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十四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西安市“十四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是由西安市人民政府於2022年9月13日印發實施的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安市“十四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 印發機關:西安市人民政府
  • 印發日期:2022年9月13日
  • 發文字號:市政發〔2022〕19號
印發信息,規劃全文,

印發信息

西安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十四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西安市“十四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
2022年9月13日
(此件公開發布)

規劃全文

西安市“十四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第一章 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基礎環境
第一節 規劃範圍
公共服務關乎民生、連線民心,加強公共服務各體系建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十四五”時期,建立健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優軍服務保障和文體服務保障等方面公共服務制度體系,是新時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必然要求,是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內容,對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進人民民眾在共建共享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依據《陝西省“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及《西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本規劃範圍確定為人口發展、公共教育、就業創業、社會服務、醫療衛生、文化建設、國民休閒、住房保障、全民健身、社區服務等領域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西安市“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一段時期促進公共服務發展的綜合性、基礎性、指導性檔案。規劃期為2021—2025年。
第二節 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西安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健全制度,優先保障,各類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服務範圍持續拓展,保障供給能力和水平以及均等化程度顯著提升。
——教育發展更加均衡。新建改建各類學校522所,增加學位36萬個。普惠性幼稚園達1858所,覆蓋率達94%。提供義務教育學位32.94萬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8.48%。
——醫療衛生能力不斷增強。全市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執業醫師數分別達到6.40張、3.42人,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11.98/10萬、嬰兒死亡率下降到1.45‰,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80.86歲。
——就業創業保障能力逐步提升。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2.84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97.95萬人次。建設市級創業孵化基地76個、創業實訓基地105個。
——職工和居民參保人數不斷增加。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768.98萬人、失業保險240.75萬人、工傷保險280.19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城鎮居民、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及生育保險分別達到349.57萬人、248.73萬人、435.31萬人、252.68萬人。
——社會救助保障標準逐步提高。城市和農村低保標準分別達到740元/人·月、560元/人·月。特困人員供養標準達到1320元/人·月。臨時單次救助限額提高到15000元,專項、急難、臨時救助46918人次。
——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力度加大。全市累計建成各類養老服務設施2406個,其中養老機構168家,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32個,社區養老服務站926個,農村互助幸福院1280個。
——殘疾人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全市殘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7%。殘疾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基本醫療參保率和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比例分別達到95%、96%、96%。
——住房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全市累計建設保障性住房37.3萬套、3036萬平方米,易地扶貧搬遷1858戶6630人。實施農村危房改造8120戶,解決19697名貧困民眾住房安全問題。
——文旅融合程度不斷加深。全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661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601億元。建成文化館14座、圖書館14座、博物館157座。2020年全市接待遊客1.8億人次,旅遊業總收入1882億元。
——體育事業產業蓬勃發展。建設社區全民健身路徑677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536個、社區全民健身中心2個。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0平方米、參加體育鍛鍊人數占比達到50%以上。
——社會服務更加多元。全市家庭服務企業1000多家,從業人數達20萬人。托育機構366所,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1.5個。註冊登記社會組織6400個、志願組織4392個。
近年來通過大力實施民生工程,落實教育、醫療、養老等提升行動計畫,人民民眾“上學難、看病難、就業難、養老難、住房難”等壓力有所緩解,但從總體發展看,公共服務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優質資源比較短缺、供需結構依然失衡、管理服務相對粗放,總體發展仍不平衡不充分。二是專業化水平、便利化程度有待提升,智慧型化套用有待普及,服務供給仍有待提質增效。三是財權事權不夠匹配、市場發育不夠成熟、治理體系有待完善,體制機制改革仍需攻堅。
專欄1:“十三五”時期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主要發展指標
序號
指 標
2015年
2020年
1
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
98.35
98.48
2
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2
12.39
3
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萬人)
12.85
【72.84】
4
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萬人次)
87.96
【397.95】
5
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590.66
768.98
6
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人數(萬人)
611.54
684.04
7
孕產婦死亡率(1/10萬)
12.93
11.98
8
嬰兒死亡率(‰)
2.77
1.45
9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3.92
1.98
10
基本社會服務托育機構數(個)
198
366
11
養老床位數(萬張)
4.8
6.5
12
養老床位中護理型床位比例(%)
25
30
13
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萬套)
【12】
【20】
14
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等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萬戶)
3.5
【7.5】
15
公共圖書館年流通人次(億)
0.015
0.025
16
文化館(站)年服務人次(億)
0.0089
0.0193
17
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
>98
100
18
國民綜合閱讀率(%)
21
34
19
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萬人)
220
530
20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覆蓋率(%)
99
100
21
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
62
85
注釋:表中【】表示五年累計數。
第三節 發展環境
“十四五”時期是我市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具有歷史文化特色國際化大都市的關鍵五年,也是加快構建我市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階段,應當充分把握髮展機遇,統籌城鄉民生保障,完善公共服務體系,著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環境發生新變化。國際格局深刻變化、大國戰略對抗加劇、外部風險隱患增多、新冠肺炎疫情走勢不明、逆全球化思潮等累積效應,可能引發經濟社會運行出現多次“暫停”和“重啟”。
發展進入新格局。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發展動力加快轉換,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的實際需求進一步凸顯,財政需求不斷增加,民生保障壓力加大。
人口形成新結構。人口增速放緩、老齡化程度加深、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家庭結構持續變化、城鄉人口分布變化,對公共服務的供給結構、資源布局、人群覆蓋等帶來較大影響。
社會呈現新特徵。社會階層結構、組織形態、利益格局深刻變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亟待深化社會體制機制改革,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加快健全公共服務體系。
消費體現新模式。收入水平向中高收入邁進,居民消費模式、需求和結構將轉型升級,民眾對美好生活期盼不斷升級,對公共服務供給結構和質量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科技孕育新突破。新科技變革和產業革命深入推進,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5G等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推動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和服務模式將進一步創新。
“十四五”時期將要面對新環境新形勢新問題,對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出更高要求:一是需要建立完善更加精準的公共服務政策體系,加快推進城鄉融合、區域均衡發展。二是需要明確提供更加豐富的公共服務供給內容,擴大公共服務範圍、提高公共服務質量。三是需要拓展拓寬更加多元的公共服務保障渠道,夯實政府兜底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務及社會參與的非基本公共服務。
從發展環境看,我市正處於經濟追趕超越期和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以及“一路一帶”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期,公共服務具有廣闊的拓展空間。從需求看,我市正處於人口聚集、城鎮化、信息化加速發展階段,城鄉居民公共服務需求將更加旺盛。從供給看,我市經濟實力穩步提升,公共服務財政保障能力將不斷增強。從體制環境看,教育、衛生、養老、文體、休閒、住房等改革深入推進,各類公共服務建設將不斷加快。我們要牢牢抓住機遇,順應全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繼續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使公共服務水平質量及均等化、普惠化、多樣化程度不斷提升。
第二章 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總體思路
第一節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統籌經濟和社會發展,科學界定基本公共服務和非基本公共服務範圍,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係,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擴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豐富多層次多樣化生活服務供給,切實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穩步提升公共服務保障水平,不斷滿足多樣化民生需求,努力打造宜居幸福西安,增進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進共同富裕,讓社會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第二節 基本原則
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突出政府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支持各類主體平等參與並提供服務,推動公共服務提供主體多元化、方式多樣化,形成擴大供給合力。
兜住底線,促進均等。優先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促進公共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偏遠區縣和生活困難民眾傾斜,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均等化、便捷化。
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立足市情和財政實際,穩妥有序提升公共服務保障水平,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實現公共服務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
