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縣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

根據《德清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浙江省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精神,為進一步加快“整體智治、唯實惟先”的現代政府建設,結合德清數字政府建設實際,特制定本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清縣數字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
  • 實施地區:德清縣
一、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重要論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以“八八戰略”為指引,聚焦“整體智治、唯實惟先”的現代治理體系建設,牢固樹立創新、協調、高效的治理理念,以一體化智慧型化公共數據平台建設為基礎,以數位化改革撬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以科學化政府決策、高效化普惠服務、精準化協同治理和法制化執法監管為數位化轉型主線,集成更高水平的數智德清,為我縣打造共同富裕示範區先行樣板地,爭當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排頭兵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整體協同、城鄉一體。堅持城鄉“一盤棋”,運用系統性思維,構建黨建統領的“整體智治”體系,推動縱向、橫向和業務一體化建設,減少重複投資,最大限度提高公共資源投入產出效率。
——以人為本、普惠均等。始終以人民民眾的需求為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高頻事項,堅持問題導向,以民眾的獲得感、滿意度作為評判改革成效的核心標準,兼顧不同群體的服務需求。
——多元共治、共享開放。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數字政府建設,構建黨政機構、事業單位、群團組織、企業、銀行和社會組織等多元參與的開放型數字政府生態體系,推動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的融合。
——改革引領、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決策、治理、服務中的重要作用,以數位化改革撬動各領域的改革創新,打造具有數據驅動特徵的現代政府。發揮數字政府對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的賦能作用,實現政府數位化改革與產業發展良性互動。
——安全可控、鼓勵創新。以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引領,樹立網信安全底線思維,加強電子政務安全技術套用和制度保障,以安全可控為前提,鼓勵數字政府建設技術套用創新和先試先行。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以人民為中心的數位化改革理念全面貫徹,數位化引領、撬動、賦能現代化,全方位、一體化的“整體智治、唯實惟先”的現代政府基本建成,全域數位化治理卓有成效。數據成為政府治理的核心驅動力,數位化改革對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的撬動效應明顯,人人享有充滿活力的高品質公共服務、極具溫情的高效率治理服務,探索形成具有時代特徵、浙江特色、縣域特點的數位化改革新模式,打造成為全國縣域治理現代化的典範,全球影響力的全域數字變革標桿。
1.打造“惠企利民、便捷舒心”的幸福德清
縣域數位化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成,“浙里辦”“企業碼”“我德清”等服務端全面覆蓋民眾、企業辦事需求,公共服務均等化、數位化、智慧型化水平實現全面提升,人人享有充滿活力的高品質公共服務,企業享有全國領先的縣域營商環境,顯著撬動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發展,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到2025年,健康、教育、養老、交通、文旅等民生及產業領域數位化套用逐步實現從“能用”到“好用、易用”,有效催生公共服務數位化新模式、新業態,形成德清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提升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打造“全域感知、多元共治”的數治德清
經濟社會生態等領域治理能力全面躍升,重大風險防範化解能力、應急救援處置能力顯著增強,構建形成基於信用的新型監管模式,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形成引領全國的縣域“數治”新模式。到2025年,地理信息空間技術作為基層治理新工具廣泛套用,成為全國樣板;全面建成能實時感知、線上指揮的縣域數字治理中心;公共監管重點領域全流程100%可追溯,掌上執法率達到95%,掌上辦案率突破90%。
3.打造“高效協同、智慧型決策”的能效德清
