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廣東省河源市)

河源市

廣東省河源市一般指本詞條

河源市,廣東省轄地級市,別稱“槎城”,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東江中上游、韓江上游和北江上游,東靠梅州市,南接惠州市,西連韶關市,北鄰江西省贛州市;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全市總面積15654平方千米,下轄1個區、5個縣。截至2022年末,河源市常住人口284.1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0.25%。

河源市戰國時屬楚,秦、漢、三國、晉時期均屬古龍川縣地,歸南海郡管轄。明洪武元年(1368年),惠州路改為府,河源屬惠州府轄。民國十四年(1925年),河源隸屬東江行政委員會公署。1988年1月,河源撤縣設定地級市。

河源市是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南越王趙佗曾擔任龍川縣首任縣令,是客家人開發嶺南最早的地區,是全國最早建立蘇維埃政府的地方之一,是廣東最早的解放區;同時,河源市也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在廣東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中,河源市屬於生態功能區;2018年—2020年,空氣品質優良率和地表水省考斷面水環境質量均居於全省第一。

2023年,河源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348.22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72.63億元,同比增長6.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499.12億元,同比增長4.7%;第三產業增加值為676.47億元,同比增長2.9%。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綜述,公路,鐵路,公共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歷史文化,地名來源,方言,風景名勝,名優特產,著名人物,榮譽稱號,對外交往,

歷史沿革

《和平縣誌》記載,和平縣在唐虞時屬南交之地,三代(夏商周)時為揚州之地,後來是百越之地。河源縣亦屬百越之地,在《禹貢》列為揚州之域。其餘各縣,均如是。公元前214年,秦置南海郡之前,(《史記 貨殖列傳》)各個聚落(又稱方國)獨立,各自為政。
秦、漢、三國、晉時期均屬古龍川縣地,歸南海郡管轄。
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析龍川地置河源、新豐二縣,仍屬南海郡。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析南海郡置梁化郡(即惠陽梁化),河源改屬梁化郡轄。
隋開皇十年(590年),平陳後改梁化郡設定循州(治今龍川佗城)。開皇十一年(591年),省龍川,併入河源縣,為循州屬。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新豐為休吉縣。隋大業元年(605年),又省休吉,併入河源縣,改循州為龍川郡,河源屬龍川郡轄。
唐武德五年(622年),析河源置石城縣,龍川郡復名循州。唐貞觀元年(627年),又罷石城縣。唐嗣聖元年(684),改循州為雷鄉郡。唐天寶四年(745年),改雷鄉郡為海豐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稱循州。至南漢大寶元年(958年),遷循州於雷鄉,改舊循州治為禎州,河源與博羅、海豐、歸善縣均屬禎州轄。
宋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仁宗趙禎諱,改禎州為惠州。宣和二年(1120年),改惠州為博羅郡。紹興三年(1133年),復稱惠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惠州升路,河源屬惠州路轄。
明洪武元年(1368年),惠州路改為府,河源屬惠州府轄。正德十三年(1518年),龍川析土置和平縣。隆慶三年(1569年),由長樂縣(今五華縣)、歸善縣(今惠陽惠東)析土置永安縣(1914年改稱紫金縣)。崇禎六年(1633年),河源分割忠信二圖之地置連平州。
清代,河源屬惠州府轄。
民國八年(1919年),河源屬廣東潮循道,道旋廢。民國十四年(1925年),河源隸屬東江行政委員會公署。民國十七年(1918年),河源屬東江善後委員會公署。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東江綏靖委員會公署轄。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河源隸屬廣東第四區行政專員公署。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第四區行政專員公署由惠州移駐河源。1949年,改稱第六區行政專員公署。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河源先後隸屬東江行政委員會、東江行政專員公署、粵東行政專員公署。1956年,隸屬惠陽地區專員公署。1959年,惠陽地區撤銷,屬韶關地區專員公署管轄。1963年,恢復惠陽地區,河源又劃歸惠陽地區轄。
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河源撤縣設定地級市,原河源縣劃分為河源市源城區和郊區;河源市轄源城區、郊區、和平縣、龍川縣、紫金縣、連平縣。1993年11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河源市郊區改名為東源縣。
2014年5月20日,河源江東新區正式掛牌成立。
2015年2月,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成為粵東西北地區首個國家級高新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底,河源市共轄1個市轄區(源城區)、5個縣(東源縣和平縣龍川縣紫金縣連平縣);另設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河源市江東新區、河源市燈塔盆地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全市共有95個鄉鎮、6個街道辦事處,1251個村委會、200個社區居委會。
河源市行政區劃(2021年)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河源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東江中上游,東靠梅州市,南接惠州市,西連韶關市,北鄰江西省贛州市。其範圍是北緯23度10分至24度47分,東經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河源市中心城區與廣州深圳香港的直線距離均在200千米以內。全市總面積1.5654萬平方千米。
河源市

