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環境保護廳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本年度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由青海省環境保護廳編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政府信息公開諮詢處理情況、政府信息公開複議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支出與收費、其他相關工作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所列數據統計期限為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一、概述
2017年,省環境保護廳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環境保護部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實施方案》以及省委省政府《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實施方案》和《關於印發青海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細則的通知》要求,緊緊圍繞全省環境保護重點工作,以推進重點領域環境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環保部門公信力為重點,突出依法行政,夯實基礎工作,完善和規範環保政務服務體系,不斷提升政府信息公開的質量和水平,有效發揮了對人民民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的服務作用,切實推進了政務服務規範化和透明化。重點包括:一是緊緊圍繞環境質量、環境監管執法、行政審批等重點領域,制定印發了我廳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實施方案,從推進簡政放權、環境監管公開透明、重點領域信息公開、財政資金信息公開等方面,明確了各處室單位職責任務,提出了具體要求;二是及時調整我廳政府信息和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廳辦公室會同省環境信息中心每月對各處室單位發布信息情況進行通報和督辦,督促各處室單位及時全面公開環境信息。三是加強政務公開宣傳發動工作,堅持把輿論導向作為深化政務公開工作的重要手段,每天通過“青海環保”微信平台發布環保政務信息,並在廳辦公大樓電子顯示屏和觸控螢幕上發布政務信息,向來廳辦事民眾進行宣傳,使得政務公開日益深入人心。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本單位到2017年底累計主動公開政府信息5785條,全文電子化率達到100%。本年度新增青海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中央環保督察、法治政府建設專欄和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台、環境影響登記平台,主動公開工作動態926條(省廳動態211條、市縣動態715條)。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公開政策法規類信息223條,公開法律法規類13條、部門規範性檔案類4條,公開規劃計畫類40條、污染防治類13條、大氣環境管理類58條、總量控制類60條、環境影響評價類143條、核輻射安全類32條、環境監察類60條、自然生態類14條、固廢管理類86條、環境監測類27條、科技管理類2條、環境宣教類24條、企業之窗類28條,公開環境信息類3條、公報1條、微博567條、微信1119條、公開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方面信息共2342條。
在主動公開政府環境信息工作中,為方便民眾了解信息, 省環境保護廳不斷規範公開內容,創新公開方式,拓展公開渠道,新增設5個信息公開專欄,切實保障了人民民眾對環保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為確保行政執法機關公正廉潔規範執法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繼續深化環評“放管服”改革。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辦法的通知》,全面推進環評審批制改備案制,對環境影響較小的填報登記表項目實行網上備案管理,在廳入口網站設立自動備案系統,由建設單位登錄網站提交信息自行備案,簡化了環評辦理程式,提高了政府服務效能,營造了便利化服務環境。全年度共完成備案近4000件,涉及投資金額近千億元。同時,下發《關於加強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事中事後監督管理的通知》,明確了事中事後監管職責。組織開展了全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事中事後情況專項檢查,有效發揮了事中事後監管效能。推進項目環評精準管理,嚴格項目環境準入,對新建項目著力強化空間、總量、準入三條紅線管控,加強產業政策及規劃符合性、選址合理性、工藝設施先進性、環保措施完備性、環境影響可接受性及環境風險可控性的審查,做好項目選址現場核查,並請環保部專家長期參與我省建設項目環評審查,積極推進環評管理向科學化、精細化轉變,有效發揮了項目環評源頭管控作用。在廳入口網站設立行政許可專欄,及時公開和發布環評審批、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危險廢物經營許可等行政審批事項受理及辦理結果,確保了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
