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市文化旅遊體育發展改革“十四五”規劃

《揭陽市文化旅遊體育發展改革“十四五”規劃》已經揭陽市人民政府七屆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揭陽市人民政府於2022年1月14日印發,請認真組織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揭陽市文化旅遊體育發展改革“十四五”規劃
  • 頒布時間:2022年1月14日
  • 發布單位:揭陽市人民政府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揭陽“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活力古城、濱海新城,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產業強市”,根據《揭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十四五”規劃》,結合我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發展實際,編制本規劃。
  第一章 規劃背景——發展基礎與形勢
  第一節 “十三五”時期發展的概況
  一、公共文化服務進一步夯實
  “十三五”時期,我市積極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努力豐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推進文化服務設施完善提升,全市總投入343062萬元,實現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1022.60平方米,初步形成了城市“十分鐘文化圈”、農村“十里文化圈”,基本建成全市共享的公共文化數字服務體系。出台《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檔案,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持續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對接廣東省“三百工程”巡迴活動到揭陽巡迴演出,文化惠民下鄉活動形成良好常態機制,年均企業文化惠民活動達180場次。大力提升民眾文藝素養和文化生活熱情,設立文化志願者培訓基地47個,“十三五”期間共組織開展文藝免費培訓約3000場次,其中“共享文藝 同城花開”文化惠民共享工程被省文化和旅遊廳列為省級示範創建項目。各縣(市、區)建成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二、文藝繁榮發展取得新成果
  注重文藝精品創作及其帶動作用,文藝精品創作成績突出。“十三五”期間,創作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戲劇10多部。《烽火揭陽》被省文化廳列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廣東省優秀劇目展演”活動的七部戲劇之一;《桑浦山花》獲廣東省藝術節最高獎“劇目一等獎”、廣東省“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戲劇類);《大國赤子》成功刻畫了揭陽鄉賢、“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不忘初心、獻身國防的偉大情懷,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加強文藝團體和文藝人才培養,“十三五”期間,全市共有文藝演出團體21個,演職員1200多人,其中,在編演職員約150人,獲得專業技術職稱演職員91人。廣泛開展藝術展演和交流活動,年均演出潮劇近2000場,其中海外演出40多場。潮劇票友會、漢樂愛好者等藝術社團分布面廣、活躍度高。
  三、文化遺產保護邁上新台階
  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完成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掌握全市國有館藏可移動文物16885件/套。建成市文化館、榕城區博物館,基本完成市博物館新址裝修布展工作。“十三五”期間,經審批完成的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工程設計方案共19個,新增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1處,省級非遺項目7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4人、省級非遺傳承人20人,新增榕城、揭陽、揭西等3條歷史文化游徑上榜省第一批歷史文化游徑名單,3個點列入省第二批歷史文化游徑“東征革命歷史文化游徑”,非遺景點列入廣東省首推3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出版了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成果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個類型的刊物,其中文物保護出版了2個刊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出版了5個刊物。組織開展“國際博物館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培育擦亮“進賢故事會”“學宮讀書會”“紅色故事會”等活動品牌,組織非遺項目參加國外展覽展演交流活動。2019年,出台《揭陽古城保護條例》,為古城活化利用打好基礎。
  四、文旅產業取得新發展
  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印發實施了《揭陽市促進全域旅遊發展實施方案》和《揭陽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18-2035年)》,明確了打造“廣東省山海風情休閒城市”的發展定位,通過科學的空間布局、大力培育旅遊品牌,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揭西縣列入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首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鄉村旅遊加快發展,培育打造了一批省級文化和旅遊特色村、省旅遊風情小鎮等鄉村旅遊品牌、精品線路和特色文旅節事活動,開闢“周恩來在揭陽”遊學線路。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加強紅色旅遊資源開發及配套建設。推進A級景區培育創建和規範管理,全市A級景區共14家,省級旅遊度假區1家。完善文旅產業的政策保障,制定並實施了《揭陽市促進文化旅遊體育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和《揭陽市促進旅遊業發展獎勵辦法》等產業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和最佳化營商環境,建立重點文旅項目庫,以服務促進文旅投融資工作。以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引導聚集發展,全市擁有11個市級以上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其中陽美玉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被列為省級示範基地。努力培育新興產業,文化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
  五、體育事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全民健身蓬勃發展。全市體育場地設施12705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2.13平方米,行政村和社區體育設施覆蓋率達100%,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實現全覆蓋,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率達到100%;充分利用“體育節”“全民健身日”等節日舉辦全民健身活動及民眾競賽活動,舉辦龍舟賽、籃球聯賽、足球聯賽、馬拉松、腳踏車賽等民眾性的重大賽事活動105次,承辦省級比賽1次。開展科學健身講座17場,新增市級體育協會18個。競技體育穩健發展,高端人才輸出已見成效。擁有13個體育競技人才培養項目,在省、國家註冊運動員652名;省級、國家級體育後備人才基地重點訓練項目3個。體育彩票銷售工作穩步發展,全市體育彩票銷售額達13.21億元,為我市籌募公益金約9796萬元,創稅利約2240萬元,促進了體育產業的發展。
  六、市場服務監管適應新形勢