地形地貌

河源市處於粵東北山區與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區的結合部,屬山地丘陵地區。境內地勢東北向西南傾斜,粵贛邊境山高嶺峻,最高峰連平縣黃牛石頂,海拔1430米。山脈多北東走向,主要山脈有北西部九連山脈。斜貫中部的羅浮山脈及南東邊緣的蓮花山脈東江新豐江縱貫全境,山嶺與盆地相間,在山間和東江邊分布著沖積小平原和寬廣的谷地。

氣候

河源市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氣溫20.7℃,常年總降水量1767.2毫米,常年日照時數1687.0小時。冬半年盛行東北季風,天氣較為乾冷;夏半年盛行西南和東南季風,高溫多雨。

水文

河源市水系分為東江北江韓江三大流域,東江流域面積13737平方千米,約占全市面積的87.3%;北江流域面積326平方千米,約占全市面積2.1%;韓江流域面積1670平方千米,約占全市面積10.6%。
河源市境內第一大河流為東江。東江是珠江流域的四大水系之一,發源於江西省尋烏縣椏髻缽山,上游稱尋鄔水,自東北向西南流經龍川縣合河壩,匯合安遠縣三百山的定南水後稱為東江。東江流經市境內龍川、和平、東源、源城和江東等縣區。河源市境內東江幹流長193.6公里。
河源市第二大河是新豐江。新豐江是東江水系最大支流,位於東江右岸,穿過河源市區而匯入東江,新豐江在河源市境內長85.6公里、流域面積4817平方公里。1960年在新豐江築壩,建成廣東省最大水庫(新豐江水庫)。
河源市境內較大的河流還有秋香江浰江。秋香江在古竹鎮匯入東江,幹流長144公里,市境內流域面積1590平方公里;浰江發源於江西省龍南市,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和平縣,全長102公里,流域面積1059平方公里,於和平縣東水鎮匯入東江。韓江水系主要在河源市紫金縣、龍川縣;北江水系主要在連平縣。

自然資源

水資源

2022年,河源市水資源總量160.4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03.1億立方米。年降水量1935.59毫米,比上年增加67.9%。年末全市大型水庫蓄水總量98.22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5.21億立方米。東江幹流水質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新豐江水庫水質保持國家地表水Ⅰ類標準,全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生物資源

截至2021年末,河源市共有野生植物280科、1645屬、7055種;栽培植物633種,分隸於111科、361屬;有真菌1959種,其中食用菌185種,藥用真菌97種。全市有陸生脊椎動物829種,其中獸類124種、鳥類510種、爬行類145種、兩棲類50種。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蟒蛇,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水鹿白鷳(省鳥)等,省重點保護動物棘胸蛙、沼蛙、平胸龜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南方紅豆杉伯樂樹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桫欏半楓荷等。在植被類型中,有屬於地帶性植被的北熱帶季雨林、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中亞熱帶典型常綠闊葉林。
河源市擁有世界上罕見的集恐龍蛋化石、恐龍骨骼化石、恐龍足跡化石“三位一體”的恐龍地質遺蹟資源,館藏恐龍蛋化石居世界之首。
截至2022年末,河源市共有自然保護地97個,面積33.4萬公頃,占全市土地面積21%;其中自然保護區5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8個、市級6個、縣級38個),面積26.3萬公頃;森林公園33個,面積3.9萬公頃;濕地公園11個,面積2.87公頃;地質公園1個,面積0.33萬公頃。全年完成低產低效林改造面積5014公頃(含油茶低改701公頃);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15.81萬公頃,增長2.3%;全民義務植樹576.93萬株。共有自然保護地97個,面積33.39萬公頃,占全市土地面積21%;其中自然保護區52個,面積26.30萬公頃;森林公園33個,面積3.89萬公頃;濕地公園11個,面積2.87萬公頃;地質公園1個,面積0.33萬公頃。
河源市自然保護地選錄

