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德清金融業以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健全金融機構體系,培育金融新興業態,擴大金融市場規模,最佳化金融生態環境,為建設“重要視窗”的“精品視窗”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深入推進省級金融創新示範縣建設,縣金融辦升格成為縣政府工作部門,湖州銀保監分局德清監管組正式成立,圍繞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創新開展金融機構爭先創優行動、百名行長進千企活動、金融“五聯”服務,有效推進融資暢通工程、鳳凰行動計畫、綠色金融改革、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金融跨越發展新成績。德清縣獲批省首批金融顧問試點縣和省金融專項資金支持縣區,為全省提供了金融高質量發展新經驗。
(一)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競爭性金融市場
一是緊盯金融供給主線,融資規模實現倍增。深入實施“融資暢通”工程,紮實開展“中小微企業滴灌”行動;推動貸款利率定價機制改革,實現從基準利率向LPR的轉變,貸款平均利率下降超0.5個百分點;推進普惠金融,金融服務“增量、擴面、提質、降價”。“十三五”期間全縣新引進銀行機構7家,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實現雙千億突破,貸款“十三五”期間年平均增速18%,居全省前列。二是緊抓金融服務擴面,金融體系日益健全。推進金融顧問、金融管家和金融專員服務,逐步健全“傳統金融機構+新型金融機構+地方金融組織”體系。至2020年末,全縣擔保餘額故嘗乃6.36億元,保費收入16.78億元、小貸業務增量4.69億元,轉貸業務增量40.29億元。三是緊扣服務實體靶點,信貸資金精準投放。通過金融“五聯”服務等專項行動創新推出無還本續貸、人才貸等金融產品。圍繞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獲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祝屑鞏貸款全國試點。圍繞老舊工業園區改造引導銀行機構加大授信額度。圍繞疫情防控助企開復工開展“政銀聯動、金融穩企”攻堅行動。累計減費讓利1.55億元,發放央行專項再貸款4.55億元,貸款加權利率低於LPR利率乎閥悼107個百分點。
(二)深入實施“鳳凰行動”計畫,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分層分類,梯次推進資本市場。抓住資本市場政策視窗紅利,形成“境內+境外”“上市+掛牌+股改”上市梯隊,“十三五”期間,境內外上市公司新增4家,累計11家;新三板和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225家,股改76家。至2020年末,上市公司總市值1636.5億元,較2015年末新增920.29億元。二是一企一策,因勢利導掛牌上市。實施上市後備庫制度,建立問題會商制度,每年對縣域科創成長型、行業龍頭型、效益高增型等企業進行動態臘故禁寒培育。率先開展全省金融顧問試點工作,提供上市個性化定製服務。三是先行先試,探索創新區域市場。與省股權交易中心、中國銀河證券合作設立“德清高新板”,重點培育地理信息、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市場主體。至2020年末,板塊船恥內擬培育上市18家,發行全省首單小微企業抗疫專項私募可轉債,發行全省首筆綠色交通債15億元。
(三)推進綠色金融試驗區建設,打造金融綜合改革示範縣
一是突出“綠色+”,金改試點走在前。全面推進德清縣金融引領綠色經濟發展試驗區建設,農商銀行設立縣域首家綠色專營支行、開展“綠色金融促進綠色生活”試點;佐力小貸成為全市首堡狼榆煮家綠色小貸試點、獲國內首筆小貸公司歐元融資;農業銀行推廣“綠色企業(項目)貸”模式,破解土地評估價值“剪刀差”;人保財險發展綠色保險,創新葉菜價格指數保險、環境污染責任險。二是突出“網際網路+”,線上線下強服務。線下線上推廣 “綠貸通”平台,累計註冊企業4581家,融資403.44億元。試點全省企業碼“碼上融資”,幫助企業精準獲取貸款和金融產品信息。大力實施便民支付工程,創建11個移動支付示範項目。三是突出“信用+”,產品服務創新高。推動“信用+”與“生態+”深度融合,大力發展企業信用貸款鴉承坑,全省首創“垃圾分類+小微貸款”正向激勵模式,全市首創民營企業黨建“紅色動力貸”。全市率先推出“相約民宿·安心暢遊”鄉村民宿復工保險。
(四)全面打好金融風險攻堅戰,守牢區域金融安全底線
一是及早處置,防控信用風險。積極應對上市企業流動性和大股東股權質押風險。針對疫情影響對外貿企業資金鍊的衝擊,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強化銀行業機構不良貸款監測分析,協調推進大額不良資產處置。“十三五”期間,平均不良貸款率為0.39%,銀行業信貸資產質量走在全省前列。二是實時監管,化解系統風險。深入實施《浙江省地方金融條例》,健全金融風險防範化解機制。積極穩妥處置P2P分支機構,完成縣內3家法人P2P網貸機構良性清退。定期開展民間資金撮合機構專項審計、小貸公司評級檢查和小貸、擔保公司各類專項檢查。三是專項整治,嚴防法律風險。深化金融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聯合十部門合力推進民間借貸綜合治理。對類金融企業註冊和變更實施五部門聯審,累計聯審企業899家。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六進”宣傳活動,提高普通民眾金融風險防範意識。
“十三五”期間德清縣金融業發展主要指標
二、面臨機遇與挑戰
(一)搶抓資本市場與資金市場改革紅利的機遇,做實金融產業創新發展文章。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體系正待重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速升級,中國金融中心城市集聚效應增強,國內資本市場改革紅利加速釋放,為我縣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機遇。為此,“十四五”期間德清必須找準金融服務重點,增強金融服務效能,築牢金融風險底線,全力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質效提升;必須抓住資本市場全面註冊制改革紅利,推動縣內企業在資本市場掛牌上市、融資發展、併購重組等,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二)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機遇,做好金融要素融合共享文章。德清地處長三角“三省一市”戰略扇面交接點,具有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支撐,發揮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北翼中心優勢。為此,“十四五”期間德清緊抓長三角金融一體化協同發展機遇,最佳化區域金融資源配置,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深入對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錢塘江金融港灣、城西科創大走廊的金融資源,全方位吸引金融要素。
(三)搶抓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機遇,做好金融綠色化發展可持續文章。湖州作為理念誕生地,德清堅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引領,金融業發展應緊緊依託建設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示範區、全國人工智慧套用縣、莫乾山國家高新區的機遇,切實走出金融綠色化發展道路。為此,“十四五”期間縣域各金融機構圍繞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對綠色經濟、零碳經濟支持力度,特別是增加對綠色產業、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有效金融支持,完善金融支持產業綠色轉型升級體系。
