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區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白雲區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是由白雲區發布的報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白雲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區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4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和區政協的支持幫助下,我們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千方百計打基礎、建機制、求突破,全力以赴穩增長、增後勁、惠民生,經濟社會總體平穩向好。
(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適應新常態中實現穩增長。
  主要經濟指標總體平穩。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56億元,增長9%;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4.76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7.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3.03億元,增長11.1%;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33.64億元,增長7%;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9.53億元,增長13.5%;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社會發展基本同步。《2014廣州治理年度榜》區域綜合競爭力排名從2013年全市第七躍升為全市第四。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建立區招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創新產業中心招商模式,全年新引進重點招商項目11個,九元航空正式運營,國信互聯總部基地等3個項目加快落地。推進項目庫建設,61項區重大投資項目完成投資88.3億元,白雲綠地中心、聯炬科技企業加速器等14個項目已竣工或投產,恆盛總部大廈、白雲化工等30個項目開工建設,儲備產業項目166個,122個項目正開展前期工作。民營科技園“一核四園”發展格局基本成型,9大重點產業項目全面開工,新增入庫“四上”企業16家,核心區17宗歷史用地已規範解決16宗。綜合保稅區(南區)969畝土地完成儲備,一期圍網區正式封關運作,廣州航空產業基地、白雲國際機場商務航空服務基地等項目穩步推進。白雲新城及其周邊地區高端化發展態勢明顯,新加坡凱德商用已入駐白雲綠地中心,南航總部大廈、宏宇大廈、嶺南新世界城市綜合體等項目加快建設,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發展條件日益成熟。全年納稅總額超億元企業16家,新增“四上”企業371家、市認定總部企業23家,外貿進出口和實際利用外資分別增長35.9%和153.9%。
推動土地高效使用釋放發展空間。加快推進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的編制和調整,新征土地落實“五統一、兩同步”,推動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節點同步開發。全面實施土地徵收、報批和儲備出讓計畫,完成征拆項目10宗1948畝、用地報批30宗4663.5畝和土地儲備6宗828畝,推動3宗354畝土地出讓。梳理“三舊”用地320宗、集體歷史經濟發展用地9144畝、村留用地7468畝以及市區儲備用地59宗22262畝等項目信息,明確發展載體資源。分類分片分步開展“三舊”改造,制定村民建房、村社公共設施、村社集體歷史經濟發展用地、新增留用地、村社工業小區和專業批發市場轉型升級、符合“三舊”改造條件地塊建設、城中村安全隱患整治等工作指引,審批項目建設67宗178.4萬平方米,4宗工業企業用地完善徵收手續,集體舊廠房改造和村社工業小區轉型升級項目已開工12個。實施“政府收儲+城中村安全隱患整治+舊村綜合整治相結合”的連片改造模式,積極謀劃白雲新城(含蕭崗片區)、陳田永泰片區連片更新改造,啟動沙涌北村、江夏村等城中村安全隱患整治,穩步推進田心村、小坪村等城中村改造,城市有序開發和更新改造得到規範指引。
改革創新提升發展內涵。建立以街鎮為主體的經濟發展工作機制,分類細化經濟發展目標,推動街鎮培育市場主體、推進項目、服務企業。實施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全區實有經濟業戶20.27萬戶,新設立私營企業數增長64.59%,企業登記增長首超個體工商戶,市場主體結構逐步最佳化。完善科技興區、質量強區、扶持小微企業轉型發展激勵政策,新引進4支創業投資基金和1家基金管理公司,2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24家企業籌備上市,新增12個省名牌產品、18家高新技術企業、14家工程技術研發中心、1家市級孵化器,獲省、市科技獎勵24項,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增長31.1%和19.3%,中小科技企業創新發展態勢良好。
  (二)堅持建管結合,在規範管理中改善城市環境。
