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語
詳細解釋
含義
某一種商品(包括
貨幣)相對於其他商品的價格有所提升。
示例
例如,幾天前的豬肉價格是8元一斤,現在是16元一斤。而其他商品相對豬肉來說,基本上沒有升價,這就可以說豬肉升值100%。
又如,許久前
人民幣兌換
美元大概是:7-8元人民幣=1 美元。若現在是:6元人民幣=1美元,這就可以說相對於美元,
人民幣升值。反過來,如果以前1美元=8元人民幣,現在是1美元=10元人民幣,那就說相對於人民幣,美元升值了。
辨析
升值是相對的。相對於某種商品來說,若其他商品沒有相應的價值增加,那就說該商品升值。但是,若其他商品也有相應的價值增加,那就不能說該商品升值了。價值的提升,通常表現為價格的上升。
貨幣升值
定義
貨幣升值也叫“
貨幣增值”。指
資本主義國家增加本國貨幣含金量,提高本國貨幣對外國的
比價的政策。貨幣升值是資本主義國家貨幣不穩定的另一種表現。它不意味著提高本國貨幣在國內的
購買力,而只是提高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比價。貨幣升值,為升值國家帶來許多不利之處:首先,隨著升值國家的貨幣同外國貨幣比價的提高,它們在國外出售商品的價格也要提高,從而影響了出口商品的競爭能力;其次,升值國家的
外匯儲備以及從國外調回的資產,折成本國貨幣,也會相應減少;最後,貨幣升值也會影響本國商品的內銷。
貨幣法定升值
(Appreciation)
貨幣
法定升值(Appreciation)是指一國政府正式宣布提高本國貨幣的含金量,或者提高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
基礎匯率,降低
外匯匯率的一種措施。
升值作用
1973年西方國家實行
浮動匯率制度後,一些國家的貨幣在一定時期內保持上浮,同樣具有法定升值的作用。
法定升值對本國的經濟也有較大影響:
1)、進口商品物價下跌,有利於緩和國內
通貨膨脹,使國內物價水平趨穩。
2)、進口原料成本降低,使不少企業受益。
3)、促進產業結構變化,使勞動生產率低、不能降低
出口商品成本和價格的產業趨於縮小,使專業化向比較優等的產業發展,提高了經濟效率。
4)、促進國內企業向海外投資增加。
貨幣升值的影響
升值對進口與出口的影響
匯率作為影響進出口商品的價格因素,對進出口有著重要的影響。匯率對進出口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實現的。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幣種匯率上升,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當幣種升值時,由於進口商可從
匯率升值中得到額外利潤,而額外利潤提供了調低進口品在國內市場上價格的可能空間,如進口汽車及其他進口商品價格則會下降,從而可以增加對進口商品的需求,從而增加進口數量。
從
出口商角度而言,國內出口企業將貨物發往國外,如果在7月21日之前未收到回流貨款,無形中就使貨款縮水了,利潤減少。例如,一家出口服裝的企業,其生產的T恤衫出口成本為7.5元;出口到美國可賣1美元,按照1美元兌換8.27人民幣換算,那出口一件T恤衫可賺人民幣0.77元(8.27-7.5元),
人民幣升值之後,一件T恤衫只能賺到人民幣0.61元(8.11-7.5元)。如果出口企業為
勞動密集型企業,技術含量不高,對外貿易多依靠
價格優勢。此次人民幣的升值,將會變相地提高出口商品的價格,商品
國際競爭力將有所降低。當然,最終影響出口量的除了價格因素,還會有其他因素,只要我們在增強競爭力方面採取措施,出口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升值對就業、工資與物價的影響
隨著我國對外經濟依存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員工在涉外企業工作。對於一個普通員工而言,如果他就業於一家出口企業,如果這家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惟一來自於價格優勢,那么此番
匯率調整將會使得企業的競爭力下降,但是如果企業競爭力來自於質量、技術與工藝流程等方面,其實
人民幣升值就不會對企業的競爭力產生太大的影響,只要企業能夠保持它的
