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然歷史博物館
- 類別:天然博物館
- 地點:西安
- 館藏精品:藍田人遺址,半坡遺址,秦始皇兵馬俑等
天府之國,文物甲天下,遺址遺蹟,藍田人遺址,半坡遺址,楊官寨遺址,西周豐鎬遺址,秦阿房宮遺址,漢長安城遺址,隋唐長安城遺址,唐大明宮遺址,唐興慶宮遺址,曲江池遺址,隋唐天壇遺址,青龍寺遺址,明秦王府遺址,歷史景點,秦始皇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西安古城牆,華清池,鐘樓、鼓樓,西安碑林博物館,都城隍廟,八仙宮,關中書院,東嶽廟,西安事變舊址,八路軍辦事處舊址,帝王陵寢,秦始皇陵,秦二世陵,漢文帝霸陵,漢宣帝杜陵,秦莊襄王陵,明藩王十四陵,古寺廟宇,樓觀台,重陽宮,大慈恩寺,大興善寺,護國興教寺,草堂寺,華嚴寺,淨業寺,薦福寺,香積寺,廣仁寺,臥龍寺,雲居寺,罔極寺,
天府之國
西安,在《史記》中被譽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是中華民族的發祥之地,由周文王建設,建成於公元前12世紀,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13 朝古都,中國歷史上的四個最鼎盛的朝代周、秦、漢、唐均建都西安。西安高陵楊官寨遺址發現,將中國城市歷史推進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同時確定了西安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座城市。
西安是中國建都最早,建都最久(1200多年),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西安濃縮了中國歷史的精華:從奴隸制社會的頂峰西周王朝、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秦、中國第一個盛世王朝西漢到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唐朝,西安書寫了中國歷史最華彩的篇章。在中國歷史上,有21個政權被認為在西安建都。但其中哪些應該稱為王朝,其中哪些王朝的首都應該算是西安,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這是人們對於什麼是“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異,導致對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產生了分歧。目前被官方和史學界公認的說法是13個王朝。此外14朝和17朝等等不同的說法。
文物甲天下
“西安文物甲天下”,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浩瀚的文物古蹟遺存使西安享有“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稱。全省境內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54 處,其中陝西省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9 處,陵墓 8822 處,古遺址 5700 余處,文物點 2 萬 1 千 1 百餘個。秦始皇兵馬俑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遺蹟,明代古城牆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古城牆遺址。
遺址遺蹟
藍田人遺址
藍田人遺址屬舊石器時代,位於西安市東南藍田縣公王嶺和陳家窩兩地。 1963年在陳家窩村厚30米的紅色土層底部發現了一個老年女性的下頜骨化石和牙齒10餘枚;1964年5月,又在藍田縣城東20公里的公王嶺紅土層底部的鈣質結核土中,發現了一個基本完好的中年女性頭骨化石和一批古生物化石,舊石器等。兩者因都屬藍田,又是亞洲人種,按照國際科學命名慣例,定為直立人藍田亞種,人們通常把她稱為"藍田猿人"或"藍田人"。
1982年國務院公布藍田人遺址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位於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東部滻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發現了半坡遺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發現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1954一1957年,先後進行了五次較大規模的發掘,揭露面積1萬平方米。已發掘出46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1957年建成博物館。
半坡遺址是中國首次大規模揭露的一處保存較好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它是黃河流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村落遺址。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半坡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官寨遺址
楊官寨遺址位於高陵縣姬家鄉楊官寨村涇河左岸,現存面積80餘萬平方米。2004年以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該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發掘。
