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61年,何鏡堂於
華南工學院建築學專業本科畢業(五年)。
1961年至1965年,在華南工學院建築學專業攻讀研究生。
1965年至1967年,在華南工學院任教。
1967年至1973年,在湖北省建築設計院工作。
1973年至1983年,在北京輕工業部設計院從事工業建築設計。
1983年,調入華南工學院。
1992年,晉升為教授。
1993年1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4年,被評為中國工程設計大師。
1997年,被華南理工大學聘為博士生導師。
2002年至2004年,任中國工程院學部常委。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
華南理工大學人文館設計堅持“少、空、透、低”的原則,力求創造空靈通透、步移景異、典雅端莊、節能高效的嶺南新建築,並通過人的穿行和使用達到人、自然、建築的共生,共築詩意空間和場所。 設計融合於校園的整體環境,以充滿時代感的形體組織和造型語彙塑造了豐富的校園交往空間,充分表達了校園文化特色。光在水面上、樹叢中、建築空間中穿透和流動,隱約的景致相互交織,場景伴隨著“穿行”而切換,多樣的空間形式生成多樣的行為模式,建立起不同區域人、自然、建築的視覺對話關係,開放空間和開放的交通體系多元化的人文交流,實現了教育與生活區域的轉換。設計充分結合嶺南及地區氣候特點,在兼顧整體造型的同時以遮陽棚架等技術手段巧妙的解決隔熱和通風等問題。
| |
長春烈士陵園陵園以紀念性建築之形,立緬懷革命英烈之意為設計目標。整個陵園以大地景觀造勢,以大氣樸實的手法造型,以高聳入雲的紀念碑聚氣,在奠定了陵園悲壯的氣勢同時,表現了一種理性和剛毅的氣質。 在整體規劃上,紀念館立意為烈士陵園主雕塑的背景牆,形體方整穩重、象徵盛裝長春革命史的容器,建築外立面由大小不同的方塊疊加而成,寓意英雄輩出前仆後繼。這一極具雕塑感的外牆,承載革命歲月和浩然正氣,為長春革命歷史之牆。 建築形體簡潔硬朗,碑體石材從上而下又粗獷到光滑,視覺效果強烈。整個碑的基座和碑身渾然一體,猶如春筍般從大地之中生長出來,逐漸消失與蒼穹之中,象徵長春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
|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設計把握“戰爭——殺戮——和平”的主題,尊重原有建築,突出場所和意境的創造,以牆、傷痕、死亡之庭、祭奠庭院、燭之路等為建築元素,結合現代手法以及材料、技術,表現特定的場所精神,從東到西順次營造出“折斷的軍刀”“死亡之庭”“和平之聲”三個意境空間,形成序曲——鋪墊——高潮——尾聲的完整空間序列,建築空間從東側的封閉、與世隔絕過渡到西側的開敞,與城市、自然融為一體。 設計採用無生命特質的級配碎石來反映“生與死”的場所精神;增設大型雕塑“冤魂的吶喊”與原有的警鐘和十字架結合,點明場所主題;新館內部空間結合形體運用傾斜的牆體和緩坡地面,組合成錯亂、衝突的非常態空間,表達場所意境;空間序列位於悼念廣場後的冥思庭,人的活動、特殊光影傳達了悼念的哀思。
| |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中國館的創作構思凝聚力全球華人的智慧和心血,體現了“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創作理念。 在總體布局上,國家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莊嚴華美,形成凝聚中國元素、象徵中國精神的主體造型——“東方之冠”。地區館水平展開、匯聚人流,以基座平台的舒展形態襯托國家館,展現出屬於城市、面向世界的中國大舞台的形象。 在場地設計上,整合南北城市綠地,形成坐南朝北、中軸統領、大氣恢弘的整體格局,體現了傳統中國建築與城市布局的經驗與智慧。 在技術設計上,層層出挑的主體造型,顯示了現代工程技術的力度美與結構美,對生態節能技術的綜合運用顯示出我們對環境與能源等當今重大問題的關注和重視。 中國館將站在中國文化、東方哲學的立場上,對21世紀的城市與人居文明作出自己的詮釋與展望。
| |
天津博物館設計以“世紀之窗”為空間主題,再現天津的悠久歷史和重要地位。這是回顧天津設衛建城600年的文明之窗;是再現中華百年看天津的歷史之窗,是展望天津美好前景的未來之窗。 “世紀之窗”是貫穿博物館,聯繫各個展廳的寬敞、宏大的公共大廳;博物館北向主入口以6層逐漸放大的疊澀象徵天津設衛建城600年悠久歷史;公共大廳縱向逐級上升,層層疊疊,仿若時光隧道,依次連線古代、近代、現代展廳,帶來公眾遊歷天津的文明和歷史發展;大廳在南端橫向展開成110米寬宏大的全景大廳,充分展現天津文化中心和城市景色,於是這天津的美好未來。
| |
1983年5月,何鏡堂接到參加深圳科學館投標的任務,20天就趕出設計方案。後來該項目1989年被評為建設部和廣東省優秀設計二等獎,其論文《造型、功能、空間與格調》在《建築學報》1988年第7期發表。
20世紀90年代末,建築設計開始招投標了。何鏡堂帶領團隊與外國設計師競爭,立足於把設計從方案到施工配合全部做完。他們完成了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廣州最高的西塔(432米高),廣州國際會展中心等全部的施工圖設計。
