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青海省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青海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辦法》,在匯總全省各地區各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的基礎上編制而成。全文包括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回應解讀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複議、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舉報投訴情況,政府信息公開費用收取和免除情況,政府信息公開機構建設和保障經費情況,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下一步改進措施。本年度報告全文及數據統計期限從2017年1月1日起到2017年12月31日止,並在青海省人民政府入口網站公開。

一、概述
2017年,我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決策部署和要求,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和《關於印發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要求,細化公開任務,深化公開領域,加大公開力度,拓展公開平台,在制度規範、解讀回應、平台建設、辦事服務等領域邁出新的步伐,政務公開工作進一步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充分保障了人民民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為建設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制度規範。一是領導高度重視。2017年2月,省政府召開第74次常務會議暨全省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了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情況匯報,審議了《2017年全省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研究了當前我省政務公開工作現狀,提出了補齊工作短板的可行措施,為下一步推動我省政務公開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7月26日,再次召開全省政務公開領導小組會議,省委常委、副省長王予波、副省長匡湧出席會議並提出要求,推動政務公開工作不斷深入。12月28日,組織舉辦了全省政務服務集約化平台上線啟動儀式,對政府網站建設和政務服務集約化平台建設工作再次進行了安排部署,各項工作邁上快車道。二是健全工作機制。按照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統一機構的原則和要求,根據工作所需和人事變動情況,充實了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理順了工作機制,明確了工作職責和責任分工,保證了工作的連續性和有效性。
各地區各部門根據省委省政府的有關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普遍成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保證了工作的順利實施。三是以考核促落實。按照省政府第74次常務會議安排,與省委組織部溝通對接,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各地區各部門年度目標(績效)考核範圍,印發《青海省政務公開工作考核辦法》(青政辦〔2017〕137號)和《2017年全省政務公開考核實施方案》(青政辦秘函〔2018〕4號),指導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強化政務公開工作全面落實,推進政府自身建設更加公開透明。四是持續完善制度規範。先後制定印發《2017年全省政務公開工作要點》(青政辦〔2017〕31號)、《青海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細則》(青政辦〔2017〕34號)《關於做好行政機關政策檔案解讀工作的通知》(青政辦〔2017〕192號)等檔案,並逐一貫徹落實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制度化、標準化、規範化。五是依法規範依申請公開。各地區各部門普遍建立了當面申請、傳真申請、信函申請、網上申請等多種政府信息申請渠道,建立了依申請審批簽發制度和保密審核制度,各類依申請均能依法依規辦理和答覆,為公眾申請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了多種途。
(二)加強平台建設,拓展服務內容。圍繞信息發布、解讀回應、互動交流、辦事服務、協同辦公和數據開放共享不斷加大政務公開平台建設力度,著力打造便捷、高效、務實的政務公開平台。省級層面,制定印發了《青海省政府網站管理辦法》(青政辦〔2017〕193號),從制度機制層面對網站建設管理主體、功能定位、域名設定等方面提出要求,指導推進全省政府網站健康、快速、有序發展。大力協調省有關部門,於12月28日建成並上線運行全省政務服務集約化平台(一期),提供信息查詢、解讀回應、互動交流等服務,下一步擬在一期工作的基礎上打造全省政府網站集約化平台,真正打造成為民服務的“品牌”和展示青海營商發展環境的“名片”。
