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源張

劉源張

劉源張(1925年1月1日-2014年4月3日),山東省青島市,管理科學和管理工程專家,中國質量管理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教授,上海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博士點學科帶頭人。

1949年畢業於日本國立京都大學;1954年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1995年當選為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4年4月3日與世長辭,享年89歲。

劉源張長期致力於質量工程和管理的研究與套用,是中國全面質量管理領域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源張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省青島市
  • 出生日期:1925年1月1日
  • 逝世日期:2014年4月3日
  • 職業:教學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 主要成就:1995年當選為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25年1月1日,劉源張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原籍安徽省六安縣(今六安市)。父親祖籍山東濰縣,母親祖籍安徽六安。
1941年9月,考入燕京大學。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侵略軍關閉學校,遂被逐出校門。
1942年3月,被當時在青島經營橡膠工業的一位日本企業家送往日本長崎就讀。戰時中輾轉長崎、高松、山口等地學校。
1946年4月,考入京都帝國大學(現京都大學)經濟學部,學習經濟學。
1949年,畢業於日本京都大學,畢業後經學校推薦於1950年10月進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專攻運籌學。
1955年,畢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同年10月重回日本,看到日本當時正在復興,舉凡國民經濟管理、企業經營管理等等都在更新,於是借在母校充任講師之便,廣泛接觸日本各界人士和企事業單位,開拓視野、增長見識。
1956年12月,回國參加工作,應錢學森先生之邀,進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運籌學研究室工作,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質量管理研究組,開始介紹、研究、套用和推廣這一新的管理理論和方法。先後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數學研究所研究員,系統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學術委員會委員。
1961年,運籌學室併入數學研究所,1978年升研究員。
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中運籌學竟然被說成是“管、卡、壓”的黑工具,劉源張也於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捕入獄,關押近9年之久。1980年12月23日中國報刊公布了謝富治的罪行,這一大冤案方始真相大白。
1976年6月,到清河毛紡織廠和北京內燃機總廠開展質量管理工作。深入民眾、跟班勞動、傳授科學管理、解決質量問題,作出了成績,受到了好評,並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表揚。
1978年11月,他應邀請到湖北十堰第二汽車製造廠介紹和指導質量管理工作,對該廠作出了“起死回生”的貢獻。這些工作在中國引起了注意,產生了影響,各大報刊廣為宣傳,許多企業紛紛要求劉源張擔任質量管理顧問,並在他的建議和指導下開始採用這一新的質量管理。
1979年,經他的鼓動和參與,促成了中國質量管理協會的建立,並且從此開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管了在中國範圍內推行質量管理的工作。劉源張的奮鬥終於得到了國家的承認。中國企業的質量管理從此進入了新的階段。1979年12月國務院授與他中國勞動模範的稱號。這三年的期間,劉參考國外的經驗,結合國內的情況,總結過去多年在質量管理這一科技領域的研究心得和實踐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的全面質量管理。為此,1980年中國科學院給予他科研成果壹等獎。
