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工程科技獎

光華工程科技獎

光華工程科技獎是中國工程院主管的工程科技類獎項,用以表彰在工程科學技術及工程管理領域做出重要貢獻、取得傑出成就的華人工程科技專家,這也是中國社會力量設立的中國工程界的最高獎項。

1996年光華工程科技獎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成為一項社會力量科技獎項,同年首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頒發。2002年再次獲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批准,並在原設“工程獎”的基礎上增設“成就獎”、“青年獎”。

截至2018年5月,光華工程科技獎共評選了第十二屆,共有機械、運載、信息、電子、化工、冶金、材料、能源、礦業、土木、水利、建築、環境、輕紡、農業、醫藥、衛生、工程管理等十幾個不同工程學科的264位科學家獲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華工程科技獎
  • 創辦時間:1996年
  • 主辦單位:中國工程院
  • 獎項類型:工程科技
  • 獎項種類:成就獎、工程獎、青年獎
  • 評獎周期:每兩年一次,公曆雙年份頒獎
  • 捐資人:朱光亞、尹衍樑、杜俊元、陳由豪
獎項歷史,獎項設定,組織流程,申報條件,評選組織,獎勵情況,評獎結果,頒獎儀式,文化傳統,社會評價,

獎項歷史

1996年,光華工程科技獎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成為一項社會力量科技獎項,該獎由兩院院士朱光亞先生,台灣實業家陳由豪先生、杜俊元先生和尹衍樑先生共同捐資,由中國工程院負責評獎的具體工作。
2002年,再次獲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批准,並在原設“工程獎”的基礎上增設“成就獎”、“青年獎”。

獎項設定

光華工程科技獎面向華人工程科技專家,不對單位和項目集體。凡在工程科學技術及工程管理領域做出重要貢獻、取得傑出成就的華人工程科技專家,可通過規定程式,經過提名、評審,獲得獎勵,該獎每兩年進行一次頒獎活動。
光華工程科技獎的獎項分為:“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光華工程科技獎”;獎勵名額為:“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1名;“光華工程科技獎”不超過36名,即中國工程院每個學部評審各不超過3名,港澳台地區評審不超過9名;獎勵金額為:“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每人100萬元人民幣;“光華工程科技獎”每人20萬元人民幣。

組織流程

申報條件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被提名為“光華工程科技獎”候選人:
1、在重大工程設計、研製、建造、生產、運行、管理等方面解決關鍵科學技術問題,有重要貢獻者;
2、在工程科學技術及工程管理領域有重要發現、發明,並有顯著套用成效,成績傑出者;
3、套用本人研究成果、發明創造,發展高新技術及相關產業,成效特別顯著者。
“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候選人由各學部專業評審委員會提名,每個學部專業評審委員會提名不超過1人。院士僅可作為“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候選人。
“光華工程科技獎”候選人年齡不超過65周歲(按提名當年5月31日實足年齡計算)。
“光華工程科技獎”提名渠道:
1、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院士和技術科學部院士提名(每位院士提名不超過2人);
2、全國性工程科學技術學會提名(每個工程科技領域,即9個學部,提名各不超過6人);
3、港澳台地區由指定提名機構提名(每個地區提名不超過6人);
4、光華工程科技獎勵基金會理事會理事提名(每位理事提名不超過2人)。
提名候選人時,應逐項填寫《光華工程科技獎提名書》,並按規定提供完備的候選人材料。材料應符合事實並須經候選人本人簽字認可。
候選人材料,凡涉及保密問題需經本人單位(省、軍級以上)保密辦出示同意參加評審證明。
候選人材料,凡涉及智慧財產權問題引起的爭議、投訴等,後果由候選人承擔。