(四)搶抓全面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機遇,做好金融科技升級疊代文章。浙江省全面建設數字經濟大省,打造全球數字變革高地,杭州先行建設金融移動支付之城。德清金融業以數字經濟改革為突破口,促進傳統金融服務向信息化、智慧型化、智慧化的金融服務轉變,為個性化金融需求提供創新性服務。為此,“十四五”期間德清要搶抓浙江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的機遇,通過對金融服務的數位化改造,更好服務數字經濟,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的真正融合。
三、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新發展階段。圍繞奮力打造“重要視窗”的“精品視窗”、爭當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排頭兵,聚焦實體經濟金融要素保障和金融產業區域協同發展,以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雙驅動”,把握“五個區”定位,增強“五種實力”,實現“五大突破”,完善現代金融體系,推進金融改革創新,推動金融集聚發展,努力打造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縣域樣板。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著眼打造“金融強縣”“資本強縣”,現代金融體系形成多元格局,地方金融產業有效集聚,金融機構實力顯著提升,產業與金融良性互動,金融總量實現三個“翻一番”,即人民幣存貸款餘額分別超2000億元、培育上市公司超20家、金融業增加值超100億元。全社會融資總量超3000億元;保費收入超30億元,保險深度達到3.3%以上;銀行不良貸款率保持在1%以下。
(三)發展定位
“十四五”期間,我縣金融業發展以新時代視野,明確建設“五個區”定位,走出具有德清特色的金融發展道路。
——金融支持實體標桿區。深刻把握“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的內在規律,圍繞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需要的根本性目標,最佳化融資結構和金融供給體系,增加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和業務比重,改進小微企業和“三農”金融服務,提升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比重,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優質量、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金融服務。推動金融業態向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發展,構建涵蓋銀行信貸、資本市場、地方金融、產業基金的全方位、多層次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德清體系”。
——綠色金融創新示範區。圍繞提升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求,率先貫徹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探索低碳金融激勵約束機制標準和產品,打造金融引領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新引擎。鼓勵金融機構在綠色信貸系統、綠色信貸標準、綠色產業保障等方面先行先試。發揮我縣在產業鏈供應鏈金融領域先發優勢,推動“雙鏈金融”成為振興實體經濟、推動產業升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重點推動綠色金融改革市場化轉型,鼓勵證券、保險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地方金融組織深度參與融合綠色金融業務,做出更多省級乃至國家級綠色金融“德清貢獻”。
——上市經濟發展先導區。搶抓全面註冊制改革發展機遇,通過直接上市、借殼上市、引進上市等途徑形成一批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擁有核心競爭力、符合產業導向的上市公司。鼓勵引導上市公司圍繞主業實行“二次創業”,形成本地化產業集群,培育更多領跑同業、領先科技的行業領軍企業和單打冠軍企業,推動上市經濟輻射由點到線、變線成面,實現從企業上市到上市經濟的轉變,從激勵申報到注重監管的轉變,從企業擴張到產業延展的轉變,從明晰企業產權到重構現代化平台體系的轉變,進一步提升以資本市場驅動發展能級的“德清板塊”。
——金融科技套用先行區。從金融角度深度融入浙江省全面實施數位化改革進程等一系列重大決策,依託毗鄰杭州“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區位輻射優勢,有效發揮我縣數字金融發展有利條件,對接承接錢塘江金融港灣和城西科創大走廊金融功能,推動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聚力發展金融科技創新產業、推動金融機構向數位化轉型,打造金融數位化套用場景,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增強金融防範化解風險的能力和手段,在推動長三角金融一體化中貢獻更多“德清經驗”。
——金融生態環境典範區。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金融活動。多部門協同持續防範化解大企業流動性風險、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企業“兩鏈”風險、私募投資基金風險和類金融企業經營風險。通過培養、選拔、打造一支政治過硬、作風優良、精通業務的金融鐵軍,打造全省金融生態環境“德清模式”。
四、主要任務
(一)全面增強金融要素“賦能實力”,實現金融供給新突破
1.強化“中堅力量”作用,加大銀行機構融資力度。實施金融賦能產業計畫,鼓勵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地方法人銀行圍繞“323”現代產業體系,為重大項目建設、國有平台發展、新興產業集聚、支持工業園區升級提檔等領域專項信貸支持。深入實施金融助企發展行動,鼓勵銀行機構向上級行爭取信貸規模、向央行爭取再貸款低成本資金,為“鳳凰”“雄鷹”“雛鷹”企業融資規劃,專項支持企業數字轉型、延鏈增鏈、科技創新。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全周期融資難點,提升企業股權、智慧財產權、應收賬款等權利質押貸款比重。推動小微貸和中長期貸增速實現“雙高”、融資成本與不良率實現“雙低”、信用貸款與抵押貸款實現“雙拓”。探索與長三角金融機構合作實施聯合授信、建立重大項目銀團放貸模式、推動縣內金融機構向上級行爭取整縣授信戰略合作,力爭貸款年均增速超15%,信貸規模五年翻一番。
|
“323”現代產業體系指我縣大力發展高端智慧型裝備、生命健康、綠色智慧型家居三大優勢產業,著力厚植地理信息+、通用航空兩大特色產業,積極打造北斗時空、智慧型網聯汽車、人工智慧三大未來產業。 |
2.發揮“頭部帶動”效應,做大做強證券保險規模。推動證券機構積極向總部機構爭取投行資源,挖掘企業上市需求、項目融資需求、主體發展需求,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開展資產證券化,發行綠色金融債券,開展資產轉讓等業務,拓寬融資渠道。通過提供項目整合、資本運作等證券中介服務提升縣域債券評級,增強發債能力,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併購重組債券、可轉換債券、項目收益債券、可續期債券等擴大融資規模,為登入資本市場作全面準備。推動保險行業圍繞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民生服務完善政企保合作機制,在污染治理、安全生產、食藥安全、校園安全、醫療糾紛、建築質量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領域加大保險品種創新服務,有效推進金融服務社會治理體系。引導保險等金融機構參與鄉村振興,拓展責任保險、農業保險等,搭建政府、基層組織和保險機構各方密切協作的農業農村保險體系。
