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文科實力,文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文科省級重點學科:(9個),文科國家重點基地平台,省級人文社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文科博士後流動站,文科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0個),文科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文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碩士點,文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文科本科專業,文科院系簡介,文科學術大師,教育家,哲學家,經濟學家,新聞學科專家,管理學科專家,公共管理學科專家,高等教育學科專家,社會學專家,法學專家,文科學術刊物、著作,文科優秀校友,
華中科技大學文科實力
華中科技大學(簡稱華中大)在原華中工學院院長
朱九思等的領導下, 頂住各方面的壓力,開拓創新,率先在全國理工科大學創辦文科,向綜合性大學進行戰略發展。 從1979年創建第一個文科研究機構——中國語言研究所,到90 年代中期華中理工大學在
楊叔子院士的領導下又以倡導理工科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而提升了文科的地位與作用,至今,經過三十年的努力,華中大文科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綜合實力位居同類高校前列。
華中科技大學文科學科門類齊全,擁有文、史、哲、經、管、法、教育7大學科門類。現擁有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社會學系、法學院、人文學院(含三個系所:
中國語言文學系、哲學系、歷史研究所)、
馬克思主義學院、外國語學院等15個文科院、系。文科現有29個本科專業,61個碩士點,32個博士點;11個
博士後流動站,1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
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2個省級重點學科。湧現出教育家
朱九思、
楊叔子,經濟學家
張培剛,哲學家
塗又光、
鄧曉芒,高等教育專家
劉獻君,社會學家
賀雪峰,中青年法學家
俞江等一大批全國知名的學術大師。
華中科技大學文科研究水平較高,擁有2個國家級人文社科發展基地(平台),7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0多個高水平特色研究機構;辦有《
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語言研究》等10多種全國知名的學術刊物。學校每年獲得立項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位居同類高校前列,先後領銜或參與了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7。(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從2005年開始設立,是全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最高級別”的研究項目(國家A級)。)
華中科技大學文科學科實力雄厚,根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心的學科評估結果,華中科技大學文科相當數量的學科排名靠前。設全國排名1-5 A++,6-10 A+,11-15 A,16-20 A-主幹學科公共管理A++;高等教育學A++;新聞傳播學A+;理論經濟學A;套用經濟學A-;法學B;社會學A;管理科學工程A;工商管理A-。
華中科技大學率先在全國建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主辦的人文講座是國內的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一面旗幟。校內學術資源一流,學術交流氛圍濃厚,每周都有來自全國及世界各地的學術大師來校講學,除此之外,華中大的法學學術午餐會、華中大法學講堂、喻園教育講壇、新聞學曬書會、人生事業國家講座、電子政務沙龍等學術交流爭鳴活動都能讓學生開闊眼界、感受大學精神、獲得最卓越的成長。
華中科技大學的文科堅持“加強基礎,面向社會,交叉見長,特色取勝”的發展思路,從高起點研究入手,儘快進入學科前沿,並依託學校工科、醫科強大的優勢,走學科交叉之路,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文科。各院系之間也精誠團結、緊密合作,促進了學科交叉、知識融合和學科整合。許多“文理交叉,套用見長”的專業,在全國獨樹一幟。
文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
西方經濟學、高等教育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
管理科學與工程
文科省級重點學科:(9個)
哲學
| 理論經濟學
| 套用經濟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社會學
| 中國語言文學
| 新聞傳播學
| 教育學 |
公共管理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工商管理
| 外國語言文學 |
文科國家重點基地平台
1、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985工程”科技發展與人文精神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
省級人文社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1、院校發展研究中心
2、現代信息管理研究中心
3、現代經濟學研究中心
4、媒介技術與傳播發展研究中心
5、非傳統安全研究中心
6、區域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
7、創新發展研究中心
8、農村健康服務中心
文科博士後流動站
站名
| 流動站覆蓋的學科點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管理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信息管理與電子商務,物流管理
|
理論經濟學
| 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
|
套用經濟學 | 數量經濟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等 |
哲學
| 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技術哲學
|
教育學
| 高等教育學
|
新聞傳播學
| 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傳播學
|
工商管理
| 會計學,旅遊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企業管理(含:財務管理,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
|
公共管理
| 電子政務,公共安全預警與應急管理,行政管理
|
社會學 | 社會學、人類學、人口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中國語言文學 | 中國語言文學等 |
文科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0個)
0101 哲學
0201 理論經濟學
0202 套用經濟學
0303 社會學
0401 教育學
0503 新聞傳播學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1202 工商管理
1204 公共管理
文科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
01 哲學:
0101哲學
02 經濟學:
0201理論經濟學;0202套用經濟學
03 法學:
0301法學;0303社會學;305馬克思主義理論
04 教育學
0401教育學;0402心理學;0403體育學
05 文學:
06 歷史學
0601歷史學
12 管理學:
1201管理科學與工程;1202工商管理;1204公共管理;1205圖書館、情報與檔案
文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碩士點
01 哲學
0101哲學
010101 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2 中國哲學
010103 外國哲學
010104 邏輯學
010105 倫理學
010106 美學
010107 宗教學
010108 科學技術哲學
02 經濟學
0201理論經濟學
020101 政治經濟學
020102 經濟思想史
020103 經濟史
020104 西方經濟學
