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士族是一個特定的歷史概念,它是魏晉以後,特別是北魏孝文帝進行漢化改革定族姓之後固定下來的歷史概念,是指太行山以東廣大範圍內的門閥士族,主要有李、崔、盧、鄭、王五姓士族。山東士族,從地域上說,華山、崤山以東廣大範圍內,是相對於關中(西北)、塞外和南方的文化地理概念,而士族則是指在這個地域之內的唐代士族,主要包括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太原王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滎陽鄭氏、琅琊王氏與琅琊顏氏、蘭陵蕭氏、河東裴氏,他們都是著名的文化士族。此處所指的山東,並非今山東省。秦、漢及以後所稱的“山東”一般也是指的崤山或華山以東的地區。到唐宋年間,“山東”則主要指太行山以東的廣大黃河流域。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山東省,以及河南省的部分。唐末才有人用“山東”專指齊魯之地。
士族作為文化家族,其家法、門風有其共通之處。首先,具有深厚的儒學傳統;其次,維繫士族家庭人倫親情的核心紐帶則是儒家的禮法倫理傳統。在我國歷史上,家族一直在社會的發展中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弄清楚某一地區的文化發展情況,就必須弄清楚這一地區的一些代表性家族的情況。唐代的山東士族以其文化家族的風貌,起著歷史文化承傳發展和繁榮地域文化的作用。
西晉末年,統治階級上層為爭奪帝位而陷於混亂,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乘機進入中原,長安、洛陽殘破荒廢,包括齊魯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成為各族混戰的戰場。在這一歷史背景下,司馬睿立國江東,以琅琊王氏為首的齊魯世族追隨南渡,並成為東晉開國的政治支柱,其文化取向對當時及後世的影響值得注意。
秦漢魏晉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在北方,長江以南只有長江下游建康(今南京)一帶開發較早,其他大部分地區相對落後。永嘉之亂後,中原世族的南遷,將學術文化中心移於江南,這即使傳統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延續、傳播,同時也促進了齊魯、中原文化與荊楚文化的進一步交流、融合,從而改變了當時江南地區的文化面貌和歷史進程,意義巨大,影響深遠。其中,以琅琊王氏為首的中原世族是北方世族的代表,其地位和作用尤其值得重視。這種作用與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倡導儒學教育,恢復文化傳統。偏安一隅的東晉,在漢族士人心目中仍是中央政權的象徵。東晉政權建立前夕,王導都督中外諸軍事。在“軍旅未息”之時,他首先考慮的是興復教育,接續久已失墜的“文統”,實際上也就是確立司馬氏政權的正統地位。王導主張通過“闡揚六藝”、“隆教貴道”,使禮崩樂壞的局面得以改變,“使文武之道墜而復興”;“化成俗定”,通過教育,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散騎常侍戴邈、太常荀崧等也上疏支持王導的主張,提出尊經、增設經學博士。元帝採納他們的建議,不僅使東晉初年出現儒學復興的氣象,同時也奠定了東晉南北朝文化思想的基本方向。