1980年,成立系統科學所,任副所長。
1986年7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導師。
1989年5月,機械電子工業部頒與榮譽證書表揚他在推行全面質量管理上的貢獻。1989年8月中國質量管理協會在推行中國質量管理十周年紀念會上贈以“質量杯”感謝他在培訓、組織和領導工作中的努力。由於他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成就,美國質量管理學會於1984年9月提名他為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由於他的工作對亞太地區開發中國家的質量管理上的推動,亞太質量管理組織於1985年10月贈以獎牌表示感謝,並推選他為該組織的副主席,1989年接任主席。
1995年,當選為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4年4月1日,劉源張先生因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於2014年4月3日20點30分與世長辭,享年89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確立了質量管理的指導性思想體系
首先是全面質量管理的“三全”定義,指出“包括領導在內的全員參加、考慮經濟性和時間性在內的全面質量意義、加進售前售後服務的全部過程控制”的質量管理要求同“產品質量靠工序質量,工序質量靠工作質量”的質量保證體系是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結構。對於這個結構中的每個概念、它的定量化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和管理方法他都作出了確切的說明。對於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他歸納為“人、機、料、方、環”的五字口訣。對於管理質量的方法,他爭取以數理分析為核心的學際研究,從“物理”、“事理”和“心理”的三者的途徑去探討質量規律,特彆強調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他鼓吹,從原材料、另部件、到整機的“一條龍”式的行業質量管理,主廠與協作廠建立廠際的質量保證體系,生產與流通領相連結的質量管理,政府指導、監督企業質量管理的立法工作和評優活動。這樣的全面質量管理,對企業說,實質上是以質量為核心的企業經營、管理;對社會說,本質上是從現場擴展到市場、國家的微觀與巨觀相結合的綜合治理。
他的工作從質量管理擴展到企業管理。其中提出的一個重要思想是信息流與物品流,從流向和流量的觀點明確指出前後兩者的先後關係,從根本上說明了信息管理與生產管理的聯繫。1980年他引進國外的目標管理,但根據中國企事業單位的實際給以新的提法,並且就目標管理與標準化的要求上的異質性和目的上的一致性給出了新的見解。對質量成本與適宜質量的問題,他也給出了新解釋,論證了精神變物質的作用,他特彆強調技術與管理的結合,堅信“不懂技術搞不了管理,不懂管理搞不好技術”,區別與專業技術有關和與管理技術有關的兩類性質不同的質量問題,並在實際工作中宣傳貫徹、身體力行。他的思想、理論在社會上取得了共識,在企業中得到了套用。1981年5月中國科學院第四次學部委員大會特邀他作為管理科學學組代表出席,1984年1月中國科學院第五次學部委員大會邀請他作管理科學的學術報告。
研究成果開創了多方面的套用
他在質量管理上的思想、理論和方法都被套用到不同學術領域和不同工作領域。他總認為,質量管理與標準化是表里一體、相輔相成的。質量管理靠標準以健全,標準化靠質量管理以落實,而且兩者都有相通的實驗研究和數理分析。1964年赴鞍鋼從事普炭鋼標準的研究制定,1977開始參加指導的中國建築科學院獲198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建築結構設計統一標準》,他主要起草的1988年批准的《電子工業企業質量保證體系指南》部標準,都貫穿了他的思想,把設計、製造、檢查和使用聯繫起來並引進不確定性概念來制訂標準。特別是在1958年在北京國棉一廠所作的工藝論證,和從1959年開始參加的中國科學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的高爐冶煉的“三高”措施的理論驗證,他提出的實驗設計數據分析是在國內首次套用,引起了後來60年代這方面新的大量套用。