創新機制,提高質量。破除觀念束縛,消除體制機制障礙,聚焦問題和痛點難點,加強改革創新、放寬市場準入、完善市場監管、拓展供給方式、最佳化資源配置,提升供給能力和質量。
第三節 主要目標
到2025年,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顯著提高,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提質擴容,生活服務高品質多樣化升級,政府保基本、社會多元參與、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基本形成,公共服務結構更加合理,民生福祉達到更高水平。
公共服務制度更加規範完善。公共服務實施機制更加完善、配置更加最佳化、制度性安排更加合理。政府、機構、行業等監管責任更加明晰,監管流程更加規範透明,社會監督更加有力,誠信制度更加完善。
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明顯提升。覆蓋全民、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健全完善,普惠性、基礎性、多樣性公共服務得到充足保障。城鄉、區域、人群之間的供給差距明顯縮小,全體公民享有大致均等公共服務更加方便可及。
公共服務供給質量不斷改善。公共服務質量標準體系全面建立,服務保障水平極大提升,優質資源總量不斷增加,服務內容更加豐富。供給與需求對接更加精準,服務成本更趨合理,民眾需求表達、反饋和評價渠道更加通暢。
公共服務供給結構更加多元。政府主導作用不斷增強,社會參與更加廣泛,市場機製作用更加充分,付費可享有、價格可承受、質量有保障、安全有監管的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專欄2:“十四五”時期公共服務體系領域主要指標
類別
序號
指 標 名 稱
2025年目標值
指標性質
人口均衡發展體系
1
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877.59
預期性
2
養老機構護理床位比例(%)
60
預期性
3
每千人3歲以下兒童托育機構托位數(個)
4.8
預期性
國民教育學習體系
4
普惠性幼稚園覆蓋率(%)
90
預期性
5
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
99.8
約束性
6
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3
約束性
全民就業創業體系
7
人力資源服務業從業人員(萬人)
2
預期性
8
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人數(萬人)
【30】
預期性
9
城鎮調查失業率(%)
<5.5
預期性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10
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張)
8.41
預期性
11
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人)
4.63
預期性
12
每萬人全科醫生人數(人)
≥4
約束性
社會服務福利體系
13
城市/農村最低保障標準(元/月)
900/700
約束性
14
退役軍人安置率(%)
99
約束性
15
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
90
預期性
文化權益保障體系
16
每萬人口擁有公共文化設施建築面積(m)
1500
約束性
17
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數量(個)
850
預期性
18
籌建各類博物館(座)
10
預期性
居民休閒服務體系
19
旅遊接待總人數(億人次)
4
預期性
20
旅遊總收入(億元)
5000
預期性
全民健身服務體系
21
人均體育場地面積(m)
2.5
約束性
22
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占總人口比例(%)
53
約束性
城鄉住房保障體系
23
保障性租賃住房(萬套/間)
30
預期性
24
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萬套)
0.5
預期性
社區綜合服務體系
25
城鄉社區困難對象月探訪率(%)
100
預期性
26
農村社區服務設施覆蓋率(%)
70
預期性
第三章 建立健全公共服務體系
第一節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務是保障全體人民生存和發展基本需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公共服務。政府承擔兜底保障供給數量和質量的責任,引導市場主體和公益性社會機構補充供給。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對照陝西省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我市基本公共服務實施標準,確保內容無缺項、人群全覆蓋、標準不高攀、投入有保障、服務可持續。統籌設施建設、設備配置、人員配備、服務管理等軟硬體標準要素,完善重點行業領域標準規範,加強各行業標準間統籌銜接。推動基層服務機構標準化管理。開展基本公共服務達標行動,加強對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實施情況監測預警,強化實施效果反饋利用,推動服務標準落地落實。
重點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依據陝西省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結合我市基本公共服務實施標準具體實際,採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廣、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措,促進義務教育、就業社保、醫療衛生、養老服務、住房保障、文化體育、社會服務等基本公共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邊遠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區和生活困難民眾傾斜,著力補齊我市基本公共服務的軟硬體短板弱項。
加快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實行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城鄉統一設計、統一實施,完善配套政策,加強資源公平配置,引導資源和資金向農村及偏遠山區傾斜,利用信息技術和流動服務、遠程服務,促進服務共建和資源共享,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健全定向援助、對口幫扶長效機制,完善政策協調、機制配套、跨區域合作機制,實現區域間一體化發展,縮小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差距。健全以流入地為主的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制度,加大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支持力度,完善異地結算、錢隨人走等制度安排,保障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口與本地居民平等、便捷享有基本公共服務,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第二節 擴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
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是為滿足公民更高層次需求、保障社會整體福利水平所必需、市場自發供給不足的公共服務。政府通過支持公益性社會機構或市場主體,增加服務供給、規範服務質量,實現大多數公民以可承受價格付費享有。
明確擴供給促普惠重點內容。主要涉及和涵蓋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普惠托育;全面普及、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以縣域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多樣化、特色發展的高中教育;供給結構不斷最佳化,服務內容不斷充實、質量持續改善的普惠養老;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公平可及享有的優質醫療;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不斷增加、配套設施更加完善、公積金服務效能持續提升的住房保障等服務。
推動重點領域非基本公共服務擴容。積極引導社會力量舉辦托育服務機構,調動各方面力量,建成一批示範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實施第四期學前教育行動計畫,補齊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短板,完善普惠保障機制,提高幼稚園保教質量。加強縣域高中建設,縮小區域和城鄉教育差距,持續鞏固提高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發展集中管理運營的社區養老服務網路,支持具備綜合功能的社區服務設施建設,推動形成“15分鐘”養老服務圈。聚焦重點人群健康需求,提升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與保障能力,堅持中西醫並重和優勢互補,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中的獨特作用。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著重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
推動非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化發展。統籌用好規劃、土地、投資、稅收、金融等多種支持政策,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公建民營、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參與公共服務供給,盤活資源,降低服務成本,擴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推動國有資本在提供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建設和公益性服務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拓寬國有經濟進入公共服務渠道。理順公共服務價格,引導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實現保本微利運營,提供與當地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相適應的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
第三節 豐富多層次多樣化生活服務供給
為滿足公民多樣化、個性化、高品質服務需求,一些完全由市場供給、居民付費享有的生活服務,可以作為公共服務體系的有益補充,由政府負責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引導相關行業規範可持續發展,做好生活服務與公共服務銜接配合。
拓展多層次多樣化生活服務。重點圍繞健康生活、養老托育、休閒旅遊、廣播電視、藝術欣賞、體育健身、輔助器具等需求量大、發展潛力足的產業,堅持包容創新、鼓勵探索、積極培育的發展導向,增加服務有效供給。優先發展能夠與公共服務密切配合、有序銜接的相關產業,形成互嵌式或階梯式發展模式,使生活服務產業成為公共服務下一步提檔升級的能力儲備。
推進重點行業蓬勃發展。鼓勵發展專業性醫院管理集團,推動精準醫療等新興服務發展,促進健康服務提檔升級。促進養老服務與文化、旅遊、餐飲、體育、家政、教育、養生、健康、金融、地產等行業融合發展,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獨具魅力的中華文化旅遊體驗,深入發展大眾旅遊、智慧旅遊,創新旅遊產品體系,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壯大廣播電視產業,打造高新視聽產業基地,拓展衍生產品市場,促進智慧廣電創新發展。倡導全民健身,鼓勵興辦多種形式的健身俱樂部和健身組織,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促進體育服務業快速發展。加快建立供給充分、服務便捷、管理規範、惠及城鄉的家政服務體系,促進家政服務提質擴容。
實現生活服務高品質多樣化升級。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有序放寬市場準入,廣泛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擴大服務供給、促進服務創新、提升服務質量,引導社會力量加大公益性、基礎性服務供給,做大做強生活性服務業。引導龍頭型領跑型服務企業集約式發展,保護傳承“老字號”,開發打造“特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加強服務品牌培育。加強服務質量監管,構建起責任清晰、多元參與、依法監管的服務質量治理和促進體系,強化政府監管能力,健全監督檢查結果公開、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質量信用記錄、嚴重失信服務主體強制退出等機制。
專欄3:西安市“十四五”公共服務體系結構圖
第四章 構築人口均衡發展格局
第一節 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貫徹落實國家人口發展戰略,認真分析、科學研判我市人口發展形勢和變動態勢,不斷健全和完善人口服務體系,推動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等協調發展。
保持人口總量勢能優勢。建立完善生育支持、幼兒養育、青少年發展、老人贍養、病殘照料等發展政策,減輕家庭生育負擔及生活壓力。評估經濟成長和社會發展對生育行為影響,關注生育人口發展和變動態勢,做好政策儲備。
提升人口素質水平。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加大婚檢、孕檢、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篩查力度。推進“教育強市”“健康西安”建設,綜合提高人口出生質量、教育素質、健康水平,完善覆蓋人生命全周期的公共服務保障體系。
最佳化人口空間布局。推進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推動人口合理有序流動、集聚,使人口分布與城市規劃相適應。放寬城市落戶政策,構建常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制定人口與公共服務配套政策,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平衡。
保障重點人群共享發展。構建婦女、兒童、殘疾人和貧困人口等重點人群長遠發展制度框架,出台共享發展成果的政策措施。夯實特殊貧困群體穩定脫貧基礎,鞏固脫貧成果,建立解決貧困長效機制。
第二節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堅持積極應對、共建共享、量力適度、創新開放的基本原則,豐富和積累具有西安特色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經驗模式。
改善勞動力有效供給。培養具有競爭力的創新型、複合型、套用型、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創建老有所為就業環境和人才隊伍,支持各類老年社會組織發展,擴大勞動力供給,提供應對人口老齡化總量足、素質高的人力資源。
擴大適老服務產品供給。提升居家社區養老品質,強化養老機構服務能力,建成居家社區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推進健康西安建設,完善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照護慰藉等老年健康服務體系。開發適老用品市場,發展老年功能代償產品市場,創新開發智慧健康產品。