  集中力量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機場第三跑道投入使用,機場噪音區搬遷安置完成選址控規,征地拆遷建設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捷運8號線北延段、捷運14號線征地拆遷基本完成並全面開工,廣清高速擴建工程進展順利,同德圍南北高架橋、金沙洲大橋擴建工程已通車,市、區共同推進的24個年度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已建成10項,空港大道一期(黃石東路-106國道)及周邊道路、白雲五線一期、均禾大道、滘心大道等重要城市道路完成建設,北三環、花莞高速、機場第二高速等項目加快籌建。建成220千伏凱旋和110千伏龍保、鶴邊變電站,生產能源保障不斷加強。金沙洲醫院等30個配套設施項目已實施19個,同德中學等“9+1”工程已完工7個,“美麗金沙洲”、“幸福同德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落實責任細化城市管理目標任務。實施城市管理事權分工改革,初步建立起區級保重點、街鎮屬地當主體的城市管理運行新機制,轉移支付1億元給街鎮專項用於城市管理,實現放權到位、財隨事轉、屬地管理。以城市主幹道兩側、捷運站點周邊等區域為重點,查處“六亂”13.9萬宗,清拆違法戶外廣告2373宗2.2萬平方米,查處“五類車”等違章車輛3.7萬輛。鞏固創衛成果,創建1個省衛生村、1個市衛生鎮和20個市衛生村。完成11座垃圾壓縮站改造,在20%的社區推廣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模式。全力防控登革熱,著力清垃圾、滅死角,累計入戶26萬戶,消殺43萬平方米,清理溝渠76萬米,全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疏堵結合全力整治“兩違”。出台嚴控違法建設建立疏堵結合長效工作機制指導意見,逐步完善依法審批建房、嚴格查處違法建設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流程,制定建設項目、集體建設用地、小型工程等項目施工審批流程以及最佳化服務、加強管理有關規定,從源頭上壓縮違法建設空間。堅持鐵腕治違,建立全覆蓋巡查立案督辦制度,全年清拆違法建設1614宗91.9萬平方米,整治違法用地633宗2926.8畝,新增違法建設數量和體量逐月下降。加大查人查事力度,明確“六大主體”責任,完善按規定集體審批、契約審查備案、資質核准備案、現場公示和責任追究等五項機制,拆、控、管、停全方位打擊違法建設,公開透明曝光壓縮尋租空間。
  以水環境和大氣綜合整治為重點做好生態環境建設。堅持源頭減污、工程截污、管理治污,實行“河長制”,落實各項管理任務,廣佛跨界河涌治理和生態水城項目全面進入實施階段,11個項目已全面開工。加快推進石井淨水廠、北部水廠項目建設,完成5間水廠水質達標任務和45個農村污水治理項目、56個農村二次改水工程。劃定畜禽禁養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完成239台燃煤鍋爐淘汰整治,治理窩棚、菇棚、生豬養殖場900多處,建立環境違法“黑名單”,關停整治非法排污企業224家,環境質量不斷改善。新建或改造“一街鎮一公園”14個,新建綠道26公里、生態公益林1332畝,完成“淨化、綠化、美化”整治任務185宗。
  (三)深入開展社會治理,在整治中夯實管理基礎。
  健全和完善基層服務管理網路。完成250個社區、118個行政村換屆選舉工作,推動城市社區格線化服務管理,因地制宜出台格線劃分標準、工作指引,景泰街格線化試點順利完成。加強社區居委會建設,做好社區專職人員的招聘、培訓和績效考核,首批68個幸福社區創建全面完成。加強村級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開通便民服務直通車工程,積極發揮社會組織的樞紐作用。加強來穗人員和出租屋服務管理,劃定來穗人員和出租屋三級管理網路,登記在冊的三層樓以上出租屋實現電子門禁基本覆蓋。加強對重點人員和突出問題管理,整治治安、消防突出隱患1萬多宗,處罰違法違規出租屋主案件1272宗,出租屋刑事治安案件下降10.6%。
規範市場監督管理。開展三元里地區打假等專項行動,完成省、市2宗打假“摘帽”任務。全力做好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和打非治違專項工作,突出抓好六大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監管,完成輸油管道和涉液氨液氯隱患整治,全年安全生產各項指標控制在市下達的範圍內,安全事故和經濟損失分別下降5.07%、83.35%。提升突發事件處置和應急援救能力,完善消防救援體系,建築物火警火災下降30%,棠景街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成功“摘帽”。推進“食得放心”城市建設,嚴厲打擊食品藥品制假售假違法行為,大力開展學校食堂和中國小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全力維護社會穩定。源頭治理化解社會矛盾,建立維穩信息員隊伍、外來工調處小分隊、風險評估專家庫,調解各類糾紛案件2649宗。推進立體化防控體系和69個“平安細胞”示範點建設,案件類警情下降5.1%。堅持領導重點約訪和領導包案制度,推行“一站式”聯合接訪,區級信訪總量下降23.9%,到省、市集體上訪量分別下降78%、57.1%,社會形勢總體穩定。
  (四)加強農業農村工作,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強化都市農林業生態功能。制定加快生態農林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整合最佳化流溪河沿岸農業產業化組團,推進現代農業園區擴容升級。成立區農業產業化協會,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11家、農業龍頭企業達到27家,帶動農戶超過8萬戶,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4%。推進連片100畝以上土地流轉1.6萬畝,發放補助348.9萬元,促進農業集約化、適度規模化發展。推進第二批3個市美麗鄉村試點建設,完成6個名村創建驗收,寮寀村獲評“中國最美休閒鄉村”。