為革新企業的班組建設作出貢獻
中國企業的班組建設也走過一段不尋常的路程。早在50年代就有了以著名勞動模範本人姓名命名的模範班組。這種班組是集體全員發揚勞動模範的優秀品質和作風,而為其它班組學習的榜樣。60年代提出了不同形式的注重民主管理的班組建設。
質量著作
以通俗易懂的方法傳播管理方法與工具
1950年夏天劉源張教授在東京,經由日本質量學者石川馨的介紹,在日本“科技聯”研究質量理論。當時美國學者戴明在日本演講質量統計控制,劉教授通過石川馨拿到戴明的演講講義,並了解相關的情況。1956年劉教授回國,在中國科學院創辦“質量控制”研究組。他在企業基層講解與套用名稱叫“Pareto”的管理工具。開始時劉教授稱其為“主次分析圖”,後來在北京內燃機總廠推廣時劉教授將其翻譯為“主次排列圖”。劉教授的命名一方面從發音上與原名稱相似,另一方面又符合該工具的用途本意;於是“排列圖”名稱逐漸被國內專業人士廣泛接受。1960年,他工作所在的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運籌室與中國紡織科學院、北京第一棉紡織廠合作,套用運籌學解決生產問題。劉教授為此撰寫《運籌學的簡單介紹》,闡述運籌學的誕生、發展、對象、方法以及與工業生產的關係。1962年劉教授套用戴明的講課方法,在北京市紡織工業局舉辦質量管理培訓講座。1963年、1964年劉教授翻譯日本岩波書店在1957年出版的簡明扼要的“現代套用數學叢書”中的兩本:《線性規劃》與《穿孔計算機》。1981年劉教授在“中國質量管理”期刊上以通俗淺近的文字介紹了《排列圖》與《因果圖》。
結合企業生產實際展開質量課題套用研究
1976年劉教授在北京清河毛紡織廠建立QC小組。1979年他與該廠專業人員合作、收集相關的生產數據;採用逐步回歸分析方法,通過計算機確定細紗斷頭率與其他主要因素的定量關係;形成“質量方程”並分析方程的精度與誤差範圍,根據研究結論向企業提出質量控制的對策;聯合署名發表課題研究報告《粘滌綸細紗斷頭率質量方程的建立》。1980年劉教授與北京第一棉紡織廠、北京清河毛紡織廠專業人員又相繼合作完成兩項課題研究,共同署名發表:《梳棉機棉結雜質的統計質量管理》、《織物緯印與細紗質量不勻率的關係》。
介紹與引進已開發國家的管理理論
1979年劉教授發表《企業管理的現代化》,追述質量管理理論產生的歷史背景,討論中國企業面臨的問題。1981年撰文《信息流與物品流——企業管理的系統工程》、《系統科學與企業管理》,論述系統工程與企業管理之間的關係;主張用系統科學的方法,把企業“目的性、組織性、複雜性”有聯繫地結合起來研究。1981年4月在西安舉行“中美系統分析討論會”,劉教授擔任中方會議主席與《中美系統分析論文集》的主編。討論會上劉教授在論文《中國的企業管理與管理科學》中回顧發展歷史,認為中國在早期已經引進西方國家的管理技術——質量管理、可靠性、運籌學;主張要繼續吸取外國的企業管理經驗、理論與方法,同時要結合中國實際予以消化。1982年他發表《調整時期管理科學的作用——訪日匯報》,總結日本工業的發展經驗;介紹日本諮詢公司的作用、運作、發展過程;建議要學習管理科學、在制訂科學規劃時要注意與經濟發展計畫的銜接。
倡導、論述與推行全面質量管理
1979年發表《劉源張顧問在電子工業全面質量管理試點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大力倡導全面質量管理理論與實踐;當時他剛擔任中國質量管理協會副理事長與四機部質量管理顧問。[7]1981年、1982年劉教授相繼論述:《質量與質量保證體系》,《全面質量管理與經濟效益》。1984年在著作《全面質量管理》中,他提出“廣義的全面質量概念”,主張“產品的全過程管理、全員參與的管理”。
探討中國管理學與質量管理的學科建設
1995年劉教授發表兩篇文章:《關於管理科學的幾點思考》,討論在國家標準“GB/T 13745-92 科學分類與代碼”指導下質量學科的定位;《管理是科學,還是藝術》,分析質量學科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關係。《質量的管理工程和管理工程的質量》(1999)闡述質量的本質;質量管理工程的淵源、性質、與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的關係。《中國管理學的道路——從與經濟學的比較說起》(2006),討論中國管理學的現狀、走什麼樣的路、怎樣走;中國管理的存在和發展全憑中國管理學能否真正研究、透徹認識和妥善解決中國的管理問題;中國管理科學需要研究五個課題:責任與誠信、創新的管理、企業的測度、常數的問題、標準化的參與。
總結與展望21世紀中國質量管理的發展
