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年
年表
景龍四年(七一0)正月十四夜,
中宗與
韋後微行觀燈於長安市里。又縱宮女數千人出遊,多不回宮者。二月二十九日,
中宗至黎園(在長安太極宮西、禁苑之內)球場,命文武官三品以上拋球及分朋拔河,宰相
唐休璟、
韋巨源衰老,隨繩跌倒,許久爬不起來,中宗和
皇后、妃子、公主在旁觀看,大笑不止。
隆慶池有帝王氣
武則天時,長安城東隅民工純家井水外溢,泛濫成大池數十頃,號隆慶池。其後相王五子(壽春王成器、
衡陽王成義、臨淄王隆基、巴陵王隆范、
彭城王隆業)均列第於池北。
景龍四年(七一0),望氣者言池面常常浮現帝王氣,近來更濃。因此,同年四月十四日中宗親往隆慶池,結彩為樓,宴飲侍臣,泛舟、戲象,以鎮壓此氣。兩年後,
玄宗登基,時人都將隆慶池氣視為玄宗受天命的預兆。
五經掃地
景龍四年(七一0)五月,
中宗宴近臣,國子祭酒(相當國立中央大學校長)祝欽明白請作《八風舞》。欽明體格肥醜,據地搖頭轉目、左顧右盼,醜態百出,
中宗大笑。欽明素以儒學著名,
吏部侍郎盧藏用私謂諸學士曰:“祝公《
五經》掃地盡矣!”此即“斯文掃地”四字所本。
臨淄王隆基誅諸韋,廢少帝,立睿宗
韋後既臨朝,
宗楚客及諸韋共勸其遵武后故事,革唐命;
韋溫、
武延秀、安樂公主等欲去相王及
太平公主,然後廢少帝,以成大事。相王五子,以第三子臨淄王隆基最有才力,年二十五,不露頭角,諸武、韋及楚客等均未之防。隆基先官潞州(今山西長治)別駕,罷歸京師後,審時度勢,乃陰聚才勇之士,厚結羽林萬騎,謀匡復社稷。
兵部侍郎崔日用素附武、韋,與宗楚客善,知楚客謀,恐禍及己,乃密告隆基,勸其先發。隆基遂與其姑
太平公主及公主子衛尉卿薛崇簡(薛紹子)、禁苑總監鐘紹京、前朝邑尉
劉幽求、尚衣奉御王崇曄、利仁府折衡麻嗣宗等,謀速先誅之。苦無兵,適羽林萬騎果毅(武官名)
葛福順、
陳玄禮、李仙鳧等因不堪韋播、高嵩之辱,見隆基訴之。隆基因勸其助誅諸韋,皆踴躍願以死報。隆基布置已畢,或謂當稟知相王,隆基曰:“我輩以此報國,事成歸福相王,不成則以身殉,決不連累相王。今往稟知,若王聽從,則將使王冒危險;若王不從,則將敗我輩大事。”遂不稟報。
景龍四年(時已改元
唐隆)六月二十日將晚,隆基微服與幽求等潛入禁苑,會於鐘紹京住處,等候羽林將士。當時羽林軍皆駐玄武門,入夜,葛福順、李仙鳧先到隆基處請示起事口號,一到二更天,就拔劍直入
羽林營,斬韋播、韋璇、高嵩等,立即宣布:“韋後毒死先帝,危害國家,今晚當共誅諸韋,身高馬鞭以上的男女都殺掉,然後立相王以安天下。凡懷有二心、幫助逆黨者,罪及三族!”羽林兵士都欣然聽命。於是,隆基使福順、仙鳧分率左右羽林、萬騎攻玄德、白獸二門,相約會於凌煙閣前,以大呼大叫為口號,共殺守門將,斬關而入。隆基自與幽求等出禁苑南門,紹京帥工匠二百餘人執斧鋸以從。既至玄武門外,時已三更,聞凌煙閣大呼大叫聲,隆基即同時帥禁苑工匠及羽林兵破門而入。在太極殿宿衛中宗棺柩的衛兵聞大喊大叫聲,皆披甲接應。韋後在殿大驚,立即奔入飛騎營;時璇、播、嵩已死,有飛騎立斬韋後首獻於隆基。安樂公主方照鏡畫眉,軍士斬之。
武延秀亦被斬於肅章門外。上官昭容自經太子重俊兵變後,不敢再附武、韋,故代草中宗遺詔,立溫王重茂而以相王輔政(此詔後為宗楚客等改易)。是夜隆基入宮,欲斬昭容,昭容以詔草示
劉幽求,幽求以為可恕,隆基不許,卒斬之。時少帝亦在太極殿,幽求便欲廢少帝,立相王,隆基止之,但於宮中遍索諸韋及韋氏黨,盡斬不饒。及天明,宮內外皆定。二十一日,隆基出宮見相王,叩頭謝不先稟之罪,相王抱之流淚,說:“宗社不亡,都虧了你!”於是,閉宮門及京城門,遍捕諸韋親黨。斬太子太保、
同中書門下三品韋溫於東市之北。中書令宗楚客化裝騎驢奔出通化門,門者識而斬之,並及其弟晉卿。趙履溫以國帑奉安樂公主,萬騎斬之,百姓恨其勞役,爭割其肉立盡。密書監李邕(娶韋後妹)與御史大夫
竇從一(娶韋後乳母、自稱國爹)各手斬其妻首以獻。宰相韋巨源,年八十,為亂兵所殺。