020105 世界經濟
0202套用經濟學
020201 國民經濟學
020202 區域經濟學
020203 財政學(含:稅收學)
020204 金融學(含:保險學)
020205 產業經濟學
020206 國際貿易學
020207 勞動經濟學
020208 統計學
020209 數量經濟學
020210 國防經濟
03 法學
0301法學
030101 法學理論
030107 經濟法學
0303社會學
030301 社會學
030302 人口學
030303 人類學
030304 民俗學
0305馬克思主義理論
030504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4 教育學
0401教育學
040101 教育學原理
040106 高等教育學
040110 教育技術學
0402心理學
040203 套用心理學
0403體育學
040303 體育教育訓練學
05 文學
0501中國語言文學
050101 文藝學
0502外國語言文學
0503新聞傳播學
050301 新聞學
050302 傳播學
050320 廣播電視傳播學(自設學科)
050321 廣告與公關(自設學科)
0504藝術學
06 歷史學
0601歷史學
060105 專門史
12 管理學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120100 管理科學與工程
120120 工程管理(自設學科)
120121 信息管理與電子商務(自設學科)
120122 物流管理(自設學科)
1202 工商管理
120201 會計學
120202 企業管理(含:財務管理、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
120203 旅遊管理
120204 技術經濟及管理
1204 公共管理
120401 行政管理
120404 社會保障
120420 電子政務(自設學科)
120421 公共安全預警與應急管理(自設學科)
1205 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120502 情報學
文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
一、01 哲學
0101哲學:
1、10101 馬克思主義哲學
2、10108 科學技術哲學
二、02 經濟學
0201理論經濟學:20104 西方經濟學
0202套用經濟學:20209 數量經濟學
三、03 法學
0303社會學:30301社會學
四、04 教育學
0401教育學:40106高等教育學
五、05 文學
0503新聞傳播學:
1、50301新聞學
2、50302傳播學
3、50320廣播電視傳播學(自設學科)
4、50321廣告與公關(自設學科)
六、12 管理學
1201管理科學與工程:
1、120100管理科學與工程
2、120120工程管理(自設學科)
3、120121 信息管理與電子商務(自設學科)
4、120122物流管理(自設學科)
1202工商管理:
1、120201會計學
2、120202企業管理(含:財務管理、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
3、120203旅遊管理
4、120204技術經濟及管理
5、120220智慧財產權管理(自設學科)
1204公共管理:
1、120401行政管理
2、120402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3、120403教育經濟與管理
4、120404社會保障
5、120405土地資源管理
6、120420電子政務(自設學科)
7、120421 公共安全預警與應急管理(自設學科)
文科本科專業
經濟學院
經濟學
| 經濟學學士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濟學學士
|
金融學
| 經濟學學士
|
金融工程
| 經濟學學士
|
國際商務
| 管理學學士
|
*統計學
| 經濟學學士
|
管理學院
財政學
| 經濟學學士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管理學學士
|
工商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市場行銷
| 管理學學士
|
會計學
| 管理學學士
|
財務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物流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
新聞學
| 文學學士
|
廣播電視新學
| 文學學士
|
廣告學
| 文學學士
|
傳播學
| 文學學士
|
社會學系
法學院
公共管理學院
外國語學院
人文學院
文科院系簡介
華中科技大學現有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社會學系、法學院、人文學院(含三個系所:
中國語言文學系、哲學系、歷史研究所)、
馬克思主義學院、外國語學院等12個文科院、系。
1、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創建於1979年,經歷了由最初的工程經濟系、管理工程系、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到管理學院的發展歷程。
學院現有在讀學生5000餘人,其中本科生1200餘人,碩士研究生(含MBA)1600餘人,博士研究生260餘人,
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員2100餘人。學院擁有一支深諳世界先進管理理念、熟悉中國企業發展經驗的優秀師資隊伍。現有教師122人,其中88餘人擁有博士學位。教師結構為教授34人(含26位博士生導師),副教授54人。學院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和企業家為兼職教授。
學院現有生產運作與物流管理系、管理科學與信息管理系、工商管理系、財務金融系、會計系、財政金融管理系、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權系7個系;擁有行政辦公室、教學管理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校友聯絡中心、MBA教育中心、EMBA教育中心、高級管理人員培訓中心、信息中心、圖書館等9個管理服務部門;有現代信息管理研究中心(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電子商務中心(校級)、
智慧財產權戰略研究院(校級)、南亞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校級)等24個研究單位。學院承辦的《管理學報》學術期刊,創刊僅3年,2007年就被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認定為期刊源。
學院現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並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為湖北省重點學科;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會計學”、“技術經濟及管理”、“智慧財產權管理”和“經濟法”學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工商管理(MBA/EMBA)”、“工業工程”、“工程管理”等3個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工商管理”、“市場行銷”、“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財務管理”、“財政學”、“會計學”、“物流管理””等7個本科專業和1個“工商管理”雙學位專業。2002年被國務院學位辦批准為首批EMBA試點單位。2000年,該校MBA在由國務院學位辦和
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舉辦的前兩批試點院校MBA合格評估中排名第七;2001年,在由全國學位和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首次開展的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該院"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評估排名第九。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正在努力開創具有國際水平的管理教育事業,培養具有全球戰略眼光、有膽略、思路寬、善經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管理人才,取得高水平、高質量的研究成果,致力於創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管理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是國內知名的經濟學院之一,有著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家群
”現象的美譽,在已故老一輩著名經濟學家
張培剛、
