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

《南昌市“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由南昌市發布,根據規劃,南昌今後五年將構建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唱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天下英雄城——南昌”的城市形象品牌,打造高顏值城市,儘快使南昌成為全省旅遊中心城市和享譽國內外的旅遊目的地,成為引領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核心引擎、支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增長極和宜居宜業、宜學宜游的現代都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昌市“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
  • 釋義:南昌市發布的規劃
發展歷史,內容解讀,

發展歷史

2022年4月,南昌市發布《南昌市“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

內容解讀

打造“一核一帶三片區”空間格局
《規劃》提出,打造南昌市文化和旅遊發展“一核一帶三片區”的空間新格局,形成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協同提升的發展新局面。
一核為南昌都市文旅發展核。以南昌主城區為核心,依託萬壽宮+勝利路全要素現代一條街、繩金塔+進賢倉老街等文化街區,洪都機械廠舊址、江紡工業遺址等歷史建築,滕王閣、八大山人紀念館等文化景區,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小平小道陳列館等紅色資源,艾溪湖、瑤湖等綠色資源以及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等現代文化設施,大力開發歷史尋蹤、紅色研學、文創生產、都市休閒等文旅功能,打造特色鮮明的南昌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區、舒適新潮的都市時尚休閒區,形成高品位的南昌文化核心引領區。
一帶為贛江文旅長廊帶。依託贛江黃金水道、贛江市民公園和“一江兩岸”文化和旅遊資源,以揚子洲、鳳凰洲、紅谷灘中心區、九龍湖為四大重要戰略支點,對標上海黃浦江、廣州珠江兩岸、香港維多利亞港灣等世界級濱水發展帶,打造贛江一江兩岸“最美南昌天際線”。結合贛江風光帶,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文化創意、演藝娛樂、廣告會展、體育健身等產業,全面提升“一江兩岸”景觀設計以及燈光展演,打造極具視聽震撼力又富含南昌文化元素的贛江文旅長廊。
三片區為山、河、湖文旅融合發展片區。打造西“山”(梅嶺)、南“河”(撫河)、北“湖”(鄱陽湖)文旅融合發展的三片區。
其中西部梅嶺山水田園休閒區以梅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為核心,向新建區西南部(含灣里管理局所轄地區)和安義縣周邊延伸。
南部撫河鄉土民俗體驗區依託南昌縣和進賢縣撫河流域沿線的文化和旅遊資源,以文港毛筆文化、李渡燒酒文化、撫河鄉賢文化為核心,打造集非遺傳承、人文尋根、鄉村旅居、匠坊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鄉土民俗體驗區。
東北部鄱陽湖濕地文化觀光區依託新建區東北部和南昌縣、進賢縣鄱陽湖湖岸地區的文化和旅遊資源,以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汪山土庫等歷史文化資源和象山森林公園等特色生態資源為核心,打造集濕地科考、文化博覽、歷史研學、影視拍攝等功能於一身的濕地文化觀光區,將南昌鄱陽湖建設成為全國知名的旅遊品牌。
增強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遊圈品牌辨識度
《規劃》提出,構建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遊圈,打造“一大中心、兩個支點、十字軸帶、多條支脈”的空間發展格局。形成以南昌為中心區,九江、撫州兩市中心城區為支點,沿南北向“九江-南昌-撫州高速”和東西向“滬昆高鐵”四向延伸的十字軸帶,以及以南昌為核心、九江與撫州兩個次中心為原點,向外輻射多個支脈的文旅發展格局。
以南昌市中心城區為發展引擎,大力發展城市旅遊,提升其核心主導功能和輻射帶動功能,突出南昌首位度。聯手推進市域內旅遊資源整合開發,打造“老南昌”都市核心文旅商圈、“環南昌”遊憩帶,協同推進“紅色城市、古色城區、綠色城鄉”一體化發展,將其打造成為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遊圈特色品牌。開展業態創新,豐富品牌內涵,提升多維服務體驗,開發特色魅力旅遊路線,把南昌建設成為全國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
與九江市、撫州市協同互補,培育九江潯陽江頭文化旅遊區、撫州文昌里和金谿縣文化古村群等區域文旅品牌,將其打造成為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遊圈的兩個重要發展支點,增強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遊圈品牌辨識度,帶動南昌周邊區域同步發展,形成大南昌都市區域品牌效應。
強化南昌對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遊圈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帶動力,推進與豐樟高地區同城化發展,與鄱余萬、奉靖地區,九江、撫州等區域協同化發展,強化制度創新和規劃統籌,打破行政壁壘,推動文化和旅遊全要素在都市圈內暢通流動,培育極具特色的“豐樟高”“奉靖”“鄱余萬”三大板塊,形成南昌-豐城-樟樹-高安、南昌-奉新-靖安、南昌-餘江-鄱陽-萬年、九江-湖口-彭澤-都昌、撫州-臨川-東鄉等線路,培育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合作有序且富有競爭力的發展格局,增加服務區域轉型發展新需求,拓寬區域發展格局,找準區域發展新支點,強化對大南昌都市圈發展的支撐能力。
同時記者了解到,我市將通過建設“八一電影小鎮”,舉辦“南昌國際軍事電影周”,辦好國際軍樂節,弘揚名人文化等,形成全方位、立體式“天下英雄城”推廣態勢,唱響城市品牌,提高市民認知度、社會認可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