3.堅定“創新升級”方向,穩健發展地方金融業態。全面貫徹《浙江省地方金融條例》,發揮地方金融組織服務實體經濟“毛細血管”作用,穩健發展小額貸款、融資性擔保、民間融資、典當等金融新業態,支持轉貸中心、民間融資和佐力綠金等地方金融組織合規跨區域發展。推行“T+1”轉貸模式,推動民間融資、轉貸公司融入資金引入第三方銀行託管,探索民間借貸契約區塊鏈備案模式,委託第三方評估機構開展評估審計,嚴控業務風險。發揮金融業協會行業協調作用,推動地方金融組織與銀行、保險、信託、基金等機構合作,開展“銀擔合作”“投保聯動”“投貸聯動”等創新金融服務。探索引入融資租賃、資產評估交易等新興業態,支持各類資本依法設立融資租賃、財務公司、理財公司等機構類型。推進國有資源資產化、資本化、證券化,鼓勵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開展資產證券化,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資金成本,支持國有產業集團組建金控集團和申報地方金融牌照。
(二)全面增強資本市場“競爭實力”,實現企業上市新突破
1.實施企業上市“倍增計畫”。把握國家科創板和全面註冊制機遇,明確抓牢新興產業上市、抓實主導產業上市、抓好國有平台上市、抓緊招商企業上市“四大重點”,突出直接上市、重組上市、招引上市、轉板上市“四個渠道”,優推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農業產業化企業“四類企業”,力爭上市企業數“翻一番”達到20家以上。增強國有集團資本運作,力爭實現縣屬國有控股上市企業“零突破”。對接設立滬深兩大交易所德清聯絡基地和省證監局德清聯繫站,為企業開闢服務綠色通道。探索建立上市企業募投項目中心園區,實行企業募投項目一站式全程服務機制。推動實施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優質白名單”制度,為企業提供“選擇清單”。
|
境內資本市場主要由主機板市場、三板市場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組成。其中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是我國的主機板市場。創業板是深圳證券交易所專屬板塊,主要為中小企業和高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科創板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新設板塊,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具有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三板市場起源於“股權代辦轉讓系統”,2020年全國股轉系統設立精選層制度,符合條件的公司可直接轉板科創板、創業板。我省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特指浙江省股權交易中心,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依據國家監管部門相關規定設立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主要為我省中小型企業提供股債權的融資和轉讓服務。 境外資本市場主要是指美國、香港、新加坡、英國和日本等地建立的資本市場。重要的證券交易機構有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股票市場、香港聯合交易所、新加坡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股票交易所等。 |
2.實施企業培育“春苗工程”。出台《德清縣擬上市企業認定暫行辦法》,形成股改、後備、擬上市家數比例20:5:1層級梯隊,實行上市後備企業庫管理。建立後備企業屬地推薦機制,由屬地鎮(街道)按照企業行業地位、科技含量、成長業績等優先推薦後備進庫。出台《上市企業會商協調辦法》,建立企業上市聯席會議制度及問題解決“快速通道”機制。發揮浙江省股權交易中心“德清高新板”孵化跳板作用,爭取試點浙江“科創助力板”德清工作站,以科創型企業股改規範、培育孵化為重點,完善上市企業資源“蓄水池”功能。運用“德清高新板”打通企業融資需求和居民投資需求“雙通道”,建立在板企業融資信息庫,通過強化中小企業信息披露、創新風險資金保障、產業基金跟投等模式支持初創、A輪B輪融資,打造區域股權交易市場縣級示範板。
3.打造企業發展“上市經濟”。發揮上市公司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頭雁效應”,鼓勵上市公司立足主業,通過併購重組和再融資實現低成本擴張和產業鏈整合,帶動增強縣域經濟實力,完成從做大自身到引領產業發展的轉變。培育細分領域“單打冠軍”,鼓勵引導上市公司通過“二次創業”形式擴大產能、拓展市場、延伸產業鏈,成為行業單打冠軍、隱形冠軍,在行業排名爭先進位,帶動地方經濟享受企業上市紅利。培育科技創新“獨角獸”,鼓勵上市公司在國內外設立研究院(中心)等,加大研發投入,打破行業技術壁壘,成為行業獨角獸。引導參與制定行業標準,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培育全鏈條“產業集群”,鼓勵上市公司運用資本市場工具,支持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開展併購重組再發展,提升產業鏈核心企業帶動能力,投資縣內上市後備企業、成長型企業,推動形成縣域“塊狀經濟”。
(三)全面增強金融體系“創新實力”,實現金融保障新突破
1.突出高質量發展重點,引導發展綠色金融。完善綠色金融供給體系,充分運用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台,深化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產業基金、綠色金融債和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創新,提高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融資獲得感。完善綠色金融組織體系,推動金融機構業務綠色化轉型,鼓勵銀行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綠色金融專營機構。完善低碳金融產品創新體系,深度結合“碳達峰、碳中和”引導銀行機構加大對低(零)碳產業信貸投放力度,推動GEP綠色金融貸增量擴面,探索開展排污權、用能權、碳排放權、節能環保融資等創新業務。鼓勵社會資本設立綠色發展產業基金,引導金融機構和企業通過發行綠色債券、綠色資產證券化等拓展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順應長三角金融要素流動一體化趨勢,全力引進滬杭持牌綠色金融機構在我縣設立功能性總部。
|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後經過平台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碳中和是指通過能效提升和能源替代將人為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減至最低程度,再通過森林碳匯或捕集等其他方式抵消掉二氧化碳排放,實現源與匯的平衡。 |
2.突出鄉村振興重點,鼓勵發展普惠金融。大力推動普惠金融改革增量擴面,完善普惠金融“五聯”服務機制,引導金融機構通過小微普惠貸、“銀稅互動”等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普惠面。運用無還本續貸解決企業轉貸難轉貸貴問題,運用保證保險解決企業信貸難擔保難問題,運用小微私募債解決企業融資渠道少門檻高問題。最佳化政策性擔保公司市場化運營能力,發揮政府性擔保公司政策性優勢,建立以服務企業家數、放大倍數和覆蓋率等為績效考核的評價體系,健全註冊資本金補充和風險補償機制,加強銀擔合作,降低擔保費率,釋放擔保額度,服務小微企業、“三農”等重點普惠領域融資,實現普惠型小微貸款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3.突出科技創新重點,大力發展科創金融。拓寬金融支持創新渠道,探索創新鏈、資金鍊、轉化鏈“三鏈”融合,引導各類資本為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精準融資服務,形成“銀行+政府+擔保+創投+中介”的科創金融支持體系。挖掘稅收、研發、專利等大數據金融價值,匯集科技支行、股權融資、風險補償、政策保險、政府性擔保等政策資源,創新“孵化貸”“人才貸”“成長貸”“上市貸”“智慧財產權貸”等科技金融產品,為科創企業定製金融產品和服務。探索高能級科創平台金融綜合支持體系,通過種子資金、成果轉化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打造德清特色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科創投融資體系。推動科技支行、科創小貸等科技專營組織(機構)增加對科技型企業的信貸投放,深化“股債貸”聯動,探索“貸款+外部直投”“貸款+遠期權益”收益共享機制,出台科創基金投資容錯制度,提升科技成果轉化金融支持力度。