構建縣鄉一體、部門協同、多元參與的數字政府高效運轉機制,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數位技術全面融入政府決策運行各環節,以一體化智慧型化公共數據平台為基礎,形成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的政府決策運行體系,縣域機關運行效能及數智決策能力全國領跑。到2025年,打造機關效能最強縣,掌上辦公比例達到90%以上。
到2035年,全面建成虛實孿生的全域數字治理城市。數位化改革引領、撬動發展格局、治理模式和生活方式變革,全面建成“用數據決策、用數據服務、用數據治理、用數據創新”的現代政府,德清成為縣域治理現代化、數字政府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城鄉治理創新的全國數字變革標桿。
二、主要任務
(一)激發數字驅動力,深化整體智治的新型體制機制改革
1.健全系統協同的體制機制
健全適應政府數位化改革的組織領導機制。成立德清縣數位化改革領導小組,加強數位化改革的頂層設計。設立數據專員,負責業務數據化和公共數據治理。積極探索雇員制在政府數位化改革中的套用。建立靈活機動的編制調整機制,以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為原則,優先保障數字政府建設的編制需求。組織常態化、普惠性的幹部數字素養培訓,提升領導幹部對於數位化改革的把握能力、引領能力、駕馭能力,分類分級提升在職幹部的數位化素養。
建立數位化項目一體化、多維度的動態評價機制。以數位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為基礎,率先建立數位化項目的全周期績效評價模型,推動數位化項目常態化、電子化評價和套用,健全重大項目監督聽證和問責機制,逐步形成前期論證、中期跟蹤、後期評價無縫銜接的閉環管控和追溯機制,加強多跨協同的套用謀劃,進而以技術手段推動數位化改革中項目管理的流程再造。深化黨政數位化項目立項審批、預算執行、運營監測、績效評價等環節制度與機制改革,有效支撐數位化項目的集約高效建設。
探索建立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數位技術的政府輔助決策機制。充分利用大數據思維為政府提供科學智慧的決策支持,讓公共數據輔助“人腦”,引導政府實現數據驅動的“決策革命”。基於一體化智慧型化公共數據平台匯聚的海量數據,建立自然語言處理系統、問題處理系統,為決策者提供實時數據、趨勢預測、大數據分析等綜合信息服務。開展大數據分析、風險預警和政策模擬,減少地方、部門政策試點的試錯成本,為黨政部門重大戰略決策、城鄉空間規劃等提供參考依據。
2.構建多元共治的建設格局
全面提升全民數字素養和能力。實施覆蓋多年齡段的公民數字素養提升計畫,增強全社會對德清數位化改革的認知度與參與度。支持浙江工業大學莫乾山校區加快推進地理信息等數字經濟相關專業的學科建設工作,以地理信息小鎮、通航智造小鎮等空間載體為依託,實施數字經濟育才工程。
問需於民,鼓勵民眾主動參與數字政府建設。遵循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雙向發力的改革規律,開展數字政府規劃及公共服務類套用需求調研,聚焦民眾、企業和基層的高頻事項,從痛點難點出發引導數字政府建設的重點及優先次序。加強數位化項目建設的過程信息公開,全程接受民眾的監督和意見反饋。建立服務重要數位化套用的專門運營服務團隊,及時解答民眾諮詢、反饋意見建議,完善業務糾錯和體驗改善機制。招募數字政府公民體驗官,將公民評價與數字政府公民體驗官的評分納入政府為項目運營付費的重要核算依據。
構建數字政府專家智庫。建立德清數字政府專家庫,組建由技術專家、公共管理專家、法律專家等組成的監督委員會,在規劃、項目評審、項目驗收等關鍵環節提供智力支持,為數據治理、數位化套用開發中公民數據隱私保護等重要議題提供建議。
3.創新靈活豐富的合作模式
創新數位化項目政企合作模式,鼓勵政企合作中政府端和企業端的多樣化採購實踐。探索形成由新興、中小型數位技術公司參與的企業集群式數字解決方案供應。推廣政府定政策機制、出政務數據,企業出技術、人員、經費的合作開發模式,鼓勵民營資本介入探索數位化套用開發的投融資機制,最大限度實現政府與企業的合作共贏。創新項目契約管理模式,結合項目可用性和運營有效性實施項目績效付費,在契約管理中實施適度的激勵和懲罰機制。
理順數字政府建設中政府與企業的合作關係與責任邊界。以政府提供基礎規則、公共數據,市場提供技術服務為導向,發揮政府的關鍵主體作用,實現在數字政府建設中政府對合作企業的有效問責,保障公共服務的公共屬性。既要警惕行政過度干預市場風險,又要避免以項目開發公司代替政府自身改革的錯誤傾向。
(二)賦能政府現代化,構築務實高效的數字政務服務體系
1.深化黨政機關數位化改革
利用數位技術提高黨政機關數位化水平,推動政府履職方式系統重塑,構建核心業務全覆蓋、橫向縱向全貫通的綜合集成、協同高效、閉環管理的運行機制。加速推進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群團組織等業務全面上網,強化數據驅動的黨政機關管理運行改革創新,提升黨建、財政、審計、規劃、檔案等業務的數位化能力。全面實現機關內部業務的“網上辦”“掌上辦”,依託“浙政釘”推進公文流轉的全流程電子化。圍繞決策、執行、監督等機關履職全過程,加快實施機關內部“一件事”集成改革。以數據共享開放推動基層減負套用,探索構建“還數於基層、服務於基層”的現代化治理體系。
專欄1政務服務重點套用
“浙政釘”套用。依託浙政釘2.0平台,提升移動政務公共支撐服務能力。推動各部門持續開發“微套用”,打造一批覆蓋各領域數位化改革的示範套用,努力實現政務協同業務和部門間非涉密辦事事項“應上釘、盡上釘”。
