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區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

白雲區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是由白雲區發布的報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白雲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區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6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區政府搶抓機遇謀發展、凝心聚力惠民生,圓滿完成區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
(一)抓創新促轉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向好。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40.8億元,增長7.6%;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5.4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6.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89.6億元,增長9%;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50.6億元,增長4.3%;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3.7億元,增長10.5%;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社會發展基本同步。
  產業發展日益高端集聚。總部經濟發展步伐加快,中航油南方總部基地等一批高端優質企業總部項目落地,全年新增“四上”企業271家,增幅比2015年提高了44%。臨空產業加快集聚,東航廣東分公司、華南國際商務航空等一批優質臨空企業落戶。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2:20.3:77.5。完成39家列入全市“退二”名單的企業關閉搬遷工作,清理整頓“十小”企業252家,有序推進優質企業增資擴產、轉型升級和物流貨運站場標準化建設,開展了化妝品小鎮、汽車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建設的前期謀劃工作,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
  園區平台建設步伐加快。白雲新城中央商務區完成4宗商業商務用地出讓,成功引進了廣州鐵路投資建設集團、碧桂園項目等一批優質企業和項目。廣州民營科技園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1家,增幅達11.2%,白雲電器在主機板成功上市,全園實現規上工業產值420.5億元,占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49.4%。廣州國際健康產業城建設取得突破,廣藥基地一期12項歷史遺留問題基本解決,何濟公項目動工建設,規劃三路、規劃六路(一標段)建成通車,醫藥研製片區啟動區市政專項規劃編制基本完成。空港經濟區重點開發區域白雲片區、綜合服務功能區核心區納入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範圍,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商務航空服務基地(FBO)等一批臨空產業項目相繼動工。中歐、南亞國際貨運班列順利開通,謀劃推進廣東(廣州)國際鐵路經濟產業區建設,廣州(大田)鐵路貨櫃中心站和廣州白雲(棠溪)火車站建設前期工作有序推進。
招商引資成果豐碩。統籌推進70個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其中無限極中國總部等13個項目已奠基或開工,建華建材科技創新型企業總部等14個項目已落地,通達電氣車聯網產業園等27個項目已明確選址,中興環保集團總部等16個項目正在推進產業謀劃、項目選址等前期工作,精準招商、招大商成效明顯。成立區招商引資辦公室,建立招商引資土地物業資源庫,梳理出儲備用地、“三舊”用地、留用地、樓宇產業園區等招商資源292宗,開通區政府招商網,形成了重點投資項目評估以及區、鎮街和園區聯動招商等系列招商機制。制定系列優商扶商政策,搭建企業之家服務中心等惠企平台,為企業解決員工落戶和子女入學難題的力度不斷加大,優商扶商環境逐步最佳化。
  創新驅動發展不斷強化。創新要素加速集聚,民科園“一核四園”納入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淨增高新技術企業255家、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家、眾創空間5家,全區在孵科技企業數量達460家。創新環境持續最佳化,出台白雲區領軍人才培育“1+3”政策,新增國家“萬人計畫”領軍人才、市“珠江科技新星”12人,為重點總部企業引進各類人才100人,全年資助科技計畫項目及專利項目250項。創新活力顯著增強,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同比分別增長40.1%、11.8%,數量居全市前列;廣東省名牌產品、廣州市著名商標數均居全市第一,新增主機板上市企業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3家。