4.突出國際國內雙循環重點,全力發展雙鏈金融。開展產業鏈、供應鏈金融包容審慎監管,暢通“雙鏈”上下游企業融資機制,推動集團企業與金融機構圍繞行銷環節、業務流程、產業連結,合作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引入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金融模式。創新發展倉單質押貸款、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票據貼現、供應鏈票據、信用證融資、倉單財產保險等現代金融服務,運用人民銀行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有效破解“三角債”。
|
2020年8月,央行等中央八部委聯合發文,支持圍繞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最佳化升級等領域規範發展金融服務。產業鏈和供應鏈金融服務是指由產業鏈或供應鏈企業通過直接提供金融服務或者以經營貿易業務的間接方式為鏈上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旨在實現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貿易效率目標,同時結合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及進程、全部資產和鏈上參與經營的主體,將需求方、供應方和金融服務提供者聯繫在一起。 |
(四)全面增強金融產業“數字實力”,實現產融發展新突破
1.前沿探索+點面結合,打造金融發展研究院。充分發揮縣金融信息服務中心編制優勢,聘請省內外金融企業、行業組織、專家學者組建德清縣金融產業發展顧問委員會,通過政策諮詢、行業活動、學術交流、專業培訓、意見建議等活動為縣域金融發展決策提供專業參考,持續擴大德清金融影響力。謀劃縣域金融產業集聚發展,同步上海、杭州等金融中心城市建設趨勢,積極舉辦行業會議和金融論壇,著力引進銀行、證券、保險等持牌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新經濟企業在我縣設立子公司、金融產品研發中心、金融實驗室和新技術研發機構,增強金融科技創新能力。
2.服務延伸+產業疊加,打造金融集聚產業園。依託浙江省長三角金融後台基地先發高地優勢和浙江省國家金融科技套用試點契機,做好長三角金融產業外溢承接,引進培育一批金融核心企業、金融服務企業和金融科技企業。打造螞蟻金服科技服務產業園,帶動形成金融服務集聚區塊。通過螞蟻金服引入金融科技配套服務企業,推動產學研結合實現金融人才集聚培養,實現數字金融業態有效集聚。支持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對大數據、人工智慧、分散式技術(雲計算、區塊鏈)、信息安全技術(加密技術、生物識別、量子技術)的研發合作和套用推廣。
3.智慧場景+多跨運用,打造數字金融套用縣。依託融杭戰略,緊跟杭州打造全球移動支付之城和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的定位,積極爭取參與國家數字人民幣研發與投放試點,大力推進數字支付廣泛套用,鼓勵金融機構引入新一代大數據技術、生物識別技術、標記化技術、可穿戴設備及智慧型終端技術等移動支付試點。推動銀行機構與各類市場主體合作提升電子商務、交通出行、休閒旅遊、教育醫療、公共政務、智慧停車等領域智慧型支付比重。全面運用“企業碼”平台助企融資,以完備數據資源和精準場景挖掘,提升“碼上融資”數據分析能力、信貸風控水平和平台套用深度。積極推動金融機構與智慧型支付套用企業深度合作,拓展金融科技套用場景,開展多跨金融智慧套用場景評選推廣。
|
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由指定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和硬幣等價,並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目前我省僅杭州作為試點城市。 |
(五)全面增強金融風險“智控實力”,實現精準監管新突破
1.建立金融綜合治理體系。以健體強基行動為核心,構建法律約束、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機構內控、社會監督的“五位一體”金融綜合治理體系。根據地方金融組織經營特點和監管要求,探索搭建地方金融組織數位化監管平台,實現對地方金融組織實時監測和風險預警。完善民間融資、企業轉貸等業態監管細則,引入專業第三方評估監測地方金融業務風險,探索類金融企業設立變更“線上+線下”聯審。理順地方金融日常事權,構建多部門金融聯合執法體系,實現地方金融協同監管。完善突發性風險應急處置預案,明確對問題機構接管、管理、撤銷、破產處置程式和機制。強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規範金融行銷宣傳行為。構建地方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完善綠色金融糾紛調解中心建設,形成“金融調解+司法確認”金融司法新模式。充分發揮金融業協會的行業自律管理職能,規範維護金融市場秩序。
2.建立金融風險防控中心。以護航金融行動為核心,配強金融監管執法人員隊伍,發揮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領導小組職能開展多部門協同處置,從源頭防範、動態跟蹤、風險干預多維度實現金融風險全流程防控。嚴抓金融風險源頭關,深化五部門聯審準入制度。嚴格金融重點領域預警關,重點監測識別企業信貸信用風險、網際網路金融及各類交易場所風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房地產金融風險、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等,做好風險處置和次生風險防範。嚴把金融業務監管關,堅持金融機構、金控集團業務持牌經營,持續打擊無牌照、超範圍經營、惡意逃廢債務、非法集資、非法證券、地下錢莊等違法行為,維護金融市場秩序穩定。嚴守金融風險隱患關,對企業資金鍊流動性問題及時以市場規律幫助紓困,指導企業穩步化解退出風險。持續開展民眾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增強金融風險識別和防範能力。
3.建立金融大數據監管平台。以智慧監管行動為核心,以存量類金融機構風險監測為重點,探索基於大數據的金融信用體系建設,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共享機制,推動各類市場主體生產經營綜合數據納入金融信用體系。構建精準反欺詐模型,建立金融數字增信系統。完善金融風險預警系統,運用好省級金融監管系統,最佳化提升數位化監管能力。構建多維金融風險視圖,依託大數據和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分析技術,開展類金融企業數字監管。依託“城市大腦”,打造大數據、動態化、可視性的“金融大腦”,推進金融與司法、社保、工商、稅務、海關、電力、電信等行業的數據資源融合套用,為金融風險防範奠定數據要素基礎。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強化對地方金融機構的政治監督,全力推進“清廉銀行”建設,確保黨的建設與金融工作深度融合。加強對本規劃實施的總體指導和統籌推進,及時解決規劃實施中的重大問題,確保各項目標、行動落實到位。發揮金融監管部門對金融行業的服務作用,強化溝通協調,提升金融機構的創新潛能。完善政銀企合作機制,提升政府服務效率,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強地方金融監管機構編制配備,提升服務和監管能力,全面落實地方金融監管要求。
