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和平,漢族,1957年2月出生,陝西省富平縣人,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副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和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陝西省富平縣
- 出生日期:1957年2月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 性別:男
人物經歷
社會職務
北京大學中國產權與PE市場研究課題組首席經濟學家(2008.7—)。
北京大學中國老齡產業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2013.10—)。
北京大學供應鏈研究中心顧問(2005.3—)。
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2004.12—)。
北京大學中國都市經濟研究基地首席專家(2004.9—)。
北京大學供應鏈研究中心主任(2003.5—2005.2)。
青島市國際投資促進諮詢顧問(2014.7—)。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綠色金融分會第一屆委員會主任(2014.12—)。
亞洲品牌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2014.3—)。
全國產權行業從業資格論證與職業資格考試評定專家委員會專家,專家組組長(2013.10—)。
四川省物流專家(2013.10—)。
廣安市高級決策諮詢暨投資促進專家(2013.6—)。
哈爾濱市專家諮詢顧問委員會專家委員(2013.1—)。
西安市政府專家決策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2013.1—)。
中國企業品牌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2011.6—)。
林海衛星集團首席經濟學家(2011—)。
浙江省金融研究院、浙江大學金融研究院特聘專家(2010.6—)。
雲南省人民政府金融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2008.11—)。
廣州市金融決策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2006.8—)。
廣州產權交易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2006—)。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警種學院客座教授(2014.11—)。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特聘教授(2011.12—)。
陝西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兼職教授(2003.6—)。
北京市律師協會憲法委會經濟顧問(2002.9—)。
美國亞洲經濟研究委員會會刊《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中國區)編輯(2001-2004)。
研究方向
主要貢獻
市場長鏈的短缺,並不意味著我國市場規模小。我國大宗類和特宗類市場達到1萬家,除開上證所、深交所等交易所外,還有300家大宗類商品交易所、500家產權類交易所。不過,雖然數量眾多,卻多為宋朝式的商鋪集聚。 這正映射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現狀——資金在實體業不活躍,但在銀行業體系內部倒是流動非常好——這並非一個好現象。要解決我國市場長鏈的缺失問題,必須要從金融業的發展階段著手,否則,市場長鏈將永遠停留在宋朝式商鋪集聚、場外貿易階段。
曹和平教授認為,在這五個階段的發展過程中,金融業的逐漸發展和完善將彌補市場長鏈的缺失,形成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同時,市場長鏈的形成,將促進我國產業長鏈的優勢發揮效用。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能夠將資金流更加高效、準確地引導至國民經濟發展中,並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內生動力。
課題研究
全國產權交易行業培訓教材(理論部分)《中國產權交易原理》編撰(國資委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委託)。
“希捷在中國”研究 [錫捷科技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委託]。
南方林權交易所組建及發展規劃(江西林業廳委託)。
中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失衡、預警機制與社會穩定研究(2006,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北京地區水資源短缺及對策研究(2005,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基金項目 )。
雲南省十一五規劃發展面臨的挑戰(2005,雲南省政府委託)。
非正規保險與市場深化程度(2005,美國國家科學基金項目)。
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研究(2003,教育部重大攻關課題)。
加工貿易中的反傾銷問題研究(2003,商務部委託)。
中國期貨十年發展規劃(2002,國家證監會期貨部委託)。
區域經濟合作——經濟全球化中國在亞太區域經濟合作中的主導地位(200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學術專著
《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發展報告(2013~2014)》/主編、主要撰稿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12月。 《中國產權市場發展報告(2012-2013)》/ 主編、主要撰稿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3年12月。
《中國產權市場發展報告(2010-2011)》/ 主編、主要撰稿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1月。