土地資源

截至2021年末,河源市共有農用地面積140.77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4.35萬公頃,林地面積118.53萬公頃),建設用地面積9.57萬公頃,水域面積370平方千米。

礦產資源

截至2021年末,河源市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有36種,其中鐵礦保有儲量約1.28億噸,占全省總儲量25%,鎢礦保有儲量12.18萬噸,占全省總儲量23.3%,稀土礦儲量不少於28萬噸(氧化物)。地熱資源豐富,已查明34處溫泉點。大頂鐵礦是華南地區最大的露天鐵礦,螢石礦、稀土礦儲量居全省首位。

人口

截止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3.8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3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7.4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1.96%,比上年末提高1.71個百分點。年末戶籍總人口369.1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09萬人。
河源市(廣東省河源市)
河源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
河源市少數民族戶籍人口3萬多人,共48個民族,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全市有1個畲族鄉、9個畲族村,東源縣漳溪畲族鄉是全省唯一的畲族鄉。河源籍海外華人華僑約36萬人,港澳台同胞約21萬人。

政治

河源市領導機構組成人員名單(截至2024年5月)

經濟

綜述

2023年,河源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348.22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72.63億元,同比增長6.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499.12億元,同比增長4.7%;第三產業增加值為676.47億元,同比增長2.9%。
2023年,河源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1348.22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2.63億元,增長6.2%,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19.4%,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0.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499.12億元,增長4.7%,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43.0%,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676.47億元,增長2.9%,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37.6%,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2.5:37.0:50.5調整為12.8:37.0:50.2,第一產業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所占比重與上年持平,第三產業所占比重比上年回落了0.3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7472元,增長4.0%。
源城區地區生產總值546.04億元,增長2.5%;東源縣地區生產總值181.68億元,增長5.4%;和平縣地區生產總值135.22億元,增長5.0%;龍川縣地區生產總值181.62億元,增長6.0%;紫金縣地區生產總值197.45億元,增長4.0%;連平縣地區生產總值106.20億元,增長4.6%;其中,江東新區地區生產總值73.61億元,增長3.0%。
河源市(廣東省河源市)
2019年-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
參考資料來源:
2023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1.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57.2%,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4.1%,第三產業投資下降2.7%。民間投資增長13.2%;基礎設施投資增長7.0%。先進制造業中,石油及化學投資增長42.6%,裝備製造業投資增長15.1%;優勢傳統工業中,家用電力器具製造業增長77.9%,食品飲料業增長73.3%。分行業看,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72.0%、108.1%和55.7%。
2023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8.14億元,比上年增長2.4%。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96.32億元,增長2.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91.81億元,增長3.4%。從消費類型看,商品零售356.32億元,增長1.9%;餐飲收入31.81億元,增長9.2%。限額以上單位實現零售額119.47億元,下降6.7%。
2023年,全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91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稅收收入38.18億元,增長12.3%,非稅收入34.73億元,下降1.7%。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33.61億元,比上年下降0.7%;其中,交通運輸、科學技術、教育支出分別增長10.6%、6.1%和3.3%。
2023年,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64元,比上年增長6.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95元,比上年增長5.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5元,比上年增長8.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5%。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1.56:1縮小為1.52:1(農民收入為1)。
河源市境內主要工業園區