其二,家風影響世風。魏晉以來,官學淪廢,學術中心移於家族,家族教育就成為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齊魯世族的家學教育內容有同有異,其中琅琊王氏最具代表性。王氏的奠基人王祥以孝著聞,而在政治上則順時通變,不拘臣節。在兩晉之際,王氏家族習儒談玄,信仰道教而濡染佛學,代表著時代風氣。王戎、王衍在西晉都位至司徒(丞相),王戎早年與嵇康、阮籍預“竹林七賢”之游,王衍妙善玄言,唯談《老》、《莊》為事。實際上,王戎也好,王衍也好,他們談玄,都是一種保護色。《晉書》本傳說得很清楚,他們處於亂世,“志在荀免,無忠蹇之操”。王衍在揮塵談玄的掩護下,憑藉東海王司馬越的勢力,在西晉將亡之際,為王氏營就“三窟”,使琅琊王氏成為東晉的開國元勛。王導“為政務在清靜”,為人“簡素寡慾”,尚儒談玄,濡染佛教,而其主政則注重傳統,務實進取。其子孫重視儒學教育,以孝悌傳家;重視私德,不競榮利,為人少有放浪自恣、頹廢無行者。綜觀王氏家族的社會表現及其價值取向,他們是以儒學持家,以玄學博取聲譽;儒學是安身立命之根本,濡染玄、佛則是為順時通變。齊魯其他世族,如琅琊顏氏為世代保持儒學傳統的家族,其後裔如顏延之、顏之推濡染佛學,而其家訓《庭誥》、《顏氏家訓》則體現了“世以儒雅為業”的家族文化傳統和順時通變的時代精神。
其三,致力於南北世族的融合,為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作出貢獻。北方世族南遷對江南社會造成強烈的衝擊,一向安富尊榮的江南世族擔心其地位受到影響,對以司馬睿為代表的北方世族集團採取不歡迎、不合作的態度。促進南北世族的融合,有爭取他們對新政權支持、擴大和鞏固東晉政治基礎的意義,而融合過程中的碰撞則表現出南北不同的文化態度。如《世說新語》記載,王導初過江,“欲結援吳人”,請婚於太尉陸玩,遭到拒絕,並屢屢受到他們的輕慢。而他卻豁達大度,不計小嫌,對他們忍讓退避,主動交往;尊重他們的習俗,主動學習吳語。同時,王導對普通人也能真誠相待,並非像朱熹所批評的“是處周旋”,確實反映出一種寬容大度、兼容並蓄的文化態度。
隴西李氏源自於顓頊孫皋陶之後,世為理官,到了周朝時相傳有道家鼻祖老子李耳。其後是秦國的司徒李曇長子隴西郡郡守李崇,李崇之次子瑤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孫李信為大將軍,封隴西侯。其子孫飛將軍李廣是漢朝時的重要人物。魏晉時期,隴西李氏在亂世中興起,西涼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國主。南北朝時隴西李氏高官累世不斷,門第高華,與趙郡李氏、清河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為中原五大高門士族,到了唐高宗時頒布法令禁止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隴西李氏到唐朝時連續出了10位宰相。隴西李氏一支李淵滅隋,建立唐朝,開創了一個文化興盛的偉大時代。到南宋鄭樵編《李氏源流》時,“言李者稱隴西”。
趙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僅次於隴西李氏。趙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是中國中古時代一個以趙郡(今河北趙縣)為郡望的著名士族。趙郡李氏以戰國名將李牧為始祖。趙郡郡治在今河北趙縣,初後魏時置郡。此支李氏,其開基始祖為秦太傅李璣的次子李牧。李璣是隴西李氏始祖李崇的四弟。李牧是戰國時有名的武將,為趙國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趙郡柏人(今邢台隆堯),為趙郡李氏的始祖。
