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發信息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印發《“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和旅遊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遊局,本部各司局,駐部紀檢監察組,各直屬單位,國家文物局:
為進一步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繁榮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部編制了《“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現印發給你們。《“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是指導文化和旅遊系統“十四五”工作的總體規劃,請各地區、各單位高度重視規劃實施,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特此通知。
文化和旅遊部
2021年4月29日
規劃全文
“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
目 錄
一、總體要求
二、實施社會文明促進和提升工程
三、構建新時代藝術創作體系
四、完善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
五、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六、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七、完善現代旅遊業體系
八、完善現代文化和旅遊市場體系
九、建設對外和對港澳台文化交流和旅遊推廣體系
十、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十一、提升文化和旅遊發展的科技支撐水平
十二、最佳化文化和旅遊發展布局
十三、保障措施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和國家“十四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加快推進文化和旅遊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編制本規劃。
序 言
“十三五”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重視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文化和旅遊發展穩中有進、繁榮向好。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充分發揮,旅遊對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綜合帶動功能更加突顯,文化和旅遊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十三五”時期,文藝創作繁榮發展,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不斷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全面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卓有成效,文化產業和旅遊業健康快速發展,文化和旅遊產品更加優質豐富,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擴大。文化和旅遊加快融合、相互促進,發展基礎更加穩固,動力活力日益迸發,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優勢作用逐步顯現。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成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關鍵時期。我國文化和旅遊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從國際看,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同時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文化和旅遊既要在展示國家形象、促進對外交往、增進合作共贏等方面發揮作用,也要注意防範逆全球化影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風險。從國內看,發展面臨著一系列新特徵新要求,必須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加快轉變文化和旅遊發展方式,促進提檔升級、提質增效,更好實現文化賦能、旅遊帶動,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構建新發展格局,文化和旅遊既是拉動內需、繁榮市場、擴大就業、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橋樑和紐帶,需要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順應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發展趨勢,提供更多優秀文藝作品、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遊產品,強化價值引領,改善民生福祉。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力量源泉,能夠凝魂聚氣、培根鑄魂,為全體人民奮進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還比較突出,城鄉差距、區域差距依然存在,文化和旅遊產品的供給和需求不完全匹配,與高質量發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突發公共事件等也將給文化和旅遊發展帶來不確定性。
綜合判斷,“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遊發展面臨重大機遇,也面臨諸多挑戰,需要我們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以創新發展催生新動能,以深化改革激發新活力,奮力開創文化和旅遊發展新局面。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緊緊圍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大力實施社會文明促進和提升工程,著力建設新時代藝術創作體系、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現代旅遊業體系、現代文化和旅遊市場體系、對外和對港澳台文化交流和旅遊推廣體系,推進文化鑄魂、發揮文化賦能作用,推進旅遊為民、發揮旅遊帶動作用,推進文旅融合、努力實現創新發展,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積極貢獻。
(二)基本原則
堅持正確方向。堅持黨對文化和旅遊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固本培元,守正創新,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民眾主體地位,提高人民民眾文化參與程度,激發人民民眾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堅持創新驅動。突出創新的核心地位,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全面推進模式創新、業態創新、產品創新,大力發揮科技創新對文化和旅遊發展的賦能作用,全麵塑造文化和旅遊發展新優勢。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緊扣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緊盯解決突出問題,推進文化和旅遊領域深層次改革,加強改革系統集成,發揮改革整體效應,推進文化和旅遊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中外文明交流互鑒。
堅持融合發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推動文化和旅遊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融合發展,積極推進文化和旅遊與其他領域融合互促,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綜合效益。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加完善,治理效能顯著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中華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增強,文化鑄魂、文化賦能和旅遊為民、旅遊帶動作用全面凸顯,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競爭的強大動力和重要支撐。社會文明促進和提升工程成效顯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為弘揚,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新時代藝術創作體系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推出一批謳歌新時代、反映新成就、代表國家文化形象的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和美術作品。
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不斷完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古籍實現系統性保護,文化遺產傳承利用水平不斷提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完成率達到100%,建設30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和20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水平顯著提高,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全國各類文化設施數量(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美術館、博物館、藝術演出場所)達到7.7萬,文化設施年服務人次達到48億。