充分發揮數位技術在黨的組織建設、權力規範等方面的作用,加強人大監督、政協參政議政數位化支撐。推進“網際網路+”在黨的組織建設、志願服務、幹部培訓等領域的運用。助力黨的四風建設,打造數據鐵籠,加大電子監督,構築權力監管防火牆。拓寬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履職交流、知情知政渠道,實現議案提案辦理流程全程可視。深入推進智慧法院、智慧檢務、智慧司法等建設,全面推動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相關領域的數位化改革,加強政法部門數據跨邊界共享和協同治理,不斷提升數字法治發展水平。
2.打造便利企業的營商環境
完善企業線上一站式審批和服務平台,最佳化數字營商環境,實現“數據多跑路、市場主體少跑腿”。深化商事登記改革和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改革,全面落實“證照分離”改革、改造提升政務服務2.0套用等舉措,以流程最佳化為抓手進一步簡政放權、提升服務效率,推動企業“一件事”多部門聯辦,打造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審批事項的“最多跑一次”。進一步推廣“企業碼”等一站式涉企服務通道,系統集成業務辦理、補貼申領等多項涉企服務和套用場景,探索無接觸式、整合性惠企政策自動推送功能,準確評估惠企政策的目標實現情況,推動各項惠企政策持續最佳化。加快推進內外貿一體化治理場景建設,不斷凝聚政府、市場、社會治理合力,最佳化營商環境。
實現經濟監測數位化,推動經濟決策智慧型化、智慧化,建立縣域經濟智慧型運行管理體系。加快推動數字財政、數字經信、智慧國資等建設,完善工業大數據平台,按需建立專題經濟資料庫。基於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構建縣域經濟產業監測平台,探索建設產業大腦,對縣內企業進行科學、客觀、系統、全面的評估,為縣域經濟運行分析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實現大數據輔助精準施策。著重突破“產業鏈數字地圖”精準合作招商系統建設,推動“來浙里產業鏈套用”賦能政府選商引資,最佳化企業生產物流鏈條。推進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投資項目、投資企業經營、土地利用全過程及項目服務全流程管理。
專欄2政務服務重點套用
企業線上一站式審批及服務平台。對標國內投資領域“放管服”先進改革理念,升級最佳化企業線上一站式審批及服務平台,加強數據驅動,形成極簡審批模式。以企業碼為基礎,匯聚核心產業數據,豐富集成更多企業服務套用場景,探索政策和產業信息精準推送,實現“數據多跑路,市場主體少跑腿”。
來浙里—產業鏈合作平台。聚焦產業鏈引企引智場景,覆蓋“定產業-挖企業-引人才-推情報-派任務”產業鏈合作全流程的數位化場景套用,貫通政府產業鏈合作的科學決策、招引項目的數字管理和省外靶向資源智慧型挖掘,實現縣內招引工作的智慧型治理和縣外線索蒐集的情報賦能。整體掌握全域產業運行情況;圍繞“建鏈、補鏈、強鏈”開展精準招商,破題信息不共享、流轉不通暢、效率不高等問題,實現遠程統一管理。
投資項目全流程數位化管理平台。以“整體智治”理念為引領,以全過程監管為導向,以地理信息作為支撐,按照項目準入、項目實施(項目前期、項目推進、項目竣工)、投產運行等階段,歸集整合審批、用地、企業、投資進度、現場形象等基礎數據,構建一圖可視全景、一鍵可管推進的投資項目全過程數位化管理系統。縱向實現與線上審批監管3.0、省國土信息等省市共數據平台互聯互通,橫向實現與規劃協同、工業大數據、“標準地”監管等多個系統跨部門數據集成。
3.集成服務民眾的政務事項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減少民眾辦事負擔,推廣以“零見面”為目標的急速審批。立足“場景化”“一件事”協同套用需求,通過“大場景、小切口”,推進 “一件事”改革中的跨部門業務流程協同、數據共享,實現“賬戶通”“數據通”“人口通”。以系統思維推動更多事項納入“一件事”集成辦理。鞏固“無證明城市”改革,全面鋪開“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積極參與長三角地區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建設。
推進視窗辦、網上辦、自助辦、掌上辦政務服務深度融合,率先實現“數字包容”公共服務新格局。升級政務服務大廳,在集成一窗受理、提高辦事效率的基礎上,依據民眾實際需要設定線下辦事視窗。推動數字政務向基層和鄉村延伸,依託“浙里辦”“我德清”,打造遠、中、近場結合的全域化、智慧化、便捷化、系統性、重塑性、線上線下融合的政務服務體系。
專欄3 政務服務重點套用
“浙里辦”。積極承接“浙里辦”、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建設任務,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推進視窗辦、網上辦、自助辦、掌上辦的深度融合。綜合集成各領域創新服務,通過“大場景、小切口”不斷豐富服務內容,實現各類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站辦”。疊代升級智慧型搜尋、智慧型問答、智慧型推薦等功能,逐步提升民眾企業辦事體驗與獲得感。
(三)營造民眾幸福感,建設普惠智慧型的數字公共服務體系
1.提供優質均等的公共服務
推進數字就業,以大數據為抓手引導人才的高效利用和合理流動,促進我縣就業服務品牌升級。完善就業服務場景,主動發現辦事需求,發揮“大數據+格線化”精準優勢,精細管理、快速幫扶,實現就業服務全程數位化, 進一步提升就業服務質量。