(二)強化政策配套支持。強化財政金融政策疊加效應,發揮金融發展專項資金財政槓桿作用,合理運用財政獎勵、風險補償、貸款貼息等措施,及時動態調整完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多層次資本市場、金融風險防範化解和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針對重大金融創新扶持開展“一事一議”。加強發展改革、經信、科技、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人行、銀保監等部門工作協同聯動,共同推動金融供給與金融需求的精準對接,實現金融、經濟與社會良性循環機制。
(三)開展動態評估調整。探索建立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監測、檢查和評估制度,積極與學術機構、行業協會等共同開展德清金融業發展的評估和研究,準確反映金融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根據國家巨觀經濟金融形勢,適時調整金融業發展方向,確保規劃目標順利實現。對規劃執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採取應對措施並加以解決。
(四)提升金融人才保障。開展金融幹部雙向交流掛職,發揮金融人才的知識優勢、資源優勢和專業優勢,選拔一批懂金融市場、懂資本運作的金融人才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充分調動金融業協會的行業引導作用,在推動金融人才合理流動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對金融人才在住房落戶、醫療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傾斜照顧,吸引金融高層次人才來德發展。依託浙江工業大學等高校師資力量,推進高校與本地金融機構開展金融學科合作建設和人才聯合培養。
(三)推進綠色金融試驗區建設,打造金融綜合改革示範縣
一是突出“綠色+”,金改試點走在前。全面推進德清縣金融引領綠色經濟發展試驗區建設,農商銀行設立縣域首家綠色專營支行、開展“綠色金融促進綠色生活”試點;佐力小貸成為全市首家綠色小貸試點、獲國內首筆小貸公司歐元融資;農業銀行推廣“綠色企業(項目)貸”模式,破解土地評估價值“剪刀差”;人保財險發展綠色保險,創新葉菜價格指數保險、環境污染責任險。二是突出“網際網路+”,線上線下強服務。線下線上推廣 “綠貸通”平台,累計註冊企業4581家,融資403.44億元。試點全省企業碼“碼上融資”,幫助企業精準獲取貸款和金融產品信息。大力實施便民支付工程,創建11個移動支付示範項目。三是突出“信用+”,產品服務創新高。推動“信用+”與“生態+”深度融合,大力發展企業信用貸款,全省首創“垃圾分類+小微貸款”正向激勵模式,全市首創民營企業黨建“紅色動力貸”。全市率先推出“相約民宿·安心暢遊”鄉村民宿復工保險。
(四)全面打好金融風險攻堅戰,守牢區域金融安全底線
一是及早處置,防控信用風險。積極應對上市企業流動性和大股東股權質押風險。針對疫情影響對外貿企業資金鍊的衝擊,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強化銀行業機構不良貸款監測分析,協調推進大額不良資產處置。“十三五”期間,平均不良貸款率為0.39%,銀行業信貸資產質量走在全省前列。二是實時監管,化解系統風險。深入實施《浙江省地方金融條例》,健全金融風險防範化解機制。積極穩妥處置P2P分支機構,完成縣內3家法人P2P網貸機構良性清退。定期開展民間資金撮合機構專項審計、小貸公司評級檢查和小貸、擔保公司各類專項檢查。三是專項整治,嚴防法律風險。深化金融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聯合十部門合力推進民間借貸綜合治理。對類金融企業註冊和變更實施五部門聯審,累計聯審企業899家。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六進”宣傳活動,提高普通民眾金融風險防範意識。
“十三五”期間德清縣金融業發展主要指標
二、面臨機遇與挑戰
(一)搶抓資本市場與資金市場改革紅利的機遇,做實金融產業創新發展文章。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體系正待重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速升級,中國金融中心城市集聚效應增強,國內資本市場改革紅利加速釋放,為我縣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機遇。為此,“十四五”期間德清必須找準金融服務重點,增強金融服務效能,築牢金融風險底線,全力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質效提升;必須抓住資本市場全面註冊制改革紅利,推動縣內企業在資本市場掛牌上市、融資發展、併購重組等,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二)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機遇,做好金融要素融合共享文章。德清地處長三角“三省一市”戰略扇面交接點,具有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支撐,發揮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北翼中心優勢。為此,“十四五”期間德清緊抓長三角金融一體化協同發展機遇,最佳化區域金融資源配置,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深入對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錢塘江金融港灣、城西科創大走廊的金融資源,全方位吸引金融要素。
(三)搶抓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機遇,做好金融綠色化發展可持續文章。湖州作為理念誕生地,德清堅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引領,金融業發展應緊緊依託建設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示範區、全國人工智慧套用縣、莫乾山國家高新區的機遇,切實走出金融綠色化發展道路。為此,“十四五”期間縣域各金融機構圍繞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對綠色經濟、零碳經濟支持力度,特別是增加對綠色產業、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有效金融支持,完善金融支持產業綠色轉型升級體系。
(四)搶抓全面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機遇,做好金融科技升級疊代文章。浙江省全面建設數字經濟大省,打造全球數字變革高地,杭州先行建設金融移動支付之城。德清金融業以數字經濟改革為突破口,促進傳統金融服務向信息化、智慧型化、智慧化的金融服務轉變,為個性化金融需求提供創新性服務。為此,“十四五”期間德清要搶抓浙江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的機遇,通過對金融服務的數位化改造,更好服務數字經濟,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的真正融合。
三、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新發展階段。圍繞奮力打造“重要視窗”的“精品視窗”、爭當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排頭兵,聚焦實體經濟金融要素保障和金融產業區域協同發展,以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雙驅動”,把握“五個區”定位,增強“五種實力”,實現“五大突破”,完善現代金融體系,推進金融改革創新,推動金融集聚發展,努力打造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縣域樣板。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著眼打造“金融強縣”“資本強縣”,現代金融體系形成多元格局,地方金融產業有效集聚,金融機構實力顯著提升,產業與金融良性互動,金融總量實現三個“翻一番”,即人民幣存貸款餘額分別超2000億元、培育上市公司超20家、金融業增加值超100億元。全社會融資總量超3000億元;保費收入超30億元,保險深度達到3.3%以上;銀行不良貸款率保持在1%以下。
(三)發展定位
