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
海釣是生態旅遊的內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一億人的釣魚大軍。如果說大部分人每年釣魚一到四次,平均消費約為280元左右,中國僅圍繞釣魚活動所產生的消費數額驚人。為了突破馬來西亞旅遊的蒼白印象,馬來西亞旅遊部從2008年開始向中國地區推廣其釣魚旅遊資源,於是就有了2008年蘭卡威海釣邀請賽。其實,這是以海釣為核心來帶動的集漁業、休閒遊釣、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產業,海釣是生態旅遊的內容。
條件
海釣在歐美已開發國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與
高爾夫、馬術和網球被列入
四大貴族運動之一而備受青睞。海釣愛好者,他們與
礁石作伴,與海浪共舞,垂釣之間其樂無窮……
海釣是休閒也是運動,一是既刺激又富有樂趣;二是還能鍛鍊身體。一名優秀的海釣手,不僅要具備豐富的海釣知識,同時還要熟練攀岩、登山、航海、游泳等技能,還要有負重行走的能力,背負重達50斤至80斤海釣裝備,要在礁石上連爬帶走。特別是夏天海釣,還要忍受高溫的煎熬。整個人裹得嚴嚴實實,裝備整齊就像海軍陸戰隊隊員似的,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頂不住的。
產業
海釣產業,是風靡世界的
休閒漁業,即集漁業、休閒遊釣、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產業。在美國由海釣拉動起來旅館、餐飲、釣魚、娛樂服務業十分興旺。而在中國,海釣產業則剛剛起步,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海釣產業究竟是一種什麼新概念?我們認為,海釣產業,就是風靡世界的休閒漁業,即集漁業、休閒遊釣、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產業,是第一產業與第三業的有機結合。”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9000萬人的釣魚大軍。按保守估計大部分人每年釣魚一到四次,消費約為100元,全年活動總消費達人民幣90億元。
我國海岸線綿延18000多公里,海魚品種多,常見的有70多種,但並非所有的海魚都適宜垂釣,主要對象有
黃魚、
鱸魚、
鱈魚、
海鯰、
帶魚、
石斑魚、
鰻魚、
黑鯛等。海水魚性比淡水魚類更兇猛,見餌即咬,因此比淡水釣更易收穫。且海洋面積廣大,垂釣對象有暖水性、溫水性和冷水性魚類;水體深,有上、中、下層水的魚的魚類多樣,垂釣更具刺激性和樂趣。
技法特點
特點
海洋與淡水自然環境差別較大,首先是海洋有暖、寒流。許多海魚都有隨季節流遊動的習性,季節流還會帶來大量有機物和浮游生物,尤其寒暖流相遇之處,更是海魚覓食的最佳場所。第二,海洋有潮汐的漲落。海水漲潮會把大量的有機物質和魚帶到岸邊,此時更有利於垂釣;落潮後,則一般不宜垂釣。第三,早、晚海面相對平靜,適宜垂釣。海上白天易起大風浪,甚至會危及垂釣者的安全,不宜垂釣。
工具有何特殊之處
竿的不同是海釣與淡水釣的主要區別之一。在工具專題中已對海竿有詳細介紹,此處不再贅述。不過海竿日前在淡水垂釣中亦廣為使用。海竿不論何種質地,都應有較強的硬度,並且都需配備繞線輪。
海釣魚線應稍粗,直徑都應在0.5毫米以上,線長60米-70米,分母(主)線、子(腦)線。因海上風浪較大,
在海釣浮漂的傳遞信息作用不大,海釣中可省去浮漂,在路亞、拖釣時憑手中的顫動感或視覺來直接判斷,在灘釣、磯釣底釣等海洋垂釣時可以採用
釣魚報警器、
魚鈴來指示魚訊。
海釣的釣鉤應準備多枚,以適應不同魚種的需要。
海竿的墜大多為活動式的,魚吞鉤後線自由牽動竿梢,魚墜宜偏重。海竿中也有用死墜,各式誘魚器,一般為死墜。
海竿有何拋投方法
海竿主要用於海釣,也可用於淡水釣。根據海竿的特點,有以下幾種投拋方式:
(1) 上投式:兩腳分開,腳往前站,身體重心偏至左腳,左手握線、墜。以40度-50度角度,右手揮竿,左手將線墜拋出。採用此法墜、線擺動幅度小,落點準確,簡單易學。
(2) 斜投式:左腳後退半步,左肩後偏,雙手同時握住海竿,竿與水平面呈45度角。左手食指壓住魚線,重心落在右腳,竿梢從右手方往前揮。魚墜通過頭頂時,放開魚線,使鉤墜自然落入水中。此法不易掌握,需多次反覆練習,一旦熟練後則可投遠,目標準確,操作方便,尤其適合海釣。
除此之外,還有側投(投墜線的中線居於上投和斜投之間)、單臂投、坐投、跪投等多種方式。
繞線輪有何作用
海竿梢與其竿體有區別要好一點?