(二)不斷加強電子政務平台建設。通過設立環境信息公開目錄、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信息發布平台、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數據發布平台等,實現了省內廢水、廢氣、污水處理廠、重金屬、畜禽養殖、危險廢物等6個行業216家企業自行監測數據的實時發布,信息發布量約為20400餘條/日。進一步最佳化線上辦事流程,根據省環境保護廳梳理的權責清單,對“場景式”線上服務中的辦事指南、工作流程、線上申報、線上審批等進行了修改完善,為企業民眾提供零距離、全天候網上辦事服務。
(三)積極推進信用信息雙公示工作。為進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提高行政管理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切實做好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以下簡稱“雙公示”工作),對涉及本部門的“雙公示”信息安排專人在7個工作日內推送至“信用青海”網站,全年報送行政許可信息72條,行政處罰信息4條。同時,根據省發改委《關於請協助支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開展信用目錄梳理、業務系統對接的函》要求,我廳對涉及本部門的信用信息目錄指標進行了全面梳理。在廳入口網站設立了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專欄,堅持“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以及其他依法不予公開的信息外,將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息全面、完整、規範、清晰、準確地向社會公開,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查詢查看。
(四)繼續推進財政資金信息公開。按照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要求,及時公開民眾最關心、最需要了解的規劃和財政信息,著力維護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按照省財政主管部門統一要求,按時、全面、規範公開全廳2017年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支出情況,進一步規範了政府部門的支出行為。及時公開環境保護相關規劃制定發布和環保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讓公眾及時了解政府出台的各項政策措施、及時掌握國家和省級財政資金計畫下達和資金使用情況,自覺接受公眾監督。公開政府採購信息,在廳入口網站和青海省政府採購信息網及時發布政府採購招標公告等,確保民眾和企事業單位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招標信息,確保了招標過程的公平公正。積極公開全年預算編制相關制度、規劃財務管理制度等,為進一步規範部門經費開支,壓縮行政成本,規範支出行為奠定了良好基礎。
(五)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持續推進空氣品質和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及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及企業自行監測結果信息公開,全面開展空氣品質預警預報工作,向社會及時發布空氣品質預警預報信息、空氣品質級別及首要污染物等,在廳入口網站逐月發布全省主要城鎮環境空氣品質狀況,並通報排名情況。按時發布《環境空氣品質季報》《青海省地表水水質月報》《重點流域和重點區域環境質量狀況公報》《青海省2016年環境狀況公報》等,並對湟水流域幹流和支流出境斷面水質狀況按季進行通報。全年公布地表水質月報12期、城鎮環境空氣品質狀況月報12期,定期發布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排污許可證管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等相關政策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信息,不定期公布國家和我省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信息等。同時,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受理情況、審批結果、驗收結果和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批覆檔案等予以公開,便於公眾查閱和監督,全年公開環評審批項目13個,“三同時”驗收項目39個。