  (二)抓建設補短板,城市發展承載力不斷提升。
  規劃和土地開發利用日益高效。白雲區功能片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正式獲批。陳田永泰、嘉禾望崗、民科園“一核四園”等3項片區控規獲審批通過,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30宗2163畝、《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45宗2181畝,完成建設工程規劃報建量265.4萬平方米、驗收量151萬平方米。完成用地儲備17宗7013畝(總建築面積409萬平方米),土地出讓9宗716畝(總建築面積112萬平方米)。兌現歷史留用地4205畝。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城區主幹路網日趨完善,全年投入超15億,新建或升級改造市政道路42.6公里,新建成白雲三線、怡新路等8條市政道路,完成106國道等6項市政化改造,空港大道二期、白雲五線等一批骨幹道路建設前期工作有序推進。25宗省市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共完成征地拆遷8036畝,廣州鐵路東北貨車外繞線、花莞高速等10宗項目年度徵收任務全部完成,其中北三環高速公路主線等6宗約1478畝已全部交地;機場第二高速北段工程、軌道交通十一號線等15宗項目徵收工作基本達到序時要求,有力保障了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的順利進行。市政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年度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7.1億元,新建電力管廊17.6公里,供電能力增加約10%,部分城中村和“臨電小區”用電難題逐步緩解。完成北部水廠建設全部交地任務,北部山區行政村供水改造穩步推進。完成33條城中村、22個小區光纖改造。完成北部四鎮城區重點區域燃氣管道建設,新增管道燃氣用戶5.9萬戶。
  城市更新改造步伐加快。完成“三舊”標圖建庫4628宗134.7平方公里。均禾大道北(東平村)、黃邊村、凰崗村等3個村級工業園已納入市城市更新重點項目庫,永泰茶山莊微改造項目基本完工,田心村等3箇舊村改造項目穩步推進,8宗國有舊廠房改造項目已完工4宗,8宗集體舊廠房項目正在建設,統籌實施道路、排水、“三線”下地等2000多個改造項目,完成29個城中村安全隱患整治和676宗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城區面貌明顯改善。
(三)抓整治清源頭,乾淨整潔平安有序城市環境不斷最佳化。
  市容環境持續改善。確立“區級抓統籌、保重點、做應急,鎮街當主體,村居為基礎”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原則,“五路一城”等核心道路(區域)維護管養力度加大,城市主題花景建設深入推進,廣園中路示範路建設受到好評。堅持以疏堵結合、動態管控方式控“兩違”,新增違法建設、違法用地面積分別下降85%、47%;清拆違法戶外廣告1.7萬宗3.2萬平方米,查處“六亂”22.6萬宗,查扣“五類車”3.6萬輛,市容秩序日漸規範。完成64座壓縮站、713個臨時收運點及其周邊環境整治,推進10座垃圾壓縮站建設,垃圾處理能力不斷提高。
生態環境有效提升。以廣佛跨界河涌為重點開展河涌整治,完成截污管網鋪設183公里、河涌清淤163公里,完成59宗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項目建設;開展廣佛跨界河涌污染源專項整治百日行動,完成三批1835項污染源整治任務,水環境治理成效明顯。全面開展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整治,217所學校環境有較大改善。保持環保執法高壓態勢,行政處罰或處理環境違法行為1011宗,查封企業383家,搬遷349家,整治高污染燃料鍋爐53台,清理整頓環境違法違規建設項目309宗。省掛牌督辦突出環境整治問題順利“摘牌”,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問題整改紮實推進。持續推進城市綠地、濕地公園和鎮級森林公園建設,碳匯造林3451畝,新建生態景觀林帶14公里、587畝,完成9300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任務,建成區綠化覆蓋率超過50%。
  社會環境保持穩定。實施“四大工程”提升出租屋和來穗人員服務管理效能,成功採集流動人員信息352萬條,完成7.7萬棟出租屋安裝智慧型電子門禁,實現重點區域三層以上出租屋智慧型電子門禁全覆蓋;完成城中村2549支高清視頻光纖聯網,入屋盜竊警情下降18.7%。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持續開展4個禁毒重點整治百日行動,毒情下降23%;加大違法犯罪、暴力恐怖打擊力度,案件類警情下降4.7%。劃分2171個社區服務管理基礎格線,實現社區格線化服務管理全覆蓋。信訪積案實現清零,我區網上信訪工作經驗在全國綜治創新工作會議上推廣。城市安全運行管理不斷加強,大力開展安全生產、消防、交通等專項整治,在全省率先組建鎮街專職安全員隊伍,各類安全事故起數下降27.5%。嚴厲打擊制假售假,開展食品安全抽檢6280批次,順利通過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中期績效評估,全年沒有發生較大以上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建立三級應急管理體系,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穩步提升。