  “放管服”改革穩步推進,進一步完善了市場監管政策和組織架構,牽頭制定了《加強揭陽市旅遊市場綜合監管實施方案》,把監督管理與服務緊密結合起來,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促進了企業健康發展。加大執法監督力度,發揮執法的警示和教育功能,按時辦結信訪案件、投訴案件,承辦事項辦結率達到100%,企業(單位)滿意率100%,實現辦事“零差錯”、服務“零投訴”的目標。加強對違規經營、安全隱患的整治力度,增加檢查監督頻率,持續開展A級景區安全生產督查、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監管、文化活動場所和旅遊市場安全工作督查、開展文化和旅遊市場專項整治行動,依法依規實施處罰整治,改善了市場秩序,保障了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市場健康、文明、安全發展。
  七、我市文旅產業發展短板
  主要表現在:適應新形勢的工作格局尚不健全,各級文化廣電旅遊體育主管部門與關聯部門尚未形成融合發力的工作機制,協同發展的深度有待加大,政策措施有待系統化完善。要素資源存在短板明顯,公共服務跟民眾的需求距離較大,市級體育場(館)建設力度有待加強,大多數縣(市、區)體育場館建設數量未達標,傳統廣播電視行業發展遭遇瓶頸。推動文化創新的資源及力量不足,公共資源整體牽引效應不強。公共事業亟待改善,公共服務均等化、標準化、便利化還有較多缺口。具有區域影響力的代表性、引領性項目不多、品牌影響力不強。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融合創新發展有待深化,產業發展路徑不夠清晰,產業發展的要素資源和推動力量較薄弱,措施有待加強。
  第二節 “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形勢
  一、發展新機遇
  新發展格局和行業新趨勢創生了融合發展新動能。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消費結構的深刻變革將成為推動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傳統業態和模式變革的巨大力量。行業之間融合或整合發展將創生眾多新業態、新內容、新產品,推動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創新發展。鄉村振興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將對文化廣電旅遊體育供需兩側產生巨大牽引力。揭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發展要在順應大局和把握新趨勢中獲取新動能。
  “雙區”和橫琴、前海等重大平台建設及省重大戰略輻射效應帶來新機遇。“雙區”和橫琴、前海等重大平台建設及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等重大戰略的輻射效應將為揭陽提供重大發展契機,揭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發展應積極融入國家和省的戰略部署,以獲得關鍵性發展機遇。
  揭陽全面高質量發展的新布局提供了新發展空間。“十四五”時期,揭陽將進入加速發展期,“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活力古城、濱海新城,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產業強市”的戰略部署將加快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市委市政府新的戰略布局,對揭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發展提出新要求、新目標,同時也提供了新空間、新資源、新動力,是加速揭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發展的時代機遇。
  二、面臨新挑戰
  生活方式的新變化對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行業發展提出新的挑戰。線下文化、旅遊和體育消費出現顯著的結構性調整,線上精神文化消費加快發展,促使文化旅遊體育供給側從產品到服務、從內容到模式、從資源到產業將發生重大而不確定的變革。這是今後一個時期揭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行業發展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
  公共服務需求增量提質與公共資源不足帶來的矛盾日趨明顯。人民民眾對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體育場館等公共服務需求的增長與文化旅遊體育可支配公共資源不足的矛盾將繼續存在。未來一個時期,揭陽在文化旅遊體育公共服務上將面臨有限資源合理配置的課題,在實現均衡化、標準化、便利化和品質化上將面臨持續資源緊缺的挑戰。
  產業發展新要求與產業條件受限制之間的矛盾對現狀要素資源的發展提出了新挑戰。揭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產業發展要素資源相對薄弱是一個較長期的、系統性課題。未來在要素資源整合、產業跨界融合、市場建構拓展、政策措施創新、產業人才隊伍、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需要下足力氣推進重大突破,才能形成產業突破性發展的條件。
  第二章 發展藍圖——總體要求與策略
  第一節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抓住“雙區”和橫琴、前海等重大平台建設機遇,深入推進融合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全面推動揭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行業繁榮興盛,奮力建設具有濃厚揭陽特色的文化強市和廣東省山海風情休閒城市,為揭陽“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活力古城、濱海新城,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產業強市”作出積極貢獻。
  第二節 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文化發展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措施,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發展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牢固樹立系統觀念,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堅持文化發展全市一盤棋,統籌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協調發展質量、速度、安全相統一,實現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
  堅持守正創新、提質增效。堅定文化自信,加強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全面高質量發展為總要求,推進“賦能文化”和“文化賦能”,提升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發展效能和發展品質。
  第三節 目標任務
  “十四五”時期,揭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發展總體目標是:建立新時代文藝創作生產體系,文藝創新發展取得重要突破。競技體育發展格局顯著改善,形成地方特色。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基本公共服務擴面提質上新台階,均等化水平明顯提升,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進一步健全,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取得重要成果,老城區等文化遺產保護和特色街區打造成效明顯,彰顯千年古城的現代活力、文化魅力。全域旅遊縱深發展,建成一批旅遊重大項目。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在全市現代服務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產業集群效應顯現、產業鏈得到拓展,引進一批重大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產業項目。“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深化,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市場監管體系比較完善,市場管理和服務進一步最佳化,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公共政策和產業政策效能凸顯,要素資源集聚和配置能力進一步增強。重要品牌進一步鞏固,品牌培育機制進一步健全,建成一批國家和省級品牌項目,逐步形成揭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融合發展新模式。
