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性質
孫文主義學會是以反對共產黨,反對國共合作,反對
三大政策為宗旨的,是新右派的民眾性組織。
主要頭目及成員
成立背景
西山會議
1925年11月23日,中國國民黨部分中央執行委員、中央監察委員和候補中央執行委員在中國北京西山碧雲寺召開的所謂“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參加這一全會的國民黨政治人物,被視為國民黨內部的一個政治派別“西山會議派”。西山會議通過決議,宣布中國共產黨“非法”,並通過了“取消共產黨員在國民黨中之黨籍”、“開除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中的共產黨員”、“解僱顧問
鮑羅廷”等反蘇、反共、反對國共合作等議案。會後,此派人士在上海成立“國民黨中央黨部”,與廣州國民黨中央相對抗。由此可見,西山會議派的主要政治綱領是反共。因此,在共產黨內部,西山會議派亦被稱為國民黨黨內的
右派勢力。西山會議派長期與支持“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國民黨內部以
鄧演達為首
左派不合。
孫文主義學會的成立,也與西山會議派等國民黨內右派勢力的膨脹有很大關係的。黃埔軍校開學時,謝持由上海來到廣州,極力拉攏王柏齡及賀衷寒、潘佑強、冷欣等人,造謠煽動說:“共產黨名雖與國民黨合作,其實是想乘機篡奪國民黨的黨權,一朝得逞,所有國民黨黨員,尤其是黃埔同學中的國民黨員,將受到無情的迫害,而無立足的餘地。”危言聳聽,激起王柏齡等人對共產黨員的仇視。後來,他們斷定青年軍人聯合會是發展共產黨組織的基地,就決定採取以組織對付組織的行動,組織了孫文主義學會。
醞釀與成立
孫文主義學會1924年底就開始醞釀了,最初取名為中山主義研究社,1925年2月東征途中部分黨代表和軍官中交換過意見,4月在梅州召開籌備會議,接著在
潮州正式成立。
該會以軍校學生為發展對象,主要頭目,第一期有潘佑強、賀衷寒、肖贊育、鄧文儀;第二期有楊引之等人。11月16日,黃埔軍校在潮州設立分校,孫文主義學會也在潮州設立分會,並有籌設孫文主義學校及創辦孫文主義青年團的擬議,遭到中共的反對,導致了嚴重糾紛。
1926年春,戴季陶出任中大校長,旋即成立中山大學孫文主義學會,主要頭目為鄭國材、與俠、李悅義、李翼中、陳紹賢等人,創辦《新生》半月刊。其時中共在該校也建立GY組織,1926年初有團員200餘人,GY外圍組織為新學生社,兩派時有衝突。12月29日,廣州孫文主義學會正式成立,舉行成立大會遊行,發表宣言。
嗣後,在上海、南京、武漢、蕪湖、北京等地也相繼成立了孫文主義學會。
聯合會
歷史剪影
黃埔軍校1925年5月時,由軍校學生自發成立的兩個學生政治組織。一個叫
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簡稱青軍會,主要由共產黨員發起的,負責人是
周逸群、胡秉鐸等,他們都是軍校一、二期同學。三期同學葉古衣、應威、熊受暄等也是會員。
周恩來是該會的實際領導人,但不出面。
另一個是
孫文主義學會,簡稱孫文學會。會長是該校校長戴傳賢。
蔣介石是該會的幕後指揮桿,也不出面,在軍校內,每日收操下課後,或晚上自學時間,青軍會和孫文學會都各自積極展開活動,公開吸收同學為會員。青軍會的會員說:“中國革命,要為廣大的工人、農民謀福利,將來實現最進步的共產主義。”孫文學會的會員說:“中圖革命應為全國人民謀利益,共產主義不適合中國的國情,行不通,只有