海洋面積廣,水體深,要求較長的魚線。為了方便垂釣者配備及調整魚線長短,繞線輪應運而生。繞線輪是海竿和海釣必備的工具,運用愈加廣泛。繞線輪可分為電動式繞線輪、密封式繞線輪和旋壓式繞線輪、盤式繞線輪和袖珍式繞線輪等品種。
電動式繞線輪採用電機操作,方便而準確,魚上鉤後自動收線拉魚。但電動式繞線輪體積很大,攜帶不方便。旋壓式繞線輪操作亦很簡單,收線速度快,體積適中,是廣為使用的一種繞線輪。
一般來說,海竿梢與其竿體有區別要好一些。因為竿梢與竿體顏色有區別更有利於視線觀察。而不帶顏色的海竿就不具此優點,在陽光照射的情況下容易花眼,一般竿梢以黃色或白色為好。
怎樣選擇海洋釣位
選擇好了釣場,還需確定具體的釣位。海洋自然環境更為複雜,考慮釣痊應綜合多種因素,但有幾條普遍適用的原則。
第一, 應儘量選擇海釣,避免淺灘。淺灘上日光充足,大多數魚兒都有避光性,一般只有夜間和早晚在淺灘活動。
第二, 在海灣垂釣應選擇滯水區。內海中的滯水區,包括河流入海口、生活碼頭、防波堤等。這些地方水底淤泥或沙石較多,水流緩慢、餌料豐富,一般魚兒較多。
第三, 岩礁垂釣應選拔面向海潮衝擊的一面,即通常所說的潮表。潮錶帶來豐富的浮游生物,與岩石撞擊時又會產生豐富的氧分,所以潮表亦是理想的釣點。
海釣同淡水釣一樣,釣友在同樣的水域,以同樣的裝備垂釣,其魚獲有時會大有差異。這其中除釣技差異及季節、風向、餌料等原因外,更為重要的是釣位選擇的正確與否。筆者海釣多年,在磯釣與船釣的釣位選擇上小有心得,今撰此文,以期供諸位釣君參考。
磯釣釣位的選擇
磯釣原指在大陸架延伸入海的山脈岬角、崖前及岩礁附近等沿海範圍內進行的一種海洋垂釣活動或垂釣方式。隨著近些年來海釣活動的發展,現代的磯釣解釋已將傳統的磯釣概念打破,磯釣已以岸邊向海洋中島嶼、岩礁轉移,並以此因釣法不同而細分為重磯釣和輕磯釣。但萬變不離其宗,釣位的選擇正確與否則是磯釣的首要條件。
(一)岩崖磯釣的釣位選擇
此種釣法其站位多選擇在臨海的岩崖之上。其釣具裝備為多支遠投釣竿,其拋線距離大都在六七十米以上。竿梢與海面基本呈45°釣餌以抗海流衝擊的海沙蠶為主。此種釣法在釣位、釣點的選擇上,須掌握的最關鍵一點即找準“魚道”。因臨海岩崖多居高臨下,茫茫滄海視野開闊,釣者憑肉眼即可觀察找到釣點。
海魚多棲息、游弋、覓食於水下暗礁及海生植物以及海流流經的邊緣地域,對此,釣友可根據海水顏色變化及水下陰影確定釣位。整個海面的海水呈蔚藍色,而部分海水呈零散的深藍或黑藍色,皆可確定為水下暗礁或海生植物的生長地域。而海面上所呈現的彎曲寬窄不一的遊動變化的條狀“白帶”,則是海流流經的區域範圍。對此,岩崖磯釣的釣點選擇應在上述所界定的地域、臨界地域或海流活動的邊緣地帶。這種選擇主要因為:一是水下暗礁及海生植物附近多生長與活動著牡蠣、小蝦、小蟹等甲殼類動物。為魚兒覓食提供了便利的前提條件;二是暗礁之間多溝塹、縫隙及岩洞等,是魚兒棲息及躲避天敵的避難場所。加之海魚多隨海流遊動,其周圍水域的溶氧量較其他的水域充足,為海魚的覓食活動程度提供了有利的先決條件。