強化科技創新能力支撐。依靠科技創新引領新經濟、升級新產業、發展新技術、研發新設備,將醫學、健康、生物等科學技術套用融合到老年產品服務,增進老齡群體社會參與度。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5G等信息技術,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舒適、健康、滿意的服務。
構建老年友好型城市。大力倡導尊敬老人、關愛老人、贍養老人社會風尚,營造尊老孝老敬老社會環境,創建老年人、家庭、社會和政府共同參與的老年友好型社會。加強普法宣傳教育,完善老年人法律服務援助和權益保障。創建幸福家庭,端正社會風氣,豐富文化生活,健全老年人社會優待制度體系。
第三節 最佳化兒童發展環境
完善嬰幼兒照護及家庭支持政策,發揮社區照護支撐作用,擴大托育服務多元化供給,構建兒童友好型社會。
強化家庭照護服務。落實“三孩”生育政策,完善生育、養育、教育等政策配套。落實產假政策,支持脫產照護嬰幼兒的父母重返工作崗位。依託婦幼保健、學前教育、社區和婦聯等基層力量,提供家庭育兒指導。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建立專業化、職業化服務隊伍,對嬰幼兒家庭提供入戶指導、上門服務。利用網際網路開展親子活動及家長課堂培訓,增強科學育兒能力。
加大社區支持力度。按照國家托育機構設定標準,新建居住區應當規劃建設與常住人口規模相適應的托育機構;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完善托育機構。發揮城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嬰幼兒照護服務功能,加強社區托育機構與社區服務中心(站)及社區衛生、文化、體育等設施的功能銜接。鼓勵有條件幼稚園開設2至3歲托育班。
發展多元化托育服務。構建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鼓勵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支持產業園區、用人單位等在工作場所提供托育服務。健全標準、規範的托育服務體系,加強專業化、規範化、品牌化、連鎖化建設,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等多樣化服務。運用網際網路等信息化手段強化組織監管,依法實行職業資格準入制度。
構建兒童友好型城市。支持有條件的公園、學校、醫院、街區、廣場、道路等區域建設兒童中心,學校遊戲場地適時對外開放,最佳化兒童就醫環境。加強同國際國內兒童友好城市交流結盟,促進我市兒童身心健康、茁壯成長。
專欄4人口發展戰略保障工程。完善我市更加寬鬆的學歷落戶、大學生落戶、人才引進落戶、投資創業落戶、投靠直系親屬落戶、農村轉移人口落戶、安居落戶等落戶政策。實施“兩篩”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有效降低性別比。實施“南控、北跨、西融、東拓、中優”空間發展戰略,不斷最佳化人口空間結構、國土布局。推進西安—鹹陽一體化發展及城鎮化建設步伐,培育建設西安都市圈,提高人口空間發展凝聚力。利用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完善人口統計制度。基本養老機構保障工程。依託“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合理布局,按照“一社區一站點、一鎮街一中心、一區縣一院”要求,推進社區(村)、鎮街、區縣三級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新建居住區按照建築面積最低不少於每百戶20平方米,人均用地不低於0.1平方米標準配建養老服務設施,推進老舊城區、居住小區改造,城市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90%,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達70%,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於60%。對特困供養和建檔的高齡、失能、殘疾等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創建全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點聯繫城市。普惠養老服務保障工程。支持公辦培療機構轉型發展養老服務。鼓勵將適宜廠房、醫院、閒置校舍等改擴建為養老服務設施。發展社區嵌入式、護理型、小型化的養老服務設施。支持各類機構連鎖化、綜合化、品牌化運營。提升助餐、助潔、助行、助醫等家庭服務能力。強化對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長期照護服務。支持依託現有醫療衛生資源改擴建醫養結合服務中心。扶持學習型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養老產業發展保障工程。鼓勵引導社會力量投資養老產業,扶持發展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養老用品生產企業,研發安全有效、適合老年人的用品用具和服務產品。支持建設一批旅遊、森林、溫泉等康養集聚區。依託社區志願者和社會力量,提供短期照護失能老人和喘息服務。引進養老服務品牌企業和組織25家。嬰幼兒照護關愛服務保障工程。按照每千人不少於4.8個托位標準,完善嵌入式、連鎖化、專業化托育服務設施建設。建立嬰幼兒照護支持政策清單,形成社區托育服務網。支持普惠托育機構完善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多樣化服務。全市創建150個嬰兒照護服務星級示範機構。嬰幼兒早期發展知識普及率達95%,家長和照護人員接受科學育兒指導率達95%,傷、殘、病等重點幼兒接受指導率98%以上。
第五章 構建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
第一節 實現公共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建立健全我市基本公共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機制,落實“雙減”政策,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切斷貧困代際傳遞。
促進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繼續實施第四期學前教育行動計畫,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辦園體制,多渠道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規範城鎮小區配套幼稚園建設,完善普惠性幼稚園認定標準、補助標準及扶持政策,通過購買服務、減免租金、綜合獎補、教師交流培訓等方式,加快普惠性民辦園發展。擴大農村、脫貧地區、新增人口集中區優質資源。以農村為重點健全學前教育投入和成本分擔機制、師資保障機制,規範管理,提升辦園質量。
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落實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畫,深化“名校+”工程,實施“新優質學校成長計畫”,推動義務教育向優質均衡邁進。最佳化資源配置,推進標準化建設,改善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條件。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實施“四證審核”制應入盡入。做好農村及貧困地區控輟保學工作。打通農村“最後一公里”網路教育。鼓勵和規範社會力量參與薄弱地區教育扶智計畫。保障具備條件殘疾兒童在普通學校就學。
推動普通高中優質多樣化發展。最佳化調整普通高中學校布局,推進普通高中基礎設施提升工程、特色學校以及省級示範高中創建工作。實施高考綜合改革、新課程新教材改革和育人方式改革。開展教師課堂教學創新大賽、中學生理化生實驗操作大賽。完善選課走班教學管理機制,鼓勵區域內學校探索師資、課程資源共享共強模式。開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構建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培養體系。
第二節 培養高素質職業化技能型人才
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職業教育優質創新發展,推進高等教育擴量提質,培養創新型人才和職業技能型人才。
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強化中等職業教育基礎性作用,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建設高水平高職院校,最佳化專業設定和區域布局。完善普通高校向套用型轉變的激勵措施和評價辦法,鼓勵開辦套用技術型專業或課程。深化校企合作,建設開放型、共享型、智慧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培育更多產教融合型企業。推進“1+X”證書制度,推動職教與產業發展有效銜接。
推進高等教育改革創新。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支持高校科學定位、特色發展,構建更加多元的教育體系。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加強基礎研究,增強高校科技創新源頭供給能力。依託市域、市屬高校,最佳化學科結構和專業設定,培養急需緊缺領域人才。健全高等教育協作機制,激發創新活力,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的科研體制。
強化職業技能人才培訓。依託職業院校、技工學校與產業轉型升級企業,利用校企合作,開展重點群體技能培訓,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推廣“網際網路+”培訓新模式,注重技能培訓的基礎性、適應性和靈活性。弘揚勞動、勞模和工匠精神,建設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勞動者大軍。
第三節 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遵循教育和教師成長發展規律,培養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適應時代的高素質、高水平、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加快培養高水平教師。加大師範院校支持力度,培養高層次公費師範生。鼓勵高水平大學開展教師教育、舉辦職業技術師範專業。強化高等學校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雙師型”教師機制,提高各級各類教師培養層次和質量。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教師信息技術套用能力培訓,提升教師信息化水平和素養。
深化教師管理制度改革。創新中國小教師編制配備方式,推進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制定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堅持將技能水平和專業教學能力並重,實施職稱評審和考核評價。破除高校教師評價中“五唯”頑瘴痼疾,擴大高校收入分配自主權。
穩步提高教師地位待遇。完善教師待遇,健全中國小教師績效工資隨當地公務員工資同步調整聯動機制。以落實特級教師津貼、教齡津貼標準政策和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占比為重點,建立分配激勵機制,推動政策向班主任、骨幹教師和有突出成績的個人傾斜。實施鄉村教師特崗、“三區”、銀齡講學等專項支持計畫,落實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
第四節 加快構建全民終身學習型城市
全面推進我市教育創新,構建全民終身學習教育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學習型城市。
暢通人才成長通道。完善職業、高等、繼續和特殊教育統籌協調發展機制,暢通轉換渠道,使學習者都有機會通過直接升學、先就業再升學、邊就業邊學習等多重方式成長成才。鼓勵各類學校和社會力量創新服務形式,強化服務功能,開設服務市民學習教育的各類課程,開展多樣化教育培訓服務活動,為所有學習者提升學歷水平提供更加便利的教育服務。
搭建終身學習平台。創新“網際網路+教育”,推動數位化特色課程研發,推進“名+”線上資源廣泛套用,將精準定製化教育服務向薄弱地區和學校延伸。發揮網路和人工智慧優勢,依託雲計算、大數據、5G等建立智慧型教學系統,發展互動式、個性化教學模式。創新靈活開放的全民學習方式,構建更加方便可及、線上線下融合教育網路,完善“學分銀行”建設,實現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
專欄5學前教育擴容提質工程。擴大公辦資源,公辦園數和入園幼兒數均達到50%以上。完善普惠持續發展機制,普惠覆蓋率達到90%以上,優質資源覆蓋率達到70%以上。完善幼稚園準入和評估體系,實施公辦園收費標準動態調整。推進“345”工程,加強對幼稚園辦園行為動態監管,保障幼稚園及幼兒安全。義務教育均衡最佳化工程。新建改造義務段標準化學校130所。統籌最佳化城鄉教育資源,解決“生源隱形分類”“空掛學籍”“大班額”和“擇校熱”等問題,完善雙減機制,創建6個優質均衡發展區縣,培育600所新優質學校。強化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做好控輟保學工作。關注留守兒童、特殊兒童和隨遷子女等弱勢群體教育保障。高中教育特色提質工程。創建市級特色高中60所,建設3所國家級示範校、28所市級示範校和13個市級示範區。實施新課程新教材及選課走班,搭建綜合素質評價管理平台。職業教育雙元培育工程。依託職業院校、融合型企業、產教融合園區,建成14所省、市級師範中職學校、20個實際重點專業以及15個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立10個校企聯合培訓基地。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工程。支持西安文理學院建設特色鮮明的城市大學,加強產教融合綜合實訓基地、校企聯合實驗室、創新創業基地、通用技能實訓中心及校園洄游矽巷等項目建設。特殊教育穩固發展工程。統籌布局,計畫建設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殘疾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8%。師資力量保障服務工程。健全教師補充機制,加大教師招錄,解決結構性、階段性、區域性教師短缺問題。落實教師培訓計畫,健全教師考核、評價、監管和流動機制,培養“訂單式”、“雙師型”和“一專多能”人才。配齊配強校長,落實校長責任制。教育信息化發展工程。建設西安教育大數據服務平台。推廣“名校+工程”,探索“名校+薄校”“名校+新校”等形式組建教育聯合體。推進教育信息化2.0工程,創建50所“網際網路+教育”試點學校、100所教育信息化套用標桿學校、20所省級智慧校園,建成200所智慧校園。學習型城市構建工程。建設覆蓋全市終身學習教育平台,創新終身學習和學習成果認證制度,健全各類教育相互銜接貫通的終身教育框架體系,建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高水平高質量學習型城市。
第六章 健全就業創業服務保障體系
第一節 大力提升經濟發展拉動就業能力
增強我市經濟成長就業彈性和拉動能力,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有效增加就業崗位,提高就業質量。
挖掘內需潛力帶動就業。實施國內國際雙循環消費機制,提質升級消費市場,培育數字消費、康養消費、綠色消費等新興消費,支持民營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穩定發展吸納就業,創造更多就業增長點。
拓展就業新空間。重視一產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吸納就業。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培育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產業和新業態,培育形成吸納就業新“蓄水池”,發揮新經濟的就業促進作用。
