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體系

國際貨幣體系

國際貨幣體系是各國政府為適應國際貿易與國際結算的需要,對貨幣的兌換、國際收支的調節等所作的安排或確定的原則,以及為此而建立的組織形式等的總稱。國際貨幣體系的主要內容是: ①各國貨幣比價的確定,包括匯率確定的原則,波動的界限,調整的幅度等。②各國貨幣的兌換性與對國際收支所採取的措施,如本國貨幣能否對外兌換以及是否限制對外支付等。③國際儲備資產的確定以及儲備資產的供應方式。④國際收支的調節方法,包括逆差國和順差國承擔的責任。⑤國際金融事務的協調、磋商和有關的管理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實行金本位制。當時,黃金在國際間的支付原則、結算制度與運動規律都是統一的,從而形成了國際金本位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貨幣體系
  • 外文名:International Currency System
  • 目標作用:保障國家貿易
  • 具體內容:確定世界及各國貨幣的匯率制度
含義,內容,具體內容,目標作用,劃分標準,發展演變,體系特點,存在問題,體系改革,未來格局,

含義

國際貨幣體系是指支配各國貨幣關係的規則和機構,以及國際間進行各種交易、支付所依據的一套安排和慣例。

內容

(一)國際支付原則
一國對外支付是否受到限制,一國貨幣可否自由兌換成支付貨幣,本國貨幣與其他國家貨幣之間的匯率如何確定
(二)國際收支調節方式
各國政府用什麼方式彌補國際收支缺口
(三)國際貨幣或儲備資產的確定
用什麼貨幣作為支付貨幣,一國政府應持有何種為世界各國所普遍接受的資產作為儲備資產

具體內容

1、確定世界及各國貨幣的匯率制度
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貨幣體系
2、確定有關國際貨幣金融事務的協調機制或建立有關協調和監督機構。
3、確定資金融通機制。
4、確定主導貨幣或國際儲備貨幣
5、確定國際貨幣發行國的國際收支及履約束機制。

目標作用

目標:保障國家貿易、世界經濟的穩定、有序地發展,使各國的資源得到有效地開發利用。
作用:建立匯率機制,防止循環的惡性貶值;為國際收支不平衡的調節提供有利手段和解決途徑;促進各國的經濟政策協調。
國際貨幣體系相關猜想國際貨幣體系相關猜想

劃分標準

從貨幣本位看,國際貨幣體系可以分為純粹商品本位如金本位,純粹信用本位如不兌換紙幣本位,混合本位如金匯兌本位。
從匯率制度看,國際貨幣體系可分為固定匯率制浮動匯率制