(四)抓投入保民生,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全年用於民生和各項公共事業支出88.2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3.5%,2016年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十件民生實事基本落實。
  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各類救濟救助政策精準落實,全年發放各類救助金約4600萬元,提高城鄉低保人員、農村五保人員等五類人員供養標準,實現低保標準線與脫貧標準線“兩線合一”。就業形勢穩定,落實“創業帶動就業”計畫,新增就業人員33768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再就業率達71.8%。城鄉一體社保體系逐步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參保登記任務完成率均達100%。養老機構規範化建設有序推進,管理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三農”工作穩步推進。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加快,全區實現農業總產值66.5億元,新增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6家。農村綜合改革持續深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實現全市首宗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三資”運行風險防範機制進一步健全,通過“三資”平台完成農村集體資產交易1659宗21.4億元,契約交易金額提升率達258%。全面鋪開黨務村(社)務公開“白雲模板”工作,“政企銀保”合作農業貸款體系初步建立。農村環境面貌持續改善,推進第四批美麗鄉村建設,118個行政村實現鄉村綠化美化全覆蓋。
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教育發展趨向優質均衡,新開辦13個校(園)區,增加優質學位10140個,是2015年新增學位數的11.8倍,成功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高分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複查。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建成3個醫療聯合體,成立17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格線化團隊,登革熱、H7N9流感等重點傳染病防控得力,“全面兩孩”政策穩妥實施。建立建築工程領域勞資糾紛處置聯動機制,妥善處理勞資糾紛1943宗。文化體育事業日益豐富,舉辦各類文化體育活動430多場次,放映公益數字電影1400多場次。連續九次榮獲省雙擁模範區稱號。順利通過“創文”複評,武裝、統計、物價、糧食、經協、貿促、科普、旅遊、通訊、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對台、民防、婦兒、殘疾人、志願服務、檔案、保密、氣象、地震、地方志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
  (五)抓法治強作風,行政服務效能不斷提升。
  依法行政水平穩步提高。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及社會監督,辦復人大代表建議(含議案轉建議)154件和政協提案142件,並以12345熱線、區領導公開接訪等方式支持民眾監督政府工作,被評為2016年度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先進單位。開展珠三角法治政府示範區及首批依法行政示範單位創建工作,制定並啟動全區法治宣傳教育第七個五年規劃,紮實開展普法工作。法律援助覆蓋面擴大,全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922件。實行重大行政決策目錄管理,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成立區政府法律顧問室,建立完善鎮街和村社法律顧問工作長效機制,加強規範性檔案合法性審查、廉潔性評估。推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推進行政複議規範化建設和複議決定網上公開,受理行政複議案件392宗,辦結率100%。
政府自身建設持續加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全區審批備案事項進行梳理,全面清理規範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取消調整86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推行行政審批標準化和行政許可評價制度,最佳化政府事權劃分和審批流程,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26個部門權責清單編制和公布,完成“營改增”稅制改革,深化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完善治稅涉稅信息共享機制,獲評“廣東省國地稅合作縣級示範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工商稅務登記“全城通辦”,規範放寬住所經營場所條件。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加強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區政務服務中心全年受理業務28.3萬宗,民眾滿意率逐年提升。穩妥完成行政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