林少宮等帶領下,發展迅速,具有完整的學科體系、較強的師資隊伍、較高的學術水平、濃厚的學術氛圍、和諧的工作環境和一流的硬體設施,是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的理想園地。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57人,其中教授19人,博導16人,副教授22人,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學者”5人(含3名領軍崗教授,2名晨星崗學者),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其中既有已故
張培剛、
林少宮等學術大師,又有一批學術水平高的中青年教授,絕大多數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和出國訪問進修的經歷。聘請了張五常、石壽永、
田國強、
艾春榮、
譚國富、
徐滇慶、
宋敏、
夏振坤、
謝伏瞻、巴曙松、張燕生、李佐軍等國內外著名經濟學家校友擔任兼職博士生導師。近10位國際一流大學畢業的優秀博士加盟學院。此外,學院還聘請了包括詹姆斯·赫克曼(Jams J.Heckman)、丹尼爾·麥克法登(Daniel L.McFaddan)、羅伯特·恩格爾(RobertF.Engle)、里奧尼德·赫維茨(Leonid Hurwicz)、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irrlees))等5位諾獎得主在內的一批國內外著名經濟學家為兼職教授。
學院具有完整的學科體系。設有經濟學(經濟學-數學實驗班)、金融學、金融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商務、經濟統計學6個本科專業,現有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和統計學三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其中,西方經濟學為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全國排名第三),理論經濟學為湖北省重點一級學科,數量經濟學為湖北省重點二級學科(全國排名第三),還設有理論經濟學和套用經濟學
博士後流動站,擁有理論經濟學和套用經濟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金融和國際商務2個專業碩士點,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區域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勞動經濟學、統計學、數量經濟學等11個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西方經濟學為
國家重點學科和湖北省優勢學科,;以西方經濟學和數量經濟學為基礎的該校現代經濟學研究中心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擁有一批高水平研究平台,包括兩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現代經濟學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兩個研究院(張培剛發展研究院、國開行—華科大發展研究院),以及十多個研究中心和研究所。2016年依託張培剛經濟發展研究院成立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一方面志在傳承張培剛先生“坐而言不如啟而行”、並堅持為學生提供金融前沿資源的精神,另一方面旨在培養當代優秀的金融人才,為我國金融市場發展與改革做出貢獻。
學院以西方經濟學和數量經濟學為主攻方向,高起點開展經濟學教育和科研,在發展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領域形成了鮮明的學科特色,為國家和區域發展提供了大量具有重要的學術生命力和社會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學院教師在國內頂尖和國際重要期刊上發表了一批重要論文。近幾年全院教師承擔和完成了一大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含三項重大招標課題)、國家部委等科研課題和項目。
學院堅持育人為本,人才培養成效顯著。現有在校學生近兩千人,其中研究生500餘人,包括博士生100餘名,學術型碩士生和專業學位碩士生400餘名,國際留學生60餘人。學院重視經濟學基礎理論和方法的訓練,注重學術型、創新型和套用型人才的分類培養。歷屆畢業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在學界、政界、商界成績突出,湧現出一大批的傑出人才。其中活躍在國際國內的一批知名經濟學家,被譽為“華中科技大學的經濟學家群現象”。近年來以數量經濟學領域兩篇全國百優博士論文為代表的學術型人才輩出。
學院具有良好的辦學環境。擁有1.5萬平方米的現代化辦公大樓,實驗教學中心和資料信息中心設施齊全、功能完備。此外,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和林少宮-麥克法登獎學金的建立,也為學院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學優秀成果獎和中國經濟發展論壇已成為我國社會科學界的重要學術品牌。3、公共管理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是我國最早創辦公共管理學科相關專業的高校之一,擁有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在行政管理、土地資源管理、社會保障、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共五個二級學科均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學院自主設定了電子政務、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兩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在國內率先培養這兩個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目前學院提供國內公共管理領域最齊全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和學歷教育,設有公共管理
博士後流動站,是全國首批
公共管理碩士(MPA)
專業學位試點單位,為政府部門及各種非政府公共機構(NGO)提供專業的教育培訓和諮詢服務。2008年,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一級學科被評為湖北省重點一級學科。
華中科技大學素以嚴謹務實的治學傳統享譽海內外,公共管理學院秉承這一光榮的治學傳統,並努力發揮華中科技大學的綜合優勢,把握社會經濟和公共管理髮展的大趨勢,以“電子政務”、“城市政府管理”、“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作為該校公共管理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特色和重點,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幾年來,在2006年國家教育部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的公共管理一級學科評估中,
華中科技大學與
清華大學並列第四名。該校和
北京大學等四所高校的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一起被《中國大學評價》列為A++級,標誌該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進入了國內頂級本科專業行列。2006年全國高校公共管理碩士(MPA)
專業學位評估專家組一致認為“華中科技大學辦學定位準確,辦學思路清晰,並有足夠的相關學科支撐;學校在MPA辦學過程中進行了有力的探索,密切結合社會發展實際,依託華中大學科優勢,辦學特色鮮明,成效顯著。”
4、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院成立於2000年12月,前身為1980年10月創立的
高等教育研究室。1985年6月13日高等教育研究室擴充改建為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年12月16日高等教育研究所與校內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武漢研究基地、《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雜誌等單位合併,組建教育科學研究院。1986年7月28日獲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授權點;1996年4月29日獲教育管理學(高等教育管理)博士學位授權點;1998年6月19日改為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授權點,是當時全國高等教育學專業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1998年高等教育學被批准為湖北省重點學科。2000年獲教育經濟與管理碩士學位授權點,同年獲公共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碩士(MPA)學位授權點。2003年獲教育經濟與管理博士學位授權點,同年獲