魏晉南北朝時期趙郡李氏與隴西李氏、清河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為中原五大高門士族,支派繁多,文化鼎盛,官位顯赫。在唐朝有17人出任宰相,是僅次於隴西李氏的大族。到了唐高宗時頒布法令禁止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趙郡李氏東南西三房始祖為晉朝的李楷。
天興二年(公元399年),道武帝拓跋珪殺崔逞,崔逞諸子大多逃亡到南方做官。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太武帝拓跋燾殺崔浩,並盡殺其族人。所以此後所說的清河崔氏,主要是指崔逞南逃諸子後裔與靈茂的後裔,而崔浩的後裔情況後人知道得很少。靈茂後裔從靈茂之子稚寶擔任北魏祠部郎中開始,才在北方政權做官。
博陵崔氏,是中國中古時代一個以博陵郡為郡望的崔姓家族,博陵崔氏在東漢躋身名門,北魏時期雖然門第低於清河崔氏為代表的四姓,但博陵崔氏在北齊北周時期全面上升,成為一流士族。唐初修訂《氏族志》,既屬關中集團,又是山東名族的博陵崔氏第二房崔民乾被定為第一等,只是在唐太宗的直接干預下才被下調至第三等。在唐朝,博陵崔氏屬於七姓十家的禁婚家範疇,有宰相十五人,其中博陵第二房尤為顯赫,被視為天下士族之冠
滎陽鄭氏,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北方著名大族。
范陽盧氏出自姜姓,為齊國後裔,因封地盧邑(今山東省長清縣)而受姓盧氏。秦漢時代,盧氏子孫遷居至涿水一帶之後,定居涿縣。東漢末年,盧植平定了黃巾之亂,盧氏從此起家。南北朝時期,范陽盧氏進一步崛起為一流世族,與與清河崔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合稱四姓,至唐朝有八人入相,仍是山東郡姓的一流門第,有所謂七姓十家之說。
王裁之子王導一支,從東晉開國王導任宰相之位起,其子孫們大多在東晉南朝為官,成為王氏家族中最為顯赫的一支。王導有六個兒子:長子王悅在東晉為官至中書侍郎,無子。次子王恬在東晉為官至中軍將軍,其子王混為東晉太常卿。王混有二子:王碬在東晉為官至左戶尚書,王誕在東晉為官至吳國內史。王碬有二子:王恢在宋為官至游擊將軍,王偃在宋為官至左光祿大夫。王偃有四個兒子:其中王藻在宋為官至東陽太守,王懋在宋為官至光祿大夫,王攸在宋為官至太宰中郎。王懋之子王瑩在齊為官至中領軍。歸梁後任尚書令。
王導的第三個兒子王劭在東晉為官至車騎將軍,王劭之子王默在東晉為官至左光祿大夫,邵之子王穆在東晉為官至臨海太守,邵之子王謐在東晉為官至司徒。王默之子王惠在宋為官至吏部尚書,王穆之子王智在宋為官至晉陵太守,王穆之子僧朗在宋為官至左光祿大夫,王謐之子王球在宋為官至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僧朗之子王或在宋為官至中書監,僧朗之子王楷在宋為官至太中大夫,僧朗之子王粹在宋為官至黃門侍郎。王或之子王絢在宋為官至秘書丞,王或之子王績在宋為官至黃門郎,歸齊後任太常,王彧之子王約在梁為官至左戶尚書。王繢之子王雋在齊為官至建安太守,王雋之子王克在梁為官至尚書僕射,歸陳後任尚書右僕射。王粹之子王奐在齊為官至尚書左僕射,王粹之子王份在梁為官到左光祿大夫。王奐之子王融在齊為官至太子中庶子,奐之子琛在齊為官至司徒從事中郎,奐之子肅投靠北魏為官至尚書令,奐之子秉投奔北魏為官至幽州刺史。