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文化產業結構布局不斷最佳化,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斷提高,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成長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旅遊業體系更加健全,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綜合貢獻度不斷提高,大眾旅遊深入發展,旅遊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斷提高,國內旅遊和入境旅遊人次穩步增長,出境旅遊健康規範發展。
文化和旅遊市場體系日益完備,文化和旅遊市場繁榮有序,市場在文化和旅遊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發揮,市場監管能力不斷提升。對外和對港澳台文化交流和旅遊推廣體系更加成熟,中華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文化交流和旅遊推廣品牌項目,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總數達到55個。
展望2035年,我國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文化事業更加繁榮,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大幅提升,優秀文藝作品、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遊產品充分滿足人民民眾美好生活需要,文化和旅遊發展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堅強有力保障。
二、實施社會文明促進和提升工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和旅遊工作,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
(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文藝作品創作、文化產品和旅遊產品供給全過程,強化教育引導、文化薰陶、宣傳展示、制度保障,弘揚主旋律,壯大正能量。
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四史”教育。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增強全體人民的國家意識、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生態文明意識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其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繼承革命精神。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展示新時代偉大成就。
(二)加強對中華文明的發掘研究和闡釋深入研究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的起源和特質,形成較為完整的中國文化基因的理念體系。
實施中華文明探源等工程,加強體現中國文化基因的非遺項目保護,開展黃河文化、長江文化研究,實證中華文明發展脈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好、解讀好、闡釋好中華文化,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用好用足文化、文物、旅遊資源,梳理精神譜系,延續歷史文脈,弘揚時代價值。
(三)提高人民民眾文明素養和審美水平活躍社會文化生活,為人民民眾提供健康豐富的精神食糧。
開展惠民演出、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活動,把送文化和種文化結合起來,實現文化扶志、扶智。加強全民藝術普及,開展藝術展演,普及藝術知識,加強藝術培訓,廣泛開展民眾性文化活動,提高人民民眾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水平。開展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公益行動。大力推進文明旅遊,引導遊客和旅遊從業人員成為中華文明的實踐者和傳播者。
(四)促進移風易俗
積極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民眾自覺破除陳規陋習。發揮文化的教化功能,通過文藝作品、文化體驗、公共服務等,培育文明新風,面向城鄉基層紮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健全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體系,發揚志願精神。弘揚誠信文化,推進誠信建設。
三、構建新時代藝術創作體系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聚焦中國夢時代主題,加強現實題材創作生產,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不斷完善藝術作品的創作生產、演出演播、評價推廣機制,推出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的文藝精品。
(一)加強對藝術創作的引導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主動權,把好文藝創作導向關。
把創作優秀作品作為中心任務,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的二十大、北京冬奧會、新中國成立75周年等重要節點和國家重大戰略,圍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等領域統籌創作規劃,合理集聚和配置資源,扶持重大現實題材、革命題材、歷史題材創作,推出一批新時代精品力作。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大力推進文藝創新,推動形成健康清朗的文藝生態。
(二)大力培育精品力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常態化推進“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把提高質量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不斷提高文藝原創能力。統籌各地區、各藝術門類平衡發展,兼顧舞台藝術與美術創作、新創作品與復排作品、大型作品與小型作品。加強戲曲保護傳承,推動實現薪火相傳。建立健全扶持優秀劇本創作的長效機制,加強對劇本、編導、作曲等原創性基礎性環節和優秀創作人才的資助。鼓勵文藝創作的題材、體裁、內容、形式創新,引導新興文藝類型健康發展,推動文藝工作者的創新精神、創造活力充分涌流。完善國家藝術基金資助機制,統籌使用各類藝術創作資金,推動文藝作品量質齊升。
(三)提高文藝團體發展能力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以演出為中心環節,激發國有文藝院團生機活力。
探索開展文藝院團評估定級,建設一批重點文藝院團,實現院團創演質量、管理水平、服務效能提升。樹立文藝院團改革發展典型,加強示範引領。完善院團劇目生產表演的有效機制。最佳化劇場供應機制,促進國有文藝院團與劇場深度合作,支持團場合作、以團帶場或以場帶團。加強對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的支持、規範、引領,加快推動民營文藝表演團體高質量發展。推進美術館、畫院專業建設和行業管理,提升美術館建設水平和畫院創作研究能力。
(四)推動優秀作品演出演播發揮重大藝術活動的引導作用,辦好中國藝術節、全國舞台藝術優秀劇目展演等。
鼓勵文藝院團建立優秀保留劇目輪換上演機制,支持優秀文藝作品多演出。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和“文化迎春、藝術為民”等活動。開展服務基層公益性演出,不斷完善低票價、劇場開放日等舉措。推動線上演播與線下演出相結合,多渠道展示推廣優秀文藝作品,促進舞台藝術業態創新、升級換代。
(五)加強文藝評論
加強文藝評論陣地建設和理論研究,健全文藝評論工作體系,搭建有影響力的文藝評論平台。結合重大展演、重點作品開展評論,把民眾評價、專家評價和市場檢驗統一起來,營造風清氣正的評論氛圍。發揮全國性文藝評獎的導向作用,改進文藝評獎機制,深化全國性文藝評獎制度改革。加強新時代文藝理論研究,推進藝術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
專欄1 文藝作品質量提升
文藝精品創作:實施國家重大題材創作引導工程、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等,定期發布一批推薦優秀保留劇目,扶持主題文藝作品和劇本創作,扶持小型戲劇、音樂、舞蹈、曲藝、雜技、木偶、皮影等發展,扶持西部及少數民族地區藝術創作。戲曲傳承振興:扶持代表性戲曲院團和傳統戲曲傳承發展,改善瀕危劇種生存發展狀況,實施瀕危劇種公益性演出項目。每年錄製50部左右戲曲“像音像”作品,編輯出版中國戲曲劇種全集。持續推進戲曲進校園、戲曲進鄉村。國家美術發展和收藏:扶持國家主題性美術專項收藏,鼓勵捐贈性收藏,加強藏品保護、修復、研究和推廣利用,提升國有美術館藏品資源管理水平,推動美術館數位化建設,完善國家級美術展覽體系。
新時代文藝領軍人才培養:培訓與實踐相結合,舉辦各類文藝人才培訓班,培養選拔一批創作、表演、管理、評論等方面的領軍人才。
名家傳藝暨青年文藝人才大比武:以“結對傳藝、比武競藝”為重要途徑,發揮老藝術家傳幫帶的作用,加強青年文藝骨幹培養培訓和宣傳展示。
四、完善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堅持把保護放在首位,推進文化遺產資源調查和系統性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發揮文化遺產在傳承中華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民眾。
(一)完善文化遺產資源管理實施中華文化資源普查工程,加強普查成果梳理認定和保存利用。
建立文物資源管理制度,建設國家文物資源大資料庫,統籌指導相關領域文物資源普查與信息公布。健全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管理機制,完善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工作,強化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管理措施,加大日常監測、保養維護等預防性保護力度。完善可移動文物資源管理機制,進一步規範國有博物館藏品徵集管理,健全國有館藏一級文物備案動態管理機制,開展非國有博物館藏品登記,推動文博機構文物資源開放。加強革命文物資源調查管理,推進館藏革命文物認定、定級、建賬、建檔,建設革命文物專題資料庫。加大民間收藏文物和流失海外文物資源調查力度,完善考古發掘文物、涉案文物移交制度。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記錄體系,加強檔案數位化建設,推進非遺資源數據的共享利用。研究啟動第二次全國非遺資源普查,開展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遺專項調查。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工程。開展邊疆地區特別是跨境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摸底調查,推動與周邊國家開展聯合保護行動。
