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環境保護廳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492號令)(下稱《條例》)和《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 第35號)(下稱《辦法》)的規定,現公布《廣東省環境保護廳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本報告由概述、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落實情況、多途徑主動公開政府環境信息、建議和提案辦理結果公開情況、依申請公開情況、申請複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政府環境信息公開收費情況、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說明等內容組成,涵蓋了廣東省環境保護廳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

一、概述
2017年,本廳主要通過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政務APP等基於網際網路的信息平台建設,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提高信息公開的質量和時效。
(一)推進陽光政務建設工作。2017年1月,我廳根據《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我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粵辦發〔2016〕22號)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陽光政務建設工作的通知》(粵辦函〔2016〕629號)的要求,印發了《廣東省環境保護廳辦公室關於印發陽光政務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粵環辦〔2017〕5號),明確了“建立健全陽光政務公開監督運行機制,力爭2018年前基本實現決策透明化、權力清單化、流程規範化、結果公開化、監督全程化,基本建成公開、規範、廉潔、高效的陽光政務體系。到2020年,環保政務公開廣度、深度、參與度顯著增強,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體系基本形成,基本建立與我省環境保護髮展相適應、與人民民眾環境需求相匹配的政務公開新格局“的目標。根據方案的要求,我們開展了省環境保護廳信息公開目錄的編制工作,梳理出了環境保護督察信息、環境質量信息、環境監管信息、政策法規、環境科技標準、環境宣傳教育、環保資金管理、環境規劃與統計、環保考核、機構人事信息等10個類別,總計156項內容的主動公開目錄。
(二)繼續完善網上辦事視窗建設。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全省推廣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模式改革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辦〔2016〕19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要求,我廳通過網上辦事視窗統一申辦平台的建設,在2016年底已基本實現“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2017年,我廳網上辦事視窗在完成了接入全省統一身份認證平台、接入全省統一受理平台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行政審批事項標準化錄入和行政許可事項標準化建設工作,配合省編辦開展了進一步壓縮行政許可事項承諾辦理時限和縮減申請材料的工作。從方便民眾辦事的角度出發,我廳對有關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時限進行了最大限度地壓縮。截至2017年12月,我廳累計壓縮行政許可事項承諾辦理時限比達42.2%。與此同時,我廳就每個行政許可事項的申請材料數量進一步縮減,並對網上辦事大廳相關許可事項的辦事指南也做出了相應調整,確保申請人能夠按照縮減後的申請材料進行業務辦理。
(三)加大政策解讀力度。“圖說環保”是我廳網站設立的政策解讀類專欄,我們將與公眾密切相關、影響大的政策檔案製作成圖文形式進行解讀,有利於公眾對環境信息理解,曾連續兩年獲得省政府頒發的特色欄目獎。2017年,我們在原圖文解讀的基礎上,創新的開展了視頻版的建設,截止2017年底,“圖說環保”專欄共發布70期解讀,其中2017年新增29期(視頻17期)。
(四)加大環境數據公開力度。為推動大數據的開放、發展與套用,我省出台了《廣東省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計畫(2016-2020年)》,並建設了廣東省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台“開放廣東”。截止2017年12月底,我廳在“開放廣東”平台已開放11個數據集(廣東省省級環境信用評價企業名單、政府購買環境監測服務機構信息、污染源企業信用信息、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信息、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ODS)企業信息、廣東省集中式污水處理廠信息、廣東省環境影響評價機構信息、廣東省環境行政處罰信息、廣東省機動車排氣檢測機構信息、廣東省環境違法企業黑名單信息、廣東省環保機構信息)和1個數據套用(廣東空氣品質實況與預報APP),社會公眾可以通過“開放廣東”平台瀏覽、查詢、批量下載政府開放數據。
二、主動公開政務信息
(一)加大主動公開信息力度。省環保公眾網站各欄目2017年度新增主動公開信息總量為36458條。各欄目發布情況如下表:
分類
欄目
2017年新增
總量(條)
政務信息欄目
機構概況、環保信息、公告通知、政府公文、工作動態、政府信息公開、雙公示、五公開專欄、網上辦事公示公告、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污染環境監管信息公開目錄、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