普及智慧教育,以教育信息化為契機推動縣域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積極推進“城鄉互助共同體”建設,持續最佳化教育信息化基礎環境,加快智慧校園建設全域覆蓋。基於大數據和學習分析等新技術,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評價方式的變革,探索推進大數據驅動的“因材施教”式精準教學。深化“之江匯”平台運用,持續拓展師生教育教學套用。構建德清縣教育大數據平台,為實現教育治理的數位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推動數字健康城市標準建設,建立全縣業務協同、全域數據共享、全程智慧服務的數字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數字健康運營中心,推進醫療健康大數據資產管理、挖掘與套用,實現“一屏掌控衛健”。構建縣域醫療衛生資源“萬物互聯”體系,推動縣域衛生健康供給側數位化改革,在全縣範圍內重構業務流程、最佳化運行效率。打造常態化疫情防控套用,推動“源頭查控+硬核隔離+精密智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持續完善。推進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數位化改革升級,打造數位化平安醫院,推廣老年人數字健康主動關懷服務、未來社區智慧醫療健康服務、嬰育數位化服務等內容。建立網際網路衛生健康綜合服務門戶和個人健康數據網際網路“保管箱”,推進醫學人工智慧技術套用,打造陪伴市民全生命周期的網際網路健康服務生態體系。
建設未來社區,提升城鄉社區工作者、社區居民和企業社區數字服務體驗。探索建設前溪未來社區、地信小鎮全域未來社區,以“城市大腦+未來社區”為核心套用場景,對傳統社區建設模式進行系統性重構,疊代升級未來社區智慧服務平台,實現低碳智慧、社區協同、公眾參與的未來治理圖景,使居委會等更好執行社區管理,使社區居民享受便捷、安全、貼心舒適的社會服務。
專欄4 公共服務重點套用
數字就業。打造“智就業”精準服務平台,通過加速推進就業供需基礎信息採集,整合各類信息資源,按照共建共享原則,企業、單位可按許可權進行調用,服務就業日常管理。整合資源、規範流程等方式,將職業技能培訓部分線下業務搬到線上,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監管工作,提升監管效能。
智慧教育。以城鄉數字校園建設為基礎,加大城鄉互助體和大數據平台建設,推動學校教學方式與評價方式的改革,推動區域內社會企業和行業專家等優質資源的整合和利用,探索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精準教學、教育治理等領域的套用。
智慧健康。有序推進數字健康運營中心及駕駛艙建設,統籌集約建設縣域醫共體信息化系統,加強醫院信息化標準建設,提升縣域醫療機構信息化水平,推動縣域醫療資源的整合、共享。加強社區醫療服務觸角建設,重點提升面向老幼群體的醫療服務能力。探索遠程醫療在鄉鎮層面的套用,推動優秀醫療資源下沉。
未來社區綜合服務。落實未來社區實體建設與數字孿生理念,推動CIM平台對接試點社區智慧服務平台,構建九大場景數位化套用場景,依託社區智慧服務平台提供優質社區配套服務,實現100%未來社區試點項目接入社區智慧服務平台。
2.發展智慧服務的新興產業
抓住建設自動駕駛和智慧出行示範區的契機,系統謀劃智慧交通。加強物聯感知網建設,夯實智慧交通發展基礎。從需求和基礎出發,協同省市推進交通政務數位化,PC端以政務服務網為入口、掌上端以“浙里辦”交通專區為入口,推進交通服務事項入駐,打通兩個入口統一身份認證,實現一個賬號能辦事。聚焦公眾出行信息需求,提高出行信息服務數據來源的全面性和精準性,打造全縣交通出行信息實時可查、多種出行方式全面對接的公眾出行信息服務平台。將數據作為關鍵要素,加強對重點交通行業的治理,對車流、人流、物流等信息進行實時分析,提供面向綜合交通的計算機輔助決策支持。
推進智慧文化旅遊體育體系建設,實現數字便民、數字利游。開發利用數字文化資源,加快數字文化產業鏈建設,以數位化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推進城鄉數字圖書館建設、博物館數字系統建設,形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揮地理信息、人工智慧等產業優勢,打造“科技智慧游”,用數據改善遊客體驗。完善旅遊大數據分析系統,實現精準化旅遊產業管理,提升景區整體管理效率,使旅遊經濟效應最大化。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信息化平台,實現居民健康狀況的數位化和可視化,推進場館數位化改造,創造安全、舒適、節能、暢通的運動健身新體驗。
引入社會資本開發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智慧養老項目,實現養老一站式服務。建設全縣統一的智慧養老平台,提供養老院日常基本信息管理、入住管理、便捷的關懷服務等,最佳化整合居家養老、機構養老、評估、監管等養老資源,利用數據分析使養老服務更精確高效。加快發展智慧型健康服務,打造一批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品牌。
專欄5 公共服務重點套用