(二)加強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利用全面加強考古發掘研究,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工作,深入闡釋文物蘊含的中華文化精神和時代價值,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健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機制,把文物保護管理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實施。完善基本建設工程考古制度。加強石窟寺保護,推進大遺址保護利用。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本體及環境實施嚴格保護和管控,改善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狀況,加大文物保護修繕力度和安防消防能力提升,確保文物安全。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革命文物,加大工作力度,建設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實施一批革命舊址保護修繕重大工程和館藏革命文物保護修復重點項目。健全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和保護管理制度,加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力度,加強傳統村落、農業遺產、工業遺產保護。加強水下文物保護,推進南海及沿海重點水域水下文物調查和考古發掘保護,推進海上絲綢之路文物保護利用。完善新近考古文物入藏博物館體制機制,加強館藏文物保護修復和展示利用。健全文物安全長效機制,提高防護能力,加強執法督察,嚴厲打擊文物犯罪。加強文物展示利用,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活化利用文物資源,推進文物合理利用。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技術研發和集成套用,加強文物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
(三)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培養好傳承人,一代代接下來、傳下去。
完善代表性項目制度,加強項目存續狀況評估,夯實保護單位責任,積極做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申報和履約工作。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建設傳統工藝工作站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加強分類保護,實施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畫和曲藝傳承發展計畫,制定傳統醫藥類非遺傳承發展計畫。完善代表性傳承人制度,加大扶持力度,加強評估和動態管理,探索認定非遺代表性傳承團體,加強青年傳承人培養。實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培計畫,提升傳承人技能藝能,命名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實踐基地。完善區域性整體保護制度,推進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村鎮、街區,全面推進“非遺在社區”工作。建設集傳承、體驗、教育、培訓、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的傳承體驗設施體系。加強國家非遺專業研究力量,建設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結合國家重大戰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建立區域保護協同機制。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普及力度,開展宣傳展示交流等活動。推出一批具有鮮明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的主題旅遊線路、研學旅遊產品。
(四)加強古籍保護研究利用統籌推進古籍普查登記、保護修復、數位化建設、整理出版和宣傳推廣等工作。
開展《永樂大典》、敦煌文獻以及黃河、長江、大運河流域等相關古籍的保護修復和整理出版。加強古籍分級分類保護,完善珍貴古籍名錄和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評選制度。實施珍貴瀕危古籍搶救保護項目,籌建國家紙質文獻修復中心。實施中華經典傳習計畫。將古籍納入館藏文物保護管理體系,加大古籍的科技保護力度,實施預防性保護和搶救性修復項目。推進珍貴古籍縮微複製和數位化工作。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畫、革命文獻與民國時期文獻保護計畫。開展古籍推廣活動,加強古籍創意產品開發。健全古籍保護人才隊伍。依託全國各級圖書館、博物館開展珍貴典籍展示利用。
專欄2 文化遺產系統保護
中華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國”:開展系統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實施中國境內人類起源、文明起源、統一多民族國家建立和發展等關鍵領域考古項目,建設20個國家重點區域考古標本庫房。深化中華文明探源研究,實施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石窟寺保護利用:建立健全中國石窟寺考古學研究體系,開展考古調查、價值闡釋、藝術研究和成果普及。開展全國石窟寺專項調查,分級實施石窟寺搶救性保護工程,推進石窟寺科技保護,規範石窟寺旅遊開發活動。黃河文化遺產廊道建設:以黃河幹流的流經縣區為主要範圍,以人類起源、文明歷程、生產生活、水利遺產、水陸交通、藝術薈萃、民族融合、人文景觀、革命傳統等主題為主要內容,多層次呈現黃河文化遺產資源的豐富內涵,加強安陽殷墟、漢長安城、隋唐洛陽城和重要石窟寺等遺址保護。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開展江西漢代海昏侯國、河南仰韶村、良渚古城、石峁、陶寺、二里頭、三星堆、曲阜魯國故城等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文物平安:推進全國文物安全監管平台建設,健全文物安全防範體系,增強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安全防護能力,加強市縣文物機構安全防護設施建設,推廣新技術手段套用。
文物保護科技創新:研發文物資源整體性保護、重點文物安全風險監測與防範、文物病害無損微損檢測和診斷等關鍵技術和系統解決方案,研究出土文物和遺址價值認知、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技術。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實施革命舊址保護修繕、館藏革命文物保護修復,加強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和百年黨史文物保護展示,提升重大事件遺蹟、重要會議遺蹟、重要機構舊址、重要人物舊居保護展示水平。文物活化:通過多種形式活化文物資源、展現文物價值。提高文物資源數位化保護、展示和利用水平。開展“網際網路+中華文明”行動,實施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計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驗設施建設:建設20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綜合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及必要的配套設施,形成包括非遺館、傳承體驗中心(所、點)等在內的傳承體驗設施體系。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建設30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開展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評估。邊境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梳理與周邊國家跨境共享的非遺項目清單,加強重點項目保護,支持邊境地區設立各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非遺傳承體驗設施,加強非遺項目展示和交流。
傳統工藝高質量發展:在傳統工藝項目集中的地區建設傳統工藝工作站。建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培育有民族特色的傳統工藝知名品牌。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在傳統節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組織非遺宣傳展示活動,舉辦春節、元宵節系列文化活動。辦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中國原生民歌節等。
中華古籍保護:揭示《全國古籍普查登記目錄》《中華古籍總目》(分省卷)等普查成果,開展珍貴古籍修復項目。實施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編纂項目,籌建《永樂大典》研究中心。
五、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最佳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統籌加強公共文化設施軟硬體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斷完善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和實效性。
