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展耳東氏網上宗祠,增強宗祠功能,展示耳東姓璀璨的歷史和丰采,聚合各類耳東姓信息,真正將耳東氏網上宗祠建設成耳東姓後人尋根問祖、緬懷先人、交流信息和聯絡感情的網路平台,網同紀念特制定本發展規劃。
基本介紹
- 本名:耳東
- 出生時間:春秋末期楚國
- 讀音:ěr dōng
- 注音:ㄦˇ ㄉㄨㄥ
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得姓始祖,歷史名人,陳 勝,陳 平,陳 琳,陳 群,陳 壽,陳 禕,陳 摶,陳 雲,陳 毅,陳 賡,陳霸先,陳子昂,陳友諒,陳洪綬,陳天華,陳玉成,陳寅恪,陳嘉庚,陳洪綬,陳賡大將,陳士榘上將,陳再道上將,陳伯鈞上將,陳明仁上將,陳奇涵上將,陳錫聯上將,其他,陳炳德上將,陳光將軍,陳昌浩將軍,陳然烈士,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羋(讀:mǐ) 姓,出自春秋末期楚國官吏耳目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耳目史,亦稱耳目官,是春秋末期楚國新設定的一個官位,實際上就是一種監察史官,即後世的監察御史。周敬王姬丐五年(公元前516年),楚平王熊棄疾病逝,其十歲的兒子羋壬(熊軫)即位,是為楚昭王。
周敬王五年(公元前515年)春季,吳王僚為爭奪中原霸主地位,開始發動伐楚的系列戰爭。當時,吳國公子掩余和公子燭庸率吳國軍隊主力與楚國軍隊相持於潛邑(今安徽霍山),隨後吳國軍隊的退路被楚國軍隊切斷,進退兩難。隨即,遇吳國發生了宮廷政變,吳王僚被公子闔閭以魚腸劍刺殺,之後即位,二公子本與闔閭不合,因此公子掩余棄軍奔徐國,公子燭庸則奔鐘吾國(今江蘇宿遷)。
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吳王闔閭要求徐國引渡公子掩余,要求仲吾國引渡公子燭庸。二公子無奈,便轉向楚國請求避難。楚昭王為了分化打擊吳國,當即令監馬尹大公迎接二公子,把他們安置在養邑(今河南沈丘),並為二公子築城,還割以城父和胡邑(皆今安徽亳州)之田來擴大兩個吳國公子的封邑。而吳王闔廬因徐國和鐘吾國縱令二公子奔楚國,大怒下一舉攻滅了這兩國。接著以伍子胥為行人,討問伐楚之術。伍子胥建議:“三分吳軍,輪流騷擾楚國。”不久,伍子胥就受命執政,位同上卿。之後吳王闔閭與伍子胥、孫武、伯嚭舉奇兵突襲養邑,俘虜了公子掩余和公子燭庸並殺之。當時,吳王闔閭問大家是否可以揮軍直搗楚國的郢都,軍師孫武認為:“吳國經幾次戰爭,民眾疲罷,不宜遠征,尚須假以時日方能深入楚國之境。”吳王闔閭聽從了孫武的主張,遂退兵。
周敬王九年(公元前511年),吳國按伍子胥的戰略,開始實施軍事上襲擾楚國邊境的策略,都是攻掠楚國邊境城邑,待楚國軍隊主力一到就撤退,這就是伍子胥的“彼出則歸,彼歸則出”的著名戰術。而這時的楚國並沒有意識到一場空前的危機正向他們逼近,當時慣於外線作戰、滅人之國、奪人之地的楚國君臣們,很難想到吳國會打進楚國的腹地甚至郢都來。而身為吳國執掌軍政的大夫伍子胥和孫武,急切地盼望從位於吳、楚之間的小國中找到盟友。因為吳國到楚國路途遙遠,吳國軍隊最大的困難在於後勤補給。吳國雖有良將勁卒,但兵員總數比楚國少得多,欲攻打楚國,非得採取突出奇兵、攻其不備的戰略。如果中途沒有盟國支援,糧草僅靠吳國自己輸送,勢必失敗。
周敬王十一年(公元前509年),貪婪的楚國令尹囊瓦因為得到了蔡昭侯姬申那華貴的裘袍和精巧的玉佩、以及唐成公姬如夢的兩匹駿馬,放走了在郢都被關押三年的蔡侯、唐侯回國。蔡、唐二侯離楚國後發誓:“天下諸侯,無論其為誰,如能伐楚,甘充前例。”並請求晉國伐楚國。
到了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春季,晉、齊、魯、宋、蔡、衛、陳、鄭、許、曹、苔、邾、頓、胡、滕、薛、杞、小邾共十八國在召陵會盟,商議伐楚。但由於晉國大夫苟演像囊瓦一樣貪婪,使得會盟毫無結果。於是,蔡昭侯認為只有吳國才真正具有伐楚之能,便派一位公子到吳國做人質,請求吳國討伐楚國,伍子胥和孫武因此大喜。於是,經蔡昭侯牽線,吳、蔡、唐三國組織了一個以吳國為主的反楚同盟,而吳國軍隊的補給,便由蔡國和唐國分擔。兵貴神速,吳國不宣而戰。吳國軍隊以當時所能動用的最大兵力和所能達到的最高速度,在楚國人渾渾噩噩之際,突然攻入了楚國的腹地,慌亂的楚國軍隊節節敗退。到農曆11月,兩軍決戰於柏舉(今湖北安陸),楚國軍隊主力大敗,退到雍澨(今湖北京山),被吳國軍隊追上,楚國軍隊隨即潰散。吳國軍隊進逼郢都。“柏舉決戰”後的第九天,楚昭王一家連同其妹攜隨從棄都城外逃避難。第十天,吳國軍隊攻破郢都。自吳王而下,按尊卑順序,分別住進楚昭王的宮室和令尹、司馬等官員的府第。而伍子胥則掘楚平王之墓“鞭屍三百”,報了滅家之仇。後來越王允常見吳軍主力久出不歸,乘隙襲擾吳國。秦國軍隊以及散而復聚的楚國軍隊聯合起來,敗吳國軍隊于軍祥(今湖北隨州)。秦軍縱橫於方城內外,楚軍出沒於漢水南北,楚國人則紛紛支援秦軍和楚軍而阻擾吳軍,吳軍窮於應付。是年秋,楚、秦合兵擊滅為虎作倀的唐國。吳王闔閭見前方大勢已去,後方大患日亟,當即命全軍撤回吳國。吳國軍隊退走之後,楚昭王回到郢都,時為農曆10月,歷時十月有餘的吳楚大戰終於結束了。在這場大戰中,受禍最慘的是郢都的楚國人,郢都經吳國軍隊的殘暴蹂躪,已經是殘破不堪。於是,楚昭王決定遷都,但仍稱之為郢,以示不忘其舊。從楚昭王十一年冬季起,作為新首都的郢,稱為“載郢”,其地與楚國第四任君主熊渠所封句稟王治所相近,早就有楚國人聚居,到戰國中晚期被稱為“江陵”,載郢的遺址在東漢晚期已被稱為“紀南城”。載郢成為楚國新都城以後,原來的郢都就改稱“鄢郢”了。