對青海政務微信客戶端進行升級改版,信息承載能力和便民服務功能顯著提升。各部門結合自身實際,通過開通微博微信公眾號和熱線電話等,為廣大民眾提供便捷的服務。省編辦開通“簡政放權與你我息息相關”微信平台,通過“哪些‘奇葩證明’還在困擾你? ”等欄目,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獻言獻策。省交通運輸廳通過廣播、電子郵件、電話、報刊,公眾出行服務網、青海交通微信公眾平台、青海路網微信、微博,發布各類交通路況信息,解決公眾出行中的各類問題,方便公眾出行。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啟動食品藥品投訴舉報電話平台,實現了投訴舉報的統一接聽、受理、轉辦和回復。省質監局建成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核管理平台,實現了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報名、申請、審核、批准網上辦理,創新了行政許可審批工作模式。省政府行政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省、市(州)、縣(區)三級行政服務和省、市(州)兩級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的政務服務平台,並逐步部署到省政務雲平台上進行聯調聯試。
(三)強化能力建設,提升服務水平。根據國辦有關要求和政務公開專項培訓計畫,以政務“五公開”為主題,完成省、市(州)、縣(區)政府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400餘人參加的全省政務公開業務培訓和電子政務雲技術培訓。同時,應邀赴各委辦廳局和省有關單位開展政務公開專題講座,穩步提高基層單位和部門的政務公開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年內,各級政府、各部門通過以會代訓、專題講座等形式培訓人員5077人(次),舉辦各類培訓班114(次),全省政務公開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二、主動公開信息情況
(一)主動公開的方式及數量。一年來,全省各地區各部門通過不同多種渠道和方式主動公開各類政府信息48.57萬件,同比增長30.5% 。其中,省級單位公開19.17萬件,同比增長23.4%;各市州(縣)公開信息28.42萬件,同比增長36.9%;其他部門公開0.98萬件,同比增長5.4%。全省自《條例》實施以來,已累計公開政府信息310.59萬件。
全省共制發規範性檔案282件,主動公開規範性檔案282件,公開比例100%。各級人民政府通過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10080條,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344956條,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19800條,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54751條,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56160條。
(二)主動公開的重點內容及範圍。
1.圍繞深化改革,全力推進公開。一是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信息公開。堅持以清單管理推進簡政放權,及時向社會公開各類清單。在2015年“兩個清單”編制工作的基礎上,根據法律法規立改廢釋和職權變化情況,對30餘家單位800餘項清單事項進行動態調整。截至目前,8個市州、46個縣市區行委和50餘個省級部門權責清單體系全面建成,全部在政府網站公開,權責清單管理邁上動態化、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清查梳理工商登記審批事項,將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減少為24項,後置審批事項更新為136項,編制公布了《青海省人民政府擬決定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等事項目錄》(共44項)。清理、整合、規範全省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公共服務事項、收費事項等多個行政服務事項清單,在政府網站公開《青海省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清單》(青政辦〔2017〕62號)、《青海省政府各部門公共服務事項清單》、《青海省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2017年本)》、《青海省級政府定價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和《財政行政服務事項實施清單》,進一步最佳化了發展環境,激發了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構建了權責一致、分工合理、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政府職能體系。二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信息公開。以最佳化供給、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積極做好惠農政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業補貼、草原生態保護獎補、農牧民創新創業、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等重大政策、重點改革任務、重大工程項目的執行措施、實施步驟、責任分工、監督方式和工作落實情況公開,定期公布農產品價格信息和省內批發市場價格,確保政策公開到位、管理執行到位、監督檢查到位。三是推進市場監管公開透明。財政金融領域,省財政廳在重大改革方案、重要財政政策和民生政策制定過程中,充分徵求各地區、各部門和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增強工作的透明度和科學性;建立了政府債務情況常態化公開機制,通過中國債券信息網將政府債務限額、餘額和債務發行、使用、償還等有關情況主動向社會公開,全年共披露50餘份發債檔案、4批債券發行結果。