拓寬靈活就業渠道。推動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社會保險,實現勞動法定人群全覆蓋,推進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向職業勞動者廣覆蓋。清理調整不適應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發展的制度規定。完善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制度,規範靈活用工行為。
提高就業承載力。利用實施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及“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帶動就業可持續增長作用,推動就業機會轉移與空間擴散最佳化,緩解困難地區就業壓力。鼓勵大學生、農民工在城鎮落戶,帶動更多人員在城鎮就業。
第二節 激發創業帶動就業活力
轉變創業形態,完善創業政策,最佳化創業環境,推動創業升級,健全創業帶動就業體制機制,發揮倍增效應。
最佳化創新創業環境。聚焦市場主體,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完善創業人才發現、培養、引進、激勵機制。開展各類創新創業宣傳,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引導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
完善創新創業政策。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支持創業擔保貸款,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創新創業金融產品。利用私募股權、風險投資等發展創業投資,解決“痛點”“堵點”幫助創業。鼓勵農民、高校畢業生、返鄉人員創業,促進“網際網路+”創業。
健全創業服務功能。發揮雙創示範基地帶動作用,打造更多、更專業、更高水平的“雙創”支撐平台。加快創業孵化基地和園區建設,健全開放式、全生態、產業化創業孵化體系。開展創業教育培訓,開發優質課程,培育優秀導師,鼓勵經營輔導,打造培訓品牌。
提升創業帶動能力。豐富創業內容,暢通創業帶動渠道。壯大青年、大學生、農民工返鄉等創業隊伍,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建立大中小企業和各類主體融通創新機制,鼓勵大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資源、場景、套用和創新需求,打造創業生態產業鏈。
第三節 大力促進重點群體就業
不斷增強就業針對性、公平性、可持續性,全力加強我市重點群體就業服務保障。
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將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首位,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拓寬就業渠道。提供資金和服務支持,開展職業指導和就業幫扶,拓展線上線下招聘,實施專項就業精準對接、精細推薦服務。倡導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轉變就業觀念,面向社會需求,樹立自主競爭擇業意識,鼓勵到基層、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就業。
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就地就近就業。鼓勵、引導和支持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有序進城就業、返鄉創業。大力發展鄉村產業,挖掘屬地工程和項目建設用工潛力,增加就業。堅持就業動態監測、技能培訓與勞動維權並重,提供職業指導、政策諮詢及崗位推薦,改善就業環境。完善農民工子女上學、醫療、社保、住房、落戶等保障機制,促進平等就業。妥善解決勞動糾紛,維護合法權益。
完善困難和特定群體就業幫扶機制。健全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員、退役軍人、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制度。建立就業援助困難群體實名登記資料庫,健全進退機制,發揮社會就業機構職能優勢,實施精準幫扶。增加公益性及更多靈活就業崗位,實施社會救助。聚焦大齡婦女、低技能勞動者和去產能職工等技能培訓,消除就業歧視。
第四節 全面促進就業服務保障
統籌我市公共就業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職業技能培訓質量、公共就業服務水平、失業監測能力。
加強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建設。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勞動力流動體制機制障礙,加強監管,打擊“黑中介”等違法行為。完善供求信息發布、對接機制和資料庫建設。推動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市場項目建設。
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完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設施,實現流動人員享受同等就業扶持和公共服務。積極開展職業介紹、指導以及“網際網路+”就業服務,加快基層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服務信息網路建設。建立可靠、適用、覆蓋全民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鄉和區域之間銜接機制。
強化就業形勢監測分析。利用大數據開展就業常規統計、失業動態監測,探索建立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群體就業形勢常態化監測分析工作機制。完善就業調查制度、指標體系和統計方法,建立企業用工監測制度和規模性失業風險預警機制。
專欄6職業技能提升工程。依託職業院校,全面推進產教融合,打造集學制教育、技能培訓、教學研發、技能大賽等為一體的具有創新活力、高質量的現代職業教育綜合體。人力資源服務骨幹企業培育工程。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綜合性人力資源服務骨幹企業,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穩定在2000家以上,營業收入突破500億元,從業人員達到20000人。引進國內外知名人力資源服務企業30家以上,培育形成10~15家在全省乃至西部和全國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龍頭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人力資源市場改造提升工程。對西安市人力資源市場(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大廈)、西安市人才中心等服務機構及場所實施改造,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水平。就業智慧服務平台建設工程。加快推動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數位化轉型,健全集政策解讀推送、業務諮詢辦理於一體的線上智慧型服務、線下自助服務體系。制定實施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指導性標準,加快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平台建設,實現創業就業服務全程信息化、智慧化。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建立3~5個行業人崗聯動數字智慧服務平台,開展區域就業市場景氣分析,建立分析勞動力市場就業數量、就業結構和就業質量的綜合指標體系,實現動態監測全覆蓋。
第七章 完善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系
第一節 強化公共衛生服務保障
完善疾病防控體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機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強化公共衛生服務保障,確保居民健康、衛生安全。
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嚴格落實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總結疫情防控工作經驗,完善公共衛生法治保障體制機制。落實《生物安全法》,加強生物安全體系建設和制度保障,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完善疾病預防控制機制。完善疾控機構功能定位,合理核定、足額配備編制。健全補償機制,改革疾控機構績效評價機制。完善重大疫情應急回響機制和指揮體系。建立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研判、評估、決策、防控協同機制。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科學技術,支撐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健全分級、分層、分流傳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機制。完善應急救治管理辦法、綜合醫院傳染病防治設施建設標準,提升應急醫療救治儲備能力。以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縣級醫院和中醫院為重點,完善城鄉三級醫療服務網路。加強傳染病醫院建設、中醫藥應急救治體系建設,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區域疫病防治基地。
健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費用保障機制。完善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健全應急醫療救助機制。遇突發疫情,醫療機構實行先救治、後收費和醫保異地即時結算。探索建立特殊群體、特定疾病醫藥費豁免制度。統籌使用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和公共衛生服務資金,實現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有效銜接。
提升應急物資保障水平。健全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把應急物資保障作為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儘快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和應急預案。落實應急物資採購供應儲備等政策。
第二節 加快優質醫療資源均衡發展
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重點推進衛生健康服務擴容下沉、最佳化結構、均衡布局,織牢基層醫療服務“網底”。
均衡最佳化醫療資源配置。按常住人口和服務半徑最佳化市域基本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同省級醫療資源統籌,保障人人享有均質化的危急重症和疑難病症診療及專科醫療服務。加強康復、老年病、護理、慢性病、安寧療護等接續性醫療機構建設。
加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以全科、兒科、麻醉科、精神科、老年學科等緊缺專業為重點,加強醫護人員規範化培訓基地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集團化、品牌化發展。加強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建設,提高疑難重症診治同質化水平。
促進資源配置向基層傾斜。加快縣域衛生健康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健全覆蓋全民、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結合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人口和產業集聚區實際,補齊薄弱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短板。充分發揮縣級醫院龍頭作用,推動縣域醫共體建設,將基層民眾留在縣域內就醫。
第三節 推動中醫藥傳承發展
挖掘傳承中醫藥文化精髓,加快優質中醫醫療資源擴容,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強化中醫藥在疾病預防中的作用。
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布局中醫藥重大項目,最佳化土地供給配套政策。推進公立中醫院提標擴能建設,增加優質醫療資源。建成以三級中醫醫院為龍頭、區縣中醫醫院為骨幹、綜合醫院中醫藥科室為重要力量、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民辦中醫醫療機構為補充的中醫藥服務體系。
提升基層中醫院服務能力。鼓勵城市中醫院參與醫療集團及專科專病聯盟建設,縣級中醫醫院牽頭組建縣域醫共體,帶動基層醫療機構均衡發展。加大區縣級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全部建成中醫綜合服務區,確保100%社區衛生服務站及80%的村衛生室能提供中醫服務。
統籌中醫藥創新多元發展。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推進中藥產業發展,鼓勵社會力量規範舉辦養生保健機構。整合中醫藥科技資源,推動中西醫匯聚創新,建設中醫藥共性關鍵技術、產品研發、成果轉化和套用示範平台,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推進中醫藥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
第四節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推動醫改措施落地見效。
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加強分級診療政策聯動性,注重與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協同。規範醫聯體發展,發揮中醫醫療機構作用,實施機構管理和服務功能格線化定位,加強醫療模式和業務鏈一體化整合。深化衛生機構職稱和用人制度改革,促進醫療和人才資源可持續發揮作用。
完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制定完善醫院章程,推行公立醫院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落實財政投入補償政策,推進公立醫院人事薪酬、編制管理和績效考核改革,強化成本核算與管理,規範醫療服務行為,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
健全全民醫保制度。強化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保障功能,完善醫療保障經辦管理服務網路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健全基本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完善醫療保險繳費參保政策。做實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制度體系。發揮醫保基金“戰略性購買”作用,落實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
規範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完善短缺藥品檢測預警和清單管理制度、建立供應保障分級聯動應急機制、實行供應保障分類精準施策。選取部分區縣開展藥品出廠價格信息可追溯工作。調整完善基本藥物目錄和政策,制定創新藥品和器械進入醫保和臨床使用政策。
推進完善綜合監管制度。以推進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為重點,積極開展“信用+綜合監管”,日常衛生監督全面施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充分套用“西安市衛生健康執法監督綜合管理平台”,不斷加強衛生監督機構規範化建設。