第一產業

2023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68.11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農業產值152.13億元,增長3.5%;林業產值47.57億元,增長10.3%;牧業產值56.09億元,增長9.6%;漁業產值7.57億元,增長5.9%;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4.75億元,增長10.8%。
2023年,全年糧食種植面積為13.37萬公頃,比上年減少372公頃。糖料種植面積692.93公頃,比上年增加17公頃;油料種植面積2.48萬公頃,比上年增加276公頃;蔬菜種植面積4.18萬公頃,比上年增加989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81.46萬噸,其中,稻穀77.17萬噸。花生產量8.02萬噸,增長1.2%;甘蔗產量5.19萬噸,增長1.9%;蔬菜及食用菌產量85.07萬噸,增長2.4%;水果產量49.13萬噸,增長4.0%;茶葉產量0.90萬噸,增長9.8%。水產品總產量5.19萬噸,增長6.1%。
2023年,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20.45萬噸,比上年增長11.4%。其中,豬肉產量11.82萬噸,增長9.7%;雞肉產量6.15萬噸,增長13.5%。年末生豬存欄97.37萬頭,增長2.9%;生豬出欄152.40萬頭,增長11.7%。
2023年,全年農機補貼332.15萬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83.71萬千瓦,比上年增加1.44萬千瓦。全市現有實施“公司+農戶+基地”經營模式的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03家,其中本年新增市級21家。
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紫金縣茶葉產業園
和平縣獼猴桃產業園
連平縣鷹嘴蜜桃產業園
河源市(東瑞)生豬產業園
源城區蔬菜產業園
東源縣板栗產業園
東源縣茶葉產業園
和平縣腐竹產業園
廣東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
源城區畜禽產業園
東源縣藍莓產業園
連平縣花生產業園
龍川縣絲苗米產業園
和平縣絲苗米產業園
東源縣絲苗米產業園
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和平獼猴桃
-
參考資料:

第二產業

2023年,年末全市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49家,其中年產值超億元的203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2.68億元,增長3.7%。分所有制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下降5.1%,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下降3.1%,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加值下降7.0%。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增長2.4%,重工業增加值增長4.1%。
2023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134.89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17.8%,醫療及儀器儀表製造業增長17.8%,醫藥製造業增長3.7%。
先進制造業增加值192.17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其中,先進裝備製造業增長28.3%,新材料製造業增長6.7%,石油化工產業增長6.5%,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增長4.1%,先進輕紡製造業增長3.4%,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業增長0.1%。
優勢傳統產業增加值69.25億元,比上年增長4.7%;其中,家用電力器具製造業增長23.1%,食品飲料業增長19.5%,金屬製品業增長8.5%,建築材料業增長3.4%。
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4%;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6.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3.5%,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3.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0%,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2.8%。
202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36.34億元,下降0.5%;利潤總額60.48億元,增長80.8%。資產負債率62.58%,比上年提高1.08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105.15%,比上年提高4.72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2.12次;成本費用利潤率4.41%,比上年提高2.01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23.34萬元/人年,比上年提高0.76%;產品銷售率94.81%,比上年下降0.49個百分點。
2023年,全市工業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86家,實現工業增加值305.21億元,增長6.9%;實現入庫稅收27.63億元,增長26.3%。
2023年,年末具有資質等級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施工企業225家,比上年末增加45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88.37億元,增長10.5%。全年全市建築業增加值100.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6%。

