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陳庶康)

陳賡

陳庶康一般指本詞條

陳賡(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原名陳庶康,出生於湖南湘鄉。出身將門,祖父為湘軍將領。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國家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領導者。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

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曾留校任連長、副隊長。1926年赴蘇聯學習,翌年回國並參加南昌起義。1928年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1931年任紅四方面軍第十二師師長。1932年負傷到上海就醫,1933年3月因叛徒出賣被捕,5月經中共組織和宋慶齡等營救脫險到中央革命根據地,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步兵學校校長。長征中任中央縱隊幹部團團長,到陝北後任紅一軍團第一師師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旅長,太岳軍區、太岳縱隊、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雲南軍區司令員,雲南省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7月作為中共中央代表應邀赴越南,幫助越南軍民進行抗法戰爭。1951年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兼第三兵團司令員、政治委員,後代理彭德懷在志願軍的職務。1952年7月起,任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院長兼政治委員、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部副部長等職。

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第一、二屆國防委員會委員。

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終年58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賡
  • 外文名:Chen Geng
  • 別名:原名陳庶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03年2月27日
  • 逝世日期:1961年3月16日
  • 畢業院校:黃埔軍校
  • 職業無產階級軍事家
  • 主要成就: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
    1934年10月突破烏江
    1942年12月指揮“沁源圍困戰”
    1954年11月任副總參謀長
    1955年9月授予大將軍銜
    中央特科負責人之一
    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首任院長
  • 出生地湖南湘鄉市龍洞鄉泉湖村
  • 代表作品:《作戰經驗總結》
  • 軍銜:大將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投身革命,對峙時期,抗戰時期,解放戰爭,開國大將,晚年生活,主要作品,軼事典故,激怒老蔣,倔強小戰士,南昌起義,援助胡志明,同窗之誼,與中特科,與哈軍工,紀念場所,司令部舊址,故居,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陳賡,1903年2月27日出生於湖南湘鄉市龍洞鄉泉湖村。1909-1911年就讀於本村私塾,1912年進入譚家祠堂私塾就讀。1915年進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國小堂讀書1年[未畢業]。

投身革命

  • 反對軍閥
1916年投筆從軍,編進湘軍魯滌平部第6團2營當兵。1916-1920年,參加討伐吳佩孚,驅逐張敬堯趙恆惕,“護法”之役,湘鄂之役等戰役。[1916—1920年,由2等兵升至上士。]
1921年,從岳陽脫離軍隊到長沙,一邊在粵漢鐵路湘局作辦事員,一邊進入補習學校和業餘中學繼續學習。並在長沙參加“青年救國會”等民眾團體,積極從事反帝愛國活動。
1922年進入毛澤東同志倡導開辦的自修大學,和毛澤東同志領導下的革命團體有了較密切的接觸,參加革命活動。192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曾經武漢沿長江到上海,並曾在上海大學旁聽。
1923年2月,參加湖南“27”慘案的罷工和示威。1923年6月1日,任“湖南外交後援會”執行委員,參加反日鬥爭並負傷。1923年12月在長沙秘密考入廣州進陸軍講武學校。
  • 國民大革命
1924年2月前往廣州進陸軍講武學校。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官學校第1期,1924年10月參加平定商團的戰鬥。1924年11月黃埔軍官學校畢業。
1925年留校任黃埔軍校第2期入伍生連連長,第3期本科副隊長。1925年5月參加平定楊(希閔)、劉(震寰)叛亂的戰役。1925年6月23日英法帝國主義製造“沙基慘案”時,參加抗擊英法侵略軍的戰鬥。1925年6月29日在省港大罷工中,被派往省港罷工委員會,參與訓練工人糾察隊的工作。1925年8月2日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被右派暗殺,在周恩來同志直接領導下積極捉拿兇手。1925年10月參加第2次東征戰役討伐陳炯明。