做好農村綜合改革。被選為中央農辦農村改革試驗聯繫點之一,著力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土地管理、農村經濟體制發展、村居管理體制改革。深化農村金融服務,推進江高鎮金融服務示範鎮建設。啟動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編制審批109條村莊規劃,落實新村建設用地約480公頃、新增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約60公頃。推動留用地報批101宗2350畝,取得用地批准書20宗692.5畝,面積超過歷史上取得總面積的50%,引導村社有序建設。
  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規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完成1347宗15.19億元集體資產交易,宗數及金額分別增加6倍、3倍。推進農村資產權屬確權登記和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40個經濟聯合社實行股份固化,固化率達83%。建立區級扶貧幫困及生態補償長效機制,28個低收入村享受扶貧幫困和生態補償村級運作激勵基金1550萬元,確保基層政權運作。
  (五)踐行民眾路線,在改善民生中推動和諧發展。
  認真落實十件民生實事。一是推動75個村(居)開展一鎮(街)一保潔示範村(居)創建活動。二是開展捷運站點周邊環境專項整治45次,編制12個捷運站點周邊綜合開發方案。三是我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560元、600元,共3284戶、6166人受惠。四是新開通公交線路43條,整治交通擁堵點13個。五是新辦一所標準化公辦特殊教育學校雲翔學校。六是開展“洗地”工程,共清理衛生黑點2200多處、積水和衛生死角約1.4萬宗。七是完成12宗重點排水改造項目,努力解決“水浸街”問題。八是抓好一鎮(街)一村(居)道路建設,建成主、次幹道13公里,完善社區道路142公里。九是開闢一村(居)一綠地,完成93個綠地和公共小廣場共1.13萬平方米建設。十是建設一村(居)一微型消防站,已設定203個微型消防站。
推動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4.3%。加大對公辦教育和公辦學校建設的投入,進一步規範民辦學校的管理和發展,啟動景泰地區學校布局調整試點工作,今年高考重點本科及本科上線人數分別增長91.8%、28.7%。完善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和計生服務,積極應對登革熱、伊波拉出血熱、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傳染病疫情,持續穩定低生育水平。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率分別為70.93%、63.19%,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分別為96.04%、99.99%。建成鐘落潭鎮文化中心、省級全民健身點19個,市、區兒童公園投入使用。基本建成1392套保障性住房,完成55間危房改造。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環保搬遷、興豐填埋場七區等工程穩步推進。此外,武裝、統計、物價、糧食、經協、旅遊、雙擁、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對台、民防、婦兒、殘疾人事業、檔案、保密、氣象、地方志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
  (六)轉變工作職能,在改革中增強政府執政能力。
  推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編制行政職權目錄清單和權責清單。完成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衛生計生部門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調整部分街道行政區劃,新設4個街道辦事處。完成全區機構和人員編制核查,新招公務員159人,事業單位新入職196人。編制全口徑綜合財政預算,規範政府性債務和暫付資金管理,盤活存量發揮財政資金效益,有效防範財政風險。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堅持定期向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區政協通報情況,辦復人大代表建議99件和政協委員提案134件。抓好區人大常委會對審計專題詢問的落實整改,審計監督實現有重點的全覆蓋。實行重大行政決策及聽證事項目錄管理,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規範政府法律顧問工作。主動公開政府部門預算、“三公”經費,公開行政職權3253項。完善區廉情監控中心建設,通過“作風曝光台”曝光129個問題,在廣州市整治“四風”排行榜中名列各區縣第一名,被市評為2014年度依法行政考核優秀單位。
