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發通知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西“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的通知
(桂政辦發〔2022〕1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西“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已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22年1月7日
內容全文
廣西“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推進廣西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建成文化旅遊強區和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文化和旅遊部《“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制定本規劃。
第一章 發展基礎
一、“十三五”時期發展成效
“十三五”時期,在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和旅遊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積極推進文化旅遊強區建設,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充分發揮,旅遊綜合帶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功能更加凸顯,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發展取得了較大成就。文藝創作更加繁榮,推出一批精品力作,文藝活動精彩紛呈,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基本完成。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創造了欠發達地區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廣西經驗,文化和旅遊服務效能大幅提升。文化遺產保護實現重大突破,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力度不斷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水平穩步提升。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規模明顯擴大,市場競爭力有效提升,旅遊總收入於2019年突破萬億元大關。至2020年底,全區共有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8家、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8家、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家、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5個,85%以上的縣(市、區)開展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創建工作。“秀甲天下 壯美廣西”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文化“走出去”持續推進,中越邊境國際旅遊合作開創新局面。創新文化和旅遊發展機制,成立廣西大健康和文旅產業工程指揮部,建立競爭性舉辦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機制。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成效明顯,助力脫貧攻堅成績斐然,基本完成“十三五”規劃既定目標任務,為“十四五”時期廣西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專欄1 “十三五”時期廣西文化和旅遊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形勢和挑戰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廣西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關鍵時期,文化和旅遊發展面臨新形勢、新機遇和新挑戰。從國際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複雜,經濟形勢愈發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對世界經濟發展帶來嚴重衝擊;“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生效,國際合作更加密切。從國內看,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加快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促進提檔升級、提質增效,更好實現文化賦能、旅遊帶動,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優秀文藝作品、文化產品和旅遊產品;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推進,為文化和旅遊發展提供了新動能。從全區看,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珠江—西江經濟帶、左右江革命老區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廣西防城港邊境旅遊試驗區、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遊合作區、廣西百色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一批國家級平台落戶,廣西成為全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之一;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和旅遊工作,作出關於加快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建設文化旅遊強區和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決策部署,出台系列政策檔案,推動文化和旅遊發展邁上新台階。
同時,要清醒認識到廣西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發展與高質量發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還比較突出,城鄉差距、區域差距依然存在,文化和旅遊產品的供給和需求不完全匹配,資源開發利用不充分,新業態發展不夠,中高端供給和服務不足,質量效益有待提升,在發展理念、品牌效應、供給品質、公共服務能力、市場主體綜合實力、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需要進一步提升。面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周邊省份強勁發展、新冠疫情持續影響、生態保護壓力增大等挑戰,應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以創新發展催生新動能,以深化改革激發新活力,奮力開創文化和旅遊發展新局面。