出口競爭力,對員工的收入與就業將沒有什麼太多的影響。同時,匯率的改革意味著中國整體開放程度的提高,隨著我國開放程度的提高,開放對經濟產生的
拉動力不斷增大,由此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人們會在經濟的發展中分享經濟成長的成果,從根本上來講,將會有利於提高員工的收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匯率作為本國貨幣對外價格,其變動也會對貨幣對內價格物價產生影響。從進口消費品和原材料來看,
匯率上升要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下降,從而可以起抑制物價總水平的作用,至於它對
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
因此,總的來說,
人民幣匯率上升有利於穩定國內物價。
對於人民幣幅升值,持有
外匯儲蓄的老百姓應該理性對待,如果家中有外匯需求,比如孩子可能要出國留學或打算去國外旅遊等,還是不要急著將美元轉換成人民幣,因為美元畢竟是國際流通貨幣,利用銀行的
外匯交易系統,可以很方便地兌換成英鎊、
歐元、日元等世界性幣種。由於目前我國對外匯仍實施管制,將
外幣換成人民幣後很難再換回外幣。個人從銀行購匯需要用途證明,把大數額外匯賣給銀行也要有外匯來源證明,手續比較嚴格,很不方便,並且一買一賣之間有近1%的
價差。還不如保留一點兒外匯,以備不時之需。隨著
匯率逐步市場化,人民幣不僅有升值的可能,也有貶值的可能,手中擁有外匯的市民,不妨根據外匯市場上的
匯率變動,將手中的美元兌換成行情上漲的幣種,以減少因
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損失。此外,居民也可以用美元購買目前銀行推出的外匯
結構性理財產品,獲得高收益,
對沖匯率風險。人民幣升值對投資決策的影響非常大,因為投資者在資本市場進行投資看重的是未來的
預期收益。所以我們分析投資市場就不應當僅僅著眼於目前區區的升值,而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升值本身可能對資本市場上的各類產品如股票、
債券、收藏品等未來價格預期的影響。對未來趨勢的判斷就決定了投資者的態度,也就決定了資金的流向,當然也就決定了各投資市場的走勢。
升值對旅遊與留學的影響
按照國際經驗,隨著一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其貨幣具有升值的內在必然性。此次
人民幣升值,在本質上講是對人民幣自身價值的重估。也就是說,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的
對外價值發生了變化。對中國的老百姓而言,人民幣升值,表明自己兜里的錢更值錢了。當然,在以人民幣計價的交易中,我們感覺不到升值所帶來的好處與變化。但是,一旦涉及到對外購買行為,這種變化立即就能表現出來。無論消費者身處何地,用人民幣購買國外商品或服務,都會比以前付出得少。無論是出國旅遊,還是購買外國商品,老百姓可以付同樣的錢享受更多的外國的產品與服務。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那些供養孩子留學的家庭也因此減少了留學的費用,成為此次人民幣升值直接的
受益方,同時使境內居民出境旅遊變得更加便宜。但是,相對應的是,外國遊客入境旅遊變得相對昂貴,這對國內的旅遊業而言顯然有不利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
人民幣升值之利
(一)人民幣升值可能意味著人民幣地位的提高,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提升。
1)中國老百姓手中的財富更加值錢,人民幣一升值,老百姓手裡的錢就更值錢了,中國的人均GDP全球排名也可以往前挪一挪。
2)中國外債壓力的減輕和購買力的增強等等。
例如:誰在掏錢維持號稱“全球老大”的美國政府的日常運轉?想當然的回答是
美利堅合眾國的廣大納稅人。這個回答並不全對。因為當前的
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巨大,光*納稅人的貢獻還不夠開銷,因而不得不大量舉債。而最大的債主是誰?是日本和中國。中國3000多億美元的