  黨風廉政建設不斷深化。認真落實“一崗雙責”,著力轉作風、強擔當、嚴政紀、建機制,紮實做好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各項工作,權力運行監督和廉潔風險防控進一步加強。大力整治“四風”問題,完善和深化機關“作風曝光台”,完成52個曝光問題的整改。強化財政資金審計監督,加大財政預決算和“三公”經費公開力度,完成15個審計項目,審計查出一批資金管理不規範問題。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依紀依規查處了一批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全年政紀立案29人,政紀處分24人,其中行政開除8人,政府系統廉潔建設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大力支持、有效監督的結果,是全區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我代表白雲區人民政府,向全區廣大人民民眾、駐區部隊官兵、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表達誠摯的謝意!向關心和支持我區改革發展的中央及省市直屬駐區單位、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一是經濟發展規模和效益偏低。全區“四上”企業、世界500強企業以及百萬以上納稅大戶不多,產業發展集聚水平不高,工業發展後勁不夠,科技創新和人才支撐帶動效應不足,經濟發展低端低效局面尚未有大的扭轉。二是支撐城市發展的基礎設施滯後。水電氣及通訊設施欠賬較多,特別是帶動城市開發、形成功能集聚、支撐高端發展的交通路網仍有待完善。三是城市環境有待最佳化。生產生活環境髒亂差現象依然存在,“兩違”等城市頑疾尚未根治,治安管理壓力大,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四是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優質資源總量不足、城鄉差異仍然較大,民生改善與市民期盼還有差距。五是政府職能轉變不夠到位。部分幹部的思想觀念、能力素質和工作作風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勤政、廉政、善政還有差距,政府行政效能仍有待提高。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2017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落實“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關鍵之年,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要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按照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區委十二屆三次全會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建設樞紐型網路化幸福美麗白雲的奮鬥目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落實“三大區域樞紐”和“一心四片”發展布局,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推進樞紐型網路城鎮建設,努力讓全區人民生活更幸福。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按可比口徑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實現上述目標,我們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發展實體經濟為核心,全面促進經濟提質增效。
  加快構建實體經濟新產業體系。壯大發展先進制造業,依託現有的先進制造業龍頭企業,集聚發展智慧型裝備、生物醫藥與健康、新型材料和節能環保等一批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引導一批家居、專用設備等傳統製造業企業向智慧型綠色家居、先進裝備製造轉型升級,扶持一批新成長起來的高科技企業發展壯大。最佳化提升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金融、科技、信息、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旅遊、健康醫療等生活性服務業,積極引進設計創意、法律、審計(財務)服務等智慧型現代服務業,圍繞航空服務、現代鐵路物流重點產業項目引進一批優質總部企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龍頭企業。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以展貿、研發為主的化妝品產業發展服務平台,建立化妝品產業園區,推動一批有自主品牌的化妝品龍頭企業入園集聚發展,設立檢測機構和集中排污處理,並藉助金融和產業服務專業機構,實現化妝品產業鏈相關企業整體轉型升級和聯盟發展;推動物流站場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皮具、汽配等大型傳統商貿批發市場向展貿化、集約化、品牌化升級。