對峙時期

1926年3月任黃埔軍校第4期步科7連連長。參與領導左派學生組成的“青年軍人聯合會”,跟右派組織“孫文主義學會”進行了頑強的鬥爭。1926年3月2日國民黨右派製造“中山艦事件”,在周恩來同志領導下,與蔣介石面對面地進行鬥爭。1926年5月,國民黨2屆2中全會上蔣介石提出“黨務整理案”,要求國民黨內共產黨員退出共產黨,陳賡堅決反對退出,公開其共產黨員身份,並聲明脫離國民黨。1926年7月廣東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參加北伐誓師。1926年9月被黨中央派往蘇聯學習政治保衛工作和民眾武裝暴動經驗。
1927年2月從蘇聯回到上海。1927年3月前往武漢,在北伐軍第2方面軍任特務營營長。1927年4月出席在武漢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5次全國代表大會。1927年5月在漢口與上海代表王根英結婚。1927年7月15日武漢的國民黨叛變革命後,被迫將特務營交出。1927年8月1日參加南昌起義。1927年8月24日在賀龍同志的第2軍第3師第6團第1營任營長,在會昌戰鬥中左腿負傷。1927年10月起義軍撤離潮汕後,經香港轉往上海,進牛惠霖骨科醫院治療腿傷。
1928年-1932年,化名王庸,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隱蔽鬥爭。並在1931年6月由中央特科派往天津工作。
1931年9月被派往鄂豫皖紅色區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第13師318團團長。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成立,被調任第12師師長。1931年11月至1932年5月率部參加鄂豫皖蘇區第3次反圍剿作戰。
1932年6月率部參加鄂豫皖蘇區第4次反圍剿作戰。1932年9月調任紅四方面軍參謀長,在新集西北胡山寨戰鬥中右腿負傷。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離開鄂豫皖蘇區,行至豫南地區,離隊潛往上海治傷。1932年11月到上海又進牛惠霖骨科醫院治療腿傷。1932年在上海中央局揭發張國燾的錯誤路線。並曾兩次會見魯迅先生,講述鄂豫皖蘇區軍民的鬥爭事跡。
1933年3月24日在上海被捕。1933年5月從南京逃出,被派往中央紅色區域,任紅軍第1步兵學校即彭楊步兵學校校長。
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長征,任紅軍幹部團團長。
1935年5月1日率幹部團巧渡金沙江,一舉飛越皎平渡。1935年8月紅軍幹部團與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合併,調任紅一軍團工作。1935年9月,紅一、三軍團在甘肅哈達鋪改稱陝甘支隊,任第13大隊隊長。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吳起鎮,任紅軍第十三團團長。1935年11月率部參加直羅鎮戰鬥,第3次負傷,彈穿左手拇指。1935年12月任紅軍第一師師長。
1936年3月紅軍東征,率部進軍山西,轉戰同蒲鐵路沿線。1936年6月率部回陝北後參加西征,協同兄弟部隊解放甘肅、寧夏地區。1936年10月8日紅二、四方面軍進抵甘肅的靜寧會寧地區,結束長征;並在會寧城關與紅一方面軍會合,實現了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會師。1936年11月率部參加山城堡戰鬥。