外匯儲備,很大一部分買的是美國政府公債。
中國成為了全球最強大的帝國的最大債主之一。這個事實本身顯示了中國日益增強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去年中國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僅次於美國;對全球貿易增長的貢獻,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經濟實力說話的人民幣自然而然也就獲得了更大國際事務話語權,這是好事。
3)有利於進口產業的發展:
中國石化副董事邵金揚在接受採訪時稱:“如果
人民幣升值,海外資產對我們來說會較便宜。”如果人民幣升值5%,中國石化2003年進口的石油,以目前的價格計算,成本將減少逾1億美元。
(二)人民幣升值的前景還是越來越清晰的。
這是因為,正如1994年以前人為高估人民幣幣值的政策被迫放棄一樣,人為低估人民幣幣值也是難以持續的,因為在
匯率的問題上,政策干預,雖能一時起作用,但最終還是市場說了算。只要中國能夠保持經濟高增長,同時推動人民幣完全可自由兌換進程,那么,人民幣升值,成為區域乃至
世界貨幣將為時不遠。而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中國的經濟成長會在不遠的將來突然停步;中國的貨幣當局也一再表示,人民幣將走向完全可自由兌換。
實際上,人民幣的上升之旅已經開始,起點就是1994年1月1日的大幅貶值。這一年,人民幣官方匯率向
市場匯率併攏,由上一年的1美元兌5.80元人民幣調整為1美元兌8.70元人民幣,貶值幅度為33%。從那時起到去年末,
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的情況是,人民幣相對於美元、
歐元(1999年以前為德國馬克)和日元名義升值幅度分別為5.1%、17.9%和17%;考慮
通貨膨脹因素,實際升值分別為18.5%、39.4%和62.9%。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的結果也反映了同樣的趨勢。
雖然如此,但在當前,試圖誘導人民幣大幅升值,不具備現實條件。
人民幣升值之弊
(一)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中國的經濟成長將會放緩。表現在三個方面:
1)
人民幣升值會影響到我國外貿和出口。人民幣升值,就會提高中國產品的價格,加大資本投入的成本,帶來的是我國出口產品競爭力的下降,從而引發國內經濟的不景氣。
一國貨幣的升值,帶來的是該國出口產品競爭力的下降,從而引發國內經濟的不景氣。在這個問題上,日本是有血的教訓的。在1985年,為了遏制廉價日貨出口狂潮,美、法、德、英的財政首腦就採取過相應的手段,迫使日本簽署了“
廣場協定”,從而逼迫日元升值30%。此後,從1985~1996年的10年間,日元兌美元比率由250:1升至87:1,升值近3倍。而“廣場協定”被公認是引發日本經濟衰退的罪魁禍首。現在日本無非是想把這一悲劇轉嫁到中國。
2)還會影響到我國企業和許多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因為儘管“中國製造”已經成為世界市場的主要產品,但中國產品的一個致命弱點是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目前所占的市場份額,主要依*中國產品價格的低廉,在競爭中並不處於主導地位,如果競爭力受到打擊是很可怕的。
《中國企業家》這次調查的最大發現是:82.4%的企業認為,
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會對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影響。對於正在中國經濟舞台上活動著的企業來說,人民幣就像空氣和水一樣。
例如:
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
黃宏生,這位中國彩電出口大戶的老總面對升值的前景憂心忡忡,他認為,中國出口的大多是技術含量低的產品,高科技產品很少。人民幣如果升值,中國的國際地位也許提高了,但製造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將逐步喪失。他算了一筆賬,如果