智慧交通。以打造全國首個全域城市級自動駕駛與智慧出行示範區為目標,建設縣域數字交通智慧平台,建成支持自動駕駛的5G通信網,協同社會信息資源,整合匯聚公交、計程車、網約車、長途班車、旅遊包車等多種交通出行方式,提供多樣化出行信息服務,最佳化路況查詢、收費站開關閉、交通設施查詢、監控視頻查看等功能,構建德清出行“一張圖”,形成功能齊全、體系成熟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務通道。
智慧旅遊。以城市大腦為基礎,依託地理信息等產業優勢,整合縣域重點公共文化數據及橫向部門數據,用數位化技術全面提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水平,建設全國領先的文旅公共服務平台,加快數字景區建設,推出一批集民宿、美食等要素的“浙里優選”旅遊精品。
數字型育。建立縣域文旅體數據倉,探索運用大數據思維和手段建立可操作、常態化的管理機制;構建重點景區、體育綜合體、戶外營地等區域的信息自動感知採集,以及遊客流量監測,提升精準化服務水平。
智慧養老。打造縣域智慧養老服務平台,以養老服務大數據為依託,整合地方多方養老資源,形成一套政策管理和服務德清養老的新體系,實現多方式受理、統一評估、一證通辦及嚴格監管,為老人提供便捷的養老服務供給。
(四)繪製全域數治圖,最佳化條塊聯動的數字協同治理體系
1.加強科學有效的經濟治理
最佳化數字產業營商環境,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數字新基建,構建形成與數字經濟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全力打造“三區一中心”(即地理信息+北斗產業創新中心、智慧型新製造套用標桿區、人工智慧創新示範區、全域數位化治理試驗區)。發揮改革集成優勢和產業先發優勢,促進產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和成果轉化,推動地理信息、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等新興技術在傳統產業跨界發展,助力區域數字經濟蝶變騰飛。實施接滬融杭戰略,積極融入數字經濟長三角,承接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等數字產業輻射。以“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為核心,以數據為紐帶,推動供應鏈、行銷鏈、創新鏈融合,實現資源要素的高效配置。綜合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手段深化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加強金融地產等領域風險監測預警與防範,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構建國內大循環、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保障。
專欄6 公共服務重點套用
數字金融服務。健全最佳化金融機構與民營企業信息對接機制,實現資金供需雙方線上高效對接。實現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信息智慧型匹配、企業貸款線上申請、政府公共數據共享、信貸業務辦理流程支持等功能,有效緩解我縣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科技創新。聚焦三大科創高地建設總體目標,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突破產業發展瓶頸,解決“卡脖子”問題。運用分析研判、創新指引、要素分配、成效評價等人工智慧技術,集成科技大腦的項目、載體、企業、人才等子系統,強化創新主體地位,布局平台載體,完善創新主體培育、高能級平台建設、核心技術攻關、科研成果轉化等模組,加強科技資源一體化配置,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賦能德清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數字貿易。充分套用全省“訂單+清單”系統,實施從風險預警到精準施策的標準化流程;充分利用浙江網上展會平台,建設網上展會品牌。
2.構築城鄉融合的社會治理
以建設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為契機,推進城鄉全域數位化和共同富裕。圍繞數字孿生賦能鄉村振興這一大場景,著眼生產、生活、生態,探索人地物事全域感知、環境變化和基礎設施監測、數字農業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建在“雲”上的“孿生鄉村”。持續深化“數字鄉村一張圖”、鄉村治理數據管理系統、數字生活服務平台建設,將“數字鄉村一張圖”升級為“縣域治理一張圖”。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各領域各環節深度融合,推動鄉村產業生產經營管理數位化改革,為鄉村規劃、鄉村經營、鄉村服務、鄉村監管和鄉村治理注入科技力量,打造鄉村振興的數字引擎,彌合城鄉“數字鴻溝”,使村民享受美好現代生活。
以“條抓塊統”為導向,深化“基層治理四平台”等平台在基層複雜問題處理中的作用。建設標準地名地址信息庫,實現動態管理。健全多部門協同的社會治理機制和縣、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機制,建設集基層治理、城市管理、矛盾調解、應急指揮等功能於一體的縣域數字治理中心,開展“一體化”運作,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一網統管”格局。以精準智控、平戰結合為目標,構建以套用支撐體系和“1+N”場景化多業務協同的指揮體系。整合物聯感知、執法巡邏、民眾反饋等信息來源,智慧型、精準識別城市治理事件,自動調度公安、消防、市場監管、城市管理等部門基層執法力量、格線員和社區力量,實現敏捷、精細化治理。深化“雪亮工程”等建設,推廣“智安小區”“智安單位”建設,健全社會治安綜合防控體系,提升社會治安立體化、智慧型化防控水平。融合網際網路數據資源,打造網信智治平台,提升網路治理能力和水平。