抗戰時期

1937年2月進延安中國抗日紅軍大學第2期學習,併兼任第1隊隊長,7月調往紅311軍工作。1937年7月22日至25日參加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在銀川西南之平羌堡召開的高級幹部會議。1937年8月6日前敵總指揮部命令紅軍各部到陝西三原地區集結待命。7日,率紅311軍從駐地甘肅鎮原縣出發,於8月下旬到達三原城西的石橋鎮地區。1937年9月4日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任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旅長。1937年9月6日129師在陝西省三原縣石橋鎮召開抗日誓師大會,任閱兵總指揮。1937年10月7日率部渡黃河進入山西。1937年10月16日率部進抵平定以東地區,執行側擊西犯娘子關日軍的任務。1937年10月22日率部夜襲井陘、舊關間的長生口,一戰而解舊關之危。1937年10月25日劉伯承師長向陳賡旅長指示作戰方法;(1、以我小部隊應付日軍大部隊,而以主力打它的小部隊;2、大力破襲鐵路交通線;3、加強對日軍的政治攻勢。)1937年10月26日率部在娘子關以南七亘村設伏,殲滅日軍2師團輜重部隊,斃傷日軍300餘人,繳獲騾馬300餘匹和大批軍用物資。1937年10月28日率部再次設伏七亘村,殲日軍百餘人,繳獲騾馬數十匹。1937年11月2日率部在昔陽縣黃崖底設伏,殲日軍109師團135聯隊300餘人。1937年12月22日至26日率部協同385旅粉碎敵人對晉東南抗日根據地的6路圍攻。
1938年2月22日率部設伏於長生口附近,斃日軍130餘人,俘井陘警備隊長荒村豐谷少佐等5人,擊毀汽車5輛,繳獲迫擊炮3門,步槍50餘支。1938年3月,敵人出動兵力3萬以上,對晉東南進行9路圍攻。率386旅協同兄弟部隊,從3月16日起,1個月間進行3次殲滅戰:神頭伏擊戰殲日軍1500餘人,繳獲長短槍300餘支、騾馬600餘匹;響堂鋪伏擊戰斃傷日軍森木少佐以下400餘人,燒毀汽車180輛;長樂村追擊戰殲日軍2200餘人,徹底粉碎敵人的圍攻。1938年4月中旬率部乘勝追擊逃敵,直抵石家莊附近。隨即沿平漢線南下,轉道清路沿線,襲擊了漳河以南、道清路以北地區的縣城和車站。1938年5月敵人在道清線放毒瓦斯,在火線中中毒。1938年12月21日率部進入平漢路東,協同兄弟部隊轉戰冀魯豫平原。
1939年2月10日率部設伏冀南邱縣香城固,全殲日軍第十師團第40聯隊的1個加強中隊,斃大隊長以下200餘人,生俘8人。1939年3月7日率部返回太行。1939年4月3日率部與兄弟部隊,在黎城縣上趙村接受朱德總司令檢閱。
1940年1月19日奉命率386旅主力及18集團軍總部特務團進入太岳區,同薄一波同志率領的決死一縱隊會師,統一指揮該區八路軍、決死隊,迎擊蔣閻軍的進攻。1940年5月成立太岳軍區,任軍區司令員。1940年5月5日率太岳軍區部隊協同太行軍區部隊發起白晉戰役,至1940年5月8日勝利結束,共殲日軍350餘人,徹底破壞鐵路百餘里,毀大小橋樑50餘座。1940年7月9日奉令率部反擊閻錫山軍陳長捷部向太岳區安澤縣晉家山的進犯,殲其2400餘人。1940年8月至9月上旬率領太岳軍區部隊破擊正太鐵路西段、橫掃壽陽至榆次間100多里的鐵路沿線,予敵以沉重打擊。繼於9月2日又率部在昔陽縣卷峪溝地區,與由榆社、太谷等地出犯日軍激戰;9月6日在和順縣雙峰殲日軍1個大隊。1940年9月22日劉伯承師長簽發《129師基本命令——關於榆遼戰役計畫》。23日至25日,率部強攻榆社縣城,全殲守敵。敵在榆社放毒瓦斯,身臨火線,中毒數次。1940年9月30日率部協同385旅在榆社紅崖頭、關家垴地區將由武鄉東援之敵600餘人包圍。激戰2日,殲敵300餘人。1940年10月30日率部協同兄弟部隊在武鄉關家垴將日軍崗崎大隊500餘人包圍。殲敵400餘人。在戰鬥中,772團第1連多次出擊與敵進行反覆肉搏,最後傷亡僅剩3人,仍堅持戰鬥。在總攻時,所屬部隊協同友鄰向關家垴陣地之敵連續攻擊18次,與敵反覆肉搏多次,表現了前赴後繼、英勇頑強的戰鬥氣概。
1941年3月敵人開始在華北推行“治安強化”運動,進一步實行軍事、經濟、文化、特務“總力戰”,經常對解放區大舉掃蕩。1941年5月19日奉命率部向洪洞北側同蒲鐵路側擊,以配合晉南友軍作戰。1941年8月奉集總命令,以386旅、決死一縱隊、212旅及決死二、三縱隊一部組成太岳縱隊,任縱隊司令員兼軍區司令員。1941年8月6日奉命組成太岳南進支隊,開闢岳南抗日根據地。1941年9月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成立後,設立太岳行政公署。1941年10月3日日偽軍3萬餘人,對太岳北部進行“鐵壁合圍”大掃蕩。根據軍區指示,率領太岳軍民以游擊戰困擾敵人,將主力適時轉到外線,乘敵疲憊懈怠,在安澤縣疙瘩溝、沁源縣將軍溝,連續予敵以痛擊。
1942年10月敵占沁源。1942年12月,指揮部隊一部配合民兵圍困沁源。
1943年6月,親自到沁源圍困鬥爭前線視察,並向參加圍困鬥爭的軍民提出“1天殺1個鬼子”的戰鬥號召。1943年9月,聽取了圍困鬥爭情況的匯報,並作了堅持圍困鬥爭到底的指示。這次圍困直至1945年4月11日,堅持戰鬥30個月,沁源宣告解放。
1943年11月離太岳區前往延安。1943年12月進延安中央黨校學習。
1945年4月參加黨的第7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25日,由延安飛抵太行,隨即返部。1945年9月7日,太岳區紅軍主力組成晉冀魯豫野戰軍太岳縱隊,任縱隊司令員。1945年9月10日至1945年10月12日率部參加上黨戰役。太岳縱隊共殲敵1萬4千餘人,活捉閻軍第19軍軍長史澤波,炮兵司令胡三餘等將官多人。1945年10月17日根據晉冀魯豫軍區命令,太岳軍區主力部隊組編為第四縱隊,任縱隊司令員。