崔日用將兵誅諸韋於杜曲(韋曲、杜曲皆地名,在長安城南,韋、杜二族所居),襁褓兒無倖免,諸杜誤死者亦不少。是日,相王奉少帝御安福門,慰諭百姓,赦天下,曰:“逆賊魁首已誅,自余支黨一無所問。”以臨淄王隆基為平王,知內外閒廄(監馬),兼押左右廂萬騎。武氏餘黨誅流未盡者,盡之。二十二日,有宮人與宦官欲立太后(重茂年幼)輔政,斥之。遣使宣撫諸道及譙王重福,罷諸公主府官。二十三日,太平公主傳少帝命,請讓位於相王,相王固辭。劉幽求懇言於宋王成器及平王隆基,隆基曰:“王性恬淡,不以世事為懷。雖有天下猶讓於人(一讓武后,一讓中宗),況親兄之子(指少帝重茂),安肯代之乎!”幽求曰:“眾心不可違,王雖欲高居獨善,其如社稷何!”成器、隆基入見相王,極言其事,相王乃許之。二十四日,少帝坐太極殿東隅西向,相王立中宗棺柩旁,太平公主曰:“皇帝欲以此位讓叔父,可乎?”幽求跪曰:“國家多難,皇帝仁孝,追蹤堯舜,誠合至公,相王代之任重,慈愛尤厚矣。”乃以少帝詔傳位相王。時少帝猶坐御座,太平公主進曰:“天下之心已歸相王,此非兒座!”遂抱下之。於是睿宗即位,御承天門,赦天下。復以
少帝為溫王。
大事
(1)春,正月,丙寅夜,
中宗與
韋後微行觀燈於市里,又縱宮女數千人出遊,多不歸者。
(1)春季,正月,丙寅(十四日)夜晚,唐中宗與
韋後身著便裝到街市里觀賞花燈,還放數千名宮女出宮遊玩,其中有很多人沒有回宮。
(3)
庚戌,上御梨園場,命文武三品以上拋及分朋拔河,
韋巨源、唐休衰老,隨踣地,久之不能興;上及
皇后、妃、主臨觀,大笑。
(3)
庚戌(二十九日),唐
中宗來到梨園場,讓三品以上文武官員拋以及分隊拔河,
韋巨源和唐休年事已高,隨著拔河用的粗繩子摔倒在地,很長時間爬不起來;中宗和
韋後及妃子、公主在一旁觀看,一個個笑得非常開心。
(4)夏,四月,丙戌,上游
芳林園,命公卿馬上摘櫻桃。
(4)夏季,四月,丙戌(初五),唐中宗到
芳林園遊玩,命隨從的公卿大臣們騎在馬上摘櫻桃為樂。
(5)初,則天之世,長安城東隅民王純家井溢,浸成大池數十頃,號隆慶池。相王子五王列第於其北,望氣者言,“常鬱郁有帝王氣,比日尤盛。”乙未,上幸隆慶池,結彩為樓,宴侍臣,泛舟戲象以厭之。
(5)先前還是在
武則天時期,長安城東邊的居民王純家的水井中往外溢水,溢出的水逐漸形成一個占地數十頃的大池塘,這個池塘被稱為隆慶池。相王李旦的五個被封為王的兒子都把宅第並排建在隆慶池以北,善於望氣的人說:“這裡常常有盛大的帝王之氣,近來這種帝王之氣尤為強勁。”乙未(十四日),唐中宗來到隆慶池,在這裡結成樓,大宴群臣,並在池中泛舟戲象,以此來抑制這裡的帝王之氣。
(6)定州人郎岌上書說:“
韋後、
宗楚客將要謀逆作亂。”
韋後告訴
中宗之後讓人用杖將郎岌打死。
五月,丁卯,
許州司兵參軍偃師
燕欽融復上言,“
皇后淫亂,干預國政,宗族強盛;安樂公主、武延秀、
宗楚客圖危宗社。”上召欽融面詰之。欽融頓首抗言,神色不橈;上默然。
宗楚客矯制令
飛騎撲殺之,投於殿庭石上,折頸而死,楚客大呼稱快。上雖不窮問,意頗怏怏不悅;由是
韋後及其黨始憂懼。
五月,丁卯(十七日),
許州司兵參軍偃師人
燕欽融又進言道:“
皇后淫亂,干預朝廷政事,並且其宗族勢力強盛;安樂公主、武延秀、
宗楚客陰謀危害大唐的宗廟社稷。”唐中宗召見
燕欽融當面追問他。
燕欽融以頭叩地高聲而言,神色毫不屈服,唐中宗默然不語。
宗楚客偽造
中宗制命,派侍衛天子的
飛騎撲殺燕欽融。將
燕欽融摔在宮殿堂前石上,燕欽融折斷了脖子死去,
宗楚客見狀大聲叫好。唐中宗雖然對於此事沒有深究,但心裡卻也是怏怏不樂;從此以後
韋後和她的黨羽們開始有些擔憂害怕。
(7)己卯,上宴近臣,國子祭酒
祝欽明自請作《八風舞》,搖頭轉目,備諸醜態;上笑。欽明素以儒學著名,
吏部侍郎盧藏用私謂諸學士曰:“祝公《五經》掃地盡矣!”
(7)己卯(二十九日),唐中宗宴請近臣,國子祭酒
祝欽明自告奮勇地請求表演《八風舞》,他搖頭晃腦,眼珠亂轉,醜態百出,唐中宗看得直發笑。
祝欽明向來是以精研儒學著稱於世的,
吏部侍郎盧藏用私下裡對
修文館各位學士說:“祝公所擅長的《五經》都扔得乾乾淨淨了!”