加快推進重大發展平台建設。白雲新城大力發展總部經濟,重點加快南航大廈等在建商務中心總部建設,加快推動建華建材科技創新型企業總部等7個已落地項目新開工、海爾家居華南總部等9個總部項目落地,加快北部嘉禾望崗、黃邊產業園等片區的開發建設,力爭年內白雲新城總部項目達到16個。廣州民營科技園完善行政資源配置,加快推進土地整理出讓,新引進一批先進制造業企業,扶持白雲電器、歐派集團等一批優質企業增資擴產和轉型升級,積極推進園區擴園工作,為建成千億元園區奠定基礎。廣州國際健康產業城重點推動廣藥集團明興製藥、醫藥公司、和黃製藥等3家企業開工建設,完成融資地塊收儲,推進二期用地收儲,加強與廣藥合作,擴大招商引資工作,加快規劃二路、規劃七路、廣藥一期河涌整治等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空港經濟區繼續加快綜合保稅區(南區)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推進1500畝用地收儲和廣州航空產業基地一期東區、三跑道融資地塊一期等地塊出讓工作,推動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商務航空服務基地(FBO)項目一期10月前投產。按照“一街(鎮)一特色”的思路,積極推進人和航空小鎮、鐘落潭健康小鎮、太和電商小鎮、均禾化妝品小鎮、永平汽車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建設和三元里亞太美都、黃邊華南設計之都等一批產業中心建設,打造實體經濟多元化發展平台。
  大力提升招商引資成效。明確招商重點,以臨空經濟、總部經濟為主攻方向,緊抓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順利通過國家批覆的重大發展契機,重點引入一批航空企業和機構;瞄準金融、航空服務、高端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和電氣裝備、居家用品、醫藥製造、新型材料和節能環保等先進制造業開展靶向招商,吸引一批優質企業總部落戶,爭取年內新增各類總部型企業20家。加快項目落地,重點推動穗佳華南空陸聯運集散樞紐一期等13個已開工項目儘快完工,太安堂·康愛多醫藥電商中心、韓後總部等14個正在辦理報建手續項目儘早開工建設,東航廣東分公司總部等28個已明確選址項目儘早完成土地出讓,中航幸福廣州總部基地等15個意向項目儘快完成前期工作。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機制改革,加強專業化招商、穩商隊伍建設,建立完善政企溝通平台,落實優商扶商政策,支持各行業組建商會協會,加強現有商會協會規範管理。努力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積極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支持一批成長性好的優質企業,通過轉型升級、增資擴產等方式進一步發展壯大,並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扶持力度,培育一批高成長性民營企業,支持企業面向全球集聚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資源,力爭新增“四上”企業300家。實施企業“七證合一”改革,推進企業註冊登記全程電子化、便利化,完善市場監管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重點區域、重點市場、重點產品監管,嚴厲打擊制假售假,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強創新主體培育,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創新小巨人培育計畫,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40家、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105家、市級以上企業工程研發中心8家,推動22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加快創新載體建設,推進廣州民營科技園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打造特色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科技園區,力爭年底新增眾創空間2家、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最佳化創新政策環境,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體系,鼓勵並引導企業增加科技創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實施加快集聚產業領軍人才的意見及配套政策,大力引進創新型人才;實施質量強區戰略,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商標品牌培育,增強企業品牌意識。
  (二)以立體交通網路建設為重點,全力加快樞紐型網路城鎮建設。