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完善區政務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功能,所有具有審批權及社會服務事項的單位已進駐區網上辦事大廳。運行12345政府服務熱線,辦理民眾來電1.04萬件。啟用區商事登記平台,下放企業登記許可權到部分工商所。完善區領導掛鈎聯繫企業制度,選定840家優質企業實施點對點服務和精細化管理,服務企業水平不斷提升。成立項目建設服務小分隊,主動上門服務,加大項目規劃、用地、建設指導力度。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正確領導、全區上下團結奮鬥的結果。我謹代表區政府,向全區廣大人民民眾、各級政府公務人員、企事業單位、駐軍官兵、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代表人士、人民團體表達誠摯的謝意!向關心和支持我區改革發展的中央及省市直屬駐區單位、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一是土地無序開發和低效利用問題突出,政府主導土地收儲、出讓和招大商、招好商進度不理想,以出租經濟為特徵的散小低端發展模式沒有根本改變,投資結構、用地結構和財政收入結構不夠合理,轉型升級任務仍然艱巨。二是城市管理粗放,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問題仍然突出,城中村、道路保潔維護水平低,髒、亂、差形象沒有明顯改變,城市環境面貌亟待提升。三是有效基礎設施欠賬多,發展帶動力不足,缺乏帶動城市開發、形成功能集聚、高端發展的功能性市政道路。四是統籌城鄉發展任務繁重,人均公共財政支配能力弱,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民生福利水平與民眾期盼仍有差距。五是社會治理壓力較大,社會面管控體系有待健全和完善,治安維穩管理任務重、成本高、難度大。我們更清醒地認識到,部分幹部隊伍的思想觀念、能力素質和工作作風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勤政、廉政、善政還有不小差距。對此,我們將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堅定信心、應對挑戰,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2015年工作任務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謀劃“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適應經濟新常態的考驗之年。總體工作思路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省委、市委和區委全會精神,以促進土地有序開發和高效利用為關鍵,以“一城一園一軸一廊”為重點,更加積極地搶抓機遇,更加科學地謀劃發展,更加有效地破解難題,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推動各項工作上水平、走前列,讓人民民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按可比口徑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2%。為實現上述發展目標,要著力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推進土地有序開發和高效利用,著力提升經濟發展規模和質量。
  突出功能引領拓展開發空間。抓緊編制、調整、審批和穩定各層次城鄉規劃,完善控規全覆蓋,解決城市功能轉變、更新改造、項目落地和城鄉建設的規劃指引問題。加快推進重大平台、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留用地等專項規劃方案編制,推動規劃統籌和要素銜接。凝心聚神,抓緊“一城一園一軸一廊”開發,全力推進白雲新城的開發建設,推動舊機場飛行區、5-8期土地徵收儲備出讓和招商工作,發展樓宇經濟,打造成為全區高端要素最集聚的城市CBD、拉動全區經濟發展的核心新引擎;圍繞“總部基地+製造基地”雙核驅動,全力推動民營科技園“一核四園”土地儲備與出讓,培育主導產業,爭取園區營業總收入今年要達到440億元以上;加快空港大道二期和沿線重點地塊、重點項目開發建設,推動空港大道及其沿線土地高效開發利用,努力打造成為高效集約型現代產業集聚區;積極研究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開發模式,制定34個捷運站點綜合開發方案,將捷運站點經濟發展走廊打造成為TOD模式的綜合開發示範區。
聚焦開發重點促進集約高效。集中力量打贏白雲新城開發攻堅戰,做好20宗5871畝地塊的儲備出讓、招商引資工作;對123宗50887畝重點地塊的徵收儲備工作進行清單管理,做到忙而不亂、忙而有序;集中資源推動實物儲備,結合招商,爭取完成1000畝以上實物用地交地開工建設;按照產城融合、產城一體的原則,提前謀劃“一城一園一軸一廊”周邊地塊儲備、村莊改造和環境整治工作,完成10000畝以上用地紅線儲備和研究工作,聚焦“十百千萬用地”工程,逐步形成新的城市開發空間、產業集聚空間。
  加強招商引資提升產業質量。加大招商攻堅和引資、引技、引智力度,統籌招大招強、內外並重,完善招商引資聯動機制,建立涵蓋區、街鎮、村社的土地、園區和樓宇等載體資源信息庫,最佳化項目準入評估制度和配套服務政策,促進企業項目與招商載體實時對接。加強分類指導,北二環以南都會區高起點高標準發展現代服務業,力爭一批優質企業的區域總部、結算中心、研發中心等功能總部以及金融、會計、法律、諮詢等生產性服務業龍頭企業落戶,增強城市綜合服務與高端要素集聚輻射能力;北二環以北副中心大力發展臨空產業、健康醫療產業、先進制造及高新技術產業,推動產業發展形態更高級、結構更合理、質效更優良。定點定向抓好平台園區、科技孵化基地和儲備地塊招商,加大主動推介和專業招商力度,力促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總部、中航油南方總部基地、十長生(韓後)化妝品等總部基地、綠地集團產城融合空港經濟新業態項目、華南城電子商務園區、華新廣州國際物流港(現代物流採購分銷中心)、赫基國際集團電子商務綜合物流中心等帶動性強的項目落地實施,實現集聚化、高端化發展。積極探索產業發展中心招商模式,大力推動樓宇招商,轉型升級改造園區招商,主攻一批符合產業發展規劃、有利於帶動產業鏈延伸和提升的高質高效企業招商服務。