評選組織

為了保證本獎的公正性、權威性和便於操作,對候選人的評審工作,按中國工程院現有9個學部的專業領域組織學部專業評審委員會及港澳台地區評審委員會進行初評。學部專業評審委員會及港澳台地區評審委員會由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組成,不少於11位。
學部專業評審委員會及港澳台地區評審委員會對候選人書面材料進行審議。在評審過程中,可向有關專家和單位徵求意見。必要時,也可組織答詢或現場調查,並以書面形式提交院評審委員會。
學部專業評審委員會及港澳台地區評審委員會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表決。參加投票的評審不得少於全體評審人數的三分之二。獲得出席人數三分之二及以上贊成票的候選人,方能進入終評。
通過初評的候選人在中國工程院網站上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15天)。
院評審委員會對各學部專業評審委員會提名的“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候選人及通過初評的“光華工程科技獎”候選人進行終評,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參加表決的委員不得少於全體委員人數的三分之二。獲獎者須獲得出席人數的三分之二及以上贊成票。
終評評審結果報理事會批准生效。理事會於頒獎大會前通過新聞媒體公布獲獎人名單。
評審過程中實行迴避制度。迴避的範圍和辦法是:評審者不參加對本人和有直系親屬、主要旁系親屬關係的候選人進行評審(直系親屬和主要旁系親屬是指:父母、夫妻、公婆、岳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婿媳、叔(姑)侄、甥舅(姨)等)。
提名和評審中凡有賄賂等不正當行為,一經發現,立即取消該候選人候選資格,同時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獎勵情況

評獎結果

光華工程科技獎包括“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和“光華工程科技獎”2個獎項,於1996年首屆頒發,截至2018年5月,已評選12屆,共有機械、運載、信息、電子、化工、冶金、材料、能源、礦業、土木、水利、建築、環境、輕紡、農業、醫藥、衛生、工程管理等十幾個不同工程學科的264位科學家獲獎。
屆次時間獎項類別獲獎者
第十二屆
2018年
成就獎
工程獎
第十一屆
2016年(共33名)
成就獎
工程獎
青年獎
第十屆
2014年(共29名)
成就獎
工程獎
青年獎
第九屆
2012年(共26名)
成就獎
工程獎
青年獎
第八屆
2010年(共27名)
成就獎
空缺
工程獎
田紅旗(女),張貴田,陸軍,余少華,李衛,朱建勛蘇義腦楊春和陳厚群何鏡堂,郭大生,魏復盛何中虎沈國舫盛志勇彭壽
青年獎
付夢印曾元松,王健,王巍,毛新平康紅普,況軍,戴會超
白敏冬(女),夏慶友尚永豐
第七屆
2008年(共25名)
成就獎
工程獎
青年獎
李應紅張智江劉炯天馮夏庭鐘登華,王銳(女),鄒學校,鄭健
第六屆
2006年(共20名)
成就獎
空缺
工程獎
青年獎
樊會濤褚健宗保寧孫龍德李華軍,李寧,邵志敏,張慶偉
第五屆
2004年(共22名)
成就獎
工程獎
青年獎
第四屆
2002年(共19名)
成就獎
工程獎
青年獎
第三屆
2000年(共11名)
第二屆
1998年(共14名)
第一屆
1996年(共12名)
參考資料來源:

頒獎儀式

光華工程科技獎頒獎儀式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期間舉行,由理事會組織頒獎。
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頒獎大會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頒獎大會
2000年6月9日下午,在北京京西賓館大禮堂舉行第三屆中國工程科技光華獎頒獎,兩院院士和光華獎捐資人尹衍 、杜梭元先生等出席頒獎大會。李嵐清副總理親自向獲獎者授獎。
2008年6月25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在京西賓館禮堂舉行陳嘉庚科學獎和光華工程科技獎頒獎儀式。儀式後,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作大會報告。
2012年6月13日,“第九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頒獎大會”在京西賓館舉行,劉延東國務委員、周濟理事長及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為獲獎者頒獎。

文化傳統

  • 設立宗旨
光華工程科技獎是由光華工程科技獎勵基金會頒發的獎項,該獎的宗旨是:獎勵取得傑出科技成果的華人優秀工程師、科學家,激勵其從事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套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促進中國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社會評價

光華工程科技獎被譽為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獎項。(中國政府網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