  加快落實“三大區域樞紐”戰略。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以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為主抓手,配合加快白雲國際機場擴建工程,做好機場第四、五跑道建設前期工作,大力推進機場第二高速、空港大道等對外交通設施建設,加快機場噪音安置區和機場第三跑道安置區二期建設,做好航空配套、高端服務設施規劃布局。推進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繼續發揮省市重大工程建設協調領導小組作用,全力配合和推進廣州鐵路東北貨車外繞線、捷運11號線等一批鐵路、高快速路、城市主幹路建設。積極培育發展鐵路經濟,以廣州白雲(棠溪)火車站、廣州(大田)鐵路貨櫃中心站建設、大朗貨運中心建設改造和廣州鐵路投資建設集團落戶我區為契機,提前做好重點項目及捷運線路周邊道路基礎設施配套、產業布局謀劃,並儘早啟動土地收儲和周邊升級改造,加快推進廣東(廣州)國際鐵路經濟產業區建設。推進區域創新樞紐建設,以廣州民營科技園為載體,引導企業加強產學研合作、公共服務、金融服務等平台建設,加快形成2-3個創新集聚區,強化創新樞紐功能。
加快立體交通網路建設。全力配合推進機場第二高速(北段工程)、花莞高速等28宗國家、省、市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力爭年內完成約9460畝土地徵收任務;同步開展機場第二高速(南段工程)、廣汕客運專列等8宗共2310畝地塊徵收前期工作。大力推進區域主幹路網建設,計畫投入31億元,推進49項市政道路基礎設施項目,包括均禾大道二期等5項續建項目,空港大道二期、白雲五線(機場高速-106國道)、迎賓大道延長線二期(機場高速-方華公路)、白雲二線(石槎路-機場路)等31項今年新開工項目,以及白雲一線(增槎路-機場路)節點改造工程、白雲四線(石井大道-新廣花路)等13項前期項目。開展北部片區東西向城市主幹道及捷運線路規劃的前期研究,打通斷頭路和進出村通道,推進一批道路升級改造,改善區域交通微循環。
  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220千伏潯峰輸變電工程等40餘個總投資20億元的電網工程項目建設,力爭供電能力再提升10%。大力推進城中村用電改造,爭取新增公用變壓器不少於600台,解決村社用電難題。加快北部水廠建設和北部山區行政村供水改造,確保光明村供水改造工程年內開工。繼續推進排水改造、“五小”水利等城鄉水安全工程項目。擴大北部地區燃氣管道覆蓋區域,提升全區管道燃氣覆蓋率。開展城中村、農村通信管線整治和光纖改造,推進通訊、人防工程建設。
  最佳化提升流溪河“一河兩岸三帶”。結合廣州市“一江兩岸三帶”建設,以及流溪河水源保護區範圍調整,謀劃兩岸規劃建設。加強流溪河沿線“小散亂”清理整治,為高端綠色產業發展騰出空間。依託山、水、田、林、湖資源,建設現代農業園區,打造休閒觀光、旅遊農業經濟帶。做好珠江西航道高端商務集聚區規劃,打造經濟帶、創新帶、景觀帶。
(三)以深化乾淨整潔平安有序城市環境建設為重點,全面最佳化提升城區功能品質。
  強化規劃引領區域發展。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期調整完善工作,保障“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用地需求。有序推進廣州國際健康產業城、白雲綜合服務功能區等14項平台、片區的控規編制和審批,抓好重點項目控規調整服務,提升規劃的發展服務功能。開展村莊規劃修編,結合鎮村發展實際最佳化調整現行村莊規劃。綜合運用收儲和更新政策,編製片區實施規劃,提高集約節約用地水平。
  加大土地儲備出讓力度。探索完善市、區、鎮街經營性用地土地收益共享機制,做好土地收儲與精準供給,推動白雲區蔬菜科學研究所、江高鎮中心鎮地塊、白雲新城5-8期江夏地塊、廣州航空產業基地一期東區928畝等10宗共2943畝土地完成公開出讓;力爭完成白雲湖東地塊、新和交通樞紐政府儲備用地、白雲新城5-8期蕭崗村地塊等20宗共12502畝土地徵收儲備,紮實做好嘉禾望崗片區、上官宛北側地塊等21宗9929畝土地前期謀劃工作,推動土地儲備開發與項目建設同步推進。
  有序推進城市更新改造。健全政府、改造主體、市場等多方聯動工作機制,充分調動土地權利人和市場主體的改造積極性,引導村社高效開發集體“三舊”用地。探索建立城市更新產業發展聯盟,結合產業發展導向推動黃邊村工業園、凰崗村工業園、夏茅工業園、橫滘工業園等一批村級工業園項目以及一批國有舊廠房項目啟動改造,打造產業項目精品,以城市更新促進產業提升。力爭田心村、小坪村和陳田村全面改造取得突破,啟動黃邊村等舊村莊微改造試點工作,整治提升大金鐘路48號大院等一批老舊小區,改善城鄉面貌。
持續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全面推行“河長制”,各級主要領導親自抓、帶頭乾,進一步落實區、鎮街、村社三級河長的河涌治理主體責任。堅決打好河涌治理攻堅戰,持續開展重點河涌污染源整治專項行動,大力推進投資近10.3億元的47項水環境工程項目,加快城中村截污納管,確保今年完成廣佛跨界河涌治理工程,7條黑臭河涌基本消除黑臭,以及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任務。以均禾涌綜合整治、白海面濕地公園建設為切入點,將治水與產業結構、城市更新、社會治理等緊密結合,以治水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城鎮化建設。推進大氣污染整治,嚴格落實“大氣十條”,加強建築廢棄物排放及道路揚塵監管,持續推進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全面完成高污染燃料鍋爐整治。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整治,持續推進禽畜養殖場、田間窩棚綜合整治及化肥、農藥減量工程。完善環境執法機制,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規範案件移送、受理和立案標準,完善排污許可證管理制度,提升環境監管效能。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完成3000畝森林碳匯工程備耕任務,繼續開展生態景觀林帶、濕地公園和鎮級森林公園建設。