解放戰爭

1946年2月14日,打擊第13集團軍進犯侯馬,迫使第13集團軍總司令王靖國簽訂晉南停戰協定。1946年2月至6月作為太岳部隊代表,前去臨汾、太原參加軍事調處執行小組工作。1946年7月胡宗南部大舉進犯晉南,率部於13日至16日在聞喜、夏縣地區殲敵第311旅並予敵第167旅以殲滅性打擊。1946年8月9日至9月1日斬斷同蒲中段,殲敵第319師、第619師等部1萬2千餘人,解放5座縣城。1946年9月3日,晉冀魯豫軍區政治部通令嘉獎太岳縱隊在同蒲作戰中英勇善戰,紀律嚴明。1946年9月22日至24日在臨汾、浮山間殲蔣軍胡宗南部精銳部隊。25日,中央軍委向全軍各部隊首長發出《關於陳賡縱隊作戰勝利通報》,高度評價這次勝利的重要意義和陳賡卓越的軍事指揮藝術;26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向太岳縱隊致敬》社論;29日,晉冀魯豫軍區嘉獎太岳縱隊臨浮戰役殲敵第1旅的勝利。以後,劉伯承司令員在1次晉冀魯豫邊區級幹部會議上所作關於自衛戰爭形勢的報告中說:“同蒲打得很好,中央誇獎說是出乎意料之外。”1946年11月至次年1月率部策應保衛延安,配合晉綏部隊進軍呂梁地區。11月24日至1月3日發起晉西南戰役,解放城鎮30餘處,殲敵萬餘人;1月17日至29日發起汾孝戰役,又殲敵1萬6千餘人。
1947年4月4日至5月12日指揮第4縱隊與太岳軍區部隊發起晉南反攻作戰,殲敵1萬8千餘人,攻克縣城22座。1947年7月前赴陝北參加中央軍委召開的小河會議。1947年7月23日毛澤東主席令劉鄧野戰軍主力躍進大別山;陳賡兵團挺進豫陝鄂;華東野戰軍主力挺進隴海路,進至豫皖蘇地區。遂由第4縱隊和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第38軍組成陳賡兵團。1947年7月27日中央電示陳賡兵團組織前委,以陳賡為書記。1947年8月2日-8月3日,率部分由平陸茅津渡及濟源官渡、青河口橫渡黃河天險,截斷隴海鐵路。1947年10月下旬,殲敵3萬餘人,解放縣城15座。1947年9月13日中央軍委電賀陳賡兵團殲敵新1旅及攻克盧氏等城的勝利。1947年10月29日率部發起伏牛東麓戰役,解放縣城十座。1947年11月29日豫陝鄂邊區行政公署成立。1947年12月13日至12月30日率部配合華東野戰軍一部出擊平漢線,解放縣城23座,殲敵2萬餘名。陳賡兵團殲敵1萬餘名,破壞鐵路400餘里。12月12月21日中共中央電賀平漢、隴海大捷。
1948年1月25日在葉縣的舊縣鎮主持召開兵團前委擴大會議,總結5個月以來的工作。討論了根據地建設和新式整軍等問題。1948年3月14日率部協同華野一部解放古都洛陽。1948年3月15日中共中央電賀解放洛陽。1948年4月5日率部再克洛陽。5月指揮所部及兄弟部隊發起宛西戰役;協同兄弟部隊發起宛東戰役。1948年6月12日中共中央電賀宛西、宛東、江漢3次大捷。1948年8月23日南征,兵團共作戰245次,殲敵11萬餘人,解放城市511座,解放人口近千萬,建立了豫陝鄂解放區。1948年10月22日率部協同兄弟部隊解放鄭州。1948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電賀鄭州解放。1948年11月7日率部參加淮海戰役。在戰役第2階段,協同兄弟部隊殲敵第12兵團12萬人。
1949年1月24日赴商丘參加中原局會議。1949年2月7日任第2野戰軍第4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49年2月11日在兵團召開的團以上幹部會議上,傳達中原局關於目前形勢和任務的報告。1949年2月14日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在漯河宣告成立。1949年4月21日率部在九江以東突破敵軍江防,進入江西,福建。1949年5月22日指揮所部解放南昌。1949年6月23日赴南京參加總前委會議。1949年7月17日中央軍委指示,第四兵團及十五兵團由陳賡率領,經贛州南進,占領廣州。1949年9月14日在贛州主持召開兵團黨委擴大會議。1949年10月14日指揮第4兵團協同15兵團解放廣州;1949年10月26日指揮所部在陽江、陽春地區殲滅廣州逃敵4萬多名。1949年10月21日抵廣州。1949年11月至12月率部陳兵雷州半島,截斷敵人逃往海南島退路;參加粵桂邊大圍殲戰,協同第四野戰軍全殲敵華中長官公署直屬隊和三個兵團部,12個軍,25個整師及另外兩個兵團部、十個師的大部,總計16萬7千9百餘人,第4兵團在此戰役中殲敵7萬餘人。