(一)健全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路堅持補短板、強弱項,推動尚未達標的公共圖書館和文化館(站)達到國家建設標準。
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相銜接,加強資源統籌和共建共享,推動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拓展服務功能。深入推進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推動優質公共文化服務向基層延伸。結合老舊小區和廠房改造等,創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文化禮堂、文化廣場等城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發展城鄉流動文化服務,推進流動服務常態化。
(二)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落實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加強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
提升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水平,鼓勵實行錯時、延時服務。精準對接人民民眾文化需求,推動建立訂單式、選單式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平台。廣泛開展全民閱讀和全民藝術普及活動。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融入城鄉居民日常生活,面向不同群體開展差異化的公共文化服務,充分保障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和流動人口等特殊群體的文化權益。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新發展。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與旅遊、教育融合發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評價機制。
(三)廣泛開展民眾文化活動健全支持開展民眾性文化活動機制,拓展民眾文化參與程度。
發揮“群星獎”示範作用,推出優秀民眾文藝作品。利用春節等傳統節日,融入時代精神和人文內涵,創新開展“村晚”等文化活動。加強“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引導各類文化服務向基層傾斜,組織開展藝術家、志願者服務基層等活動,加大對農村地區、偏遠地區民眾文化活動的支持力度。支持民眾文藝團體發展,引導民眾自我表現、自我服務。
(四)加快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推廣“網際網路+公共文化”,推動數字文化工程轉型升級、資源整合,統籌推進智慧圖書館、公共文化雲服務體系建設。
豐富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推動將相關文化資源納入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最佳化國家公共文化雲服務平台,廣泛開展數位化網路化服務。大力發展雲展覽、雲閱讀、雲視聽,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走上“雲端”、進入“指尖”。加強公共文化機構和數字文化企業的對接合作,拓寬數字文化服務套用場景和傳播渠道。
(五)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深入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鼓勵第三方參與公共文化設施運營、活動項目打造和服務資源配送等。
舉辦全國或區域性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採購大會,搭建供需對接平台。支持社會力量通過興辦實體、資助項目、贊助活動等方式,參與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培育一批具有較高服務水平的文化類社會組織。實施“春雨工程”“陽光工程”“圓夢工程”,形成一批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品牌。
專欄3 公共文化設施提升和服務拓展
國家級文化設施建設:推進國家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館(暫定名)、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國家圖書館國家文獻戰略儲備庫建設和中央芭蕾舞團業務用房擴建,實施中國交響樂團團址重建、中國藝術研究院改擴建,推進中國歌劇舞劇院新劇場及配套設施、中國民族音樂傳承中心、中國煤礦文工團劇場、北平圖書館舊址修繕、國博智慧苑建設,形成較完備的國家級文化設施網路。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按照國家頒布的《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和《文化館建設標準》,推動對全國未達標的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進行新建或改擴建。在有條件的鄉鎮建設公共圖書館和文化館分館。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建設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博物館紀念館建設: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博物館,建設一批國家級特色博物館和行業博物館,實施卓越博物館發展計畫、中小博物館幫扶計畫。支持一批博物館紀念館新建、擴建、功能提升。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以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為核心,搭建一套支撐智慧圖書館運行的雲基礎設施,形成國家層面知識內容集成倉儲,建設和運行智慧圖書館管理系統,在全國各級圖書館及其基層服務網點普遍建立實體智慧服務空間。公共文化雲建設:以國家公共文化云為依託,聯合地方文化雲,以移動網際網路為主要渠道,打造覆蓋全國的全民藝術普及公共服務總平台、全民藝術普及資源總庫、全民藝術普及文創中心、公共文化和旅遊產品交易中心。
民眾性文化活動扶持:開展“群星獎”評獎,推動優秀民眾文藝作品創作展示。開展戲曲進鄉村,每年為脫貧縣鄉鎮配送6場地方戲演出。組織全國廣場舞、鄉村“村晚”和“大家唱”合唱節等活動。舉辦全國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項目大賽。基層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隊伍培訓:採取示範性培訓等方式,為地方培養基層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管理者、重點師資和業務骨幹,提供面向基層的線上學習服務。
六、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完善文化產業規劃和政策,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實施文化產業數位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不斷健全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創意、競爭力強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一)推動文化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發展趨勢,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文化創作、生產、傳播、消費等各環節的套用,推進“上雲用數賦智”,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
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發展數字創意、數字娛樂、網路視聽、線上演播、數字藝術展示、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豐富個性化、定製化、品質化的數字文化產品供給。改造提升演藝、娛樂、工藝美術等傳統文化業態,推進動漫產業提質升級。提高創意設計發展水平,促進創意設計與實體經濟、現代生產生活、消費需求對接。推進文化與信息、工業、農業、體育、健康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相關產業的文化內涵和附加值。推動演藝產業上線上雲,鞏固線上演播商業模式。推動上網服務、歌舞娛樂、遊藝娛樂等行業全面轉型升級,引導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提升服務質量,拓展服務人群。實施創客行動,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實施文化品牌戰略,打造一批有影響力、代表性的文化品牌。
(二)推進區域城鄉文化產業協調發展加強區域間、城鄉間文化產業發展的統籌協調,鼓勵各地發揮比較優勢,推動形成優勢互補、聯動發展格局。
圍繞國家重大戰略,發展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雙城等文化產業群和黃河、長江、大運河等文化產業帶。加強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基地)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引導區域間文化產業園區結對幫扶,輻射帶動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推動文化產業發展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統籌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文化產業發展,鼓勵區域間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產業合作。
(三)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健全擴大文化消費的有效制度,尊重民眾消費選擇權,加強需求側管理。
完善消費設施,改善消費環境,不斷提升文化消費水平。培育新型消費、信息消費、定製消費等,培育消費增長點。推進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建設,推動試點城市建設成為示範城市、區域文化和旅遊消費中心城市。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推進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建設。把文化消費嵌入各類消費場所,建設集合多種業態的消費集聚地。鼓勵各地制定促消費優惠政策,舉辦消費季、消費月等活動。