人行西寧中心支行在入口網站發布金融數據、工作動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等信息1200餘條,公開執法信息15000餘條,在青海日報、省政府入口網站、新華網、搜狐網、網易新聞刊發《青海設立4957個惠農金融服務點 農牧民足不出村便可享受金融服務》、《去年945億元金融資本助力我省脫貧攻堅》、《青海:金融“貸”動產業精準扶貧》等稿件80餘篇。房地產市場監管領域,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充分利用房地產市場信息日報系統、房地產信息系統和微信公眾平台及時公開最新政策檔案、資質審批條件和流程時限、工作動態等信息。省國土資源廳積極指導、督促各市州及時規範發布土地供應計畫、出讓公告、成交公示和供應結果信息,在政府網站按季度公布房地產用地供應數據、城市地價動態監測數據等,正確引導社會輿論,防止了虛假宣傳和惡意炒作。食品藥品監管執法領域,以維護公眾健康權益、保護企業正當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出台《青海省食品生產經營領域“紅黑名單”管理公示制度》和《關於加快推進食品藥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方案》等檔案,建立了食品藥品企業失信和黑名單平台、食品藥品信用和雙公示平台,公開食品藥品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曝光食藥違法行為80餘件(次),達到了發現問題、形成震懾的效果。及時公開食藥領域行政審評審批、抽檢信息、監管動態、專項整治結果、停產停業整頓、收回或撤銷證書等情況,發布消費警示信息。2017年公開各類監管信息4292條,公布食品抽檢信息52期,保健食品抽檢信息4期,藥品抽檢信息4期,醫療器械抽檢信息2期,化妝品抽檢信息2期,問題產品查處率和信息公示率均達100%。智慧財產權領域,推進侵犯智慧財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繪製並公開專利行政執法事項流程圖,公開專利行政執法檢查結果10餘次,查處假冒專利案件13件。對新鑑定的科技成果,新組建的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申報國家科技獎勵項目、全省科技獎勵重大貢獻獎項目、國際科技合作獎項以及一二三等獎項目,學科帶頭人選拔認定、優秀學科帶頭人的考核認定等情況進行全面公示,接受社會監督。產品質量領域,開展消費升級和質量提升行動,全年發布消費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12期,對全域旅遊、體育健身、健康管理等領域的消費情況進行分析預測。組織開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主動公開產品質量監督檢查情況通報8期。建立了產品質量安全檔案和質量失信“黑名單”,發布消費提示,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旅遊市場領域,圍繞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依法公開檢查事項清單、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明確檢查依據、主體、內容、方式、標準、程式等,及時公布檢查結果和查處情況。紮實推動旅遊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設,對企業作出的行政許可準予、變更、延續、撤銷以及行政處罰、檢查和企業嚴重違法失信等信息進行公示。全面做好旅遊發展資金分配、使用情況和導遊員年審、考核、培訓及相關標準、程式、內容等公開工作,推進旅遊市場健康持續發展。雙隨機抽查方面,梳理8個市(州)、42個省直部門和46個縣(市、區、行委)隨機抽查事項272項,編制公布了《青海省級政府各部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及時公布抽查結果和查處情況,體形成了體系完整、責任明確、高效順暢、監督有力的政府部門聯合懲戒失信主體工作機制。印發《青海省人民政府關於第二批清理規範省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定》(青政〔2017〕77號),進一步強化中介服務事項、收費、機構、過程和結果公開,有力推動“紅頂中介”、“二政府”問題的解決。企業信用信息領域,依託工商綜合業務系統和網際網路,建成了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青海)平台,對企業信用信息、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等進行公示。完善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信用青海網站建設,54家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已實現與省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數據對接,歸集入庫信用信息4523萬餘條,向國家平台上傳1199萬餘條,信用青海網站已累計發布各類信用信息100萬餘條,向社會公示聯合獎懲案例160餘起。四是推進政務服務信息公開。立足省情實際,周密安排部署,印發《2017年市(州)、縣(區、行委)人民政府行政服務中心規範化建設考核標準》《2017年市(州)、縣(市、區、行委)人民政府行政服務中心規範化建設考核標準的通知》《關於加強行政服務中心規範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全省提升行政服務效能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等檔案,推進全省行政服務標準化、規範化。編制公布了《青海省擬取消基層開具涉及民眾辦事創業證明目錄(177項)》,方便了民眾辦事,減輕了基層工作負擔。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建成青海省政務服務集約化平台(一期),架起了資源共享、信息惠民、有效服務的橋樑,為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注入了活力。