開國大將

1950年1月4日在南寧主持召開兵團黨委擴大會議。隨即率部發起滇南圍殲戰役,在兄弟部隊協同下全殲滇南敵第八軍、第二十六軍2萬餘人。1950年2月5日同宋任窮、周保中等同志在貴州安龍會晤。1950年2月2日和宋任窮同志率領部隊進駐昆明。1950年2月22日西南軍區成立,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1950年3月任昆明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任雲南省主席。1950年3月12日至4月7日指揮所部參加西昌戰役,協同兄弟部隊全殲西昌守敵。1950年4月1日雲南軍區成立,任雲南軍區司令員。1950年7月7日被任命為中共中央代表前往越南,率工作組由昆明動身。1950年7月26日到達越南北部太原地區越南共產黨總書記、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住地,會見胡志明同志。1950年9月15日邊界戰役部署完畢,陳賡和工作組到廣西邊境的布局關。1950年9月16日邊界戰役開始。1950年10月12日邊界戰役結束。此役共殲法軍9個營,共8千人。1950年10月27日向越軍營以上幹部講話,總結邊界戰役經驗及其他問題,連續4天,至30日結束。1950年11月1日陳賡率工作組回國,離開越人民軍司令部。1950年11月2日越過邊境,抵廣西龍州中國人民解放軍分區司令部。1950年11月4日抵達南寧。1950年11月29日抵達北京(途經梧州、廣州、武漢等地)。
1951年4月25日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51年5月27日,陳賡隨同毛澤東主席接見彭德懷派回國內匯報工作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謀長解方。1951年6月8日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仍兼3兵團司令員、政委)。1951年8月17日由瀋陽動身入朝。1951年8月21日過平壤。1951年8月22日抵達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兵團司令部(駐地大水洞)。1951年9月2日抵達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駐地在伊川西北的空寺洞)。1951年9月15日隨志願軍司令部遷往平壤以西的檜昌。
1952年3月初由朝鮮回國。3月27日奉令重返志願軍司令部。1952年6月13日奉令回國,離檜昌。當日途經平壤,會見了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相金日成同志。1952年6月14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任委員會授予一級獨立自由勳章。1952年6月16日跨過鴨綠江返回。1952年7月8日毛澤東主席批示同意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院長。1952年9月1日軍事工程學院籌備委員會成立,兼任籌委會主任。
1953年9月1日軍事工程學院開學,任院長兼政委、院黨委書記。
1954年9月1日軍事工程學院舉行成立1周年暨第2期開學典禮,並進行閱兵。在閱兵式結束後向全體師生講話。1954年9月參加軍事代表團訪問蘇聯。1954年10月31日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
1955年9月27日授予大將軍銜。同時授予1級八一勳章、1級獨立自由勳章、1級解放勳章。1955年9月29日任第一屆國防委員會委員。
1956年4月率軍事代表團訪問越南。1956年5月3日離河內回國。1956年9月出席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