(四)深化文化產業國際合作積極發展對外文化貿易,開拓海外文化市場。健全政府間文化產業政策溝通和對話機制。
實施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國際合作三年行動計畫。推動建立產業國際合作聯盟,推進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建設,支持企業以“中國展區”形式參加重點國際文化產業展會。加大數字文化產業國際標準的宣傳推廣和套用力度,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專欄4 文化產業培育和消費促進
文化新型業態培育:促進優秀文化資源數位化,培育30個旅遊演藝精品項目、100個線上演播項目、100個沉浸式體驗項目、100個數字藝術體驗場景。數字文化產業標準建設:加強手機(移動終端)動漫國際標準和數字藝術顯示國際標準套用推廣。深入推進數字文化產業標準群建設。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畫:以重點產業項目為載體,引導
文化產業機構和工作者深入鄉村對接幫扶和投資興業,促進民眾就業增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基地)提升:加強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基地)規劃建設和管理,進一步發揮引領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達到50家,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達到500個。文化產業展會提升:辦好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國旅遊產業博覽會、中國(武漢)文化旅遊博覽會、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中國義烏文化和旅遊產品交易博覽會、中國國際網路文化博覽會、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中國-東協博覽會文化旅遊展等。文化和旅遊消費促進: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達到 30個,建設60個區域文化和旅遊消費中心城市,加強指導支持和動態管理。建設20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擴大夜間消費規模。文化產業投融資促進:推進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提質擴容,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達到10個。推廣文化和旅遊金融服務中心模式,文化和旅遊金融服務中心達到20個。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國際合作:徵集遴選150個“一帶一路”
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對入選項目給予投融資、宣傳推介、人員培訓等支持和服務。
七、完善現代旅遊業體系
深化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大眾旅遊、智慧旅遊和“旅遊+”“+旅遊”,提供更多優質旅遊產品和服務,加強區域旅遊品牌和服務整合,完善綜合效益高、帶動能力強的現代旅遊業體系,努力實現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一)深入推進大眾旅遊
堅持標準化和個性化相統一,供給側和需求側協同發力,更好滿足人民民眾特色化、多層次旅遊需求。最佳化旅遊消費環境、拓展旅遊消費領域。推出更多定製化旅遊產品、旅遊線路,開發體驗性強、互動性強的旅遊項目,增加旅遊惠民措施,加大旅遊公共服務力度。推動完善國民休閒和帶薪休假等制度。引導各地制定實施門票優惠補貼等政策。加強宣傳教育,引導遊客文明、安全、理性、綠色出行。聚焦旅遊目的地建設,創新全域旅遊協調發展機制,提升全域旅遊示範區發展質量。發展夜間旅遊和假日經濟,拓展旅遊時空範圍。
(二)積極發展智慧旅遊
加強旅遊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化“網際網路+旅遊”,加快推進以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為特徵的智慧旅遊發展。加強智慧旅遊相關標準建設,打造一批智慧旅遊目的地,培育一批智慧旅遊創新企業和示範項目。推進預約、錯峰、限量常態化,建設景區監測設施和大數據平台。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務體驗為導向,推動智慧旅遊公共服務模式創新。培育雲旅遊、雲直播,發展線上數位化體驗產品。鼓勵定製、體驗、智慧型、互動等消費新模式發展,打造沉浸式旅遊體驗新場景。
(三)大力發展紅色旅遊
突出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提升紅色旅遊發展水平,推進紅色旅遊人才隊伍建設。完善紅色旅遊產品體系,促進紅色旅遊與鄉村旅遊、研學旅遊、生態旅遊融合發展,推出一批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推出“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舉辦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組織紅色研學旅行活動。創新紅色旅遊展陳方式,開展紅色旅遊宣傳推廣,提升紅色旅遊發展活力。
(四)豐富優質旅遊產品供給創新旅遊產品體系,最佳化旅遊產品結構,提高供給能力和水平。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認定一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完善A級旅遊景區評定和覆核機制,有序推動旅遊景區提質擴容。以景區、度假區、旅遊休閒城市等為依託,打造區域性國際旅遊目的地,建設生態、海洋、冰雪、城市文化休閒等特色旅遊目的地。推動鄉村旅遊發展,推出鄉村旅遊重點村鎮和精品線路。發展專項旅遊和定製旅遊產品。完善自駕游服務體系,推動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和線路建設。發展海洋及濱海旅遊,推進中國郵輪旅遊發展示範區(實驗區)建設。推進低空旅遊、內河旅遊發展。發展康養旅遊,推動國家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建設。發展冰雪、避暑、避寒等氣候旅遊產品。認定一批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地。發展老年旅遊,提升老年旅遊產品和服務。
(五)完善旅遊公共設施
最佳化旅遊公共設施布局,增強旅遊集散中心、遊客服務中心、
諮詢中心的公共服務功能,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推進旅遊景區、度假區、休閒街區、遊客服務中心等標識體系建設。持續深入開展旅遊廁所革命,建設一批示範性旅遊廁所。加強旅遊交通設施建設,提高旅遊目的地進入通達性和便捷性。完善旅遊綠道體系。加強節假日高速公路和主要旅遊道路交通組織、運輸服務保障、旅遊目的地擁堵預警信息發布。提升旅遊信息公共服務水平。制定出台殘疾人、老年人旅遊公共服務標準規範。
(六)提升旅遊服務質量
建立旅遊服務質量評價體系,推廣套用先進質量管理體系和方法,推行服務質量承諾制度。推動旅行社和線上旅遊企業的產品創新,提高專業服務能力。加強導遊專業素養、職業形象、服務品牌建設。最佳化住宿供給,支持特色民宿、主題酒店等創新發展。提升旅遊餐飲品質,推動旅遊餐飲與文化結合,發展美食旅遊。開發高品質的文創產品和旅遊商品,推廣“創意下鄉”“創意進景區”模式。
(七)統籌推進國內旅遊和入出境旅遊發展做強國內旅遊,振興入境旅遊,規範出境旅遊。改善國內旅遊供給品質,促進境外消費回流。創新旅遊宣傳推廣機制,實施國家旅遊宣傳推廣精品建設工程,加強旅遊推廣聯盟建設。實施入境旅遊振興行動,出台入境旅遊發展支持政策,提升入境旅遊便利化程度、涉外旅遊接待服務水平。推動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家和地區在語言、餐飲、支付等方面為中國遊客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加強與重點目的地國家旅遊交流,推動中國文化傳播。
專欄5 旅遊產品和服務提升
黃河文化旅遊帶建設:加強沿黃地區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黃河流域部分縣(市、區)為重點,打造一批具有標誌性的文化旅遊項目。智慧旅遊景區建設:支持一批智慧旅遊景區建設,發展新一代沉浸式體驗型旅遊產品,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智慧旅遊景區。世界級旅遊景區建設:以具有一流水平的5A級旅遊景區和世界遺產景區為基礎,完善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強化景區科技套用水平,打造一批世界級旅遊景區。世界級旅遊度假區建設:研究建立世界級旅遊度假區建設
儲備名錄,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世界級旅遊度假區創建工作。支持旅遊度假區提升旅遊基礎設施和休閒度假品質,培育一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建設:開展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建設工作,推出一批兼顧旅遊者和本地居民需求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開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
認定和動態管理,推出一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自駕游推進:認定一批高等級自駕車旅居車營地,推廣自駕游精品線路,支持營地合理設定與自駕車旅居車相配套的服務設施。鄉村旅遊精品建設:推出一批文化內涵豐富、產品特色鮮明、配套設施完善、環境美好宜居、風俗淳樸文明的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鎮,培育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集聚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提升:提升300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發展質量,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研學旅行示範基地創建:開展國家級研學旅行示範基地創建工作,推出一批主題鮮明、課程精良、運行規範的研學旅行示範基地。旅遊市場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建設:開發建設旅遊服務質量評價系統,完善評價模型和指標,拓展評價體系套用場景,建設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導遊服務質量提升:實施導遊專業素養研培計畫和“金牌導遊”培養項目,舉辦全國導遊大賽,建立導遊星級服務評價體系,開展導遊執業改革試點。
