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起源
關於這個家族的起源,相傳是漢初宰相
蕭何之幼孫蕭彪。《
南齊書》和《
新唐書》都記載
蕭彪系
蕭何之孫,被免官後,遷居於蘭陵,此後才有了蘭陵蕭氏(不排除之前有其他蕭氏支系先定居於此)。蕭彪官至侍中,後免官遷居東海蘭陵,傳有四世出現了
蘭陵蕭氏的第一個名人——位列
三公的
蕭望之,這是他的玄孫,也是蕭何的七世孫。後來
蕭望之遷居杜陵,
蕭望之八子中
蕭鹹、
蕭由皆通曉五經,長子蕭伋襲
關內侯,
蕭鹹、
蕭由、
蕭育則兄弟並顯,皆是朝堂高官,國之重臣,父子四人“一公三卿”,滿門顯著。直到其孫
御史中丞蕭紹一支又遷回蘭陵,蕭紹即蕭育子,而
蕭望之其他子孫仍世代居杜陵,是為杜陵蕭氏(此支至東漢時十分昌盛,其中
蕭由子孫達二千石者六七人)。此後,
蘭陵蕭氏以儒學傳家,數代不輟。自此
蘭陵蕭氏成為山東大族,歷數百年不衰。
但這一說法自唐朝
顏師古後就不斷有人質疑這一說法,但是一直沒人拿出可靠有力的證據來,多是臆斷。其主要觀點是:
蕭望之不是
蕭何子孫。原因幾乎都是:“近代譜諜妄相託附,乃雲望之
蕭何之後,追次
昭穆,流俗學者共祖述焉。但酇侯漢室宗臣,功高位重,子孫胤緒具詳表、傳。長倩鉅儒達學,名節並隆,博覽古今,能言其祖。市朝未變,年載非遙,長老所傳,耳目相接,若其實承何後,史傳寧得弗詳?漢書即不敘論,後人焉所取信?不然之事,斷可識矣。” 實際上顏師古等人的這個觀點是難以使人信服的。
第一:他說
蕭何子孫都詳見表、傳。但最詳細的記載莫過於漢書之記載。即“
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蕭何長子
蕭祿承嗣梆哀侯,襲封六年逝世。祿死無子,高后二年(公元前188年)封何夫人、同為酇侯,文帝元年逝世;封
蕭何幼子
蕭延為筑陽侯。
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改封
蕭延為酇釐侯,謚定。漢文帝三年
蕭延逝世,其子
蕭遺襲封酇煬侯;
蕭遺逝世後,其弟
蕭則襲封,承嗣二十年,因罪免其侯爵。
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以武陽縣戶二千封蕭何孫、
蕭則弟
蕭嘉。
蕭嘉逝世,其子
蕭勝襲封,嗣二十一年,後因罪失爵。
漢武帝元狩年間(公元前122~前117年)再次下詔以郝戶二千四百封
蕭何曾孫、
蕭則子
蕭慶。漢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
蕭慶子
蕭壽成襲封,因事失爵。
漢宣帝時(公元前73~前49年)下詔訪蕭相國後裔,得玄孫
蕭建世等十二人,以酇戶二千封建世為擲侯。漢成帝時蕭獲承嗣酆侯。漢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
蕭喜襲封酇釐侯。漢永始四年蕭尊襲封酇釐侯。漢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
蕭章繼嗣酇釐侯。
王莽居攝元年(公元6年)
蕭禹為酇釐侯,漢建國元年(公元9年)改封蕭鄉侯。” 從中可知史家所記載的只有承襲侯爵的子孫,其他子孫的姓名隻字未提,難道說何公子孫都是獨脈相傳,這顯然不可能,侯門之家怎能如此,何況文中有“得玄孫
蕭建世等十二人”。何況古代的爵位承襲都是以長嫡為先,何公子孫顯然也是如此,而蕭彪是蕭延的幼子,況且是庶出也有可能,以史料的記載來看,更可知道蕭彪更沒可能承襲侯位,加之蕭彪又不是功臣,這樣史料中怎么會有記載。
第二:他說“市朝未變,年載非遙,長老所傳,耳目相接,若其實承何後,史傳寧得弗詳?漢書即不敘論,後人焉所取信?”。但是從
蕭何至
蕭望之有七世,歷一百五十多年,
蕭望之祖父開始便隱德不仕,父親蕭仰又以田為業。何況蕭彪是被免官的,為了生活才遷到
