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中四姓
- 地區:關中地區
- 朝代:隋唐時期
- 民族:漢
京兆韋氏,河東薛氏,河東裴氏,河東柳氏,影響,
京兆韋氏
京兆韋氏是唐代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在唐朝的京兆地區很有影響,民間有俗語“城南韋杜,去天尺五”。韋氏位於西安那的杜陵,在西安的士族中聲名顯赫。其族姓源於黃帝姬姓,產生於戰國中期,定型於秦漢。其家族誕生於西漢中葉,至曹魏時期成為關隴士族之一員。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京兆韋氏逐漸擺脫區域性的限制而質變為具有全國影響的士族家族。進入隋唐,韋氏家族政治、社會地位得到空前提高。表現為:有唐一代韋氏家族成員拜相者總計二十位,勢冠全唐;家族仕宦率極高,尤其是高品級官吏的仕宦人數急劇增加;家族成為皇室通婚之重要對象,共有近三十位成員與皇室成員進行婚姻來往;家族廣泛與山東、江南、關隴地區的一流士族聯姻,此舉密切其與各地士族的交往,擴大家族影響,韋匡伯、韋嗣立家族可謂典型。 導致家族繁盛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憑籍門蔭與科舉,雙軌並進,占據宦途要津,保持家族政治地位之不墜。二是充分利用家族固有影響,通過婚姻關係,擴充其政治關係和影響。此二者,如鳥之雙翼,共保韋氏家族在唐代的富貴。由於受到科舉取士制的影響,韋氏家族文化的文學性逐漸加強。其成員在誦習經書的同時,文學修養亦日漸提高。此外,從其交往的情況看,有唐一世但凡知名的文學家皆與韋氏成員有過詩文交往。而且,從唐代文人的接受角度看,韋氏家族成員的作品亦多為雅俗兩界所稱賞。最後,就具體創作情況言,韋氏共有詩文總數千餘首(篇),留有姓名的文學家近百人,為後世所激賞的作品數十篇,並產生兩位著名的詩詞名家,即韋應物和韋莊。有唐一代,韋氏家族在文學創作方面,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取得良好的成績,並於當時享有盛譽。韋應物、韋莊、韋絢、韋瓘等是韋氏家族詩(文)名較著的成員。
河東薛氏
河東薛氏,是蜀漢滅亡後從蜀地內遷至河東的一支豪強家族。十六國時期由於長期紊亂的政治局勢,再加上它雄厚的地方實力,薛氏一直採取“憑河自固”的政策對抗各民族政權,具有很強的分裂性和割據性。國家的統一需要地方勢力的支持,隨著北魏統一黃河流域,薛氏也開始由地方性向中央性轉變。儘管薛氏各分支的中央化程度是不同的,但到北朝末年,其主要房支基本整合到中央政權之中,成為促進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的社會力量。
薛氏與河東薛氏並非同義,河東一詞的記載大概來源於《禹貢》關於九州的記載,當時的河東屬於冀州的勢力範圍。自漢代以來,河東所轄的地區範圍不斷發生變化,但其疆界基本上以現代的山西西部為中心,有時也包括今河南北部、安徽北部的一小部分。這雖是一個彈丸之地,但由於它介於兩大名都長安和洛陽之間,與其它州郡形成眾星捧月之勢,形成了當時中原所在地的中心。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會成為當時各民族政權的必爭之地,這對於經濟、文化都相對發達的河東而言,必定是一場浩劫。作為當地的豪族勢力,要想獲得生存,必然會不斷與各民族政權之間發生關係,這也是薛氏生存的政治大環境。
唐朝中期的著名將領薛仁貴,戰功卓越,使得河東薛氏達到了最盛時期,薛家出了許多的著名將領,使得薛氏在關中的地位更加顯赫。
河東裴氏
在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裡,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望世家族,這就是河東裴氏家族。河東裴氏是中國封建社會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為贏秦始祖非子之後,非子之支孫封pei(原字為上非下邑)鄉,因以為氏。周僖王時,六世孫陵封為解邑君,乃去“邑”從“衣”,以“裴”為姓。後裴氏分為三支,分居河東、燕京、西涼等地,但考其譜系源流,皆出於聞喜之裴氏,故有“天下無二裴”之說。 裴氏家族自古為三晉望族,也是中國歷史上聲勢顯赫的名門巨族。裴氏家族“自秦漢以來,歷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極,五代以後,余芳猶存。在上下二千年間,豪傑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偉人,彪炳史冊。”其家族人物之盛、德業文章之隆,在中外歷史上堪稱獨無僅有。
裴氏家族公侯一門,冠裳不絕。正史立傳與載列者,600餘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餘人;七品以上官員,多達3000餘人。據《裴氏世譜》統計,裴氏家族在歷史上曾先後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與皇室聯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駙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謂“將相接武、公侯一門”,中國“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河東柳氏
柳姓最早繁衍之地在今天河南北部和山東西部一帶。公元前256年,魯國被楚國所滅,柳姓有入居楚地者,至秦滅六國後,又有入居山西境者,後漸在河東形成名門望族。此後相當長時期內,河東一直是柳姓的發展繁衍中心,柳姓的許多名人也大都出自河東。漢魏晉之際的河東柳氏雖然不如當時的韋氏、杜氏那樣顯赫,但已經成為一個比較有影響力的旺族。柳氏在河東的繁榮一直持續到“永嘉之亂”。此時,同許多其它北方大族一樣,除了一部分人留守河東及在北方政權任職以外,柳氏也開始南遷,並且分為兩路,柳恭一支遷於汝潁(今河南汝州和安徽阜陽),史稱“河東柳氏西眷”,柳卓一支遷於襄陽(今襄樊市)稱為“河東柳氏東眷”。
歷隋朝唐初繼續發展,具有獨特的家學特色,不僅在政治上有所作為,柳奭、柳渾、柳璨均官至宰相,而且在文化方面湧現出了柳沖、柳芳、柳宗元、柳公權等對當時及後世均產生重要影響的人物。雖然家族經歷武則天立後政治風波,柳奭一族遭受重挫,但是從整體的發展上,整個唐代河東柳氏依靠其家學相承依舊家道不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