  第四節 遠景發展目標
  到2035年,揭陽將建成高水平文化強市,文化軟實力吸引力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具有顯著代表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潮客優秀歷史文化資源在“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活力古城、濱海新城,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產業強市”中全面發揚。文藝精品迭出,文化交流活躍,競技體育興盛,旅遊品牌突出。文化旅遊體育創新發展生態圈充滿生機活力,文化旅遊體育事業繁榮,文化旅遊體育產業成為支柱產業,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得到充分均衡滿足。
  第三章 發展任務——重點內容與途徑
  第一節 文藝創作:大力扶持與增強效應
  一、扶持文藝創作和傳播,推動文化藝術創新發展
  實施文化藝術創新發展計畫,健全文藝創作和展演激勵機制,重點扶持精品文藝創作和展演。加大力度開展國家級、省級文化藝術專項資金申報工作。推進優秀舞台藝術項目復排。鼓勵文藝精品創新探索,支持內外合作開展新型文藝創作。加大文藝精品資源挖掘力度,組織對民間文藝精品素材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加強對外文藝創作交流,拓展精品文藝創作視野。加強對優秀藝術作品的宣傳,支持參加高層次匯演或比賽,利用網路社交平台、電視廣播等新興媒體和傳統媒體力量,線上線下聯動,廣泛推介推廣。加強文藝精品下基層,“十四五”期間,全市實現戲曲進農村、進校園演出全覆蓋,在增強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獲得感的同時,提升文藝作品創新發展。
  二、文藝精品唱響主旋律,豐富文藝作品思想內涵
  豐富文藝作品思想內涵,提升文藝作品的思想層次,全面繁榮文藝事業。大力推動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文藝精品創作和傳播,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精神價值和藝術元素,組織創作一批展現揭陽優秀傳統文化、體現揭陽改革開放和發展建設新成就、新精神的文藝精品以及以鄉村振興、建黨100周年為主題的反映時代精神的文藝精品。積極發展戲劇、曲藝、美術書法、傳統工藝、民俗舞蹈、傳統音樂等民眾基礎良好的藝術形式。開展文藝創作專題採風活動,每年確定一個以上主題進行採風,促進文藝創作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支持社會力量開展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結合豐富旅遊景區產品內容,激勵大型景區打造新型文藝作品。
  三、加強文藝高端人才培養,培育文藝創作新品牌
  發揮文藝創作的名家效應,加強中青年文藝高尖人才培養。支持知名老藝術家培養中青年藝術人才專業成長,實施文藝精英後備人才計畫,建立健全優秀藝術人才庫,最佳化藝術人才結構,實施梯次培養。完善高端中青年藝術人才評價、引進、交流和激勵機制。支持潮劇、木偶戲等反映揭陽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新發展,依託高端文藝人才隊伍進行提升創作、展演和對外交流,培育文藝創作品牌。加強文藝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文藝創作的正確方向。
  第二節 公共服務:基礎夯實與供給創新
  一、創新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式,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增強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獲得感。加強對縣(市、區)落實《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監督和指導,推進公共文化基本服務擴面提質。加快揭陽樓及廣場、市文化中心功能使用及改造提升建設,將其打造成為我市城市客廳、城市名片。推進全市“三館一站”建設,擴大“城鄉十分鐘文化圈”覆蓋面,落實各縣(市、區)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免費開放,實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發展。
  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市、縣(市、區)公共文化場館(文化館、圖書館)國家二級館以上達標率、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二級站以上達標率和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功能完善提升,推進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積極推進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建設,加快創建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文化惠民工程進一步深化。豐富公共文化服務產品供給,著力推進各級公共文化事業單位和文化團體提供豐富優質的公益文化產品。豐富各級圖書館圖書藏量,增加圖書館展覽展示更新頻率,拓展服務領域。發揮揭陽市圖書館“粵書吧”的主體功能,探索公益圖書服務等公共文化服務項目進景區景點、進旅遊酒店,推動全市各縣(市、區)加快“粵書吧”和“兩中心”融合發展試點建設,打造一批公共文化旅遊服務品牌。
  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集中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打牢人民信仰信念的思想理論根基。傳承紅色基因,大力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多形式、多渠道、高頻率講好人民民眾身邊美德故事,推動行業文明創建活動。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廣泛開展家庭文化活動。弘揚誠信文化,推進誠信建設。大力涵育公共文明,推進健全志願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志願服務關愛行動。推動媒體輿論宣傳陣地和社會輿情引導機制建設,發展積極向上的網路文化,營造清朗網路空間。倡導綠色生活理念和公共文明行為。
  二、打牢旅遊公共服務基礎,提升全市旅遊管理與服務水平
  實施改善旅遊基礎設施專項計畫。加快完善全市旅遊綜合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加快市級旅遊服務中心建設;推進各縣(市、區)旅遊廁所、A級景區遊客服務中心、景區標識等旅遊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推進旅遊基本要素品質提升和特色集聚發展,規範和提升旅行社、旅遊交通、旅遊購物、旅遊娛樂等旅遊服務。引導和鼓勵景區提升等級創建工作,推進景區旅遊公共服務設施規範化、標準化建設。
  大力發展智慧旅遊服務,拓展旅遊服務市場,鼓勵企業做深做細旅遊服務內容,創新發展特色化服務模式。推進“一部手機游揭陽”小程式等智慧旅遊平台的開發運用,推動揭陽市智慧旅遊建設發展。支持旅遊企業發展全鏈條旅遊服務,提升遊客體驗和獲得感。大力推進全市一體化旅遊信息綜合服務平台建設。
  加快推進旅遊人才培養工作。支持高層次景區、酒店、餐飲、旅行社等機構和企業建設旅遊人才培育基地,探索建立支持旅遊高層次人才外培制度,搭建選派旅遊經營管理和服務人才到高校或品牌旅遊企業跟班學習的渠道。推進旅遊企業與旅遊學校開展人才培育和就業對接,提升旅遊企業人才整體水平。開展全市旅遊從業人員分層次分類別定期教育培訓,舉辦旅遊從業人員技能競賽,促進人才隊伍加快成長,保障全市旅遊行業管理和服務質量水平穩步提升。
  三、加強廣播電視行業管理規範,滿足人民民眾文化生活新需要
  構建全市共享的公共文化數字服務體系。完善全市公共文化數字服務體系規劃並加快推進建設,完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網路。加快推進電視節目高清化和廣電網路數位化、寬頻化、雙向化建設,基本實現無線廣播電視數位化覆蓋。
  加快推進市廣電監管平台和系統智慧型化建設,推進廣播電視監測監管與指揮調度平台和綜合監管系統建設,推進市廣播電視集成化管理等項目建設,提高廣播電視播出的穩定性、規範性。