  深化乾淨整潔白雲建設。全面開展花城花景建設,重點提升“五路一城”等核心道路(區域)美化綠化水平,同步開展周邊“三舊”物業轉型升級,提升城市景觀。嚴格落實垃圾分類制度,最佳化垃圾投放、收運管理模式,明確減量任務,加快推進垃圾資源化建設,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從源頭減少衛生死角和管理盲區。實行環衛作業標準化管理,推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向內街內巷延伸,實現城市管理事權全覆蓋。全面推進容貌示範社區和鎮街示範路創建工作,建成22個區級容貌示範社區、3個市級容貌示範社區和22條鎮街示範路。加強城管大數據建設,完成數位化城管系統平台升級改造,健全城市管理監督考核機制。持續保持控違高壓態勢,落實新增違建“月月清”行動,完善查控違建信息平台建設,打造立體式、全覆蓋違建巡查網路;推進“六亂”、“五類車”常態化治理。
深化平安有序白雲建設。加強出租屋和來穗人員、外籍人員管理服務,推進出租屋管理標準化建設,實現全區符合安裝條件的出租屋智慧型電子門禁全覆蓋。以新市街、同和街、同德街、雲城街為推廣點,結合三元里街“五個一”創建經驗,擴大融合社區覆蓋面。繼續推進社區格線化服務管理,完善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加強重大矛盾糾紛的排查和及時化解,強化分析研判和信訪風險防控預警。不斷健全“六位一體”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大力提升路面見警率和盤查率,嚴厲打擊涉黑涉惡等違法犯罪行為,全力消除涉恐安全隱患,以點帶面抓好社會綜合治理。深化禁毒重點整治工作,加強情報分析研判,持續開展出租屋及涉毒場所巡查整治,重點抓好物流寄遞行業管控,全面落實“5個100%”,確保毒情持續下降。嚴格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面排查治理城市風險點、危險源,深入推進危險化學品、建築施工、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及“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實現重點企業執法全覆蓋,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機制,加強全區應急值守平台建設,重點提升突發事件防範與綜合應對能力。實行最嚴格食品藥品和農產品安全監管,深入推進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
(四)以辦好民生實事為重點,全力提高人民民眾幸福感。
進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全年用於民生和各項公共事業支出占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不低於80%。
全力辦好十大民生實事。一是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加大抽檢力度;二是促進和穩定就業,加強就業幫扶;三是深化養老服務改革,提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水平;四是加快重點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五是加強消防安全工作和推廣煙感套用;六是防範打擊電信網路詐欺;七是促進智慧型化便民服務,最佳化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八是加強城鄉環境保護和治理;九是實施白雲有線電視數位化整轉;十是完成符合條件的公辦中國小校醫配備任務。
著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以創業帶動就業,確保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達70%以上。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加快推進社會保障並軌工作,完成省市下達的社保參保擴面任務,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加強城鄉低保低收入家庭動態管理,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工作機制。推進1892套保障性住房建設。設立區級社區居家養老綜合服務平台,選取3個街道試點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3+X”改革創新工作。
持續深化“三農”工作。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深化人和鎮豐華園、鐘落潭鎮世外桃源等現代觀光農業示範基地的帶動作用,建設一批觀光農業示範基地,扶持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培育一批特色農業品牌,培養一批“網際網路+”農業人才。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全面推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善生態補償與低收入保障結合機制,推動“政企銀保”項目全面落地,升級“三資”平台,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大額資金異動預警機制。完成村(居)兩委換屆工作,持續推行黨務村(社)務公開“白雲模板”。提升農村環境面貌,推進第5批市級美麗鄉村建設,完成13個村的綠化美化工程任務。