(8)
散騎常侍馬秦客以醫術,光祿少卿楊均以善烹調,皆出入宮掖,得幸於
韋後,恐事泄被誅;發樂公主欲
韋後臨朝,自為
皇太女;乃相與合謀,於餅中進毒,六月,壬午,
中宗崩於神龍殿。
(8)散騎常侍
馬秦客靠精於醫術,光祿少卿楊均靠善於烹調,都得以隨意出入後宮,並與
韋後勾搭成奸,他們擔心此事泄露出去會被處死;安樂公主希望
韋後能臨朝主持政事,自己好當
皇太女;於是這些人共同策劃殺掉唐
中宗,他們在進給中宗吃的糕餅里投放了毒藥,六月,壬午(初二),唐中宗在神龍殿駕崩。
太平公主與上官
昭容謀草遺制,立溫王重茂為
皇太子,
皇后知政事,相
王旦參謀政事。
宗楚客密謂
韋溫曰:“相王輔政,於理非宜;且於
皇后,嫂叔不通問,聽朝之際,何以為禮!”遂帥諸宰相表請皇后臨朝,罷相王政事。蘇曰:“遺詔豈可改邪!”溫、楚客怒,懼而從之,乃以相王為
太子太師。
太平公主與上官昭容商議起草唐中宗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太子,由
韋皇后主持政事,相王李旦參謀政事。
宗楚客私下對
韋溫說:“由相王輔政在道理上有些講不通,再說相王與
韋後乃是叔嫂關係,不應互相問候,兩人在一起處理朝廷政務的時候,又如何執行禮的規定呢!”於是宗楚客率領宰相們一同上表,請求
韋皇后臨朝主持政事,免去相王李旦參謀政事的職務。蘇質問道:“先帝的遺詔怎么可以隨意更改呢!”韋溫和宗楚客大怒,蘇非常害怕,便順從了他們,於是任命相王李旦為
太子太師。
甲申,梓宮遷御太極殿,集百官發喪,
皇后臨朝攝政,赦天下,改元唐隆。進相王旦太尉,
雍王守禮為豳王,壽春王成器為
宋王,以從人望。命韋溫總知內外守捉兵馬事。
甲申(初四),
韋後將唐中宗的靈柩遷到太極殿,召集文武百官公布中宗駕崩的訊息,並宣布由她自己臨朝攝政,
大赦天下囚徒,改年號為
唐隆。
韋後還將相王李旦提升為
太尉,改封
雍王李守禮為豳王,改封壽春王
李成器為
宋王,以便順從人們的願望。此外,
韋後又任命韋溫總管朝廷內外守捉兵馬事務。
丁亥,殤帝即位,時年十六。尊皇后為
皇太后;立妃陸氏為皇后。
丁亥(初七),年僅十六歲的殤帝即位。殤帝將
韋皇后尊為
皇太后,將妃子陸氏立為皇后。
壬辰(十二日),朝廷命令紀處訥攜帶符節巡視安撫
關內道,
岑羲巡視安撫
河南道,張嘉福巡視安撫河北道。
宗楚客與太常卿武延秀、
司農卿趙履溫、國子祭酒
葉靜能及諸韋共勸韋後遵武后故事,南北衛軍、台閣要司皆以韋氏子弟領之,廣聚黨眾,中外連結。楚客又密上書稱引圖讖,謂韋氏宜革唐命。謀害殤帝,深忌相王及
太平公主,密與韋溫、安樂公主謀去之。
宗楚客夥同太常卿武延秀、
司農卿趙履溫、國子祭酒
葉靜能以及
韋家諸人一同勸說
皇太后韋氏沿用
武則天的慣例登基稱帝,當時守衛宮城的南北禁衛軍以及地位重要的尚書省諸司,都已經被韋氏子弟所控制,他們大量網羅黨羽,在朝廷內外互相勾結。
宗楚客又秘密地上書
皇太后韋氏,引用圖讖來說明韋氏理當取代大唐朝而君臨天下。
宗楚客還打算害死殤帝,只是十分擔心相王李旦與
太平公主會從中作梗,於是與韋溫和安樂公主密謀除掉他們。
相王子
臨淄王隆基,先罷潞州別駕,在京師,陰聚才勇之士,謀匡復社稷。初,太宗選官戶及蕃口驍勇者,著虎文衣,跨豹文韉,從遊獵,於馬前射禽獸,謂之百騎;則天時稍增為千騎,隸左右羽林;
中宗謂之萬騎,置使以領之。隆基皆厚結其豪傑。
相王李旦的兒子臨淄王
李隆基,在此之前已被免去潞州別駕的職務,他在京師私下招集智勇雙全之士,謀劃匡復大唐社稷。當初
唐太宗選拔官戶和蕃口中驍勇善戰的人員,讓他們身穿繪有虎皮花紋的衣服,使用繪有豹皮花紋的馬鞍,在太宗巡遊狩獵時,就讓他們隨侍在鞍前馬後一同射殺飛禽走獸,這些人被稱為百騎;