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學原理、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育技術學等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007年高等教育學被批准為
國家重點學科。
高等教育學專業是該院的特色優勢專業。早在1986年,作為該院前身的原華中理工大學
高等教育研究所即獲得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是全國範圍內較早開始本專業
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機構之一。1996年,本專業獲批博士學位授予權,成為當時國內僅有的4個高等教育學博士點之一。2007年獲批國家重點學科,是目前全國僅有的2個高等教育學國家重點學科之一。2008年入學湖北省特色優勢學科。
本專業的發展定位是探索高等教育理論,影響高等教育政策,服務高等教育實踐。現有研究生導師1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導師6人。
本專業下設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政策與管理、高等學校發展戰略與規劃、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高校德育與學生事務管理、比較高等教育等6個研究方向。
5、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學院現有新聞與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是全國高校僅有的6個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之一,並設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
博士後流動站,建有湖北省重點文科基地“媒介技術與傳播發展研究中心”。同時,新聞學被評為湖北省品牌專業和國家級特色專業。
有新聞學、
廣播電視新聞學、傳播學三個博士點;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公關學四個碩士點;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
網路新聞傳播學及廣告學4個本科專業;
學院堅持“文理交叉見長,複合特色取勝”的宗旨,倡導學生在獨特的文理交融氛圍中全面發展,培養既有紮實人文社科功底又能掌握現代傳播工具的複合型新聞與信息傳播人才。
6、社會學系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是我國改革開放後最早恢復社會學教學和研究的高校之一,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招收本科生、研究生以來,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教學、科研、管理及國家建設所急需的人才。目前,該系擁有社會學、社會保障二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擁有社會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擁有社會保障、套用心理學二個碩士點;社會學專業2008年被定為湖北省重點學科。
該系有較強的教學、科研隊伍,目前有教授9人,副教授7人,講師8人,近五年來先後承擔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湖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武漢市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湖北省科委和企事業單位委託項目及海外研究基金項目近40項,研究經費近400萬元。研究成果享有較好的社會影響,曾先後獲得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三等獎、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等獎項10餘項。
7、法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是國內新興的一流法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學科可以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在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和
中國專利局的推動下,原
華中工學院創辦了智慧財產權雙學位班,成為全國首批開展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和專業研究的院校之一,培養了新中國最早一批智慧財產權高級人才。1992年,原華中理工大學開始招收經濟法學專業本科生,是
全國重點大學中率先開展法學專業教育的理工類院校之一。1996年,獲得當時全國唯一的科技法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998年,開始招收智慧財產權方向博士研究生。2001年,法學院正式成立。
本世紀以來,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學科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在“爭一流、創特色、倡交叉”的宗旨下,經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法學院形成了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學科體系。現擁有法學理論、
民商法學、經濟法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等法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J.M.)授權點,可培養
馬克思主義法學、法律社會學、社會政策與法律、智慧財產權與公共政策、傳媒法等專業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近年來,法學院主辦了Journal for Law and Policy in China、《
華中法律評論》、《私法》、《
中國科技法學年刊》、《智慧財產權法政策學論叢》等學術出版物,形成了較好的學科發展平台。
教師隊伍及科學研究
現有專任教師54人。其中,教授26人(博士生導師14人),副教授13人,講師15人;80%教師獲得了博士學位;2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易繼明、
羅玉中、
李貴連、
覃有土、
俞江、
裴麗萍、
曹海晶、
鄭友德、齊海濱、
李揚、
李紅海、
杜穎、
何士青、
賈濟東等一大批優秀學者活躍在科研與教學第一線。近5年來,學院主持各類科研項目80餘項,實際到賬科研經費699.555萬元,其中包括國家社科基金與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國家級或省部級項目經費達289.6萬元。代表性科研項目包括: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2006-2020年)戰略研究中關於科技發展法制和政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項目即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保護與策略研究;國家社科基金研究項目中關於中國水權法律制度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關於
產學研結合創新體系的法制建設等;國家軟科學重大專項即技術轉移法律機制研究;以及省部級項目國家
網路信息安全監管體制研究、網路環境下著作權法律保護專題研究等。
8、中國語言文學系中文系的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中文教研室和語言研究所(首任所長為著名語言學家嚴學宭先生),1985年正式建系,先後由黃國營教授、
尉遲治平教授、
汪平教授擔任系主任,現任系主任為
何錫章教授。
中文系現設有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對外漢語兩個本科專業,具有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含文藝學、
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漢語言文字學、
