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

人民幣升值

人民幣升值是相對於其他貨幣而言的,就是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來自中國經濟體系內部的動力以及外來的壓力。內部影響因素有國際收支、外匯儲備狀況、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狀況、經濟成長狀況和利率水平。2012年人民幣的匯率一直處於跌宕狀態,到2012年10月15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再度創下自1993年來的新高。

基本介紹

概念解釋,規避風險,多種措施應對,貿易融資工具,金融衍生產品,升值原因,外部因素,內部因素,深度解析,相關情況,升值影響,積極影響,消極影響,2012升值,概況介紹,影響因素,影響,

概念解釋

人民幣升值漫畫人民幣升值漫畫
人民幣升值用最通俗的話講就是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比如在國際市場(只有在國際市場上才能體現出人民幣購買力增強了)上原來一元人民幣只能買到一單位商品,人民幣升值後就能買到更多單位的商品了,人民幣升值或貶值是由匯率直觀反映出來的。

規避風險

多種措施應對

一些出口企業為應對匯率的不穩定性所帶來的風險,已經採取了各種積極應對措施。一些企業在與外商簽訂契約時,匯率因素會考慮在內。雙方會規定一個互相都能接受的風險比例作為契約的附加條款。通常雙方各自承擔50%的風險,如果碰到較強勢的國外客商,國內企業所承擔的風險會更大一些。目前企業使用較為普遍的匯率避險方式包括:貿易融資、運用金融衍生產品、改變貿易結算方式、提高出口產品價格、改用非美元貨幣結算、增加內銷比重和使用外匯理財產品等。

貿易融資工具

貿易融資是目前企業採用最多的避險方式。在被調查的樣本企業中,約有31%的企業使用該類方式。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貿易融資可以較好地解決外貿企業資金周轉問題。隨著近年來我國外貿出口的快速增長,出口企業競爭日益激烈,收匯期延長,企業急需解決出口發貨與收匯期之間的現金流通問題。通過出口押匯等短期貿易融資方式,出口企業可事先從銀行獲得資金,有效解決資金周轉問題。同時,企業也可以提前鎖定收匯金額,規避人民幣匯率變動風險。二是貿易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在貿易融資方式構成中,進出口押匯使用比重較高(約為80%),原因主要是出口押匯期限較短(一般在1年以內),可以較好地緩解外貿企業的流動資金短缺問題。另外,一些企業還使用福費廷等期限較長的貿易融資方式。
人民幣兌美元人民幣兌美元

金融衍生產品

匯改後,我國外匯市場發展加快,完善和擴大了人民幣遠期交易的主體和範圍,推出了外匯掉期等金融衍生產品。同時在外匯管理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為企業拓寬了匯率的金融避險渠道。調查顯示,2005年運用金融衍生產品企業的占比比2004年同期提高了1個百分點左右。
目前,企業使用金融衍生產品的主要特點如下:一是使用遠期結售匯工具較多。匯改後,遠期結售匯業務範圍和交易主體擴大,銀行間人民幣匯率遠期交易推出,商業銀行擴大對企業匯率避險服務,在較大程度上方便了企業遠期結售匯交易,進一步滿足了企業的避險需求。調查顯示,遠期結售匯工具的使用在金融衍生工具中占比高達91%。二是部分企業運用外匯掉期和境外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工具。
匯改後推出外匯掉期業務以來,福建、廣東、江蘇、山東和天津等省市的部分企業已開始嘗試使用這一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儘管目前業務量占比相對較小,但發展勢頭良好。一些外資企業和在國外有分支機構或合作夥伴的中資企業還通過境外人民幣NDF工具進行匯率避險。