東莞西城文化中心 華南理工大學西湖苑賓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五邑大學教學主樓 廣西桂林博物館 東莞市民廣場 東莞莞城可園歷史片區城市改造 廣州大學城校區組團二規劃 廣州大學城·華南理工大學新校區 廣州大學城·廣東藥學院新校區 重慶工學院花溪校區 南京審計學院 “世紀之窗”——天津博物館新館 “石破天驚”——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 傳統文脈現代品相——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 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 安徽師範大學花津校區
| 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 華南理工大學人文館 佛山國家高新區火炬創新創業園 佛山電力大廈 深圳科學館 中國市長大廈 鴉片戰爭海戰博物館 廣州大都會廣場 廣州市長大廈 重慶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 鄭州大學新校區 煙臺大學擴建工程 廣州大學城 2008北京奧運會羽毛球館 2008北京奧運會摔跤館 9.18紀念館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
| 2010年廣州亞運會會館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 昆明學院洋浦校區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華南理工大學逸夫人文館 映秀震中紀念地 長春烈士陵園 洛陽博物館 江南大學 廣州大學城廣東藥學院教學區 廣東奧林匹克體育場 珠江新城西塔 武漢東湖學院(武漢大學東湖分校) |
1996年初,何鏡堂在《
建築學報》發表“建築創作要體現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一文,首次提出了自己的建築設計創作思想。2002年9月又在《建築學報》發表“建築創作與建築師素養”一文,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論述,即二觀(整體觀、可持續發展觀)、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學術觀點,以及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他認為,建築的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是一個整體的概念,三者又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建築師能夠很好地理解和綜合套用建築的三性,強調整體性和統一性,可以創作具有特色的建築。
何鏡堂.當前高校規劃建設的幾個發展趨向[J].新建築,2002(4).
何鏡堂,鄧劍虹,塗慧君.弘揚地域文化創造生態校園[J].城市規劃彙刊,2002(5):42-45.
何鏡堂,郭衛宏,吳中平.現代教育理念與校園空間形態[J].建築師,2004(1):38-45.
何鏡堂.當代大學校園規劃設計的理念與實踐[J].城市建築,2005(9):4-10.
何鏡堂,湯朝暉.現代教育理念的探索與實踐——浙江大學新校區東教學樓群設計[J].建築學報,2004(1):36-41.
何鏡堂.建築創作與建築師素養[J].南方建築,2004(2):16-18.
何鏡堂.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科產學研一體化教育模式探析[J].南方建築,2012(5):4-6.
何鏡堂,倪陽,劉宇波.突出遺址主題營造紀念場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設計體會[J].建築學報,2008(3):10-17.
何鏡堂.何鏡堂文集[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何鏡堂院士及國家館設計團隊.傳統文化與建築技藝的融合——中國館[J].建築技藝,2010(9):159-163.
何鏡堂孫一民江泓等.2008年奧運會羽毛球比賽館--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優秀入圍方案[J].建築技藝,2004(8):90-91.
何鏡堂湯朝暉劉建平等.浙大紫金港校區東教學組團[J].建築技藝,2004(6):58-65.
何鏡堂孫一民汪奮強等.2008年奧運會摔跤比賽館--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優秀入圍方案[J].建築技藝,2004(8):86-89.
何鏡堂郭衛宏李綺霞等.浪漫與理性交融的嶺南書院--華南師範大學南海學院[J].建築技藝,2004(6):66-69.
何鏡堂工作室.“兩觀三性”體系中的文化建築創作[J].城市建築,2009(9).
何鏡堂團隊.兵團紅星市中心城區城市設計與控制性詳細規劃[J].南方建築,2017(04):132.