武則天時期逐漸增為千騎,隸屬於左右
羽林軍;唐中宗把這支部隊稱為萬騎,並設定官員統領。
李隆基對萬騎兵中的豪傑之士都深相結納。
兵部侍郎崔日用素附韋、武,與
宗楚客善,知楚客謀,恐禍及己,遣
寶昌寺僧普潤密詣隆其告之,勸其速發。隆基乃與
太平公主及公主子
衛尉卿薛崇,苑總監贛人
鐘紹京,尚衣奉御王崇曄、前朝邑尉
劉幽求、利仁府折衝麻嗣宗謀先事誅之。韋播、高嵩數榜捶萬騎,欲以立威,萬騎皆怨。果毅葛福順、
陳玄禮見隆基訴之,隆基諷以誅諸韋,皆踴躍請以死自效。萬騎果毅李仙鳧亦預其謀。或謂隆基當啟相王,隆基曰:“我曹為此以徇社稷,事成福歸於王,不成以身死之,不以累王也。今啟而見從,則王預危事;不從,將敗大計。”遂不啟。
兵部侍郎崔日用平素一向依附
韋後及武氏集團,與
宗楚客交情也很好,他得知宗楚客的陰謀以後,擔心自己會因此遇禍,便派
寶昌寺僧人普潤秘密地去向
李隆基報告,並勸
李隆基儘快發難。
李隆基於是與
太平公主及其子衛尉卿薛崇、西京苑總監贛縣人
鐘紹京、尚衣
奉御王崇曄、前任
朝邑尉
劉幽求、利仁府折衝麻嗣宗等人策劃先行舉兵發難,剷除韋氏集團。韋播、高嵩二人為了樹立自己的威嚴,多次鞭打萬騎兵,從而引起萬騎兵對他們的普遍怨恨。果毅葛福順和陳玄禮向
李隆基訴說此事,
李隆基暗示他們應當誅除
韋後集團,兩人聽後都精神振奮地表示願效死力。萬騎果毅李仙鳧也參與了具體謀劃。有人建議
李隆基應當把這件事告訴他的父親相王李旦,李隆基回答說:“我們這些人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才幹這種事的,事成之後福分歸於相王,萬一事情失敗了我們為宗廟犧牲也就是了,不必因此而連累相王。如果告訴了他,他同意這樣做,就等於讓他也參預這種極為危險的事;若是他不同意這樣做,那就只會壞了大事。”於是
李隆基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其父相王李旦。
庚子,晡時,隆基微服與幽求等入苑中,會
鐘紹京廨舍;紹京悔,欲拒之,其妻許氏曰:“忘身徇國,神必助之。且同謀素定,今雖不行,庸得免乎!”紹京乃趨出拜謁,隆基執其手與坐。時
羽林將士皆屯
玄武門,逮夜,
葛福順、李仙鳧皆至隆基所,請號而行。向二鼓,天星散落如雪,
劉幽求曰:“天意如此,時不可失!”福順拔劍直入羽林營,斬韋璇、韋播、高嵩以徇,曰:“韋後耽鴆殺先帝,謀危社稷,今夕當共誅諸韋,馬鞭以上皆斬之;立相王以安天下。敢有懷兩端助逆黨者,罪及三族。”
羽林之士皆欣然聽命。乃送璇等首於隆基,隆基取火視之,遂與幽求等出苑南門,紹京帥丁匠二百餘人,執斧鋸以從,使福順將左萬騎攻玄德門,仙鳧將右萬騎攻白獸門,約會於
凌煙閣前,即大噪,福順等共殺守門將,斬關而入。隆基勒兵玄武門外,三鼓,聞噪聲,帥總監及
羽林兵而入,諸衛兵在太極殿宿衛梓宮者,聞噪韋,皆被甲應之。
韋後惶惑走入
飛騎營,有飛騎斬其首獻於隆基。安樂公主方照鏡畫眉,軍士斬之。斬
武延秀於肅章門外,斬內將軍賀婁氏於太極殿西。
庚子(二十日),申時,
李隆基身穿便服與
劉幽求等人進入禁苑之中,到
鐘紹京的住所集合。此時
鐘紹京已有後悔之意,便想將
李隆基拒之門外,他的妻子許氏對他說:“為了國家大事而不計個人安危的人必得神助,再說你平常就一直與他們共同謀劃這件事,現在即使你不去親自參加,又哪裡能夠脫得了干係呢!
鐘紹京聽完後趕忙開門出來拜見李隆基,李隆基拉著他的手與他一起坐下。這時左右
羽林軍將士都駐紮在
玄武門,等到夜色降臨之際,葛福順和李仙鳧都來到李隆基處,求問起事的信號以便行事。將近二更時,夜空的流星散落如雪,
劉幽求說道:“天意如此,機不可失!”