  加快推動廣電新技術、新業態融合,實現數位化、多元化發展。搶抓數字經濟機遇,充分發揮市級廣播電視媒體先行先試的引領帶動作用,以“短視頻+直播”“網紅經濟”等新模式為突破口,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四、助力城鄉融合和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和標準化
  加快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貫徹落實《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等法律法規要求,認真落實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公共服務基本保障的職能。
  加快推進全市鄉村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公共服務基本設施標準化、均等化建設。進一步加快完善市、縣(市、區)、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逐步形成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公共服務綜合體系。
  結合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探索城鄉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公共服務結對共建模式,發揮城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人才的帶動作用,助力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廣電旅遊體育人才成長。
第三節 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
  一、深挖古城歷史內涵,保護傳承古城文脈
  持續推進文化遺產保護機制建設和創新,完善相關政策體系,貫徹落實保護為主、合理利用的原則,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加強歷史建築保護利用,完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和長效管理機制。
  推動全市各地老城區出新出彩。支持全市老城區改造提升文化旅遊服務功能,以揭陽古城保護開發為示範引領,推動特色古村落和傳統民居得到保護、活化、開發利用。推進長美村、洪陽鎮等建成全國知名的歷史文化名村(鎮)。支持揭東區埔田鎮、揭西縣京溪園鎮等具有特色資源的小鎮,結合潮汕茶文化、美食文化等特色,培育旅遊休閒特色鎮。推動榕城區仙橋西岐村等歷史文化名村提升改造,打造潮汕文化鄉村樣板。
  深入挖掘城市歷史文化的時代精神價值,激發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活力。重點推進揭陽古城文化底蘊挖掘,全面開展相關古籍、史料、文物收集和整理工作,系統梳理古城空間肌理、自然景觀、建築風貌、文脈特徵、名人盛事和風俗民情等記載,講好“揭陽古城故事”,推動揭陽特色文化品牌形成古城文化IP,為古城煥發活力打好基礎。推動各縣(市、區)加強對本地重點歷史區域、重要歷史遺址遺蹟的保護,加強針對本地歷史文化特色開展資料信息收集和研究,構建全市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和利用的新格局。
  加強不可移動文物安全監管,堅守不可移動文物安全紅線、底線。推進丁氏光祿公祠、德安里民居群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加大對全市瀕危不可移動文物的摸查和搶修,完善安防、消防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文物周邊環境和歷史風貌的保護。
  建立健全非遺項目保護、傳承的政策,出台《揭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構建保護措施、傳承方案、宣傳渠道多方面組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體系。探索利用新技術保護、記錄非遺項目。保護傳承青獅、潮劇、木雕、普寧英歌、陽美玉雕等特色文化遺產,打造非遺項目保護新亮點。出台《揭陽市潮劇保護傳承條例》,為潮劇文化保護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加大宣傳力度,促進全社會深化對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健全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文物安全管理網路。探索社會力量參與重要文化遺產保育的創新機制,將文物志願服務納入文化志願者行動計畫。
  二、推動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強化文化遺產活化利用
  探索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機制。推進完善城鄉建設涉及文化遺產項目規劃、設計、施工審批的聯審機制,加強統籌和規劃指導。運用“微改造”“微更新”模式,推動老舊城區從“拆、改、留”向“留、改、拆”轉變。
  推動建設保護、傳承、研究、利用和宣傳重點文化遺產的載體,提升“活力古城”發展品質。推進博物館體系建設,構建完善的博物館管理體制和內部運行機制。完成揭陽市博物館新址建設對外開放,支持和指導榕城區完善博物館安防和庫房等設施,爭取向省文物申請調撥藏品支持。支持探索構建博物館管理新體制和內部運行新機制, 逐步完善並形成具有特色的區域綜合性博物館。扶持非國有博物館事業發展,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社區博物館、行業博物館。加強科學技術在館藏文物保護等方面的套用,增強保護館藏文物的科技力量。豐富和提升博物館社會服務內容和品質,利用博物館收藏、保護、展示歷史文化資源的優勢,充分提高文物展出率,組織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5·18國際博物館日”等主題宣傳活動。
  推進文化遺產資源向文旅產品轉化。著力打造一批具有濃郁潮汕特色的歷史文化旅遊精品項目,串接成若干條揭陽代表性歷史文化游徑。推進重要歷史文化游精品項目提升品質和服務層次,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推動運用紅色文化資源開發紅色研學旅遊項目,支持建設紅色文化旅遊景區,創建一批紅色旅遊示範景區、景點。鼓勵開發以彰顯揭陽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景區景點和文化、體育服務場所。
  推進“文化遺產+科技”發展,運用重要文化遺產信息化、數位化成果,探索向社會適度開放使用,傳播揭陽歷史文化精粹。利用網際網路、數位技術、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手段,推動文化遺產利用方式創新。
  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性轉化,挖掘民間舞蹈、音樂、戲劇、曲藝、美工、技藝、體育等特色活動,積極申報非遺項目。把非遺保護傳承和創造性轉化結合起來,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景區景點和文化場館。挖掘和提升特色活動,培育一批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旅品牌活動。
  三、提升古城核心區建設水平,煥發古城活力
  著力做好揭陽古城保護活化利用。積極參與揭陽古城核心區規劃建設,深入研究古城文化旅遊發展的定位、策略、路徑和具體措施。支持古城水系治理修復和岸邊綠化美化,提升古城通廊景觀,推動揭陽古城特色街區建設。積極引進國內外古城開發知名品牌企業參與揭陽古城開發建設。引進高品質文化旅遊項目進駐古城,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推動古城業態轉型升級,豐富古城文化旅遊產品供給。提煉揭陽古城歷史文化符號支持古城突顯揭陽特色,規劃建設揭猛紀念館。著力打造中山路、西馬路等歷史文化街區,高起點打造文旅商融合的人文旅遊勝地。
  推動整體保護市區“三山兩水一古城”的城市空間形態,加大力度保護揭陽學宮、揭陽縣署圍牆、榕城雙峰寺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加強中山路、西馬路、東門直街、石鼓裡等歷史文化街區和丁氏光祿公祠、甲東里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修繕,凸顯歷史特色風貌。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傳統村落、歷史建築群等整體格局和歷史風貌的保護,彰顯揭陽歷史文化脈絡,積極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利用揭陽民俗和重大節日深度開發青獅、南枝拳表演、行彩橋等特色文化,展示古城濃厚民俗風情。