發展演變

1880至1914年,國際金本位制度
1918至1939年,國際金本位制度的恢復時期
1944至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
1973至1976年,向浮動匯率制度過渡時期
1976年至今,牙買加體系
金本位制度
(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黃金為本位貨幣的制度)歷史上第一個國際貨幣制度,是19世紀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相繼推行的貨幣制度。
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貨幣體系
條件:
(3)自由輸出入
特點:
(1)黃金充當國際貨幣
(2)各國貨幣的匯率由其含金量決定
(3)國際收支由物價現金流動機制自動調節
主要內容:(1)黃金是國際貨幣體系的基礎,可以自由輸出輸入國境,是國際儲備資產結算貨幣;(2)金鑄幣可以自由流通和儲藏,也可以按法定含金量自由鑄造,各種金鑄幣或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成黃金。
優勢:是一種較為穩定的貨幣制度,表現為該體系下各國貨幣之間的比價、黃金以及其他代表黃金流通的鑄幣和銀行券之間的比價以及各國物價水平相對穩定。因而對匯率穩定、國際貿易、國際資本流動和各國經濟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劣勢以及制度的解體:該貨幣制度過於依賴黃金,而現實中黃金產量的增長遠遠無法滿足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對黃金的需求,簡言之,黃金不夠用了。再加上各國經濟實力的巨大差距造成黃金儲備分布的極端不平衡。於是銀行券的發行日益增多,黃金的兌換日益困難。一戰爆發,各國便中止黃金輸出,停止銀行券和黃金的自由兌換國際金本位制度宣告解體。
虛金本位制度(又稱金匯兌本位制
盛行於一戰結束到30年代經濟大蕭條開始。 是在1922年,義大利熱那亞召開的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確定的。
基本內容:(1)黃金依舊是國際貨幣體系的基礎,各國紙幣仍規定有含金量,代替黃金執行流通、清算支付手段的職能。
(2)本國貨幣與黃金直接掛鈎或通過另一種同黃金掛鈎的貨幣與黃金間接掛鈎,與黃金直接或間接保持固定的比價。
(3)間接掛鈎的條件下,本國貨幣只能兌換外匯來獲取黃金,而不能直接兌換黃金。
(4)黃金只有在最後關頭才能充當支付手段,以維持匯率穩定。
優勢與劣勢:節約了黃金的使用,彌補了金本位中黃金量不足的劣勢。但是世界貿易的發展中對黃金的需求和黃金的產量的缺口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匯率頻繁波動時用黃金干預外匯市場來維繫固定比價顯得力不從心。
解體: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危機,國際虛金本位制度瓦解
混亂階段
從20世紀30年代到二戰前,國際貿易體系進入了長達十幾年的混亂時期,其間形成了英、美、法三大國為中心的三個貨幣集團(英鎊集團、美元集團、法郎集團),三大集團以各自國家的貨幣作為儲備貨幣國際清償力的主要來源,同時展開了世界範圍內爭奪國際貨幣金融主導權的鬥爭,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二戰結束。
布雷頓森林體系國際貨幣體系
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貨幣體系
內容
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確立了美元與黃金掛鈎、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鈎、並建立固定比價關係的、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匯兌本位制。“雙掛鈎”的具體內容是:
1、確定了國際儲備貨幣——美元,美元與黃金掛鈎:①官價:35美元=1盎司黃金;②美國準許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隨時按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③其它國家的貨幣不能兌換黃金。 其它貨幣與美元掛鈎:①各國貨幣與美元保持固定比價,通過黃金平價決定固定匯率;②各國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不得超過金平價的上下1%,否則各國政府必須進行干預。2、建立永久性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體系相關內容國際貨幣體系相關內容
3、規定了美元的發行和兌換方式。
4、確定固定匯率制
5、提出了資金融通方案。
優勢和劣勢
優勢:1、解決了國際儲備短缺的困難(黃金短缺)。2、固定匯率穩定了世界金融市場。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資金融通方案促進了國際金融合作。
劣勢:以一個強大經濟實體來穩固世界金融市場容易因為此經濟實體的起伏與衰盛導致世界金融市場的波動,而造成不穩定性。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原因
1、美國藉此成就了自身的世界金融霸權
2、“特里芬難題”揭示了該體制存在無法解決的難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是在美國經濟實力雄厚,國際收支保有大量順差,黃金外匯儲備比較充足,而其他國家普遍存在“美元荒”的情況下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運轉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1、美國國際收支必須順差,美元對外價值才能穩定;2、美國的黃金儲備充足;3、黃金必須維持在官價水平。這三個條件實際上不可能同時具備。這說明布雷頓森林體系存在不可解脫的內在矛盾——“特里芬難題”(由美國經濟學家特里芬在其著作《黃金與美元危機》一書中指出):如果美國國際收支保持順差,則國際儲備資產不敷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形成“美元荒”;美元荒:二戰後,歐洲各國資金短缺、物資匱乏。而美國在戰爭中大發橫財,生產力大大提高,各國急需從美國進口商品。但購買美國商品必須用美元或黃金支付,而各國黃金數量有限,無力向美國出口換取美元,這使美國國際收支大量盈餘,其他國家大量需求美元,引起國際市場上美元匯率上漲,美元供不應求。到1949年,美國黃金儲備高達245億美元之巨,而世界其他國家則發生了美元荒。
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貨幣體系
如美國國際收支逆差,則易引起美元貶值,發生美元危機,形成“美元災”。美元災:指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和硬通貨的現象。1960年代初,美國國際收支逐漸惡化,主要原因是:(1)1948年開始,美國執行馬歇爾計畫,對外提供經濟援助,大量美元流入西歐各國,使西歐國家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其商品流入國際市場,獲得了較多的黃金和美元。(2)1950年起,美國推行對外擴張政策,軍費開支大增,大量美元流出國境,國際收支出現逆差。(3)美國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國內資金外流,美國逆差不斷擴大。這樣60年代以後一些國家原來普遍存在的美元不足現象變成了美元過剩,美元不斷貶值。其他國家為了迴避匯率風險,不願在國際支付中接受美元。美元地位極度虛弱,經常成為被拋售對象。1960年10月爆發第一次美元危機,此後美元的國際地位不斷削弱,表現是各地金融市場紛紛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和硬幣,美元匯率下跌。1968年3月,美國爆發了空前嚴重的第二次美元危機,半個多月中,美國的黃金儲備流出了14億多美元,3月14日一天,倫敦黃金市場的成交量達到350——400噸的破記錄數字。1971年8月15日美國政府宣布停止各國中央銀行按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同年12月宣布美元貶值7.89%,將黃金官價從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但這些措施並未能阻止美國國際收支危機和美元危機的繼續發展。1973年2月,由於美國國際收支逆差嚴重,美元信用猛降,國際金融市場又一次掀起了拋售美元,搶購原西德馬克和日圓、並進而搶購黃金的風潮。僅2月9日一天,德國法蘭克福外匯市場就拋售了近20億美元,國際外匯市場不得不暫時關閉。在此局面下,美國政府於1973年2月12日再次宣布美元貶值10%,黃金官價增至每盎司42.22美元。美元的兩次貶值並未能阻止美元災,1973年3月,西歐又出現了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和原西德馬克的風潮。倫敦黃金市場的黃金價格一度漲到96美元一盎司。最終導致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崩潰。
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貨幣體系
多元化貨幣體系多元化貨幣體系
事實上,美國從1950年代起國際收支出現逆差,國際市場上美元大量過剩,從60年代到70年代曾發生多次美元危機。
牙買加體系從布雷頓森林體系70年代崩潰後沿用至今。
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1976年IMF通過《牙買加協定》,確認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浮動匯率的合法性,繼續維持全球多邊自由支付原則。雖然美元的國際本位和國際儲備貨幣地位遭到削弱,但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領導地位和國際儲備貨幣職能仍得以延續,IMF原組織機構和職能也得以續存。但是國際貨幣體系的五個基本內容所決定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準則與規範卻支離破碎。因此現存國際貨幣體系被人們戲稱為“無體系的體系”,規則弱化導致重重矛盾。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引發金融市場全球化趨勢在90年代進一步加強時,該體系所固有的矛盾日益凸現。具體內容
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貨幣體系
(1)黃金非貨幣化:黃金與各國貨幣徹底脫鉤,不再是匯價的基礎。
(2)國際儲備多元化:美元、歐元、英鎊、日元、黃金、特別提款權等。
(3)浮動匯率制合法化:單獨浮動、聯合浮動、盯住浮動制、管理浮動制。
(4)貨幣調解機制多樣化:匯率調節、利率調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干預和貸款調節。
優點
(1)國際儲備多元化:擺脫對單一貨幣依賴,貨幣供應和使用更加方便靈活,並解決了“特里芬難題”。
(2)浮動匯率制在靈敏反應各國經濟動態的基礎上是相對經濟的調節。(3)貨幣調解機制多樣化:各種調節機制相互補充,避免了布雷頓體系下調節失靈的尷尬。
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貨幣體系
缺點:(1)國際儲備多元化:國際貨幣格局不穩定、管理調節複雜性強、難度高。
(2)浮動匯率制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和體系的動盪和混亂,套匯、套利等短線投機活動大量泛濫,先後引發多次金融危機。匯率變化難以預測也不利於國際貿易和投資
(3)調解機制多樣化不能根本上改變國際收支失衡的矛盾。亞洲金融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幾次干預失敗就是例證。