(二)礁堡磯釣的釣位選擇:
此釣法的站位多選擇在根據潮汐變化下落而露出海面的暗礁、礁堡之上。其釣具配備多為1至2支長磯竿。採用放線與海面呈90°垂直釣法。但關鍵的一點必須是認真掌握潮汐變化時段,最低落點來施釣。
此種釣法的釣點選擇應以深海溝、礁石之間的縫隙為主。並且要注重“走位釣法”,不可如岩崖磯釣般“固守”。要做到此處無魚另尋彼處。邊釣邊向“縱深發展”,直達潮水下落的最低點(但不可冒險而進)。這種釣點的選擇主要是因為,當潮水不斷下落時,原漲潮淹沒於水下的暗礁漸漸顯露,可直觀海面下形態各異的海溝、縫隙,其次,隨著潮水的下落,淺海區的海魚多在潮水退盡前紛紛游離原地而去深水區的深溝、縫隙處藏身,是施釣的最佳時段。筆者多年來在礁堡磯釣時多採用此法,曾在市區南部的“棒槌島”海域和“石槽”海域等處,手執一竿“趕潮水”(即根據潮汐時間變化施釣),常有不菲的魚獲。
(三)島、礁磯釣的釣位選擇
此種釣法因要求地理環境要有相應的客觀條件存在,即沿海的一段距離內有島或礁,並需用船隻載送,故比之沿岸的岩層、礁堡磯釣複雜。但因其遠離陸路,少有人住,相對魚情要好於沿岸,近年來此釣法比較盛行。
島、礁磯釣的釣位選擇,大多在海流流經的島嶼及大的兀立於海面上的岩礁之間。一是此種釣點的水深、溝汊較多,海流活動的範圍較廣,二是少有人前往,海魚的密度較大,島、礁又是各種海魚的洄游“驛站”,多在此躲避風浪並為儲備“體能”而瘋狂覓食,且缺乏畏懼感。對此,釣點的選擇可根據釣法不同而有所差異變化。只是由於島、礁地處深水區,故拋線距離相對要近許多,溝塹、縫隙也很易尋,較之沿岸磯釣要“優越”很多。釣點的選擇可“因地制宜”,略同於上述的沿岸岩崖,礁堡磯釣,只是島、礁磯釣的站位多為礁叢嵯峨,相對範圍較窄,故要儘量選擇那些突兀海中,水面下似懸崖般的臨海溝汊和大個暗礁的夾縫處為釣點。特別是對於選擇輕磯釣的釣友來講,要注重選擇在突兀礁石海域周邊處,並在邊緣有泡沫狀或浪花涌動處的半徑兩米以外且略顯“平靜”的水域內,當是最佳浮游磯釣釣點,如果島、礁附近有大片沙灘,所站釣位又呈倒馬蹄掌形內灣的釣位,那則是名貴鯛類魚種的活動區域,切記不可錯過。筆者前年在“鹿島”西南岬角“象鼻礁”的釣點,就曾以此選位而釣獲數尾近1.5千克的大黑鯛,甚為刺激與得意。
船釣釣位的選擇
盪一隻釣船,坐三四位釣客,支四五支釣竿,置身於浩瀚淼淼的大海,融合於蔚藍色的霧靄之中,感受那來自於海底與心靈的瞬間碰撞,這便是近些來深受廣大釣友鐘愛的船釣。
船釣因其愜意、刺激和施釣範圍廣,近些年來十分盛行。船釣的釣具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異,北方沿海多採用船竿或傳統的“手提線”。其釣位的選擇因其施釣範圍大,定位難,且身處海洋洋流的干擾,對船釣的釣位及釣點選擇應做以下考慮。
(一)定位船釣釣點的選擇!