何鏡堂.建築創作與建築師素養[J].建築學報,2002(9).
何鏡堂,張利,倪陽,etal.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J].城市環境設計,2018,No.112(02):48-57.
何鏡堂,葉青青,盤育丹,etal.三祖文化博物館[J].城市環境設計,2018,No.112(02):136-139.
何鏡堂,郭衛宏,馬明華,etal.嘉善規劃展示館[J].城市環境設計,2018,No.112(02):130-135.
何鏡堂,郭衛宏,吳中平,etal.惠能紀念堂[J].城市環境設計,2018,No.112(02):158-165.
何鏡堂,塗慧君,鄧劍虹.共享交融有機生長——淺談浙江大學新校園(基礎部)概念性規劃中標方案的創作思想[J].建築學報,2001(5):10-12.
何鏡堂,倪陽.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創作構思[J].建築學報,2005(9):27-30.
何鏡堂,倪陽,劉宇波.承載悲憤、祈願和平——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設計簡介[J].南方建築,2008(2):78-85.
何鏡堂.基於“兩觀三性”的建築創作理論與實踐[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0(10):12-19.
何鏡堂.嶺南建築創作思想——60年回顧與展望[J].建築學報,2009(10):39-41.
何鏡堂,郭衛宏,吳中平.浪漫與理性交融的嶺南書院——華南師範大學南海學院的規劃與建築創作[J].建築學報,2002(4).
何鏡堂,張利,倪陽.東方之冠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設計[J].時代建築,2009(4):60-65.
何鏡堂,倪陽,郭昊栩,etal.環境·人文·建築--華南理工大學邵逸夫人文館設計[J].建築技藝,2004(7):46-51.
何鏡堂.現代建築創作理念、思維與素養[J].南方建築,2008(1):6-11.
何鏡堂,陳文東.高校集群化實驗樓設計初探[J].建築學報,2007(5).
何鏡堂,竇建奇,王揚,etal.大學聚落研究[J].建築學報,2007(2):84-87.
何鏡堂,王揚.當代嶺南建築創作探索[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1(7).
何鏡堂,郭衛宏,吳中平,etal.廣州大學城組團二規劃與建築設計——交融共享、親近自然、有機和諧[J].建築學報,2005(3):64-67.
何鏡堂,王揚,李天世,etal.基於“兩觀三性”理念的地域文化建築設計營造——煙臺文化中心規劃與建築設計[J].建築學報,2010(4):65-66.
何鏡堂.建築創作要體現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J].建築學報,1996(3):10-10.
何鏡堂,黃沛寧.新時期大學校園規劃設計回顧與展望[J].建築與文化,2007(5):54-57.
何鏡堂,張利,倪陽.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J].建築學報,2009(6):10-13.
何鏡堂,蔣邢輝.論大學校園與周邊地區的互動發展[J].建築創作,2004(11):32-35.
何鏡堂,梁志超,包瑩.科技園區公共交往空間設計探索[J].建築學報,2009(7):80-82.
何鏡堂,蔣邢輝."和諧社會"下建築與城市設計的幾點探討[J].建築學報,2006(2).
何鏡堂,郭衛宏,馬明華.校園與山水共生——重慶工學院花溪校區規劃設計[J].建築學報,2005(11):15-17.
何鏡堂,王揚,竇建奇.當代大學校園人文環境塑造研究[J].南方建築,2008(3).
何鏡堂,劉宇波.超高層辦公建築可持續設計研究[J].建築學報,1998(3):32-36.
何鏡堂,劉業.紀念一代建築宗師夏昌世[J].新建築,2002(5):51-52.
何鏡堂,鄭少鵬,郭衛宏.建築·空間·場所——華南理工大學新校區院系樓群解讀[J].新建築,2007(1):39-42.
何鏡堂.當前建築創作的幾點思考[J].建築學報,2004(7):30-31.
何鏡堂,海佳,郭衛宏.從選擇到表達——當代文化建築文化性塑造模式研究[J].建築學報,2012(12):100-103.
何鏡堂,郭衛宏,吳中平.廣東藥學院教學區規劃設計[J].建築學報,2005(11):18-20.
何鏡堂,郭衛宏,吳中平,etal.構築“世紀之窗”天津博物館設計[J].建築設計管理,2014(3):32-34.
何鏡堂.文化傳承與建築創新何鏡堂院士同濟大學大師講壇簡介及訪談[J].時代建築,2012(2):126-129.