楊官寨出土文物數量之多令人讚嘆。遺址的發現,不亞於發現了一座仰韶時代中後期文物寶藏。探明得知,楊官寨遺址的發掘區以涇渭產業園北區的東西二路為界分為南北兩區,主要是廟底溝文化和半坡四期文化兩類遺存,總面積達80萬平方米。出土文物從石刀、石斧、石錛、石鑿、石紡輪,到骨器錐、笄、鏃,再到陶器盆、瓮、罐、盆、尖底瓶等應有盡有。
2008年3月,楊官寨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並位居榜首。
西周豐鎬遺址
周文王在灃水西岸建設豐京(今西安市西南),將都城從岐周遷至豐京,周武王時在灃水東岸建立了鎬京,即《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篇載:“考卜維王,宅是鎬京”。豐京是宗廟和園囿的所在地,鎬京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合稱豐鎬。豐鎬兩京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城市,是歷史上第一個有嚴格規劃的都城,也是周禮的誕生地。
豐鎬遺址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馬王鎮、斗門鎮一帶的灃河兩岸,豐在河西,鎬在河東。近年的考古已經基本確定了豐鎬的城址和遺址面積,通過多學科的精確定位,確定了豐鎬兩京的遺址面積總計近17平方公里,是一個巨型都城遺址。
秦阿房宮遺址
阿房宮是秦王朝的巨大宮殿,遺址在今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帶,始建於公元前212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國力日益強盛,國都鹹陽人口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開始營造朝宮,即阿房宮。由於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時只建成一座前殿。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鹹陽。”其規模之大,勞民傷財之巨,可以想見。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繼續修建。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寫道:“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可見阿房宮確為當時非常宏大的建築群。
今阿房村南附近,有一座大土台基,周長約310米,高約20米,全用夯土築起,當地人稱為“始皇上天台”。阿房村西南附近,夯土迤邐不斷,形成一長方形台地,面積約26萬平方米,當地稱為“郿塢嶺”。這兩處地方是阿房宮遺址內最顯著的建築遺蹟。
漢長安城遺址
漢長安城,位於西安市城區西北方向。漢長安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際大都會和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都城,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都城,是漢民族文化形成過程中的中 心。
西漢和隋、唐三個統一王朝,建都長安,在漢唐之間,還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五個地方割據政權在此建都,以及西漢末的新莽、兩漢之際的更始帝劉玄、東漢獻帝、西晉惠帝和愍帝、赤眉軍、黃巢、李自成等短暫立都於此。
漢長安城遺址是我國迄今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遺蹟最為豐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遺址,是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國家 級”大遺址。其城垣內面積36平方公里,加上建章宮等遺址,遺址保護總面積達到65平方公里,占西安四大遺址保護總面積108平方公里的60%,占到未央區全區262平方公里的四分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不斷加強對漢長安城遺址的保護,劃定保護範圍,豎立保護標誌,嚴格控制遺址範圍內的基本建設工程。遺址範圍內建立了村、鄉兩級基層文物保護小組。
隋唐長安城遺址
隋唐長安城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今西安市區。隋稱大興城,唐稱長安城,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公元582)。長安城在平面布局上利用了當地"六坡"地形特點,由外郭城(羅城)、宮城和皇城三部分組成。長安城遺址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開始大規模的勘察、發掘,先後完成了對外郭城、皇城、宮城及城內街道、坊市、渠道的探查,並據此繪製了長安城的實測圖和復原圖。
發掘勘測的結果證明:唐代長安城的周圍有七十多里,比今天的西安舊城(即明清時代的西安城址)大五倍以上。全城分三部分,最外是外郭城,中間的北部是皇城,皇城北端正中是宮城— —皇帝居住的地方。在外郭城垣上有十二個城門。許多縱橫的街道把全城除宮城和皇城以外的所有地區整齊地劃分為一百零八個長方形的坊里。
唐大明宮遺址