(六)抓好規範性檔案備案審查工作。認真貫徹執行《青海省行政規範性檔案制定和備案辦法》《青海省行政規範性檔案異議審查處理辦法》,加大規範性檔案備案審查力度,做到有件必備、有案必審、有錯必糾。全年共報備《青海省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第三方運營管理辦法》《青海省排污許可證管理暫行規定》《青海省重大生態工程生態監測項目管理辦法》《青海省環境監測技術人員持證上崗考核管理辦法(試行)》4件規範性檔案。為切實提高行政規範性檔案制定質量,制定印發了《青海省環境保護廳行政規範性檔案制定和備案審查辦法》,嚴格審查所制定規範性檔案是否合乎法律規範,規範性檔案論證、起草過程是否符合要求,必經的行政程式是否已經履行,對不符合規範性檔案制定和備案的予以糾正。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檔案專項清理工作的通知》(青政辦〔2017〕122號)要求,認真組織機關各處室、廳屬相關單位開展了專項清理工作。經清理,繼續有效(保留)規範性檔案23件、已廢止規範性檔案5件,已修改規範性檔案6件、擬廢止規範性檔案5件;以省政府、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制發並已廢止的規範性檔案9件。
(七)強化政策解讀回應關切。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對青海省2016年度大氣、水、輻射環境質量狀況、環境宣傳與教育、環境法治建設等進行公開發布,並在青海日報全文刊登《2016年青海省年度環境質量狀況公報》。同時,通過“百姓1時間”欄目向公眾解讀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及大氣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知識,並在“青海環保”微信平台公開。在廳入口網站開通網上投訴、領導信箱和留言諮詢欄目,暢通政民互動渠道,方便民眾投訴舉報、建言獻策。每月對機關各處室、廳屬各單位政府環境信息公開發布及留言諮詢答覆辦理進行情況匯總通報,督促各有關單位及時回復,確保有問有答、有辦有督、事事有著落。全年廳入口網站共受理領導信箱來信40件、網站回復31件,其中7件不作處理、2件電話回復;留言諮詢57件、網站回復52件,其中5件不作處理;受理網上投訴138件,網站回復118件,其中5件不作處理、15件電話回復。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2017年,省環境保護廳共受理袁秋生、沈丹陽、重慶兩江志願者服務發展中心、北京自然之友等申請人提交的依申請信息12件,均在15個工作日內依法向申請人進行答覆。其中,屬於已公開信息3件、同意公開答覆數2件、同意部分公開答覆數1件、不同意公開答覆數1件,不屬於本行政機關公開數2件、申請信息不存在數1件,依申請公開件按時辦結率100%。
四、政府信息公開諮詢處理情況
2017年度共接受民眾諮詢600餘次,其中當面諮詢接待150餘次,諮詢電話接聽210餘次,網上諮詢235次。省環境保護廳網站訪問量為197100次。
五、政府信息公開複議、訴訟情況
2017年度本單位有關政府環境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複議案件1件和未發生行政訴訟案件。沈丹陽因不服答覆向省政府提起行政複議申請,經省政府書面審理後維持了省環境保護廳原答覆。
六、政府信息公開支出與收費
2017年度,省環境保護廳除網站建設及運維費用外,發生其他政府信息公開經費開支5.662萬元。
七、其他相關工作
(一)依法履行“三告知”制度。環境行政執法人員在實施現場執法檢查時,均依法出示行政執法證件,表明執法身份和執法許可權,並告知企業執法檢查的內容和管理相對人應履行的義務。2017年度省環境保護廳共處罰違法企業4家,處罰金額344.6896萬元,均在廳入口網站予以公開。
(二)不斷強化新聞宣傳。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的作用,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的作用,著力宣傳綠色文化,引領綠色生活方式,全年在各類報紙、廣播、電視刊播新聞稿件600多件(包括中央環保督察的新聞報導)。一是在青海衛視經濟生活頻道“百姓一時間”欄目開辦《環保在行動》專欄,青海廣播電視台和《西海都市報》開闢“環保科普時間”專欄;二是在中國環境報刊發新聞稿件64篇、專版2期、專題報導2個,在青海日報《生態青海》《經濟周刊》刊發專刊10期、日常性報導50餘篇、系列報導1個;三是在中央環保督察期間,配合宣傳報導組在省內各媒體開辦推出了“中央環保督察進行時”“中央環保督察邊督邊改”“我參與、我行動、我受益”“環保政策問答”“百姓身邊的環保小常識”等欄目,及時、客觀、連續宣傳報導督察工作信息,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三)加強政民互動。邀請學校師生、媒體記者、環保志願者、市民代表,積極參加環保公眾開放日活動,通過參觀“青海生態環境之窗”、環境監測實驗室、水環境監測自動站點、“12369”舉報平台、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公園以及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生態綜合數據三維診斷室平台等,向參觀者長期展示並解讀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政策法規,大氣、水污染防治行動計畫以及土壤污染、垃圾處理等環保知識,讓其較為全面地了解我省環境管理、污染源監控、治理設施運行等情況,不斷增強公眾支持關心環保的信心決心,在社會上形成強烈反響。全年組織開展環保日開放活動20次、接待參觀人員2000餘人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