“十四五”期間,我縣金融業發展以新時代視野,明確建設“五個區”定位,走出具有德清特色的金融發展道路。
——金融支持實體標桿區。深刻把握“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的內在規律,圍繞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需要的根本性目標,最佳化融資結構和金融供給體系,增加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和業務比重,改進小微企業和“三農”金融服務,提升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比重,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優質量、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金融服務。推動金融業態向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發展,構建涵蓋銀行信貸、資本市場、地方金融、產業基金的全方位、多層次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德清體系”。
——綠色金融創新示範區。圍繞提升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求,率先貫徹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探索低碳金融激勵約束機制標準和產品,打造金融引領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新引擎。鼓勵金融機構在綠色信貸系統、綠色信貸標準、綠色產業保障等方面先行先試。發揮我縣在產業鏈供應鏈金融領域先發優勢,推動“雙鏈金融”成為振興實體經濟、推動產業升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重點推動綠色金融改革市場化轉型,鼓勵證券、保險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地方金融組織深度參與融合綠色金融業務,做出更多省級乃至國家級綠色金融“德清貢獻”。
——上市經濟發展先導區。搶抓全面註冊制改革發展機遇,通過直接上市、借殼上市、引進上市等途徑形成一批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擁有核心競爭力、符合產業導向的上市公司。鼓勵引導上市公司圍繞主業實行“二次創業”,形成本地化產業集群,培育更多領跑同業、領先科技的行業領軍企業和單打冠軍企業,推動上市經濟輻射由點到線、變線成面,實現從企業上市到上市經濟的轉變,從激勵申報到注重監管的轉變,從企業擴張到產業延展的轉變,從明晰企業產權到重構現代化平台體系的轉變,進一步提升以資本市場驅動發展能級的“德清板塊”。
——金融科技套用先行區。從金融角度深度融入浙江省全面實施數位化改革進程等一系列重大決策,依託毗鄰杭州“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區位輻射優勢,有效發揮我縣數字金融發展有利條件,對接承接錢塘江金融港灣和城西科創大走廊金融功能,推動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聚力發展金融科技創新產業、推動金融機構向數位化轉型,打造金融數位化套用場景,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增強金融防範化解風險的能力和手段,在推動長三角金融一體化中貢獻更多“德清經驗”。
——金融生態環境典範區。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金融活動。多部門協同持續防範化解大企業流動性風險、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企業“兩鏈”風險、私募投資基金風險和類金融企業經營風險。通過培養、選拔、打造一支政治過硬、作風優良、精通業務的金融鐵軍,打造全省金融生態環境“德清模式”。
四、主要任務
(一)全面增強金融要素“賦能實力”,實現金融供給新突破
1.強化“中堅力量”作用,加大銀行機構融資力度。實施金融賦能產業計畫,鼓勵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地方法人銀行圍繞“323”現代產業體系,為重大項目建設、國有平台發展、新興產業集聚、支持工業園區升級提檔等領域專項信貸支持。深入實施金融助企發展行動,鼓勵銀行機構向上級行爭取信貸規模、向央行爭取再貸款低成本資金,為“鳳凰”“雄鷹”“雛鷹”企業融資規劃,專項支持企業數字轉型、延鏈增鏈、科技創新。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全周期融資難點,提升企業股權、智慧財產權、應收賬款等權利質押貸款比重。推動小微貸和中長期貸增速實現“雙高”、融資成本與不良率實現“雙低”、信用貸款與抵押貸款實現“雙拓”。探索與長三角金融機構合作實施聯合授信、建立重大項目銀團放貸模式、推動縣內金融機構向上級行爭取整縣授信戰略合作,力爭貸款年均增速超15%,信貸規模五年翻一番。
|
“323”現代產業體系指我縣大力發展高端智慧型裝備、生命健康、綠色智慧型家居三大優勢產業,著力厚植地理信息+、通用航空兩大特色產業,積極打造北斗時空、智慧型網聯汽車、人工智慧三大未來產業。 |
2.發揮“頭部帶動”效應,做大做強證券保險規模。推動證券機構積極向總部機構爭取投行資源,挖掘企業上市需求、項目融資需求、主體發展需求,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開展資產證券化,發行綠色金融債券,開展資產轉讓等業務,拓寬融資渠道。通過提供項目整合、資本運作等證券中介服務提升縣域債券評級,增強發債能力,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併購重組債券、可轉換債券、項目收益債券、可續期債券等擴大融資規模,為登入資本市場作全面準備。推動保險行業圍繞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民生服務完善政企保合作機制,在污染治理、安全生產、食藥安全、校園安全、醫療糾紛、建築質量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領域加大保險品種創新服務,有效推進金融服務社會治理體系。引導保險等金融機構參與鄉村振興,拓展責任保險、農業保險等,搭建政府、基層組織和保險機構各方密切協作的農業農村保險體系。
3.堅定“創新升級”方向,穩健發展地方金融業態。全面貫徹《浙江省地方金融條例》,發揮地方金融組織服務實體經濟“毛細血管”作用,穩健發展小額貸款、融資性擔保、民間融資、典當等金融新業態,支持轉貸中心、民間融資和佐力綠金等地方金融組織合規跨區域發展。推行“T+1”轉貸模式,推動民間融資、轉貸公司融入資金引入第三方銀行託管,探索民間借貸契約區塊鏈備案模式,委託第三方評估機構開展評估審計,嚴控業務風險。發揮金融業協會行業協調作用,推動地方金融組織與銀行、保險、信託、基金等機構合作,開展“銀擔合作”“投保聯動”“投貸聯動”等創新金融服務。探索引入融資租賃、資產評估交易等新興業態,支持各類資本依法設立融資租賃、財務公司、理財公司等機構類型。推進國有資源資產化、資本化、證券化,鼓勵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開展資產證券化,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資金成本,支持國有產業集團組建金控集團和申報地方金融牌照。
(二)全面增強資本市場“競爭實力”,實現企業上市新突破
1.實施企業上市“倍增計畫”。把握國家科創板和全面註冊制機遇,明確抓牢新興產業上市、抓實主導產業上市、抓好國有平台上市、抓緊招商企業上市“四大重點”,突出直接上市、重組上市、招引上市、轉板上市“四個渠道”,優推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農業產業化企業“四類企業”,力爭上市企業數“翻一番”達到20家以上。增強國有集團資本運作,力爭實現縣屬國有控股上市企業“零突破”。對接設立滬深兩大交易所德清聯絡基地和省證監局德清聯繫站,為企業開闢服務綠色通道。探索建立上市企業募投項目中心園區,實行企業募投項目一站式全程服務機制。推動實施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優質白名單”制度,為企業提供“選擇清單”。
|