改善服務促進投資。出台加強固定資產投資服務管理的指導意見,切實改善審批服務。引導、安排資金集中投向重大基礎設施、重點產業和重點領域開發,切實抓好140個年度投資約361億元的重大產業、基礎設施和社會民生項目建設。圍繞重大產業項目,加快推進歐派家居產業園、白雲化工擴建擴產項目、白雲山和黃神農大廈、恆盛總部大廈等22個在建項目建設,推動國信互聯科技大廈、穗佳華南空陸聯運集散樞紐等14個項目開工建設,力爭齊富商業廣場等25個項目開工。抓好房地產投資項目服務,引導房地產企業屬地註冊和積極行銷,爭取全年完成房地產投資80億元以上。加強村社開發建設項目的有序引導和服務管理,力爭完成155宗2717畝留用地的兌現任務,完成80宗試點留用地綜合開發建設方案。
  (二)加快更新改造和培育產業,著力推動城市和產業轉型升級。
  加快城市更新改造。落實李克強總理視察白雲城市更新改造的指示要求,堅持政府主導、連片規劃、包容性發展,分類分片分步推進白雲新城片區、陳田永泰片區、棠涌片區、嘉禾望崗片區、創意產業園片區、同德圍片區、羅沖圍片區更新改造,綜合運用“政府收儲+城中村安全隱患整治+舊村綜合改造相結合”的連片改造模式,完善片區基礎設施和配套公共服務,努力實現“改造一片、富裕一片、美化一片”。嚴格落實審批(備案)和開工審查管理系列制度,繼續推進一批村社歷史集體經濟發展用地、歷史留用地、符合規劃和“三舊”改造條件的低效用地項目依法開工建設。加快永泰村危舊房改造,推動田心村、小坪村、陳田村等城中村改造全面進入實施階段。繼續開展城中村安全隱患整治,完成3個試點村整治任務,制定完善實體項目改造實施細則和政策指引,力爭2015年在各街鎮推開試點,整治工作初見成效。
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環保執法和安全整治,著力“關停並轉”一批能耗高、污染大、產出低、安全隱患大的落後產能污染企業以及不符合功能布局的村社落後市場、園區,為高端高效發展騰出空間。結合功能布局選擇開展村社工業小區、專業批發市場安全整治與轉型升級,推動建設一批辦公樓宇、小微企業總部園區或電子商務園區,引導化妝品、皮具、鞋服、汽配等傳統產業向產品研發、設計、展貿、電商等價值鏈高端延伸拓展,促進企業類型從“小、散、亂”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總部運營轉變,經營方式從傳統的“三現”交易向套用總代理、電子商務等現代交易模式轉變。激活企業內生動力,出台創新驅動激勵政策,實施R&D經費倍增計畫、孵化器倍增計畫,鼓勵企業技術創新、營商模式創新,鼓勵全民創新創業。支持符合產業導向和發展要求的製造企業增資擴產,篩選一批企業完善用地手續,實施配套最佳化改造,釋放先進制造產能。
引導傳統發展路徑轉變。增強政府引導職能,細化村社投資服務指引,健全村社經濟發展建設項目的管理。選取一批用地條件成熟的村社集體歷史經濟發展用地、歷史留用地項目,政府主動介入,做好產業引導和政策指導,公開吸引一批實力強的企業參與留用地項目建設,確保高品質開發、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引導村社“三舊”改造項目實現改造主體企業化、物業經營產業化、管理服務專業化,著力破解粗放低效的出租經濟、檔口經濟、批發市場經濟模式,積極培育“小精專”新業態,實現集體增收、發展共贏。鼓勵和指導村社依法流轉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組織實施土地整理,引導村社留用地集中、集約發展。著力清查整治存在消防安全、無證照經營、制假售假等突出隱患問題的出租屋、出租廠房,採取行政、司法等綜合手段落實出租業主監管責任。
最佳化企業服務管理。強化街鎮發展經濟主體地位,建立基層招商投資服務機構,加快組建街鎮規劃建設專業隊伍,充實服務招商、服務投資隊伍力量。實施重點龍頭企業對口服務制度,落實區領導掛鈎聯繫企業,明確部門及專人跟蹤服務,協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困難。堅持“抓大不放小”,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圍繞我區戰略性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要求,遴選一批成長性強、示範帶動作用大的中小企業,在企業創新發展、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給予政策指導和扶持。推進區、街鎮兩級政務服務中心的規範化建設,加快推進全區政務服務“一窗辦”改革,構建實體政務大廳與網上辦事一體化的“大政務”服務體系。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完成區級商事登記平台系統升級改造,充實基層工商服務力量,打造更快捷更便利的工商服務。加強企業上市輔導,探索建立白雲發展基金,設立中小企業風險補償基金,建立金融業獎勵評價體系,支持白雲民泰村鎮銀行發展,最佳化中小企業融資環境。
(三)加強城市建設管理,著力營造“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市環境。