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楚昭王病重,臨終之際要子西繼為王,子西堅辭不受;又要子期為王,子期的態度一如子西;沒辦法,楚昭王又要子閭(熊啟)繼為王,子閭也堅持不受,後楚昭王連說了五次,子閭便連辭了五次。子聞見事態如此,為了安慰楚昭王,假意受命,楚昭王遂放心而逝。其後,子閭與子西、子期等商議斷決,立即封鎖訊息,阻絕路口,秘密派精幹的使者回郢都,迎楚昭王之子熊章到城父即位,是為楚惠王,其母為越國女子。
周敬王三十二年(公元前488年),楚惠王即立。痛定思痛,楚惠王擯棄了以往歷代楚王即位後即窮兵黷武大力外擴的做法,收縮自保,楚國軍隊全部收縮國內,並竭力恢復和發展國內經濟,為此,楚惠王特“設耳目史,以督自王而士”的朝堂所有士大夫的行為,以子閭任之,並開始作嚴格的行為記錄(後子閭在“白公之亂”中拒絕當楚王而被太子建的兒子公子勝殺死)。從此,楚國逐漸從瀕於危亡的大難中復甦,國力開始漸充,威名益著,而且讓其他諸侯國沒有感覺像以往爭霸主的那種氣焰灼人之態,在國內使民眾得到了安寧,並在諸侯國面前樹立了一個並不招惹反感的形象。
到了九年後的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楚國恢復了元氣,楚惠王霸氣初涌,乘吳國被越國打敗之機,親率楚軍攻吳。第二年的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楚惠王霸氣再現,一舉滅了陳國。到了周貞定王姬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國勢力再次達到鼎盛時期,楚惠王一舉滅了蔡國,兩年後再滅了杞國。接著,又命公輸般製造雲梯,如果不是為墨子所止,即會向宋國進攻了。從此,耳目史之官位為各諸侯國所看重,在整個戰國時期,成為國君的特權侍從史官。到秦朝時期,秦始皇將耳目史改稱“御史大夫”,並賦予超然的監察之責,“掌監諸郡”,因此又稱“監察御史”,成為天子的重要耳目,並且規定:“耳目官自當獨立,其行不受階級所限。”自秦朝開始,御史大夫不論品級,總是“立於朝堂正位之左末位”,即最東邊第一排第末列之首,隨時出告奉諭所察,甚至直言指責天子而無諱。由於御史大夫原是耳目史,職掌監察之職,又在上朝時站居文職站班的最東邊,因此又稱其為“耳東官”、“聞東史”等。
在耳目史、耳東官、聞東史、御史大夫、監察御史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耳目氏、耳東氏、聞東氏等,後統稱耳東氏,世代相傳至今。
註:
耳目史、耳東官、監察御史等,就如同今之檢察院、督察局、反貪局、紀檢委等諸多機構中的大小官員。自古以來,御史們大都是鐵面無私、剛正忠直、絕不阿諛奉承者,上能責皇、下敢劾權,因此御史們少有善終者,留下了“自古忠臣無好死”的世之感慨。但就是這些悍不懼死的御史們,卻維繫了中國封建制度長達兩千四百餘年。比之如今的所謂監察機構,望一下其中那些權勢熏天、腦滿腸肥的大小官員,看一下多如過江之鯽的貪官污吏,想一下為何北方的輸電線路在冰天雪地堅立不倒而南方的輸電線路在小小的風雪中卻稀哩嘩啦,思一下汶川地震中為何大小酒店與政府樓宇不塌而所有中國小校教學樓垮如齏粉……不禁令人為余浩嘆:今之“耳東”,直如監守魚脩之貓狸爾!
第二個淵源
周敬王四十一年(楚惠王熊章十年,陳湣公陳越二十三年,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滅了陳國,殺陳湣公,其地設為楚國陳縣。由於陳地所處戰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從此成了楚國北方的軍事重鎮和經濟中心。公元前278年,楚頃襄王徙都於陳城,史稱“陳郢”。楚滅陳後,陳涽公的長子陳衍避居於陽武戶牖鄉(今河南蘭考),次子陳溫避禍於晉國,其他陳國公族子弟多紛逃外邦。為避楚人追殺,就有拆“陳”字改為複姓阜東氏、東阜氏者,後以字形近而稱耳東氏、東耳氏,亦有取諧音稱爾東氏者,為單姓因故改複姓的特例之一,世代相傳至今,成為“陳”字的代稱。
得姓始祖
陳胡公。陳姓來源於媯姓,陳姓人是舜帝的後裔。在舜當天子之前,堯把他的兩個女兒嫁給了舜,並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於是舜的後代便稱為媯姓。西周初年,周武王滅了商朝以後,他找到當時舜帝的後代媯滿,把大女兒嫁給他,封他在陳,建立了陳國,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陽)。他選賢任能,揚善罰惡,勵精圖治,使陳國強盛了許多年。媯滿死後,諡號為胡公,故又稱陳胡公、胡公滿。他的子孫便以國為姓,稱為陳氏,並尊陳胡公為陳姓的得姓始祖。
歷史名人
陳 勝
陳 平
陳 琳
字孔璋,漢末著名文學家,江蘇省揚州人,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漢靈帝末年,任大將軍何進主簿。何進為誅宦官而召四方邊將入京城洛陽,陳琳曾諫阻,但何進不納,終於事敗被殺。董卓肆惡洛陽,陳琳避難至冀州,入袁紹幕。袁紹使之典文章,軍中文書,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為袁紹檄豫州文》,文中歷數曹操的罪狀,詆斥及其父祖,極富煽動力,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一戰,袁紹大敗,陳琳為曹軍俘獲。曹操愛其才而不咎,署為司空軍師祭酒,使與阮瑀同管記室。後又徙為丞相門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與劉楨、應瑒、徐幹等同染疫疾而亡。