晚年生活

1957年5月1日國務院免除所任軍事工程學院政治委員兼職,但仍任院長兼黨委書記,直至逝世。1957年9月上旬參加軍事代表團訪問蘇聯。1957年12月19日突患心肌梗塞病。
1958年9月25日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1959年2月下旬離京到南方檢查工作,先後到過南京、無錫、鎮江、蘇州、嘉興等地;3月中旬,又從上海出發勘察島嶼,其後再經寧波到溫州之線進行勘察,4月告一段落。6月底又前往廣東、福建,繼續進行軍事勘察。1959年9月16日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1959年9月26日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1959年10月國務院免去副總參謀長職務。
1961年2月由北京至上海療養,住在華山路華東局招待所(原名“丁家花園”)。1961年3月7日帶病開始撰寫《作戰經驗總結》。原來計畫共寫6章:《序言》、《作戰準備》、《進攻》、《防禦》、《追擊》、《轉移》。但在序言部分完成後,心臟病發作。
1961年3月16日上午8時45分在上海病逝,終年58歲。

主要作品

《作戰經驗總結》
《在祖國南部邊疆的三次追擊戰》
主要著作編為《陳賡軍事文選》,著有《陳賡日記》

軼事典故

激怒老蔣

中國解放軍將領中,陳賡性格活潑好動,幽默風趣,具有傳奇色彩代表性。
陳賡(陳庶康)
陳賡在延安中央黨校
陳賡與蔣介石之間的故事也是頗有傳奇色彩。1925年黃埔軍校學生東征,陳賡救了蔣介石一命。
1933年,陳賡被捕,蔣介石感激陳賡救命之恩,也不想把這個難得之才放走,便親自會見陳賡希望能感化他。雙方見面後,蔣介石怒目而視,開腔道:"陳賡,你瘦多了。"陳賡冷笑著說:"瘦吾身而肥天下,這是校長你教導我們的呀。我看校長也瘦多了,身為一黨一國領袖,你瘦了,而天下更瘦,這是為何呀?"然後雙方又是長時間不語。蔣介石勸道:"你寫個聲明,認個錯,我會給一條很好的出路。"陳賡堅決不從。

倔強小戰士

長征路上,隊伍已經過了草地。陳賡感到疲倦,便掉在隊伍後面,看見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紅軍,冬天裡,只穿著一雙草鞋,臉凍得又紅又青。陳賡把馬拉到他身邊:“小鬼,過來騎一會兒”。小戰士盯著陳賡說:“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趕快騎上吧”。陳賡命令道:“上去,騎一段再說吧!”“那我就和你的馬比賽”。小戰士腰一挺,作出準備跑的姿勢。"那咱們一起走吧。""你先走吧,我還等我的同伴呢。"陳賡無奈,從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遞給小戰士:"你把它吃了。"小戰士把身上的乾糧袋一拉,輕輕拍了拍,說:"鼓鼓的,比你的還多。"陳賡只好上馬獨自走。不知為什麼,他此時的心情總是平靜不下來,他腦子裡閃現出那些曾經在上海灘、廣州沿街、香港碼頭同他打過交道的孩子的身影,突然大喊一聲:"不好,我上當了。"轉過馬頭,奔向原路。等到的時候,已經晚了,小戰士已經死了。那口袋裡只不過是一塊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上面還留著幾道白白的牙印。

南昌起義

陳賡的幽默不僅表現在生活中,就是在死亡籠罩著的戰場上,他都不忘幽默一把。1927年南昌起義後,隊伍南撤。陳賡被分在前衛部隊,在與敵人的一場惡戰中,他左膝蓋受重傷,腳腕骨也被打斷,不能動彈,敵人進行搜尋時,他急中生智,脫去外衣,滾到附近一條田溝里,弄得滿身血污。敵人走到他身邊,見他閉皮屏息,紋絲不動,以為他是死人,踢了一腳就走了。

援助胡志明

1950年初,中央派陳賡到越南援助胡志明抗擊法國。陳賡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準備,在東溪打了一個大勝仗,並迅速對敵發動全面進攻,殲滅法軍九個營。等戰役結束,駐越的法軍最高長官驚呼:"上帝啊!陳賡插手指揮了,怪不得越南軍隊一夜之間變得像個軍隊了。”