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等8個碩士點),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具有博士授予權,並建有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點。現有教師33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余為講師與助教;教師中有博士學位者22人。教師里有1人擔任全國中文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任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享受
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為湖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2人先後分別擔任了全國、省級相關學會的副會長、會長、常務理事、理事、秘書長、副秘書長等學術職務。
二十餘年來,在學校的大力支持和全體教師的團結奮鬥下,在學術研究和教書育人方面取得了較大成績,培養造就了一支具有相當高的學術聲望、教學效果好、奉獻精神強的師資隊伍,形成了踏實與創新相結合的優良傳統。語言學的研究在國內已有相當大的影響,尉遲治平教授的音韻學研究與計算語言學研究、
李崇興教授的
近代漢語研究、
董為光教授的辭彙學研究、
黃樹先教授的對比語言學研究、
程邦雄教授的文字學研究、
何洪峰教授的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已經得到同行的廣泛關注和認同;文學研究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王乾坤教授的
魯迅研究研究、
劉真倫教授的古代文獻研究、何錫章教授的現代文學思潮與魯迅研究、
李俊國教授的都市文學研究、
王毅教授的新詩研究、
蔣濟永教授的文學閱讀與批評研究、
岳珍教授的詞學研究、
劉久明教授的
郁達夫與外國作家關係研究,在學術界皆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學術地位。
近五年來,中文系教師先後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一般項目6項,教育部重點項目與規劃項目4項,其它省級科研課題10餘項,7項成果獲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2、3等獎;出版學術著作20多部,在國家級等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0餘篇。現主辦有在海內外影響甚大的學術季刊《語言研究》。
9、哲學系1970年,原華中工學院在全國理工科大學率先創辦文科,哲學學科亦在其中;1980年成立哲學研究所,1996年成立哲學系,實行系、所合併的建制。2000年,
華中科技大學成立後,經教育部批准,學校設定哲學本科專業,2001年正式招生。
哲學系目前設有1個本科專業;2個博士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技術哲學;1個哲學
博士後流動站;6個碩士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技術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倫理學、宗教學。
哲學系現有專職教師21人,其中教授5人(皆為博士生導師),副教授8人,講師8人。教師中入選國家人事部“百萬人才工程”1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1人,教育部哲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3人,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的19人,占教師比例的90%。
10、歷史研究所
華中科技大學歷史學科創建於2001年初,經過數年發展,已形成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學術群體。歷史學科現有教職工13人,其中在崗教師10人,兼職教授2人,教輔人員1人,10人具有博士學位,博士生指導教師2人,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7人。在職教師中,1人為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為湖北省歷史學會副秘書長,2人為湖北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博士生指導教師
羅家祥教授曾獲選2005~2006年度中美富布萊特學者,並應邀赴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進行學術交流;
劉金華博士曾應邀赴
香港浸會大學進行合作研究。
根據學校長遠發展戰略,歷史學科發揮所有指導教師的專業特長,招收國學、兩宋學術文化史、中國政治文化史、
中國民俗文化史、歷史
文化與旅遊、
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史、史學思想史等方向的研究生。
11、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於2007年9月,其前身為政治教育系。學院現有教職工5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3人,擁有博士學位者15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者14人。承擔著全校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三個層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任務和本學院博士生、碩士生的培養任務。現擁有1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技術哲學、政治經濟學、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涵蓋了法學、哲學、經濟學和教育學四大學科門類。目前,在讀
全日制研究生114人,其中碩士生110人,博士生4人。
12、外國語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始建於1980年,其前身為華中工學院外語系;1988年改稱華中理工大學外語系。2000年5月,原華中理工大學、
同濟醫科大學、
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併組建
華中科技大學,與此同時,原華中理工大學外語系、原同濟醫科大學外語部以及原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外語教研室合併建立華中科技大學外語系。2005年10月,成立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學院於1986年7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立了專門用途英語(後更名為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碩士點,是全國理工科院校外語專業中最早建立的碩士點之一。現有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和
日語語言文學三個授權碩士點。目前,正在積極規劃建設和申報學科博士點。
學院主辦了學術年刊《外語教育》,2007年底,《外語教育》正式被
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全文收錄。
學院共有英語,日語,德語,翻譯四個系。其中日語系實力最為雄厚,校友資源豐富。翻譯係為
華中地區第一個翻譯系,從2009年開始招生。
文科學術大師
教育家
朱九思(1916年-2015),中國知名教育家。江蘇揚州人。
1929年就讀於
揚州中學,1935年畢業。1936年考入
國立武漢大學。1937年到延安,入
抗日軍政大學。1949年後曾任《民眾日報》、《天津日報》、《新湖南報》總編緝、社長。
1953年~1984年,任原華中工學院副院長、院長、院長兼黨委書記等職,歷任新湖南報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文教部副部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主持華中工學院工作三十餘年,為
華中科技大學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特別重大的貢獻,其教育思想和辦學實踐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1979年3月5日,
朱九思帶領教育部派出的高等教育考察組,到美國、加拿大、日本三國考察了許多著名大學;
1980年4月,朱九思在一期幹部輪訓班上就正式提出要把華中工學院辦成綜合性大學;
1984年12月,華中工學院(1988年改名為華中理工大學,2000年經四所高等學校合併改名為
華中科技大學)領導班子換屆,年屆69歲的朱九思退離大學的領導崗位;