 第四節 體育事業:加快建設與發揮優勢
  一、改進體育總體發展規劃布局,促進全民健身運動深入廣泛開展
  實施全民健身提升工程,健全國民體質監測服務體系,加強體質測試和健身指導服務。實施農民健身行動,深入開展青少年身體素質增強行動。發揮市、縣(市、區)體育總會等體育社會組織的引領作用,鼓勵各類體育運動服務機構、社會組織開展各類專題性體育競賽、嘉年華活動,促進體育服務市場加快發展。探索創新民眾體育運動組織模式,支持發展具有帶動作用的全市標桿性民眾體育活動。鼓勵和支持各級機關、事業單位組織開展體育活動。支持各類社會團體、企業單位組織開展公益性體育比賽活動,簡化審批審核程式,激發全社會體育健身熱潮。
  大力推進公共體育服務設施建設。完善體育設施規劃總體布局,加快建設一批公共體育場館、戶外健身場地、生態體育公園和社區體育公園,實現公共體育服務城鄉全覆蓋,提升城鄉“十五分鐘健身圈”水平。加快推進市級體育場館的落點建設,大力推進城鄉建設足球等運動場地、全民健身活動中心、綜合體育館等公共體育場地設施,推動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標準化。開展公共體育服務新探索和新路徑,盤活體育設施存量資源實現更高效能的利用,支持新建和改建一批舊廠房、倉庫、老舊商業設施等用於體育健身。鼓勵各類社會體育場館實行優惠或定時免費開放。
  二、提升競技體育訓練場地設施,開創競技體育特色發展的新局面
  加強競技體育事業發展規劃,鞏固並發揮競技體育傳統項目的帶動作用,積極挖掘競技體育新優勢。著力提升現有競技體育訓練場所和設施,重點推進市體校建設,按照競技體育比賽的場地標準規範對主要訓練場地和設施進行升級。謀劃市級競技體育場館建設。著力推動建設普寧市體育中心,推進榕城區、揭東區等各區級競技體育訓練場地標準化升級改造。依據國家競技體育設施建設標準,推動各縣(市、區)建設和完善社會足球場、多功能球場、中小型體育場館、游泳場(館)等競技體育場所。
  加快構建競技體育後備人才的培養輸送體系。編制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規劃,拓寬競技體育輸送渠道,建立挖掘、選拔、培養、輸送等制度和激勵政策體系,建立後備人才庫,加大後備人才培養力度,在省、國家註冊運動員達到900人以上。著力抓好“揭陽市體育單項後備人才重點基地”評估認定工作、省重點項目基地、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建設,爭取設立2個以上的省級體育後備人才基地重點訓練項目,市級體育單項後備人才基地8個以上。完善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訓練網路體系。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三、紮實推進體育彩票高質量發展,為體育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提升依法治彩水平,完善風險防控體系,夯實科學發展能力,增強創新發展後勁,以責任建設為先導,以風險防控為保障,統籌推進責任公益公信和“全產品、全渠道、全價值鏈”核心業務工作理念落實,拓展體育彩票服務社會功能,紮實推進揭陽體育彩票高質量發展,力爭體彩年銷售額達到3.5億以上,實體店突破350個以上,為社會公益和揭陽體育事業發展做出新的積極貢獻。
 第五節 產業發展:提質增效與打造品牌
  一、促進產業存量項目擴大市場和提升品質,增進經濟效益
  大力推動重點文化產業園區(基地)通過資源整合、技術創新、品牌輸出、跨界經營、兼併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推動其擴大市場、拓展產業鏈,強化龍頭帶動作用,鞏固擴大品牌影響力。支持中國玉都玉文化創意園加快建設,進一步豐富產業內容,提升產業層次,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支持工藝美術、文化會展、創意設計、旅遊度假、文化娛樂業等園區(基地)利用市場優勢擴大經營,發展“一園(基地)多區(園)”。支持旅遊景區改造升級,大力發展山地康養度假、森林觀光體驗、養生主題酒店、紅色文化體驗等旅遊項目,鼓勵廣東望天湖生態旅遊度假區、大洋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惠來海濱度假村等景區創建高等級A級景區,打造文化旅遊體育與康養深度融合的綜合性產業集群。
  支持重點文旅企業加快發展,通過資源整合、品牌輸出、技術服務等方式,整合特色業務和項目,做強做大,培育一批文旅龍頭企業集團。積極支持和推送骨幹企業、重大項目、優秀產品申報國家或省重點項目庫、行業榮譽等。
  鼓勵精、特、新中小型文旅企業或創意作坊發展,扶持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中小型企業提升產品和服務競爭力。鼓勵中小微文旅企業開拓細分市場,引導提供“選單式”“定製式”文旅產品和服務,增強競爭力、探索新業態。支持中小微企業以產業鏈為依託打造企業聯盟,形成競爭合力、共同開拓市場。
  加大文旅產業宣傳推介力度,策劃舉辦玉雕、木雕、剪紙等專題工藝美術展會,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家級、省級博覽會。探索與其他城市建立以共同構建文旅產業生態的橫向聯繫,拓展文旅產業空間,進一步完善促進文旅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二、推動產業增量項目引進和落地,強化新項目的帶動效應
  充分運用產業政策引導發展的作用,建立健全促進揭陽文化旅遊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發展產業平台,積極推進文化產業園區、重大旅遊區等空間規劃落地。鼓勵同類產業、同一產業鏈企業集聚發展。探索建立文化旅遊體育產業平台專項服務機制,促進產業平台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大力推動各縣(市、區)文化旅遊體育產業引進新項目落地建設,加快建設市外桃園旅遊區、揭東玉湖山生態旅遊區、萬竹園酒店、南溪水鄉田園項目、“和天下”特色康養項目、靖海客鳥尾石筍區開發項目、粵東新城神泉灣文旅項目、惠來縣東方夏威夷國際旅遊度假區等,支持惠來建設濱海旅遊休閒產業園。通過推進惠來靖海領海基點主題公園建設,打造粵東海洋旅遊集群。
  大力支持文化旅遊體育產業新業態發展,鼓勵商業化承辦各類重大體育賽事、活動,繼續支持文化旅遊體育行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探索文化旅遊體育與金融業融合發展的路徑,增強產業發展動力。著力推進普寧服裝、中藥、茶葉等行業博物館和精品民宿、文化主題餐廳等融合發展,形成文化商貿旅遊產業集群。
  三、著力打造特色產業重大項目,增加文旅體城市品牌亮點
  大力推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對古城文化、華僑文化、民俗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進行創造性利用,充分利用海岸帶和榕江、練江、龍江三大水系,加強統籌規劃,大力發展集度假、觀光、商務會展、美食、購物、文化娛樂為一體的現代旅遊業,強化品牌塑造,打造古城旅遊、濱海度假、紅色旅遊、森林康養、鄉村休閒、文化體驗等特色產品和精品線路,重點打造一批彰顯揭陽“活力古城、濱海新城”的項目,培育一批揭陽市標誌性項目品牌和特色性專業品牌,打造廣東省山海風情休閒城市。
  大力發展古城文化旅遊。整合進賢門、揭陽學宮、元代城牆(禁城)等歷史遺存,引進和培育一批重大“古城文化游”項目,注入文創集市、特色節慶等活動,推動老城煥發新生活力,打造揭陽古城歷史文化風情圈。大力推進活化利用歷史文化遺產、民俗文化和民間工藝,加強青獅文化旅遊景區建設。
  著力發展濱海旅遊。積極推動增加和最佳化濱海、濱水生活岸線,豐富粵東新城等城鎮濱海岸線的休閒功能,打造廣東濱海旅遊新標桿。推動粵東新城神泉灣文旅項目建設,積極開展對外宣傳,提高國內外市場美譽度,增強對高端市場的吸引力,打造濱海生態旅遊勝地。推動建設濱海休閒旅遊線路,加大力度整合濱海公路沿線旅遊資源,打造濱海旅遊風景線。
  大力發展全域旅遊。支持揭西縣打好“紅色”和“綠色”兩張牌,加快紅色旅遊、鄉村旅遊發展,推動揭西全域旅遊發展,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強化特色旅遊產品之間的聯動協同串接,推出一批旅遊精品線路,著力塑造旅遊精品線路品牌。發展大北山旅遊集聚區、濱海旅遊集聚區、鄉村文化旅遊集聚區。
  大力發展潮汕特色文化創意產業。積極推動陽美玉文化(創意)產業園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擦亮“中國玉都”品牌,挖掘玉產業文化內涵,打造揭陽文化產業代表性品牌。建設玉文化展示館,打造玉文化主題旅遊體驗地。支持金融機構與專業鑑定評估平台加強合作,引導揭陽文化創意產業繼續做大做強,帶動古喬珠寶白玉城基地、木雕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獅藝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等特色文化創意產業協同發展,增創城市文化創意品牌亮點。支持舉辦以玉文化、梅花旅遊、海洋(開漁)旅遊等為主題的特色節事活動。推動與粵港澳大灣區工業設計合作, 促進工業設計成果產業化,加快形成集工業設計、生產銷售、衍生產品開發等為一體的文化創意產業集群。激發揭陽市文物的活化利用、“非遺”產品的市場化運作,推進文化創意與潮菜、潮劇、潮汕工夫茶等元素結合,製作一系列文創產品。面向國際開發潮汕文化系列產品,將潮汕文化元素融入服裝、玉雕、木雕等特色產業,利用潮劇等開展對外文化交流。