葛福順拔劍直闖
羽林營,將韋、韋播、高嵩三人斬首示眾,高聲喝道:“
韋後毒死先帝,謀危社稷,今晚大家要齊心協力,剷除韋家人及其死黨,凡是長得高過馬鞭的人一律斬殺;擁立相王為帝以安定天下。倘若有人膽敢首鼠兩端幫助逆黨,判的罪要連及三族。”
羽林軍將士全都欣我從命。於是
葛福順將韋等人的首級送給
李隆基,李隆基在燈下看過之後,便與
劉幽求等人一同走出禁苑南門,
鐘紹京率領著工匠二百餘人,手持斧子鋸子跟在後面。李隆基派
葛福順率領左萬騎攻打玄德門,派李仙鳧率領右萬騎攻打白獸門,雙方約定在
凌煙閣前會師後,即大聲鼓譟。
葛福順等人分別殺掉守門的兵將,攻入宮中。
李隆基率兵守在玄武門外,三更時分,聽到宮中鼓譟聲之後,即率領總監及
羽林兵進入宮中,在太極殿負責守衛
中宗靈柩的南牙衛兵們聽到鼓譟之後,全都披掛整齊回響李隆基等人。
韋後惶惑中逃入
飛騎營,有一個飛騎兵將韋後斬首,並把首級獻給
李隆基。安樂公主正對著鏡子畫眉,被士兵斬殺。此外還將
武延秀斬首於肅章門外,將內將軍賀婁氏斬首於太極殿西。
初,上官
昭容引其從母之子
王昱為左拾遺,昱說昭容母鄭氏曰:“武氏,天之所廢,不可興也。今
婕妤附於三思,此滅族之道也,願姨思之!”鄭氏以戒
昭容,昭容弗聽。及太子重俊起兵討三思,索
昭容,昭容始懼,思昱言;自是心附帝室,與安樂公主各樹朋黨。及
中宗崩,昭容草遺制立溫王,以相王輔政;宗、韋改之。及隆基入宮,
昭容執燭帥宮人迎之,以制草示
劉幽求。幽求為之言,隆基不許,斬於旗下。
當初,上官昭容舉薦她的姨母之子
王昱為左拾遺,王昱勸上官昭容的母親鄭氏說:“武氏已被上天廢棄,是不可能再次復興的,現在
婕妤依附
武三思,是自取滅族,希望姨母仔細考慮一下!”鄭氏於是用這些道理來告誡上官昭容,但上官昭容根本不聽勸告。太子
李重俊起兵討伐
武三思的時候,曾四處搜捕上官昭容,上官昭容這才感到恐懼,想起了
王昱曾經說過的話。此後上官昭容才傾心依附唐中宗,與安樂公主各自結成幫派。
中宗駕崩後,上官昭容起草遺詔,將溫王李重茂立為太子,由相王李旦輔政;
宗楚客、韋後將這個內容改掉了。在
李隆基率軍進入宮中時,上官昭容手執燈籠率領宮人迎接,並把她起草的
中宗遺詔的底稿拿給
劉幽求看。
劉幽求為她向
李隆基求情,李隆基沒有答應,下令將上官昭容在旗下斬首。
時少帝在太極殿,劉幽求曰:“眾約今夕共立相王,何不早定!”隆基遽止之,捕索諸韋在宮及守諸門,並素為
韋後所親信者皆斬之。比曉,內外皆定。辛巳,隆基出見相王,叩頭謝不先啟之罪。相王抱之泣曰:“社稷宗廟不附於地,汝之力也。”遂迎相王入輔少帝。
這時少帝住在太極殿,
劉幽求對眾人說道:“大家約好了今晚上擁立相王為帝,現在為什麼不早一點兒定下來呢!”
李隆基急忙制止了他,下令將士們捕捉宮中和把守宮中各門的韋氏族人,平常得到
韋後信任重用的人也一起斬首。天將破曉,宮內外均已平定。辛巳(二十一日),
李隆基出宮拜見其父相王李旦,為自己起事之前未能告訴相王而叩頭謝罪。相王李旦流著眼淚抱住
李隆基說:“大唐宗廟社稷得以保全,全是你的功勞!”李隆基於是率軍迎接相王李旦入宮輔佐少帝。
閉宮門及京城門,分遣萬騎收捕諸韋親黨。斬
太子少保、
同中書門下三品韋溫於東市之北。
中書令宗楚客衣斬衰、乘青驢逃出,至通化門,門者曰:“公,宗尚書也。”去布帽,執而斬之,並斬其弟晉卿。相王奉少御安福門,慰諭百姓。初,趙履溫傾國資以奉安樂公主,為之起第舍,築台穿池無休已,紫衫,以項挽公主犢車。公主死,履溫馳詣安福樓下舞蹈稱萬歲;聲未絕,相
王令萬騎斬之。百姓怨其勞役,爭割其肉立盡。秘書監汴王邕娶韋後妹
崇國夫人,與
御史大夫竇從一各手斬其妻首以獻。邕,鳳之孫也。左僕射、
同中書門下三品韋巨源聞亂,家人勸之逃匿,巨源曰:“吾位大臣,豈可聞難不赴!”出至都街,為亂兵所殺,時年八十。於是梟
馬秦客、楊均葉靜能等首,屍韋後於市。
崔日用將兵誅諸韋於
杜曲,襁褓兒無免者,諸杜濫死非一。
李隆基下令將京城各門及所有宮門關閉,然後又派遣萬騎兵分頭搜捕