全面推動社會事業發展。推進教育資源均衡化,最佳化整合城鄉教育資源和布局,推進6所學校創建廣州市示範性高中,完成50%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色學校評審認定,推進5所居住區配套教育設施投入使用及69所中國小綜合升級改造工程,確保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入讀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公辦學位比例不低於50%。加快推進區人民醫院遷建項目,啟動公立醫院改革,加強區屬醫院胸痛患者急救能力建設,創建國家基層胸痛中心,推進創建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範單位工作,打造一批中醫重點專科。推進區圖書館白雲新城館、區工人文化宮及10個鎮街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區科技館升級改造,新建一批足球場、籃球場、健身路徑,舉辦白雲區第七屆運動會暨第六屆殘疾人運動會、第六屆旅外僑胞港澳同胞懇親大會。繼續做好“雙擁”優撫安置工作,推動武裝、統計、物價、糧食、經協、貿促、科協、通訊、民族宗教、對台、地震、民防、婦兒、殘疾人、志願服務、檔案、保密、氣象、地方志等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五)以提高行政效能為重點,全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建設法治政府。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監督,堅持向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區政協通報情況,辦好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完善依法行政決策機制,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健全區、鎮(街)政府法律顧問隊伍。完善法律援助三級網路及特色站點建設。加強重點領域制度建設,強化落實規範性檔案審查備案制度。規範行政執法行為,推進勞動監察綜合執法和農業綜合執法改革。加強行政執法監督,落實行政執法數據公開。拓展行政複議功能,規範行政機關應訴行為。全面實施“七五”普法規劃,深化珠三角法治政府示範區建設,開展第二批依法行政示範單位創建工作,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
建設高效政府。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落實“一窗式一網式”集成政務服務改革,推行智慧政務下社區,最佳化政務微信服務,將服務延伸至民眾家門口。加大綜合治稅力度,深化國地稅合作,深入推進稅費格線化管理。最佳化提升政府網站功能。推進政府信息主動公開,規範依申請公開,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水平。
建設廉潔政府。嚴抓作風,嚴管幹部,持續開展暗訪、曝光、整改、問責、預警、鼓勁“六位一體”監督,拓展“作風曝光台”,堅持不懈糾正“四風”,開展“為官不為”專項整治,加大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追責問責力度。堅決整治侵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嚴肅查處基層微腐敗。強化對重點領域、重大項目推進、重點工作落實的監督檢查。強化對公有資產的監管。探索建立審計整改長效機制,加強財政、民生資金、投資項目和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
各位代表,新一年的征程已經開啟,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堅定信心,奮發有為,真抓實幹打基礎,攻堅克難補短板,為全面建設樞紐型網路化幸福美麗白雲而努力奮鬥!
 名 詞 解 釋
  1.“十小”企業:指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製革、印染、染料、煉焦、煉硫、煉砷、煉油、電鍍、農藥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十類工業企業。
  2.五路一城:“五路”指廣園路、大金鐘路、白雲大道、同泰路及廣州大道北等5條道路,“一城”指白雲新城。
  3.四大工程:指電子門禁、視頻建設、物業管理、數據採集。
  4.五類人員:指城鄉低保人員、農村五保人員、城鎮三無人員、城鄉低收入人員、城鄉孤兒。
  6.政企銀保:指以政府產業政策為導向、以銀行貸款投入為基礎、以保證保險為保障的合作農業貸款體系。
  7.七證合一:指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社會保險登記證、統計登記證、刻章許可證和銀行開戶許可證 “七證合一”。
  8.“五小”水利:指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壩、小水渠。
  9.五個一:指創建一個社區融合學堂、一個來穗人員服務工作站、一個來穗人員黨支部、一個社區共治議事會、一個社區志願者服務隊,使來穗人員與本地居民在同一社區內形成關係密切、守望相助、相互認同的社會共同體。
  10.六位一體:指社會治安防控警務運行機制的總體架構,突出“情報、指揮、巡邏、視頻、卡口、網路”六個基礎元素之間的互聯互動、相互依託和補充,形成良性閉路的循環過程。
  11.“5個100%”:指100%實名收寄、100%收寄驗視、100%技防安檢、100%持證經營、100%從業登記。
  12.社區居家養老服務“3+X”:指在開展助餐配餐、醫養結合、家政服務等三項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基礎上,結合轄區實際再選擇若干服務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