同窗之誼

陳賡南昌被抓時,熊綬春黃維胡宗南宋希濂胡璉他們聯名上書,希望蔣介石可以放了陳賡。
陳賡(陳庶康)
陳賡作品
戰役中,陳賡給熊綬春寫信,希望他能投降。熊綬春戰死後,陳賡幫他合上了雙眼,令人把他掩埋起來,並且立一個碑。
1959年國民黨第一批戰犯被特赦,陳賡會見了他的這些老同學。其中,有個人說,如果我們能夠遲出生幾年,沒有了戰爭,我們也許都是做學問的,而這些恩怨就不會有了。

與中特科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共產黨在革命的實踐中吸取了教訓,開始懂得和強大的敵人作鬥爭,必須了解敵人,了解它的軍事、政治動向,才能準確地有效地攻擊敵人。1927年11月間,黨中央籌劃成立中央特科,這是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下,為了保衛黨中央的安全而創建的一個同敵人進行隱蔽鬥爭的保衛工作組織,在中共特委周恩來同志直接領導下進行工作。特科的主要任務,就是在黨中央領導下,依靠黨的組織,依靠革命民眾,深入敵人警憲特務機關,探取敵人破壞共產黨的陰謀,向黨和秘密組織報警,保衛黨的領導機關和革命活動的安全。陳賡任中央特科情報科科長。情報科在陳賡的領導下,多方偵知情況,為營救被捕的領導同志,嚴懲叛徒,做出了重要貢獻。

與哈軍工

1952年6月,毛澤東將陳賡從朝鮮戰場召回,創辦一所軍事工程學院,培養現代化的軍事人才。
陳賡(陳庶康)
陳賡與粟裕在平漢前線
像指揮打仗一樣,陳賡開始了艱難的辦學。一個月後,他即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選定哈爾濱為院址,提出了建院方案。一年零3個月後(1953年9月1日), 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多軍種綜合性的軍事工程學院成立。錢學森教授後來讚嘆: “在我國現有條件下,這么短的時間內辦起這樣一所完整的、綜合性的軍事技術學院,在世界上也是奇蹟。”陳賡為使“哈軍工”早日問世,耗費了很大的心血。
辦學最大的困難是師資力量缺乏。陳賡向著名專家求教,列出教授名單,想方設法從各地大學調人,並多次拿著名單去請周總理批示。但總理日理萬機,很難找到,陳賡只好在早晨或夜間到總理家裡去“堵”。一天早晨,他來到國務院西花廳。這天總理要接見民主人士,客廳里已坐滿了人。陳賡一看不便闖進去, 就等在門外。恰好此時他看見總理要上洗手間,便迅速地跟了進去。總理見他匆匆忙忙走進來,問道:“陳賡,你怎么到了這兒?”“總理,有幾個教授的名單 ,請批一下!”陳賡說著就遞上了名單。“你等一下不行嗎?”“等一下你就走了,還是批吧!”陳賡抓得緊,總理全力支持,幾個月內,便從華東、中 南、西南、京津地區抽調來一大批有名的教授和專家。
辦學不能沒有教學科研大樓,為“建樓”陳賡心急火燎,經常深入基建工地 ,遇有重大事情,隨即與基建辦公室的同志一起商談解決。他不顧自己在戰爭年代留下的腿傷,多次爬上腳手架同工人交談,查看工程質量。僅僅7個月時間,10萬平方米36幢教學科研大樓便拔地而起。
辦學中,陳賡非常重視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把他們稱為支撐學院的兩根柱子之一(另一根柱子是從部隊抽調來的軍隊幹部),有關業務方面的領導都要安排專家、教授擔任,在生活上,則儘可能給專家、教授以優厚的待遇。他自己住小平房,而把學院一幢最好的樓房作為老教授的宿舍,並為他們專建飯廳,請來廚師為他們做飯。為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他還親自抓他們的家屬就業、子女升 學等問題。
陳賡(陳庶康)
陳賡與“哈軍工”
對陳賡的作法,當時有個別老幹部不理解,發牢騷說:“我們是從機關槍底下爬出來的。他們舒舒服服念了幾年書,為什麼就捧得那么高?”對這種議論, 陳賡給予了嚴厲批評:“你們經歷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是革命的功臣。可他們十年寒窗苦熬出來,也不容易呀。我們國家的國防建設迫切需要科學技術知識 ,你們有嗎?你們是老共產黨員,調你們到這裡來,是讓你們來發揚光榮傳統、來帶作風的,不是來比照顧的!”
戰爭年代留下的傷痛、長期艱苦的生活和超負荷的工作使陳賡的身體每況愈下。
1954年,“哈軍工”剛剛初具規模,陳賡的心絞痛即已頻繁發作。此後醫生一再叮囑他少活動、多休息,可他卻不停地操勞奔波。終於有一天,他病倒了 。
1957年12月19日。陳賡訪蘇回國不久,突然心肌梗塞發作。一個閒不住的人 不得不在北京醫院臥床3個月。出院後,全休療養了一段,陳賡的病竟奇蹟般地好了。於是,他天天找醫生,要求準許他上班。醫生無奈,經報告中央批准,同意 他每天用一點時間去上班試試。陳賡答應得很好:“我一定遵守醫生的囑咐!” 可是,他一工作起來,依然還是那個“工作狂”,醫生的話早被他拋到了腦後。
一次,有個國防科研項目要在離京20多公里的郊區試車。當時,陳賡任副總參謀長兼國防科委副主任,試驗項目與他分管的工作相關。他知道後非要去參加不可。這天一早,陳賡的夫人傅涯同時接到軍委辦公廳和保健部門兩個電話,都要傅涯勸阻陳賡別到試車的地方去。陳賡哪裡肯聽,堅持去了。試完車回家,一進門他就大聲嚷嚷:“傅涯,你匯報吧,就說我活著回來了!”
其實,那天陳賡一臉疲憊,臉色都白了。他心裡也清楚,自己的病很嚴重,胸口常痛。每逢胸口痛的時候,他就一面工作,一面不停地用手摸著胸部。日子長了,襯衣都被他摸破了一大片。
1960年冬,半年前第二次心肌梗塞發作、又一次從死亡線上掙扎過關的陳賡,感到這年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他的病情越來越重,胸部疼痛日勝一日。他知道屬於自己的時間不多了,愈發抓緊時間,想為黨多做些工作。他惦念自己親手創辦的“哈軍工”,提筆給院黨委常委寫信,提出自己對調整後的學院工作的建議。然而,“哈軍工”的師生怎么也沒有想到,這竟是陳賡寫給他們的最後一封信 。3個月後(1961年3月16日),他們聽到自己前任院長與世長辭的噩耗,無不悲痛欲絕!
就在陳賡逝世前一天,他還在構思著他的《作戰經驗總結》,看材料、寫提綱,要把自己在長期實踐中積累起來的寶貴財富留給後人。但他只寫完了《序言 》部分,大面積心肌梗塞第3次發作了。