升值原因

外部因素

日本:2002年12月2日,日本副財相黑田東彥及其副手河合正弘在英國《金融時報》上發表署名為《全球性通貨再膨脹正當其時》的文章;2002年2月22日,日本財務大臣鹽川正十郎在OECD七國集團會議上向其他六國提交通過提案,要求逼迫人民幣升值,這是該組織自成立以來第一次公開討論成員國以外的經濟問題。2003年3月2日,《日本經濟新聞》發表文章稱“中國向亞洲國際輸出了通貨緊縮”。
日本政府認為中國向全球特別是亞洲國家輸出了通貨緊縮,這是日本要求人民幣升值的主要原因。由於中國出口急劇增長,國內物價水平下降,以及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導致國際市場上廉價商品的供應能力大大增加,導致日本國內物價下跌,同時日本總需求的不足,引起物價的進一步下降,從而發生通貨緊縮的危險,中國正在向包括日本在內的全世界輸出通貨緊縮。
日本政府認為,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有責任為穩定世界經濟作出貢獻,也符合其自身利益,如果中國政府不能嚴格限制出口,那么為了扭轉國內通貨緊縮局勢,應該採取擴張型的貨幣政策,或者是讓人民幣升值
美國:2003年6月起,人民幣升值的主要外部壓力從日本轉向了美國。2003年6月和7月美國財政部長John Snow和美聯儲主席Alan Greenspan先後公開發表談話,希望人民幣選擇更具彈性的匯率制度,認為釘住匯率制度最終會損害到中國經濟。隨後美國的商務部長、勞動部長也發表了類似的觀點。
此外,美國的一些利益集團,以健全美元聯盟為代表,在要求人民幣重估方面表現最為積極,美國方面有關情緒隨著斯諾9月的訪華而達到高潮,這次訪問也被稱為“匯率之行”。美國方面希望人民幣升值的主要理由是中國的貨幣操縱造成了美國嚴重的製造業失業問題。
他們認為,中國、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為了獲得巨大的出口競爭優勢,故意操縱貨幣的匯率,尤其是中國人民幣存在著嚴重的低估現象。正是這一現象使美國的製造業發展出現萎縮,企業大量倒閉,帶來了嚴重的失業現象,到2003年6月美國的失業率已經達到了6.4%,其中90%的失業是製造業的失業,而且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在過去幾年裡也大幅增加,中國由此累積了巨額的外匯儲備,到2004年底已經達到了6099億美元。所以說,中國需要為美國的經濟下滑和失業增多負責,美國政府必須給中國政府施加更大的壓力,來督促人民幣升值
人民幣兌美元人民幣兌美元

內部因素

第一:實際有效匯率
據IMF估算,2002年人民幣相對於其他主要貿易夥伴的名義有效匯率下降了6%,而根據胡祖六(2003)的測算,從2002年2月美元從其匯率的最高點貶值到2003年6月,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已經下降了11%。自1994年中國實施匯率制度重大改革以來,根據國際組織的測算結果,人民幣一直存在低估的問題。
1980至1997年我國GDP年均增長率達9.98%,1998至2004年,儘管先後受到了東南亞金融危機、美日歐三大經濟體同時陷於衰退及非典的影響,但中國經濟仍然保持著7%到9%的高速增長。這無論是與同期已開發國家比較,還是同開發中國家相比,都是領先的。中國經濟的穩定快速增長與世界經濟的低迷形成鮮明對比。這就表明人民幣有升值的趨勢。
第二:購買力平價
購買力平價”理論是一種重要的匯率決定理論。該理論認為,購買力平價(PPP),指一定時期內兩種貨幣的匯率是由兩種貨幣在本國國內所能購買的商品與勞務的數量來決定的。也就是說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交換,實質上是本國貨幣和外國貨幣購買力的交換,長期均衡匯率是由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購買力對比決定的。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發布的《人類發展報告》顯示,2005年中國人均GDP按名義匯率計算為1352美元,但若按購買力平價方法折算則為5791美元,即名義匯率比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民幣匯率低估4.06倍。
一般來說,購買力平價的計算僅涉及到可貿易商品,並且沒有考慮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差異,因而容易高估開發中國家的幣值。但是,人民幣幣值即使沒有UNDP估算的那樣高,也不至於像現行的匯率那樣低。
第三:國際收支
人民幣升值漫畫人民幣升值漫畫
國際收支決定論”認為,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是影響匯率最直接的因素之一。當一國有較大的國際收支逆差時,對外匯的需求大於外匯的供給,本幣對外貶值;反之則會造成本幣升值
從國際收支狀況看,我國的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收支從1994年人民幣匯率並軌以來一直維持較大的順差。特別是近幾年,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資本流入國,每年FDI高達500億美元左右。這種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的狀況使得我國近年來的外匯儲備節節上升,已經超過了滿足正常支付所需的儲備水平。所以,根據國際收支狀況,人民幣也會產生升值趨勢。