人民幣升值10%,就等於
出口價格提升了10%,而中國國內製造企業好一些的利潤也只有5%左右,加上一些
財政貼息,中國企業盈利水平平均也不到3%。平均3%的利潤率怎么可能調節10%的升值壓力?肯定會出現大面積虧損。
黃宏生以創維為例,勾畫出中國企業對人民幣升值的最高心理底線:“現在我們在美國市場很難有大的提升,很大原因是其他世界工廠產品跟我們的價格一樣低。比如來自墨西哥的彩電、歐洲土耳其的產品很便宜,我們提一美元都不可能。我們今年在美國市場希望能提高三千萬美金銷售,但是如果
人民幣升值了,那么這個計畫就流產了。”
又如:與製造企業相比,那些在
匯率風險最前沿的
外貿企業,是變化的最強烈的感知者。對於出口型企業來說,出口的量,相對進口,要大得多。因此,
黃宏生才說,人民幣升值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東方科學儀器進出口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黃方寧,向記者講了一個因為歐元升值——也就是人民幣貶值,導致虧損的例子。2003年年初,他們有一筆交易,簽約時歐元和美元的
匯率還是1:0.9,等到交貨時,漲到了1:1.1了,他們又沒有採取
鎖定匯率的措施,於是賠了。“即使我們有10%、20%的中間利潤,也都抵不上升值的損失。只能自己補上去了。”
再如:一些原來在中國進行生產的跨國企業,可能會將投資轉移到墨西哥或馬來西亞,20世紀80年代,台灣也曾經歷過中國現在的壓力,在台幣對美元的匯率從1:40漲到1:25後,一些傳統的低附加值產業,紛紛轉移到東莞。同樣,有專家分析,如果
人民幣升值,這些傳統產業又會從東莞轉移到像中亞、越南等更不發達的地區。本來,中國還有很多地區,比如西部,可以容納這些產業,但因為貨幣的調整是針對所有企業的,可能使得中國被迫提早經歷
產業空洞化的過程。
3)還會破壞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使我國的金融距爆發危機的邊
緣越來越近。升值業可能葬送我國多年辛苦造就的良好投資環境,新增的海外投資則會減少,中國經濟成長的原動力將被大大消減,因為這種投資變得相對昂貴。另一方面,
國際遊資的投機活動可能增加,使我國的金融距爆發危機的邊緣越來越近。
例如:從
墨西哥金融危機到
亞洲金融危機,顯而易見的是這些國家的政府均是以高利率的
貨幣政策,以吸納國內資金,但其效果卻適得其反,由於內部資金乏力,又吸引了大量的國際遊資流入,使
資金流向出現偏差而形成資金結構上的矛盾,埋下了
貨幣危機的隱患;同時又產生了外資流入推高了
本幣匯率的矛盾,觸發了經濟結構問題的暴露,或出現
泡沫經濟或出現經濟滑坡,從而被迫實行
本幣貶值政策,直接導致貨幣市場和證券市場的
交易風險,並最終引發金融危機。
何為金融危機?這就好比是一戶本來很窮的人家,來了一個巨富親戚,
為他們帶來了暫時的“富裕”生活,因而外人便因其闊而借給這家人巨資,不料這戶人家的富親戚突然消失,留給這戶人家的只有高築的債台,並因此導致了借其巨債的朋友。一時間危機四起。
4)還有,升值後導致投機不可避免地盛行:由於以美元表示的國
民財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產達到高潮,一些“泡沫”進一步膨脹或造就新的“泡沫”,兩極分化繼續擴大,導致投機不可避免地盛行。
例如:美國許多
散戶投資者紛紛在當地開立人民幣儲蓄帳戶,希冀有朝一日
人民幣匯率制度變化會讓他們受益。當然,這些散戶帳戶並非是真正的人民幣帳戶,因為依照中國不可自由兌換的匯率體制,在海外開立人民幣帳戶是非法的。他們開立以人民幣計價的儲蓄帳戶,帳戶內的存款是美元,但基於人民幣的現貨匯率,這些帳戶將因人民幣兌美元現貨匯率的波動而升值或貶值。Everbank首席執行長FrankTrotter稱,公司此舉在一些客戶中產生了很大反響。自一年多以前人民幣匯率開始顯示失衡跡象以來,這些客戶一直在要求開立人民幣計價帳戶。Everbank於7月1日推出了此類新帳戶,並在隨後的幾周內將逾650萬美元投入該類帳戶。
人民幣升值會給中國的
通貨緊縮帶來更大的壓力;人民幣升值物價肯定會降下來,因為進口品的價格會下降。
人民幣升值增大就業壓力,惡化當前就業形勢:外商投資企業對吸引國內勞動力是一個重要的渠道,尤其是現在的情況更是如此,所以此時人民幣升值不僅會影響吸引外資,而且也會加劇當前就業形勢的惡化。