境內資本市場主要由主機板市場、三板市場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組成。其中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是我國的主機板市場。創業板是深圳證券交易所專屬板塊,主要為中小企業和高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科創板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新設板塊,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具有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三板市場起源於“股權代辦轉讓系統”,2020年全國股轉系統設立精選層制度,符合條件的公司可直接轉板科創板、創業板。我省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特指浙江省股權交易中心,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依據國家監管部門相關規定設立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主要為我省中小型企業提供股債權的融資和轉讓服務。 境外資本市場主要是指美國、香港、新加坡、英國和日本等地建立的資本市場。重要的證券交易機構有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股票市場、香港聯合交易所、新加坡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股票交易所等。 |
2.實施企業培育“春苗工程”。出台《德清縣擬上市企業認定暫行辦法》,形成股改、後備、擬上市家數比例20:5:1層級梯隊,實行上市後備企業庫管理。建立後備企業屬地推薦機制,由屬地鎮(街道)按照企業行業地位、科技含量、成長業績等優先推薦後備進庫。出台《上市企業會商協調辦法》,建立企業上市聯席會議制度及問題解決“快速通道”機制。發揮浙江省股權交易中心“德清高新板”孵化跳板作用,爭取試點浙江“科創助力板”德清工作站,以科創型企業股改規範、培育孵化為重點,完善上市企業資源“蓄水池”功能。運用“德清高新板”打通企業融資需求和居民投資需求“雙通道”,建立在板企業融資信息庫,通過強化中小企業信息披露、創新風險資金保障、產業基金跟投等模式支持初創、A輪B輪融資,打造區域股權交易市場縣級示範板。
3.打造企業發展“上市經濟”。發揮上市公司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頭雁效應”,鼓勵上市公司立足主業,通過併購重組和再融資實現低成本擴張和產業鏈整合,帶動增強縣域經濟實力,完成從做大自身到引領產業發展的轉變。培育細分領域“單打冠軍”,鼓勵引導上市公司通過“二次創業”形式擴大產能、拓展市場、延伸產業鏈,成為行業單打冠軍、隱形冠軍,在行業排名爭先進位,帶動地方經濟享受企業上市紅利。培育科技創新“獨角獸”,鼓勵上市公司在國內外設立研究院(中心)等,加大研發投入,打破行業技術壁壘,成為行業獨角獸。引導參與制定行業標準,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培育全鏈條“產業集群”,鼓勵上市公司運用資本市場工具,支持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開展併購重組再發展,提升產業鏈核心企業帶動能力,投資縣內上市後備企業、成長型企業,推動形成縣域“塊狀經濟”。
(三)全面增強金融體系“創新實力”,實現金融保障新突破
1.突出高質量發展重點,引導發展綠色金融。完善綠色金融供給體系,充分運用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台,深化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產業基金、綠色金融債和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創新,提高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融資獲得感。完善綠色金融組織體系,推動金融機構業務綠色化轉型,鼓勵銀行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綠色金融專營機構。完善低碳金融產品創新體系,深度結合“碳達峰、碳中和”引導銀行機構加大對低(零)碳產業信貸投放力度,推動GEP綠色金融貸增量擴面,探索開展排污權、用能權、碳排放權、節能環保融資等創新業務。鼓勵社會資本設立綠色發展產業基金,引導金融機構和企業通過發行綠色債券、綠色資產證券化等拓展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順應長三角金融要素流動一體化趨勢,全力引進滬杭持牌綠色金融機構在我縣設立功能性總部。
|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後經過平台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碳中和是指通過能效提升和能源替代將人為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減至最低程度,再通過森林碳匯或捕集等其他方式抵消掉二氧化碳排放,實現源與匯的平衡。 |
2.突出鄉村振興重點,鼓勵發展普惠金融。大力推動普惠金融改革增量擴面,完善普惠金融“五聯”服務機制,引導金融機構通過小微普惠貸、“銀稅互動”等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普惠面。運用無還本續貸解決企業轉貸難轉貸貴問題,運用保證保險解決企業信貸難擔保難問題,運用小微私募債解決企業融資渠道少門檻高問題。最佳化政策性擔保公司市場化運營能力,發揮政府性擔保公司政策性優勢,建立以服務企業家數、放大倍數和覆蓋率等為績效考核的評價體系,健全註冊資本金補充和風險補償機制,加強銀擔合作,降低擔保費率,釋放擔保額度,服務小微企業、“三農”等重點普惠領域融資,實現普惠型小微貸款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3.突出科技創新重點,大力發展科創金融。拓寬金融支持創新渠道,探索創新鏈、資金鍊、轉化鏈“三鏈”融合,引導各類資本為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精準融資服務,形成“銀行+政府+擔保+創投+中介”的科創金融支持體系。挖掘稅收、研發、專利等大數據金融價值,匯集科技支行、股權融資、風險補償、政策保險、政府性擔保等政策資源,創新“孵化貸”“人才貸”“成長貸”“上市貸”“智慧財產權貸”等科技金融產品,為科創企業定製金融產品和服務。探索高能級科創平台金融綜合支持體系,通過種子資金、成果轉化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打造德清特色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科創投融資體系。推動科技支行、科創小貸等科技專營組織(機構)增加對科技型企業的信貸投放,深化“股債貸”聯動,探索“貸款+外部直投”“貸款+遠期權益”收益共享機制,出台科創基金投資容錯制度,提升科技成果轉化金融支持力度。
4.突出國際國內雙循環重點,全力發展雙鏈金融。開展產業鏈、供應鏈金融包容審慎監管,暢通“雙鏈”上下游企業融資機制,推動集團企業與金融機構圍繞行銷環節、業務流程、產業連結,合作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引入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金融模式。創新發展倉單質押貸款、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票據貼現、供應鏈票據、信用證融資、倉單財產保險等現代金融服務,運用人民銀行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有效破解“三角債”。
|
2020年8月,央行等中央八部委聯合發文,支持圍繞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最佳化升級等領域規範發展金融服務。產業鏈和供應鏈金融服務是指由產業鏈或供應鏈企業通過直接提供金融服務或者以經營貿易業務的間接方式為鏈上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旨在實現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貿易效率目標,同時結合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及進程、全部資產和鏈上參與經營的主體,將需求方、供應方和金融服務提供者聯繫在一起。 |