大明宮是唐代長安城禁苑,位於城東北部的龍首原,是唐帝國的政治中心,是世界史上最宏偉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
唐大明宮在唐代是長安城三大內之一。從高宗時起,唐朝歷任帝王多在此聽政,是二百餘年間唐代的政令中樞所在。大明宮平面略呈梯形,面積約3.2平方公里。始建於公元634年,建設初衷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期為其父李淵修建的避暑行宮,但由於李淵的溘然長逝而被迫停工。公元663年,唐高宗李治下令將其擴建,大明宮不再只是一座離宮別殿,而是作為大唐帝國威嚴象徵的正式皇宮出現,是唐王朝最為顯赫壯麗的建築群。宮牆周長約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門,已探明的殿、台、樓、亭等基址有40餘處。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唐興慶宮遺址
曲江池遺址
唐時曲江池並達到極盛,唐明皇每年兩次在此宴會群臣,那些進士考試及第後,成群結夥到曲江大擺宴席,飲酒作樂,此即“曲江流飲”,為長安八景之一。 唐代以後逐漸廢棄。宋代張禮的《游城南記》曾經記載了宋代時期的曲江情況。之後逐漸荒廢為農田。現已將遺址闢為曲江池遺址公園。
曲江池遺址公園,北接大唐芙蓉園,南至秦二世陵遺址,占地面積1500畝。從唐曲江池遺址、秦二世皇帝墓等文物古蹟的保護性開發、城市功能配套和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的角度出發,依託周邊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和人文傳統,恢復性再造曲江南湖、曲江流飲、漢武泉、宜春苑、鳳凰池等歷史文化景觀,再現曲江地區“青林重複,綠水瀰漫”的山水人文格局,構建集生態環境重建、觀光休閒娛樂、現代商務會展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城市生態和娛樂休閒區。
隋唐天壇遺址
西安天壇初建於隋,唐代沿用近三百年,是皇帝進行祭天活動的禮儀建築。位於唐長安城郭城正南門明德門遺址以東約950米。199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隊進行了考古發掘。遺址高約8米,發掘顯示遺址為四層素土夯築圓壇,表面塗白灰。地層面徑約54米,第二層約40米,第三層約29米,頂層約20米,各層高1.5~2.3米不等。各層設定十二條陛階(即上台的階道),南階(即午階)比其餘十一階寬,為皇帝登壇的階道。唐長安城天壇是唐代祀天禮儀重要的實物證據,對研究中國禮儀制度的演變具有重要價值。2003年至2004年,西安市文物局組織實施了保護工程。
隋唐長安城天壇遺址位於西安市南郊陝西師範大學校園內,2014年12月,西安市政府常務會通過了《天壇遺址公園概念規劃》,該方案以保護遺址為前提,遺址公園內將新建兩層天壇博物館及少量配套設施,天壇遺址按原貌展示,遺址周邊新增綠化景觀及園區道路。
青龍寺遺址
青龍寺位於西安市城東南的樂遊原上。唐時為長安延興門內新昌坊。該寺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原名“靈感寺”。唐龍朔二年(662)復立為觀音寺。景雲二年(711)改名青龍寺。唐代中期。有不少外國僧人在此學習,尤其是日本僧侶,著名的“入唐八大家”中的六家:日本的空海、圓行、圓仁、惠遠、圓珍、宗睿就受法於此。尤其是空海(號弘法大師)拜密宗大師惠果為師,學習密宗真諦。後回日本創立真言宗,成為開創“東密”的祖師。因此青龍寺是日本人心目中的聖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祖庭。
北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青龍寺即遭毀壞,漸不為人知曉。1963年起經過多年考古調查發掘,在址上建起新的青龍寺。寺分東西兩處,有日本捐資修建的大型仿唐建築——“惠果、空海紀念堂”,及青龍寺出土文物展室等,是許多日本遊客神往的觀光勝地。
明秦王府遺址
秦王府城的宮室規模, 明人朱國禎在《涌幢小品》中載“秦府殿高至九丈九尺,大相懸絕”;而宮室數目應該在八百間之上。
秦王府城的選址遵循了明太祖的要求,並直接決定了西安大城的擴展方向和規模。作為明代中央政府的特殊代表,秦王在城內官署體系中居於最高地位。秦王府城內有一套專設的官署機構,秦王同時下轄數萬兵馬,與北京燕王、大同代王等號稱“塞王”。秦王在西安共承襲了13世,在王府城中居住了260餘年的時間。清末民初,秦府城舊址被稱為“王城”或“皇城”。2003年,明秦王府城牆遺址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景點
西安必游旅遊景點:秦始皇兵馬俑、 華清池、 大雁塔、 小雁塔、西安古城牆、 鐘樓、鼓樓、都城隍廟、 翠華山等。
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坑位於西安市臨潼區城東6公里的西楊村南,西距秦始皇帝陵1225米,是秦始皇陵園中最大的一組陪葬坑,坑中所埋藏的浩大俑群是秦王朝強大軍隊的縮影。它是由三個大小不同的坑組成,分別編號為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坑內共有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約8000件,實用兵器數以萬計。
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大雁塔