王融之子王誦投奔北魏為官至幽州刺史,融之子王衍投奔北魏為官至太常卿。王琛之子王翊投奔北魏為官至齊州刺史。王肅之子王紹在北魏為官至中書侍郎,王肅之子王理在北魏為官至著作佐郎。王誦之子孝康在北魏為官至尚書郎中,王誦之子雋康在北齊為官至文襄王中外府祭酒。王翊之子王淵在北齊為官至儀同開府記室參軍。王份之子王琳在梁為官至司徒左長史,王份之子王銓在梁為官至丹陽尹、衛尉卿,王錫在梁為官至吏部郎中,王僉在梁為官至太子中庶子,王通在梁為官至左光祿大夫,王勵在梁為官至中書令,歸陳後任司空,王質在梁為官至侍中,歸陳後任都官尚書,王固在陳為官至中書令。
王覽的其他幾支後裔,也大都在朝為官,也不乏有影響的人物。王覽的次子王基有二子:王含在晉為官至光祿勛,王敦在東晉為官至大將軍。王含子王瑜在晉為官至散騎常侍,王應在東晉為官至武衛將軍。王覽第三子王會有二子:王舒在東晉為官至東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王邃在東晉為官至平西將軍。王舒之子宴之在東晉為官至護軍參軍,舒之子王允在東晉為官至衛將軍。王覽第六子王琛有二子:王棱在東晉為官至豫章太守,王侃在東晉為官至吳國內史。
王覽第三子王正一支,其地位與影響也很大,僅次於長子王裁。王正有三子:王曠在東晉為官至淮南太守,王廙在東晉為官至平南將軍,王彬在東晉為官至尚書右僕射,這三人分別形成了三個分支。第一支為曠,曠之子羲之在東晉為官至右軍將軍,羲之子凝之在東晉為官至左將軍,肅之在東晉為官至中書郎,徽之在東晉為官至黃門侍郎,操之在東晉為官至秘書監,獻之在東晉為官至中書令。徽之子楨之在東晉為官至侍中。獻之子靖之在宋為官至司徒左長史,靖之子悅之在宋為官至御史中丞。第二分支為次子王廙,廙之子頤之在東晉為官至東海內史,廙子胡之在東晉為官至丹陽尹,廙子耆之在東晉為官至中書郎,廙子羨之在東晉為官至鎮軍椽。胡之子茂之在東晉為官至晉陵太守,和之在東晉為官至永嘉太守。茂之子裕之在宋為官至開府儀同三司,裕之子恢之在宋為官至新安太守,瓚之在宋為官至吏部尚書,升之在宋為官至都官尚書。瓚之子秀之在齊為官至吳興太守,秀之子峻在梁為官至吏部尚書。升之子延之在齊為官至尚書左僕射,延之子綸在齊為官至都官尚書。耆之子隨之在東晉為官至上虞令,隨之子鎮之在宋為官至衛尉,鎮之弟弘之在東晉為官至衛軍參軍。鎮之子標之在宋為官至安復令。弘之子羅雲在宋為官至平西長史,羅雲之子思遠在齊為官至侍中。羅雲弟曇生在宋為官至吏部尚書,曇生弟普曜在宋為官至秘書監,普曜之子晏在齊為官至驃騎大將軍,晏之子德元在齊為官至車騎長史,晏之弟詡在齊為官至少府卿。羨之子偉之在東晉為官至琅邪國郎中令,偉之子韶之在宋為官至祠部尚書,韶之子曄在宋為官至臨賀太守。第三分支為彬,彬之子彭之在東晉為官至光祿大夫。彪之子越之在東晉為官至撫軍參軍,臨之在東晉為官至東陽太守。臨之子納之在宋為官至御史中丞,瑰之在宋為官至司空參軍。納之子準之在宋為官至丹陽尹,瑰之子逡之在宋為官至吳令,歸齊後任光祿大夫,逡之從弟珪之在齊為官至長水校尉。準之子輿之在宋為官至征虜將軍主簿,珪之子顥在齊為官至中軍參軍。輿之子進之在梁為官至左衛將軍,進之子清在梁為官至安南將軍,清之子猛在陳為官至鎮南大將軍,猛之子繕歸隋後為官至開府儀同三司、普州刺史。翹之子望之,望之子泰之都沒做官,泰之子元弘在宋為官至平固令,元弘之子素也沒有做官。