紀念場所

司令部舊址

太行太岳軍區司令部舊址位於山西省沁源縣閻寨。現有土窯10孔,占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1940年5月,太岳軍區在閻寨正式成立,陳賡任司令員、王新亭任政委、周希漢任參謀長。從1939年到1942年10月,作為太岳根據地領導中心的太岳軍區,前後在閻寨村駐紮達3年之久。1982年,沁源縣委、縣政府將當年住過的土窯洞進行整建修繕。1986年8月18日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賡(陳庶康)
太岳軍區司令部舊址

故居

陳賡故居景區位於湖南省湘鄉市龍洞鎮泉湖村,由故居、墓園和生平館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約60畝。陳賡故居為典型的湘中民居,系陳賡祖父清末湘軍副將、武顯將軍陳翼瓊所建,建築面積1342平方米,房屋近40間,通過修繕再現了陳賡少年時代的成長環境。故居後山為陳賡大將夫婦墓園,2011年3月,大將夫婦骨灰遷回故里。陳賡大將生平館通過大量珍貴史料,展示了陳賡大將傳奇的一生。陳賡故居現為湘鄉市黨建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基地,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陳賡(陳庶康)
陳賡故居

影視形象

作品名稱
出品時間
角色演員
發行公司
集數
每集長度
類型
《陳賡大將》
2005年
侯勇
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
20集
45分鐘
軍事題材電視連續劇
《陳賡脫險》
1984年
楊邵林
八一電影製片廠
1集
88分鐘
電影
《陳賡蒙難》
1984年
楊紹林
八一電影製片廠
1集
76分鐘
電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