大雁塔是當前中國唯一供遊客攀登的唐塔,位於唯識宗祖庭慈恩寺內,建於唐代永徽3年。源於赴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奏請在寺內建塔,用於存放他自印度帶回來的經籍。這座塔初名為經塔。 後世人稱它為大雁塔,此塔巍峨挺拔,引起世人的讚嘆。這座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大雁塔,成為古城西安獨具風格的標誌。大雁塔初建時只有5層,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後經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層,底邊各長25米。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其特點是:磚結構體現出木結構的斗拱風格。磚牆上顯出“稜柱”來,可以明顯分出牆壁開間。這些都是中國特有的傳統建築藝術形式。大雁塔塔身高大,結構堅固,外觀莊嚴、樸實、大方,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塔身用磚砌成,磨磚對縫堅固異常。塔內有樓梯,可以盤旋而上。每層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長安風貌盡收眼底。塔的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桅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塔南門兩側的磚龕內,嵌有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和《述三藏聖教序記》兩塊石碑。唐末以後,寺院屢道兵火,殿宇焚毀,只有大雁塔巍然獨存。
唐三藏——玄奘,曾在這裡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佛教宗派。寺內的大雁塔又是他親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的重視。
寺門內,鍾、鼓樓東西對峙。鍾、鼓是寺院的號令,俗有“晨鐘暮鼓”之說。東側鐘樓內懸吊明代鐵鐘一口,重三萬斤,高三米多。唐代學子,考中進士後到慈恩塔下題名,謂之“雁塔題名”,後沿襲成習。唐代畫家吳道子、王維等曾為慈恩寺作過不少壁畫,惜早已湮沒。但在大雁塔下四門洞的石門楣、門框上,卻保留著精美的唐代線刻畫。西石門楣上的線刻殿堂圖尤為珍貴。
雁塔東南側,有和尚墓塔群。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大雄寶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築,殿內有三身佛、菩薩和羅漢泥塑像。是禮佛誦經之所。法堂是講經說法的地方。堂內有阿彌陀佛銅像。今日的慈恩寺是明代以來的規模,而寺內的殿堂則是清代末年的建築。現在大雁塔經過修復,古塔雄偉,寺殿香火繚繞,庭院鮮花爭艷,是一處特別吸引國內外遊人的遊覽勝地。
大雁塔的底層南門兩側,鑲嵌兩塊石碑,一塊“大唐三藏聖教序”,是唐太宗在貞觀廿二年(648)。為玄奘所譯諸經作的總序。另一塊“大唐三藏聖教序論”是唐高宗為“聖教序”所作的紀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尤其是塔的西石門楣上的線刻殿堂圖,更是研究唐代建築的珍貴資料。
小雁塔
薦福寺原建於唐長安城開化坊內,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舊宅。睿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戚為高宗薦福而建寺。名獻福寺,天授元年(690年)改為薦福寺,是唐長安城中的著名寺院。唐代名僧義諍在薦福寺譯經,共譯56部,撰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一書,對研究中印文化交流極有價值。
現寺記憶體有的小雁塔,為密檐式方形磚構建築,初為15層高約46米。塔基邊長11米,塔身每層疊澀出檐,南北面名辟一門。塔身從下至下逐層遞減內收,愈上愈促,秀麗玲瓏,別具風格。門框為青石徹成,塔身內部為空筒式結構,設木構樓層,有木梯盤旋而上。明清兩代因屢經地震,塔身中裂,塔頂殘毀,僅存13層。今寺內還保存一口重萬餘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鑄的巨大鐵鐘,鐘聲宏亮,是譽為關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
西安古城牆
西安城牆不僅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城垣建築,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設施。西安城牆位於西安市中心區,是明代初年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呈長方形,牆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2米,南牆長3441.6米,北牆長3241 米,總周長11.9公里。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個城門都由箭樓和正樓組成。
華清池
5A級景區! 自古以來,華清池為遊覽勝地。華清池溫泉以芳香凝脂、動人故事名冠諸泉之首,有“天下第一御泉”的美稱。華清池溫泉水溫常年保持43℃,水質純淨,細膩柔滑,水中含有二氧化矽、氟離子等10多種礦物質,對風濕、關節炎等疾病均有明顯的療效,因而吸引歷代帝王沐浴游幸。公元747年-757年每年十月至次年暮春,唐玄宗都會帶楊貴妃姐妹駕臨華清宮避寒遊樂。“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便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對貴妃在華清宮內賜浴的真實寫照。華清池溫泉也因此而聞名天下,為世人所嚮往,成為與古羅馬卡瑞卡拉浴場和英國的巴思溫泉齊名的“東方神泉”。現有水源三處。