韋家的親屬徒黨。將
太子少保、
同中書門下三品韋溫斬首於東市之北。
中書令宗楚客身穿喪服,騎著一頭
黑驢外逃,在他到通化門時被守門的兵士認出。兵士對他說:“您就是宗尚書吧!”說完摘下他的孝帽並將他斬首,同他一起被殺的還有他的弟弟宗晉卿。相王李旦侍奉少帝來到安福門安撫百姓。起初,趙履溫不惜耗盡國家資財以討安樂公主的歡心,沒完沒了地為安樂公主起宅第、修園林,甚至於用手按住自己的紫色官服,用脖子駕著公主坐的牛車。安樂公主被殺後,趙履溫趕忙跑到安福樓下手舞足蹈地山呼萬歲;聲音未落,相王李旦便下令萬騎兵將其斬首。老百姓早已因趙履溫屢次增派勞役而對他恨之入骨,此時見他被殺,便爭相割下他屍體上的肉,轉眼就只剩下一副骷髏。秘書監汴王李邕的妻子是
韋後的妹妹崇國夫人,他與御史大夫
竇從一分別砍下各自妻子的首級進獻給相王李旦。
李邕是
李鳳的孫子。左僕射、
同中書門下三品韋巨源聽到
李隆基起事的訊息後,家人勸他外逃躲避,他回答說:“我身為朝廷大臣,怎么能有難不赴!”說完便走出家門,來到大街上,被亂兵所殺,時年八十歲。此時
李隆基已派人將
馬秦客、楊均、
葉靜能梟首示眾,並將
韋後暴屍街頭。
崔日用帶兵到京城南邊的杜曲誅殺
韋氏家族的其他成員,連尚在襁褓中的嬰兒也不放過,居住在杜曲的杜氏家族也有很多人被冤殺。
是日,赦天下,云:“逆賊魁首已誅,自余支黨一無所問。”以臨淄王隆基為平王,兼知內外閒廄,押左右廂萬騎。薛崇賜爵立節王。以
鐘紹京守
中書侍郎,
劉幽求守中書舍人,並參知機務。麻嗣宗行右
金吾衛中郎將。武氏宗屬,誅死流竄殆盡。侍中
紀處訥行至華州,
吏部尚書同平章事
張嘉福行至
懷州,皆收斬之。
在這一天,少帝下詔赦免全國罪囚,詔書上說:“圖謀叛逆的罪魁禍首均已伏誅,其餘徒黨概不追究。”改封
臨淄王李隆基為平王,並且讓他主持內外閒廄事務和掌管左右廂萬騎兵。將薛崇賜爵為立節王。任命
鐘紹京守
中書侍郎,劉幽求守
中書舍人,均參知機務。又任命麻嗣宗行右
金吾衛中郎將。至此時,武氏家族成員,幾乎全被誅殺或者流放了。侍中
紀處訥走到華州,
吏部尚書、同平章事
張嘉福走到懷州,都被捕獲斬首。
千寅,
劉幽求在太極殿,有宮人與宦官令幽求作制書立太后,幽求曰:“國有大難,人情不安,山陵未畢,遽立太后,不可!”平王隆基曰:“此勿輕言。”
壬寅(二十二日),
劉幽求在太極殿,有些宮女和宦官讓他起草冊立
皇太后的制書,他回答說:“國有大難,民心不穩,先帝靈柩還沒有安葬,不能急急忙忙地冊立太后!“平王
李隆基說:“不要輕易談論這件事。”
遣十道使齎璽書宣撫,及詣
均州宣尉譙王重福。貶
竇從一為濠州司馬。罷諸公主府官。
少帝派遣使者攜帶皇帝的詔書分赴十道安撫百姓,又派人到
均州去安撫譙王李重福。將
竇從一貶為濠州司馬。同時下詔廢除公主府的官屬。
劉幽求言於
宋王成器、平王隆基曰:“相王疇昔已居宸極,群望所屬。今人心未安,家國事,相王豈得尚守小節,不早即位以鎮天下乎!”隆基曰:“王性恬淡,不以代事嬰懷。雖有天下,猶讓於人,況親兄這子,安肯代之乎!”幽求曰:“眾心不可違,王雖欲高居獨善,其如社稷何!”成器、隆基入見相王,極言其事,相王乃許之。甲辰,少帝在太極殿東隅西向,相王立於梓宮旁,
太平公主曰:“皇帝欲以此位讓叔父,可乎!”幽求跪曰:“國家多難,皇帝仁孝,追蹤堯、舜,誠合至公;相王代之任重,慈愛尤厚矣。”乃以少帝制傳位相王。時少帝猶在御座,
太平公主進曰:“天下之心已歸相王,此非兒座!”遂提下之。睿宗即位,御承天門,赦天下。復以少帝為溫王。
劉幽求對宋王
李成器、平王李隆基說:“相王在以前就曾當過皇帝,是萬民所嚮往的。現在民心尚未安定,皇室國家之事至為重要,相王怎能還拘於小節,不早日登基稱帝以安定天下呢!”
李隆基回答說:“相王生性淡泊,從來不把世事放在心上,即使他已經群臨天下,還要把帝位讓給別人,何況當今天子乃相王親哥哥的兒子,他又怎么肯取而代之呢!”
劉幽求說:“民心不可違背,相王雖想高居世外獨善其身,但大唐的宗廟社稷又怎么辦呢!”