第二章 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緊緊圍繞“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總目標和“四個新”總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著力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提品位、塑品牌,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文化和旅遊特色化、品質化、國際化、智慧化水平,為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更多高品質文化和旅遊產品,為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
二、基本原則
堅持正確方向。堅持黨對文化和旅遊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於文化和旅遊發展各領域各環節,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激發人民民眾創新活力,促進滿足人民文化和旅遊需求與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貫穿於文化和旅遊發展全過程,突出創新的核心地位,全面推進文化和旅遊領域機制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產品創新,引導文化和旅遊綠色發展,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堅持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推進文化和旅遊領域深層次改革,最佳化發展機制,破除制約文化和旅遊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推進文化和旅遊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
堅持融合發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深度融合,積極推進文化和旅遊與其他領域融合互促,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為弘揚,文藝精品力作不斷湧現,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水平明顯提高,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得到完善,對外交流合作持續深化。現代文化產業和旅遊業體系初步形成,產業規模顯著擴大,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文化和旅遊高品質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現代文化和旅遊市場體系更加完備,市場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大幅提高。旅遊經濟主要指標穩居全國第一方陣,文化旅遊強區和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文藝精品創作成果豐碩。新時代藝術創作體系基本建立,各藝術門類有序發展,創作出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謳歌新時代、反映新成就、代表廣西文化形象的優秀舞台藝術作品、美術作品和廣西少數民族文藝精品。旅遊演藝市場繁榮有序,湧現一批有示範價值的旅遊演藝品牌。
——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成效顯著。爭取1項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建成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1家(含)以上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1家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古籍得到系統性保護,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完成率達到100%,國有博物館建有安防系統比例達到100%,館藏文物保存環境全部達標,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與傳承機制基本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完好存續率達到70%以上。
——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廣西地區生產總值(GDP)比重不斷提高,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成長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超過1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超過10家,培育一批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骨幹文化企業。
——旅遊業競爭力取得新優勢。力爭全區三分之一以上縣(市、區)達到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標準,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和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總數達到70個以上。力爭新增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3家(含)以上,新增國家級旅遊度假區4家(含)以上,建成2個(含)以上世界級旅遊景區、度假區。培育一批年產值超過50億元的旅遊骨幹企業。年旅遊總人數達到9億人次,力爭超過10億人次;年旅遊總收入達到1.1萬億元,力爭超過1.3萬億元。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旅遊業受到嚴重衝擊,要採取有力措施,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旅遊業復甦工作,確保旅遊總人數和總收入恢復至2019年水平。
——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全區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公共文化服務優質便捷高效,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實現所有縣(市、區)擁有公共圖書館和文化館,各級各類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達到國家相應標準,年服務人次超過1.5億。
——文化和旅遊現代化治理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完成全國文化市場管理與服務平台推廣套用,行政審批事項全部線上辦理,行政執法案件全部平台辦理。文化和旅遊市場繁榮有序,市場在文化和旅遊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發揮。文化和旅遊市場監管和安全機製得到完善,市場監管能力不斷提升。
——文化和旅遊對外交流合作向縱深發展。對外文化交流和旅遊宣傳推廣體系更加成熟,與東協國家的文化和旅遊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培育一批面向東協的對外交流和旅遊推廣品牌。