鐘樓、鼓樓
鐘樓位於市中心。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廣濟街口,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移於現址,成為一座綰轂東西、呼應南北的軸心建築。昔日樓上懸一口大鐘,用於報警報時,故名“鐘樓”。鐘樓整體以磚木結構為主,從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樓體及寶頂三部分組成。樓體為木質結構,深、廣各三間,系“重檐三滴水”、“四角攢頂”建築形式。自地面至寶頂通高36米,面積1377.64平方米。基座為正方形,高8.6米,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寬均為6米的券形門洞,與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相通。樓分兩層,每層四角均有明柱迴廊、彩枋細窗及雕花門扇,尤其是各層均飾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繪等古典優美的圖案,是一座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宏偉建築,也是我國現能看到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鐘樓。
鼓樓創建於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是所存中國最大的鼓樓,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後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鼓樓橫跨北院門大街之上。位於鐘樓以西約200米、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鐘樓相望。樓體為磚木結構,呈長方形,通高34米,東西長52.6米,南北寬38米。樓基用青磚砌成,高8米,基座南北正中辟有高寬均6米的拱卷門洞,南通西大街,北通北院門,面積1998.8平方米。
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內容豐富,它既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又匯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因而馳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唐代人所稱的石經,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書寫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
都城隍廟
西安城隍廟是天下三大“都城隍廟”之一,與北京、南京城隍廟齊名。建築規模宏大,全國各地城隍廟罕有其比。
明洪武二十年(1387)創建於西安東城門內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移建於今址。清雍正元年(1723)毀於大火。是年,川陝總督年羹堯,移用明秦王朱木樉府第磚石木料重建。清乾隆年間重建樂舞樓,嘉慶、道光、鹹豐年間先後重修。據《長安、鹹寧兩縣續志》載:“道鹹間募貲重修二殿、寢殿、東西朝殿並各道院二十二宮。清光緒十三年(1887),巡撫葉伯英禱雨輒應,又重修。”廟前懸有“都城隍廟”匾額的“武殿式”木牌坊一座。二門內有戲樓(即樂舞樓)與大殿相對,中有“燕窩式”碑坊一座,東西兩側為偏殿和廂房。大殿面寬7間,前木檐和隔扇上刻有二龍戲珠,鳳凰戲牡丹、金環鎖梅等圖案。大殿7間,兩旁建東西道院,為道人居住之地。
西安都城隍廟分為廟院和道院兩大部分;廟外牌坊前置立銅獅一對,均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所鑄造。城隍廟山門口有座五間大牌坊,牌坊之上,斗拱重疊,牌坊之下,有鐵獅一對。山門內有一條數百米長的青石甬道直達二門,其間有文昌閣一座。進入二門有一座精巧綺麗的戲樓,戲樓與大殿南北相對,中間場地上是一座氣勢宏偉的木質牌樓,樓檐有精美彩繪及陰陽太極八卦圖案。
城隍廟的大牌樓是明清風格的仿古建築,氣勢軒昂,建築工藝令人讚嘆。門牌樓高14.5米,寬32米,巨型粗大的紅色門柱四周加撐12根輔柱。重檐歇前帶歇山卷棚式屋頂,五架梁結構。屋面為五脊六獸,正中有三行,垂脊兩側各兩行及四翼角覆蓋筒瓦。
門牌樓木質的枋梁斗拱構造美觀繁華,做工極為精巧華麗,飾古典傳統的慣用色彩如雕樑畫棟,似盆景花籃使門牌樓更顯高貴,西安古城皇廟門牌樓斗拱的華麗,足以說明此城隍廟在當時的顯赫作用和地位。門牌樓的門頂正面大匾上書四個貼金大字"都城隍廟",背面大匾同樣上書四個貼金大字"你來了麽"。這八個字均選自顏真卿的真跡楷書。
2001年,西安城隍廟作為明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八仙宮
全稱萬壽八仙宮,又名八仙庵,是西安最大、最著名的道教觀院,位於西安市東關長樂坊,始建於宋,系唐興慶宮局部故址,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十方叢林,漢族民間傳說八仙宮為唐時呂洞賓早期遇漢鍾離”一枕黃粱”點破千秋迷夢而感悟成道之處。北宋時期在唐興慶宮局部遺址處建了八仙庵。
