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製作技藝(涇縣蘭香)是安徽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單位是宣城市涇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綠茶製作技藝(涇縣蘭香)
- 批准時間:2022年5月7日
- 遺產級別:省級
綠茶製作技藝(涇縣蘭香)是安徽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單位是宣城市涇縣。
綠茶製作技藝(涇縣蘭香)是安徽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單位是宣城市涇縣。基本情況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類別屬於傳統技藝,級別是省級。傳承保護2022年5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發《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
綠茶製作技藝(碧螺春製作技藝),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碧螺春茶種植始於兩晉南北朝,唐宋兩代列為貢茶,俗稱“嚇煞人香”,清康熙因其茶“清湯碧綠,外形如螺,採制早春”而賜名為“碧螺春”。碧螺春...
綠茶製作技藝(六安瓜片),是安徽省六安市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歷史底蘊和豐厚的文化內涵,六安瓜片茶源於六安茶。早在唐代,《茶經》就有“廬州六安(茶)”之稱;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在其著《...
涇縣蘭香茶理化項目指標中水分≤7.0%,總灰分≤6.5%,水浸出物≥35%,碎末茶≤6.0%。產地環境 氣候情況 涇縣蘭香茶生產區域分別位於安徽省涇縣的東南部、中南部和西北部山區,地處中緯度南沿,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
綠茶製作技藝(安吉白茶製作技藝),浙江省安吉縣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安吉白茶屬於“綠茶”類,是一種珍稀白化品種,其歷史源於唐朝陸羽的《茶經》和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之後一直到明代的350多年中,沒有再發現過...
蒙山茶傳統製作技藝以“紅鍋殺青、先高后低、三炒三揉”共14道工序,三炒三揉目的是散發水分,卷緊茶條,同時彌補殺青的不足。精心揉捻 揉捻一般是將殺青涼冷後的芽葉放在直徑為3尺左右的竹編簸箕內進行,目的是輕微破裂細胞,卷緊...
綠茶製作技藝 綠茶製作技藝,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021年12月,入選第六批自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3年4月,入選四川第六批省級非遺項目名錄。
綠茶製作技藝(西湖龍井),浙江省杭州市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西湖龍井茶源於唐,成名於宋元明而盛於清。它主要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西湖的龍井村盛產色綠、香郁、味醇、形美的優質茶葉,因而名之為“龍井茶”。西...
綠茶製作技藝(屯溪綠茶)是中國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申報的一項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認證於2006年。簡介 有“綠色黃金”之譽的屯溪綠茶,以“葉綠、湯清、香醇、味厚”四絕聞名天下。“屯綠”主要分布在古徽州,因為當時休、歙、...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綠茶製作技藝(都勻毛尖茶製作技藝)》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都勻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
綠茶製作技藝(婺源綠茶製作技藝),江西省婺源縣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婺源綠茶簡稱“婺綠”,唐載茶經、宋稱絕品、明清入貢,產地在江西省婺源縣。婺源綠茶是以清明後採摘的一芽二葉為原料,經過殺青、造型揉捻、分段...
綠茶製作技藝(開化龍頂茶製作技藝),中國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傳統技藝,浙江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簡介 “開化龍頂茶”系屬條形綠茶,她以“條索緊結挺直,白毫披露,銀綠隱翠,芽葉成朵勻齊,香氣鮮嫩清幽,滋味醇鮮甘爽,湯色...
綠茶製作技藝 擴展(蘇州洞庭山碧螺春茶製作技藝),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歷史淵源 碧螺春為成品綠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品種為太湖原種茶,茶果間作,炒制後色澤碧綠鮮嫩,葉形捲曲如螺,色、香、味...
綠茶製作技藝(桐城小花)是一種傳統技藝,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桐城種茶歷史悠久,文字記載可追溯到唐朝,至明清得以成名,史載明朝大司馬魯山公宦遊時得異茶籽,種植在龍眠山下的椒園,與"顧渚"、"蒙頂"並稱,後因...
綠茶製作技藝(舒城小蘭花),中國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傳統技藝,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簡介 舒城小蘭花茶產於舒城縣境內山區,因形似蘭花,獨具蘭花清香而得名。舒城縣地處江淮之間,大別山東麓,屬皖西大別山茶區。境內青山環抱...
綠茶製作技藝(宿松香芽)是一種傳統技藝,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宿松香芽產於宿松縣柳坪鄉,是清明節前後選采單芽或一芽一葉的鮮葉精製而成的綠茶,該茶外形美觀、香氣醇厚,滋味鮮爽甘甜,是綠茶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綠茶製作技藝(蘇州洞庭碧螺春製作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歷史淵源 碧螺春為成品綠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品種為太湖原種茶,茶果間作,炒制後色澤碧綠鮮嫩,葉形捲曲如螺,色、香、味別具一格。唐宋時已...
綠茶製作技藝(金山時雨)是一種傳統技藝,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績溪縣自古產茶,茶園分布廣泛,1850年,創於上海的汪裕泰號將產自上莊鎮上金山的茶,於1868年定名為金山時雨,該茶因品質上乘,隨即暢銷美國舊金山、香港...
綠茶製作技藝(北侖綠茶製作技藝),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地方傳統技藝,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北侖春曉鎮,寧波八大名茶之鄉之一,有著幾百年的種茶歷史。幾百年來,當地許多人家靠種植茶葉發家致富。從肩挑到船裝,近銷柴橋...
綠茶製作技藝(臨安天目雲霧茶製作技藝),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市傳統技藝,浙江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簡介 天目雲霧茶,從唐朝開始,至今已有1200多的歷史,由於品質優異,製作技藝特別,色、香、味俱佳,為歷代皇家貴族,文人墨客,...
四川綠茶製作技藝(青城茶傳統製作技藝)四川綠茶製作技藝(青城茶傳統製作技藝),是成都市的傳統技藝。傳承保護 2023年4月,入選四川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四川綠茶製作技藝(屏山炒青傳統製作技藝)四川綠茶製作技藝(屏山炒青傳統製作技藝),宜賓市傳統技藝。傳承保護 2022年11月,入選四川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
四川綠茶製作技藝,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022年11月,四川綠茶製作技藝(榮縣手工制茶技藝)入圍四川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名單。傳承保護 2022年2月,四川綠茶製作技藝(雀舌手工茶製作技藝)...
漢中綠茶手工製作技藝是陝西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單位是西鄉縣文化館。傳承保護 2013年9月11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公布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漢中綠茶手工製作技藝被列入陝西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四川綠茶製作技藝(榮縣手工制茶技藝) 是在現代規模化機制茶葉的巨大衝擊下,保存下來的食品生產傳統技藝。在現代化大生產中,榮縣手工茶技藝因其具有較高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成為一道靚麗風景得到傳承和發揚。手工綠茶在形、色、湯、味各方面...
周祖宏,男,漢族,河南省信陽市人,綠茶製作技藝(信陽毛尖茶製作技藝)傳承人。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河南參展工作先進個人。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2020年2月26日,...
虞山綠茶製作技藝,蘇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項目。 歷史淵源 虞山,地處蘇州常熟境內,北濱長江、南臨尚湖,常年雨水充沛,植被豐茂。明清時,虞山已有茶樹種植。虞山頂上有座奇石林立、狀如刃劈斧砍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