第三產業

2023年,全年全市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5.28億元,增長11.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5.21億元,增長10.2%;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80.23億元,增長6.7%;金融業增加值73.62億元,增長3.7%;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220.77億元,增長3.6%;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29.86億元,增長0.2%;房地產業增加值119.35億元,下降1.2%。
2023年,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0.45億元,比上年增長1.7%;利潤總額3.52億元,比上年下降11.6%。分行業看,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85.9%,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9.2%,教育業營業收入增長6.4%,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下降2.7%,衛生和社會工作營業收入下降12.6%,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下降32.5%,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營業收入下降39.1%。
2023年,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7.04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郵政業務總量9.31億元,增長16.6%;電信業務總量27.73億元,增長9.5%。年末電話總用戶312.60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2%;其中,固定電話用戶26.38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86.22萬戶。年末5G行動電話用戶158.42萬戶,比上年末增加41萬戶;年末4G行動電話用戶210.86萬戶,比上年末減少1.92萬戶。年末(固定)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91.76萬戶,比上年末增加2.60萬戶。年末移動網際網路用戶261.77萬戶,增長2.2%。
2023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1749.55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其中,住戶定期及其他存款增速達16.2%。本外幣貸款餘額1832.81億元,比上年增長4.4%;其中,住戶中長期經營貸款增長19.0%。年末,全市個人綜合消費貸款(不含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餘額為205.57億元,增長21.8%;個人住房貸款餘額733.06億元,增長1.6%。年末全市銀行機構不良貸款餘額41.83億元,增長63.2%,不良貸款率為2.28%,比上年末上升0.8個百分點。銀行機構稅後淨利潤15.56億元,下降16.7%。
2023年,全市入駐證券經營機構(營業部)9家。證券代理交易額2982.70億元,比上年下降6.1%。證券客戶交易結算資金餘額9.19億元,下降1.0%;指定與託管證券市值為95.64億元,增長5.2%;年末證券投資者開戶數(資金戶)為39.84萬戶(其中B股1202戶),比上年末增長5.5%。
2023年,全市保險公司29家,其中財產保險主體17家,人壽保險主體12家。保險業(剔除天安財險、華夏人壽,下同)全年實現保費收入40.84億元,比上年增長5.9%。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21.49億元,增長6.1%;人身保險保費收入19.36億元,下降5.8%。全年賠付支出19.46億元,增長15.7%。其中,財產保險賠款支出14.37億元,增長13.6%,人身保險賠付支出5.09億元,增長22.0%。

交通運輸

綜述

2023年,全年旅客運輸總量954.27萬人,增長11.7%,旅客運輸周轉量10.10億人公里,增長11.5%;貨物運輸總量6141.57萬噸,增長6.5%,貨物運輸周轉量55.81億噸公里,增長5.9%。
河源市(廣東省河源市)
河源市交通區點陣圖

公路

2023年末,全市公路通車裡程17666公里,比上年增加24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712.4公里,普通國省道2274公里,農村公路14679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達58.44萬輛,比上年末增長6.9%,其中,私人汽車53.57萬輛,增長7.4%。民用轎車保有量37.49萬輛,增長8.2%,其中,私人轎車35.69萬輛,增長8.6%。
國道:105國道205國道236國道238國道355國道358國道
高速公路:粵贛高速公路惠河高速公路梅河高速公路大廣高速公路汕昆高速公路武深高速公路廣河高速公路河惠莞高速公路龍尋高速公路(在建)河紫高速公路(在建)河惠汕高速公路(籌建)

鐵路

截至2021年底,河源市鐵路通車裡程393.5公里,其中普鐵2條共228公里,分別是京九鐵路193公里、漳龍鐵路35公里;高鐵1條,為贛深高鐵,長165.6公里。在建高鐵1條,為梅龍高鐵,長35公里。運營的鐵路運輸場站17個,其中普鐵客運站3個、高鐵客運站4個、貨運站8個。
河源市鐵路線路概覽表
線路名稱
設計速度
投用時間
350km/h
2021年
350km/h
2024年
120km/h
1996年
120km/h
1993年(河源段)
河源市鐵路車站概覽表
和平站(僅辦理貨運業務)
仙塘站(僅辦理貨運業務)
藍口站(僅辦理貨運業務)