何鏡堂,孔志成.香港五星級酒店的客房設計[J].建築學報,1996(12):30-33.
何鏡堂.環境·文脈·時代特色──華南理工大學逸夫科學館作隨筆[J].建築學報,1995(10):5-9.
何鏡堂.文化傳承與建築創新[J].中國勘察設計,2011(7):24-25.
何鏡堂,郭衛宏,海佳.植根地域淬鍊文化彰顯時代——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文化建築的創作理念[J].南方建築,2012(3):4-10.
何鏡堂,郭衛宏,李晉.與環境、氣候的積極對話——2007年全國大學生運動會藝術體操館創作體會[J].城市建築,2006(3):16-18.
何鏡堂,黃駿,劉宇波.華南理工大學建築教育發展歷程回顧[J].南方建築,2010(4):68-71.
何鏡堂,陳曉虹,何正強.公共空間改造為切入點的嶺南舊城更新——以東莞可園歷史片區為例[J].建築學報,2010(2):38-43.
何鏡堂,王揚,張振輝.地域建築設計策略探索——寧波幫博物館設計[J].建築學報,2011(11):43-43.
何鏡堂,劉宇波,張振輝,etal.四水歸堂五方相連——安徽省博物館新館創作構思[J].建築學報,2011(12):70-71.
何鏡堂,倪陽.延續校園生態走廊——華工人文館創作隨筆[J].世界建築,2002(11):63-64.
何鏡堂,蔣濤.數字城市與建築學的發展[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0(10):1-6.
何鏡堂,孫一民,汪奮強,etal.簡潔內斂的理性探索:2008年北京奧運會摔跤比賽館[J].建築創作,2007,97(7):119-127.
何鏡堂,郭衛宏,張振輝,etal.錢學森圖書館設計[J].建築學報,2012(5):38-39.
何鏡堂,王揚,張振輝,etal.地域性背景下的建築敘事——寧波幫博物館設計[J].南方建築,2012(3).
何鏡堂,馬明華,郭衛宏,etal.因勢利導有機融合——重慶理工大學花溪校區圖書館設計[J].建築學報,2013(3):112-113.
何鏡堂,李綺霞.化整為零融于山水:關於桂林博物館的設計構思[J].建築學報,1991(8):51-54.
何鏡堂,湯朝暉.文化環境的延伸與再創造——介紹近期二項設計競賽中選方案[J].建築學報,1997(10):60-64.
何鏡堂,王揚,張振輝,etal.寧波幫博物館[J].建築學報,2007(9):56-58.
何鏡堂,李綺霞.五邑大學規劃與主樓設計[J].建築學報,1990(1):13-17.
何鏡堂.校園文脈與時代特色——華南理工大學逸夫科學館建築創作[J].室內設計與裝修,1996(4):6-9.
何鏡堂,塗勁鵬.華南理工大學新校前區[J].建築學報,2006(12):76-79.
何鏡堂.一代建築大師夏昌世教授[J].南方建築,2010(2):10-15.
何鏡堂,王揚,張振輝,etal.寧波幫博物館[J].建築學報,2007(9).
何鏡堂,郭衛宏,鄭少鵬,etal.一組嶺南歷史建築的更新改造——何鏡堂建築創作工作室設計思考[J].建築學報,2012(8):56-57.
何鏡堂,王世福,費彥.地域化的城市設計方法初探——以廣州國際金融城方案為例[J].南方建築,2012(4):4-7.
何鏡堂,湯朝暉.鴉片戰爭海戰館創作構思[J].建築學報,2000(7).
何鏡堂.揚優勢抓團隊創品牌促發展[J].時代建築,2004(1):76-79.
何鏡堂,劉宇波,張振輝,etal.安徽省博物館新館[J].建築學報,2011(12):65-69.
何鏡堂,鄭少鵬,郭衛宏.大地的紀念映秀·汶川大地震震中紀念地[J].時代建築,2012(2):106-111.
何鏡堂,吳中平,郭衛宏.天津博物館“世紀之窗”的思與築[J].世界建築,2012(10):104-109.
何鏡堂,郭衛宏,吳中平,etal.廣州大學城廣東藥學院教學區[J].建築學報,2006(9):47-47.
何鏡堂,塗勁鵬,黃沛寧.南京工業大學江浦校區圖書館[J].建築學報,2007(6):50-53.
何鏡堂,劉宇波,張振輝.復興嶺南舊城改善人居環境——廣州市越秀區解放中路舊城改造一期工程[J].南方建築,2008(5):64-69.