展望2035年,廣西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大幅提升,文化事業更加繁榮,旅遊服務質量、產業規模、核心競爭力、綜合效益達到全國先進水平,文藝精品、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遊產品充分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高水平建成文化旅遊強區,全面建成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四、戰略任務
(一)構建三大體系。
現代文化產業和旅遊業體系。最佳化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加強科技創新,擴大優質文化產品和旅遊產品供給,深化“文旅+”、“+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探索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旅遊業復甦發展之路,建立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優、綜合效益好、帶動作用強的現代文化產業和旅遊業體系。
文化和旅遊高品質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數位化水平和服務效能,建立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旅遊服務品質化國際化,建立布局完善、全民共享、實用便捷、富有特色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
現代文化和旅遊市場體系。最佳化市場營商環境,培育壯大文化和旅遊市場主體,健全以信用為基礎、高效協同的文化和旅遊市場新型監管體系,建立市場活躍、服務高效、監管有力、執法到位的現代文化和旅遊市場體系。
(二)打造六大品牌。
“桂林山水”大品牌。開發自然山水觀光、山水文化體驗、山水休閒度假、自然生態康養等複合型山水旅遊產品,著力打造世界級山水旅遊名城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觀光遊覽旅遊品牌。
“浪漫北部灣”大品牌。開發海濱海島觀光、濱海休閒度假、歷史文化體驗和跨國郵輪航線等特色旅遊產品,打造國際一流的休閒度假旅遊品牌。
“壯美邊關”大品牌。開發中越邊關探秘、歷史文化研學、邊關風情體驗、邊境商貿購物、跨國自駕旅遊等特色旅遊產品,打造國際知名的歷史文化旅遊品牌。
“長壽廣西”大品牌。開發長壽村寨遊覽、長壽文化體驗、森林康體養生、溫泉度假療養、壯瑤醫藥養生、體育休閒健身等健康旅遊產品,打造國際領先的長壽健康旅遊品牌。
“壯族三月三”大品牌。開發民族村寨遊覽、民族風情體驗、民族文化演藝、民族節慶節事、民族美食購物等民族文化特色旅遊產品,推出“廣西有戲”、“廣西有禮”、“廣西美味”等系列精品,打造國際知名的民族文化旅遊品牌。
“劉三姐文化”大品牌。深入挖掘“劉三姐文化”的時代精神和現實意義,推出系列文學藝術、歌舞戲劇、影視動漫、數字文化、文化創意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藝術精品,打造全國民族文化傳承創新高地和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
(三)實施十大工程。
實施文藝精品創作與文化名家培養工程,公共文化服務與文化惠民提升工程,環廣西國家旅遊風景道建設工程,數字文化與智慧旅遊提升工程,世界級、國家級文化遺產申報工程,世界級、國家級旅遊景區與度假區建設工程,高端度假酒店、山水主題酒店與精品民宿建設工程,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與國際鄉村旅遊目的地建設工程,新業態與新消費提升工程,大健康與文旅裝備製造業發展工程等十大工程,以重大文化和旅遊項目建設為抓手,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
五、發展布局
深化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推動“三地兩帶一中心”升級版建設,打造環廣西國家旅遊風景道,推進文化產業和旅遊業最佳化升級,形成全域協調、優勢互補、聯動發展的良好格局。
升級發展桂林國際旅遊勝地,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健全桂林世界級旅遊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機制,加快建設世界級山水旅遊名城、世界級文化旅遊之都、世界級康養休閒勝地和世界級旅遊消費中心,提升文化演藝、休閒娛樂、動漫遊戲、創意設計、數字文化、工藝美術品、文化會展、桂林山水畫以及紅色文化教育等文化產業發展水平,營造一流的國際旅遊消費環境,高標準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及服務配套,打造全國旅遊創新發展先行區,世界級旅遊城市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加快建設北部灣國際濱海度假勝地。推動北海、欽州、防城港旅遊一體化聯動發展,建設高端度假酒店集群,拓展面向東協的海上旅遊航線,開發跨境郵輪度假產品,發展文化演藝、休閒娛樂、創意設計、工藝美術品、主題公園等文化產業,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流合作,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中心和生態優先、文化引領、品質一流、協同發展的國際濱海度假勝地。
加快建設巴馬國際長壽養生旅遊勝地。培育特色鮮明的健康旅遊產業功能區,推進深圳巴馬大健康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繼續辦好中國—東協傳統醫藥健康旅遊國際論壇,發展主題文化演藝、康養休閒娛樂、民族工藝品、長壽文化會展等文化產業,打造世界長壽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和國際知名、服務一流的長壽養生旅遊勝地。
升級打造中越邊關風情旅遊帶。提升廣西防城港邊境旅遊試驗區和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遊合作區建設水平,推進邊境口岸旅遊通關便利化,發展民族文化演藝、生態休閒娛樂、工藝美術品、紅色文化教育等文化產業,推進中越文化交流,打造國際知名的邊境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帶。
升級打造西江生態旅遊帶。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深化粵桂合作,以西江國家風景道為核心,構築綠色生態旅遊廊道,做大做強西江沿岸生態旅遊休閒產業集群,開發珠江—西江特色水上觀光旅遊線路,培育民族文化演藝、生態休閒娛樂、文化創意設計、文化裝備製造、民族工藝品等文化產業,打造民族文化和嶺南文化傳承創新發展示範帶、中國水運旅遊發展典範。
著力打造南寧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提升“中國綠城”南寧的國際化旅遊服務水平,建設面向東協、便捷高效的立體化旅遊交通網路,打造具有更大輻射力的區域性國際旅遊集散樞紐城市;發展文化演藝、休閒娛樂、創意設計、數字文化、文化會展、工藝美術品、文化裝備製造等多種文化產業,打造面向東協的區域性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加快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城市。
註:全文見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