入境旅遊振興:完善入境旅遊推廣機制,健全相關政策,實施“美麗中國”全球推廣計畫,豐富入境旅遊適銷產品供給,提升入境旅遊服務質量。
八、完善現代文化和旅遊市場體系服務擴大內需戰略,堅持培育和監管並重,做優做強國內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提升市場監管能力,不斷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和旅遊市場體系。
(一)培育各類市場主體
完善文化和旅遊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持續擴大市場主體規模。尊重企業主體地位,加強政策引導,改善營商環境,培育骨幹文化和旅遊企業,支持中小微企業專業化特色化發展。支持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網際網路創業和交易平台等載體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區域文化和旅遊企業綜合服務中心,為企業發展提供服務。
(二)構建新型監管機制
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文化和旅遊市場新型監管機制,依法依規開展失信懲戒。開展文化和旅遊企業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推動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拓展信用套用場景。加強行業誠信文化建設。建設文化和旅遊市場經濟運行監測體系,實施風險評估和預警。推進“網際網路+監管”,構建業務全量覆蓋、信息全程跟蹤、手段動態調整的智慧監管平台。(三)加強行業管理和服務開展平安文化市場建設,完善文化產品和服務內容審核機制,加強線上線下(68.320, -3.27, -4.57%)內容審核及動態監測,加強演出、藝術品、網路表演、網路音樂、遊戲遊藝、歌舞娛樂行業內容源頭治理,發展積極健康的網路文化。建立旅行社動態管理機制。健全旅遊住宿業標準的監督實施機制。規範線上旅遊經營服務,對線上旅遊等新興業態堅持包容審慎監管。完善應急體系,開展行業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健全旅遊安全預警機制,加強旅行安全提示。建立便捷高效的旅遊投訴受理和反饋機制。開展文明旅遊主題實踐活動,推動文明旅遊示範單位評定。發揮行業自律作用,指導行業協會加強自身建設,積極參與行業治理。(四)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全面落實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任務,完善權責明確、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綜合執法管理體制。出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管理條例》《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全面推進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建設,加強執法保障,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完善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台功能,提升執法信息化水平。健全完善聯合辦案和執法協作機制,加強區域執法協作。及時查處整治突出問題,開展不合理低價游等專項整治,維護文化和旅遊市場繁榮穩定。
專欄6 文化和旅遊市場培育監管
文化市場提質增效:開展上網服務場所、娛樂場所服務等級評定,推進陽光娛樂和綠色上網,引導培育文化娛樂新業態。建設演出票務監管服務平台。實施網路文化精品扶持計畫。旅行社轉型升級:推動旅行社轉型發展,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行業影響力的骨幹旅行社和一批特色化、品牌化中小旅行社。文化和旅遊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完善信用監管系統,推進信用信息採集、共享和公示,保護信用信息安全,建立信用修復機制,依法依規健全跨行業、跨部門的信用聯合懲戒機制。文化和旅遊市場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建設:融合歸集行業監管、動態經營、信用信息等基礎數據,開展經濟運行和市場風險監測、識別、分析、回響、處置,構建風險預警體系。網路文化內容建設:實施網路文化精品扶持計畫,推動優秀網路文化產品創作生產。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推動網路表演經紀機構規範化和網路主播職業化。實施青禾計畫。
九、建設對外和對港澳台文化交流和旅遊推廣體系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深化國際旅遊合作,持續提升中國文化、中國精神、中國價值的國際認同,創新交流合作的機制、內容和方式,不斷完善對外和對港澳台文化交流和旅遊推廣體系,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我國逐步從國際文化發展的貢獻者向引領者轉變。
(一)大力推動文化外交
持續提升服務元首外交水平,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加強與世界各國及政府間國際組織的交流合作,依託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上合組織、中非、中阿、中歐、中國-中東歐國家、中拉以及瀾湄、東北亞等多邊合作機制,增進文化和旅遊國際交流。研究倡議發起大河文明等國際論壇,加強中外文明交流互鑒。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文化和旅遊發展,深化項目合作。加大對周邊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文化援助力度。加強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旅遊組織的合作,深度參與國際文化和旅遊規則制定。
(二)開展多層次對外交流
辦好中國文化年(節)、旅遊年(節),持續增強“歡樂春節” “美麗中國”等品牌活動的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相約北京” 國際藝術節、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等文化活動的國際影響力。開發符合國外客群需求的文化和旅遊產品,打造對外交流品牌。推動各地發揮地緣、人緣優勢,依託“東亞文化之都”、友好城市等平台,加強城市間文化和旅遊交流合作。推出一批歷史古蹟保護修復、聯合考古、展覽合作示範項目,培育文物外展精品。圍繞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持續推動文化產業國際合作。鼓勵和支持企業、行業協會、基金會等各類主體開展豐富多樣的民間交流。
(三)提高國際傳播能力
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完善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駐外旅遊辦事處的全球布局,充分發揮駐外機構的文化傳播和旅遊推廣作用。加強中華文化對外推介,持續打造傳播熱點,用好國際社交媒體平台。引導出境遊客、留學生、海外務工人員、華僑華人傳播弘揚中華文化,扶持海外社團開展中華文化展示活動。
(四)深化對港澳台交流
提升面向港澳台青少年及基層民眾文化和旅遊交流水平,深入推進中華文化在港澳台地區的傳承和弘揚。密切與港澳特區政府文化和旅遊部門機制化合作,支持港澳文化和旅遊發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兩岸民間文化和旅遊合作持續深入開展,持續出台和落實文化和旅遊領域惠台措施,與台灣同胞分享祖國大陸發展機遇。
專欄7 文化和旅遊交流推廣
“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持續建設“一帶一路”國際劇院聯盟、博物館聯盟、藝術節聯盟、圖書館聯盟、美術館聯盟,辦好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和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等主題節會,提升“絲綢之路文化之旅”品牌影響力。加強與沿線國家在考古研究、文物保護、聯合申遺等領域合作。
亞洲旅遊促進:召開亞洲旅遊促進大會,推出50個最佳旅遊城市品牌、20個國際旅遊合作示範區品牌。開發文化遺產遊學產品和旅遊演藝精品。依託鐵路、郵輪、房車營地及自駕游等產品和線路,推動形成多程聯運的一體化格局。
亞洲文化遺產保護:發起成立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構建保護準則。制定國別方案,聯合實施一批亞洲主題合作項目。
“上下五千年”對外推廣:做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良渚古城遺址等考古成果的對外宣傳,依託文明古國論壇等國際平台,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展示、主題旅遊、特許商品的國際推廣,建立中國傳統節日和節氣文化交流品牌集群。
全球青少年文化交流:加強青少年文藝作品創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文化產業創新、文化志願服務等方面的交流,舉辦大型國際青少年藝術比賽和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鼓勵支持青年主播、博主開展對外文化推廣。
港澳台中華文化傳承和弘揚:推動智庫交流、專業對話、人才培訓,提升“藝海流金”“中華文化論壇”“情系中華”等交流平台影響力,實施港澳青少年知行計畫、“華夏文明·薪火相傳”台灣青少年中華文化傳承計畫等。
十、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創新發展,不斷鞏固優勢疊加、雙生共贏的良好局面。
(一)提升旅遊的文化內涵依託文化文物資源培育旅遊產品、提升旅遊品位,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打造獨具魅力的中華文化旅遊體驗。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將文化內容、文化符號、文化故事融入景區景點,把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納入旅遊的線路設計、展陳展示、講解體驗,讓旅遊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提升硬體和最佳化軟體並舉,提高服務品質和改善文化體驗並重,在旅遊設施、旅遊服務中增加文化元素和內涵,體現人文關懷。