深化智慧城管建設,打造城市管理“整體智治”模式。推進垃圾分類、市容AI、油煙監管、渣土監管、環境衛生、市政公用、園林綠化、城市照明等智慧系統多個場景的建設,實現城市管理元素的智慧型化、高效化、精準化監管。推進德清城管大腦建設,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現代化城市管理智慧化體系。推進渣土一件事,實現渣土資源有序有效配置,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場秩序,整合政務服務資源,構建權威、便捷的工程渣土運輸處置一站式服務系統。聚焦城市路面塌陷、城市內澇、馬路拉鏈等城市地下市政設施問題,依託一體化智慧型化公共數據平台,打造地下市政基礎設施管理系統。
專欄7 協同治理重點套用
數字鄉村。以建設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為契機,圍繞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目標,以“數字鄉村一張圖”為基礎,聚焦鄉村經營、鄉村服務、鄉村監管和鄉村治理等重點領域,推進鄉村整體智治套用場景建設,以數字賦能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深化基層治理。承接“1+11”基層治理平台架構,以縣域數字治理中心建設為核心,深化基層治理數位化、場景化套用,有效支撐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最多跑一地”“縣鄉一體、條塊統抓”改革,實現統一受理入口、統一流轉通道、統一用戶體系、統一管理考核,提升預測化解社會風險能力。
智慧城管。以德清城管大腦建設為基礎,推進垃圾分類、油煙監管、衛生監管、市政基礎設施等的數位化監測管理,加強大數據等新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套用,不斷提升城市管理的智慧化水平。
渣土一件事。運用線上服務管理系統打造全方位數位化監管模式,形成科學規劃、線上審批、智慧型匹配、動態監管、高效執法、生態修復等功能套用,有力推進渣土行業領域“兩土一車(船)”全要素、全流程、全閉環精準規範高效數位化服務管理。
地下市政基礎設施管理系統。圍繞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管理建設的管理規範、設施普查、隱患排查、智慧型化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五大建設任務,推動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管理手段、模式、理念創新,提升運行管理效率和事故監測預警能力。
3.推行精細智慧的生態治理
注重生態價值實現,用數據智慧型守衛綠水青山。探索推進GEP核算成果進規劃、進政策、進考核、進項目,建立部門協同標準化核算數據監測收集體系,探索制定村鎮層級和項目層級GEP核算標準,推動核算成果在國土空間管控、環境治理績效評估等領域套用,深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依託地表水、大氣環境、固廢治理、河湖庫等系統平台,搭建環境業務全要素、資源整合全覆蓋、數據交換全流程的智慧管理體系。建成上線一體化綜合管理平台,確立一個智慧環保綜合管理平台、若干個環境要素輔助決策套用模組的“1+N”的業務套用體系。
專欄8 協同治理重點套用
GEP核算輔助決策及生態價值轉化套用。依託浙江GEP核算標準,通過建立一套生態價值核算模型,將無價的生態系統“有價化”來核算“生態賬”,形成項目全周期生態價值管理、生態補償、GEP金融貸、生態綠幣、自然資源離任審計、生態修復與碳中和等功能套用,推動GEP核算輔助決策及生態價值轉化,為政府加強生態資源管理和民眾共享生態資源紅利提供了全新路徑。
智慧環保。依託物聯網、大數據技術,打造生態環境監測敏捷感知網,建設德清生態環境綜合協同管理平台,實現生態環境數據共享、業務協同、體系融合,聚焦環境質量、污染源自動監控、排污許可、河湖庫保護、耕地保護、固廢治理、垃圾分類、水質監測等場景,實現對生態環境運行態勢總覽、科學研判、精準決策、成效評估,形成生態環境全閉環管理,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精準治理。
4.構建全域感知的智慧監管
加快探索“網際網路+監管”,在儘可能減少對市場主體正常經營活動干擾的前提下,實現過程留痕、規範高效的市場監管。通過最佳化掌上執法、“雙隨機、一公開”、浙企鏈、企業信用綜合監管警示系統、食品違法案件“簡案快辦”執法模式等,以監管各領域數位化水平的提升實現集成監管、精準監管。持續開展“廚房革命”數字賦能和集成疊代,藉助浙食鏈、浙冷鏈、小微通等集成套用,深化處方藥流通智慧監管一體化平台、創新“人臉識別+IP定位”藥店監管、試點“浙苗鏈”、藥品生產黑匣子工程、柔性服務站等系統或功能建設,不斷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領域數位化水平,實現食品藥品從生產到銷售全過程監管的智慧型化、數位化。