陳 群
陳 壽
西晉著名史學家,巴西安漢(今四川省南充)人。著有《三國志》65卷。書以三國並列,亦屬首創。
陳 禕
陳 摶
陳 雲
上海(原江蘇省青浦)人,是中國共產黨的高級領導人之一,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
陳 毅
四川省樂至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傑出的領導者與組織者,是新四軍中唯一被授元帥軍銜的人。
陳 賡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軍事家。原名陳庶康,字傳瑾。生於湖南湘鄉二都柳樹鋪。1916年入湘軍當兵。因為不滿軍閥混戰,1921年脫離湘軍,在長沙半工半讀,參加反對軍閥和帝國主義的愛國活動。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著有《陳賡日記》和《陳賡日記(續)》。
陳霸先
陳子昂
陳友諒
陳洪綬
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別號小淨名、老遲、悔遲、悔僧等。浙江省諸暨人,明末清初著名山水畫家,曾師蘭瑛,長於花鳥、山水、尤精人物。清入關後,不作貳臣,出家為僧。
陳天華
字星台,號思黃,湖北省新化人。清末民主革命的先驅者,1903年留學日本,與黃興等人從事反清革命活動。他的著作《警世鐘》、《猛回頭》,宣傳革命思想,影響甚大。
陳玉成
原名丕成,廣西省藤縣人,貧苦農民出身,自幼失去父母,由祖父撫養長大。十四歲參加金田起義,為太平天國青年名將,授英王,末能挽狂瀾於既倒,含憾而死。
陳寅恪
陳嘉庚
福建廈門人,著名愛國華僑,他早年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抗日戰爭時期更是慷慨解囊,解放後,又獨資創辦了廈門大學。
陳洪綬
陳洪綬,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別號小淨名、老遲、悔遲、悔僧等,浙江諸暨楓橋人,明末著名畫家。
陳姓開國將帥簡介
陳毅元帥
陳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省樂至縣人。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回國。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在武漢中央軍校擔任政治工作。同年在南昌起義部隊任第11軍25師73團政治指導員。參加領導了湘南起義。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黨代表,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12師黨代表、師長,紅四軍政治部主任、軍委書記,紅六軍、紅三軍政治委員,中共贛西南特委書記,紅22軍軍長,江西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西方軍總指揮,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紅軍長征後,留在江西蘇區,領導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江南指揮部、蘇北指揮部指揮,新四軍代軍長、軍長。
建國後,任華東軍區司令員兼上海市市長,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54年任國務院副總理。1958年兼任外交部部長。還曾任國務院外事辦主任,外交學院院長,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名譽會長,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副主席。是中共第七、九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72年1月6日,因患腸癌在北京逝世,終年71歲。
陳賡大將
陳賡(1903-1961),原名陳庶康。湖南省湘鄉縣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留校任副隊長、連長。參加了平定商團叛亂和討伐陳炯明的東征。1926年赴蘇聯學習。1927年回國參加南昌起義,任營長。後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機關做情報工作。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中國工農紅軍四方面軍十二師團長、師長,紅軍步兵學校校長,紅軍幹部團團長,陝甘支隊第十三大隊隊長,紅一軍團第一師師長。參加了長征。