由於船釣時釣船受海流及風向影響,常難以穩定某一方位,時常在找準“魚道”時,即被海流及風力拖離原點,故常採用拋錨泊定的辦法,以免發生“跑位”。
這種船釣的釣位應選擇在海面下有大的岩礁、海溝處,若知所處海面下是否是礁石區,以所執釣組的鉛墜探測是一種方法,但需要一段時間的海釣實踐經驗積累。另一種方法是,根據海中的島嶼走向及地貌形態來確定。如島嶼呈東西走向,島西為懸崖,自西向東延伸入海,即可確定島嶼的南北夾角基本上為溝塹、暗礁群區,以此邊緣地域為釣點拋錨定位,下鉤處當必有所獲。
(二)漂流船釣的釣點選擇!
漂流船釣,即不拋錨泊定而隨海流漂浮釣。這種釣法的釣位大都選擇在陸地與海中島嶼相鄰的海域進行。因此處多是海流的頻聚流動的必經之地,水下也多為海溝及礁區,海魚便於避開湍急的海流藏身於此覓食。釣船隨流漂動施釣,釣點選擇不受定位限制,如釣點恰好選擇在海流邊緣及海溝之中,此處多為大魚藏身處,常有意外的驚喜與收穫。
(三)筏區船釣的釣點選擇
海產品養殖筏區大多離岸500-2000米以上,筏區內的懸浮的玻璃或塑膠制浮球及海面下的定位木樁,定位“沙袋”和筏纜長年經歷風吹浪打海水侵蝕,形成沉筏,無形中造就成“人工礁區”,這些都給海魚提供了棲身的場所。同時,隨著附於筏架而活的海生物的繁衍,加之海底雜物的堆積,必使海魚聚集於此游弋、覓食,下鉤必有所獲。另外,筏區內的“筏頭”、“筏根”處等海底障礙物同樣也有海魚吞鉤。特別是秋季的黑鮶、星鰻、蝦虎魚等,這種釣點絕不要輕易“放過”。
除上述釣點外,船釣的釣點如能找到“沉船”,則會使您大過“釣癮”。那些年代久遠的沉船如海底一座“城堡”,為大量的海魚提供了棲身覓食的“根據地”,以前因缺乏先進的手段,沉船這樣的釣點很難以發現。如今GPS定位系統及探魚器先進設備陸續裝備到咱釣魚人的身上,沉船釣點已不再似從前那樣神秘。筆者的摯好釣友劉君,就曾憑藉先進的探測儀,在大連南部的七海里處,發現一沉船釣點,第二天便相邀中釣協領導李萬祿、台灣釣魚聯盟的陳平南先生等在內的一行6人前往施釣,其海魚的個體之大及海魚的密度之高實為近年來罕見。
海水垂釣有哪幾種方式
按照方式的不同,海釣可分為海洋
底釣、海洋浮釣和海洋戲釣。
海洋底釣就是使用組鉤,在釣組的尾部掛上鉛墜,將鉤、餌直接墜入水底的一種釣法,多用於垂釣底層魚類。
浮釣就是選用重量合適的鉛墜,與浮漂的浮力合理配比,能使鉤、餌恰好懸浮於水中的釣法。
浮釣適宜垂釣中上層魚類,如竹魚、
金色小沙丁魚等。若風浪較大,宜選擇偏重的鉛墜,以免釣餌隨波逐流。若釣餌已漂遠,則應提竿重拋。
戲釣如淡水戲釣一樣,不必用浮漂與魚墜,僅用海竿配以擬餌或活的小魚蝦,由魚線拖拉在水面迅速驚動,吸引游速較快的表層海魚前來捕食。戲釣在