加快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從提升區域綜合實力、促進產業發展的高度,積極配合市推進捷運11號線等5項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廣清城際等3項城際軌道交通工程、廣州鐵路樞紐東北貨車外繞線等鐵路樞紐工程和新廣從路、花莞高速等高快速路網工程建設。認真謀劃區域39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其中市政道路33條、人行天橋項目5個、綜合整治建設項目1個,推進松園路(106國道-廣州軍區生產基地段)、康復中心周邊道路、民營科技園核心區外圍路網、居家大道、健康大道一期等8個續建項目,推動望崗大道二期、白雲三線(殘奧中心-空港大道段)、怡新路、湖濱南路、白雲大道南改造等13個項目新開工;穩步推進空港大道(106國道-白雲五線段)、雲城西北延線(白雲三線-華快三期段)等7個計畫安排開工項目和白雲二線(石槎路-機場路段)、白雲五線(機場高速-106國道段)、廣花公路快速化改造(北二環入口-黃石路段)等11個項目前期工作。協調理順鐘落潭高職園區歷史遺留問題,進一步完善園區道路交通等公建配套設施建設。繼續配合開展李坑循環經濟產業園、興豐填埋場七區項目相關建設工作。加快能源設施建設,做好白沙、柏塘等8座變電站工程建設,滿足生產生活能源需求。
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落實以拆促管、疏堵結合、以疏為主的控違拆違長效機制,充實基層城管執法力量,實施全方位、全覆蓋巡查立案,嚴格執行“兩表一銘牌”制度,切實加強建設項目監管。堅持拆違治違不放鬆,開展清拆整治專項行動和“月月清”工作,形成常態化控違拆違高壓態勢。進一步完善查人查事機制,健全“六大主體、五項機制”全面調查制度,嚴厲懲處違法建設的當事人與利益人,及時查處曝光一批典型違建案件。堅持標準嚴管嚴控,建立“六亂”、違法戶外廣告招牌、工地管理等資料庫,定期集中開展“五類車”、“六亂”整治專項行動,確保整治成效。繼續深化細化城市管理事權分工,落實屬地管理權力和責任,進一步理清環境保潔、道路管養、綠化維護等城市管理事權,解決多頭管理問題。完善城鄉環衛保潔體系,力爭完成“一村一保潔隊伍”與“一村一點(垃圾中轉站)”建設,爭取60%社區實現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切實做到整髒治亂。
鐵腕治污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結合轄區污染企業分布情況,加快建立分片環保執法隊伍,理順區、街鎮環保監管體制,強化街鎮環境保護主導責任。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建設項目負面清單,嚴格環境準入標準。加強環境保護執法,中心城區和北部鎮街要全面關停污染企業和加大“退二”力度,著力推進顏樂天中學周邊等環境轉型升級。加強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完成禁燃區管理和燃煤鍋爐整治工作。加大水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通過項目整合資金,繼續做好廣佛跨界7條河涌整治工作,推進8個城區排水改造項目、15個農田水利工程、56個農村二次改水項目以及72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配合市做好白雲新城周邊、石井河流域、沙坑涌、白海面涌、江高截洪渠涌邊等截污管網建設工作,確保2015年全面開工。結合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及“花城、綠城、水城”建設,加快推進白海面濕地、潯峰山生態公園(二期)等項目前期工作,完成3000畝碳匯林建設、2個鎮級森林公園建設及33個鄉村的綠化美化,推進8條道路生態景觀林帶、25公里以上綠道網路建設,全面改善和提升城鄉生態面貌。
加強和改進社會服務管理。推進來穗人員服務管理機構改革,進一步建立健全區、街鎮、社區(村)三級來穗人員和出租屋管理網路,繼續推廣出租屋電子門禁系統,管住屋主、管住每套房的使用、管好租戶,推動管理信息化、精細化。繼續推進社區格線化服務管理工作,完成250個社區基礎格線劃分和首批入格事項梳理、格線員隊伍組建和信息平台建設。推進38個幸福社區創建工作,實現全區50%社區達到幸福社區標準的三年總目標。探索推進特大型村莊社會治理模式創新,鼓勵村民、居民、來穗人員和各組織協同參與社會管理。抓好基層末端治理,建立健全“以街鎮為主體、公安部門牽頭、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聯合執法機制,進一步摸清出租屋、批發市場、貨運站場底數,實施“嚴控增量、管理存量”,夯實社會治理基礎。
深入推進“平安白雲”建設。持續開展安全發展示範城市建設和公共安全整治,著力打牢安全生產基礎,提升安全監管水平,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強食品藥品安全整治,落實食品藥品安全主體責任,完善“四品一械”監管體系建設,加大生產、流通環節(含食用農產品)食品安全抽樣檢驗力度,重點加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管理,建設“食得放心”白雲。推進質量強區、品牌帶動、標準引領戰略,嚴厲打擊制假售假違法行為,持續開展省打假重點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營造規範、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全面落實人屋車場管理,確保治安平穩可控。完善全區應急預案和扁平化應急指揮體系建設,整合各類應急救援力量,著力提高突發事件預防和應對能力。深化信訪制度改革,加強信訪形勢評估預判,加大社會矛盾隱患排查化解力度,推進信訪積案化解,推動訴訪分離,依法規範信訪秩序。
(四)統籌城鄉協調發展,著力增強農村發展活力。