1985年至今從事高等教育學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現任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
榮譽稱號: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
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
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
全國優秀教師等稱號,
哲學家
194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哲學系,師從
馮友蘭教授。他在先秦儒學、楚國哲學史以及中國教育哲學研究上頗有建樹。1970年後編纂馮氏《三松堂全集》共14卷,翻譯馮氏英文著作為中文,其中《
中國哲學簡史》有廣泛影響。主要研究方向:中國高等教育史,教育哲學。著有《楚國哲學史》、《中國高等教育史論》、《文明本土化與大學》等。主要學術兼職有:北京大學環境中心兼職教授、國際中國哲學會(ISCP)學術顧問。塗先生在先秦儒學、楚國哲學史以及中國教育哲學研究上頗有建樹,素以功力見長,著有《楚國哲學史》、《中國高等教育史論》、《文明本土化與大學》等學術論著。另外,
塗又光先生的國學西譯工作在國內學界也享有盛名。
歐陽康,國內中青年哲學家,現任
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入選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和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兼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通訊評審,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哲學學科組成員,全國高校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一、二屆)委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價值論研究室研究員,
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
湖北省哲學學會副會長,中、英、澳暑期哲學學院中方委員,國際哲學家聯合會常務理事,亞洲哲學家聯合會常務理事,中國聯合國協會理事,光明日報社《
博覽群書》編委,北京大學《哲學門》編委,日本INFORMATION(《信息》)雜誌國際編委,美國SOCIAL EPISTEMOLOGY(《社會認識論》)雜誌國際編委。
經濟學家
張培剛,湖北
黃安(今
紅安)人,發展經濟學的奠基人,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兼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華外國經濟學會名譽會長、中美經濟合作學術委員會中方主席,中華外國經濟學會名譽會長,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兼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
1941年進入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並於一年後轉入
文理學院研究生院攻讀經濟學學位;
1943年獲得哈佛大學碩士學位;
194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1947年,他的博士論文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
農業與工業化)獲得1946-1947年度哈佛大學經濟學專業最佳論文獎,並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科最高榮譽獎——“大衛·威爾斯獎”,張老也成為目前為止亞洲惟一獲此殊榮的人(資料截至2009年),該文是世界範圍內第一部以農業國的工業化問題為主題的專著,並在農業國工業化問題上提出許多獨到而精闢合理的觀點,後該文被收入《哈佛經濟叢書》,這本書使他斐聲於西文經濟學界,也使他成為世界上最早從歷史上和理論上比較系統地探討農業國工業化問題的經濟學家,被譽為“發展經濟學的創始人”。
1948年任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顧問及研究員;
1953年調華中工學院(現為
華中科技大學),任建院籌備委員會委員兼基建辦公室主任;
文革結束後,
張培剛在華中理工大學(現為華中科技大學)成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並總結出版了《
新發展經濟學》,1998年,在其帶領下,華中理工大學經濟學院獲得西方經濟學專業博士點,85歲的張培剛成為博士生導師。
數量經濟學家:
林少宮,我國著名的數理統計學家和計量經濟學家,我國計量經濟學奠基者之一,擔任中國現代統計研究會名譽理事長和
中國數量經濟學會顧問,生前為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顧問、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數量經濟與金融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林少宮,1922年12月出生於北京,祖籍廣東
信宜。1944年畢業於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1947年赴美留學,先就讀於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1949轉入美國
伊利諾伊大學,並於1952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1953年在美國
俄亥俄州地頓大學任講師。1954年,在伴侶吳馴叔的支持下,毅然回國工作。1955年至今,先後在華中工學院(華中理工大學,現
華中科技大學)數學系、數量經濟系、經濟學院任教。曾任華中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中國現代統計研究會第一、第二屆副理事長、中國機率統計學會、中國質量管理學會第一、第二屆常務理事。
中青年經濟學家:
徐長生,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1984年7月,
南京大學經濟學系政治經濟學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7年7月,
武漢大學經濟學系西方經濟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2年7月,武漢大學經濟學院西方經濟學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87年7月起至今在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理工大學)經濟學院任教,2000年至今任院長。1997年4-7月曾在德國
杜伊斯堡(Duisburg)大學任
客座教授,2003年1-4月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曾去日本、韓國、泰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中華外國經濟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經濟發展研究會理事,中國生產力學會理事,
湖北省經濟學會副會長,湖北省外國經濟學研究會副會長,武漢市、黃石市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等。
新聞學科專家
張昆, 法學博士,1962年10月出生於湖北省
雲夢縣,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組成員、教育部新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傳播學會副會長、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副理事長, 1990年9月-1991年9月留學日本。主要研究方向:新聞傳播史 、政治傳播學。
管理學科專家
公共管理學科專家
徐曉林,現為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97年被評為湖北省跨世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002年被評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2003年獲得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科研項目擇優資助,2004年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2006年享受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人事部聘為全國公共管理碩士(MPA)