金、元之際,道教全真教大興,全真教尊漢鍾離、呂洞賓為北五祖,因而在仙跡故址“雷祖殿”、“八仙庵”基礎上大興土木,擴建廟宇殿堂。此時的八仙庵建築已頗具規模。迨至明、清已形成道教十方叢林性重點宮觀,為西北數省道教徒授受戒律、學習道教知識的主要場所。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京,慈禧太后、光緒皇帝西逃到西安避難,駐蹕八仙庵。後頒發1000兩白銀,命八仙宮道長李宗陽修建牌坊,為八仙庵頒賜“玉清至道”匾額,並賜名“敕建萬壽八仙宮”,“八仙宮”之名由此而來。懸於庵前門領之上。新中國建立後,當地政府數次撥款整修。從此八仙庵亦叫八仙宮。
關中書院
關中書院位於西安城牆南門內書院門街。是明、清兩代陝西省著名書院,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陝西著名學者馮從吾創立。書院由大門、二門、允執堂(講堂)、左右寮房、東西號房等建築物組成。清代兩次重修,建有“精一堂”等。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關中書院改建為陝西省師範大學堂,當時成為西北5省的最高學府,民國時改為省立師範學校,直至解放。現在為西安文理學院初等教育學院。
書院建築規模宏大,中間講堂6間曰“允執堂”,左右南屋4間,東西號房各6間,講堂後邊有假山,“三峰聳翠”,“宛若一小華岳”,講堂前半畝方塘,豎亭於中,砌石為橋。書院有門兩重,大門二楹,二門四楹,郡丞劉孟直書“八景詩”以壯其觀,學者王大智書隸字為書院題名。
東嶽廟
東嶽廟緊位於西安城牆東門(長樂門)內,始建於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近半個世紀以來,東嶽廟身處鬧市卻從未對外開放,被當地民眾稱為“最低調古廟”。文獻記載,西安東嶽廟是民間供奉東嶽泰山大帝及諸神的道教場所,歷史上殿宇完備,主殿內壁繪有民間風俗傳說故事彩畫,內容豐富,色彩絢爛,文化藝術價值珍貴。
同時,西安東嶽廟大殿里的壁畫還是陝西現存宮觀壁畫中單體面積最大的壁畫。
1956年,東嶽廟被列為陝西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事變舊址
西安事變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8處地方:
八路軍辦事處舊址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也稱八路軍駐陝辦事處,位於西安市城內西五路北新街七賢莊1號,取魏晉時代“竹林七賢”的“七賢”二字,院落坐北朝南,共十所,現在建為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
辦事處前身為紅軍駐西安聯絡處,“七七”事變後更為現名,為全國15個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中成立最早、堅持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辦事機構,1936年至1946年,中共中央在此相繼設立秘密的交通站、半公開的“紅軍聯絡站”和公開的“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駐陝辦事處”,紀念館建於1959 年,共有5道院,內有接待室、會客室、辦公室、重要領導人的住房、庫房、廚房、電台室、譯電室、機要室、救亡室等。館內收藏有文物460多件、資料525 年、回憶錄623篇、照片3000餘張。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帝王陵寢
陝西的關中地區(西安和鹹陽區域),共有72座帝王陵,被稱為“東方帝王谷”,比著名的“埃及帝王谷”的數量還多,屬世界第一帝王谷;這裡位於誕生人類文明的北緯34度線,作為人類文明中唯一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發祥地,埋藏著這一偉大文明的基因密碼。一位位墓主背後的王朝興衰,一個個王朝所演繹的文明成長。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斗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布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
秦二世陵
公元前207年(二世三年)權臣趙高脅近秦二世自殺,以庶人儀葬於周杜國屬地,即秦時的洲地,在今西安市雁塔區曲江鄉曲江池村南緣台地上,俗稱”胡亥墓”。 秦二世胡亥墓坐落在原坡地帶,環境幽僻,迥異於秦漢以來高峻宏偉的帝王陵墓,同附近的杜陵、少陵相比,殊感遜色。
秦二世陵為土築圓形,封土堆直徑二十五米,高五米,直徑25米。墓北有石碑一座,高三米,寬九十八公分,厚二十八公分。碑面陰刻“秦二世皇帝陵”六個隸書大字,為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陝西巡撫畢沅所立。碑後陰刻《夜役說》,為生員周新命於嘉慶十年所書。 1956年8月6日被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列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闢為秦二世陵遺址公園。
漢文帝霸陵
漢文帝劉恆墓葬,位於西安市區以東13公里處,霸陵鄉毛窯院村以南。1956年8月6日被列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墓南靠白鹿原,北面灞河,東鄰老柿坡,西接赤水溝。周長1000餘米,高聳100米許,呈方錐體,兩側為箕形山凹對稱,成弧形之勢,遠遠望去如同鳳凰展翅,當地稱“鳳凰嘴”,因陵墓座落於灞水之濱,名曰“灞陵”。陵前原有1棵古柏,柏下豎石碑1通,勒畢沅書寫“漢文帝霸陵”,周圍石碑林立,相互交錯,大小高低參差不齊,令人難以清數。“文化大革命”期間,大柏樹被人砍伐,石碑有的被盜走,有的被打碎,連原來的遺址也被開荒種田。1987年,區、鄉文化部門為保護文物古蹟,尋出9塊較完整的石碑,重新立於陵前。