公共運輸

截至2020年7月,河源新能源公車數量增至170輛,運營線路增加到44條,並推出了一批定製線路,河源公交服務覆蓋範圍由市區集中居住區擴大到整個市區及周邊仙塘、埔前、新港、臨江、古竹等鄉鎮。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23年末,全市共有幼稚園557所,在園幼兒9.97萬人;學前教育幼兒毛入園率為98.71%,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國小347所,普通中學201所,其中,初級中學109所,高級中學17所,完全中學14所,一貫制學校6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5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6所);國小在校學生28.84萬人,學齡人口入學率達100%;國中在校學生16.27萬人,國中學齡人口入學率100%;高中在校學生8.55萬人,比上年增加0.52萬人,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7.6%,提高0.1個百分點。本市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5所,在校生3.64萬人;技工學校3所,在校生1.03萬人。普通高等教育院校2所,在校生2.17萬人。
河源市高等教育院校名單
學校名稱
辦學層次
辦學性質
本科
公辦
高職(專科)
公辦
河源市普通高級中學名單
所屬區域
學校列表
江東新區
源城區
東源縣
和平縣
龍川縣
紫金縣
連平縣
註:名稱標有*(星號)表示辦學性質為民辦。參考資料:
河源市職業高級中學名單
紫金縣職業技術學校
河源市黃崗職業技術學校
河源市科貿職業技術學校
東源縣職業技術學校
東源衛生職業技術學校
河源市特蕾新藝術幼兒師範學校
河源市博愛學校(附設中職班)
參考資料:
河源市特殊教育學校名單
源城區陽光學校
連平縣仁愛學校
紫金縣啟智學校
龍川縣特殊教育學校

科學技術

2023年,全市共組織實施國家、省級各類科技計畫項目50項;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98個;高新技術企業380家,本年新增32家。全年授權專利2899件。
河源市境內主要科研院所名單
河源市深圳大學灣區研究院
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河源分中心(燈塔實驗室)
廣東省科學院河源研究院
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源創新研究院
河源市灣區數字經濟技術創新中心
廣東技術師範大學河源研究院
參考資料:

文化事業

2023年末,年末全市共有民眾文化事業機構124個,其中文化館7個、鄉鎮(街道)文化站100個;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5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7個,館藏量達325.64萬冊(件),全年總流通386.95萬人次;博物館10個,歷史文物藏品8.09萬件;檔案館8個,館藏量74.3萬卷,已開放各類檔案2.6萬卷。廣播電視台6座,年末全市有線電視用戶23.35萬戶,比上年減少46.3%。出版各類報紙3種,發行1683.9萬份。
河源市桃花水母大劇院是粵東西北首個大型專業劇院,為國家甲等標準大劇院,於2015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河源市高新區圖書館位於高新區中央活力區,於2020年6月動工,建築面積約1.1萬平方米。2021年1月,河源市圖書館實現與各縣(區)圖書館“通借通還”,設有10個“源·悅”書屋(自助圖書館)。
河源市主要文博場館名單
河源市高新區圖書館
龍川縣圖書館
參考資料:

醫療衛生

2023年,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255個(含1505個農村衛生站及村級醫療點),其中醫院、衛生院166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7個,婦幼保健院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個,衛生監督檢驗機構6個。各類衛生機構擁有床位2.09萬張,比上年增長1.5%,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1.81萬張,增長0.3%。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50萬人,增長9.0%;其中執業醫師0.59萬人,執業助理醫師0.24萬人,註冊護士1.23萬人,分別增長12.8%、3.3%和12.0%。全年無償獻血27981人次,獻血量877.81萬毫升。
河源市(廣東省河源市)
河源市深河人民醫院
市屬醫療衛生單位名單
名稱
類型
綜合
綜合
婦幼保健院
中醫院
河源市精神衛生中心(河源市第二人民醫院)
精神心理專科

體育事業

2023年,全市體育健兒在參加省級以上各類重大比賽中,共獲得金牌31枚、銀牌42枚,其中獲得全國體育比賽金牌7枚。全年共舉辦各類民眾體育競賽和體育活動165次,體育人口達130萬人。
2019河源萬綠湖國際馬拉松於2019年12月29日鳴槍開跑,來自國內外的15000餘名選手參賽。2019年和2020年,河源男籃連續兩屆蟬聯省聯賽亞軍。