建國後,歷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雲南軍區司令員,雲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委,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院長兼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部副部長。是第一、二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
陳士榘上將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工農革命軍第一軍一師一團教導隊區隊長,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排長、副連長、副營長、副大隊長,紅12軍第34師參謀處處長、參謀長,紅一軍團司令員作戰科科長、教導營營長,第四師參謀長,紅13軍參謀長、代軍長,紅一軍團隨營學校校長。參加了長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政大學副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訓練部部長、教育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司令員兼特種工程指揮部司令員、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軍委顧問。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屆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5年7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陳再道上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南軍區副司令員兼河南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武漢軍區司令員兼湖北省軍區司令員,福州軍區副司令員,中共中央軍委顧問,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司令員。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3年4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84歲。
陳伯鈞上將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三團排長、連長,贛西第三游擊隊參謀長,中國工農紅軍第20軍2團政治委員,紅軍學校第三分校學生總隊政治委員,紅3軍第7師師長,紅5軍團第15軍軍長、軍團參謀長,第13師師長,紅5軍團第9軍、四軍參謀長,紅二方面軍第六軍團軍團長。參加了長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湖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訓練部副部長、副教育長兼學術研究部部長、教育長、副院長、代院長,高等軍事學院副院長、院長。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陳伯鈞上將不僅是一位能征善戰的驍將,而且是一名具有革命知識分子氣質的儒將。他愛好讀書、善於思考、長於寫作,在戎馬倥傯中仍保持著記日記的習慣,他生前寫下了數百萬字的日記、文稿。著有《學習毛澤東同志的軍事思想》(1961年)、出版有《陳伯鈞日記·文選》(1987年)。1974年2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64歲。
陳明仁上將
陳明仁(1903-1974),字子良,湖南省醴陵縣人。1924年升入廣州市軍政部講武學校和黃埔軍校學習。參加過廣東革命政府討伐陳炯明的第一、二次東征。後任國民黨陸軍第10師56團團長,陸軍第80師少將副師長、中將師長,陸軍第二師中將參謀長,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國民黨軍政部中將處長,陸軍預備師中將師長,陸軍第71軍中將副軍長、軍長,東北第五綏靖區中將司令、第七兵團中將司令,華中“剿總”中將副總司令兼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8月與程潛率部在長沙起義,後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任湖南省軍區副司令員,第四野戰軍21兵團司令員,第55軍軍長,湖南省臨時政府主席,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代表及第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解放勳章。1974年5月21日逝世,享年71歲。
陳奇涵上將