深度解析

1.國際收支狀況
國際收支狀況是決定匯率趨勢的主導因素。一般情況下,國際收支逆差表明外匯供不應求,將引起本幣貶值、外幣升值;反之,國際收支順差則引起本幣升值,外幣貶值。我國自1994年來,國際收支始終保持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從這一因素來看人民幣具有升值壓力。
2.國民收入
國民收入的變動對匯率的影響取決於國民收入變動的原因。如果國民收入是因增加商品供給而提高,則在一個較長時間內該國貨幣的購買力得以加強,外匯匯率就會下跌;如果國民收入是因為擴大政府開支或擴大總需求而提高,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超額的需求必然要通過擴大進口來滿足,這就使得外匯需求增加,外匯匯率上漲。
我國近幾年經濟成長率始終保持在7%~8%,國民收入增長較快,但增長的原因既有商品供給的因素又有擴大內需的因素,因此短期內國民收入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是不確定的。
3.通貨膨脹率的高低
通貨膨脹使一國的貨幣在國內購買力下降,貨幣對內貶值,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貨幣對內貶值一般會引起出口的減少和進口的增加,這些變化通過影響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係和該國貨幣在國際上的信用地位,導致匯價下跌。我國自1997年經濟軟著陸後,在大多數年份里,通貨緊縮成為巨觀經濟的主要問題,因此,通貨緊縮使人民幣具有升值壓力。
4.利率
利率下降,國內資本流出;利率上升,國外資本流入。這種由兩地利差引起的套利活動是國際資金流動的一種主要方式。資本流動將引起外匯市場供求變化,從而對匯率產生影響。在通常情況下,一國利率提高、信用緊縮,將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反之,則引起貨幣的貶值。
2002年11月6日,美聯儲將其聯邦基金利率下調了50個基本點,從1.75%降至1.25%,降幅之大超出市場的預料。相對而言,人民幣利率基本保持穩定,且預計央行短期內不會做出降息的決定。由此,形成我國和其他國家(地區)間經濟成長和利率水平的相對差異,易於吸引國外資金的進入和中國在外資金的回流,從而拉動人民幣匯率的走高。
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表明一國干預外匯市場和維持匯價的能力,所以它對穩定匯率有一定的作用。我國目前的外匯儲備餘額超過3.887萬億美元,是世界上第一外匯儲備大國,儲備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取決於中央銀行的意圖,中央銀行若要穩定儲備規模,則人民幣具有升值壓力。
6.投機活動與市場心理預期
外匯市場上適當的投機活動有助於外匯市場均衡匯率的形成,但過度的投機活動加劇了外匯市場的動盪,阻礙正常的外匯交易,歪曲外匯供求關係,往往使匯率的變動遠遠偏離其均衡水平。外匯市場的參與者對市場的判斷、市場交易人員心理預期以及交易者自身對市場走勢的預測都是影響匯率短期波動的重要因素。當市場預計某種貨幣趨於下跌時,交易者會大量拋售該貨幣,造成該貨幣匯率下浮的事實;反之,當人們預計某種貨幣趨于堅挺時,又會大量買進該種貨幣,使其匯率上揚。
我國目前實行資本項目下較嚴格的管制,還不存在一個有效的外匯市場,投機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還不大。但是,一旦市場形成了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則國際遊資將通過各種途徑流入我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7.制度性因素
在外匯管理上,我國目前採用的仍是人民幣結售匯制度,這種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出口企業外匯留存並抑制了外匯需求,造成虛假的“供”大於“求”,難以真實反映外匯供求水平,使由供求形成的價格與實際價格相背離。此外,我國人民幣目前只實現了經常項目下的可兌換,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
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
2002年末,國家有關部門出台了“合格外資機構投資者境內股票投資的規定”,標誌著我國資本賬戶對外開放已出現實質性的進展。但這一政策剛剛問世,尚需經歷一段過渡期和適應期,因此短期內不會對外匯市場供求造成較大的影響。我國經常項目雖已實現可兌換,但其兌換程度仍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居民經常項目換匯仍然有一定的額度限制,且額度標準相對偏低,這些都抑制了外匯需求的增長。