專欄7醫療衛生資源最佳化工程。推進市兒童醫院經開院區、市紅會醫院高鐵新城院區、市中醫醫院南院區等13所醫院建設,新增醫療衛生床位16775張。加強市級精神專科醫院、縣級綜合醫院精神科建設,支持社區醫院開展精神障礙康復服務。全市千人口床位數達到8.41張、執業醫師4.63人、註冊護士6.5人。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按照P3實驗室標準,建成市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新建21個區縣、開發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成5個區域疾控中心實驗室,補齊基層檢驗檢測能力短板。依託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創辦公共衛生重點學科。加強人才常態化培養,將疾控機構高級職稱比例增加5%。衛生應急處置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全市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完善醫療應急物資生產、保障、儲備、物流配送等保障機制。充分儲備各類急需衛生應急醫療保障物資,各區縣、西鹹新區和高新區力爭在三年內創建省級衛生應急規範化保障示範單位。加快配置急救車輛和隨車醫療設備,新增25個獻血點,增強院前采供血應急保障能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工程。完善區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培養引進高水平醫療人才,提升內、外、婦、兒及傳染等基礎學科質量。計畫新建、改擴建289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85%的鎮街衛生院按照“優質服務基層行”的基本標準進行建設,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率達到100%。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健全家庭醫生制度,以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特困人員等人群為重點,改善社區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推進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中醫治未病服務體系,開展治未病研究,推廣健康干預方案,鼓勵家庭醫生開展治未病簽約服務。建成市級中醫治未病中心,二級以上中醫院設定治未病科室,綜合醫院和婦幼健康機構提供治未病服務,重點為老年人、嬰幼兒、孕產婦及高血壓患者等群體提供個性化中醫藥服務。
第八章 築牢重點群體關愛服務體系
第一節 健全社會福利服務網路
堅持底線思維,聚焦民眾關切,完善扶危濟困民生政策,補齊社會福利基礎設施短板,兜牢人民民眾基本生活底線。
加強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加強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建設,以低安置率、低滯站率、高周轉率為目標,遵循自願、無償救助原則,完善救助站服務功能。推進“群防群助”,完善以救助管理機構為核心、以社區為終端的救助服務網路。
提升殯葬服務能力。構建以公益性為主體的殯葬服務供給體系,建立基本殯葬服務保障制度,制定推進城鄉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支持縣級殯儀館、公益性骨灰堂建設和火化設備升級改造。發展“網際網路+”殯葬服務,推崇文明節儉治喪,推動主體多元、形式多樣、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功能齊全、便民惠民、綠色文明的殯葬公共服務。
強化精神衛生服務能力。完善精神衛生社會福利機構建設,圍繞特殊困難精神障礙患者的康復、護理、醫療、康復設備等服務需求,探索靈活多樣供養模式,推動專業機構與社區站點結合互補,提供更加人性化、專業化和規範化的服務。完善患者接收、救治、康復等工作程式和管理制度。
第二節 全面提升社會救助保障能力
實現社會救助事業穩步發展,改革成果惠及更多困難民眾,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更加密實牢靠。
構建綜合救助格局。完善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貧困家庭認定辦法。對符合政策的城鄉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給予特困人員供養救助。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等導致基本生活暫時陷入困境的家庭和個人給予應急性、過渡性社會救助。對遭遇自然災害的給予受災人員救助。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網際網路綜合救助格局。
夯實基本生活救助。健全基本生活救助制度,規範基本生活救助標準調整機制,加強分類動態管理。建立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指標評估體系,保障已完全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依靠產業就業幫扶脫貧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等人員的基本生活。
完善專項和急難社會救助。完善醫療、教育、住房、就業等專項救助制度體系。強化急難救助功能,對遭遇突發性、緊迫性、災難性困難,生活陷入困境,靠自身和家庭無力解決,其他救助制度暫無法覆蓋或救助後生活仍有困難的家庭或個人,通過臨時救助給予應急性或過渡性生活保障。根據困難類型,給予救助幫扶。依法提供法律援助服務。
完善兒童保護救助體系。保障困境兒童生存、發展、安全權益。運用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安全保障等政策措施,分類施策,精準幫扶。完善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體系。加強殘疾兒童基本康復救助保障,將政府保基本與醫療、臨時救助等保障制度銜接,推進康復服務享有均等化。依靠社會力量擴大康復服務供給,鼓勵多種形式舉辦康復機構。
大力發展慈善事業。落實慈善激勵政策,鼓勵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社會組織以捐贈財產、設立項目和提供服務等方式,自願開展慈善幫扶活動。建立政府救助和慈善救助銜接機制。規範發展網際網路捐贈平台,加強網際網路慈善監管。強化機構、人才隊伍建設及社工站功能,開展志願服務“時間銀行”等實踐探索。
第三節 加強退役軍人服務保障
完善褒揚紀念和優撫服務體系,尊重關愛退役軍人,提高軍人榮譽感、自豪感和獲得感,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統籌烈士紀念設施建設。推動烈士紀念設施提質改造,完善市級、區縣級烈士紀念設施建設標準和服務規範。創建烈士紀念設施數位化展示平台,提升智慧型化安防水平,數位化展示宣傳革命文物和弘揚英烈英雄事跡。
提升優撫機構服務保障能力。依託醫療服務機構,增加優撫護理型床位和設施設備,保障殘疾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醫療和供養需求。積極籌建市級光榮院,明確光榮院服務對象,最佳化布局,保障集中供養,規範服務標準,推動服務設施達標。
強化退役軍人就業服務保障。重視退役軍人就業安置和自主擇業、創業服務保障。利用各方資源和平台,提升就業創業率。依託新經濟新業態發展,挖掘就業創業崗位。完善安置和支持政策,帶動和吸納就業。鼓勵自謀職業、基層就業、返鄉創業。落實培訓幫扶政策,拓寬就業安置渠道。
第四節 提高殘疾人自我發展能力
堅持普惠與特惠、兜底保障與就業增收相結合,政府扶持、社會幫扶與殘疾人自強自立相結合,做好殘疾人基本民生保障。
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為無業重度殘疾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為符合條件殘疾人提供集中或社會化照護。建立困難殘疾人家庭定期巡訪探視制度。在重大疫情和災害等緊急情況下對殘疾人進行醫療和生活保障。完善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製度、貧困精神殘疾人基本精神類藥物費用補貼救助制度和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補貼制度,幫助殘疾人參加基本醫療和養老保險。
加大殘疾人公共服務供給。制定提升殘疾人自我發展能力扶持政策。加強殘疾人勞動權益保障,完善殘疾人就業法規政策,創新形式,改善服務,消除歧視,健全就業補貼和獎勵制度。優先為經濟困難殘疾學生提供免費的學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開展殘疾人職業培訓,提高其受教育水平、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
改善殘疾人保障條件。提高殘疾人事業法治化水平,建立穩定增長的投入保障機制,運用信息化和科技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政府主導,統籌建設康復學校,建立基層殘疾人服務平台,鼓勵社會力量和市場主體參與服務。將殘疾人康復協作、文化體育交流等納入對外合作。
專欄8社會救助服務保障工程。強化社會救助政策落實,適時提高救助標準。切實落實特困人員供養責任,實現有集中供養意願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100%,分散供養特困人員100%簽訂委託照料服務協定。積極推進西安市社會綜合救助服務平台項目,全力提升我市社會救助信息化水平。完善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體系,建立站外托養監管長效機制。社會福利服務保障工程。推進市社會福利院提升改造、市精神衛生病院轉型發展及市按摩醫院遷建。推進周至殯儀館建設。提升市回民殯儀館服務水平。利用“網際網路+慈善”模式發展捐贈平台和慈善監管並向農村拓展。創建國家和省級福彩中心示範店和公益驛站,並規範監管。完善志願者註冊登記制度,健全覆蓋城鄉志願服務網路。依託城鄉社區,建設一批社會工作和志願服務站並逐步實現品牌化。婦女兒童關愛服務保障工程。將事實無人撫養、重病重殘、流浪、貧困和孤兒等各類困境兒童納入政策保障。健全農村留守婦女兒童救助保護機制,落實監護責任。推進市兒童福利院改擴建和按摩醫院維修改造,加快區縣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建設,推進社區“兒童之家”建設。籌建西安國際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擁軍優屬安置工程。落實“三項制度”,爭創全國全省雙擁模範城十連冠。建立省市縣三級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服務保障體系。實施功績制排名選崗、優先選用“陽光安置”政策。創建退役軍人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目錄清單。加快推進市級軍人休養院、光榮院、軍人公墓、軍事供應站以及全市四級服務保障陣地建設。推進市烈士陵園改造提升。建設市級、區縣兩級網上信訪聯訪系統。做好光榮牌懸掛、優待證辦理髮放等工作。殘疾人服務保障工程。建立一批殘疾人創業孵化示範基地、文化創業示範基地和輔助性就業機構、就業輔導員培訓機構,每年扶持1000名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農村殘疾人從事種植養殖和手工業等每年不少於1500名,簽訂幫扶協定的企業、聯合社每年安置困難戶不低於總數20%。完善困難殘疾兒童、少年、大學生教育資助政策。創辦1所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到96%。推進市級和區縣級殘疾人康復中心、市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中心、市聽力語言康復中心建設。提供無障礙信息服務視窗,設定無障礙停車位和各類標識。
第九章 健全文化權益保障制度體系
第一節 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先進文化,活躍民族文化,建設文化強市。
加大文物保護利用發展力度。健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機制,加強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實施重要考古發掘。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加強館藏文物保護修復和重要典籍整理出版,推進文物保護數位化,夯實科技支撐。健全文物督察制度,落實各類保護標準要求,規範民間文物收藏和市場秩序。強化文物保護宣傳推廣,推進文物資源保護展示利用。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做好資源普查和動態評估,完善代表性傳承人制度。加強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保護各級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民俗及相關聯的生產生活環境。支持文化街區、遺產展覽、傳習場所建設。推進遺產生產性保護,推動產業轉型,培育老字號,通過市場實現活化傳承。
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發掘各類文化遺產承載和蘊含的悠久歷史、深厚文脈和精神內涵,改造陳舊的表現形式,賦予新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加強十三朝古都、絲路起點、城牆遺址、漢長安城遺址等重要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和傳承利用。
第二節 提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構建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加強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推進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等設施達標建設,鼓勵有特色資源的區縣(開發區)建設博物館等保護展示設施。完善基層綜合性文化設施,調整最佳化基層文化惠民工程。推進智慧廣電服務網路建設,實現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高清化、互動化、移動化,完善應急廣播建設和管理體系。
健全公共文化服務標準。落實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內容、種類和數量等方面要求以及市政府保障責任。建立服務水平監測評價體系和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健全系統完善、層次分明、銜接配套、科學適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
提升基本公共文化均等化水平。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原則,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加強資源整合,保障特殊群體基本文化權益,將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農民工、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生活困難民眾作為重點對象,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和適用性。
擴大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開展公益性文化藝術活動,擴大文化消費需求。加強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創新文化產品和服務內容。完善公益性演出補貼制度,鼓勵藝術表演團體公益性演出。激勵低門票商業演出和電影放映,出版適應民眾購買意願和能力的圖書報刊。利用經營性文化設施、非遺傳習所和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等場所,向公眾提供優惠或免費的公益性文化服務。