《北部灣銀行類跨境業務先期研究報告——基於產業鏈跨境成長結算和零售金融設點對策視角》/ 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
《中國產權市場發展報告(2008-2009)》/ 主編、主要撰稿人,2009年8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新時代亞洲經濟合作:中國地位與影響》/ 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
學術論文
反壟斷要趁早 /《北大商業評論》,2014年第5期,101-103頁。
中國虛擬水貿易結構變遷及空間分布研究(第三作者)/《思想戰線》,2014年第3期,150-153頁。
國家中心城市的全球比照 /《支點》,2014年第1期。
中國需要拉長“市場長鏈”/《支點》,2013年第8期,42頁。
中國產權市場童話三理 /《產權導刊》,2013年第5期,13-15頁。
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創生路徑和演化特點淺析 /《經濟問題探索》,2013年第4期,1-6頁。
廣義虛擬經濟視角下要素市場業態形式演進的一般規律 /《廣義虛擬經濟研究》,2013年第1期,5-11頁。
流動農民工社會資本的測量及其分布特徵(第三作者)/《雲南財經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141-151頁。
跨境污染的經濟學分析(第三作者)/《思想戰線》,2013年第2期,124-128頁。
身份平等與機會平等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2013年第7期,86頁。
霧霾背後的制度缺陷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2013年第5期,95頁。
中國產權市場發展報告(2010~2011)年度總報告 /《中國產權市場發展報告(2010~2011)》,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1月,1-29頁。
明年是我國進出口導向的拐點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2012年第24期,32-34頁。
專利申請提前公開制度、專利質量與技術知識傳播(第四作者)/《世界經濟》,2012 年第8期,115-133頁。
國產化率保護研究述評(第三作者)/《雲南財經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34-40頁。
歐美經濟周期大調整帶來的中國機遇和挑戰 /《當代財經》,2012年第1期,13-14頁。
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發展報告(2010)年度總報告 /《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發展報告(201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11月,1-35頁。
“雙核”整合如何形成核心競爭力 /《四川日報》,2011年11月16日,第6版。
中美匯率問題的經濟學分析 /《學習時報》,2010年12月6日,第2版。
中美匯率問題的中國國家觀 /《學習時報》,2010年11月22日,第2版。
中美匯率問題的美國國家觀及其狹隘性 /《學習時報》,2010年11月8日,第2版。
中美匯率問題小史 /《學習時報》,2010年11月1日,第2版。
中國產權市場發展報告(2009~2010)年度總報告 /《中國產權市場發展報告(2009~201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10月,1-28頁。
中國珠三角地區專業化大宗商品市場交易所化趨勢分析 /《中國產權市場發展報告(2009~201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10月,105-115頁。本文與李正希、孟祥軼、毛振宇合作。
人民幣試點範圍擴大的背後 /《西部論叢》,2010年第7期,28-29頁。
碳金融推動下的技術對經濟的影響 /《中國科技獎勵》,2010年第7期,37頁。
後危機監管:全球和諧機制背景下中國模式關注 /《經濟科學》,2010年7月,5-9頁。
明清資本市場生成小考:歷史視角 (第二作者)/《中國產權市場發展報告(2008~2009)》,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8月,360-369頁。
中國產權市場:資本品交易“範式”的華夏演進 /《中國產權市場發展報告(2008~2009)》,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8月,470-476頁。
未來一段時間是總需求管理 /《中國新時代》,2009年第12期,44-45頁。
以樣本產權市場為基礎建立OTC /《中國證券報》,2009年8月10日,T01版。
保守型期權投資有訣竅 /《中國證券報》,2009年4月22日,A11版。
外國直接投資的新演進與國內外研究評述 /《中國社會科學學術前沿(2006~2007)》,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12月。
我國通貨膨脹的兩重性、結構成因及對策選擇 /《中國社會科學》(內刊),2007年第9期。
The "Phase-II-Growth" Behavior of Multinational Firms and Regulatio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XXVII No.2 Summer 2007,32-45。
FDI與中國:外國直接投資研究述評 /《雲南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5-11頁。
資本市場產業鏈的成長 /《產權導刊》,2007年第4期,36-37頁。
增長模式對水資源投入的依賴及對策分析 /《財經理論與實踐》,2007年第3期,76-81頁。
2007中國巨觀經濟走勢與長三角模式未來 /《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1-6頁。
東北區域經濟發動機形成的巨觀需求與國際效應(第二作者) /《學習與探索》,2007年第1期,131-136頁。
金融創新與定價經濟形成 /《當代金融家》,2006年10期。
“二次成長階段”跨國企業集群的行為特徵與規制途徑 /《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5期,77-85頁。