陳奇涵(1897-1981),號聖涯,江西省興國縣人。1919年入韶關滇軍講武堂分校學習。曾任贛軍排長、連長、代營長。1925年入黃埔軍校,任隊長、連長、政治大隊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被派往江西從事兵運工作。1927年任南昌軍官教育團參謀長。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共贛南特委軍事部部長兼省軍事部辦事處主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教導團團長,紅三軍、紅四軍參謀長,紅一軍團參謀長,江西軍區參謀長,教導師參謀長,軍委隨營學校校長,紅15軍團參謀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軍委教育局局長,綏德警備司令,軍委參謀部部長兼延安衛戍司令,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校長,軍委情報部第三室副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江西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
陳錫聯上將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軍4第10師30團團部政治指導員,紅30軍第88師263團營政治教導員、團政治委員,紅四軍第11師副師長、師政治委員,第10師師長。參加了長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三兵團司令員兼重慶市市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兼炮兵學院院長,瀋陽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北京軍區司令員,國務院副總理。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中央委員,第九、十、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在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9年6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其他
陳康中將
陳仁麒中將
陳正湘中將
陳慶先中將
陳先瑞中將
陳力少將
陳沂少將
陳宏少將
陳奇少將
陳波少將
陳挺少將
陳欽少將
陳浩少將
陳祥少將
陳彬少將
陳熙少將
陳德少將
陳士法少將
陳雲中少將
陳雲開少將
陳中民少將
陳仁洪少將
陳文彪少將
陳外歐少將
陳發洪少將
陳亞夫少將
陳坊仁少將
陳華堂少將
陳興疇少將
陳遠波少將
陳克功少將
陳志彬少將
陳伯祿少將
陳青山少將
陳茂輝少將
陳其通少將
陳明義少將
陳忠梅少將
陳金鈺少將
陳炎清少將
陳宗坤少將
陳宜貴少將
陳紹昆少將
陳信忠少將
陳美福少將
陳美藻少將
陳挽瀾少將
陳鐵君少將
陳海涵少將
陳銳霆少將
陳福初少將
陳福章少將
陳德先少將
陳鶴橋少將
陳炳德上將
陳炳德(1941.7-——),江蘇省南通市人。1958年9月參加工作。196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61年4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2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文化。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戰士、副班長、班長。1964年8月任排長,後任某軍司令部作訓處參謀。1971年2月任師司令部作訓科副科長,後任科長。1974年2月起任團參謀長、師副參謀長、團長等職務,1979年任師參謀長。1979年9月在軍事學院學習。1982年6月任師長。1983年後任副軍長。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在軍事學院高級指揮班學習。1985年畢業後任集團軍副軍長兼參謀長。1990年6月任南昌陸軍學院院長。1992年8月任陸軍指揮學院院長。1993年2月任集團軍軍長,同年12月任南京軍區參謀長。1996年1月起任南京軍區司令員、黨委副書記。2000年1月任濟南軍區司令員。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十六屆中央委員。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5年7月晉升為中將軍銜。2002年6月晉升為上將軍銜。
陳煐中將
陳先鋒中將
陳傳闊中將
陳明山中將
陳培民中將
陳廷俠少將
陳旭榜少將
陳學春少將
陳澤亮少將
陳樹清少將
陳德明少將
陳光將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8年初攜帶大革命中藏的12條槍參加湘南起義。同年4月隨朱德、陳毅上井岡山,先後任排長、連長、支隊長、師參謀長等職。在創建井岡山根據地和反“圍剿”的戰鬥中,身先士卒,屢建功勳。1929年10月,在梅州市梅縣區親率一個營阻擊國民黨軍4個團的輪番進攻,掩護紅四軍主力撤退。1930年2月在水南、值夏戰役中,冒著生命危險,救護林彪。在頻繁的戰鬥中負傷10餘次,曾2次受到紅四軍軍部的傳令嘉獎。1931年11月在第一屆中華蘇維埃代表大會上,被授予二級紅星獎章。1933年任少共國際師師長、紅二師師長。1934年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長征途中,率紅二師突破國民黨封鎖,掩護中央軍委機關渡過湘江。