三民主義最好!"他們各自宣傳:參加其組織有好處,多認識些人,將來出校做事,互相幫助,總方便些,等等。但兩個會的宗旨,針鋒相對,矛盾很大。
這兩個組織其實就是國共雙方在軍校內爭取學生,爭奪領導權而鬥爭的寫照。
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簡介
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是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共
黃埔軍校特別支部和軍校政治部主任
周恩來同志領導下,以該校教職員和學生中的共產黨員為核心,並遍及全國各地軍隊中的革命團體。
青年軍人聯合會儘管在成立初期權力歸屬不很明確,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青年軍人聯合會逐漸為共產黨員所掌握。開始具備鮮明的左傾色彩。這一事實在青年軍人聯合會的機關刊物《中國軍人》的內容中可以得到充分地體現。如前所述,創刊初期,《中國軍人》的內容中沒有任何左傾色彩,也未體現出任何宣傳共產主義的意圖。然而,從3月12日發行的第三期以後,左傾色彩便日益明顯地體現出來。第三期的扉頁上登載了馬克思的照片,並在文中指出,在階級聯合革命,也就是國民革命中,占絕大多數的工人階級應成為革命的中堅力量。在4月2日發行的第四期《中國軍人》雜誌中,刊載了強調唯物論立場的文章。由廣東大學的黃季陸、周佛海等一部分右派敎授參與編輯出版《社會評論》雜誌,在文中對青年軍人聯合會欲大規模參加五一勞動大會這一計畫進行了批判。4月30日發行的第五期《中國軍人》雜誌,對
黃季陸、
周佛海所載的這篇文章進行了強烈的反駁,並列舉廣東大學工人勞動條件極端惡劣的事實,出開批評廣東大學。[16]在10月10日出版的第七期《中國軍人》中,論述了帝國主義者待機分化國民黨、捏造反共口號的事實,並發表了積極擁護共產黨領導的文章。
青年軍人聯合會和孫文主義學會兩派勢力不斷壯大,政治立場上水火不容,言論上也互相攻擊並且雙方各不相讓,每一方都想方設法擴大自己的影響擠壓對方的陣營、擴充自己的勢力。
黃埔軍校中的分裂
青年軍人聯合會成立後,在共產黨人的推動下,本著既定目標積極從事反帝反軍閥的革命活動,在人民民眾中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一些矢志於革命的青年軍人紛紛加入聯合會,到1925年8月,會員已達2萬多人,還有一些青年軍人經過聯合會的教育和引導,迅速提高政治覺悟,加入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
青年軍人聯合會隊伍的迅速壯大及其政治影響的不斷提高,引起右派勢力的恐懼和不滿。王柏齡、冷欣、賀衷寒等加緊籌劃建立右派民眾組織同左派組織相對抗。在第一次東征出師前數日的學生聚餐宴會上,就出現了賀衷寒起草的發起組織孫中山主義研究會的油印檔案。東征期間,冷欣等右翼學生曾集合30多人,在梅州召開會議,醞釀成立組織。4月24日 ,孫中山主義研究會宣布成立(後改名為孫文主義學會)。6月3日 ,該組織發表宣言,含沙射影地攻擊左派勢力。在王柏齡、冷欣等人的活動下,右翼分子紛紛加入該會,原被推選參加青年軍人聯合會籌備會的曾擴情、賀衷寒成為孫文主義學會的骨幹分子。