何鏡堂,郭衛宏,陳文東,etal.中國礦大一組實驗樓的設計解析[J].新建築,2009(1).
何鏡堂,倪陽,鄧孟仁.江畔水晶:廣州珠江新城西塔[J].建築創作,2010(12):56-69.
何鏡堂,何小欣.啟於世博行之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對中國建築創作的啟示[J].建築學報,2011(1):102-104.
何鏡堂.重人才抓創優促發展——回顧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建院20周年[J].建築學報,2000(7):39-40.
何鏡堂,王揚,丘勁東.嶺南校園新建築一例[J].新建築,2004(5):30-32.
何鏡堂,郭衛宏,丘建發.華南理工大學支援地震災區學校設計概述[J].南方建築,2008(6):54-55.
何鏡堂.和諧理念·和諧團隊·和諧建築[J].新建築,2012(6).
何鏡堂.我的建築觀[J].中外建築,1996(6).
何鏡堂.憶建築大師佘畯南[J].建築學報,1999(3):58-59.
何鏡堂.建築與環境的和諧統一[C]//城市化進程中的建築與城市物理環境:第十屆全國建築物理學術會議論文集.2008.
何鏡堂.團結務實開拓創新——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建院30周年[J].南方建築,2009(5):4-5.
何鏡堂.我的建築人生[J].城市環境設計,2018(2).
何鏡堂,夏桂平,鄭少鵬.淺議災難性事件紀念建築的創作[J].新建築,2016(2).
何鏡堂,倪陽,包瑩,etal.勝利紀念與城市生活的交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三期設計思考[J].建築學報,2016(5):53-55.
何鏡堂.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建築創作隨感[C]//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2000.
何鏡堂,倪陽,郭昊栩,etal.華南理工大學逸夫人文館[J].建築與文化,2005,76(9):24-33.
何鏡堂,孫一民,江泓,etal.城市、校園、體育:2008年北京奧運會羽毛球及藝術體操比賽館[J].建築創作,2007,97(7):140-145.
何鏡堂,張利,倪陽.中國館:東方之冠[J].中外建築,2010(5).
何鏡堂,孫一民,楊適偉.2010年亞運會游泳跳水館設計[J].中國建築裝飾裝修,2010(7):150-153.
何鏡堂.努力創作有文化和時代精神的新建築[J].建築,2012(23).
何鏡堂,郭衛宏,張振輝,etal.錢學森圖書館[J].城市環境設計,2018,No.112(02):166-171.
丘建發,何鏡堂,郭衛宏,etal.三亞海棠灣9號酒店設計[J].建築學報,2014(4):60-61.
何小欣,何鏡堂,倪陽.見證之地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設計[J].時代建築,2016(5):98-103.
何鏡堂,郭衛宏,張振輝,etal.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泰州,中國[J].世界建築,2017(3).
何鏡堂,郭衛宏,王揚,etal.契合·生態·造型──東方鑫源大廈創作構思[J].新建築,2001(3):60-61.
何鏡堂,劉宇波,鄧劍虹.重慶大學西區規劃[J].建築技藝,2004(7):102-105.
何鏡堂,劉宇波,鄧劍虹.江南大學新校區總體規劃[J].建築技藝,2004(7):98-101.
何鏡堂.建構和諧城市是規劃和設計的一個基本原則[J].世界建築導報:設計論談,2005(2):42-43.
何鏡堂.關於規範大型公共建築方案評選的幾點意見[J].科學中國人,2007(4):14-14.
何鏡堂.中國當代建築名人——任鏡堂[J].城市建築,2007(7):90-91.
何鏡堂,楊曉川,湯朝暉.汶川縣三江鄉中心國小重建工程方案設計[J].南方建築,2008(6):56-58.
何鏡堂,郭衛宏,吳中平,etal.構築"世紀之窗"——天津博物館設計[J].建築學報,2010(4).
何鏡堂,孫一民,楊適偉.2010年廣州亞運會武術館設計[J].中國建築裝飾裝修,2010(7):144-149.
何鏡堂.何鏡堂談“建築的可持續發展觀”[J].美與時代:上半月,2010(7):1-1.
何鏡堂,郭衛宏,鄭少鵬,etal.華南理工大學何鏡堂工作室:松花江路歷史建築更新改造[J].城市環境設計,2013,76(10).
何鏡堂.一個理性與感性交融的建築創作實踐[J].深圳土木&建築,2014(4):7-10.
何鏡堂.建築:科技築就的人類史詩[J].知識就是力量,2015(12):3-3.