體系特點

由於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各國相繼實施了自由化的經濟政策和浮動匯率,直接加速了資本的跨境流動並推動了金融全球化的進程。金融資本在高速的流動中迅速增值與膨脹,並部分表現出與現實的脫離。而美國則憑藉美元在貨幣金字塔中的頂端位置,成為“惟一完全可以根據國內目標(就業、外貿出口)而不論美元匯率的浮動情況如何來推行某種國內政策的國家”,因此,與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相聯繫的國際收支不平衡,也一直伴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資本的全球化與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也使得全球區域經濟協調與合作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從而使得金融全球化、金融資本與現實的脫離、匯率不穩定、美元為中心與國際收支不平衡、區域貨幣合作成為這一時期國際貨幣體系的顯著特徵。資本的跨國流動與金融全球化
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貨幣體系
資本的逐利本性是實現資本全球擴張的動力,而浮動匯率的實施與伴隨之的西方各國金融自由化政策,則進一步推動了金融資本的全球化。一位擁護在法國建立養老基金的議員在《世界報》上清楚的描述了向國外進行金融投資的重要意義,“養老基金的真正益處在於能夠部分地分享別國經濟成長的利益。”
金融全球化首先表現為資本跨國流動的規模快速擴張。伴隨著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管制的放鬆,資本流動規模快速擴張,流動速度顯著提高,流動方向也出現巨大調整,逐漸由從已開發國家流向開發中國家改為已開發國家之間的流動,資本流動無論從絕對規模還是相對規模都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時期。尤其是短期資本的流動成為這一時期資本流動的一個重要形式。而美國則逐漸由資本輸出國轉變為資本輸入國家,在資本的跨國流動中,美國憑藉發達的資本市場為本國的公共赤字和個人赤字提供融資。
其次,資本的跨國流動還引起了各個國家金融市場的逐漸統一。這種市場的統一,一方面表現為作為資本價格的利率的波動,在不同國家的金融市場逐漸呈現出明顯的聯動性,西方主要國家央行的決策具有顯著的相關性,主要國家利率的每一次調整都會引起其他國家的快速回響,不同國家的利率差距縮小。另一方面也表現為金融監管、金融制度等交易規則的逐漸趨同,即金融資本“逐漸在相同的遊戲規則下,採用相同的金融工具,在全球範圍內選擇投資者和籌資者”。
最後,金融全球化具有明顯的等級之分。在金融市場逐漸統一,利率聯動性加強,金融制度逐漸趨同過程中,哪個國家的利率變動在整個國際金融市場中具有主導作用,採用誰的金融制度和“遊戲規則”也使得金融全球化有了等級之分。美國的金融體系支配著其他國家的金融體系,這是由美元的地位和美國債券股票市場的規模所決定的。金融全球化並沒有否定各國之間的競爭和發展不平衡,上世紀90年代後新興市場國家加入金融全球化的進程,既標誌著金融全球化的範圍得以擴大,也標誌著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各國之間的競爭與發展不平衡。儘管人們對於全球化是否會發生逆轉還沒有形成共識,但技術的進步和網際網路的革命已經將爆發上世紀30年代大危機的可能性有所降低。兩次全球化大潮的漲落帶來了19世紀以英國霸權為主導的國際經濟秩序和20世紀以美國霸權為基礎的國際經濟秩序的重大變化,表現為國際經濟秩序更迭下由擴張走向停滯再到危機然後再周而復始的過程的變化。在這過程中,世界貿易與世界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的升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本輪全球化更表現出深度與廣度遠非1914年前的全球化可比,而以政府磋商代替戰爭的協商機制,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規模的經濟危機,國際經濟秩序的更迭也必定會以一種相對溫和與持久的方式進行。
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貨幣體系
金融資本與實體經濟的脫離
貨幣作為公共產品,其價值的穩定為我們提供了重大的社會效益,但貨幣又始終具有固有的私人商品特性,貨幣的這種矛盾性必然要求對貨幣進行謹慎的管理。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前,貨幣與黃金儲備保持著一定比例的關係,迫使經濟主體執行某種貨幣紀律。“信用貨幣屬於社會生產過程的最高階段,受完全不同的法則所支配”。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意味著貨幣與黃金儲備的脫鉤,各國發行的紙幣從此再也不用與實物之間保持某種轉換關係,國際貨幣體制進入信用貨幣時代。這也為金融資本的膨脹,尤其是國際金融資本的膨脹提供了前提條件。
自由化經濟政策的實施為金融資本的膨脹提供了強大的現實基礎。首先是經濟自由化的政策帶來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這就產生了對衍生金融產品的需求。其次是自由化的經濟政策帶來偏高的利率,高利率使生產資本也向金融資本轉變,從而引起金融資本的膨脹。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2007年外匯市場日交易額就達到3.2萬億美元,而與之對應的“現實”國際貿易日交易額只有774億美元,占日外匯交易額的2.4%。伴隨著放鬆管制和金融創新的發展,新的金融工具不斷出現,各國金融數量急劇膨脹,進入20世紀90年代,幾乎所有國家的金融資產數量也都大大超過了這些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國際清算銀行2008年3月份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全球金融衍生商品總值從2002年的100萬億美元已暴增到2007年末的516萬億美元,為全球GDP總額48萬億美元的十多倍。其中,一半以上即近300萬億在美國。這樣,國際金融的發展是根據自身的邏輯,與世界經濟中的貿易和生產性投資不再有直接的聯繫,政府債券成為投機性金融的主要支柱。
匯率的不穩定性
由於國際金融的發展是根據自身的邏輯,與世界經濟中的貿易和生產性投資不再有直接的聯繫,匯率的不穩定就成為布雷頓森林體系後的另一個重要特徵。
弗里德曼是1970年代金融自由化和浮動匯率的鼓吹者和支持者,在論述匯率問題時,弗里德曼曾經將匯率與夏令時——起做比較,認為“實行可變匯率的理由與實行夏令時的理由幾乎是非常相同的……即使所有的人都希望改變其對時鐘的反應模式,但改變指導所有人的時鐘要比讓每個人分別地改變其對時鐘的反應模式要簡單得多。在外匯市場上情況也完全如此。讓一種價格發生變動,也就是說讓外匯的價格發生變動,要比依賴於構成國內價格體系的眾多價格的變動簡單得多”。
實行浮動匯率所要達到的目標,一個是“匯率在自由變動的同時,事實上是高度穩定的;匯率之不穩定,是作為基礎的經濟結構不穩定的徵兆”。並且弗里德曼認為,“通過對匯率的凍結管理來消除這一徵兆,不會解決任何根本性困難,而只會使這些困難所作的調整更為痛苦”。而實行浮動匯率的一個前提就是“不受限制的多邊貿易,在這種制度中,不存在對進口或出口的直接數量控制;在這種制度中,關稅及出口補助金是相當穩定的和非歧視性的,而不會受到操縱從而影響收支平衡;在這種制度中,國際貿易的相當大一部分是處於私人的(非政府的)控制之下”。
這也就是說,實行浮動匯率必須存在的兩個前提,一是匯率的波動必須反應經濟基礎的變化,二是現行的國際貿易體制是完全自由的貿易體制,不存在貿易保護主義行為。而實行浮動匯率不僅能夠保持國內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也能夠最大程度地實現國際貨幣合作,達到貨幣穩定之目的。
但是實行浮動匯率之後,不僅開發中國家的匯率波動性遠遠大於弗里德曼所認為的“反應基礎的經濟結構不穩定”,作為國際交易中占主導地位的硬通貨美元、歐元、日元之間的匯率也極其不穩定。
同時,1985年美國因巨額國際收支赤字迫使日本簽定《廣場協定》日元升值,《廣場協定》是國際貨幣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人們不再相信浮動匯率可以自動達到所希望的均衡”。
克魯格曼通過對沉澱成本模型的分析,揭示了匯率與貿易的隔離,而金融市場的不完善會使匯率遠離合理的水平。克魯格曼認為匯率是如此重要的—個價格,不能完全將它交給外匯市場。因此政府策應該為匯率預期確立一個中心,並保衛這箇中心,甚至不惜以貨幣政策的一定變化為代價。“世界經濟的不完全—體化既是匯率不穩定的根源,又是匯率不穩定的結果”。正是由於資本自由流動並在相互依賴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集中,導致了金融全球化的發展,而仍然處於分割狀態的不同國家的貨幣依然存在,成為匯率不穩定的真正根源。