深化公共信用平台建設,實現所有市場主體的信用評級全覆蓋,建立“事前管標準、事中管達標、事後管信用”的全流程閉環監管體系。推進行業信用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完善政企數據流通機制,做到市場主體基本信息、執法監管和檢查強制信息、失信聯合懲戒信息等有序歸集。實現“證照分離”改革設計的告知承諾事項信用監管全覆蓋。完善“標準地”企業投資項目信用監管平台,引導企業以“畝均論英雄”。
5.開展協調高效的應急治理
匯聚多源頭數據,增強應急大數據支撐能力,實現應急感知“零延遲”。構建覆蓋全域的“數字孿生應急管理體系”,進一步升級“E監管”系統,全面匯聚災害事故情報、態勢分析研判、救援力量分布、應急物資儲備、現場視頻圖像、網路輿情監測、災害周邊道路交通、人口位置分布等信息,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綜合資料庫。建立智慧型發現風險隱患、快速處置風險事件、仿真推演應急預案、聯動處置突發事件的數位化管理閉環,通過“精準映射、虛實互動、先知先覺、以虛控實”,做好安全防控。
加強應急通信保障、精準決策和可視化指揮能力,實現應急管理“秒處理”。建成融合應急通信“一張網”,全面提升應急管理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各級應急指揮決策智慧型化,針對不同突發事件類型制定應急救援方案模板,結合歷史相似災害事故的搶險救援處置經驗快速做出輔助決策。建立全縣及鎮(街道)可視化雙向互動指揮調度系統,實現從風險防控、監測預警到應急救援全流程精密智控。
專欄9 協同治理重點套用
“網際網路+監管”。構建縣域覆蓋的執法監管運行憑條,發布規範統一的執法監管事項清單,推進重點領域行業信用評價全覆蓋,實現統一處罰辦案系統和掌上辦案的全域套用,拓展智慧型監管場景。實現與省市平台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聯通統一政務諮詢投訴舉報平台、基層治理四平台等業務系統,接入各類行業數位化監管系統,建立“一網通管”體系的數位化總平台。
風險防控和應急救援。以“數字孿生應急管理體系”、浙江安全碼、E監管平台等為基礎,加快應急管理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和監測預警信息化建設,持續深化自然災害風險防控集成套用,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提升災害監測預警和綜合研判能力。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救援系統,承接省市兩級應急管理平台,建立縣、鎮、村多級聯動的緊急信息報送、應急回響、決策支持、指揮調度、應急救援、災後恢復、復盤評估等數位化支撐體系。運用大數據分析,構建主動發現、快速回響、有效處置、科學評價等跨部門、跨業務、跨地區的疫情常態化閉環管理執行鏈,依託“數字鄉村一張圖”推動“健康碼+地理信息+格線化”疫情防控體制機制持續完善。
縣域數字治理中心。依託一體化智慧型化公共數據平台,通過構建一個集基層治理、城市管理、矛盾調解、應急指揮等功能於一體的矛調數字治理中心,實現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助力全域數位化治理試驗區建設。
(五)謀劃系統一盤棋,打造一體化智慧型化公共數據平台
1.完善統籌集約的基礎設施
全縣共用一朵雲。加快推進已建業務系統向一體化智慧型化公共數據平台遷移,實現全縣非涉密業務系統100%上雲。強化與省市一體化智慧型化公共數據平台的互通共融。
電子政務一張網。全面推進政務外網IPv6升級改造,加快部門政務專網整合,實現非涉密業務的政務外網全覆蓋。推進政務外網自主可控建設,加快骨幹節點升級。
物聯感知一中心。根據市統一的物聯感知設備接入規範,建設統一的物聯網安全接入網關,以5G網路、自動駕駛建設為抓手,推動全縣環境監測、水利、氣象、交通、電力等智慧型物聯感知網路的一體化建設,實現智慧感知設備集約建設、統一調度。豐富縣內物聯場景接入市級中台,做好存量物聯數據歸集工作。推進智慧型感測器、物聯網等新技術在公共領域的套用。
2.構建閉環共享的數據體系
強化數據歸集治理。加強數據歸集管理,完善數位化項目數據核驗機制,對新建系統嚴格按照標準建設數據歸集通道,對存量系統逐步打通歸集通道,對非系統數據根據套用場景需求打通歸集通道,並落實更新考核機制,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加強數據質量管理,落實數據源頭管理,最佳化完善數據修正機制,落實數據質量主體責任,打通數據問題反饋通道,各環節反饋數據質量問題,形成數據共用共治,實現數據治理閉環,確保數據的可用性。加強數據中台管理,完善人口庫、法人庫、地名地址庫等基礎庫,形成衛生健康、交通出行、環境保護等主題庫,建立智慧出行、數字鄉村、工業企業等專題庫,並形成長效更新機制,確保數據易用性。
加強數據共享共用。完善公共數據共享訪問機制,以需求為導向,在確保全全的情況下,推進政務數據共享套用。積極融入省市縣共建共用的數據套用共享模式中,推動跨地區的公共數據“走親”。完善數據流轉閉環機制,通過數據使用產生數據,同步反哺公共數據平台,促進數據體系更完善。
3.建設一體復用的套用支撐
構建生態開放的套用開發支撐體系,進一步提煉各業務領域的共性需求,充實統一身份認證、統一訊息服務、統一電子工單等公共組件庫,最大限度減少重複建設、提升開發交付效率。
完善德清縣域空間數位化平台“一庫一圖一工具箱”建設,開放以統一地圖服務為核心的公共組件開發標準。深化空間技術套用,加快空間組件建設,集成打造組件豐富、特色明顯、多方參與、利於創新的省市縣共建共享的空間中心。