釣餌落水時即應迅速拉動魚線,左右擺動。因沒有浮漂,只能憑手感,一旦發現竿梢彎曲,持竿的手有沉墜感時,即有魚咬鉤。此時應立即放線,給魚以遠遊及吞鉤的餘地,待魚已吞鉤、不再往前游時,即可收線網魚。
海水船釣有哪幾種方式
海水船釣有定點釣、放流釣和拖曳釣幾種常用方式。
若近海區有人工漁場、海藻區或礁石群等優良釣位,垂釣者可驅船至這些場所,將船拋錨進行定點釣。定點釣即用一般的垂釣方法,對象主要為近海底棲魚類,如石斑魚、黃魚、海鰻、烏賊、章魚等。
放流釣就是垂釣者居於船上,任由船隨波逐流,魚餌、魚鉤也在水中漂流,引魚上鉤。主要對象有帶魚、小黃魚、海鰻等。放流釣可不用
魚竿,只用一木質繞線輪即可,魚餌一般套用活餌,如小魚、蝦、泥鰍等。
施曳釣適於垂釣游速很快的大型魚類,鯊魚、鮪魚、鰹魚、旗魚等。拖曳釣需速度很高的快艇載著垂釣者,輔以電動繞線輪進行。小艇高速行進時,由垂釣者握
釣竿,拖著特製的釣組,粗線、大鉤、"飛機"浮漂等,所以名為拖曳釣。
餌料選擇
捕活蝦做餌
活蝦是最常用的海水釣餌料,它們體形小,生命力強,易採集和保存,是多種魚類,尤其是名貴魚種所喜愛的食物。常作作為餌料的活蝦有斑節蝦、沙棲對蝦、沙蝦、白蝦等,個體大小以10厘米以內為最佳。蝦分布在沿海的淺灘上,採集、捕獲簡單。
採集活蝦時應準備撈蝦網,設于海岸邊,其間撒上剩飯菜、爛肉渣子作釣餌,這樣一次可有較多活蝦入網。
保存活蝦的方法也比較簡單。找一較大容器,底鋪2厘米-5厘米厚的細沙,加入乾淨海水,放入蝦,再在容器口蒙上細紗布即可。要注意海水應能剛好沒過蝦的背部,容器口的紗布亦需有小孔,以利於蝦的呼吸,同時防止其跳出,每天應換兩次水。
垂釣時可將蝦裝入蝦簍扎在海水中,現取現用。掛蝦上鉤時,對個體偏大的蝦,鉤應穿過其眼角的後鉤額刺基部,這樣可使蝦在水中自如遊動;個體偏小的蝦則應將鉤穿過其尾節,這樣可保持餌的鮮活,亦能使蝦自由活動,提高上鉤率。掛蝦時,應露出鉤尖。
用活魚作釣餌
選用活魚作釣餌,主要應要求形體小、體色呈銀白色的鯔魚、彈塗魚等。它們大多易捕撈,易被大魚發現,也是廣大釣魚愛好者常用的釣餌。
捕獲鯔魚、彈塗魚,應充分利用其趨光性,選擇夜間漲潮的時候,在水面設密網,以明亮燈光誘魚,然後捕撈。將活魚裝鉤時,可有顎掛、眼掛、背掛和綑紮法等。顎掛即將鉤穿過魚上顎;眼掛穿鉤的部位在魚眼旁的腮蓋上;背掛法應將魚鉤扎進魚背上的鰭中;綑紮法適宜垂鉤個體大、性兇猛的魚類,即將鉤尖扎過魚腹部,並從鉤柄處伸出線將魚從尾部綁死。
總之,將活魚穿鉤時,在保證牢固的前提下,應儘量避免傷害魚的肌肉和內臟,使其在水中自由活動,並能在較長時間之記憶體活,以提高上釣率。
假餌