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培育一批觀光休閒農業品牌和觀光線路,推動白雲流溪灣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巴江河水鄉花田生態農業示範區“兩個園區”建設,完善提升沿流溪河都市農業生態帶功能,大力發展以“好看、好玩、好吃、好銷、好價”等“五好”為特徵的都市農業,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扶持發展前景好、市場競爭力和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鼓勵和引導農民圍繞特色產業組建各種類型、不同層次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和市場化程度。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完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扶持發展“一村一品”,增強市場競爭力。
加強鎮容村貌整治。著力推進農村地區乾淨、整潔,做好農村環衛保潔工作,完善“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的農村垃圾處理系統,創建省、市衛生鎮(村),不斷提高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大力開展村級公園、小遊園、風水林和綠化建設工作,構建“一村(居)一綠地、村道即綠道”的綠化網路。推進第二、第三批省名鎮名村申報認定和創建工作,確保2015年底累計完成1個名鎮、12個名村創建任務。做好中心鎮建設資金使用和新一輪競爭性資金項目實施工作,確保市、區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開展第三批市美麗鄉村創建工作,完善市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庫,推進村莊規劃落地實施,提升新農村建設內涵和品質,努力建設都市魅力鄉村和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夯實農村基層服務管理基礎。深入推進中央農辦農村改革試驗聯繫點建設。推動政經分離,理順經濟聯社、經濟社與社區居委會的關係。進一步加強集體“三資”監管工作,開展集體“三資”清產核資和集體契約專項整治工作,完善財務監管平台和資產交易平台,探索股權流轉平台管理機制,推動村社事務管理規範化、制度化。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確保上半年基本完成鐘落潭鎮寮寀村試點工作,下半年擴大試點範圍。落實區級扶貧幫困及生態補償機制,穩步推進新一輪農村扶貧開發。籌建農村地區資金互助社,著力解決農民金融服務遠、貸款難問題。
(五)積極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全力而為保基本兜底線。認真落實廣州市2015年十件民生實事,對轄區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獲證生產企業、食品重點經營主體(超市、食品批發市場)和重點食品品種實施100%監督抽檢;資助勞動力技能晉升培訓4000人次以上,實現轄區生源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90%以上,全區新增就業人數1.5萬人以上,幫扶1.2萬名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新建10個日間托老機構,實現全區日間托老全覆蓋;提高特殊人群救助水平,城鎮低保標準提高到不低於650元,縮小城鄉低保差距,同步提高農村“五保”對象供養標準,逐步實現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加強基層慢性病防治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從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50元;推進城中村用電改造,緩解25個頻繁停電城中村的用電難問題;新增城中村視頻監控攝像頭1430個;最佳化調整一批公交線路;推動民營科技園來穗人員公租房試點項目動工,完成保障性住房年度工作任務;推進太和鎮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試點建設,建設3個社區小型足球場、45家社區書屋、10家綠色網園,完善社區文化康樂設施。
最佳化政策導向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按照“全局謀劃、城鄉統籌、公辦為主、利民惠民”的原則,持續推進教育規劃布局調整工作,著力改善公辦學校教學設施和教學條件,進一步強力規範民辦學校招生、收費等辦學行為,完善民辦學校準入和退出機制,推進教師交流,推動教育資源合理布局和科學配置。推進8家區級公立醫院專業化、差異化發展,強化公共衛生的服務和監督職能,理順基層衛生計生服務管理體系,規範和引導散小醫療服務機構和藥品機構健康發展,不斷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強化就業指導和社會保障的針對性,結合街鎮、社區工作開拓就業崗位,結合實際需求開展就業培訓,著力幫扶本地就業困難群體、適齡農村勞動力和農轉居勞動力就業,不斷提升就業觀念和就業技能,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社會醫療保險參保擴面工作,提高社保覆蓋面和保障水平。推動養老服務由量向質的轉變,完善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和4個鎮敬老院的設施建設,提升公辦養老機構服務水平,強化民辦養老機構的設施、食品衛生和消防安全監管,做強做優現有養老機構。