(四)全面增強金融產業“數字實力”,實現產融發展新突破
1.前沿探索+點面結合,打造金融發展研究院。充分發揮縣金融信息服務中心編制優勢,聘請省內外金融企業、行業組織、專家學者組建德清縣金融產業發展顧問委員會,通過政策諮詢、行業活動、學術交流、專業培訓、意見建議等活動為縣域金融發展決策提供專業參考,持續擴大德清金融影響力。謀劃縣域金融產業集聚發展,同步上海、杭州等金融中心城市建設趨勢,積極舉辦行業會議和金融論壇,著力引進銀行、證券、保險等持牌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新經濟企業在我縣設立子公司、金融產品研發中心、金融實驗室和新技術研發機構,增強金融科技創新能力。
2.服務延伸+產業疊加,打造金融集聚產業園。依託浙江省長三角金融後台基地先發高地優勢和浙江省國家金融科技套用試點契機,做好長三角金融產業外溢承接,引進培育一批金融核心企業、金融服務企業和金融科技企業。打造螞蟻金服科技服務產業園,帶動形成金融服務集聚區塊。通過螞蟻金服引入金融科技配套服務企業,推動產學研結合實現金融人才集聚培養,實現數字金融業態有效集聚。支持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對大數據、人工智慧、分散式技術(雲計算、區塊鏈)、信息安全技術(加密技術、生物識別、量子技術)的研發合作和套用推廣。
3.智慧場景+多跨運用,打造數字金融套用縣。依託融杭戰略,緊跟杭州打造全球移動支付之城和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的定位,積極爭取參與國家數字人民幣研發與投放試點,大力推進數字支付廣泛套用,鼓勵金融機構引入新一代大數據技術、生物識別技術、標記化技術、可穿戴設備及智慧型終端技術等移動支付試點。推動銀行機構與各類市場主體合作提升電子商務、交通出行、休閒旅遊、教育醫療、公共政務、智慧停車等領域智慧型支付比重。全面運用“企業碼”平台助企融資,以完備數據資源和精準場景挖掘,提升“碼上融資”數據分析能力、信貸風控水平和平台套用深度。積極推動金融機構與智慧型支付套用企業深度合作,拓展金融科技套用場景,開展多跨金融智慧套用場景評選推廣。
|
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由指定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和硬幣等價,並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目前我省僅杭州作為試點城市。 |
(五)全面增強金融風險“智控實力”,實現精準監管新突破
1.建立金融綜合治理體系。以健體強基行動為核心,構建法律約束、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機構內控、社會監督的“五位一體”金融綜合治理體系。根據地方金融組織經營特點和監管要求,探索搭建地方金融組織數位化監管平台,實現對地方金融組織實時監測和風險預警。完善民間融資、企業轉貸等業態監管細則,引入專業第三方評估監測地方金融業務風險,探索類金融企業設立變更“線上+線下”聯審。理順地方金融日常事權,構建多部門金融聯合執法體系,實現地方金融協同監管。完善突發性風險應急處置預案,明確對問題機構接管、管理、撤銷、破產處置程式和機制。強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規範金融行銷宣傳行為。構建地方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完善綠色金融糾紛調解中心建設,形成“金融調解+司法確認”金融司法新模式。充分發揮金融業協會的行業自律管理職能,規範維護金融市場秩序。
2.建立金融風險防控中心。以護航金融行動為核心,配強金融監管執法人員隊伍,發揮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領導小組職能開展多部門協同處置,從源頭防範、動態跟蹤、風險干預多維度實現金融風險全流程防控。嚴抓金融風險源頭關,深化五部門聯審準入制度。嚴格金融重點領域預警關,重點監測識別企業信貸信用風險、網際網路金融及各類交易場所風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房地產金融風險、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等,做好風險處置和次生風險防範。嚴把金融業務監管關,堅持金融機構、金控集團業務持牌經營,持續打擊無牌照、超範圍經營、惡意逃廢債務、非法集資、非法證券、地下錢莊等違法行為,維護金融市場秩序穩定。嚴守金融風險隱患關,對企業資金鍊流動性問題及時以市場規律幫助紓困,指導企業穩步化解退出風險。持續開展民眾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增強金融風險識別和防範能力。
3.建立金融大數據監管平台。以智慧監管行動為核心,以存量類金融機構風險監測為重點,探索基於大數據的金融信用體系建設,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共享機制,推動各類市場主體生產經營綜合數據納入金融信用體系。構建精準反欺詐模型,建立金融數字增信系統。完善金融風險預警系統,運用好省級金融監管系統,最佳化提升數位化監管能力。構建多維金融風險視圖,依託大數據和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分析技術,開展類金融企業數字監管。依託“城市大腦”,打造大數據、動態化、可視性的“金融大腦”,推進金融與司法、社保、工商、稅務、海關、電力、電信等行業的數據資源融合套用,為金融風險防範奠定數據要素基礎。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強化對地方金融機構的政治監督,全力推進“清廉銀行”建設,確保黨的建設與金融工作深度融合。加強對本規劃實施的總體指導和統籌推進,及時解決規劃實施中的重大問題,確保各項目標、行動落實到位。發揮金融監管部門對金融行業的服務作用,強化溝通協調,提升金融機構的創新潛能。完善政銀企合作機制,提升政府服務效率,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強地方金融監管機構編制配備,提升服務和監管能力,全面落實地方金融監管要求。
(二)強化政策配套支持。強化財政金融政策疊加效應,發揮金融發展專項資金財政槓桿作用,合理運用財政獎勵、風險補償、貸款貼息等措施,及時動態調整完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多層次資本市場、金融風險防範化解和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針對重大金融創新扶持開展“一事一議”。加強發展改革、經信、科技、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人行、銀保監等部門工作協同聯動,共同推動金融供給與金融需求的精準對接,實現金融、經濟與社會良性循環機制。
(三)開展動態評估調整。探索建立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監測、檢查和評估制度,積極與學術機構、行業協會等共同開展德清金融業發展的評估和研究,準確反映金融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根據國家巨觀經濟金融形勢,適時調整金融業發展方向,確保規劃目標順利實現。對規劃執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採取應對措施並加以解決。
(四)提升金融人才保障。開展金融幹部雙向交流掛職,發揮金融人才的知識優勢、資源優勢和專業優勢,選拔一批懂金融市場、懂資本運作的金融人才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充分調動金融業協會的行業引導作用,在推動金融人才合理流動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對金融人才在住房落戶、醫療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傾斜照顧,吸引金融高層次人才來德發展。依託浙江工業大學等高校師資力量,推進高校與本地金融機構開展金融學科合作建設和人才聯合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