積極推進服務企業信息公開。省工商局大力推進個體工商“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進一步整合了14個部門的31項涉企證照事項,在全國率先實現“三十六證合一”, “一套材料、一表登記、一窗受理”的登記模式初步實現,有效降低了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以“多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為契機,推進多家政府部門信息歸集共享和數據交換,為實時監控、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提供了保障。2017年,歸集全省53個政府部門企業信用信息130000餘條。大力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制度改革,省工商局通過工商登記電子管理系統網上受理工商登記審核,將傳統的“面對面”服務轉變為“鍵對鍵”服務,實現了工商登記服務從8小時向24小時延伸,釋放了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最為便利、最為高效的改革紅利。做好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全面公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接收、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調配派遣、高校教師資格證書補發換髮、省內中等職業學校補辦學歷證明書、普通高考成績覆核和成人高考成績覆核等6項公共服務事項標準規範,方便民眾查閱。省衛生計生委建立價格公示制度,在醫院門診、住院部大廳等顯著位置公示診療項目、藥品及價格、服務收費和專家信息,利用手機等信息化手段,為住院和門診病人提供就診項目、費用等查詢服務,方便民眾及時掌握收費明細,“交明白錢、記放心賬”;以青海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網站為載體,及時公開招標公告、招標檔案、企業信息、產品價格、評標結果等信息,廣泛接受社會監督。省公安廳通過入口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公開戶政、出入境、交管、消防、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等方面的便民服務信息,極大地方便辦事民眾。
2.圍繞經濟發展,全力推進公開。一是加強預期引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政府入口網站為載體,圍繞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加大深化改革、“雙創”、最佳化產業結構、擴大對外開放等方面政策措施的公開力度,拓寬公開領域,有效穩定了市場預期。省統計局每季度召開全省經濟運行情況統計新聞發布會,在各大省內外媒體全文或重點擇要刊登,擴大了傳播範圍;對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的重點統計數據,配發解讀文章,多層次、多角度分析數據波動原因及經濟運行特徵,解讀經濟形勢。2017年在青海統計信息網發布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報告18期、《統計快訊》94期、《統計對比資料》18期、《信息專報》76期、《統計報告》34期、《統計與調查》11期,引導公眾正確認識經濟形勢。二是推進新產業、新動能信息公開。圍繞新技術、新產業、新動能、新模式,加大政策措施發布解讀工作力度,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省發展改革委在出台製造業強省、創新創業、推動新產業發展、改造傳統產業等政策措施時,認真做好宣傳解讀工作,加大公開力度,釋疑解惑。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在制定產業監管政策時,通過徵求意見、聽證座談等方式,擴大市場主體參與度。省科技廳注重收集公眾對發展新產業、培育新動能政策的反應,主動及時做好輿論引導工作。三是推進政府投資重大建設項目信息公開。把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領域政府信息公開作為政務公開的重要內容,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保障人民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省發展改革委在省政府入口網站公開180餘項重點項目,定期通報項目審批、進展情況、完成投資和建設情況等。省財政廳通過PPP綜合信息平台對外發布項目116個,全面梳理和完善已發布項目的信息和檔案資料,為項目發起單位與PPP諮詢機構、社會資本對接提供信息服務。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通過省工程建設監管和信用管理平台向社會公開工程項目施工圖審、中標、質量安全報監、施工許可、竣工備案等信息。截至目前,共收錄工程項目中標、契約備案、施工圖審查、質量安全報監、施工許可等各類信息8000餘條。西寧市政府頒布了《地下綜合管廊管理辦法》,對地下管廊建設規劃、運營維護、法律責任等通過立法方式予以明確。海東市政府通過公開招投標、公示牌、宣傳手冊、電視滾動播放等方式,向社會公開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有關信息。四是推進公共資源配置信息公開。不斷規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秩序,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透明運行,印發《青海省公共資源交易平台管理暫行辦法》和《關於規範辦理CA數字證書業務的通知》,縮短了辦理CA數字證書的時間,使企業辦理入庫更加方便快捷。