推進社會事業發展增進社會民生福利。規劃建設一所占地100畝以上的公辦國中,選擇同德中學等一批條件和基礎比較好的學校重點打造優質學校,提供更多公辦優質學位。繼續推進衛生計生資源整合,落實衛生計生部門辦公場所,抓好公共衛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推進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加快區人民醫院遷建項目(一期)建設。大力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推進文化與商貿、科技、旅遊等融合發展,打造區級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陣地,推動平和大押周邊環境整治。加強城鄉體育設施建設,推動全民健身。做好雙擁、優撫、安置工作,爭創廣東省雙擁模範區。繼續推進“美麗金沙洲”和“幸福同德圍”建設。
(六)堅持依法治區,著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強化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紮實推進法治白雲建設,制定2015年依法行政工作要點和責任分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監督,建立健全政府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溝通聯繫機制,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完善重大行政決策工作機制,落實公眾參與、專家討論、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等法定程式,不斷強化運用法治思維、法制方式辦事的能力。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制度建設,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不斷提升執法效果。完善法律顧問制度,加強各街鎮司法所建設,提高法律審查論證服務水平。全面推進行政複議規範化建設,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強化基層普法陣地建設,開展新一輪“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強化村居“兩委”、經濟社幹部法治教育,開展“六五”普法終期驗收考核。
強化政府職能轉變建設高效政府。完成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結合實際制定部門“三定”方案,確保職能轉變到位、各級班子配備到位,實現集中辦公和資源集聚。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編制區政府職能轉移目錄,確保各項事權“放得下、接得好”。整合基層管理力量,健全管理機制,選取一街一鎮推進綜合執法試點。加強機關隊伍建設,積極推進人才集聚工程,提高履職能力。
強化街鎮主體責任推動分類發展。堅持分類指導,完善鼓勵發展和爭先創優的績效考核辦法,激發街鎮發展活力。理順街鎮財政管理體制,建立全口徑、財隨事轉的預算管理新機制,逐步形成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財政制度。雲城街、新市街、黃石街、鶴龍街、嘉禾街、均禾街、永平街作為有序開發和高效發展的城市中心軸,要堅持“大幹快上”,全力以赴加快城市片區的更新改造工作,做強增量,做優存量,打造宜居宜業新城區;三元里街、棠景街、景泰街要因地制宜、春風化雨,積極完善都市經濟,加強社會服務管理,不斷改善人居環境;石井街、石門街、白雲湖街、松洲街要圍繞強管理、促轉型的工作思路,謀定而後動,優先改善城鄉面貌,深入推進社會管理綜合整治,逐步完善城市功能;金沙街、同德街、京溪街、同和街作為東西兩翼,按照市的規劃發展部署,借力發展,切實做好城市管理各項工作;江高鎮、太和鎮、鐘落潭鎮、人和鎮要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加快重點園區、重點平台項目建設,推進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功能集成、城鄉優美。
  強化廉潔從政建設廉潔政府。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堅持“抓早抓小”,探索建立廉情信息預警報告制度,開展制度廉潔性評估工作。規範行政權力公開運行,完善權責清單制度,推動廉政風險防控與權力清單制度相銜接。推進行政執法電子監察系統全覆蓋,加強對行政執法權的監督。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做到“打開服務大門、做民眾貼心人”。嚴明紀律,嚴守規矩,進一步貫徹落實“八項規定”,拓展作風曝光台,發揮“預警台”的教育、警示作用,深入反對和糾正“四風”。嚴明政府機構改革、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等重大改革措施的紀律要求。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強化以案治本。推進監察機關“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繼續深化財政審計,擴大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範圍,促進盤活存量資金。強化經濟責任審計,推進審計結果公開。今年要全面啟動國有資產、公有企業、街鎮集體資產、集體企業以及村社集體資產、集體企業實物資產、契約資產、財務資金登記清查審計工作,推進公開交易、陽光管理。
  各位代表!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攻堅克難,為開創白雲區改革發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