第三節 促進文化事業與產業協調發展
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提升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滿足人民民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文化需求。
加快推進重大文化工程。把重點項目作為引領我市文化產業發展著力點,推動文化產業全面發展。實施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弘揚舞台、戲曲、繪畫藝術等精髓文化傳承。實施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融媒體中心等文化工程,擴展文化事業發展新路徑。鼓勵以創意設計、影視製作、文化旅遊等產業門類為重點,建設一批具有較強示範效應和拉動作用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
調整最佳化文化產業布局。將文化資源向優勢領域、項目和企業聚集,培育規模化、高水平文化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強的控股文化企業。推進眾創空間建設,支持專精特新中小微文化企業發展。推動文化與旅遊、科技深度融合,促進傳統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新型文化業態健康發展。完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推動文化產業健康有序、集約化、優質化、內涵式發展。
加強文化產品創新發展。推進文化產品生產創作,提升文化原創力,推出更多與時代匹配的精品力作。發揮科技支撐作用,推動文化創作、生產、傳播和消費各環節創新,培育文化創意產品,帶動中高端文化產品發展。實施文化品牌戰略,扶持一批有影響力、代表性文化產品和企業品牌,創建以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為核心的產業集群,支持文化老字號產品創新和品牌建設。
第四節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深入推進我市文化體制改革,構建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管理體制機制。
完善文化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文化領域“放管服”改革。健全黨委和政府監管結合、宣傳部門主導的文化資產管理體制,夯實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統一的工作機制。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加強文化行業組織建設,最佳化文化市場秩序。
推進文化企事業單位改革。深化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改革,完善理事會制度。推進影視業、出版業、文藝院團等領域改革。推動國有文化企業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骨幹企業轉企改制、資源整合,打破區域限制和行業壁壘,以資本為紐帶實行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重組,培育文化產業領域戰略投資者,推動民營文化企業健康發展。
加快文化生產經營機制改革。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和新型主流媒體建設。健全文化投融資體系,爭取國家和我省文化產業基金扶持,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文化生產經營,推動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快完善無形資產評價體系。
專欄9文明傳承傳播工程。依託西安渭河生態走廊,打造黃河文化品牌線路,講好“黃河文化故事”。借鑑古遺址,明晰標誌性文化輪廓和符號,講好“西安古都故事”。圍繞城牆,推出系列深度文化體驗產品,講好“歷史傳承故事”。利用秦嶺國家公園建設,加強綜合保護利用,講好“秦嶺祖脈故事”。憑藉豐富特色旅遊資源和旅遊目的地,講好“文旅融合故事”。創建文明城市、誠信城市。建設10家文明實踐中心。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加強太平遺址等史前遺址考古和周秦漢唐都城遺址與漢唐帝陵考古、科學研究,推進秦阿房宮、漢長安城、唐大明宮等大遺址保護和展示利用。深挖西安歷史文化內涵,打造博物館之城。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工程。構建“三館一站一中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市級文化設施1處2館、區縣級圖書館7個、文化館5個,創建5個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高質量示範區縣,完善市、區、街道、社區四級建設標準和服務網路,推進文化場館(站)免費開放。創建“音樂文化聚集區”“文化會客廳”,創新5部優秀文藝作品。文化產業發展工程。加快44個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創建150個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加快推進漢長安城漢文化傳播展示中心項目、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改造項目及西大名片工程、民族創意空間等項目,培育新興業態,發展動漫遊戲文化產業。文商旅融合發展工程。完善各類產業功能區、園區、旅遊景區等配套服務,打造一批功能融合發展的高端商圈、國際國內科技含量高的文商旅體教綜合設施。搭建企業與電商合作平台,推出文旅商品研發升級項目。利用科技網路打造有故事、形象和溫度的創意文化,弘揚歷史紅色文化,傳承古典絲路文化,打造時尚品牌文化,推進經濟非遺文化,發展科技數字文化,融合民族國際文化。
第十章 構建居民休閒服務體系
第一節 加快居民休閒制度建設
構建我市系統合理的市民休閒制度體系,完善休假制度,推動休閒服務創新發展,充分保障市民休閒需求。
構建休閒政策法規體系。立足市情和社會預期,精準設計,統籌協調,釐清美好生活建設體系,制定市民休閒政策。健全休閒法律法規,分類制定休閒指導標準,強化文化、旅遊、健康、養老、教育、體育等與休閒產業政策及業態銜接融合。
探索完善休假制度安排。完善休假制度,建立多元化休假模式,落實靈活帶薪年休假制度,推動法定節假日、帶薪休假日和周休日有機銜接。研究民族特色假日安排,最佳化機關和學校等群體休假政策,保障居民合法休假權利。
推動休閒制度創新發展。出台休閒新業態、新產品和新領域管理標準及實施辦法,完善相關產業休閒服務功能。圍繞環境條件、公共服務、安全保障、休閒項目和質量等方面引導行業協會、研究機構等市場力量參與研究制定發展政策和行業標準。
第二節 最佳化居民休閒空間
統籌城鄉休閒空間布局和設施建設,加強公共休閒服務供給,打造居民休閒目的地,完善居民休閒空間體系。
拓展公共休閒空間。擴大綠地公園、休閒廣場、社區健身場所等公共休閒空間供給,打造環湖和環河等休閒帶、步行廊道、生態漫遊系統,完善圖書館、文化館、藝術館、博物館、展覽館、體育館、足球場等休閒服務功能。利用國家公園、自然公園等拓展居民休憩空間。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完善旅遊休閒空間。
構建便捷休閒交通網路。完成機場、火車站等交通樞紐規劃建設,打通、連線重點旅遊景區、示範區、特色旅遊度假區、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等旅遊休閒交通線路。完善高速鐵路、城際快速鐵路和地下軌道及高速公路網建設。依託幹線道路打造特色旅遊風景道,完善道路沿線餐飲、住宿、加油站、維護補給等服務配套設施。
打造國民休閒目的地。依託“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國家中心城市、都市圈等發展戰略,結合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文化公園、主題公園等加強休閒業態資源整合、最佳化及區域協作。打造跨區域、融合性的特色旅遊區,培育旅遊品牌,推進城牆、渭河、涇河和灞河等文化旅遊帶建設。
第三節 創新居民休閒產品和服務
結合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培育新興休閒業態,擴大休閒產品和服務供給。
加快傳統旅遊景區轉型升級。最佳化重點景區和度假區布局,推動景區評級體系改革。完善遊客服務中心、旅遊集散中心、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開發提供多樣化文旅產品和服務,打造觀光、體驗、娛樂、度假、購物、療養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加快線上線下融合,完善線上預約、智慧導覽等服務。加強旅遊品牌創建和行銷推廣,拓展旅遊休閒產業鏈。
推動休閒業態創新發展。依託養老、體育、健康、文化等領域服務功能,壯大農業、康養、科教、會展、商務等旅遊新休閒業態。打造精品旅遊聚集區、旅遊線路、鄉村旅遊,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鄉村旅遊重點村。發展溫泉、冰雪、山地、森林旅遊及養生等新業態,推動冰雪、山地戶外、水上、航空等領域與休閒融合。
加快休閒產業一體化發展。實施“一村一品”和“後備箱工程”,加快農業與旅遊休閒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旅遊休閒裝備製造業,深化旅遊休閒與工業設計、科技、金融等領域融合。發展智慧“網際網路+”雲端旅遊,拓展線上旅遊信息諮詢、遠程導遊、旅遊保險、數字旅遊等新空間、新產品、新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對休閒業支持。
第四節 營造健康有序的休閒市場
營造公平合理市場環境,提升行業綜合服務水平,加強行業協同監管,促進市場穩定、健康、有序發展。
最佳化市場主體發展環境。完善社會投入機制,促進人才、資本、技術、信息等相互融通。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健全無形資產交易規則平台,為多元化市場主體提供公平、開放、健康、有序的競爭環境。加大對大型、優質企業和知名品牌宣傳推廣,對有創新活力的中小微企業和創客的資源傾斜。
健全休閒市場服務體系。最佳化旅遊住宿、線上旅遊服務,提升導遊和領隊業務能力,規範旅遊市場新主體、新業態、新群體健康發展。創建休閒服務平台,建立與公安、交通、應急等管理系統互動共享,提供無縫、及時、準確、互動的信息服務對接,為居民休閒出行創造安全便利條件。
加強休閒市場綜合監管。健全完善監管機制,將休閒市場主體和從業人員信用記錄納入信用共享平台和企業信息公示系統。加強市場協同監管、聯合執法,推進投訴舉報專線和網際網路平台建設。開展系列專項整治、跨部門“雙隨機”聯合執法,保障商戶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良好市場秩序。
專欄10市民休閒時空服務保障工程。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嚴格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職工休假,落實帶薪年休假的監督並予法律援助。探索中國小放春秋假,高職高校依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推進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城市休閒、運動公園等免費開放。穩定休閒公園、遊覽景區、景點門票價格。老年人、現退役軍人和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實行減免門票政策。設立公眾免費開放日。倡導企業安排職工旅遊休閒作為獎勵和福利。市民休閒環境服務保障工程。發展民宿、經濟型酒店、汽車旅館、自駕車及房車營地。完善街區、景區等場所語音、盲文提示等無障礙設施和信息服務。做好古都遺產游、宮殿陵寢、考古專項游、尋訪傳奇人物足跡游、城市變遷考察、祖庭朝拜游、首腦蹤跡游等產品開發。做大做強民俗體驗游、秦嶺山水休閒遊,都市商務會展游、涇渭濱水休閒遊、夜間娛樂休閒遊、紅色之旅、修學旅遊、古都徒步游、古都攝影之旅、周秦漢唐文化主題游、高科技體驗游、博物館游、溫泉休閒度假游、西安美食游、節慶和演繹文化游、賽會休閒遊、自駕體驗游、鄉村度假游等產品。市民休閒項目建設保障工程。新建一個綜合性、一個中心性、四個重點區域市民及遊客服務中心。推動全市4A級以上景區、四星級以上飯店、旅遊集散中心等遊客集中場所網路和導航全覆蓋。扶持500家旅遊企業提供線上智慧服務。鞏固提升旅遊廁所服務質量管理水平。所有旅遊景區景點交通引導標識全覆蓋。建設自駕車露營地15座。推出100條精品旅遊休閒線路、200個深度休閒打卡點。推進33個旅遊休閒產業項目建設,創建60個市級鄉村旅遊示範村、30個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2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打造30部旅遊休閒演藝精品。市民休閒安全服務保障工程。加快旅遊諮詢中心和公共網站建設,完善服務熱線,掌控目的地安全風險。完善道路標識系統、交通服務功能。加強休閒安全、衛生及救援等保障。加強工作服務和志願者等培訓。倡導誠信經營,加強行業自律,暢通溝通協調、投訴渠道。建立規範投訴處理機制,打擊欺客宰客和價格欺詐等各種違法行為。
第十一章 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
第一節 落實全民健身戰略
把滿足居民健身需求、促進全面發展作為體育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全民健身戰略,不斷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抓好全民健身“六個身邊”工程建設,圍繞體育公園、多功能運動場、健身步道、全民健身中心、全民健身園區及水上等項目,利用空置場所、地下空間、公園綠地等,建設民眾身邊的健身場地設施。加強公共體育設施管理,形成“15分鐘健身圈”,確保健身安全。
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建立面向全民的體育運動水平等級標準和評定體系。發展各類民族、民間、民俗傳統等民眾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打造有區域特色、行業特點、影響力大、持續性強的品牌賽事活動。完善民眾性競賽活動和激勵機制,引導社會力量舉辦全民健身及賽事活動,健全百姓身邊健身組織,構建民眾體育競賽體系。
促進重點人群體育發展。關注體育健身活動,開展兒童青少年、婦女、老年人、職業人群、殘疾人等重點人群體質健康干預行動。推動足球、籃球、排球普及提高,支持冰雪運動進校園,普及冬運知識。促進體育教育互通互認,完善各類賽事體系。鼓勵安排工間健身時間,支持新建工作場所配建健身場地。推動開展殘疾人體育健身康復活動。
第二節 提升體育運動綜合實力
將體育事業融入全市城市建設大格局中謀劃,深化體育改革,推動民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協調發展。
完善競技體育發展模式。建立運動員選拔制度,倡導高校、地方及社會力量參與體育運動。健全競技體育公共投入效益評估體系。做好全運會和國內外、省內運動賽事備賽參賽工作。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形式多樣的系列賽、大獎賽、分站賽。組建職業聯盟,加快運動項目、教練員、運動員職業化發展。完善職業體育俱樂部現代企業制度,培育職業聯賽。建立體育經紀人制度,探索職業運動員管理制度,促進特色足球、籃球、排球發展。
促進民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以舉辦全運會為契機,推動民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平衡發展,將民眾性體育納入全運會。加強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人才隊伍互聯互通,形成全民健身、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良性互動。推動各級各類體育賽事成果惠及更多民眾。推進全運會場館及配套設施建設,提升賽事服務接待能力。
第三節 擴大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
完善政策體系,激發市場活力,改善產業結構,最佳化要素保障,擴大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