印發《關於房屋建築和市政工程項目實行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的通知》《水利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實行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的通知》等檔案,推進省級房建項目施工招投標實現電子化交易,順利上線水利項目的電子化招標,正在完善公路交通工程項目電子化交易系統。組建5584名專家組成的省級綜合評標專家庫,實現了省級綜合評標專家庫電子系統在全省範圍內資源共享。指導和規範全省公共資源項目進場交易範圍,不斷提高公共資源配置效率。2017年全省各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累計進場交易項目12967 個,交易額889.27億元,其中,省級平台進場交易項目5181個,交易額332.92億元。五是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信息公開。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政策、轉讓、許可、合作和作價等信息和科技計畫項目全過程公開,由第三方科技服務機構組建的受理中心承擔受理工作,實現了申報公開、過程受控、全程監督;對經過形式審查的項目開展專業技術、經濟和經費預算等方面的專家評審,紀檢部門全程參與監督,確保立項過程公開公正。依據評審專家組打分排序,將全年組織計畫安排的科技計畫項目的名稱、主要內容及指標、承擔單位、資助經費等內容在政府網站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六是推進減稅降費信息公開。認真落實國家普遍性降費措施,全面貫徹“營改增”過渡期、簡併增值稅稅率結構、小微企業等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全面清理規範涉企收費,取消、停徵27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全部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及時公開全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和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有力推動清理涉企收費政策落實。在省政府入口網站發布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執行情況,定期公布參加社會保險情況,釋放改革紅利。七是推進國有資產和企業運營監管信息公開。建立企業國有資產監管重大信息公開制度,及時準確披露企業國有資本整體運營、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及經營業績考核、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等信息。健全國有企業信息公開制度,統籌推進公司治理及管理架構、生產經營、財務狀況等信息公開。八是推進財稅相關信息公開。堅持把財政預決算公開作為政務公開的重要抓手,以點帶面,不斷擴大財稅信息公開範圍,拓展公開的深度。省財政廳在做好“四本預算”(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障預算)公開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公開國有資產占用情況、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專項資金安排使用等內容。及時公開年度財政總決算和部門決算信息,按月公開財政收支執行情況,全年通過省政府採購信息網,及時完整公開政府採購制度政策、集中採購目錄、採購項目公告、採購檔案、採購契約等各類信息27500餘條;省地稅局公開稅收收入統計數據、納稅信用信息和重大稅收違法信息,對加強稅收征管、最佳化稅收環境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3.圍繞民生改善,全力推進公開。一是推進扶貧工作信息公開。通過網站、報紙等載體及時公開精準扶貧政策措施、重大項目、管理制度、資金分配,易地搬遷脫貧項目安置人數、搬遷安置方式、建設內容及補助標準、項目投資及資金籌措情況,接受社會各界和廣大民眾監督;對整村整社搬遷安置的項目村和已搬遷入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掛牌公示;督促指導市區縣公開扶貧開發項目,全面落實公示公告制。二是推進環境保護信息公開。2017年8月8日至9月8日中央第七環保督察組進駐期間,推出“中央環保督察”系列“進行時”、“邊督邊改在基層”等多個專欄。期間,中央媒體共刊播我省環保督察相關報導589篇,省主要媒體刊播相關報導1957篇、新媒體刊播相關稿件2072篇。持續推進空氣品質和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及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及企業自行監測結果信息公開,全面開展空氣品質預警預報工作,向社會及時發布空氣品質預警預報信息。並對湟水流域幹流和支流出境斷面水質狀況按季進行通報。全年公布地表水質月報12期、城鎮環境空氣品質狀況月報12期。同時,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受理情況、審批結果、驗收結果和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等予以公開,便於公眾查閱和監督,全年公開環評審批項目13個,“三同時”驗收項目39個。全面公開“河長制”工作實施方案、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體系建設情況、省級責任河長主要河湖名錄、管理保護目標、河長制落實情況和河湖保護情況,發布各類信息200餘條。三是推進社會救助信息公開。紮實做好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醫療、教育、農村住房、供暖、臨時救助等方面政策檔案解讀工作。