漢宣帝杜陵
杜陵位於西安市三兆村南,陵區南北長約4公里,東西寬約3公里[1]。是西漢後期宣帝劉詢的陵墓。陵墓所在地原來是一片高地,潏、滻兩河流經此地,漢代舊名“鴻固原”。宣帝少時好游於原上,他即帝位後,遂在此選擇陵地,建造陵園。
杜陵占地120多畝,四周環繞有夯土圍牆,牆基寬9米。陵園以殿為大門,殿與配殿共長30多米,寬20多米,門道寬約6米。墓冢在陵園的正中,平面呈正方形,邊長120米,高30米。陵前立有清代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所立的“漢宣帝杜陵”碑一通,碑銘清晰可辨。此外還有碑碣十餘方。園內還有寢殿、便殿等遺蹟,四周排水的溝渠仍清晰可見。
漢代以來,杜陵一直是長安的遊覽聖地,文人學士常會集於此,登高覽勝,並留下了許多詩篇。考古工作者對杜陵進行了調查,並對其周圍的遺址進行了一些發掘,出土了很多文物。
秦莊襄王陵
封土為覆斗形,底邊東西長73米,南北寬75.5米。主墓坐西朝東,為有4條墓道的亞字形大墓;周圍發現小的陪葬墓3個、陪葬坑2座。從墓葬形制等來判斷,可確定它應是戰國時期秦國王侯級別的墓葬。
1956年由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藩王十四陵
明秦王墓,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少陵原上,為明代14代秦藩王家族墓地,2006年5月25日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起,太祖朱元璋建藩封王,將地位僅低於皇太子的次子朱樉封為秦王,並設西安府。
由於秦王在諸位藩王中年齡最長,兵權最重,又擔負著拱衛西北邊疆的重任。“首藩者,宗盟之長”也,故秦藩國被稱為“天下第一藩”。秦藩國之大,藩王之多,享國274年,伴隨明朝始終,並有十四座明秦藩王陵存世,這在有明一代和中國歷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秦王朱樉其後二百多年間,共有十三位明藩王和一位世子去逝,他們死後下葬的14座陵墓和50餘座陪葬墓冢散落在東起鳴犢西至三爻一帶的少陵、鳳棲塬上,當年各陵墓建築宏偉,陵前殿堂樓閣競相錯落,各自形成完整的皇家陵園。
古寺廟宇
樓觀台
樓觀台,乃老子在講授《道德經》之處。中國道教最早的重要聖地,被稱為“仙都”和“天下第一福地”。
樓觀台創始於西周,鼎盛於唐,衰落於宋金,毀於宋末,振興於今。
樓觀台名勝風景規劃區323平萬公里,有樓觀景區、金牛坪景區、木子坪景區和就峪景區。樓觀為核心景區,主體景觀說經台,傳說老子在此講授過道德五千言。有宮觀30餘座,其中中國書法名碑1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古樹7種20餘株,翠竹環擁,林木蔥鬱。
重陽宮
重陽宮作為為全真教祖師王重陽的開山祖庭,重陽宮在元代曾盛極一時,宮域東至澇峪河,西至甘峪河,南抵終南山,北臨渭水,殿堂樓閣多達5000餘間,住道士近萬名,宮觀規模之大為國內道觀之首。元世祖時重陽宮奉敕更名為“敕賜大重陽萬壽宮”。明清以後屢遭破壞,宮院逐步縮小,原有碑石散棄露天。1962年戶縣人民政府將這些碑石集中至玉皇殿舊址,形成祖庵碑林。1973年建碑廳11間,使碑石得到妥善保護。因此,“祖庵碑林”被人們譽為西安乃至陝西的小“碑林”,2001年6月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創建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為了追念他的母親文德皇后而建。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這裡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中國佛教宗派之一(法相宗)。寺內的大雁塔又是他親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的重視。
大興善寺
大興善寺位於西安市城南,是中國佛教密宗祖庭,被國務院確立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它始建於晉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隋文帝楊堅在興建都會大興城(今西安)時,敕令建造了大興善寺作為國寺。因隋文帝在北周時原為大興郡公,故取“大興”二字和“靖善坊”,的“善”字命名。
大興善寺開山祖師是靈藏大師。他是楊堅的布衣知友,同時任隋朝管理全國僧尼事務的昭玄都僧官。隋朝幾位箸名的昭玄統,除曇延外在任職期間都住在大興善寺。
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到此寺傳授密宗,成為當時長安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
寺內文物有清碑四方,即清康熙年間《重修隋唐敕建大興善禪寺來源記碑》、《重修大興善寺碑記》、乾隆年間《隋唐敕建大興善寺祖庭重囗囗囗記》和鹹豐年間《太興善寺法源碑記》,皆為研究大興善寺的重要史料。寺內還藏有三幀巨幅清朝西藏彩繪《阿彌陀佛像》、《極樂世界圖》和《彌勒像》是西藏繪畫藝術珍品。
護國興教寺
1961年3月4日,興教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興教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興教寺內的興教寺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一處遺產點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草堂寺