同其他豪門家族一樣,王氏家族也是通過與皇家及其他門閥士族的不斷聯姻,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據記載,自東晉到南朝間,王氏家族曾先後出過8個皇后,她們是:王獻之女是東晉安帝皇后,王偃女是宋孝武帝皇后,王僧朗女為宋明帝皇后,王慈女為齊海陵王妃,王儉女為齊和帝皇后,王騫女為梁簡文帝皇后,王僉女為梁敬帝皇后,王固女為陳廢帝皇后。另外,王氏家族中,尚各朝皇室公主的也有20人以上。王氏家族和陳郡謝氏家族多次聯姻,王凝之、王珉、王詢曾分別娶謝欒、謝安、謝萬兄弟三人之女為妻。王氏家族還與蘭陵蕭氏、泰山羊氏、高平郗氏、譙國桓氏、陳郡袁氏等建有婚姻關係。
從總的發展狀況來看,王氏家族在兩晉時期當屬鼎盛時期,特別是在東晉時最為突出。當時不僅擁有王導那樣的大政治家,而且他的子孫們也多為朝中要員,從而使王氏家族在政治上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王氏家族在經濟上還通過求田問舍,發展莊園,成為江南僑姓士族中實力最強的大姓之一。在文化上也負有盛名,出現了著名的書法大家王羲之和王獻之,他們的書法藝術代表了東晉南朝時期的最高水平,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珍貴遺產。
雖然王氏家族在兩晉時期是門第顯赫的著姓,他們世代為官,但由於當時複雜的階級鬥爭、民族鬥爭和統治階級內部鬥爭,使他們也免不了屢遭打擊,幾經沉浮,甚至淪落衰敗。他們有的被起義軍殺死,有的因為統治階級內部鬥爭而死傷。到南朝時期,王氏家族儘管仍然還有做官之人,但其地位和影響力都大不如從前了,儘管王氏家族也曾設法維護門閥制度,但也於事無補,到陳亡時,王氏家族的勢力已經明顯不如兩晉時那樣威風了。
到了隋唐時期,王氏家族的勢力遠比清河崔氏、蘭陵蕭氏為弱。《隋書》列傳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成員無一人,而在新、舊《唐書》列傳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成員僅有七人,且都是王賢與王導的後代,其中官至宰相的二人,即武后時宰相王琳,肅宗時宰相王瑪。其餘五人地位都較低。而在新、舊《五代史》中琅琊王氏士族家族竟無一人入傳,可見當時其勢力已經從歷史舞台上消失了。
據歷史考證,蘭陵蕭氏原籍蘭陵郡蘭陵縣(今山東蘭陵),西晉滅亡後,南遷江南,居住在東晉晉陵郡武進縣(今江蘇常州市)。東晉政權在當地僑置南蘭陵郡南蘭陵縣,以後這一地區便被稱為南蘭陵,因此蕭氏也被稱為南蘭陵人。
東晉時期,蕭氏還是寒門,到了南朝時期逐漸成為豪門,所以說它是後起的新門。劉裕的繼母蕭氏出自蘭陵。自從劉裕執政到劉宋時代,蕭氏家族依靠與劉氏的姻親關係,地位開始上升。但從總的情況來說,在這一時期,蕭氏族人多是將軍,多因軍功顯要,才擠入了士族階層,並不是高門。
蕭道成一支:蕭道成高祖蕭整曾擔任淮陰令,其曾祖父儒曾任即丘令,其祖父樂子曾任輔國將軍。其父蕭承之,由於受到蕭源之的提攜,於宋元嘉中期,跟隨蕭思話平漢中,被提升為龍驤將軍,後被任命為南泰山太守。蕭道成在宋文帝時先為偏將,後被雍州刺史蕭思話任為太軍中兵參軍。後來又任建康令,並得到少府蕭惠開的賞識。宋明帝時,道成任南兗州刺史,加督五州,逐漸掌握了軍權。後來數年間,在經歷過齊公、齊王后,取宋自立,建立了齊朝,是為齊高帝。蕭道成稱帝四年後死去,其子蕭賾(武帝)即位,武帝嫡長子長懋早死,武帝捨棄次子竟陵王蕭子良不立,而立長懋之子蕭昭業為太孫。蕭昭業繼立後,大權被受詔輔政的蕭鸞(道成之侄)把持,蕭鸞後來殺死昭業,另立昭業弟昭文;後又迅速殺死昭文自立,是為明帝。明帝在位五年,殺人甚多。齊高帝19子、武帝23子除蕭嶷一支有後人外,其餘都被殺盡。明帝死後,其子寶卷即位,仍繼續濫殺宗室,最終被梁武帝蕭衍攻滅。蕭嶷是蕭道成的次子,宋武帝時擔任太尉大司馬等職,永明十年(公元492年)病死。世子蕭子廉曾任淮陵太守、太子中會人、前將軍。子廉之子元琳,梁代齊後任新淦侯。