李成器和李隆基入內拜見相王李旦,盡力勸說,相王才答應重登帝位。甲辰(二十四日),少帝在太極殿內東邊面向西坐著,相王李旦站在唐中宗的靈柩旁邊,
太平公主說道:“皇帝想把帝位讓給他的叔父,可以嗎?”齊幽求跪在地上回答說:“在這國家多災多難之際,皇帝仁愛孝順,效法堯舜禪位賢人的傳統,實在是出於至公無私之心;相王代替皇帝挑起治理天下的重擔,乃是叔父對侄兒慈愛備至的表現。”於是便根據少帝制書的旨意將帝位傳給相王李旦。這時少帝還坐在皇帝的寶座上,
太平公主上前對他說道:“天下臣民之心已歸附相王,這個寶座已經不再屬於你這小子了!”說完便將他從寶座上拉了下來。唐睿宗即皇帝位,並親臨承天門,下詔赦免天下罪囚,同時又恢復了少帝
李重茂的溫王爵位。
以
鐘紹京為
中書令。
鐘紹京少為司農錄事,既典朝政,縱情賞罰,眾皆惡之。太常少卿薛稷勸其上表禮讓,紹京從之。稷入言於上曰:“紹京雖有勳勞,素無才德,出自胥徒,一旦超居元宰,恐失聖朝具瞻之美。”上以為然。丙午,改除
戶部尚書,尋出為
蜀州刺史。
唐睿宗任命鐘紹京為
中書令。
鐘紹京年輕時曾擔任過品級很低的司農錄事一職,執掌朝政後,任意行賞施罰,使得大臣們都很厭惡他。
太常寺少卿薛稷勸他上表依禮辭位,
鐘紹京聽從了他的意見。
薛稷於是入朝對睿宗說:“
鐘紹京雖然為國立下了大功,但他畢竟是小吏出身,又素無才德,現在一下子就被提拔到宰相的高位上,恐怕對萬民景仰的聖朝美德有所妨礙。”唐睿宗認為他說的很有道理。丙午(二十六日),唐睿宗將鐘紹京改任為
戶部尚書,不久又將他外放為
蜀州刺史。
(9)上將立太子,以
宋王成器嫡長,而平王隆基有大功,疑不能決。成器辭曰:“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苟違其宜,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涕泣固請者累日。大臣亦多言平王功大宜立。
劉幽求曰:“臣聞除天下之禍者,當享天下之福。平王拯社稷之危,救君親之難,論功莫大,語德最賢,無可疑者。”上從之。丁未,立平王隆基為太子。隆基復表讓成器,不許。
(9)唐睿宗想要立太子,但由於
宋王李成器是嫡長子,而平王
李隆基有大功,所以在太子的人選上猶豫不決。
李成器推辭道:“國泰民安則應當先立嫡長子,國家多難則應當首先將有功的人立為太子;如果在這個問題上違反時宜,就會讓普天之下的人大失所望。臣寧可去死也不敢位居於平王之上。”為此他接連幾天一直流著眼淚向睿宗堅決請求將太子之位讓給平王
李隆基。大臣們也大多認為平王
李隆基有大功於社稷,應當被立為太子。
劉幽求說:“臣聽說剷除天下禍患的人應當享有天下的福分。平王使大唐社稷免遭傾覆,拯救君親於危難之中,講功勞沒有誰比他更大的,論德行又最為賢良,立他為太子是沒有什麼可懷疑的。”唐睿宗聽從了他的建議。丁未(二十七日),唐睿宗將平王
李隆基立為太子。
李隆基又上表請求將太子之位讓給
李成器,唐睿宗沒有同意。
(10)則天大聖皇后復舊號為天后。追謚雍王賢曰章懷太子。
(10)唐睿宗下詔恢復則天大聖皇后的舊號為天后,追謚雍王李賢為
章懷太子。
(11)戊申(二十八日),唐睿宗任命宋王
李成器為
雍州牧、揚州大都督、太子太師。
(12)置溫王重茂於內宅。
(12)唐睿宗將溫王李重茂安置在內宅。
(13)以太常少卿薛稷為
黃門侍郎,參知機務。稷以工書,事上於藩邸,其子伯陽尚仙源公主,故為相。
(13)唐睿宗任命太常少卿薛稷為
黃門侍郎、參知機務。
薛稷因擅長書法,在相王府侍奉過睿宗,他的兒子薛伯陽又娶了睿宗的女兒仙源公主為妻,所以被任用為宰相。
(14)唐睿宗下令削奪已經死去的
武三思、
武崇訓父子的爵位和諡號,砍開他們的棺材,暴露他們的屍體,並剷平他們的墳墓。
(16)越州長史宋之問,
饒州刺史冉祖雍,坐諂附韋、武,皆流嶺表。
(16)越州長史宋之問和
饒州刺史冉祖雍因趨附韋、武集團獲罪,被流放到嶺南地區。
(17)己酉,立
衡陽王成義為申王,巴陵王隆范為
岐王,鼓城王隆業為薛王;加
太平公主實封滿萬戶。
(17)己酉(二十九日),唐睿宗將衡陽王李成義立為申王,將
巴陵王李隆范立為
岐王,將
彭城王李隆業立為薛王;還將
太平公主的封戶增加到一萬戶。
太平公主沉敏多權略,武后以為類己,故於諸子中獨愛幸,頗得預密謀,然尚畏武后之嚴,未敢招權勢;及誅
張易之,公主有力焉。
中宗之世,韋後、安樂公主皆畏之,又與太子共誅韋氏。既屢立大功,益尊重,上常與之圖議大政,每入奏事,坐語移時;或時不朝謁,則宰相就第咨之。每宰相奏事,上輒問:“嘗與太平議否?”又問:“與三郎議否?”然後可之。三郎,謂太子也。公主所欲,上無不聽,自宰相以下,進退系其一言,其餘薦士驟歷清顯者不可勝數,權傾人主,趨附其門者如市。子薛崇行、崇敏、崇簡皆封王,田園遍於近甸,收市營造諸器玩,遠至嶺、蜀,輸送者相屬於路,居處奉養,擬於宮掖。
太平公主遇事沉著機敏,富有權變的謀略,
武則天認為她很像自己,因而在眾多的子女中對她格外偏愛,經常讓她參預軍國機密要事的謀畫,但她還是懼怕武則天的威嚴,沒有敢招勢攬權。
張柬之等人誅殺
張易之、
張昌宗兄弟時,
太平公主有功勞。唐中宗時期,
韋後和安樂公主都懼怕她,後來她又和太子
李隆基一起剷除了韋氏集團。