激發市場活力。取消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和協會對非體育系統、民營經濟投入體育產業的限制。制定大型體育辦賽指南,規範轉播節目。建立體育醫療康復行業標準、機構設立標準和審批流程。鼓勵用體育消費券和“運動銀行”方式促進消費。支持工會用會費為職工購買健身服務。將運動營地納入青少年研學基地。
改善產業結構。推動體育用品製造業創新發展,鼓勵高校、政府和企業聯合建立體育用品研發製造中心。組織體育消費博覽會,完善戶外運動營地配套設施。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社會足球場地建設專項行動。推進體醫結合,建立運動處方實驗室,完善運動處方庫。
壯大市場主體。推進運動休閒特色小鎮規範發展,加強體育產業聯繫點和基地建設管理,培育體育產業創新試驗區。統籌各類賽事,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引導各類體育組織與體育企業產需對接,打造體育產業增長極。對發展冰雪和山地戶外等運動項目的企業,可採取“占補平衡”“異地補植”辦法,占用少量林地。可利用“批而未用”“四荒”土地發展體育產業。
第四節 大力弘揚體育文化
大力弘揚體育文化,開展特色體育活動,激發居民健身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強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
傳承體育健身文化。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加強優秀民族、民間、民俗體育的保護推廣和創新,推進傳統體育文化挖掘和整理。加強體育文物、檔案和文獻等普查、收集、整理、保存和研究利用。開展傳統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活動。鼓勵社會組織和單項體育協會打造褒獎運動精神的各類榮譽獎勵。
豐富體育文化產品。挖掘運動項目特色,講好運動員和運動項目文化故事。培育品德優秀、運動成績優異的體育明星,組織開展公益活動。實施體育文化創作精品工程,創作具有時代特徵、體育內涵、運動特色的體育文化產品,鼓勵開展體育影視、音樂、攝影、美術、動漫和體育收藏品等展示和評選工作。
開展特色體育交流。擴大政府間和民間國際體育交流,支持利用“一帶一路”發展體育產業,舉辦系列體育賽事,打造體育旅遊賽事和精品線路。
專欄11全民健身保障工程。舉辦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賽、“舞動長安”全民健身技能賽及游泳賽等健身賽事。開展“體育大拜年”、“全民健身月”等主題健身活動。創辦跑步、騎行、登山和健身操舞等民眾喜聞樂見運動項目。每年舉辦全民健身活動不少於600項(次),參與體育健身鍛鍊人數達到53%。利用全民健身中心及健身園區、多功能運動場、健身步道等開展健身惠民工程。建設西安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大力培育社會體育組織、志願者,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5000人(次)。競技體育保障工程。對標十四屆全運會、十七屆省運會和十七屆市運會競技項目,最佳化競技體育項目布局,培訓一批國際和國家級教練員、裁判員、優秀體育後備人才。依託體育俱樂部、學校及社會力量,籌劃各類體育比賽,重點抓好青少年體育賽事,每年舉辦50項次,參賽人數2萬餘人次。推進冬季項目、籃球和足球項目,建設足球場地80塊。拓寬人才雙向交流合作渠道,鼓勵創建市籃球、足球職業隊。體育設施建設工程。建設西安市體育訓練中心、西安市水上運動訓練中心、西安國際足球中心。指導區縣開發區建成“四個一”項目。抓好市人民體育場改造以及高陵區文體中心、鄠邑區城市運動公園建設。促進體育產業與文旅、康養及科技等產業融合,打造港務、滻灞“體育+旅遊+會展”增長極。引導社會投資,加強奧體中心運動休閒特色小鎮項目、藍田雪場、白鹿原山地戶外、曲江遺址公園等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加強體彩銷售監督管理,力爭銷售量達到80億元。體育品牌培育工程。藉助西安馬拉松賽事,引進國際國內高水平體育賽事,打造一批內涵豐富、發展前景好、可持續運作的IP體育賽事。鼓勵各區縣開發區開展“一區縣一體育品牌”特色體育活動。藉助“一帶一路”政策,引進國內外知名體育組織落戶西安,以冠名、特許、專營和合作等方式舉辦賽事。藉助我市文化底蘊,建設體育陳列室、榮譽室、紀念館和名人堂。加強傳統及非遺體育文化整理傳承推廣。藉助高科技載體,繁榮體育文化創意產品市場。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智慧體育西安”建設。
第十二章 完善基本住房保障體系
第一節 擴大保障性住房供給
堅持“房住不炒”,完善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構建以需定供、保障充分、結構合理的供應體系。
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繼續實行實物保障與貨幣補貼相結合的保障方式,加快存量公租房項目建設進度,加大房源供給,優
化公租房建設管理模式,完善投融資、建設、運營管理平台,採取市場化、企業化模式建立住房保障長效機制,持續提高公租房運營服務保障水平。
推進共有產權房建設。採取限房價、定品質、競地價的方式,由政府與購房人按產權份額共有產權,合理控制銷售價格,降低無房家庭及各類人才的購房門檻,減輕購房壓力。同時強化共有產權房土地支持政策,加快土地供應,鼓勵國有企業積極參與土地競拍。
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完善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產業園區配套用地和存量閒置房屋等方式多渠道籌集房源,主要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
大力培育住房租賃市場。結合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工作,構建政府支持、市場運作的住房租賃體制機制,逐步形成供給主體多元、經營服務規範、租賃關係穩定的住房租賃市場體系,逐步合理提高全市住房租賃比例及租賃市場規模,有效滿足居民多層次住房需求。
第二節 加大城鎮棚戶區和老舊小區住房改造
進行城中村、棚戶區改造,應將集體土地上的村民戶口性質、經濟組織形式、管理體制和土地性質以及村民入學、就業、養老醫療、低保等統一納入城市保障體系。
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做好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工作。將棚戶區改造與城市更新、產業轉型結合起來,重點對髒亂差棚戶區和城中村實施改造。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和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加快工程建設和回遷安置進度。
老舊小區住房改造。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重點解決影響居住安全和居住功能等安全保障問題,逐步完善小區配套和市政基礎設施,提升社區養老、托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推動建設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區。
第三節 加快生態移民整體搬遷
堅持“住房不舉債,脫貧有保障”原則,實施我市居民易地扶貧搬遷、避災搬遷、生態搬遷及其他搬遷。
加強科學謀劃。堅持生態保護與民生保障“雙導向”,明確遷移範圍,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既要促進遷出地生態修復、生態完善,又要統籌保障遷移民眾生產生活、移居安居。
完善配套設施。從實精選遷移對象,從嚴確定遷移規模,對避災遷移、水源地保護生態遷移、其他遷移等嚴格把關,有序實施,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分層次、分階段組織實施。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終生責任制,確保搬遷對象安全住房、飲水、用電、通訊等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且享有便利可及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
專欄12健全用地供給保障。鼓勵利用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自有土地建設保障性住房,農用地轉用計畫指標優先保證保障性住房用地需求。完善財稅支持政策。可按照不低於3%的土地出讓成交價款籌集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政府債券優先用於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扣除貸款風險準備金和管理費用後全部用於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持續落實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運營管理涉及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及相關稅收減免政策。培育市場供應主體。組建國有住房租賃企業,扶持發展多種所有制住房租賃企業,培育一批專業化、規模化市場供應主體,完善市場競爭機制,推動住房租賃市場高質量發展。強化規劃建設管理。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量力而行,加強保障房選址規劃,推進市政配套、公共服務、生活配套、綜合交通等設施同步規劃、建設、交付使用。廣泛套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提高建設品質。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債券融資,促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鼓勵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加大對棚戶區改造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商業銀行開發適合住房租賃業務發展需要的信貸產品。
第十三章 建立社區綜合服務體系
第一節 強化城鄉社區公共服務能力
面向社區居民需求,推動各類公共服務資源整合,促進資源、服務、管理下沉社區,增強城鄉社區對公共服務的綜合承載能力。
推動社區集成更多公共服務資源。依託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機構,重點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優撫對象、困難群體等服務需求。推進生活照料、保健康復、精神慰藉等服務,養老服務覆蓋社區所有居家老年人。為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城鎮登記失業人口、就業困難人員、殘疾人、農村轉移勞動力等重點群體提供教育培訓和就業服務。
補齊社區公共服務短板。將新建居住區配套建設教育、衛生、養老、文體、托育等服務與住宅區同步規劃、建設、驗收、交付使用。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採用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補齊設施短板。農村、偏遠地區、少數民族聚居等社區,加強資源整合,推進公共服務城鄉一體化發展。鼓勵採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或市場化方式完善人群密集和產業聚集區域公共服務設施。
第二節 促進社區公共服務提質增效
加強公共服務資源整合,拓寬各類主體參與服務的保障渠道,發展社區志願者服務隊伍,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提升民眾滿意的精準服務。加強社區公共服務評估評價,暢通居民對服務項目設定、服務質量提升的表達反饋渠道。依據評估結果動態調整公共服務項目策劃、服務供給,有效改進供給模式。加大財政投入,推動更多社區提供日間照料、老年助餐、康復護理、家政服務、托幼托育等民眾急需的公共服務項目。
推進社會參與的多樣化服務。支持政府購買社區服務,建立服務清單,引入專業社會組織承接社區公共服務,推動政府由“買服務崗位”向“買服務項目”轉變。倡導更多市場主體參與社區活動,為居民提供健康、照料、文體等服務。扶持面向社區的公益慈善類、社會服務類組織發展並提供人才培訓保障,實現運營模式標準化、服務內容專業化、工作流程規範化。
保障志願服務的公益性。探索建立社區志願服務積分制,拓寬志願者來源渠道,加強志願者制度化、常態化教育培訓。搭建志願者、服務對象和服務項目對接平台,以家政服務、文體活動、心理疏導、醫療保健、法律服務等為主要服務活動內容,以低保對象、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和兒童、殘疾人為主要服務保障對象,有針對性地在城鄉社區廣泛開展志願服務。
第三節 構建新時代新型社區
發揮科技賦能作用,搭建平台載體,推進社區服務資源共建共享,打造數位化、智慧型化新型社區。
推動數字智慧型社區建設。利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構建設備智慧型、服務便捷、管理精細、環境宜居的智慧社區。推動城鄉社區“網際網路+”養老、托育、醫療、家政、托幼等多種公共服務發展、信息資源集成、智慧型化升級,推動社區服務從被動供給向主動推送轉變。推進數字社區建設,提供教育培訓、遠程診療、日間照料等服務。不斷創新線上服務模式,完善承接信息查詢、公共事業繳費等服務保障功能。
建設數位化綜合服務平台。建立以社區綜合資料庫為基礎,渠道界面統一、覆蓋城鄉的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台。最佳化整合部署在不同層級、部門和分散孤立、用途單一的各類社區信息系統並與電子政務和商務有效銜接。推動綜合信息平台向農村社區延伸。提高信息平台覆蓋率,在社區層面實現“一號申請”“一窗受理”服務,實現信息多跑路、民眾少跑腿。
專欄13“黨建+治理”保障工程。推動黨組織向基層社區延伸,以小區、街區、樓棟、企業、商圈、格線等單元為載體,健全市、區縣(開發區)、街道(鎮)和社區(村)四級黨組織聯動體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社區治理網路,黨組織覆蓋率達到99.8%。“專業+志願”服務工程。完善社區工作準入制度,“權隨責走、費隨事轉”,依法釐清社區職責邊界。健全社區工作人員薪酬體系、考核評估機制和晉升通道。落實學習教育培訓制度,全年不少於30個學時。藉助駐區單位和組織,實施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互聯互通,支持社會組織力量和專業社工進社區。“線上+線下”網路工程。推動線上和線下溝通服務,及時收集意見建議,感知居民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建好民生檔案。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暢通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就業、就醫、入學、社保等公共服務事項辦理渠道。以院落為單位形成線上鄰里互助圈,實現收集、處置、反饋、評價的閉環運行。開展智慧社區試點,每個區縣創建3~5個智慧社區。“機構+服務”建設工程。落實新建住宅小區配建社區服務用房標準(每100戶30平方米)和“四個同步”規定,新建社區服務用房面積不低於600平方米。通過新建、改造、購買、置換和共駐共建等方式,提升老舊小區和歷史欠賬社區服務設施水平。加大農村社區服務設施建設力度,農村社區服務中心覆蓋率達到55%。家政服務業建設保障工程。加強與企業供需對接,建立市級公益性家政信息服務平台。健全考核評價制度,引導從業人員參加職業培訓、技能鑑定和專項能力考核。依託高校、職校和技校提供“訂單式”培養或扶貧免費培訓,建檔立卡,加強監督。探索社保由政府、公司、僱主和從業人員分攤的企業“員工制”管理模式。制定優先提供技術、資金和場地等鼓勵政策,培育和扶持一批品牌形象企業。支持引進成熟家政公司和從業人才,有力推進我市家政服務業健康發展。
第十四章 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保障措施
第一節 創新服務供給
擴大公共服務有效供給,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滿足社會和廣大人民民眾對公共服務多樣化需求。