存在問題

全球失衡並不是起源於貨幣或財政政策的失誤,而是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給世界經濟帶來的結構性缺陷。就像蘋果脫手總要落地似的,只要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結構不變,無論什麼樣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都無法防止失衡的反覆出現。無論是持續增長的美國債務還是持續增長的中國外匯儲備,都是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結構性缺陷帶來的必然後果。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不是調整匯率,而是改革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
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貨幣體系
美國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就成為債務國,經常項目赤字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到今天,經常項目失衡突然成了解決世界經濟問題的關鍵。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有人想把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中美關係上。按照這些經濟學家的觀點,也按照布雷頓森林條約的精神,匯率失調是經常項目失衡的主要原因,調整匯率就能解決失衡。由於中國外匯儲備的規模和美國貿易赤字的規模,推論起來,人民幣同美元的匯率問題就成了解決世界經濟問題的焦點。
同布雷頓森林條約的時代相比,我們今天所處的世界是一個倒掛的世界。金融不但是經濟的服務業,而且是經濟發展的主宰;貨幣不只是商品交易的媒介,而且是商品定價的依據;各國經濟的相互滲透的主要渠道不再是商品交易,資本流動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
貨幣市場今天的規模要遠遠大於商品市場,它每天的交易量在3萬億美元之上,1個月的交易量就遠遠超出全世界1年的GDP。儘管經濟學家將商品市場中的“無形的手”和“市場有效性”等理論機械地搬進貨幣市場,貨幣市場事實上是按不同的邏輯在運行。到貨幣市場交易的人,目的主要是為了規避風險,而不是互通有無。貨幣的價格雖然也取決於供需,但是,貨幣的供應量是由政府的央行通過利率進行控制的。影響貨幣價格的主要是巨觀的政治和經濟訊息,它們同商品的生產成本、流通渠道和供需關係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人民幣國際化的阻力會遠遠大於日元和歐元。只有在大部分國家肯定中國的政治穩定、產權保護、金融機構、資本市場和經濟發展前景,承認歐美模式之外應當有其他類型政治經濟模式並存的前提下,才能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也就是說,除了經濟規模的硬實力之外,還需要政治和外交運作的“軟實力”。
在沒有國際化之前,人民幣用一攬子貨幣定價有利於幣值穩定。人民幣同美元的匯率,無論就其形成還是影響而言,都遠遠超出中美貿易的範圍。如果只考慮經常項目順差逆差,那么,不但誤解了問題的起源,而且有可能帶來始料未及的後果。
全球失衡是結構問題而非政策問題
全球失衡是指美國持續積累經常賬目赤字和債務,與此同時,中國等出口國家則持續積累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全球失衡確實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障礙和金融危機的隱患。不過,它並不是起源於貨幣或財政政策的失誤。全球失衡是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給世界經濟帶來的結構性缺陷。就像蘋果脫手總要落地似的,只要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結構不變,無論什麼樣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都無法防止失衡的反覆出現。
貨幣有三種功能:交易媒介、計價單位和財富儲存手段。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事實上是美元本位制。世界貿易、商品定價和外匯儲備用的大部分是美元。美元本位制既不是根據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協商創造的,也沒有相應的規則、機制和機構來維持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價值和功能。它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靠歷史惰性而存在的。如果必須用一個國家的貨幣作為世界貨幣,那么,美元確實最符合條件。美國的經濟規模、債券市場、產權保護制度、金融機構和政治穩定,以及美元的歷史和現狀,都為美元的國際地位奠定了基礎。但是,正如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在40年前就證明了的,隨著世界經濟規模的擴大,即使是美元也無法單獨承擔世界貨幣的責任。
美元本位制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延續。在布雷頓森林體系里,美元的價值是以黃金擔保的,在美元本位制里,人們在意念中用美國政府的信用代替了黃金;在布雷頓森林體系里,黃金是自然的儲蓄手段,條約考慮的只是貿易平衡幣值穩定。美元的功能只是作為支付手段。這個體系沒有考慮到財富積累、儲蓄在國際間的轉移以及外匯儲備等問題。在美元本位制里,美元多了一重取代黃金充當國際財富儲存手段的功能。
從根本上來說,美國的赤字和債務並不起源於無節制的消費,而是起源於為世界提供流動性的需要。借債最初是為了印錢。世界經濟的發展需要國際貨幣。在美元本位制下,發行貨幣的擔保是美國政府的信用而不是黃金。上世紀70年代以來,因為沒有足夠的商品和資本輸出相抵對沖,美國政府必須向國外借債以保證美元的信用。國外企業通過貿易得到美元,在本國不能消費,於是通過央行再貸給美國。美國政府將這筆美元反過來用到國內。於是,美國每發行1塊美元,在世界上實際上創造出2塊美元的信用。1塊錢變為國外政府持有的債務,1塊錢返回美國消費。在這個循環里,不是消費導致債務,而是債務促進消費。拿銀行中介業務來比較,就是貸款生成存款,而不是存款生成貸款。國際上有對美元的需要,美國政府就得印錢,而印錢就必須借債。從理論上講,如果這樣的債務持續積累,總有一天美國所有的資產都會落到外國人手裡。