太平公主屢立大功後,權勢地位更加顯赫重要,唐睿宗經常同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針,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睿宗坐在一起談上一段時間;有時她沒去上朝謁見,睿宗會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徵求她對某些問題的處理意見。每當宰相們奏事的時候,睿宗就要詢問:“這件事曾經與
太平公主商量過嗎?”接下來還要問道:“與三郎商量過嗎?”在得到宰相們肯定的答覆之後,睿宗才會對宰相們的意見表示同意。三郎指的是皇太子
李隆基。凡是
太平公主想幹的事,睿宗沒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遷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話,其餘經過她的舉薦而平步青雲擔任要職的士人更是不可勝數。由於
太平公主的權勢甚至超過了睿宗皇帝,所以對她趨炎附勢的人數不勝數。
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行、薛崇敏、
薛崇簡三人都受封為王。
太平公主的田產園林遍布於長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買或製造各種珍寶器物時,足跡遠至嶺表及巴蜀地區,為她運送這類物品的人不絕於路。
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也處處模仿宮廷的排場。
(19)秋季,七月,
庚戌朔(初一),唐睿宗追贈處士韋月將為
宣州刺史。
(22)丁巳,以洛州長史宋檢校吏部尚書、
同中書門下三品;
岑羲罷為右散騎常侍,兼
刑部尚書。與姚元之協心革
中宗弊政,進忠良,退不肖,賞罰盡公,請託不行,綱紀修舉,當時翕然以為復有貞觀、永徽之風。
(22)丁巳(初八),唐睿宗任命洛州長史宋為檢校
吏部尚書、
同中書門下三品;
岑羲被罷免為右散騎常侍兼
刑部尚書。宋和
姚元之齊心協力地革除唐中宗時期的各種弊端,提拔任用忠正賢良之士,貶黜斥退奸邪不肖之徒,行賞施罰完全依據公理,行賄說情的不良風氣沒有了市場,各項法度重新得到整飭,當時朝野上下一致認為國家又恢復了貞觀、永徽時期的良好風尚。
丁卯(十八日),
太子少師、同中書門下三品唐休退休,右武衛
大將軍、同中書門下三品
張仁願被降為左衛大將軍。
(24)
黃門侍郎、參知機務
崔日用與中書侍郎、參知機務
薛稷當著唐睿宗的面發生爭執。
薛稷說:“崔日用為人不正,過去他依附
武三思等人,說明他並非忠臣;這次又為了邀功請賞而出賣了朋友
宗楚客,表明他不是一位義士。”
崔日用反駁道:“臣雖然以往確有過錯,但此次為朝廷立下了大功。
薛稷外表以陛下的親家為依託,暗地裡卻依附
張易之、宗楚客,這不是為人不正又是什麼!”唐睿宗因此罷免了他們兩人的相職,戊辰(十九日),任命
崔日用為雍州長史,任命薛稷為左散騎常侍。
(25)己巳,赦天下,改元;凡韋氏餘黨未施行者,鹹赦之。
(25)己巳(二十日),唐睿宗赦免天下罪囚,改年號為
景雲;凡未被處罰的韋氏餘黨,都被赦免。
(26)乙亥,廢武氏崇恩廟及昊陵、順陵,追廢
韋後為庶人,安樂公主為悖逆庶人。
(26)乙亥(二十六日),唐睿宗廢掉武氏的崇恩廟及昊陵、順陵,又將已故的
中宗皇后韋氏追廢為庶人,將被殺的安樂公主追廢為悖逆庶人。
(27)
韋後之臨朝也,吏部侍郎鄭貶
江州司馬,潛過均州,與刺史譙王重福及洛陽人張靈均謀舉兵誅韋氏,未發而韋氏敗。重福遷
集州刺史,未行,靈均說重福曰:“大王地居嫡長,當為天子。相王雖有功,不當繼統。東都士庶,皆願王來。若潛入洛陽,發左右屯營兵,襲殺留守,據東都,如從天而下也。然後西取陝州,東取河南北,天下指麾可定。”重福從之。
(27)
韋後臨朝的時候,
吏部侍郎鄭被貶為
江州司馬。鄭曾秘密地經過
均州,與均州刺史譙王李重福及洛陽人張靈均密謀起兵誅除韋氏集團,只是未等他們發難,
韋後集團就已被李隆基翦除。隨後李重福改任
集州刺史。在他上任之前,張靈均向他遊說道:“大王您是先帝的嫡長子,理應繼承皇位。相王雖然有功,但不應當繼承
大統。東都的士民,都希望您能到洛陽來。如果您潛入洛陽城,調集左、右屯營兵,出其不意地殺掉東都留守,進而占據東都洛陽,無異於神兵從天而降。然後再向西攻取陝州,向東攻取黃河南北兩岸地區,則天下就可傳檄而定。”
李重福採納了他的建議。
靈均及密與結謀,聚徒數十人。時自秘書少監左遷沅州刺史,遲留洛陽以俟重福,草制,立重福為帝,改元為中元克復。尊上為皇季叔,以溫王為皇太弟,為左丞相知內外文事,靈均為右丞相、
天柱大將軍知武事,右散騎常侍
嚴善思為禮部尚書知吏部事。重福與靈均詐乘驛詣東都,先供張
駙馬都尉裴巽第以待重福。洛陽縣官微聞其謀。
於是張靈均秘密地與鄭結謀,聚集了徒眾數十人。這時鄭已由
秘書少監任上被降職為
沅州刺史,他逗留在洛陽,等待
李重福的到來,他還草擬了制書,立李重福為帝,改年號為中元克復,將唐睿宗尊為皇季叔,封溫王李重茂為
皇太弟,他自己擔任左丞相,主持朝廷內外文官事務;任命
張靈均為右丞相、
天柱大將軍,主持武官事務;任命右散騎常侍
嚴善思為禮部尚書,主持吏部事務。
李重福與張靈均假裝乘驛車到東都去,鄭則事先安排布置
駙馬都尉裴巽的宅第以接待李重福。
洛陽縣吏對他們的陰謀略有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