30278
業務
欄目
人事管理、黨建、環境監察執法、規劃財務、政務法規、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總量控制、固體廢管理、環境監測、環境保護標準、環保科技、核與輻射安全管理、環保合作、環評審批、污染源管理、環境應急管理、環境宣傳教育
3205
其它
欄目
新聞、視頻庫、環保知識、諮詢投訴、意見徵集、線上訪談、網上調查、常見問題、環境質量、數據查詢
2975
廣東省環境保護廳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圖1
圖1 2017年度欄目信息發布量
(二)強化網上辦事服務。我廳共有13個行政許可事項, 2個公共服務事項。2017年度受理1125件網上申辦件,辦結1049件。所有網上辦事事項均在網站公開受理、辦結、結果等信息。2017年度,廣東環保公眾網信用信息雙公示專欄公示了行政許可辦事結果787條。
(三)進一步完善網路問政。2017年,廣東環保公眾網共受理1847件網路問政案件,其中投訴舉報317件(直接向環保部12369投訴平台投訴的案件未統計在內)、諮詢1398件、建言獻策132件。受理的辦件已辦結1713件,尚有134件在辦理中,辦結率為93%。共收到公眾評論762條。廣東環保公眾網接受的網路問政辦件,除問政人選擇不公開外,問題及答覆均在網站主動公開。
廣東省環境保護廳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圖2
圖2 網路問政情況
答覆滿意率評價:網站收到公眾對296件辦件進行了有效評價件,其中滿意162件,占比54.7%;較滿意17,占比5.7%;不滿意117,占比39.5%。
信訪人對42件辦件進行了有效評價,其中滿意26件,占比61.9% ;較滿意3,占比7.1%;不滿意13,占比31.0%。
廣東省環境保護廳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圖3
圖3 公眾諮詢(投訴)答覆評價情況
(四)加強信息公開平台建設。一是數據查詢平台。數據查詢系統經過多年建設日趨完善,目前集成了多種環境信息數據的查詢,為公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檢索服務。數據查詢按名單名錄、污染企業環境信息、大氣環境質量查詢、水環境質量查詢、生態環境查詢及其他六大塊分門別類,發布內容包括廣東省機動車排氣檢測機構、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信息、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廣東省環保機構信息查詢 、污染源企業信用管理、環境行政處罰、廣東省環境違法企業黑名單、政府購買環境監測服務機構、廣東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信息、國家排污許可信息、電鍍企業污染防治、冶煉企業信息、涉重金屬採選、鉛蓄電池生產、組裝及回收企業等34個資料庫。二是廣東省環境信息綜合發布平台。廣東省環境信息綜合發布平台涵蓋了環境信息地圖發布、微信、新浪微博發布等多個媒體平台發布,包括空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和生態環境質量三大板塊。環境信息地圖發布是廣東環保公眾網的環境質量信息的公眾發布視窗,空氣環境質量狀況的發布,擴大了空氣污染信息公開的範圍和頻率,全面提升信息公開水平。目前網站實時發布的站點數量達到111個,包括全省21個地級市和順德區在國家環境空氣監測點位102個,以及省直管的8個區域站和1個超級站。我省珠三角9市均實現包括PM2.5、二氧化硫、臭氧在內的6項空氣污染物的實時發布,監測發布PM2.5水平已經與國際接軌。“廣東省環境信息GIS綜合發布平台”欄目曾被中國電子政務理事會評為政府網站精品欄目。
(五)開設專題欄目。廣東省環保公眾網共開設專題專欄39個,其中2017年新增3個。
序號
欄目
1
黨的十九大(2017年度新增)
2
黨建(2017年度新增)
3
第六屆廣東環境文化節(2017年度新增)
4
圖說環保
5
環境違法曝光台
6
第五屆廣東環境文化節
7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廣東專題
8
精準扶貧
9
雙公示信息公開
10
2016廣東民聲熱線
11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12
兩學一做
13
PM2.5我們該如何應對
14
2015世界環境日
15
第四屆廣東環境文化節
16
環保低碳手冊
17
2012世界環境日
18
第三屆廣東環境文化節
19
兒童環保頻道
20
減排採訪活動
21
第二屆廣東環境文化節
22
污泥治理
23
限塑
24
首屆廣東環境文化節
25
廣東環保網路視頻
26
廣東履行國際公約
27
媒體聲音
28
一諾千金為人民
29
落實珠三角發展綱要新聞發布會
30
南粵新環保
21
大氣污染防治高峰論壇
32
核應急專欄
33
污染源普查
34
監測技術比武
35
政府信息公開
36
污染源監管信息目錄
37
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
38
五公開信息公開
39
核電站核泄漏與安全
(六)注重新媒體傳播。“廣東環境保護”微信公眾號是廣東省環境保護廳主辦的官方政務微信。主動向公眾推送重點環境信息,即時發布豐富的信息瀏覽(包括城市空氣品質、督察專題、政府公文、公示公告等),提供網上辦事、污染投訴等功能,及時解讀評論最新發布的環境政策,讓公眾隨時隨地都能了解相關政務信息。2016年6月8日“廣東環境保護”微信公眾號上線以來,關注人數已經達到99058人,2017年度推送環境信息1066條,部分熱點環境信息超過十萬的閱讀量。2017年,“廣東環境保護”被評為中國環境政務新媒體省級最受歡迎微信公眾號。
三、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落實情況
(一)實行環境保護例行新聞發布會制度。及時公開環境政策措施、環境治理工作進展等信息,加大重污染天氣等治理措施、進展、成效的公開力度,主動回應熱點問題。