美國去年GDP不到14.5萬億美元,美國的美元供應量(M2)在今年7月是8.6萬億美元。全球2009年外匯儲備是全球GDP的13%,其中60%以上是美元資產,也就是5萬多億美元。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全球外匯儲備到2035年將達到美國GDP的690%。與此同時,世界還面臨著石油美元的問題。石油需要大量美元的支持才能進入市場。如果按每桶石油價格為70美元計算,目前全球已知石油儲量為85萬億美元,石油輸出國每年要收入1.5萬億美元。要滿足這些需要,就需要發行大量的美元。這些美元並不反映美國的經濟實力。不過,它們代表了美國所承諾的信用。
如果說美國發行美元是因為世界貿易需要交易手段,那么,中國持有大量美元則是因為沒有其它有效的財富儲存手段。中國出口的商品中包含著工人創造的增值部分,這些價值需要從國外回流到國內。由於缺乏其他財富回流渠道,它們就以貿易順差的形式積累起來。新興國家的社會福利制度和金融體系的發展速度必然跟不上生產力的發展速度。因此,社會需要將這部分財富暫時儲存起來,逐步消化。所謂財富,指的是某種在將來還能具有與今天同等購買力的東西。由於人民幣不是國際貨幣,在國際上不具備這種能力,美元因此就成了首選儲備手段。
西方經濟學家說中國儲存大量外匯是為了防止亞洲金融危機重演和干預貨幣市場,這是教科書式的推論。按照國際上保守的估計,對中國來說,只要持有相當6個月進口額的外匯,就足以滿足貿易的急需和抵禦熱錢的衝擊。這是1萬億美元左右。一方面,日本的經驗說明,外匯的積累同匯率的高低沒有必然聯繫。另一方面,即使中國明天變成純進口國,由於人民幣不能在國際上自由兌換,為了保證財富的國際流通性,政府、企業和個人還是會通過各種渠道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儲存起來。
對一個有13億人口的國家來說,2.45萬億美元實在不是一個很高的數字。2009年底,美國私人企業和個人光是在海外就擁有18.4萬億美元的資產,美國聯儲代理其他央行託管的資產就有2.4萬億美元。美國人持有美元資產沒有問題,因為美元是國際貨幣也是本幣;中國人持有美元資產就成了失衡。因為美元是與本幣不同的國際貨幣。
美元的這種雙重性造成了所謂的“特里芬難題”:要為世界提供美元,美國就必須負債;美國要負債,人們就會喪失對美元的信心。國際貨幣的特權來自它的流動性,也來自它的價值穩定。美元背後的“黃金”其實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而美聯儲穩定貨幣的政策是以維持3%的通脹率為目標的。換句話說,美元儲備明碼標價每年要貶值3%。這就同各國央行使用美元作為財富儲存手段的目的發生了衝突。
美元能夠成為世界貨幣,前提之一是美國政府不能直接干預貨幣市場。匯率是用其他國家貨幣來表示的本幣價格。因為美國不能直接操縱美元的價格,因此,其他貨幣是否應當相對美元貶值或升值就成了美元本位制中一個永恆的問題。2002年,日本為了支持美元,向貨幣市場注入3200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百分之一。今天,只有靠亞洲的推動,才有可能大幅度調整美元的匯率。所以,在人民幣升值的呼聲背後,實際存在的是讓美元貶值的願望。
無論是持續增長的美國債務還是持續增長的中國外匯儲備,都是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結構性缺陷帶來的必然後果。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不是調整匯率,而是改革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
強調經常項目失衡是把矛盾聚焦在中美關係
經常項目指的是一個國家在國際商品和服務貿易中短期的支付盈虧。如果直譯的話,經常項目(current account)的意思是“當前項目”。國際間支付平衡的另一項主要內容是資本項目,它指的是國際間的資本流動。
從理論上說,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在全球範圍內總是平衡的。如果有不平衡,要么是有的國家的經常項目的盈餘填補了其他國家的經常項目的虧欠,要么是一個國家的資本項目的盈餘填補了它的經常項目的缺陷。全球失衡確實是個大問題。它反映出全球化的經濟發展缺乏全球化的金融架構作為支持。但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出現的將經常項目孤立起來的討論,目的是要把矛盾集中在中美關係上。
經常項目的統計基本上沿襲的是布雷頓森林條約的支付平衡的概念,目的是要反映一個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支付平衡的程度。布雷頓森林體系反映的不是今天的世界,它是為今天不存在的65年前的世界設計的。布雷頓森林條約把國際貿易看作是國內貿易的直接延伸。貿易基本上是各國生產的成品間的交易。它建立平衡的前提是貿易各國的生產力和工資福利條件假設一致,商品、資本和勞動力可以自由流通。它只關心價格的穩定而不考慮經濟的發展。
在今天全球化的進程中,“相對優勢”的概念有了新的發展。由於加入國際競爭的經濟體的發展水平很不一致,勞動力成本的差異成了構成相對優勢的最大要素。信息和技術的進步使得企業有可能將製造商品的各個環節分解開來,分布到全世界,從生產要素而不是成品上尋求相對優勢。跨越國境的不只是商品,而且是商品的生產流程。
經常項目的平衡考慮因此不應當局限在兩個國家之間。一個國家的經常項目是全球總體經濟運動的平衡運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經常項目只對跨境商品和服務進行計量統計。它忽略了產品所有權的歸屬問題。2005年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為7260億美元,是個歷史紀錄。但是,在當年的貿易赤字中有40%來自進口石油的支付,整個赤字中有一半以上來自美國跨國公司內部的商品轉手。2008年美國經常項目赤字是6959億美元,其中2499億美元是美國公司從國外輸入美國的商品。2009年美國花在進口石油上的錢同樣高達它的貿易逆差的一半之上(3807億美元中的2530億)。
經常項目所反映的只是商品和服務的過境,它反映不出財富的分布和積累。1980年中國的GDP是3000億美元,外匯儲存是負數;美國的GDP是2.8萬億美元,經常項目的赤字不到30億美元。從這兩項數據中反映出的財富差距是2.5萬億美元。2009年中國的GDP不到5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不到2.4萬億美元;美國的GDP是14.2萬億美元,經常項目赤字為4200億美元。財富差距為6.4萬億美元。儘管這30年來中國基本上是在積累外匯儲備,美國基本上是在積累赤字,即使不考慮中國人口是美國4倍的事實,美國的財富積累的數量還是比中國要大得多。這種情況說明,除了經常項目統計的數字之外,儲蓄和財富還有其他積累的方法和轉移的渠道。