草堂寺位於西安市戶縣圭峰山北麓,距西安約50公里,東臨灃水,南臨終南山圭峰、觀音、紫閣、大頂諸峰,景色秀麗,是國務院確立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該寺約創建於距今1500多年的東晉末年,還是名聞關中的古蹟勝境。因其以草苫為寺中一堂屋頂,故名。北周時毀,唐宋以後多次重建,今有大殿三間及鳩摩羅什舍利塔等。
華嚴寺
華嚴寺是唐代長安城南樊川八大寺之一,是中國佛教華嚴宗祖庭,位於現在西安市南十五公里的少陵原半坡,居高臨下,俯瞰樊川。華嚴寺南望終南山,詩人岑參的"寺南幾千峰,峰翠青可掬",道盡了它景致最佳處。華嚴寺周圍的自然景色,雖不是佛經中描述的華嚴世界,卻也是人間的華嚴天堂。
淨業寺
淨業寺始建於隋末,唐初為高僧道宣修行弘律的道場,唐道宣曾住此寺潛心著述,弘宣律學,開創了以研習和傳授戒法的宗派— —律宗。淨業寺因而成為佛教律宗的發祥地。
寺外峰頂上有道宣律師舍利塔巍然屹立,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薦福寺
薦福寺位於西安市南門外友誼西路。始建於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是高宗李治死後百日,皇室族戚為其獻福而興建的寺院,故最初取名“獻福寺”。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改為“薦福寺”。神龍二年(706年),擴充寺廟為譯經院,成為繼慈恩寺之後的又一個佛教學術機構。寺址原在唐長安城的開化坊南部,即唐太宗之女襄成公主的邸宅,唐末因遭兵禍破壞,將其遷建於安仁坊小雁塔所在的塔院裡,即今址。
香積寺
香積寺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為中國佛教淨土宗祖庭,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善導圓寂,弟子懷憚為紀念善導功德,修建了香積寺和善導大師供養塔,使香積寺成為中國佛教淨士宗正式創立後的第一個道場。
唐朝的香積寺位於古都西安城南約35華里處,終南山子午谷正北神禾原西畔,這裡南臨滈河,北接風景秀麗的樊川,滈河與潏河匯流縈撓於其西,整個寺院幽而不僻,靜而不寂,武則天和唐高宗都曾來此禮佛,並“傾海國之名珍”、“舍河官之秘寶”,賜給香積寺。因善導在長安擁有眾多信徒,這裡又供奉著皇帝賜給的法器、舍利子,故前來瞻仰拜佛的人絡繹不絕,香火極盛。
廣仁寺
廣仁寺坐落在西安城內西北角,是西北和康藏一帶大喇嘛進京路過陝西時的行宮,因此又稱“喇嘛寺”。廣仁寺是陝西省唯一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全國唯一的綠度母主道場。廣仁寺是藏漢文化交流、民族團結的見證。寺內殿宇莊嚴,花木茂盛,雖居鬧市之中,卻十分幽靜、整潔。
清朝初年,清政府在西藏、青海藏傳佛教上層喇嘛進京朝見皇帝的沿途,建立寺院,向蒙族、藏族表明,清政府充分尊重他們的宗教信仰習俗和保護藏傳佛教,籠絡人心,達到鞏固西北邊陲的目的。廣仁寺就是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皇帝敕命興建的,康熙親書“慈雲西蔭”殿額賜寺。該寺現存康熙撰文的建廣仁寺碑石一通,反映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廣仁寺建成後,西藏、蒙古、青海、甘肅等地區的活佛、喇嘛路過陝西時,均住寺瞻禮。
臥龍寺
臥龍寺位於西安市碑林區柏樹林街,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據寺內碑刻載,臥龍寺創建於漢靈帝時(168-189年)。隋朝時稱“福應禪院”,距今已1800多年。唐朝時,因寺內保存著吳道子在這裡畫的觀音像,又稱“觀音寺"。唐懿宗鹹通年間(860年)和僖宗乾符年間(874年),先後在寺內建立石刻陀羅尼經幢。宋初有高僧惠果入寺住持,終日高臥,時人呼為“臥龍和尚”。宋太宗時(976-997年)更寺名為“臥龍寺”。
臥龍寺是古長安首屈一指的禪宗道場,殿堂巍然,寺內古樹參天,環境幽美穆靜。又因地處市中,前來參觀遊覽的中外賓客絡繹不絕,成為西安市區的著名佛教叢林之一。
雲居寺
雲居寺,有名西五台,原名安慶寺。位於西安市玉祥門蓮湖路西段南側,東鄰灑金橋,西靠明代城牆,東西長約一華里。此地原為長安城內太極宮宮城南牆舊基。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篤信佛教,每年數次前往終南山南五台朝山拜佛,旅途十分勞素,世民為母盡孝,便仿照南五台在宮城廣運門以西,太極宮城南牆上沿起伏地勢,築建了五座佛殿,供其母瞻仰朝拜。因共有五個高台,又與終南山南五台遙相呼應,故稱西五台。又因該寺上空常見祥雲環繞久聚不散,如菩薩顯聖,欲又稱雲居寺。
罔極寺
罔極寺地處西安市東關炮坊街內,創始於唐神龍元年(705),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鎮國太平公主為母后武則天祈福而修建的皇家寺院。寺名取自《詩經》“欲報以德,昊天罔極”之句,以表達子女對父母無限的孝思。盛唐時居於大明宮與興慶宮之間,在唐皇城內供皇室宮廷朝禮之用,成為大唐的淨土宗道場。
罔極寺內建築布局嚴謹,主要佛教建築有山門、韋馱殿、大雄寶殿、臥佛殿、禪堂、東西廂房、齋堂、僧寮等。該寺重要文物古蹟有清朝所建金剛殿及明朝碑碣、山門外獨角獸、唐朝蓮花座等。其中獨角獸系唐朝所造,被視為鎖寺之寶;明碑上的碑花構思奇特,極為罕見。據《淨土聖賢錄》載,慧曰法師火化時,“終見蓮花在前,狀如日輪”。寺內現有舍利塔二座,其是之一為清康熙時所建東院喇嘛塔。另外寺內還存有各類碑記六塊,其中有明正統八年、清嘉靖四年、乾隆五十四年、道光三十年、民國廿四年重修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