自1925年4月孫文主義學會成立後,經常與共產黨員同學發生為主義之爭論,從此,黃埔軍校內左右兩派的分化日益明顯,矛盾衝突不斷加劇。孫文主義學會出版了《革命導報》等刊物和組織"青白劇社"公開與青年軍人聯合會對抗。孫文主義學會的成員常常藉故向青年軍人聯合會挑釁,甚至毆打加入青年軍人聯合會的學生。其最為突出的是在廣州中山大學內互歐事件,彼此都受了傷。青年軍人聯合會與孫文主義學會在黃埔軍校形成了兩個對立的組織,在師生中兩種思想和勢力的內部鬥爭越演越烈。
“反共”的孫文主義學會
二次東徵結束後,孫文主義學會作為一股反共勢力已在社會上形成。1925年12月29日 ,孫文主義學會在廣東大學操場召開成立大會。他們打著研究孫文主義的旗號,欺騙不明真相民眾,組織有武裝力量參加的示威遊行,向左派進行挑戰。在黃埔軍校內,圍繞著是維護孫中山的三大政策還是否定三大政策、是擁護國共合作還是破壞國共合作的原則問題,青年軍人聯合會同孫文主義學會展開了辯論。孫文主義學會分子否認三大政策,聲稱誰不相信他們所說的孫文主義,誰便是國民黨的"叛逆",並揚言要"在統一戰線中開除共產黨。"面對右派的猖獗進攻,青年軍人聯合會組織了有力的反擊。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共產黨人論證了兩黨堅持合作、保持革命統一戰線的必要性,而破壞統一戰線只能對帝國主義封建軍閥有利。蔣先雲在《怎樣做革命派》一文中指出:"在革命陣營中,對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進行破壞的人,才是孫中山的叛徒。"
蔣介石對左派力量在黃埔軍校的發展壯大早懷疑忌,他對兩派鬥爭表面上採取局外人姿態,暗中則支持孫文主義學會,壓制左派的活動。當東征軍克復潮梅之後,右派分子王柏齡乘周恩來因公離開總部之機,指使孫文主義學會成員無理取鬧,甚至毆打共產黨員李之龍。事後,蔣介石不但不處理肇事分子,反而將李之龍調離黃埔軍校。蔣介石偏袒孫文主義學會的行動引起民眾不滿,青年軍人聯合會即發動師生,揭露王柏齡破壞國共合作的種種罪行。由於證據確鑿,使王柏齡威信掃地。青年軍人聯合會這一行動,打在王柏齡身上,卻痛在蔣介石心裡,他曾私下對人說"打擊了王柏齡,等於打斷了我的一隻臂膀。"
此後,蔣介石壓抑、打擊左派的行動變本加厲。11月間,他向周恩來提出要共產黨交出共產黨員名單的要求。周恩來婉言拒絕。12月8日 ,蔣介石又在潮州行營召集政治部人員和各級黨代表會議,以討論兩黨團結問題的名義,作出了限制共產黨人活動的兩條規定:1.共產黨員在軍校"凡有一切動作均得公開"。2.國民黨員如加入共產黨,"須向特別黨部聲明,請得照準。" 1926年2月2日 ,蔣介石召集青年軍人聯合會和孫文主義學會的職員開聯席會議,達成四點協定:1."兩方面幹部互相加入",2.兩會在軍校和黨軍內的活動,"領受該校校長及黨代表的指導",3."團長以上高級長官(除黨代表外)不得加入兩會",4."兩會會員對此有不諒解,得請該校校長及黨代表解決之"。這樣一來,蔣介石就把青年軍人聯合會置於他的監督之下。緊接著,蔣介石製造了"3·20"事件,對共產黨發動突然襲擊。4月7日 ,又下達"取消黨內小組織校令",宣布"自本令公布日起,除該校特別黨部各級組織應由黨部加意工作外,其餘各種組織著即一律自行取消,此後並不得再有各種組織發生。"10日,青年軍人聯合會被迫宣布"自行解散",孫文主義學會也完成了作為青年軍人聯合會對立面的任務,於21日宣布"解散"。
至此,蔣介石已得到進一步控制黃埔軍校的條件。他立即授意組織"統一的""黃埔同學會",並指令曾擴情、賈柏濤和蔣先雲等8人為籌備委員,6月27日 宣布正式成立,蔣介石自任會長。會章規定"一切會務均聽命於會長",蔣介石達到了主宰黃埔同學會的目的。28日,蔣介石在紀念周上講話,正式宣布軍校學生不得跨黨,凡跨黨者必須在3天內向所在連隊的連長聲明,或者退出黃埔軍校和國民黨,或者退出共產黨。由於當時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一再向蔣介石讓步,蔣介石得以加強自己對黃埔軍校的控制。