在本世紀初劉教授相繼發表兩篇文章:《新世紀中國質量的幾個問題》(2001),討論質量、工程質量、質量管理狀況以及新世紀面對的問題;《新世紀裡質量管理的新問題》(2002),回顧從20世紀70年代後半葉以來,中國質量管理走過的一段曲折道路;在新世紀廣大民眾面對新的“三座大山”:子女教育、保健醫療、住房購買;中國經濟發展到了一個關口,企業需要一番脫胎換骨的努力,中國質量界要作出自己的貢獻。《推行全面質量管理三十周年回顧》(2008),總結中國全面質量管理運動的成就;這三個“十年”的特色分別是:國家推行——國家監管——國際化時代;全面質量管理一定要從中國國情出發。《30年中國質量管理談》(2009),總結與分析中國全面質量管理運動的功績、進步、遺憾、問題和對策。
對質量事業堅定不移的信念
劉教授的職業生涯是中國質量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一面鏡子。筆者在整理著作目錄時發現,他的寫作從1965~1978年之間出現整整14年的空白,其原因是在文革期間他失去人身自由與工作權利長達9年;直到1976年才重新回到質量管理崗位。[8]在恢復工作後,1979年他即在學術期刊《毛紡科技》上與專業人員合作發表長達12頁的論文。他個人風格最顯著的特點:雖然經歷了各種曲折與磨難,但是始終沒有改變他對質量事業堅定不移的信念與義無返顧的熱忱。
提出推動中國管理學發展的基本思路
經過長期的研究實踐,劉教授提出發展中國管理學的基本思路:“管理學的成果要得到社會、國家的承認和使用,不外乎兩者。一是提出能夠影響企業、社會和國家觀點和行為的管理思想;二是提出的理論和方法能夠通過標準化成為企業、社會和國家遵循的工作程式、模式和規範”;“途徑之一是參與國家標準甚至國際標準的制定”。
研究中國質量管理髮展史的重要素材
劉教授的著作是一位中國學者長期探索質量科學的客觀記錄與潛心總結。從1960年他撰寫《運籌學在紡織工業中的套用》,到2009年發表《30年中國質量管理談》,長達半個世紀的寫作與研究。他在不斷總結中國質量管理在各個歷史階段漸進的演變,同時又坦陳面對的困難與阻力。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分析中國經濟與企業正面臨兩個根本轉變:整個經濟形式從“傳統的計畫經濟”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營管理方式從“粗放”轉變為“集約”,期望中國管理科學應該、也可以在這兩個轉變上起作用。同時尖銳地指出中國管理學界面臨的困境:“科學界特別是自然科學界根本不認為管理是一門科學。”閱讀與研究劉教授著作,能反思中國質量管理學科曾經走過的歷程。溫故而知新,我們會從中吸取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
高度重視質量文檔資料的保存與積累
本文的寫作是建立在已經收集的資料基礎上,劉教授在一次講課時強調:在管理科學的發展過程中要高度重視關於各種文檔資料的保存、積累與整理,這是研究工作極其重要的基礎。筆者對此有很深的體會,在寫作時雖然感到上海市圖書館條件很好,但是在收集外國與中國學者有關質量專業方面的資料時,仍然感到很困難。希望質量界能有專門機構廣泛收集與妥善保存中外質量學者的著作、有關活動的各種文檔資料,為廣大研究者提供工作上的便利。
總結質量學科的“管理研究方法”
劉教授與紡織專業人員合作的三份研究報告:《粘滌綸細紗斷頭率質量方程的建立》、《梳棉機棉結雜質的統計質量管理》、《織物緯印與細紗質量不勻率的關係》具有以下共同特點:套用質量基礎原理解決企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劉教授身體力行與套用學科人員密切合作、聯名發表學術成果;以中國企業為背景、在質量管理領域,對“管理研究方法”作為一個總課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規範的研究方法是學術交流的共同平台,所以這三項研究在質量管理領域具有基礎性與開拓性的學術意義;筆者希望能引起質量界的關注。由於這三篇論文都涉及非常專業的紡織知識,筆者建議熟悉紡織專業的質量工作人員展開進一步專題研究,在合作方法、研究程式、敘述程式、報告結構等各個方面,為質量學科的“管理研究方法”總結具有示範意義的經驗。
研究中國質量管理髮展史
劉教授對當前中國管理學地位的評估,提示“質量管理”要成為一門被學界廣泛承認的獨立學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學科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是對以往相關的學術研究史進行梳理、總結、分析和研究。所以筆者建議收集與整理以劉源張教授為代表的中國質量學者的著作;考察他們如何觀察、思考,形成怎樣的認識、意見;在長期實踐過程中逐步蘊積而成哪些概念、思想;開展系統性的中國質量管理髮展史的研究,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質量管理學科做理論準備。

