。全面實施“放心工程”,完善重要商品儲備制度,加強國計民生重要物品儲備,高度重視糧食和食品安全,強化對藥品、食品、餐飲衛生等市場監管,保持市場物價基本穩定。加強對嚴重危害民眾健康的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防治,保障民眾健康安全。做好地震、地質、洪水、火災等防災減災工作。建設城市氣象災害防預體系,提高對自然災害的預警預報能力。建立危險廢棄物安全處理管理機制。加強對電磁、放射、輻射、化學等污染的治理和劇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監管。
取締邪教組織和其它非法組織。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理群體性和突發性事件。打擊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的刑事犯罪和帶黑社會團伙性質的各種惡勢力,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全力打造平安西安。
第八篇 改革開放
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增強城市發展動力和活力。
第二十四章 深化體制改革,加快市場化進程
一、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政府行政管理體制,建設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務政府,使政府職能真正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改革政府管理和調控方式,建立靈敏、協調的經濟手段調節體系,配套運用稅收、信貸、補貼、轉移支付、價格、風險擔保等槓桿,積極調節市場活動和規範企業行為。規範政府行政審批,保障市場主體權益,強化市場主體責任,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為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進一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任務,實行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完善機構設定,理順職能分工,提高行政效能。
二、企業改革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按照股份制的方向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繼續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2006年底全面完成西安旅遊、標準股份、西安飲食、天地源股份4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等20戶國有企業的改制任務,2007年底完成30戶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改制任務,2010年底全部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實現外派董事和監事制度,對高管人員實行公開招聘。到2010年,一般競爭性行業的國有企業實現國有資本的全部退出。
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市場環境,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放寬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準入條件,允許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非公有制企業通過併購和控股、參股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改組改制。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制資本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
三、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
建立和完善國有資本出資人代表的責任制度和約束機制,在政資分開、政企分開的前提下,分別塑造國有資產出資人主體、資本經營者主體、法人財產占用主體,形成國資委、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和國有法人企業為層級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做大做強市基投公司、市工業資產經營公司等一批國有資本運營實體,加快國有資本結構調整和升級,使國有股權維護和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責任落到實處。
四、壟斷行業改革
全面推進城市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和文化、通過招商引資、招投標等形式,積極引進國內外有實力的大企業參與我市城市自來水、公共運輸、天然氣、集中供熱、城市收費道路、垃圾收集處理、污水處理等相對壟斷地位的國有企業的重組和改制。到2008年對所有具備市場化經營條件的公用事業國有企業,全部完成重組與改進工作。推行經營性公用事業建設投資主體多元化、建設資金多渠道化。利用股權融資、項目融資、BOT、TOT等多種形式,對新建市政設施實行市場化運作。從2006年開始積極推行公益性政府投資項目的“代建制”。
五、現代市場體系建設
大力推進資本、土地、技術、勞動力等要素市場建設。進一步規範土地市場,健全土地儲備制度和經營性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制度。建立全市統一的產權交易市場,集中進行非證券化的產權拍賣、出讓、租貸承包等業務。規範證券市場,積極發展債券市場、外匯市場,支持和鼓勵更多的股份有限公司到國內或境外證券市場掛牌上市。大力發展新興的信息市場、旅遊市場、金融保險市場、技術市場、中介服務市場。健全和完善市場準入、運行和退出制度,依法維護市場秩序。
第二十五章 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
一、有效利用外資
搭建國際化招商引資平台。加強與聯合國投資促進機構、亞太經合組織、歐共體、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上海合作組織等的聯繫,與跨國公司、世界500強、知名商協會、科研集團及中介服務機構等廣泛建立聯絡渠道,搭建國際化招商資訊平台,吸引跨國投資,提升城市國際競爭力。加強環境和體制的配套建設,實施積極的“親商、安商、扶商”政策,建立招商引資機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外商直接投資、外國政府貸款、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及國內投資。確保已簽約的西安城市環境綜合治理一二期工程、西安城市交通項目(三環路系統)、天然氣城市氣化二期工程等項目竣工完成,做好城市綜合交通改善工程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策劃其他國外貸款項目,申請中小型項目國外優惠貸款工作。做好招商活動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工作。“十一五”期間實際利用外資年均遞增30%左右,實際利用內資年均遞增30%。