蕭衍一支:蕭衍與蕭道成同出於蕭整,蕭整之子蕭轄,為蕭衍高祖,曾任濟陰太守。蕭衍曾祖父副子,任州治中從事。祖父道賜,任南台治書侍御史,父順之,是齊高帝始族弟,深得信用,歷任侍中、衛尉、太子詹事、丹陽尹等職。蕭衍很有文才,是齊竟陵王子良西邸八友之一,後為官至雍州刺史,掌握著重兵。在齊末混亂中,代齊自立,建立梁朝,是為梁武帝。蕭衍在位48年,侯景攻下台城後,老餓病死。侯景立蕭衍第三子蕭綱為帝(即簡文帝),作為傀儡。後又改立蕭衍長孫蕭歡之子蕭棟為帝。不久,侯景又殺死簡文帝蕭綱以及他的10多個兒子。梁宗室還有許多人也被殺害。侯景之亂被平定後,梁武帝第七子蕭繹即皇帝位(即梁元帝),定都江陵,但3年後就被西魏政權攻滅。西魏又扶持昭明太子的第三子蕭督為梁帝,歷史上稱其為後梁。此時曾起兵討伐侯景的梁將陳霸先、王僧辯則在建康擁立梁元帝之子蕭方智為帝(敬帝),不久又被陳霸先廢掉,霸先自立,梁朝滅亡。
到了隋唐時期,蕭氏勢力仍活躍在政治舞台上,其主要是指蕭衍這一支勢力。此支中在《隋書》與新、舊《唐書》中入傳者達到23人之多,其中4人是蕭衍兄弟的後代。其餘19人全是蕭衍的孫子、後梁皇帝蕭詧(cha)的後裔。這19人中有9人為宰相。蕭詧的後裔在隋唐時期勢力之所以發展強盛,是因為蕭詧之孫女為隋煬帝皇后,隋滅後梁後,蕭詧子孫有很多人在隋朝為官。到了五代時,蕭氏家族的勢力明顯衰落,其家族成員中入《五代史》之傳者僅有二人,即蕭頃,他在後梁為官至同平章事;蕭頃之子蕭源,在後唐為官至秘書監。北宋統一後,蘭陵蕭氏作為一個士族家族,基本上就不復存在了。
琅琊顏氏起源於曹魏時期的顏斐、顏盛,顏斐曾擔任過黃門侍郎、京兆太守,顏盛曾任青、徐二州刺史。兄弟二人在曹魏時期從魯(今山東曲阜)遷到臨沂(今山東臨沂)。自此以後琅琊顏氏主要指的是顏盛的後代,顏盛生子給事中顏欽,顏欽生汝陰太守顏默,顏默生顏含。西晉滅亡後,顏含隨司馬睿渡江,顏氏於是成為隨晉元帝渡江的百家“中原冠帶”之一。顏含過江前曾是東海王司馬越的司馬參軍,過江後歷任東陽太守、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大司農等職。應該說顏氏家族自此時起在士族中開始有了地位。顏含生顏髦,為官至侍中、光祿勛等,髦的弟弟顏謙、顏約同任官至太守。顏髦生顏琳,做官至騎都尉,顏約生顏頤做官至擴軍司馬。顏琳生顏靖之,做官至宋御史中丞,顏顒生顏延之,為官至宋秘書監、光祿勛。顏靖之生顏騰之,做官至宋巴陵太守,顏延之生顏竣,做官至宋散騎常侍,顏騰之生炳之,炳之生見遠,做官至齊御史中丞。見遠生顏協,顏協做官為梁湘東王國常侍,又兼記室,顏協生之推、之儀。梁朝末年發生侯景之亂,這場叛亂被平定後,蕭繹於江陵稱帝(國號仍為梁),以之推為散騎侍郎。當西魏軍攻克江陵後,之推投奔北齊,做官至黃門侍郎;後來歸入北周擔任御史上士,歸隋朝後任太子學士。之儀北周時為官至御正中大夫,歸入隋朝後任集州刺史。顏之推有三個兒子:思魯、愍楚、游秦。顏游秦在唐初歷任廉州刺史、鄆州刺史。顏思魯有四子:師古、相時、勤禮、育師。顏師古唐初擔任過中書侍郎、秘書少監等職;顏相時曾任諫議大夫、禮部侍郎;顏勤禮曾任弘文、集賢學士。顏勤禮生昭甫,昭甫為官至曹王侍讀。昭甫生元孫、惟貞。元孫生春卿、杲卿、曜卿。春卿曾任官蜀尉、偃師丞。杲卿任假常山太守、衛尉卿兼御史中丞,安祿山叛亂起,杲卿堅決抗擊,結果被安祿山殺害。顏惟貞生真卿,真卿先後擔任過侍御史、平原太守,他也堅決抗擊安祿山的叛亂,在抗擊安祿山失敗後,顏真卿西入長安,任御史大夫,後來奉命出使淮西,勸說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歸順朝廷未果,結果被李希烈殺死。杲卿生有泉明、季明二子,泉明官至彭州司馬,季明被安祿山所殺。顏真卿生有二子。皆為地方官,文宗時顏真卿的曾孫弘式被任命為同州參軍。自此以後,顏氏家族再沒有顯要記載。