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最佳化事業單位機構設定,明確功能定位,強化公益屬性,加快從事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改革。落實事業單位法人自主權,深化財政、人事、收入分配等配套改革,確保其依法決策、獨立自主開展活動並承擔責任。
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教育、醫療、文體、養老、家政、托育等公共服務建設和運營管理。規範公開公共服務機構設立標準和審批程式,鼓勵採取招標等方式確定運行主體。推動公共服務普惠性、民辦非營利性機構與同行業公辦機構享受同等待遇。深化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制度,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通過降低準入、分類指導、人員培訓、公益創投等舉措,加強社會組織孵化培育,提升承接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能力。
加強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通過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磋商和談判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合作。政府通過投資補助、基金注資、公共產品價格補貼、貼息等方式支持PPP項目。落實《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管理辦法》,制定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動態指導性目錄,規範購買流程,加強預算管理。
鼓勵發展志願和慈善服務。動員志願服務者參與公共服務,定期發布信息、註冊登記,完善激勵措施。發揮慈善組織、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補充作用,落實慈善捐贈優惠政策。
發展“網際網路+”益民服務。整合服務資源,創新服務供給,建立一體化線上公共服務平台,實現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共享,提供線上諮詢、網上辦理服務,有效滿足公眾需求。
擴大開放交流合作。鼓勵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共建醫療、養老、殘疾人、托養等服務機構。加強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對外交流與合作。借鑑國際先進管理經驗,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量。
第二節 強化資源保障
加大財政性投資,加快重大項目建設,落實服務用地規劃,提供人財物有力保障,強化公共服務兜底和補短板資源保障。
加強財政投入保障。各級政府要穩定公共服務投入,細化清單支出責任,確保服務項目及標準落實到位。擴大各級財政支出規模,提供公共服務兜底和補短板任務的財力保障。
最佳化轉移支付結構。進一步建立完善相關制度,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以及對貧困地區民生重點領域的轉移支付,縮小地區間財力差距,優先解決禁止和限制開發區及困難地區資金缺口。對困難地區民生保障、基礎設施等建設項目,爭取國家和省級財政資金支持。
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清理、整合、規範專項轉移支付,完善資金管理辦法,加大政府對公共服務財力差距的調節力度。統籌安排、合理使用、規範管理各類投入資金。對中央和省級預算內投資公共服務項目,實行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對醫院、學校、保障性住房等項目建設質量實行單位負責人和項目負責人終身負責制。
加強各類人才培養。支持市屬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開設相關學科專業,擴大專業服務和管理人才培養規模。健全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制度,強化定崗定向培養,完善線上遠程教育培訓。對參加相關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鑑定人員,按規定給予補貼。探索建立公辦與非公辦公共服務機構在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機制,對非公辦機構的人才培訓和進修等給予大力支持。
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實施對口幫扶、城市帶動農村的人才支持政策,引導公共服務和管理人才向貧困地區和基層流動。深化公辦機構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公開招聘和競爭上崗制度,推動服務人員保障社會化管理,逐步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健全公開、平等、開放的用人制度。
提升基層人員服務能力。完善基層人員工資待遇、職稱評定、社會保障等激勵政策。推進基層服務隊伍輪訓,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培養計畫,做好志願者、大學生村官、鄉村教師特崗、全科醫生特崗、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等隊伍建設。最佳化現有編制配置,採取購買崗位或購買項目方式,保障基層服務力量。
加強規劃布局和用地保障。綜合服務半徑、服務人口、資源承載等因素,對城鄉公共服務設施進行統籌布局,優先規劃保障公共服務建設用地。新建居住區配套基本公共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養老服務、社區服務等設施,在合理服務半徑內集中安排。老舊小區通過改造或政府購買等形式,完善服務設施。
強化社會信用體系支撐。增強全體公民誠信意識,健全個人信用檔案。加強公共服務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將公共服務機構及從業人員誠信服務情況納入全國聯網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對嚴重失信行為採取失信懲戒及強制退出措施。
第三節 推進實施評估
按照長效可行、分工明晰、統籌有力、協調有序要求,最佳化統籌協調和監督評估機制,推進規劃實施,促進政策和項目落地。
市發改委負責協調全市公共服務推進工作,各部門編制行業“十四五”專項規劃,並與本規劃銜接,以部門專項規劃為主,明確工作責任和進度安排,推動各領域重點任務,保障工程有效落實。加強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政策上的銜接溝通,及時協商解決重大問題。
各區縣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負責推進國家、省政府和市政府確定的公共服務目標任務、工程建設、服務標準和相關政策的貫徹落實,結合實際制定本級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或行動計畫,統籌財政,保證本級財政投入分年度足額落實到位。制定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單位,保證各項指標達標、工程進展順利。
市發改委會同市統計局等有關部門,建立健全公共服務綜合評估指標體系,推進公共服務基礎信息庫建設,開展年度統計監測。適時組織開展本規劃中期和終期評估,重大情況及時報告市政府。
市政府及各有關部門、各區縣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的良性互動機制,推動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拓展公眾參與渠道,做好輿情監測預警和應對,定期開展公共服務需求分析和社會滿意度調查,傾聽人民民眾的呼聲,及時穩妥回應社會關切。
附屬檔案
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序號
公共服務體系
重 點 任 務
責任單位
1
健全均等可及的公共服務體系
完善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擁軍優撫、文旅體育等“七有兩保障”制度體系建設,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持續推進城鄉、區域、人群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擴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以及多層次多樣化生活服務供給,大幅提高公共服務可及性。
市發改委、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體育局、市文化旅遊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退役軍人局、市公安局、市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2
構築人口均衡發展格局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最佳化人口空間結構,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創建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點聯繫城市,加快機構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完善我市人口老齡化制度體系和健康養老服務體系;最佳化兒童發展環境,完善嬰幼兒照護及家庭支持政策,補齊托育發展短板。
市公安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療保障局、市民政局、市發改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3
構建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
推進教育基礎設施標準化工程建設,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推動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高中教育特色提質、職業教育雙元培育、高等教育內涵、特殊教育穩固發展,建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高水平高質量學習型城市。
市教育局牽頭負責,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4
全面促進就業創業服務保障體系
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和靈活高效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創造就業機會,激發創業帶動就業活力,加強重點群體就業服務保障。
市人社局牽頭負責,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5
完善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系
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強化公共衛生服務保障;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優質醫療資源均衡發展,推動中醫藥傳承發展,構建優質高效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提升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能力。
市衛生健康委、市醫療保障局牽頭負責,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6
築牢重點群體關愛服務體系
築牢重點群體關愛服務體系,健全社會福利服務網路,提升社會救助保障能力,加強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提高殘疾人自我發展能力,推進社會兜底服務保障工程,完善扶危濟困民生政策,補齊社會福利基礎設施短板,兜牢人民民眾基本生活底線。
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殘聯、市退役軍人局、市住建局、市人社局、市稅務局、市文化旅遊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7
健全文化權益保障制度體系
健全文化權益保障制度體系,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促進文化事業與產業協調發展,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
市委宣傳部、市文化旅遊局牽頭負責,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8
構建居民旅遊休閒服務體系
構建全民旅遊休閒服務體系,加快居民旅遊休閒制度建設,最佳化居民旅遊休閒空間,創新居民旅遊休閒產品和服務,營造健康有序的旅遊休閒市場,提升全民旅遊休閒品質和旅遊休閒水平,更好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與嚮往。
市文化旅遊局牽頭負責,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9
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
完善全民體育健身服務體系,落實全民健身戰略,提升體育運動綜合實力,擴大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大力弘揚體育文化,提升民眾健身的便利性、可及性,促進民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全面協調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市。
市體育局牽頭負責,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10
完善基本住房保障體系
建立和完善基本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擴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加大城鎮棚戶區和老舊小區住房改造,加快生態移民整體搬遷,妥善解決城鎮居民基本住房問題和農村困難民眾住房安全問題,滿足民眾基本住房需求。
市住建局牽頭負責,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11
建設社區綜合服務體系
建立社區綜合服務體系,強化城鄉社區公共服務能力,促進社區公共服務提質增效,構建新時代新型社區;推進城鄉社區服務設施、智慧社區、社區工作隊伍建設,開展基層社會治理,;加快發展全市家政服務業,推進社會服務保障多樣化,提升全市人民民眾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滿意度。
市民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住建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商務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2
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保障措施
推進社會民生領域改革,擴大公共服務有效供給,推進實施社會效益評估;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創新服務方式,有效提高服務質量;加大財政性投資,加快重大項目建設,落實服務用地規劃,強化公共服務兜底和補短板資源保障,滿足社會和廣大人民民眾對公共服務多樣化需求。
市發改委、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體育局、市文旅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退役軍人局、市公安局、市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