社會保障

2023年末,年末全市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43.77萬人,淨增0.53萬人;參保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離退休人員10.54萬人,淨增0.66萬人。參加失業保險29.61萬人,淨增0.11萬人;失業保險金標準為1458元/月。參加工傷保險40.79萬人,淨增1.13萬人,其中參保農民工18.49萬人,淨增3.13萬人。年末全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6.27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43.39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39.37萬人。全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總額24.72億元,受益人口達87.15萬人。
2023年末,全市享受低保救濟的困難民眾達7.19萬人,其中城鎮0.54萬人,農村6.65萬人。共發放低保救濟金4.37億元,比上年增長1.4%。年末全市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3631張,收養人數1629人。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2.6億元,籌集社會福利公益金0.2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2%和6.4%。全市黨群服務中心1452個,比上年增加1個。
2023年,河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65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0.73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0.24萬人。年末城鎮實有登記失業人員為1.16萬人,組織勞動力轉移培訓2.4萬人。促進創業人數0.21萬人,創業帶動就業0.60萬人。

歷史文化

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顯示,整個東江水系的考古調查,發現代表東江文明的古遺址,河源138處、惠州10餘處、東莞10餘處、深圳10餘處,僅和平縣確認的代表性古遺址就有116處,標識東江文明起源的早期古代遺址(新石器時代至春秋戰國時期)占了95%,集中分布在和平縣東江兩岸的小山崗上,山下都有比較開闊的河谷盆地。和平大壩鎮的丘陵小盆地更是古代遺址的集中分布區(先秦遺址40餘處)。和平縣這116處之多的先秦遺址,又占整個東江流域古遺址的75%。
這些遺址表明,古河源大地上,自新石器時期至商周時期,這裡曾是具有相當規模的古人類部落活動之地。四五千年前,河源大地上已遍布先民,他們大量磨製石器、燒制陶器。從已發現的石器中,用以挖土砍木的生產工具石錛,遠遠多於狩獵工具石鏃,說明當時人們已從單純採集野生動物和獵取野獸為主的依靠自然經濟,躍進到改造自然的生產經濟,出現了原始的農業耕作和畜牧。
經過漫長的對自然界的初始探索後,先民披上用紡輪、麻絲簡單織成的布帛,尋找各種能填飽肚子的食物。龍川荷樹排遺址出土有紡輪,證實那時的古龍川先民已經在生產簡單的衣服了。四五千年前,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古龍川先民和居於軒轅的黃帝一樣,披上了遮蔽身體並能保暖的衣服。在龍川發現的新石器時期遺址有10多處,其中較重要的有佗城塔西村坑子裡、佛子哥、龍母坪等遺址。在和平三角山遺址,陸續發現“米字紋陶類型”文化遺存。米字紋陶是戰國中晚期越國貴族使用的器具。
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
文化介紹
圖片
客家文化
人文歷史
河源市是客家人最早居住的地方,是名符其實的“客家古邑”,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客家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千百年來,河源客家人以東江流域為聚居地,形成了以東江為情感紐帶的獨具個性的客家文化。
河源市(廣東省河源市)
客家文化
民間藝術
河源市客家民間藝術多姿多彩,如客家山歌、龍川雜技、紫金花朝戲,東江客家美食,龍川雜技、紫金花朝戲、連平採茶戲、和平紙馬舞、舞春牛、船燈舞、花燈舞、客家婚慶等等,以及以“重名節、重孝悌、重文教、重信義”著稱的客家人精神。河源每個縣區都有客家歌舞團,紫金縣的客家花朝戲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連平縣的忠信客家花燈被評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龍川縣的雜技團是全國首個縣級雜技團,和平縣的採茶劇團有著漢劇和採茶劇相結合的戲韻。
建築民居
河源市民居建築皆以宗族、家族為單位建築的住宅群,屋形多為圍龍屋四角樓四合院吊腳樓等客家屋式。其中河源地區的圍龍屋是以半月形為主體,四角樓是以炮樓式為主體,四合院是以天井採光為主體,吊腳樓是以走馬樓為主體。除吊腳樓屬山寨人居住,有著明顯的山民建築特徵外,四角樓、四合院建築內部設計都與半月形圍龍屋有著大同小異之處。
紅色文化
河源市是中國革命策源地之一,是全國最早開展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地方之一,是全國最早開展農民運動的地區之一,是全國最早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地方之一,是全國最早建立蘇維埃政府的地方之一,是中共東江特委和中共後東特委的所在地,是東江縱隊的革命根據地,是粵贛湘邊縱隊的活躍地區,是廣東最早的解放區。河源市紫金縣蘇區鎮是全國唯一一個以“蘇區”命名的地名,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批成立蘇維埃政權的地方,龍川縣是解放戰爭時期廣東最早解放的縣份。截至2020年8月,全市革命遺址總數為679處。和平縣、龍川縣、連平縣、紫金縣被納為重點老區蘇區。
河源市(廣東省河源市)
東江縱隊活躍地示意圖(1946年6月)
截至2016年10月,河源市共有烈士紀念設施1975個,其中,烈士墓1863個,紀念碑、亭、塔等112個。河源保存完好且有一定規模的烈士陵園和紀念碑等紀念設施共有20個左右。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是中國最早的抗日紀念碑之一。