總之,自曹魏至唐朝後期的顏氏家族20代中,幾乎沒有不為官者,所以稱顏氏家族是一個士族家族。這個家族有以下幾個明顯特點:一是家族成員所任官職不是很高。這個家族中除了第五代顏髦在東晉時曾任侍中外,其他各代大多擔任縣令、郡守、刺史、舍人、學士、博士、少監、給事中等職,最高也不超過常侍、秘書少監、光祿勛、大司農、御史大夫等,這說明這個家族是一個地位比較低的士族家族,其權力不如清河崔氏、琅琊王氏、蘭陵蕭氏的勢力強。二是這個家族是經學世家。顏氏家族雖然勢力不是很大,但卻有著自己的獨特優勢,這就是掌握了較高的封建文化。例如,顏斐因為有才學而被召為太子洗馬;顏欽因為精通《韓詩》、《禮》、《尚書》等經典,使許多學者都追隨他的學識;顏含因為精通儒學、禮儀篤行,補太子中庶子,遷本州大中正;顏延之因為與以儒學著稱的周續之辯難《禮記》出名而受到宋武帝劉裕的賞識,被提拔為國子祭酒、秘書監等職;顏見遠因博學有志行,被任命為荊州刺史錄事參軍;顏之推早傳家業,滿腹才學經文,曾任國左常侍、中書舍人和黃門侍郎等職;顏之儀因為博涉群書,好為辭賦,進入北周后任麟趾殿學士、太子侍讀;顏師古更是一代儒學大師,曾任秘書少監;顏相時、顏勤禮也都是以精通儒學而聞名,並都任弘文、崇賢學士職務;顏真卿少勤學業,既擅長博學,又專於辭章,中進士後又擢制科。三是這個家族還是書法世家。例如,顏協精工篆籀(大篆)、飛白;顏勤禮工於篆籀;顏昭甫工於篆籀、草隸;顏元孫因精通曆代書法,而被玄宗召去鑑定家中諸家書跡的真偽。再如顏真卿更是著名的書法大師,他早年曾兩次辭官去洛陽跟當時的大書法家張旭學習書法,他不僅繼承了張氏書法的長處,而且還形成了自己的書法特點,即楷書氣勢雄渾、形體敦厚;行書圓熟流暢、剛勁有力。他的書法藝術對當時和後代有很大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國家選拔官吏專看家世出身,從而導致門閥士族壟斷了政府的重要官職,他們也成為世襲官僚。他們又通過大族之間互相聯姻,在統治階級內部構成了一個門閥貴族階層,並逐漸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權制度,即“門閥制度”。
門閥制度發端於東漢時期,確立於魏晉時期,南北朝時期達到鼎盛。在門閥制度下,家世名望是衡量身份的最高標準。只有那些祖輩有人做過大官,名望很高,而且世代相傳都做過大官的人,才能被承認入於士族階層。士族中間也有等級差別,一般說來,族人能長期保持上品官級的,為最高一層,稱為“右姓”、“茂姓”。如,東吳地區的朱、張、顧、陸四族;原在北方,後隨晉東渡的王、謝、袁、蕭四族;山東的崔、盧、李、鄭四族;太原王氏家族;關中的袁、裴、柳、薛、楊、杜六族,都是右姓大族。其他大族雖然也在士流之內,但只能算是下一層了。這些士族特別關心的是,如何永久保持自己優越的門第族望,保持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殊地位。為了保持他們高貴的血統,他們特別講究門當戶對的婚姻,只許在同等士族之間聯姻,而絕對不允許與庶族地主聯姻通婚。另外,通過編撰“家譜”的辦法,把士族的世系源流明確地記載下來,以備查考。士族為了標榜自己的特殊身份,還發展了一整套繁瑣的禮儀法規,在平時的生活中,士族一般不與庶族人士來往。門閥士族制度是封建等級制度的一種特殊形式,南北朝以後,這一制度日趨衰落,並最終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