在各市(州)政府入口網站和民政信息網公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享受低保待遇、特困供養人員、醫療救助對象、臨時救助對象的人次數、資金支出情況。推進救災物資調撥情況公開,及時公開物資調撥時間、數量、品種等信息,推進社會救助事業在陽光下運行。四是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公開。通過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入口網站和青海人社微信公眾號發布全省促進就業、技能培訓、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工資分配、勞動關係等涉及民生的各類政策法規、措施辦法和工作動態,全年編髮《青海人社信息》596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五是推進城鎮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和農牧民危舊房改造信息公開。保障性住房方面,抓好年度建設計畫、項目信息、分配政策、辦事指南、分配情況等各環節公開,各市州從政策措施、保障房源、保障對象、審批流程、分配結果和退出情況等方面實行“六公開”,做到保障房分配信息公開全覆蓋、無盲區。棚戶區改造方面,從拆遷安置政策、項目審批程式、房屋評估結果、房屋產權認定、工程建設招投標、回遷房屋情況、工程驗收情況、物業管理情況等八方面向社會公開有關信息。農牧民危舊房改造方面,嚴格執行危舊房改造補助工作程式,實行三級審核(農戶自願申請、村民代表民主評議、鄉鎮審核、縣級審批),村、鄉(鎮)、縣(市)三榜公示;製作政策明白卡,明確補助對象、建設標準、審批程式、補助標準和資金撥付方式,在每家每戶張貼,擴大政策知曉度。公積金管理方面,每年3月底前通過政府網站公開上一年度公積金繳存機構概況、業務運行情況、主要財務數據、資產風險狀況、社會經濟效益等重要信息。六是推進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信息公開。公開統籌推進縣域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等涉及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廣泛解讀、宣傳、報導;以縣(區)為主公開義務教育劃片工作程式、內容、結果、招生範圍、招生條件、學校情況、招生結果、隨遷子女入學辦法、入學流程、證件要求和辦理方式等信息,接受社會監督;通過青海省教育考試網發布各類通知公告130餘條、招考動態40餘條、法規政策檔案20餘份,為考生提供了公開、便捷、高效的服務;召開6次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廣泛發布高考組織情況及各批次錄取情況;對享受全國普通高考貧困專項、高校專項、高校自主招生和高考加分政策的考生名單實行省、市(州)、考區、學校四級公示。公布《青海省“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青海省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青海省“十三五”健康老齡化工作的實施意見》和《青海省國民營養實施計畫(2017—2030年)》等政策檔案,做好涉及公眾較為關注的衛生計生資源、醫療服務、醫藥費用、疾病控制與公共衛生、計畫生育、婦幼衛生、食品安全、衛生監督等基本情況和一般醫用耗材集中招標採購、掛網採購的目錄相關信息的公示公布工作。
三、政策解讀回應情況
2017年,我省把補齊政策解讀工作短板作為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舉措,建立完善政策檔案解讀工作機制,印發《關於做好行政機關政策檔案解讀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通過政府網站、新聞媒體、新媒體、新聞發布會等多種渠道和方式對政策檔案進行解讀,報送省政府擬以省政府和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的檔案一律報送解讀材料,實現解讀材料和檔案同步起草、同步審簽、同步發布,增進公眾對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和改革舉措的理解和認同。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完善輿情收集、研判和回應工作機制,特別是省直各部門通過發布權威訊息、組織專家解讀、召開新聞發布會、接受媒體專訪等形式及時解答回應公眾關切,消除疑慮、誤解,發揮正面引導作用。
2017年,全省各級政府、各部門通過貫徹落實會議、講座、發表文章、編輯期刊、新聞發布、媒體採訪、線上線下互動等方式解讀政府政策檔案、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信息5486件,及時發布和解讀經濟發展、社會事業、扶貧攻堅、安全生產、環境保護、重大活動情況和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政策信息,發布政策解讀稿件2647篇,舉辦新聞發布會117場,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64場,通過政府網站舉辦線上訪談161次,主要領導同志直接接受訪談70次。同時,通過微博微信回應熱點事件1066次,通過電話熱線、信件等其他方式回應公眾7493件。
四、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2017年,全省各級政府共受理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435件。
從申請途徑看,當面申請97件、傳真申請55件、網上申請84件、信函申請199件。從申請內容看,主要涉及社會保障、征地補償、財政預決算、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從申請屬性看,主動公開範圍113件,同意公開答覆數260件,同意部分公開答覆8件,不屬於本行政機關公開20件,申請信息不存在9件,告知作出更改補充4件,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8件。不同意公開13件(不同意公開主要因為涉及工作過程性信息、商業秘密件、個人隱私信息)。按照規定和要求,各級政府所受理的依申請件均在規定時限內予以辦結。