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公共管理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武漢市人民政府參事,
湖北省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委員。
高等教育學科專家
主要學術兼職:中國院校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
中國高等教育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教育部
本科教學評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秘書長,教育部學科建設和本科設定專家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社聯副主席,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
主要學術成果:出版專著15部,發表論文100餘篇,代表作有,著作:《中國傳統道德》、《大學德育論》、《大學之思與大學之治》、《人生的關鍵瞬間》、《專業教學中的人文教育》;論文:《學校德育與社會大系統》、(《新華文摘》全文轉載),《論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教育研究》),《沒有一流的學科就沒有一流的大學》(《求是》),《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的走向》(《
高等教育研究》),《提高教育質量必須轉變教育觀念》(《中國高等教育》),《論高等學校定位》(《新華文摘》全文轉載),《本科教學評估中的辦學特色》(《高等教育研究》)。
張應強,男,漢族,1964年2月出生於
湖北省天門市。現任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高等教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
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高等教育研究》雜誌副主編。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0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5年入選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華中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主要學術兼職: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高等教育學科組成員、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期刊工作分會理事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中國教育學會中青年教育理論工作者協會理事、湖北省中青年教育理論工作者協會副理事長、湖北省學位委員會教育學科評審組成員。是
江西師範大學等10餘所大學的兼職教授。
社會學專家
出版《新鄉土中國》(
廣西師大出版社2003年版)、《鄉村治理的社會基礎》(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鄉村研究的國情意識》(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鄉村的前途》(
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什麼農村,什麼問題》(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國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吳毅,男,1958年生於重慶,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政治學博士,博士論文曾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主要從事中國農村政治研究,著有《村治變遷中的權威與秩序——20世紀川東雙村的表達》(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小鎮喧囂——一個鄉鎮政治運作的演繹與闡釋》(三聯書店,2007年版)以及學術隨筆集《記述村莊的政治》等。
法學專家
易繼明:男,國內中青年法學家,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私法一般理論方向學科帶頭人。200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同年在華中科技大學破格晉升教授。兼任《私法》主編、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科技法學年刊》編輯部主編。2005年8月-2006年7月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研修。
主要代表作:
2、《契約法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3、《私法精神與制度選擇――大陸法私法古典模式的歷史含義》,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4、《跛了腳的“法治”――與夏勇教授商榷》,《法律科學》2006年第2期;
5、《中國物權法草案的修改意見:物權的定義》,《法學》2005年第9期;
6、《論智慧財產權的觀念:類型化及法律適用》,《法學研究》2005年第3期;
7、《再談物權法第1條:制定目的》,《東吳法學》2005年第3期;
8、《中國物權法草案的修改意見:總體結構與制定目的》,《河北法學》2005年第8期;
9、《完善我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律制度――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頒布兩周年》,《科技與法律》2005年第2期;
10、《民法典的不朽――兼論我國民法典制定面臨的時代挑戰》,《中國法學》2004年第5期;
11、《民法之學:關於權利的學問》,《法學》2004年第4期;
12、《認真地對待學者――閒話學者與最近的民法草案》,載《法學》2003年第5期;
13、《民法法典化及其限制》,《中外法學》2002年第4期。
俞江,1972年7月生於重慶,祖籍浙江省
諸暨市。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就讀於
西南政法大學、
北京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曾於2003年與
許志永、
滕彪等一起向全國人大建議審核《收容遣送辦法》,促使國務院最終廢止該辦法。被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欄目等評選為2003年度“中國十大法治人物”;被《楚天金報》評選為2003年度為“湖北省十大感動人物”;並被美國格萊斯曼基金(the Gleitsman Foundation)授予For People Who Make a Difference獎金;繼被《南風窗》雜誌社授予“為了公共利益之良知獎”;。
俞江教授的研究集中在法律史與民法相結合的交叉領域。曾在《
中國社會科學》上相繼發表《“契約”與“契約”之辯》(2003年第6期)、《繼承領域內衝突格局的形成》(2005年5期)等論文。又曾在《歷史研究》、《法學研究》、《讀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專著有《近代中國民法學中的私權理論》、《
近代中國的法律與學術》等。曾獲得第一屆(2005年)
中國青年法律學術一等獎(法鼎獎),上海市第八屆(2006年)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文科學術刊物、著作
《私法》
《華中法律評論》
《中國科技法學年刊》
《智慧財產權法政策學論叢》
《管理學報》
《三農中國》
《語言研究》
《外語教育》
《大學人文啟思錄》
文科優秀校友
全球經濟學家排名第42位(2004年排名48位),在所有華人經濟學家中位居第一(數據截至2008年3月)
石壽永為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經濟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經濟系終身教授(Special-Term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oronto)。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學士(1984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經濟學碩士 (1988年),博士(1991年)(BS, Management, 1984,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 /Ph.D, Economics, 1988/1991, University of Toronto.)