Can Growth Compensate Inequality and Risk /presentation at the 2006 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ociation (AAEA) Annual Meeting in Long Beach, July 23-26。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成長五階段預測與分析 /《雲南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42-46頁。
產業鏈閉合、商業積聚與區域經濟發動機 /《經濟學動態》,2005年第7期,20-24頁。
城市化道路:中國城市化及其戰略選擇 /《學習與探索》,2005年第3期,179-183頁。
信息租問題探析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85-93頁。
產業鏈閉合與區域經濟發動機 /《中國都市經濟研究報告2005》(第八章),同心出版社,2005年2月。
薪酬性股票期權激勵的有限有效性及改進權衡/《經濟學動態》,2005年第1期,44-49頁。
中國經濟制度的歷史傳承 /《北大商業評論》,2005年第1期。
對紡織服裝企業進行競爭力測評的現實意義 /《中國製衣》,2005年第9期,29頁。
中國建置經濟制度的歷史傳承與當代競爭 /《經濟研究》,2004年第5期,117-125頁。
企業與市場關係新釋:產業鏈與市場構造 /《經濟學動態》,2004年第10期,13-18頁。
信用制度缺失與高校助學貸款制度建立 /《中國高等教育》,2004年第9期,38-39頁。
三大經濟制度的歷史傳承與當代競爭(第二作者)/《經濟學動態》,2003年第9期,17-25頁。
21世紀世界貨幣體系與亞元制度建立 /《北京內參》,2003年8月。
二十世紀世界貨幣體系的三大缺陷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5期,31-41頁。
SARS、中國經濟成長及其他 /《經濟導刊》,2003年第7期,88-89頁。
韓國金融市場的三次開放 /《經濟導刊》,2002年第6期,26-30頁。
分井的故事 /《經濟導刊》2003年第4期,92-94頁。
制度缺失與儲蓄替代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5期,9-16頁。
蒙代爾:亞洲貨幣政策與匯率合作(譯文)/《經濟科學》2002年第4期,5-7頁。
美十一次降息與通貨膨脹輸出——兼論美國通貨膨脹輸出對東亞美元高儲備區經濟損害 /《經濟科學》,2002年1月,116-125頁。
黑龍江省糧食剩餘和出路 /《農村問題論壇》,1991年4月。
黑龍江省扶貧農場 /《農村問題論壇》 ,1991年3月。
悄悄地移動經濟的基礎構造 /《經濟科學》,1989年8月。
中國農村金融市場(9篇系列)/《中國村鎮北業信息報》,1989年4-6月。
結構變革的高速時期 /《農村經濟與社會》,1989年6月。
農村金融市場的變遷 /《農民、市場和制度創新》(第九章) ,上海三聯出版社 ,1988。
農村發展:尋求超越家庭生產的組織形式 /《農村經濟與社會》,1987年4月。
農村鄉村戶三級關係的思考 /《農村問題論壇》,1986年12月。
經濟時評
中國經濟轉型出現系列新亮點 /《環球時報》,2014-10-31。
北京水資源危機亟須解決 /《中國經濟時報》,2014-08-08。
樓市不會崩盤,中國經濟更不會垮 /《環球時報》,2014-08-07。
解決水問題應從調動市場機制入手 /《中國經濟時報》,2014-07-11。
去行政化不是去政府化 /《環球時報》,2014-05-16。
國企改革不能依賴天上掉餡餅/《環球時報》,2014年-04-23。
治霧霾,主導力量或失語或缺位/《環球時報》,2014年-03-12。
對稅制改革,多些信心和耐心/《環球時報》,2014年-02-17。
2014年房價大跌?沒戲!/《環球時報》,2014年-01-20。
中國不妨設差異化GDP目標 /《環球時報》,2014-01-09。
借殼新規有利於扭轉畸形殼交易 /《企業觀察報》,2013-12-27。
中小企業也應走產融結合之路 /《企業觀察報》,2013-12-18。
太強調國企公益責任是舍本求末 /《環球時報》,2013-12-18。
企業債審批權應該雙下放 /《企業觀察報》,2013-12-11。
願“誤讀”推動土地增值稅創新 /《環球時報》,2013-11-27。
對沖人民幣內貶外升風險勢在必行 /《企業觀察報》,2013-11-12。
進軍資本市場 不是阿里最優選擇研究 /《企業觀察報》,2013-10-22。
房市調控不能忽略農村因素 /《環球時報》,2013-10-09。
“證券法”修改要以完善資本市場為取向 /《企業觀察報》,2013-09-16。
企業債供給回暖 管控風險是關鍵 /《企業觀察報》,2013-09-09。
警惕發展成績催生高位傲慢 /《環球時報》,2013-09-04。
保障房空置現象嚴重 管理之糙令人吃驚 /《環球時報》,2013-08-15。
PE發債需有配套擔保機制 /《企業觀察報》,2013-08-12。
借道私募股權可增強國企市場靈活性 /《企業觀察報》,2013-07-29。
房地產崩盤的斷言者該三思 /《環球時報》,2013-07-20。
警惕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誤區 /《企業觀察報》,2013-07-15。
中國企業併購潮湧 三大行業蘊藏機遇 /《企業觀察報》,2013-06-10。
公開“三公經費”需做制度準備 /《環球時報》/2013-05-28。
打造第三方市場平台 重塑券商風管體系 /《企業觀察報》,2013-05-27。
打造長鏈金融 開啟全球產業鏈道途 /《企業觀察報》,2013-05-13。
資產過百億元企業應產能化與資本化雙軌並行 /《企業觀察報》,2013-04-29。
兩部委規範意見相左 PE混業經營遭遇挑戰 /《企業觀察報》,2013-04-15。
治霧霾不能只靠環保部門(與章政合作)/《環球時報》,2013-01-28。
美國“重返亞太”背後的戰略博弈 /《中國國防報》,2012-09-18。
逼美國增加亞太政策成本 /《環球時報》,2012-08-21。
珠三角大宗商品交易盼交易所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07-06。
入世5周年盤點什麼 /《雲南經濟日報》,2006-12-14。
前三季經濟成長背後的結構成因分析 /《雲南經濟日報》,2006-11-23。
總部經濟帶來更大的產業配套需求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06-11-13。
中國金融政策防衛性特徵浮出水面 /《中國證券報》,2005-03-02。
現代金融期貨產業與21世紀中國產業戰略布局 /《期貨日報》,2005-01-17。
升值衝擊波 /《招商周刊》,2003-09-08。
貨幣比值外的問題 /《今日東方》,200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