五、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複議、行政訴訟、舉報投訴情況
2017年,各級政府、各部門收到涉及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複議數量和行政訴訟數量分別為58件和88件。全省涉及行政複議的案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24件,被依法糾錯5件,其他情形29件;行政訴訟案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駁回原告訴訟請求56件,被依法糾錯8件,其他情形24件。各級政府、各部門未收到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舉報或投訴。
六、政府信息公開機構建設、經費保障和培訓情況。
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全省共設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129個;共設定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數548個;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人員837人,其中,專職工作人員80人,兼職工作人員757人。各地區、各部門用於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項經費222.17萬元。全省共召開政府信息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198次,舉辦各類培訓班254次,接受培訓人數達8502人(次)。2017年全省各地區、各部門未收取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有關任何費用。
七、存在不足及下步工作舉措
雖然我省的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國家的要求相比,與兄弟省份相比,依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思想認識仍不到位。部分地區和部門對政務公開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未設立專門機構,領導小組專題會議制度落實不到位,政務公開工作推進缺乏力度。二是工作制度尚不完善。政策解讀工作制度不夠完善,解讀隊伍尚未建立,對本單位本部門制發的政策檔案的解讀信息發布不及時、不到位;大部分地區和部門督查考核評價機制不健全,工作尚未開展。三是平台功能還不健全。各級政府網站建設結構功能單一,在數據共享、便民服務、互動交流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四是服務水平有待提升。三級行政服務大廳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不充分,部門間數據共享不徹底,信息孤島依然存在,與國家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要求相比存在差距。
2018年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要以完善制度機制、加強平台建設、強化督查考核、促進工作落實為突破口,儘快補齊短板,努力實現2020年全省政務公開工作總體邁上新台階的目標,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持續健全制度機制。一是督促指導各地區各部門儘快整合最佳化政務公開工作機構,理順、健全領導體制機制,調整充實工作力量,加快形成各級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指導各地各部門將“五公開”內容落實到辦文、辦會程式,探索建立省政府重大決策預公開相關制度,涉及民眾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點工程項目,在決策前廣泛聽取公眾意見建議,增強決策透明度和科學性。三是督促指導省政府各部門在梳理本部門本系統公開內容的基礎上,編制發布本部門主動公開目錄,解決公開不全面、不規範、不及時的問題;不斷規範依申請公開,進一步明確和規範答覆主體、時限、程式、流程和規範等,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依規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四是加大對3個縣(區)開展基層政務公開試點工作的督查指導力度,鼓勵試點縣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努力創新,創造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為全面推行奠定基礎。五是加快建立政策解讀專家隊伍,發揮政策制定者和專家學者作用,全面解讀政府政策。同時,充分拓展省政府門戶網資源,運用數位化、圖表圖解、音頻視頻等方式展現解讀內容,使政策解讀更加現象生動,貼近民眾,使廣大民眾“看得見、聽得懂、能接受”。六是按照新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精神,結合省情實際,制定我省貫徹落實辦法,抓好落實。
(二)加強平台建設。一是統一全省政府熱線平台,建立全媒體政府熱線平台,為企業和民眾提供7×24小時的諮詢、互動、監督等線上服務,切實解決各類政府熱線“號難記、話難通、訴難求、事難辦”等問題。二是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和《青海省政府網站管理辦法》要求,以青海省政務服務集約化平台啟動上線為契機,年底前完成全省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同時,充分發揮政府入口網站信息公開第一平台作用,提高政府網站信息公開、政策解讀、輿論引導、回應關切和便民服務水平,著力提高政務公開平台集約化、信息化水平。三是認真落實《2018年度“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集約化之窗線上訪談工作方案》,協調各地區各部門主管領導完成30期線上訪談節目錄播,解讀各領域重大政策措施,釋疑解惑,引導預期。