二、擴大外貿規模
轉變貿易增長方式,調整外經貿經營主體,加強行業化管理,積極扶持私營企業出口,實現出口主體多元化。通過多種形式積極組建大型外經貿集團公司,重點培植一批生產、流通大型出口企業。調整出口產品結構,擴大地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規模,重點扶持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藥、新材料和現代農業等產品出口,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調整出口地區結構,以歐美市場為主體,亞洲市場為依託,大力開拓中東、獨立國協、拉美、非洲等市場。加大技術引進力度,加快工業更新改造,提升主導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到2010年,全市外貿依存度達到30%。
三、推進國際經濟合作
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民間不同層次的技術型勞務輸出,擴大國際勞務合作。鼓勵和支持具有資金、技術、管理優勢的各類企業建立境外研發機構、生產基地,開展境外加工貿易。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到境外設立貿易公司、行銷網點、商業連銷店和服務公司等。著重選擇輕紡、農業、機械、建築等行業開展對外投資,帶動技術、服務和產品出口,開展跨國經營。“十一五”期間,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營業額年均增長20%。
第九篇 實施保障
第二十六章 強化組織實施,狠抓工作落實
將“十一五”規劃實施納入政府目標管理,並作為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制定年度計畫的依據。以規劃確定的導向性、預期性、約束性指標對各部門、各區縣進行綜合評價和績效考核。建立“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的協調、互動機制,保證三大規劃實施的有效性、科學性。要加大統籌、協調重大產業布局和項目建設的力度,避免重複建設和惡性競爭。
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監測、預警和監督檢查,適時組織開展規劃實施情況的評估,及時發現問題,認真分析原因,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總體規劃涉及的特定領域或區域發展方向等內容有重大變化的,專項規劃或區域規劃要根據有關程式相應調整或修訂。
第二十七章 多方籌措資金,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重大工程
根據“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組織實施150個重大建設項目,總投資4800億元,“十一五”期間投資2115億元。其中需政府財政性投資(包括中央、省、市、區縣四級)450億元,銀行貸款、企業自籌和招商引資(包括內資)等約需1665億元。(見附屬檔案一)。
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加強與國家和省上的聯繫溝通,爭取國債及專項資金的支持。充分發揮市基投公司等融資平台的作用,不斷擴大專業性融資公司的領域與規模,增強市場化融資能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落實好招商引資簽約項目的資金。積極爭取國外政府貸款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加強銀企、銀政合作,為項目建設爭取更多的貸款支持。加大直接融資力度,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努力擴大股票債券融資。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和產業投資領域,引導社會資金增加對教育、衛生、文化等設施的投入。
加強項目管理和協調。建立健全獎懲制度,完善協調製度,確保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嚴格建設程式,規範招投標行為,加強執法監督,強化項目建設全過程管理,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工程監理制和契約管理制,按照合理工期組織施工,確保建設工程質量。
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按照“竣工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的思路做好“十一五”期間的項目建設工作。要建立和完善西安市項目庫,切實增加項目儲備,做到滾動發展,有序接替。進一步加大項目的前期投入力度,做好項目策劃、包裝和籌資工作,完善項目的建設條件,促進項目從策劃、前期到在建的進程。
第二十八章 制定相關政策,為規劃實施提供保障
產業引導政策。制定對重點發展的行業、企業、名牌產品的扶持政策,特別是制定促進五大主導產業發展的政策,強化產業政策對經濟結構調整的導向作用。設立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高新技術、裝備製造、旅遊、文化、現代服務業等五大主導產業快速發展。
區域發展扶持政策。“四區一基地”要在收費、引資、稅收、土地、用人等方面實施特殊政策。建立開發區與縣區連手共建、共拓空間、地稅分享的利益機制。賦予重點小城鎮優惠政策,調動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在全市逐步實行城鄉統一的戶籍人口管理制度,放開縣城及農村鄉鎮戶口,取消就地“農轉非”人口控制計畫,鼓勵農民進入城鎮從事非農產業。結合“城中村”改造,在三年內,將新城、碑林、蓮湖、雁塔、灞橋、未央六區城市規劃區內的農業人口全部轉為非農人口。2010年前,將閻良、臨潼、長安三區政府駐地街道辦事處規劃區內的農業戶口全部轉為非農業戶口。
財政政策。根據經濟運行趨勢,適時調整財政投入方向和力度。堅持收支平衡原則,最佳化財政收入和支出結構,確保重點支出的資金需求。按照建立公共財政的基本要求,財政資金要逐步退出競爭性投資領域,壓縮一般性項目投資,要把社會保障支出足額列入預算,增加對農業、水利、基礎設施、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支出。加強效益財政建設,逐步提高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繼續加大對我市困難縣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逐步減少收費項目,簡化收費手續,減輕企業負擔。
價格政策。健全市場價格監測制度,把握市場價格趨勢,適時調整政策方向,充分發揮價格槓桿作用。積極穩妥地調整價格結構,疏導價格矛盾,依法加強價格監督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