  積極培育以體育賽事活動為牽引力的體育產業鏈,打造體育產業品牌。探索“大型賽事+特色節慶”活動舉辦模式,整合榕城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廣東省健身氣功氣舞大賽、國際登高邀請賽與梅花文化藝術節、海洋(開漁)旅遊文化節、揭西氧吧馬拉松等特色活動,打造一批有影響力、高質量的文旅體融合品牌賽事,推動體育產業加快發展。
  大力培育發展旅遊民宿。對標廣東省旅遊民宿的等級評定要求,積極做好宣傳引導工作,依託我市人文景觀、田園風貌及民俗文化等資源,融合農事體驗、親子研學、休閒運動、節慶活動等特色活動,培育一批特色豐富、功能健全、服務品質高的旅遊民宿。
 第六節 融合創新:內容整合與路徑融合
  一、推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提高旅遊產品供給水平
  加大文化旅遊宣傳力度。組織全市優秀文化旅遊企業參加“海峽旅遊博覽會”“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兩廣城市文化和旅遊合作聯席會議”“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等活動,宣傳推介揭陽文化旅遊資源,打造揭陽文旅良好形象。
  推動文體項目嵌入旅遊景點,旅遊線路連結文體項目,支持景區景點與文化團體、企業或社會組織合作,推動潮劇、講古、英歌舞、舞獅、南枝拳等進景區景點,鼓勵景區引入主題劇場、美工體驗館、創意服務館、非遺傳習館等體驗場所,增強景區的體驗性、娛樂性,豐富景區產品內涵。
  推動揭陽小食集群式發展。支持開發“零食式”便利小食產品,打造一批揭陽“零食式”小食產品品牌。鼓勵發揮“老字號”的作用,集聚揭陽代表性菜式、食藝,培育揭陽美食文化品牌。鼓勵企業和市場資本發展揭陽美食連鎖經營,打造一批美食連鎖品牌。
  進一步加大旅遊購物、手信的開發力度,支持開發旅遊購物城(園區)等文商旅綜合體。結合舉辦文旅體盛會,定期開展揭陽旅遊商品、紀念品創意比賽和展覽展示活動。繼續推動旅遊手信提升品質、鼓勵包裝注入揭陽文化元素。加快陽美玉都等代表性創意產業園區(基地)建設休閒購物基地。支持發展夜間旅遊購物等消費活動。
  深入貫徹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推進“粵美鄉村”建設,支持發展鄉村休閒旅遊、鄉村度假民宿、鄉村健康文體節慶活動、鄉村戶外體育運動、自駕車營地等。支持鄉村聯動合作、連片開發鄉村旅遊項目,推動科技和文化創意融入鄉村旅遊發展,開發新型旅遊產品,打造一批鄉村創客旅遊項目和鄉村旅遊示範項目。
  二、促進文化旅遊體育跨界融合培育產業新增長點
  大力推進“文旅+康養”,培育發展康養旅業。依託揭陽獨特的歷史文化和資源稟賦,著力打造康養品牌,開發全生命周期康養產品,大力支持建設一批醫療康養小鎮、康養產業園、康養度假區,積極引進培育一批龍頭企業,重點發展溫泉康養、森林康養、鄉村康養、中醫藥康養等新業態,構建融旅遊、居住、養生、醫療、護理為一體的康養產業集群,推動康養產業集聚化、規模化、高端化發展,打造粵東康養基地。支持醫藥企業、醫療機構開闢康養體驗旅遊項目,組織開發傳統養生旅遊線路。支持開發以康養為主題的旅遊景區,重點扶持中醫藥健康旅遊重大項目和森林養生度假項目。支持普寧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健康養生和生態旅遊產業。引導康美中藥城、望天湖生態旅遊度假區、惠來南藥植物園等開展保健養生、康復療養類項目開發,打造康養旅遊樣板項目。
  大力推進“文旅+體育”深化文旅體融合發展,支持景區引入體育資源。推動生態旅遊景區開發戶外時尚體育運動項目,支持開展登山、徒步、定向越野、賽艇等服務項目。鼓勵景區開發特色體育培訓和體驗課程,特別是民間傳統體育如雜技、魔術、武術、舞獅等項目。探索開發漁湖半島沿江環島綠道舉辦“碧道體育”賽事和休閒運動項目,帶動沿線鄉村休閒旅遊發展。
  積極推進“文旅+教育”促進跨界融合發展,利用紅色教育基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資料、文化產業園區、歷史文化景區等文旅資源,推動開發青少年遊學產品項目。深入挖掘榕城區、普寧市、揭西縣、惠來縣等地紅色旅遊資源開展愛國主義研學教育活動,打造紅色旅遊品牌、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基地和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利用鄉村旅遊資源,推動開發農事體驗、勞動教育等研學體驗產品,打造青少年社會實踐與勞動教育基地。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協同發展,開拓面向港澳青少年的遊學市場。
  探索推進“文旅+科技”促進形成新業態新模式。支持開發具有科技感、互動性和時代主題的科技型演藝產品。積極推進科普旅遊、新科技體驗旅遊,支持科技企業開闢旅遊服務項目,鼓勵科技企業、科技人員參與文旅產品的創意創作,打造一批科普精品游線。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要求,支持企業和個人利用網路發展直播、微視頻、網路小電影等服務和產品。
  探索推進“文旅+農業”促進農業旅遊市場加快發展。大力支持揭陽市農業產業鏈“鏈長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推動農場、農業產業園開發旅遊服務,推進鄉村旅遊業發展,打造鄉村旅遊精品,延伸農業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鼓勵企業牽頭並帶動農民利用區域特色農業開發特色農業體驗、特色農產專購、特色農家美食、特色農居生活等旅遊項目。促進休閒農業和休閒漁業產品開發,利用北部和中部的生態資源,打造省級休閒農業基地或現代農業公園,整合惠來縣特色漁業和濱海旅遊資源,培育海味休食、休閒垂釣、海洋牧場等特色產品項目。推動南溪水鄉等具有特色的村落形成鄉村文化和旅遊融合的“樣板”。
  探索引進和建設一批融合金融和科技服務、產業供應鏈較完整的文旅創新發展平台,增加文旅企業之間、文旅企業與其他行業合作的機會。支持發展文旅企業創新平台、創客空間、創客基地等具有孵化功能的園區或集群,特別是支持數字文化內容生產、線上旅遊服務、遊戲遊藝開發和生產服務等。
  三、推動文化旅遊體育對外合作構建共建共享格局
  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大局。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文化旅遊體育協同發展,積極推動紅色文化、嶺南文化、華僑文化、商業文化、民俗文化等研究、開發和利用的交流合作,加強文化藝術精品創作生產、展示展覽展演的交流合作,創造條件推進揭陽與大灣區各城市在培養文化旅遊體育高端人才的合作。積極對接大灣區“一程多站”游線項目和創意文化產業,協同共建沿海文化旅遊經濟帶。
  積極融入閩粵贛合作。深化與閩粵贛十三市產業、文化、旅遊合作,尋求發展新空間和新動力。重點推進合作發展特色旅遊業,開展紅色旅遊、海上旅遊、潮客閩特色生活體驗旅遊、潮客閩文化研學游等聯動,合作開發“一程多站”旅遊產品,共同拓展精品特色旅遊線路。
 第七節 激活市場:加強監管與服務創新
  根據當地黨委政府關於疫情防控的統一部署,嚴格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按照公共文化和體育場館、娛樂場所、旅遊景區等相應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層層壓實疫情防控責任,嚴格控制人員聚集,加強重點場所及人群防控,強化疫情應急處置等。
  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原則,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加強文化、旅遊、廣電、體育行業監管,落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及安全生產職責,結合行業領域特點加強風險分析研判,排查隱患落實整改,堅持底線思維,守住安全底線。
  堅決守住文化安全底線,堅決維護市場秩序,切實為人民民眾提供優良的精神文化生活環境,為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產業發展提供優良環境。堅定文化自信,大力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深入開展政策宣傳和引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意識形態工作與廣播電視監管,著力廣泛開展文化傳播渠道的“清污除害”行動。