地名來源

“河源”的得名,與河源市是三河(新豐江連平河忠信河)之源有關。唐李吉甫在《元和郡縣誌》中記載:“河源,本漢龍川縣之地,齊於此置河源縣,以縣東、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故名也。”

方言

河源市是東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屬於客家方言地區。河源市地處梅州市與廣州市之間,河源話受正統客家話及白話廣州話)影響較大。有的詞語讀音與梅州話相似,有的詞語與廣州話相近,而河源市內各縣區之間的方言也有較大差異。但總體上河源市均屬於客家方言地區。另外河源市的“閩南村”——泥金村有4000多人講閩南話,在泥金村,村民們講閩南話;出了村,他們講國語、河源話甚至粵語

風景名勝

2022年,河源市接待旅遊總人數574.67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1.6%。其中,國內遊客574.34萬人次,下降11.6%;入境遊客0.33萬人次,下降34.6%。旅遊住宿設施接待過夜遊客267.45萬人次,下降15.9%。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41.60億元,下降18.6%。年末,全市各類旅行社共77家,其中旅行社總社65家,分社12家;已評定的星級飯店16家,其中五星級飯店1家,四星級飯店2家;A級景區24個,其中4A景區9個。
河源市國家4A級旅遊景區名錄
參考資料:
河源市國家3A級旅遊景區選錄
榮佳國韻溫泉度假村
東源縣仙坑古村
源城區高埔崗大水井特色民宿
參考資料:

名優特產

河源市的知名地方菜有東江釀豆腐、源城三黃雞、東源萬綠河鮮、和平全牛宴、龍川車田豆腐、紫金八刀湯、連平薯絲煲、韭菜炒河蝦上湯桂花魚東江鹽焗雞釀三寶、客家釀豬紅、客家菜卷、紅燜豬肉、紫金肉丸、燜香菇、炒仔鴨、全豬湯等。河源地區的菜餚主要為客家菜,客家菜偏重“肥、鹹、熟”。
河源市(廣東省河源市)
深河“粵菜師傅”一條街
河源市小吃和特產有艾粄、炸油粿、鐵勺粄、龍川牛筋糕、紫金椒醬、和平獼猴桃、老鼠粄、發糕、糍粑、九重皮、煎堆、酥角等。
深河“粵菜師傅”一條街探索“粵菜師傅+休閒餐飲旅遊”模式,設有源城區、東源縣、和平縣、龍川縣、紫金縣、連平縣等六個縣區主題館。

著名人物

河源市著名人物摘錄
時代
人物列表
古代
近現代
現代

榮譽稱號

榮譽摘錄
榮譽稱號
獲得時間
榮譽稱號
獲得時間
2004年
中華恐龍之鄉
2005年
廣東省文明城市
2007年
廣東省園林城市
2007年
2011年
2012年
國家園林城市
2017年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2020年
無償獻血先進市獎
2020年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2022年
國家衛生城市
2022年
-
-

對外交往

友好城市
國家
城市
結好時間
馬來西亞
亞庇市(Kota Kinabalu)
2010年6月
韓國
安城市(Anseong)
2013年11月
義大利
費拉拉市(Ferrara)
2015年5月
美國
塔斯廷市(Tustin)
2015年10月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