(二)以旅遊促進文化傳播發揮旅遊覆蓋面廣、市場化程度高等優勢,用好旅遊景區、導遊人員、中外遊客等媒介,傳播弘揚中華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旅遊成為宣傳燦爛文明和現代化建設成就的重要視窗。推動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劇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場所等成為旅遊目的地,培育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間。(三)培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新業態推進文化和旅遊業態融合、產品融合、市場融合,推動旅遊演藝、文化遺產旅遊、文化主題酒店、特色節慶展會等提質升級,支持建設集文化創意、旅遊休閒等於一體的文化和旅遊綜合體。鼓勵在城市更新中發展文化旅遊休閒街區,盤活文化遺產資源。建設一批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推進文化、旅遊與其他領域融合發展。利用鄉村文化資源,培育文旅融合業態。發展工業旅遊,活化利用工業遺產,培育旅遊用品、特色旅遊商品、旅遊裝備製造業。促進文教結合、旅教結合,培育研學旅行項目。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建設具有人文特色的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基地)。結合傳統體育、現代賽事、戶外運動,拓展文旅融合新空間。實施一批品牌培育項目,推動文旅融合品牌化發展。探索推進文旅融合IP工程,用原創IP講好中國故事,打造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文旅融合品牌。
十一、提升文化和旅遊發展的科技支撐水平聚焦文化和旅遊發展重大戰略和現實需求,深入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強化自主創新,集合優勢資源,加強關鍵技術研發和套用,全面提升文化和旅遊科技創新能力。
(一)最佳化科技創新生態
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文化和旅遊科技創新體系。認定和建設一批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旅遊科技示範園區,強化公共服務和科技支撐能力,形成上下游共建的創新生態。推動文化和旅遊領域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實施一批科技創新重點項目。推動在國家重點研發計畫中的文化和旅遊相關項目實施。
(二)加快信息化建設
推進文化和旅遊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發展,推動5G、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北斗導航等在文化和旅遊領域套用。加強文化和旅遊數據資源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數據開放和共享機制,強化數據挖掘套用,不斷提升文化和旅遊行業監測、風險防範和應急處置能力,以信息化推動行業治理現代化。
(三)提升行業裝備水平
加強文化和旅遊裝備行業研究,支持開展基礎技術研發,提升企業設計製造水平,逐漸形成國產裝備的核心競爭力。強化新技術、新材料在文化和旅遊裝備製造中的套用。大力發展演藝、公共文化、遊樂遊藝、旅遊新業態等領域相關裝備製造業,推進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增強裝備技術供給能力。(四)推進標準化建設
健全標準化協調機制,完善文化和旅遊標準體系,推進標準制修訂工作。在新產品新業態、公共服務、市場秩序與質量評價等重點領域,持續加大標準制修訂力度。加強標準宣貫和實施,開展標準化試點示範工作,以標準化引領質量提升。積極參與標準國際化工作,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
專欄8 科技創新培育和標準化建設
創新載體建設:認定和建設一批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國家旅遊科技示範園區等文化和旅遊科技創新載體,支持文化和旅遊企事業單位聯合高校、研究機構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
科技研發與套用: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畫相關專項的推薦實施和成果示範,開展30項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和50項套用示範,實施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科技創新套用示範項目。
文化和旅遊裝備系統提升:建設一批文化和旅遊部技術創新中心,支持文化和旅遊裝備相關社會組織發展,推進文化和旅遊裝備製造業示範園區、示範企業和示範項目建設,支持劇場設備質量安全檢測。
文化和旅遊標準化建設:出台一批文化和旅遊領域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確定一批標準化示範單位。
十二、最佳化文化和旅遊發展布局堅持東中西互補、點線面結合,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重點,培育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示範區、革命文化繼承弘揚樣板區、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創新發展引領區,形成區域聯動、城鄉融合、均衡協調的文化和旅遊發展布局。
(一)完善空間布局
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全面落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要求和主體功能區戰略,根據不同區域主體功能定位,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構建體現各地文化和旅遊資源稟賦、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文化和旅遊空間布局。依託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促進文化、旅遊與交通融合發展,串點成線、連線成面,形成互聯互通、優質高效、一體協作的文化和旅遊網路布局。依託重點區域和城市群,培育跨區域特色功能區、精品文化帶和旅遊帶。建設全國風景道體系,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自然風景線和文化旅遊廊道。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對生態保護紅線內允許的文化和旅遊活動實施類型限制、空間管控和強度管制。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強文化和旅遊資源保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二)建設國家文化公園
推進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整合具有突出意義、重要影響、重大主題的文物和文化資源,生動呈現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和鮮明特色,推介和展示一批文化地標,建設一批標誌性項目。堅持點段結合,統籌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四類主體功能區,建設一批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系統推進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等重點工程。完善中央統籌、省市負責、分級管理、分段負責的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管理機制。
(三)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加快京津冀三地文化和旅遊協同機制和平台建設,支持雄安新區文化和旅遊領域改革創新,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保護好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持續打造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合作,共建人文灣區、休閒灣區。提升長三角地區在文化和旅遊領域的一體化發展水平,加快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建設杭黃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打造一批高品質的休閒度假旅遊區。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實施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工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遊帶。推進大運河文化帶、生態帶、旅遊帶建設,將大運河沿線打造成為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域。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加強東北地區全域統籌,培育冰雪旅遊、康養旅遊和休閒農業業態。以更大改革力度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推進文化領域有序開放,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深入挖掘和利用中部地區特色文化和旅遊資源,打響文化和旅遊品牌。推動東部地區文化和旅遊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快在創新引領上實現突破。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加大對贛閩粵等原中央蘇區支持力度,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持續推進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區等建設。開展文化和旅遊援疆、援藏工作,推進定點幫扶。加快邊境地區文化建設,建設一批邊境旅遊試驗區、跨境旅遊合作區。