蘭陵郡的,離開了大家族,且其中世代平民,這樣的情況下世人何以知
蕭望之家世,自己又是氣節非凡,名節並隆,要是說自己是
蕭何之後,而天下人又找不出其他的證據和理由,這樣天下人都會說他是為了想承襲侯爵權利,他有必要嗎?再者史書寫傳記時有誰曾列高祖以上者,難道每個名人的祖宗都要史料有記載才可以讓使人信服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家族遷徙
三國魏晉時期,戰亂頻繁,加上兩晉時期 的“
永嘉之亂”,士族南遷,蕭姓族人也隨之而徙,播遷於南方諸省,其中以
南蘭陵為基點,使家族得以進一步發展壯大,南北朝時期,蕭姓顯貴於天下,建立了齊、梁兩朝、繁衍昌盛、人才輩出,使蕭姓發展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
唐代,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繁榮,蕭姓族人一方面
文人墨客遍布於天下,另一方面由於新成分的湧現,即居住在中國北方及東北的
契丹族蕭氏勁族的加入,從而成為一個顯貴、龐大的家族。在此期間蕭姓也有遷入福建、廣東定居者,至此,在唐宋以前,蕭姓已廣布於我國山東、河南、河北、安徽、北京、福建、廣東、江西等地區。宋元明清時期,蕭姓南遷。自清康熙末年,蕭姓族人開始了多次入遷台灣,有的還遠播海外成為中國大姓。
家族成就
“兩朝天子,九蕭宰相”。中國歷史上接連兩個朝代—南朝的
齊王朝與
梁王朝,都是這一個家族建立。
蕭瑀在隋末動亂中歸附李淵,在武德、貞觀兩朝都擔任過宰相,但他的子孫中沒有再出過宰相。倒是其兄子
蕭鈞一支人物繁盛。
蕭鈞之孫
蕭嵩相玄宗,且出將入相,有功於河西。
蕭嵩子
蕭華相肅宗,
蕭華有兩個孫子都是宰相,一為穆宗初的宰相
蕭俯,另一為僖宗時期宰相
蕭仿。
蕭嵩的另一子蕭衡官至太僕卿,其子
蕭復相德宗,復孫
蕭置相懿宗,置子
蕭遘相僖宗。以上八位宰相中,瑀、華、俯、仿、復、遘均有剛直鯁正之名。如此人物如此家風,故《新唐書·蕭瑀傳》末贊曰:“梁蕭氏興江左,實有功在民,厥終無大惡,以浸微而亡,故余祉及其後裔。自瑀逮遘,凡八葉宰相,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家族輝煌
南北朝時期,
南蘭陵蕭氏創建了齊梁兩朝,走出了二十一位皇帝,三十多位宰相,還有大批的文臣武將,文人雅客。文人中最突出的是昭明太子
蕭統,他為後世留下了著名的《
昭明文選》。
西晉末年,五胡亂華。
蕭望之十四世孫淮陰縣令蕭整帶領整個家族渡江南遷,寓
晉陵武進(今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
萬綏村),晉於此地
僑置蘭陵郡,稱南
蘭陵,故蕭氏遂為
南蘭陵人。從蕭整五世孫
蕭道成開始,這個家族開始飛速發展。他們不僅僅是
南齊與
南梁的皇族,更是一群傑出的文學家。如開創竟陵八友的
蕭子良,以及編修前朝國史的
蕭子云、
蕭子顯。
昭明太子蕭統更是將
蘭陵蕭氏在中國文學界的地位推向了顛峰。而南梁接連幾位皇帝,本身也都是著名詩人。可謂滿門文武相兼,人才濟濟。在南朝蕭氏共掌國一百一十二年,歷齊、梁(西梁)兩朝。
《新唐書》載:過江則為“僑姓”王、謝、袁、蕭為大。山東則為“郡姓”王、崔、盧、李、鄭為大。在唐朝蕭氏更是拜相者達10人,
蕭巋一支更是有八人入相,即史稱“
八葉宰相”。另
蕭懿一支有一人為相,皇舅房有
蕭至忠。故
歐陽修、
宋祁贊蘭陵蕭氏:“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蕭梁舊臣、北周著名詩人
庾信譽之為“派別天潢,支分若木”,就連大文豪
蘇東坡也贊道“搖毫欲作衣冠表,成事終當繼八蕭”。
家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