相關情況

人民幣升值2010年10月18日,農業銀行戰略管理部通過郵件發布最新研究報告稱,短期內人民幣升值幅度將會加大,預計內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幅度很可能突破3%,此後人民幣匯率彈性將會顯著增強,同時輔以其他政策的協調配合,以達到調結構和防通脹的目的。
報告認為,全球匯率爭端仍有比較大的迴旋餘地,應不至於爆發匯率戰。後危機時代,匯率的決定因素由避險動機轉向經濟基本面,美國經濟復甦前景不明朗,且面臨著高額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加之美聯儲極有可能繼續採取量化寬鬆政策,美元貶值的壓力將會加大,因此人民幣仍然會漸進升值。
9月初以來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引發了熱錢流入、順差減少以及資產價格攀升等一系列問題。央行和外管局採取一系列措施收緊流動性,各部門和地方出台房地產調控細則抑制房市泡沫。
但報告認為,中國事實上也有主動升值的動機,不論是調結構還是防通脹,都需要人民幣升值的配合。但在升值的過程中,監管當局必須做好相關政策的協調配合,包括增加匯率的彈性、防範資產價格泡沫、擴內需和調結構等等。
截至10月18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541,自6月21日人民幣匯改重啟三個半月間內,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已高達2.76%,較2010年1月4日的6.8281累計升值2.55%。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2月1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849,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創出匯改以來新高。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2月10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5849元,1歐元對人民幣9.0292元,100日元對人民幣7.9841元,1港元對人民幣0.84570元,1英鎊對人民幣10.5944元,人民幣1元對0.46166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4.4440俄羅斯盧布。
前一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850。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周三在美國眾議院發表證詞陳述時表示,美聯儲需要更多樂觀經濟數據的支持,才會考慮撤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這一謹慎態度對美元形成打壓。受此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繼續走升,並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創出新高。

升值影響

積極影響

第一,擴大國內消費者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使他們得到更多實惠。人民幣升值給國內消費者帶來的最明顯變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幣“更值錢”了。你如果出國留學或旅遊,將會花比以前更少的錢;或者說,花同樣的錢,將能夠辦比以前更多的事。如果買進口車或其他進口產品,你會發現,它們的價格變得“便宜”了,從而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第二,減輕進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負擔。我國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在國際能源和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國內企業勢必承受越來越重的成本負擔。2004年,我國進口的成品油均價較2003年上漲了30.8%,鋼材上漲了43.7%,銅材上漲了50.4%,鐵礦石上漲了1倍多。
人民幣與美元人民幣與美元
進口能源和原料價格上漲,不僅會抬高整個基礎生產資料的價格,而且會吞噬產業鏈中下游企業的利潤,使其贏利能力下降甚至虧損。如果人民幣升值到合理的程度,便可大大減輕我國進口能源和原料的負擔,從而使國內企業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第三,利用“倒逼機制”,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長期以來,我國依靠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擴張實行出口導向戰略,使出口結構長期得不到最佳化,使我國在國際分工中一直扮演“世界打工仔”的角色。人民幣適當升值,有利於推動出口企業提高技術水平,改進產品檔次,從而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第四,有助於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的關係。鑒於我國出口貿易發展的迅猛勢頭和日益增多的貿易順差,我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對此,簡單地說“不”,看似振奮人心,實則於事無補。因為這會不斷惡化我國和它們的關係,給我國對外經貿發展設定障礙。近年來,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急劇增加,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證據。人民幣適當升值,不僅有助於緩和我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的關係,減少經貿糾紛,而且能夠樹立我國作為一個大國的良好國際形象。
第五,有助於減輕“外匯占款”對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造成的威脅。由於我們自94年匯率並軌以來持續出現較大的“雙順差”,造成我國外匯儲備居高不下——這嚴重損害了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因此,人民幣的適當升值能更貼近市場匯率水平,緩和外匯占款的不利影響。
人民幣升值的利弊並不能一概而論。雖然其會使出口產品成本上升,降低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但同時,人民幣升值也會給經濟發展帶來許多有利的因素,特別是在形成倒逼機制、推動中國經濟轉型方面,更有著重要的作用。