(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把文化和旅遊發展納入鄉村建設行動計畫,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時代魅力鄉村。保持對脫貧縣文化幫扶政策穩定,對脫貧縣持續給予扶持。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鄉村旅遊,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在有條件的鄉村地區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工坊。實施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項目。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改善配套基礎設施,強化綜合服務功能。加強“三農”題材文藝作品創作生產,開展“送文化下鄉”“戲曲進鄉村”等活動,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提高鄉村文明程度。加大對鄉村文化遺產和特色風貌的保護力度,維護鄉村文化多樣性,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五)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把城鄉文化建設同新型城鎮化戰略有機銜接起來,以城帶鄉、以文化人,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的文化獲得感。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建設,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融合發展。建設宜居、綠色、人文城市,使城市成為人民高品質生活的空間。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文化和旅遊聯動發展。加強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文化遺產保護,保留傳統風貌,延續歷史文脈。打造城鄉文化品牌,提升城鄉文化品位,在城市更新、社區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中充分預留文化和旅遊空間。
十三、保障措施
加強黨對文化和旅遊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組織實施,健全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法規,夯實資源要素保障,推動規劃落地見效。
(一)加強黨的領導
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強化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於“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的各領域各環節,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到位,確保“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遊發展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建立健全文化和旅遊發展的部門協同機制,推進改革舉措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打通淤點堵點,激發整體效應。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完善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培育文化和旅遊行業組織。深化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深化國有文化企業改革,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開展社會效益評價考核。探索建立景區文化評價制度。支持盤活利用存量工業用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依法依規發展旅遊業。推動文化和旅遊領域對外開放政策在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區域、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等先行先試,在具備條件的地區推動旅遊消費免稅等政策實施。夯實文化和旅遊統計基礎,完善統計制度,提升統計服務能力。
(三)建強人才隊伍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造就新時代文化和旅遊人才隊伍。
最佳化人才培養結構、培養模式、評價機制,使各領域人才各得其所、盡展其長。培養高層次人才,開展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推薦選拔,組織青年藝術領軍人才培養、高質量產業人才培養扶持等項目。培養一批文化和旅遊領域急需緊缺人才、高技能人才。夯實基層人才隊伍,引導文化和旅遊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開展專家服務基層活動。推進“訂單式”人才援助。完善分級分類培訓,舉辦全國文化和旅遊廳局長培訓班及高層次文化和旅遊人才、優秀青年人才國情研修班,開展基層公共服務隊伍培訓。積極參與高校共建,推動文化藝術和旅遊職業教育改革發展。
(四)完善支持政策
按照財政投入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的要求,落實支持文化和旅遊發展的財政政策。按照公共文化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要求,落實基層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所必需的資金。進一步完善轉移支付機制,重點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脫貧地區等傾斜。將文化和旅遊重點領域符合條件的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範圍。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機制,通過多種手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和旅遊發展。健全財政資金全過程績效管理機制和監督機制,加強績效評價結果套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五)完善投融資服務
深化文化、旅遊與金融合作,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文化和旅遊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擴大文化和旅遊企業直接融資規模,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和旅遊企業上市融資、再融資和併購重組,支持企業擴大債券融資。引導各類產業基金投資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推廣文化和旅遊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完善文化和旅遊企業信用體系,健全市場化融資擔保機制。推動文化和旅遊基礎設施納入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範圍。
(六)加強理論研究
圍繞國家重大戰略以及文化和旅遊發展基礎性、關鍵性、前瞻性重大問題,加強巨觀研究和制度設計,為文化和旅遊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建設文化和旅遊部研究基地。發揮全國藝術科學規劃、文化和旅遊部級研究項目的引領作用,實施一批基礎理論和套用對策研究項目,完善科研資助體系。推進各級文化和旅遊研究院所建設,加強行業智庫體系建設,培育和認定一批行業智庫建設試點單位。
(七)健全法律法規
完善文化和旅遊領域法律體系,加快推進法律法規的立改廢釋。積極推進文化產業促進法、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管理條例出台,加快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等,推進博物館立法研究,推進故宮保護條例、古籍保護條例等項目研究。落實行政規範性檔案合法性審核機制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提升文化和旅遊領域行政決策公信力執行力。強化文化和旅遊領域智慧財產權保護,健全智慧財產權信息諮詢服務和交易平台,提高智慧財產權管理能力和運用水平。
(八)加強安全能力建設
加強國家文化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將安全發展理念貫穿於文化和旅遊發展全過程。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握正確導向,加強對文藝作品、文化產品的內容把關。完善安全管理機制,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文化和旅遊設施、項目、活動的安全監管。統籌疫情防控與文化和旅遊發展,建立文化和旅遊領域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機制,加強應急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文化安全風險評估和督查機制,制定文化安全風險清單,有效化解危害文化安全的風險挑戰。
各級文化和旅遊部門、文物部門要充分認識“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的重要意義,積極推動本級黨委和政府把文化和旅遊發展納入重要日程。各級文化和旅遊部門、文物部門要認真貫徹實施本規劃,加強部門協調和上下聯動,健全規劃實施機制,明確規劃實施責任,加強規劃監測評估,提高規劃實施成效。
內容解讀
文化和旅遊部公布《“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從完善現代旅遊業體系,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旅遊為民等38個方面對我國旅遊業進行規劃部署。並將從文旅融合、紅色旅遊、鄉村旅遊、生態旅遊、文明旅遊等方面進行推動,以助力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規劃》中還提到,要推進完善國民休閒和帶薪休假制度,創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完善低票價、劇場開放日等舉措,鼓勵各地舉辦消費季、消費月,鼓勵支持青年主播和博主開展對外文化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