解散
一九二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孫文學會發表宣言自動解散。
解散背景
隨著蔣介石製造了“3·20事件”(也就是
中山艦事件),對共產黨發動突然襲擊。對於黃埔軍校,蔣介石也於4月7日 ,下達"取消黨內小組織校令"。宣布"自本令公布日起,除該校特別黨部各級組織應由黨部加意工作外,其餘各種組織著即一律自行取消,此後並不得再有各種組織發生。"隨即,青年軍人聯合會被迫宣布"自行解散",而孫文主義學會也完成了作為青年軍人聯合會對立面的任務,於21日宣布"解散"。
孫文主義學會自動解散宣言
廣州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部、蔣校長、各軍長鈞鑒:
中央通信社各日報轉國內各級黨部公鑒:
溯自民國十三年十一月總理北上,正革命基礎存亡之秋,陳逆炯明負隅東江,進逼石龍;滇楊桂劉驕兵悍將,劫持本黨名義,萘毒百粵。躁進之徒,且不諒總理暨先進同志之苦心,妄自詆毀;而思想頑固之輩,復不審本黨改組之意義,與共產派積不相能,糾紛迭起。凡屬總理忠實之信徒,莫不怵目傷心,感覺有團結之必要,以研究信仰宣傳實行孫文主義為號召,借謀發揚鞏固本黨之理論基 礎,以匡正黨中一切幼稚頑固之病。且進而謀肅清黨中之敗類,使本黨成為整個的有力量之黨,庶可繼續總理四十年革命之事業,而不辜負也。因斯該校同志有學會之發起,蒙蔣校長與廖前黨代表之讚許,謂能負歷史的使命,扶植提攜,不遺餘力。又以茲事體重大,非同人區區棉薄之力所克勝任,故本會即由中央同人暨該校同志發起籌備,初未即正式成立也,未幾學會同志出發東江,本發起學會之赤忱,奮勇犧牲者前仆後繼,無非欲以血肉兌換本黨之新生命耳!去年夏間,軍次
梅州,適逢總理在京薨逝,噩耗傳來,學會同志如喪考妣。既悲失去偉大之領袖,復憂本黨基礎之未固,益覺學會組織成立之必要,(中略)冀以至誠使同志同學間榮如手足,同成為總理忠實信徒,庶可繼續本黨之生命而不負總理創立軍校之苦心,以完成革命大業也!不圖一年以來,事與願違,學會唯一指導的領袖廖前黨代表,於去年八月二十日被狙於黨中反革命派之手。黨中基礎驟形動搖,而似是而非之言論則充耳皆是。學會同志乃有國民革命周刊社之設立,冀匡正黨中之言論者也。無如學會同志又須出發東江,致學會仍未能正式成立,及一切籌備事務亦未能如意進行。遂至去年底成立時,謠諑繁興。學會同志自問為黨之誠心可質天日,是非自有公論,謠諑不難平息。本會同志只認於本黨本軍有利益者,不論生死均所樂為。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遂至疑本會、恨本會、破壞本會者紛至沓來,而謠諑且。更加甚焉。加以京、滬等處復有同樣學會之設立,名同質一異,本會早已通電否認之事實,昭然不難辨析。然而思利用本會離間中傷以破壞我革命基礎者,仍層出不窮。長此以往,學會本以團結本黨革命信徒始者,難免不將因謠諑而使革命者離散。用特本會自行取消,以杜絕造謠者之對象。至於本會同志之信仰研究宣傳實行孫文主義之初衷,則始終不渝。此後一本親愛之精神,團結同志,誓必實現孫文主義而後已。區區之誠,恐未周知,特此宣言,敬希鑑察。廣州孫文主義學會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