布雷頓森林體系沒有預見到的另一個重要情況是,已開發國家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逐步放棄了對資本流動的管制。按照布雷頓森林體系,資本流動的目的是為了糾正商品貿易中的支付不平衡。今天的世界在這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但資本流動的數量和速度大大超過了商品的流動,而且在已開發國家,資本流動的控制權已經從政府轉移到了私人手裡。
據統計,2008年全球政府擁有的國際金融資產只占全部國際金融資產的15%,2007年9月到2008年9月,國外居民交易的美國證券達到65萬億美元。之後的12個月是40萬億。全球有40萬億美元的資金控制在家產(可投資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的家庭手裡。全球私人銀行管理的私人資產高達16.5萬億美元。
由於政府不再能夠強制資本流向商品生產和貿易,資本的流動就不再以維持經常項目平衡為目的,而是大量流向高回報的資產。目前,全球資本流動的速度和規模都要遠遠大於商品的流動。從1998年到2007年,全球經常項目的失衡從GDP的1%增加到3%,資本的流動則從GDP的5%增加到20%。全球資本流動量目前是商品和服務交易量的14倍。從1982年到2006年,美國的資本流動量從3730億美元增加到52.1萬億美元,而商品和服務的交易量只是從5750億美元增加到3.65萬億美元。
美國在19世紀幾乎每年都有經常項目的赤字。這並沒有妨礙它變成世界大國。上世紀70年代,當南美和亞洲國家向外借債的時候,西方經濟學家反覆論證說,經常項目的赤字只是暫時的現象。美國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就成為債務國,經常項目赤字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到今天,經常項目失衡突然成了解決世界經濟問題的關鍵。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有人想把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中美關係上。按照這些經濟學家的觀點,也按照布雷頓森林條約的精神,匯率失調是經常項目失衡的主要原因,調整匯率就能解決失衡。由於中國外匯儲備的規模和美國貿易赤字的規模,推論起來,人民幣同美元的匯率問題就成了解決世界經濟問題的焦點。
美國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費雷德·伯格斯滕是一位斷言人民幣幣值被大幅度低估的學者。他的觀點是美國國會主張人民幣應當大幅度升值的主要依據之一。伯格斯滕是《中國崛起》一書的作者,他在該書的前言裡說出了他的動機。他認為,要為世界經濟指引方向,就應當創立和堅持中美之間的G-2模式。如果考慮到印度和巴西最近跟美國一起要求中國將人民幣升值的事實,那么,我們有理由說,這樣的戰略確實已經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失衡討論反映出經濟理論落後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本·斯泰爾和曼紐爾·亨德斯在《貨幣、市場和主權》一書中提到,儘管國際貨幣體系面對問題束手無策,發人深省的是,當今西方巨觀經濟理論居然沒有提供一個分析這些問題的理論構架。把調整人民幣匯率看作解決全球失衡問題的辦法,反映的正是這種理論落後於現實的情況。
就像穿緊身衣不能減肥一樣,調整匯率解決不了經濟失衡,日本的經驗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根據羅伯特·麥金農的觀察,儘管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日元對美元的比值大幅度調高,但是,由於日本價格水平相對美國水平下降,日元在2007年的實際匯率已經下降到同日元大幅度升值之前相似的水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日本國內原本自然進行的工薪調整機制卻被日元升值的壓力給破壞了。
通過調整匯率來協調各國經濟發展是布雷頓森林條約的一項主要宗旨。在布雷頓森林體制下,國際貿易只是國內貿易的自然延續,它的前提是假設各國的生產力、福利制度、工資水平、社會制度和金融機構都相似,商品、資本和勞動力可以自由流動。因此,通過匯率的調整,可以跟蹤各國利率水平的差異,迫使一個國家減緩發展速度,給另一個國家提供加速發展的機會,從而恢復貿易平衡。換句話說,匯率只是一種微調的手段。多恩布希是在匯率理論方面顛覆了費里德曼學說的經濟學家。根據他的觀察,在現實的經濟情況中,只有經過一段非常長的時期,匯率才有可能起到調整各國之間商品價格以實現均衡的作用。
布雷頓森林條約雖然是65年前的產物,但是,它所依據的理論在今天仍然為大部分總量經濟學所奉行。它們假定各國發展遵循的是一個模式,理應處於相同的發展水平,商品、資本和勞動力都可以自由流動。購買力持平理論(PPP)也好,一個價格法則也好,都是根據這樣的前提建立起來的。根據這樣的理論,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熟程度應當根據它距離西方模式的遠近來衡量。這種理論有兩個弊病。
首先,一個價格法則和購買力持平理論都是在上世紀20年代,根據19世紀的全球化情況而建立起來的。上世紀20年代世界只有50個國家,西方政治體制占絕對統治地位。今天,世界有將近200個國家,這些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水平和金融基礎差別巨大。國家間的邊境控制主要是20世紀的產物。按照滙豐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金在《失控》一書中的說法,西方在19世紀依靠殖民地來使得本國居民快樂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有的經濟學家指出,這次全球化同上次全球化的一個主要區別是貨幣的性質。貨幣代表了一個國家的主權、經濟、財政和金融的實際狀況。強行按照一個假設的全球標準,迫使一個國家通過改變本幣幣值來人為地調整國內經濟關係以解決國際貿易的失衡,會扭曲現實,拔苗助長。