人才培養

多渠道的教育培訓“開花結果”
劉源張對自己的思想、理論不只是在實踐中嘗試、驗證,他更十分注意通過教育培訓使廣大企業接受和推行。自1957年舉辦了中國第一期培訓班,並於翌年受託代替蘇聯專家在第一機械工業部學校教師訓練班上講解質量管理以來的25年當中,他為機械、紡織、電子、化工、冶金、建築、交通、鐵道等系統的主管部門和企業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各級領導主講了近千次的長、短期講習班、報告會。
他是第一個從1977年始在中國報紙上作全面質量管理的介紹和評論的人,於1980年1月第一個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上作全面質量管理講座,也是於1980年9月第一個得到中央電視台的合作舉辦全面質量管理電視講座,並且開創了先培養講座輔導員再在中國招收學員學習並進行結業考試的電視講座的辦法。一機部情報所於1979年在北京內燃機總廠拍了他在現場指導質量管理的教育記錄片,湖北十堰第二汽車製造廠於1984年拍攝並在中國放映的《汽車城》記錄片中特地拍進他在該廠講課的情景。在對外宣傳方面,1979年6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向海外播出了關於他的介紹,以後又在新華社、《瞭望》海外版等幾次作了介紹。1984年為中央、國家機關司、局長以上的領導幹部舉行的“新技術革命知識講座”亦邀請他作了《新技術革命與管理科學》的報告。他利用這個機會,闡明了“從人管物,到人管人再到己管己”的管理思想。
在他幾十年的教育培訓工作中,他從未在高等院校任教,而是堅持到民眾中,領導中去講課。他總是希望這些工作能夠直接起作用,而這樣作的結果確實對質量管理乃至企業管理,在轉變人們的管理觀念和啟蒙人們的科學理解上取得了成功。同時,他也促成和幫助了行業、地方的管理協會的教育和培訓工作。
從1957年到1966年,劉源張在紡織、機械、冶金、電子、通信行業的許多工廠從事質量管理的試點工作,參加部、局的管理工作會議,舉辦各種類型的講習班,並配合各個時期的經濟建設和企業管理的方針、政策宣傳科學的管理,積累了實際經驗,醞釀了學術思想,也對國內企業開始產生了影響。1966年2月至4月在瀋陽舉辦的有第一機械工業部、中國紡織機械公司、瀋陽市機械工程學會所屬企事業單位參加的機械工業質量管理訓練班上,劉源張吸取了1957年的教訓,改變了教學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除西藏外,中國各省、市、自治區都派了學員參加,共163人,就第一機械工業部說,如此大規模的中國性訓練班是第—次。部領導和學員一致認為這種質量管理是能夠提高和保障產品質量的一門新的科學技術,表示要進行試點加以推廣。這次訓練班的成功使劉源張對他獻身的事業有了信心。
在對京、滬兩地的企業管理的實際情況所作調查的基礎上,於1957年9月至11月在第一機械工業部、紡織工業部和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聯合支持下舉辦並主講了質量管理講習班,課後並在北京、上海、濟南、青島等地工廠指導了學員實習。這是國內首次向機械工業企業介紹新的質量管理。這一期講習班從事後的回響看,不算成功,但是對主講人的劉源張說,卻是一次深刻的刺激,使他開始懂得,理論必須結合實際、倡導必須先自實踐、推廣必須爭取領導、施行必須依靠民眾的道理。隨後的幾十年工作當中,他都是力圖這樣去做,而且每當這樣做的時候就能取得一定的成功。

社會任職

1989年至1992年任亞太質量組織主席;
2001年12月聘為同濟大學兼職教授。
2005年被聘為上海大學國際工商與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2006年7月被聘為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1年4月擔當江蘇省質量安全工程研究院專家顧問。

人物評價

劉源張院士是中國全面質量管理這一學科領域的開創者和奠基人,長期致力於質量管理和質量工程的研究與套用,在理論和實踐上為中國的質量管理研究以及提高中國工業企業的產品質量和工程質量等做出了非常傑出的貢獻。他也是中國在企業管理研究領域少數真正有國際影響的著名學者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