12月30日率部神速抵烏江,首先突破烏江天險,又一次保證中央軍委機關順利過江。此後在智取遵義、攻占婁山關、佯攻貴陽、調出滇軍、威逼昆明、攻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奪取瀘定橋和臘子口等戰鬥中,一路披荊斬棘,搶關奪隘,卓建功勳。曾任紅軍第1軍團代理軍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8月任八路軍115師343旅旅長,被國民政府授予少將軍銜。9月25日,在平型關戰役中率343旅685、686兩個團擔負主攻任務,一舉殲滅日軍板垣師第21旅團1000餘人,取得全國抗戰以來第一個殲滅戰的重大勝利。11月4日指揮廣陽伏擊戰,殲滅日軍近千人。1938年3月任115師代師長。9月和羅榮桓一起指揮部隊取得汾離公路戰役三戰三捷的勝利,同年底率部挺進山東。1939年3月3日與羅榮桓率部在樊壩消滅國民黨軍800餘人。5月11日,115師被日軍包圍在肥城東南陸房一帶,陳光依託周圍山地,發揮部隊山地作戰的特點,白天堅守陣地,斃傷日軍近千人,晚上組織突圍,衝出包圍圈。接著與羅榮桓一道指揮梁山戰鬥,殲日軍一個大隊300餘人,俘虜13名官兵,繳獲野炮2門,擊斃日軍長田敏江少佐。此役被八路軍總部稱為“殲滅戰的典範”。為此,日軍專門撰寫《陳光部作戰研究》的小冊子發至各部隊,供作戰參考。1945年春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是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成員。
解放戰爭時期,先後任東滿軍區、遼吉軍區副司令員和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司令員、松江軍區兼哈爾濱衛戍區司令員。1946年4月,蘇聯紅軍撤離長春,他率遼吉軍區部隊迅速跟進,經3天激戰,全殲偽滿精銳的“鐵石部隊”2萬餘人,解放長春,取得四平會戰中的一個重大勝利。1949年春,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副參謀長,隨軍南下。
陳昌浩將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1年4月被派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員兼共青團中央鄂豫皖分局書記。同年9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政治委員,11月任第四方面軍政治委員。曾與徐向前組織黃安、商潢、蘇家埠、潢光等戰役。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增選為候補中央委員,同年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
1935年5月參加長征。第一方面軍與第四方面軍會師後,兼任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政治委員。
1936年11月任西路軍軍政委員會主席。同年12月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1937年3月西路軍失敗後,轉赴延安。
抗日戰爭戰爭時期至新中國成立後,1939年8月去蘇聯。1952年回國後,任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副局長等職。
陳然烈士
抗日戰爭時期,隨家人流亡到湖北省宜昌等了。1938年夏,在鄂西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並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劇團”。1940年初,隨父親工作調動到重慶,在中共南方局文委的領導和支持下,參與籌辦《彷徨》雜誌,引導青年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革命道路。
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7月起參加重慶市委領導的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編輯、印刷和發行工作,先任《挺進報》特支組織委員,後任特支書記。1948年4月22日,因被叛徒的出賣,在工作間被捕,先後關押於歌樂山重慶軍統集中營渣滓洞、白公館看守所,在獄中受盡老虎凳等種種酷刑,被折磨得死去活來,兩腿重傷幾廢,但堅貞不屈,嚴守黨的秘密。在獄中,把從國民黨高級將領黃顯聲那裡得到的訊息寫在紙上,秘密傳遞給難友,被稱為“獄中《挺進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訊息傳到監獄時,和難友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新手疑縫製了一面五星紅旗。
1949年10月28日,在重慶渣滓洞附近的大坪刑場被國民黨特務開槍殺害,犧牲時年僅26歲。以自己的生命履行了對黨的莊嚴誓言:“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為革命鬥爭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