今天的全球市場是一個同國際政治結構相重疊的市場。政治的自主使得不同的經濟體有可能保持自身的發展水平,而不致於成為西方模式中的衛星。巨觀經濟理論應當考慮到這個變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在計算匯率時採取“居中”的數據作為解決的方法。但是,這種任意的居中數據所造成的實際誤差,有可能起到嚴重的誤導作用。
其次,今天的國際商品的生產和貿易遠比19世紀要複雜得多。人民幣同美元匯率所影響的遠不只是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在每個國家裡,每種商品對海外競爭的暴露面各不相同,不同工業對匯率變化的敏感程度也不相同。卡塞爾在提出購買力持平理論時,他所主張的是根據通脹率的不同來調整匯率。今天,不少使用他的理論的人卻主張首先確定匯率,然後再調整商品價格來適應匯率。
匯率調整有可能幫助出口企業轉型,從微觀經濟的層面上起到積極作用。但是,企業倒閉和工人失業會打擊一個國家的消費能力和消費心態,本幣升值會減少國外來的投資,因此,它有可能在巨觀經濟的層面起負面作用。貨幣價格的變化速度比商品價格的變化速度要快得多。一種貨幣的價格會受國內和國外諸多因素的影響,貿易的順逆差只是其中的一項而已。
同布雷頓森林條約的時代相比,我們今天所處的世界是一個倒掛的世界。金融不但是經濟的服務業,而且是經濟發展的主宰;貨幣不只是商品交易的媒介,而且是商品定價的依據;各國經濟相互滲透的主要渠道不再是商品交易,資本流動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
人類邁錯第二步“以美元為中心的浮動匯率制”的國際貨幣體系(5)
或者說,正是因為人類社會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對貨幣本質的認識沒有多少有意義的進步,對貨幣理論的研究遠遠落後於社會實踐的飛速發展,跟不上人類社會實踐的發展步伐,才導致“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匯兌本位制”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建立,才讓國際社會在上述體系崩潰後選擇運行“以美元為中心的浮動匯率制”的體系!也正因為如此,人類才在近30年的時間裡頻繁地遭受到金融危機的肆虐與蹂躪!正如作者在《貨幣理論》一書里批判全球金融自由化時所表達的那種理論跟不上實踐發展的觀點所描述的那樣:
“在自然科學領域如果科學家們沒有建立起正確的基本粒子理論,如果沒有搞清楚電子是圍繞原子核轉的理論問題,人類肯定製造不出核子彈和氫彈。但在經濟金融學領域,我卻覺得情況並非如此,我倒認為華爾街的那些聰明絕頂的金融精英們已經製造出了金融產品的‘核子彈’和金融產品的‘氫彈’,但經濟理論家們似乎還沒有搞清楚究竟是‘電子圍繞原子核轉’還是‘原子核圍繞電子轉’的理論問題,那些金融精英們能夠製造金融產品的‘核子彈’和‘氫彈’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全球金融自由化。”
沿著時間老人的腳步,作者繼續分析評論在1970年代初當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匯兌本位制” 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兩大基石之一“美元與黃金掛鈎的固定兌換制”崩塌後,剩下的另一基石“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鈎的固定匯率制”為何也處於搖搖欲墜、朝不保夕之中並最終也隨之崩潰?為何後來又選擇了運行那種錯誤的“以美元為中心的浮動匯率制”的國際貨幣體系?
者將依據自己的貨幣理論原理對“固定匯率制度”的產生和崩潰作出深入的分析,並對之後為何會演變成目前這種錯誤的“浮動匯率制”作出評論,同時,作者將從理論上指出二者的謬誤之處。針對全球經濟金融界長期以來爭論不休的至今尚無定論的有關“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孰優孰劣的那一懸而未決的問題--也被稱為“諾貝爾貨幣對決”的問題,作者將基於自己的理論觀點對其作出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從理論上給出作者獨特的答案。
通過閱讀作者的這些理論分析,讀者朋友們將領略到作者在《貨幣理論》‘第八章 論“諾貝爾貨幣對決”命題的不成立’一文中的內容精神,各位朋友可能會因此而同意作者的有關不存在‘蒙代爾教授與弗里德曼教授之間的“諾貝爾貨幣對決”爭論的命題’的觀點!
人類正要邁錯第三步評多中心國際貨幣體系 XV
格雷欣法則的具體內容可以看出,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金融現象的條件是“黃金或白銀”充當貨幣,而黃金或白銀屬於貴金屬“實物”,是擁有自身商品價值的商品,因此格雷欣法則所指的“良幣”和“劣幣”都屬於實物貨幣,這正是產生該金融現象的本質原因所在:“實物貨幣”!
根據作者的貨幣理論原理,凡實物貨幣都同時擁有其貨幣價值和其自身的商品價值兩種不同的價值,當一個經濟體同時存在相對高的商品價值的“良幣”和相對低的商品價值的“劣幣”兩種不同商品價值的貨幣時,儘管它們的商品價值存在不同,但由於它們是同時反映同一個經濟體的全部商品的價值,因此這兩種不同的貨幣具有相同的貨幣價值,或者說人們使用它們當中的任何一種都能購買到--用其貨幣價值交換到或兌換到--相同的商品價值的商品!但由於客觀上存在“良幣”的自身商品價值高,而“劣幣”的自身商品價值低,因此,當商品購買方同時擁有這兩種不同的貨幣去購買商品時,無疑為自己留下商品價值相對高的“貨幣”而用掉商品價值相對低的“貨幣”!與此同時,由於商品出售方收取“劣幣”後該“劣幣”的貨幣價值--同時也擁有商品價值--能確保他在未來購買到或換回相應的商品價值的商品,因而並不影響他使用其擁有的“劣幣”,因此,商品出售者也能接受購買者支付“劣幣”。
即:當人們同時擁有自身商品價值相對高的“良幣”和自身商品價值相對低的“劣幣”時,由於二者的貨幣價值相同,能交換到等同的商品價值的商品,買方自然會使用自身商品價值低的“劣幣”為自己換取物品,而留下自身商品價值高的“良幣”不用;同時,賣方在收取“劣幣”後也能在未來正常地使用該“劣幣”的貨幣價值換回相應商品價值的商品而達到“商品價值經貨幣價值換回商品價值”的交易循環,因而賣方不會拒絕接受“劣幣”,因此市場上就充斥了“劣幣”而“良幣”逐漸消失不見!結果就出現了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的金融現象!
所以,產生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的金融現象的本質原因不是出於“良幣”和“劣幣”擁有的“貨幣價值”有何差別的因數,而是出於它們自身的“商品價值”不相等的因數!