(二)持續開展江河水質和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信息公開。2017年,省環境保護廳繼續每月對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共80個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和每季度對61個縣級行政單位所在城鎮以及2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的79個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進行監測並在廣東環境保護公眾網的省環境信息綜合發布平台公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月報信息,在廣東環境保護公眾網的新聞發布欄目每月公開地級以上城市、每季度公布縣級行政單位所在城鎮的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
(三)建立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統一平台,集中發布重點排污單位環境信息。為規範和推進污染源環境監管信息公開,我廳從信息的公開主體、內容、時限、方式、平台等多方面規範了信息公開工作,完成污染源環境監管信息公開目錄及專欄的建設。平台公開了我省重點污染源基本信息、污染源監測、總量控制、污染防治、排污費徵收、監察執法、行政處罰及環境應急等信息進行查詢,公開專欄信息全面、界面友好、利於查詢。信息全面、客觀、及時公開,將排污企業置於公眾監督之下,引導公眾更加積極地參與環境保護。2017年度,污染源監管信息目錄主動公開了1213條信息,1015家畫家重點監控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紅牌、黃牌、藍牌、綠牌結果等。
(四)多途徑主動公開政府環境信息。2017年,本廳主要通過廣東環境保護公眾網站主動公開信息外,還通過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方式主動公開廣東省環境保護的政府信息。一是召開新聞發布會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017年,本廳召開新聞發布會2場,發布新聞稿4篇,內容包括通報16年環境質量狀況、大氣和水專項督查、環境執法等方面的工作。出席新聞發布會的新聞機構8家。二是在主流媒體公開政府信息:2017年,我廳在中央、部、省級各大媒體發稿約800篇,刊發半版以上重點稿件約30次。三是在微博微信客戶端公開政府信息:2017年,我廳微信公眾號開設“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廣東專題”,刊登信息200多條。配合省級環保督察等重點工作部署中,搶在報刊之前,第一時間向公眾發布訊息。目前,廣東環境保護微信冬粉數已達10萬人,日均閱讀量3000人次。四是通過顯示屏等主動公開政府環境信息:2017年,本廳繼續在廣東省環境保護廳辦公樓一樓大廳設定顯示屏,將各類審批事項、審批程式、審批情況以及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檔案依據等通過顯示屏主動向前來辦事的公眾公開。
(五)加強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和依申請公開。2017年,本廳通過廣東環境保護公眾網對2017年本廳承辦的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代表建議主(獨)辦件23件予以全文公開;對承辦的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提案主(承)辦件19件予以全文公開;共受理340件信息依申請公開的辦理工作,全部依法依規按時辦結。
(六)做好申請複議、提起行政訴訟。2017年,本廳受理行政複議案件39宗,審結28宗,涉及政府信息公開案件1宗,本廳對該案作出撤銷的行政複議決定;本廳被提起行政複議案件1宗,涉及政府信息公開案件0宗;本廳被提起行政訴訟案件9宗,涉及政府信息公開案件1宗。本廳將已審結的行政複議案件情況和作出裁判的被提起行政訴訟案件情況在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公眾網首頁-> 環境監察執法 -> 環境行政處罰、複議與應訴欄目予以公開。加大環境執法檢查依據、內容、標準、程式和結果公開力度。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有關信息公開的要求,加大對作出的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查封或扣押決定,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決定等行政命令或行政強制手段的信息公開力度。對本廳立案查處的行政處罰案件,在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後,按照要求將行政處罰決定書在廣東環境保護公眾網進行公開。
(七)政府環境信息公開收費情況。2017年,本廳所有的政府環境信息公開項目,包括主動公開政府環境信息和依申請公開政府環境信息,均未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收取任何費用。
四、存在問題和改進措施
廣東省環保廳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並積極做好政務公開工作,隨著廣東“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的不斷推進,主要有:
一是政務公開的時效性有待進一步提高。本廳將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利用制度和技術手段,保障各類政務及時、有效、完整的公開。
二是數據的整合和公開力度不夠。隨著政務公開的深入,不斷產生大量的信息,需要通過網站搜尋技術升級,使政務信息更易檢索、傳播和分享。本廳將進一步加大數據公開的力度,如歷史數據、分析數據等的公開,滿足公眾的需求。同時通過信息的開放、共享、集成,汲取所有環保人之智慧,打造“數字環保”。
三是政務公開的廣度不夠。本廳將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擴大政務公開的廣度,充分發揮數位電視、網路視聽、電子雜誌、手機簡報、微信、微博等套用,積極主動向社會公開環保工作。完善政務微信、政務微博的建設,為公眾提供更便捷的政務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