  實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產業營商環境最佳化計畫,深化“放管服”改革,把執法監督、法制宣傳、業務引導和發展服務緊密結合起來,為文旅體產業健康發展護航。加強與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對接,抓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推進“數位化”轉型,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充分利用省市數字政府集約化建設規模效應,加快推進政務熱線智慧型化建設、綜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設、依託“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台和全國旅遊監管服務平台”等,提升文化廣電旅遊體育治理現代化水平。推進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市場管理信息化、數據化探索,建立健全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市場主體的信息集成、經營狀況的數位化系統,及時掌握市場發展狀況,加強對市場監督實行精準發力、高效管理、精細治理。
  大力推進執法監督管理,以嚴格的執法監督保障市場秩序。探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執法監督方式,提升執法監督的效率。加快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市場執法規範化建設,推進市場檢查常態化、投訴處理快速化。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節 加強組織領導
  加強對全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發展改革的組織領導。推動建立健全揭陽市直相關部門、縣(區)聯席會議制度、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協調領導小組、定期會商制度等,解決融合發展過程中所涉及的土地、資金、政策、人才等關鍵資源方面的配置問題。強化縣(市、區)政府主體責任,建立健全相應的組織協調機制,抓好規劃實施、政策執行、工作保障。認真組織開展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以納入專項規劃的主要指標、政策措施和重大項目為主要抓手,科學評價規劃實施結果,及時發現問題並妥善解決,加強規劃實施評估,確保規劃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第二節 強化統籌協調
  堅持“一盤棋”的理念,努力提高揭陽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改革發展的系統性和協同性,保證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各規劃要素在發展理念、目標方向、項目布局、重要舉措等方面與國家、省、市“十四五”發展指引、“十四五”時期文化廣電旅遊體育改革發展總體規劃方向相協調、相一致。協調城鄉區域文化廣電旅遊體育改革發展,積極推進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資源向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傾斜。統籌政府力量和社會力量,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深入參與文化廣電旅遊體育改革發展。統籌文化廣電旅遊體育改革發展各類規劃之間的銜接協調。
  第三節 落實資源保障
  著力完善文化廣電旅遊體育改革發展各級資源保障機制,圍繞揭陽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改革發展資源存在問題和難點,推進頂層設計、加強制度建設。深入開展發展資源集聚渠道、模式、效能等方面的研究,創新發展資源保障機制。重點推進人才資源、技術資源、土地資源和市場資源的開發、培育、整合工作,積極對接省、市重大發展戰略,爭取參與重大項目建設。爭取逐步加大財政資金投入,使公共文化廣電旅遊體育服務、重點產業發展、特色品牌培育等項目獲得更大支持。
  第四節 創新發展政策
  推進公共服務領域的標準體系建設,引導各縣(市、區)明確方向和目標,強化落實情況監督,加快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公共服務發展進程。健全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融合發展政策,引導全市各領域大力推進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融合發展,形成現代產業發展新局面。貫徹落實《揭陽市促進旅遊業發展獎勵辦法》《揭陽市促進文化旅遊體育產業發展扶持辦法》等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產業政策,制訂《揭陽市紅色資源保護傳承條例》、《揭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揭陽市潮劇保護傳承條例》並全力貫徹落實,促進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產業融合創新發展。建立健全各類社會組織,集聚更多社會力量支持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發展,搭建廣泛的融合發展合作平台。

政策解讀

 一、出台背景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強化文化旅遊體育事業的時代責任和發展擔當,發揮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和生力軍作用,為揭陽“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活力古城、濱海新城,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產業強市”提供服務支撐,為把揭陽打造成為在全國同類城市中文化軟實力和吸引力具有顯著代表性的高水平文化強市理清思路、明確任務、挖掘動能和配置資源,按照省委省政府編制“十四五”規劃總體工作要求及市委、市政府關於編制“十四五”規劃的部署,立足於全市文化旅遊體育發展的基礎、條件和特點等實際情況,編制本《規劃》,作為今後一個時期指導和推進揭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據。
  二、主要內容
  《規劃》分為四章十七節和1個附屬檔案,內容如下(具體見文稿):
  第一章 規劃背景——發展基礎與形勢。主要是總結揭陽市“十三五”時期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的發展概況,並分析國際國內發展環境、揭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發展現狀及“十四五”時期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第二章 發展藍圖——總體要求與策略。主要是闡明“十四五”時期文化廣電旅遊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提出發展總體目標、主要任務。
  第三章 發展任務——重點內容與途徑。主要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發展的主要任務和措施,分別從文藝創作、公共服務、文化遺產、體育發展、文旅產業、融合創新與激活市場等七方面進行布局,加快形成揭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融合發展新模式,推動揭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創新高質量發展取得重要突破。
  第四章 保障措施。主要指出落實《規劃》的重要條件,重點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落實資源保障、創新發展政策等方面提出“十四五”時期揭陽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發展的保障措施。
  《規劃》附屬檔案主要是為推動揭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十四五”實施計畫方案得到穩步落地、實施開展,對揭陽市“十四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及相關內容進行編制的匯總表。
  三、主要亮點
  《規劃》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著解決制約全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問題和短板展開,明確了揭陽“十四五”期間文化旅遊體育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實現一大戰略目標、深化七大重點領域突破創新、夯實四大基礎保障。
  (一)一大戰略目標:
  “十四五”時期揭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發展總體目標是:建立新時代文藝創作生產體系,文藝創新發展取得重要突破。競技體育發展格局顯著改善,形成地方特色。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基本公共服務擴面提質上新台階,均等化水平明顯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進一步健全,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取得重要成果,老城區等文化遺產保護和特色街區打造成效明顯,彰顯千年古城的現代活力、文化魅力。全域旅遊縱深發展,建成一批旅遊重大項目。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在全市現代服務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產業集群效應顯現、產業鏈得到拓展,引進一批重大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產業項目。“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深化,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市場監管體系比較完善,市場管理和服務進一步最佳化,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公共政策和產業政策效能凸顯,要素資源集聚和配置能力進一步增強。重要品牌進一步鞏固,品牌培育機制進一步健全,建成一批國家和省級品牌項目,逐步形成揭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融合發展新模式。
  (二)七大重點領域:
  一是著眼於加快建設新時代文藝創作體系,推動文藝創新發展和競技體育發展。大力扶持文藝創作和傳播,推動文化藝術創新發展,豐富文藝作品思想內涵,加強文藝高端人才培養與培育文藝創作品牌。全力推進藝術支持項目申報工程、優秀舞台藝術項目復排工程、繁榮文藝精品計畫、開展文藝精品對外交流活動、打造文藝領域中青年精英人才隊伍等五大文藝繁榮工程的建設。
  二是著眼於提升人民民眾精神文化體育生活水平,夯實與創新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式,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打牢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及基礎,提升全市旅遊管理與服務水平;加強廣播電視行業服務與管理,滿足人民民眾文化生活新需要;助力城鄉融合和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和標準化。全力推進縣(市、區)圖書館和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粵書吧”和“兩中心”融合發展試點建設、鄉鎮文體公園提升工程、揭陽市國防教育圖書館建設項目、景區(點)旅遊服務基礎設施完善工程、全市公共文化數字服務體系構建工程、揭陽市廣電監管平台建設項目等七大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
  三是著眼於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文化遺產,逐步彰顯千年古城的現代活力、文化魅力。深挖古城歷史內涵,保護傳承古城文脈;推動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強化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提升古城核心區建設水平,煥發古城活力。全力推進挖掘城市歷史文化內涵、重點文物固本保護工程、紅色資源保護工程、古城核心區建設水平提升工程、加強保護歷史文化脈絡、探索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的新模式、探索創新優秀文化遺產傳播模式、打造非遺集中展示平台等八大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程的建設。
  四是著眼於加快體育事業發展,在全市現代服務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大力改進體育總體發展規劃布局,促進全民健康運動深入廣泛開展;提升競技體育訓練場地設施,開創競技體育特色發展的新局面;紮實推進體育彩票高質量發展,為體育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全力推進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競技體育後備人才的培養輸送體系、發展標桿性民眾體育活動、打造一批持續性強、影響力大、民眾參與度高的體育賽事、打造一批體教融合項目等五大體育提升建設工程的建設。
  五是著眼於加快產業發展,著力推進產園平台、載體建設和招商引資。大力統籌文化旅遊體育產業總體發展資源整合和規劃布局,促進產業存量項目擴大市場和提升品質,增進經濟效益;推動產業增量項目引進和落地,強化新項目的帶動效應;著力打造特色產業重大項目,增加文旅體城市品牌亮點。推進“古色”賦能提質計畫、“藍色”賦能提質計畫、“紅色”賦能提質計畫、“綠色”賦能提質計畫、促進旅遊項目品質提升、打造文旅產業代表性品牌、文化產業擴面計畫、體育產業拓展計畫、旅遊民宿培育計畫、打造一批有活力的文旅IP等八大產業提質增效與品牌打造工程的建設。
  六是著眼於促進文化旅遊體育融合創新,加快推進全域旅遊建設和發展。著力文化旅遊體育產業總體發展深度互融、突破創新,推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提高旅遊產品供給水平;促進文化旅遊體育跨界融合培育產業新增長點;推動文化旅遊體育對外合作,構建共建共享格局。全力推進揭陽美食集群式發展、旅遊手信和購物發展、推動鄉村旅遊升級增效、推動紅色旅遊加快發展、打造文化旅遊體育融合品牌、創建省級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等七大產業融合發展重點項目的建設。
  七是著眼於激活市場,進一步最佳化市場管理和服務,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堅決守住文化安全底線,切實為人民民眾提供優良的精神文化生活環境,為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產業發展提供優良環境;實施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產業營商環境最佳化計畫,深化“放管服”改革,為文旅體產業健康發展護航;推進“數位化”轉型,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大力推進執法監督管理,以嚴格的執法監督保障市場秩序。全力推進深化“放管服”改革工程、完善文化廣電旅遊體育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等兩大市場監管與服務創新工程的建設。
  (三)四大基礎保障:
  加強組織領導,推進形成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融合發展新機制,落實組織開展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加強對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發展改革的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堅持“一盤棋”的理念,努力提高揭陽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改革發展的系統性和協同性,統籌政府力量和社會力量,積極推進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資源向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傾斜,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深入參與文化廣電旅遊體育改革發展,統籌文化廣電旅遊體育改革發展各類規劃之間的銜接協調。落實資源保障,著力完善文化廣電旅遊體育改革發展各級資源保障機制,推進頂層設計、加強制度建設,創新發展資源保障機制,爭取參與省、市重大項目建設、發展戰略對接,逐步加大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創新發展政策,全面推進公共服務領域的標準體系建設,健全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融合發展政策,促進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搭建廣泛的融合發展合作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