以統籌全縣數位化套用為目標,完善數位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整合、打通項目立項審批評估、雲資源申請、數據共享審核、安全防護監管、套用績效評估等一系列功能,實現數位化套用一站式管理。建立數位化項目庫與財政預算審批系統、公共資源交易系統的聯動更新機制,避免項目未批先建,杜絕重複建設。
專欄10 一體化智慧型化公共數據平台重點項目
公共數據平台最佳化。持續深化德清公共數據管理,結合數位化項目管理,理清數據資源,強化數據歸集管理;同時協同省市共同完善人口綜合庫、法人綜合庫、公共信用信息庫、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信息庫等基礎資料庫,圍繞審批服務、執法監管、投訴舉報、決策輔助、應急預警、綜合治理等跨部門協同套用需求,結合我縣德清地理信息、物聯網感知等特色,建設各類專題資料庫,完善數據共享模式,推進數據開放利用。強化數據套用管理,根據省相關標準,強化數據安全管控。
一體化資源管理系統。將鎮、街道和部門的系統數據、組件等相對分散的數字資源綜合集成為一個有機整體,為各地各部門提供統一的數字資源申請管理入口,實現全縣數字資源要素關聯、過程檢測、閉環管理、推動項目管理更精細、資源管理更集約、供需對接更敏捷、績效評估更精準。
套用支撐能力建設。充實統一身份認證、統一訊息服務、統一電子工單等公共組件庫。完善覆蓋企業、自然人、社會組織、事業單位、政府機構等五類主體信用指標體系和評價體系,構建具有感知、分析、決策能力的信用智慧型服務,形成面向數位化改革全領域的“晶片式”公共信用產品智慧型化支撐。完善德清縣域空間數位化平台“一庫一圖一工具箱”建設,開放以統一地圖服務為核心的公共組件開發標準,實現空間資源要素“用”和“管”有機結合導向,統一對外提供空間治理綜合分析和決策服務。繼續深化德清數位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實現項目數位化套用一站式管理。
4.加強嚴密可靠的安全保障
以“技術+制度”兩輪驅動,建立全方位、全流程的數據安全保障機制。建立用於部門套用的數據脫敏庫,推廣內容分析技術、密碼技術、數據防泄漏技術、數據脫敏技術和安全審計等數據安全技術。建立數據安全監管平台,完善數據供應鏈商安全監管機制、組織數據安全能力評估報備機制。
建立數據安全規程,落實數據安全保護分級機制,確立政務數據資產管理、用戶訪問許可權管理、政務數據共享管理等工作規範,定期開展風險評估、安全自查、應急演練。建立符合國家、省、市要求的基礎設施、網路安全保障機制。嚴格按照國家網路安全等級保護要求開展政務系統安全建設,運用平台密碼防護等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技術手段加強黨政機關信息系統安全保護。運用密碼安全技術提升網路空間安全,建立一體化縣域網路運維和安全運營中心,探索縣域“安全大腦”落地。
5.建立統一健全的標準規範
建立富有德清特色、全國領先的專項工作標準規範體系,推動德清經驗在全國複製推廣。依據國家電子政務標準體系發展規劃與浙江省政府數位化改革標準體系的要求,整合全域數字治理試驗區、數字鄉村、地理信息小鎮、自動駕駛示範區等重點建設任務的現行標準,積極申報專項工作省級、國家級標準規範。
建立服務德清數字政府建設的標準規範體系,以標準規範為抓手提升數字政府技術服務的質量。推進包括“一朵雲”“一張網”等整體技術架構、電子簽章等套用支撐、數據管理、交換、存儲和使用等環節等標準規範。加快推進業務流程、運營管理、管理評估等標準化建設,指導政府數位化改革各項工作的疊代升級、最佳化改進。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建立數字政府建設主要領導責任制,在德清縣數位化改革領導小組領導下,組建深化數字政府系統建設工作專班,推行“項目化實施+專班化推進”方式,完善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高效協同機制。強化清單式閉環管理要求,完善謀劃工作、實施舉措、解決問題、反饋激勵的工作閉環。
(二)健全制度規範
建立健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位化項目運營管理、數據安全保障等制度,圍繞項目管理、數據共享開放、數據套用、數據安全等方面,持續完善相關政策法規。依據《德清縣公共數據管理辦法》檔案,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促進公共數據開放利用,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保護個人隱私,為數據在全社會範圍有序流動創造條件。
(三)加強人才支撐
加大政府數位化專業人才引進力度,加快建立數字政府領域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培育機制。健全政府部門技術型人才的職業發展體系,建立多元化的崗位晉升通道和激勵機制。建立數字政府培訓課程體系,制定領導幹部和相關工作人員學習培訓計畫,持續提升數位化素養。
(四)最佳化要素配置
加大數字政府建設資金支持力度。加強財政預算與規劃實施的銜接協調,強化各級財政對規劃實施的保障作用。制定科學的項目評價指標體系,實現項目經費與績效評價掛鈎。
(五)完善評價機制
完善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加強第三方評估、社會監督評價,不斷提升數字政府套用效能和滿意度水平。定期開展督查檢查和經驗交流活動,推廣典型套用,鼓勵基層創新,建立容錯和獎懲機制。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以惠民效果和民眾評價檢驗數字政府建設成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