一九八四年畢業於
華中科技大學,獲經濟管理工程學士學位。一九八五年由清華大學赴美留學,是最早進入
華爾街工作的大陸留學生之一。從一九八七至一九九八年,他先後就職於美國
摩根o大通銀行 (JoPoChase),標準o普爾公司 (Standard & Poors),
摩根史坦利公司(Morgan Stanley)等著名金融機構;在摩根史坦利公司期間,他擔任亞洲公司副總裁兼任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一九九八年汪先生受
國家開發銀行邀請擔任顧問,任期滿後,與國際投資機構共同創辦
信中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現年50歲的李軍自2000年6月至今,歷任交通銀行總稽核、董事、常務董事、副行長;1998年4月至2000年6月,任交通銀行總稽核;1990年10月至1998年4月,歷任交通銀行武漢分行副總經理、行長;1985年10月至1990年10月,歷任工行武漢市分行信貸處副處長、技改信貸處處長;1975年8月至1985年10月,在
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市分行工作。李軍於1995年獲華中理工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 2006年9月,李軍接任交通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副董事長。
男,漢族,1955年3月27日出生,畢業於
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高級記者職稱。
公安縣人,現任中國新聞社湖北分社社長,首席記者,並擔任湖北省海外交流協會理事、
武漢作家協會會員等社會團體職務。做過農活,當過教師,做過機關幹部,做過記者,曾三進大學校門,先後就讀北廣新聞系、華工新聞系、華工社會學系,並獲得法學碩士學位。也曾三到香港工作考察,訪問過寶島台灣,並作為中國新聞代表團成員首訪北歐國家
丹麥、
冰島、
瑞典、
挪威。
主要著作包括《伯南克的貨幣理論和政策哲學》、《匯率危局——全球流動性過剩的根源和後果》、《
不要玩弄匯率》、《蒙代爾經濟學文集》(譯著,6卷)、《張五常經濟學》、《金融危機和國家利益》等等。
1982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自然辯證法專業並留校在社會科學系任助教;
1984~1987年華中理工大學西方經濟學碩士研究生;
1987~1995年任華中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系副主任;
1995年6月調入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任教,1997年9月晉升教授,1998-2001年任嶺南學院副院長;
2000年12月任財務與國資管理處處長,
2001年10月任校長助理;
2004年2月任中山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
男,生於1963年12月9日,現任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
2005至2006年,攻讀
華中科技大學在職EMBA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03年7月至今,任東風汽車有限公司黨委常委、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2005年9月至今,任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
巴曙松研究員為享受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常委,
中國總量經濟學會副秘書長,還擔任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企業年金資格評審專家、中國證監會基金評議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銀監會考試委員會專家、招商銀行和招商局香港總部的博士後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先後擔任中國銀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長、中銀香港助理總經理、
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展戰略委員會主任、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等職務。巴曙松研究員還曾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並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
蘇州大學、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擔任兼職教授並指導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巴曙松研究員還先後被評為"中國基金業10年特別貢獻獎"、"地方金融貢獻獎"、“最有影響力獨立董事”等,因為研究成果突出,巴曙松研究員還被
世界經濟論壇評為2009年“全球青年領袖獎”(YGL)。
1956年10月出生,1979年畢業於
河北大學化學系,後在職攻讀於華中科技大學並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和管理工程博士學位。
宋志平是黨的十五大代表,1994年被評為全國優秀青年企業家,1998年榮獲全國優秀企業家“金球獎”,2003年被評為中國創業企業家,2004年被列入
中國企業聯合會、
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論證的首批高級職業經理。2009年出任國藥集團董事長
華中科技大學工程管理系教授,中共黨員,博士,博士生導師,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歷任武漢城市建設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城市建設與管理系系主任、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副院長、黨委書記兼院長、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華中科技大學國防研究院院長,
華中科技大學產業集團黨委書記、
董事局主席團成員,2003年06月任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男,漢族,1952年1月生,黑龍江哈爾濱人,1968年9月參加工作,197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研究生學歷,文學碩士,經濟師。現任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教育工委書記。
1980.03-1984.03,在
遼寧大學哲學系夜大大專學習,
1985.07-1988.07,在
瀋陽師範大學政教系大專起點函授本科學習,
1997.07-1999.07,參加華中理工大學新聞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習,
1999.06獲文學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