體系改革

背景 隨著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的瓦解,改革國際貨幣制度成為舉世矚目的重大問題。1972年7月2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決議,成立一個有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共同參加的國際貨幣制度和有關問題委員會(即二十國委員會,在十國集團外增加了澳大利亞、印度、巴西、摩洛哥、衣索比亞、阿根廷、墨西哥、薩伊、印度尼西亞和伊拉克),討論國際貨幣制度的改革問題。但在如何制止由於美元泛濫而造成的國際貨幣動盪局勢,以及如何取代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等問題上,美國和西歐國家之間矛盾重重。西歐國家要求美國恢復美元兌換黃金,以清償美元債務;而美國則堅持要等其國際收支狀況改善後再解決,主張創立一種由國際機構管理的固定的國際貨幣,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具有世界中央銀行的地位和作用。西歐國家尤其是法國主張用黃金取代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認為現階段黃金仍是政府間辦理清算的重要手段,而美國則主張減少黃金的貨幣作用,實現黃金非貨幣化,使之成為一種金屬商品。由於各方意見分歧,使二十國委員會成立時原定在兩年內提出貨幣改革方案的計畫無法實現。1974年6月委員會提出了一個原則性的“改革大綱”便結束了工作。同時成立了一個臨時委員會代替二十國委員會繼續就國際貨幣制度改革問題進行研究,並於1976年1月就取消固定匯率制、肯定浮動匯率制、各成員國可自行選擇匯率制度、廢除黃金官價、取消有關基金份額中的25%須以黃金繳付的規定,以及擴大特別提款權的使用範圍等問題達成協定,即《牙買加協定》。但這些改革與開發中國家要求根本改革國際貨幣制度的願望相差甚遠。1968~1987年,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的南斯拉夫等77個開發中國家(即七十七國集團)先後舉行過 6次部長級會議,提出了改革國際貨幣制度的行動綱領,通過了《哈瓦那宣言》。其主要內容是:制定一個解決開發中國家債務問題的新戰略,把債務的償還額同實際償債力掛鈎;增加多邊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免除較窮髮展中國家所欠官方發展援助項下的債務;通過各種渠道如官方發展援助出口信貸直接投資等增加開發中國家的資金流入量;穩定貨幣匯率;增加特別提款權的分配,大幅度提高開發中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份額;設立一個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共同參加的部長代表委員會,審議國際貨幣制度的改革等問題。這為開發中國家參與國際貨幣多邊談判提供了一個較為統一而完整的指導方針。但這些建議由於遭到已開發國家反對,一直未能實現。
改革創造超主權儲備貨幣 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與蔓延使我們再次面對一個古老而懸而未決的問題,那就是什麼樣的國際儲備貨幣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歷史上的銀本位、金本位、金匯兌本位、布雷頓森林體系都是解決該問題的不同制度安排,這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成立的宗旨之一。但此次金融危機表明,這一問題不僅遠未解決,由於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反而愈演愈烈。
理論上講,國際儲備貨幣的幣值首先應有一個穩定的基準和明確的發行規則以保證供給的有序;其次,其供給總量還可及時、靈活地根據需求的變化進行增減調節;第三,這種調節必須是超脫於任何一國的經濟狀況和利益。當前以主權信用貨幣作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是歷史上少有的特例。此次危機再次警示我們,必須創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推動國際儲備貨幣向著幣值穩定、供應有序、總量可調的方向完善,才能從根本上維護全球經濟金融穩定
一、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並在全球範圍內迅速蔓延,反映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和系統性風險
對於儲備貨幣發行國而言,國內貨幣政策目標與各國對儲備貨幣的要求經常產生矛盾。貨幣當局既不能忽視本國貨幣的國際職能而單純考慮國內目標,又無法同時兼顧國內外的不同目標。既可能因抑制本國通脹的需要而無法充分滿足全球經濟不斷增長的需求,也可能因過分刺激國內需求而導致全球流動性泛濫。理論上特里芬難題仍然存在,即儲備貨幣發行國無法在為世界提供流動性的同時確保幣值的穩定。
當一國貨幣成為全世界初級產品定價貨幣、貿易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後,該國對經濟失衡的匯率調整是無效的,因為多數國家貨幣都以該國貨幣為參照。經濟全球化既受益於一種被普遍接受的儲備貨幣,又為發行這種貨幣的制度缺陷所害。從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金融危機屢屢發生且愈演愈烈來看,全世界為現行貨幣體系付出的代價可能會超出從中的收益。不僅儲備貨幣的使用國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發行國也在付出日益增大的代價。危機未必是儲備貨幣發行當局的故意,但卻是制度性缺陷的必然。
二、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從而避免主權信用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內在缺陷,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理想目標
1、超主權儲備貨幣的主張雖然由來以久,但至今沒有實質性進展。上世紀四十年代凱恩斯就曾提出採用30種有代表性的商品作為定值基礎建立國際貨幣單位“Bancor”的構想,遺憾的是未能實施,而其後以懷特方案為基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顯示凱恩斯的方案可能更有遠見。早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缺陷暴露之初,基金組織就於1969年創設了特別提款權(下稱SDR),以緩解主權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內在風險。遺憾的是由於分配機制和使用範圍上的限制,SDR的作用至今沒有能夠得到充分發揮。但SDR的存在為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提供了一線希望。
2、超主權儲備貨幣不僅克服了主權信用貨幣的內在風險,也為調節全球流動性提供了可能。由一個全球性機構管理的國際儲備貨幣將使全球流動性的創造和調控成為可能,當一國主權貨幣不再做為全球貿易的尺度和參照基準時,該國匯率政策對失衡的調節效果會大大增強。這些能極大地降低未來危機發生的風險、增強危機處理的能力。
三、改革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循序漸進,尋求共贏
重建具有穩定的定值基準並為各國所接受的新儲備貨幣可能是個長期內才能實現的目標。建立凱恩斯構想的國際貨幣單位更是人類的大膽構想,並需要各國政治家拿出超凡的遠見和勇氣。而在短期內,國際社會特別是基金組織至少應當承認並正視現行體制所造成的風險,對其不斷監測、評估並及時預警。
同時還應特別考慮充分發揮SDR的作用。SDR具有超主權儲備貨幣的特徵和潛力。同時它的擴大發行有利於基金組織克服在經費、話語權和代表權改革方面所面臨的困難。因此,應當著力推動SDR的分配。這需要各成員國政治上的積極配合,特別是應儘快通過1997年第四次章程修訂及相應的SDR分配決議,以使1981年後加入的成員國也能享受到SDR的好處。在此基礎上考慮進一步擴大SDR的發行。
SDR的使用範圍需要拓寬,從而能真正滿足各國對儲備貨幣的要求。
●建立起SDR與其他貨幣之間的清算關係。改變當前SDR只能用於政府或國際組織之間國際結算的現狀,使其能成為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公認的支付手段。
●積極推動在國際貿易、大宗商品定價、投資和企業記賬中使用SDR計價。不僅有利於加強SDR的作用,也能有效減少因使用主權儲備貨幣計價而造成的資產價格波動和相關風險。
●積極推動創立SDR計值的資產,增強其吸引力。基金組織正在研究SDR計值的有價證券,如果推行將是一個好的開端。
●進一步完善SDR的定值和發行方式。SDR定值的籃子貨幣範圍應擴大到世界主要經濟大國,也可將GDP作為權重考慮因素之一。此外,為進一步提升市場對其幣值的信心,SDR的發行也可從人為計算幣值向有以實際資產支持的方式轉變,可以考慮吸收各國現有的儲備貨幣以作為其發行準備。
四、由基金組織集中管理成員國的部分儲備,不僅有利於增強國際社會應對危機、維護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穩定的能力,更是加強SDR作用的有力手段
1、由一個值得信任的國際機構將全球儲備資金的一部分集中起來管理,並提供合理的回報率吸引各國參與,將比各國的分散使用、各自為戰更能有效地發揮儲備資金的作用,對投機和市場恐慌起到更強的威懾與穩定效果。對於參與各國而言,也有利於減少所需的儲備,節省資金用於發展和增長。基金組織成員眾多,同時也是全球唯一以維護貨幣和金融穩定為職責,並能對成員國巨觀經濟政策實施監督的國際機構,具備相應的專業特長,由其管理成員國儲備具有天然的優勢。
2、基金組織集中管理成員國儲備,也將是推動SDR作為儲備貨幣發揮更大作用的有力手段。基金組織可考慮按市場化模式形成開放式基金,將成員國以現有儲備貨幣積累的儲備集中管理,設定以SDR計值的基金單位,允許各投資者使用現有儲備貨幣自由認購,需要時再贖回所需的儲備貨幣,既推動了SDR計值資產的發展,也部分實現了對現有儲備貨幣全球流動性的調控,甚至可以作為增加SDR發行、逐步替換現有儲備貨幣的基礎。
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

未來格局

國際貨幣體系即將發生變革。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面臨多重挑戰。然而,各方面仍在激烈討論國際貨幣體系的未來格局。

OMFIF認為,世界(或多或少)正朝著由美元、歐元和人民幣組成的穩定的多儲備貨幣體系的方向發展。美元依然處於主導地位,但將與更多的其他貨幣分享它的角色。

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美國經濟依然最具彈性。雖然仍存在一些不平衡,特別是在財政方面,但是美國總體上在恢復平衡方面做得比競爭對手更加成功。結果之一便是,對於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大部分構想中,美元均是走強的。這將減少外匯儲備的累積。如果美元強勢,那么其他國家就不必為了獲得競爭優勢而讓自己的貨幣貶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