人民幣升值會對中國的優勢產業產生嚴重損害。中國作為
開發中國家是以
勞動力成本為優勢的。中國
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很容易受到反傾銷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勢並不樂觀。如此時人民幣升值則會是使目前這種狀況更加惡化所以此時人民幣升值不僅會影響吸引外資,而且也會加劇當前就業形勢的惡化。
通貨緊縮聚焦人民幣
匯率的變動與各國國內的利率水平、
貨幣供應量、國民收入水平以及
物價水平等因素是密切相關的,一種貨幣到底是升值還是貶值應該由市場說了算,而不是由政治說了算。
然而:
鹽川正十郎的提案則更像一場政治陰謀。手拿一張一百元的人民幣,如果是一個小孩問:這值多少?那么,這個小孩一定還幼稚到沒有學會用錢。如果是日本財長鹽川正十郎問,這值多少?那么,這就會引發一場風波。而這場風波就是在
七國集團財長會議上的一項提案——日本要求人民幣升值。
最近人民幣是否應該升值的討論成為國際上一個十分關注的話題。先有日本財相在七國財長會上提出要求,後有美國財長
斯諾講話和印尼召開的亞歐會議的聲明,都呼籲
人民幣升值,近日,美國“健全美元聯盟”又提出欲通過“301條款”促使人民幣升值,
格林斯潘的講話,更是讓世人在全球
通貨緊縮壓力面前再次聚焦人民幣。可謂是官民聯合、齊心協力向
人民幣匯率問題發難。這場由日本挑起、美國擔綱主演的人民幣匯率之爭全面上演,再次使中國成為世界關注的中心。
其實,站在日本人的立場上考慮,鹽川正十郎提出這個問題並非沒有道理。首先,
日本經濟一直處於低谷,憑什麼你中國卻一枝獨秀?中國的一枝獨秀我們日本也有貢獻,你看,日本從你們那裡進口了多少商品。其次,人民幣只有升值,日元才能夠貶值,這樣日本的出口產品才有競爭力。中國經濟具有
廉價勞動力、高技術水平和廉價的貨幣3大優勢,而三大因素中日本可能幹涉的,只有最後一點——
人民幣匯率。日本甚至想借
人民幣升值的“
利空”阻止本國企業到中國來投資,但因為在
市場經濟國家,政府干預不了企業的行動,所以他們就要求人民幣升值。他們認為,這樣就可以提高中國產品的價格,加大資本投入的成本,使他們在國內達不到的目的,通過對人民幣施加壓力來達到。
迫使人民幣升值,是日本爭奪未來“亞元”主導權的戰略舉措。近年來,關於“亞元”問題的討論已越來越熱,誰能成為未來亞元的主導,已變成一個日益敏感的話題。日本由於其經濟十年來的萎靡不振,日元充當亞洲貨幣主導的可能性在變小。而中國由於經濟高速增長,已經逐漸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和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幣的價值日趨明顯,在中國周邊國家已經開始形成一個“人民幣地帶”,導致日本對此憂心忡忡。在2002年日本對華出現50億美元
順差的背景下,日本財長
鹽川正十郎提出議案,提請七國集團通過“與1985年針對日元的‘
廣場協定’類似的檔案”,逼迫
人民幣升值,將全球壓制人民幣升值的聲浪推至頂峰,目的就在於想通過人民幣升值,打垮人民幣對日元的挑戰,確保日元的未來主導地位。
美歐方面的動機似乎更為明顯,就是為了通過人民幣升值消弱中國的經濟實力,進而打擊中國的國際影響。
人民幣匯率之爭本質上仍然是貿易問題之爭。美國之所以施壓人民幣升值,是認為美元貶值只是“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企業的
出口競爭力,刺激了中國產品的出口”,尤其是2002年美元貶值的同時,美國外貿
逆差卻創出了4352億
美元的歷史峰值,對華
貿易逆差達到1031億美元。美國希望通過人民幣升值,阻礙中國商品大規模進入美國。
升值的國際壓力日大。儘管從長期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
人民幣升值是必然趨勢,但在沒有形成中國真正的出口優勢(品牌)之前,人民幣
名義匯率不宜進行大幅調整;即使面臨巨大的國際壓力,中國也應該按照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對
匯率進行控制,否則,就會像日本和德國那樣,將自己大好的經濟前景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