消極影響

第一,將對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衝擊。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產品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價格遠低於別國同類產品價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國勞動力價格低廉,二是由於激烈的國內競爭,使得出口企業不惜血本,競相採用低價銷售的策略。人民幣一旦升值,為維持同樣的人民幣價格底線,用外幣表示的我國出口產品價格將有所提高,這會削弱其價格競爭力;而要使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不變,則勢必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這不能不對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衝擊。
第二,不利於我國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我國是世界上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目前外資企業在我國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發揮著日益明顯的作用,對促進技術進步、增加勞動就業、擴大出口,從而對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後,雖然對已在中國投資的外商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但是對即將前來中國投資的外商會產生不利影響,因為這會使他們的投資成本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將投資轉向其他開發中國家。
第三,加大國內就業壓力。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和境外直接投資的影響,最終將體現在就業上。因為我國出口產品的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受阻必然會加大就業壓力;外資企業則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之一,外資增長放緩,會使國內就業形勢更為嚴峻。
第四,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人民幣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機資金就會乘機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幣匯率。在中國金融市場發育還很不健全的情況下,這很容易引發金融貨幣危機。另外,人民幣升值會使以美元衡量的銀行現有不良資產的實際金額進一步上升,不利於整個銀行業的改革和負債結構調整。——即現在所講的“熱錢”
人民幣人民幣
第五,巨額外匯儲備將面臨縮水的威脅。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高達24543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充足的外匯儲備是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外開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標誌,也是我們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參與對外經濟活動的有力保證。
然而,一旦人民幣升值,巨額外匯儲備便面臨縮水的威脅。假如人民幣兌美元等主要可兌換貨幣升值10%,則我國的外匯儲備便縮水10%。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問題。

2012升值

概況介紹

2012年8月以來,人民幣的升值速度出乎市場預料,也讓眾多出口型企業措手不及。最近有些企業已經忍不住開始做套期保值來鎖定匯率風險,但是也有很多企業仍在觀望,希望等待匯率回調後再鎖定成本。
2012年10月15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再度創下自1993年來的新高,首度升破6.26,盤中最高觸及6.2580,收盤報6.2707。引人關注的是,受即期匯率帶動,中間價也一改此前小幅波動的走勢,加速上漲。繼前一個交易日大漲127個基點後,周一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度大幅上漲152個基點,報6.3112,創下近三個月的新高。16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又再度上漲至6.3106。儘管如此,中間價的漲幅還遠遠沒有跟上即期匯率市場的升值幅度。

影響因素

2012年10月的升值初期是因為美國推出QE3,美元大跌導致各種非美貨幣大漲。但是最近美元已經止跌,非美貨幣也沒有繼續上漲,而人民幣卻仍然強勁上揚。支撐人民幣升值的理由並不多:一個是可能前期銀行手上有大量美元,這些銀行賣出了一些美元,導致即期市場上美元匯率下跌;還有一個原因是隨著歐美聖誕等節日臨近,最近兩個月出口貿易順差比較大,尤其是9月份,出口增加明顯;此外,由於前期存在貶值預期,企業手上留存了較多的美元,最近又選擇了結匯。

影響

人民幣與美元人民幣與美元
人民幣匯率早已成為決定出口型企業利潤高低的重要因素。如果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出口企業將面臨壓力。匯改以來,人民幣7年累積升幅已超過32%,很多出口型企業也早已習慣了採用各種方式來規避匯率風險。
任何一家出口型企業都密切關注著匯率的變動,一有風吹草動迅速採取應變措施。2012年上半年,人民幣出現貶值預期,很多外貿企業開始選擇持有美元,不僅不急於結匯,還停止了操作多年的遠期匯率套期保值。
2012年7月25日起,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大約2%。這個升值的幅度超過了大部分市場人士的預估,也同樣讓出口型企業猝不及防。很多出口型企業的賬單期往往長達1-2個月,也就是說一兩個月前出貨時已經根據當時的匯率確定了價格,而如今收匯時,因為匯率的大幅波動,企業不得不承擔其中的損失,而最大的損失幅度有可能達到2%。
由於人民幣升值速度過快,導致即期結匯的價格比遠期結匯價格還要低。儘管遠期結匯價格更划算,一些企業仍然選擇了觀望,因為最近人民幣升值實在太快了,他們希望接下來會有較大的回調,等回調出現了再去做遠期結匯或許更划算一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