近海地區也可選擇假餌釣魚,經濟實惠。適合新手學習(極易上鉤)體驗且收貨頗豐,很多老手也樂此不疲。假餌一般在中國海域適合垂釣“黑鮶魚”(俗稱黑魚),中國沿海地區均有分布。
環境影響
(1) 潮汐對海釣的影響較大,一般漲潮及落潮期間,海水處於運動狀態,也攪動著海魚的運動,四處覓食,所以漲潮和落潮是海釣的最佳時期。特別在漲潮期。魚兒咬鉤頻率可增加數十倍。
(2) 海風時海釣的影響,僅次於潮汐,有風比無風好,有風時,風力攪動潮水運動,也增加了海魚覓食的頻率。風力的大小以三四級為好,連續幾天大風之後平息下來,是海釣的好時機,因為海魚在大風中好幾天未進食,海風平靜下來後顯得特別飢餓,進食上釣率成倍提高。
作為風向來說,在風力不大的前提下,從海洋吹向陸地的風(逆風)比從陸地吹向海洋的風(順風)為好,但風力太大,它不僅影響拋鉤,也將大片海草吹向岸邊,在這種情況下順風就較逆風好了。
安全事項
第一:海上求生的聯繫方式,手機的防水,最基本的船家的電話,同伴的電話,還有就是110大家不會忘記吧?!發基本的求救信號也應該了解,最好裝備求救閃電。
第二:出發前一定要確認天氣預報,要有隨時中止出發的決心;海釣進行途中天氣轉變,要懂的及時撤退,才是最有勇氣的海釣人。
第三:船釣、磯釣,從出海開始就一定要穿好救生衣,以防不測。去海上釣魚的時候,存在著落水的危險,
有的人認為自己水性好,就大意了。其實不然,海浪、
旋渦、礁石,包括突變的壞天氣,隨時存在著很大的不可預知。就象突發的大浪(比較形象的稱呼為瘋狗浪)、甚至是稍微的腳下打滑,都可能給海釣者帶來傷害。首先要保護自己,清醒的頭腦,沉著冷靜,閉開岩石的撞擊和割傷,萬一掉進水裡,首先儘量向大海深處游去,以免被浪打入礁石,招呼同伴,然後就是求救和自救的問題了。海浪礁石的情況,一定要觀察清楚,根據情況同伴是否要為落水者提供進一步的助浮物,比如我們海釣時帶的冰櫃,聯繫船家和請求救援。
第四:在磯釣的時候,一定要穿上磯釣專用釘子鞋(防滑)。救生衣和釘鞋是
磯釣必須的裝備。
第五:出海釣魚要結伴同行,不可單獨行動,如果有意外事件,不管是不是同行,必要時一定互相幫助,要有海上求生\救援和一定的戶外知識,但不是捨己救人。
第六:海邊陸磯也要注意海水情況,經常發生左右上漲的海水從陸磯後邊包抄過來,並且遇上較大的風浪,對垂釣者造成很大威脅,一定要沉著冷靜,撤退到安全地帶。(那次救援記得還上了中央電視台的)
第七:對毒物、毒魚類的了解也是必須的。做好防護礁石、灌木里的蛇、野蜂等的傷害;防止毒魚刺傷,海里不認識的東西絕對不要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