(三)強化督查考核培訓。一是充分發揮檢查考核和第三方評估在政務公開工作中的“指揮棒”作用,認真落實《青海省政務公開考核辦法》,定期對政務公開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年底組織開展第三方評估和實地考核,進一步強化工作的有效落實。二是加強對各級政府、各部門的工作指導,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考核的工作格局,為推進政務公開工作提供堅實保障。三是年內集中開展一次政務公開宣傳月活動,持續廣泛宣傳政務公開工作,擴大知曉度和影響力,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統籌協調推進的良好氛圍。四是以政務“五公開”為主題,按照2018年對全省從事政務公開工作人員培訓一遍的要求,年內完成2期省、市(州)、縣(區)政府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的培訓任務,確保培訓全覆蓋。
填報單位(蓋章):
統 計 指 標
單位
一、主動公開情況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相同信息計1條)
485747
其中:主動公開規範性檔案數
282
制發規範性檔案總數
282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1.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數
10080
2.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數
344956
3.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
19800
4.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
54751
5.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
56160
二、回應解讀情況
(一)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
(不同方式回應同一熱點或輿情計1次)
5486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1.參加或舉辦新聞發布會總次數
117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次數
64
2.政府網站線上訪談次數
161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站線上訪談次數
70
3.政策解讀稿件發布數
2647
4.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
1066
5.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
7493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一)收到申請數
435
1.當面申請數
97
2.傳真申請數
55
3.網路申請數
84
4.信函申請數
199
(二)申請辦結數
435
1.按時辦結數
435
2.延期辦結數
0
(三)申請答覆數
435
1.屬於已主動公開範圍數
113
2.同意公開答覆數
260
3.同意部分公開答覆數
8
4.不同意公開答覆數
13
其中:涉及國家秘密
9
涉及商業秘密
1
涉及個人隱私
0
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0
不是《條例》所指政府信息
1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2
5.不屬於本行政機關公開數
20
6.申請信息不存在數
9
7.告知作出更改補充數
4
8.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數
8
四、行政複議數量
58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
24
(二)被依法糾錯數
5
(三)其他情形數
29
五、行政訴訟數量
88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數
56
(二)被依法糾錯數
8
(三)其他情形數
24
六、舉報投訴數量
0
七、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的費用
萬元
0
八、機構建設和保障經費情況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
129
(二)設定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數
431
(三)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數
837
1.專職人員數(不包括政府公報及政府網站工作人員數)
80
2.兼職人員數
757
(四)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費(不包括用於政府公報編輯管理及政府網站建設維護等方面的經費)
萬元
222.17
九、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一)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數
198
(二)舉辦各類培訓班數
114
(三)接受培訓人員數
人次
507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