何鏡堂,向科.論建築工程的建築設計方法[J].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2016,8(5):511-521.
何鏡堂,倪陽.侵華日軍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三期工程[J].建築學報,2016(5):48-52.
何鏡堂,郭衛宏,盤育丹,etal.大廠民族宮[J].建築學報,2016(11):38-42.
何鏡堂,YuxiaoC.大廠民族宮,廊坊,中國[J].世界建築,2017(9).
何鏡堂.當代中國城市建築的傳承與創新[J].人類居住,2017(1).
何鏡堂.我的建築創作理念[J].城市環境設計,2018,No.112(02):32-33.
何鏡堂,郭衛宏,鄭少鵬,etal.何鏡堂工作室[J].城市環境設計,2018,No.112(02):124-129.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師分會教育建築學術委員會.當代大學校園規劃與設計(精)[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
何鏡堂,鄧劍虹,塗慧君.弘揚地域文化創造生態校園[J].城市規劃彙刊,2002(5):42-45.
何鏡堂.理念·實踐·展望——當代大學校園規劃與設計[J].中國科技論文線上,2010,05(7):489-493.
何鏡堂,竇建奇,王揚.大學城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3(4).
何鏡堂.當代大學校園規劃理論與設計實踐[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
何鏡堂,丘建發,劉宇波.科技園林生態網路——東南大學江寧校區國家大學科技園概念規劃設計[J].城市規劃,2002(10):52-54.
何鏡堂,郭衛宏,張振輝,etal.泰州(中國)科學發展觀展示中心[J].城市環境設計,2013,76(10).
何鏡堂,郭衛宏,鄭少鵬,etal.汶川大地震震中紀念館[J].城市環境設計,2013(10):68-73.
何鏡堂.東方之冠——中國館創作研究[J].建設科技,2010(10):36-45.
何鏡堂.啟於世博,行之中國[J].中國勘察設計,2010(11):67-71.
何鏡堂,郭衛宏,張振輝,etal.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J].城市環境設計,2018,No.112(02):114-123.
何鏡堂.何鏡堂·團隊的2012[J].城市環境設計,2013(3).
何鏡堂,劉宇波,張振輝,etal.廣州市越秀區解放中路舊城改造項目一期工程[J].城市環境設計,2013,76(10).
廣州珠江新城西塔[J].城市環境設計,2013,76(10).
何鏡堂,郭衛宏,馬明華,etal.重慶工學院花溪校區[J].城市環境設計,2013,76(10).
何鏡堂,郭衛宏,吳中平.華南師範大學南海學院[J].建築與文化,2005(9):44-49.
何鏡堂,倪陽,郭昊栩,etal.華南理工大學逸夫人文館[J].城市環境設計,2013(10).
何鏡堂,郭衛宏,丘建發,etal.玉樹州博物館[J].城市環境設計,2018,No.112(02):106-113.
何鏡堂,劉宇波,何正強,etal.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J].城市環境設計,2018,No.112(02):150-157.
何鏡堂.校園文脈與時代特色[J].室內設計與裝修,1996(4):6-9.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 |
何鏡堂 中英文本 | 何鏡堂 |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2000.09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方山校區總體規劃設計方案 | 何鏡堂設計總負責 | 華南理工大學 | 2004.05 |
當代大學校園規劃與設計 | 何鏡堂主編 |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2006.02 |
多元校園 綠色校園 人文校園 第六屆海峽兩岸大學的校園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 何鏡堂,郭衛宏主編 |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 2007.09 |
當代大學校園規劃理論與設計實踐 | 何鏡堂主編 |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2010.08 |
當代大學校園規劃理論與設計實踐 | 何鏡堂主編 |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2011.08 |
何鏡堂文集 | 何鏡堂著 |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2012.01 |
人才培養
何鏡堂領銜的“建築設計初步”課程獲2007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築設計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獲2008年國家級教學團隊榮譽稱號;建築學專業獲得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等。
至2013年11月何鏡堂已培養博士研究生50名,博士後5名,碩士44名,其中9名獲得全國青年建築師獎,有的已經晉升教授、院長、總建築師,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建築設計和教育領域的骨幹。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 |
1999年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2000年
| 廣東省勞動模範
|
2001年
| 國家首屆梁思成建築獎
|
2004年
| 全國模範教師
|
2005年
| 全國勞動模範
|
2009年
| 全國“十佳具有行業影響力人物”大獎(中國建築學會評選)
|
2010年
| 廣東十大創新人物、廣東十大新聞人物
|
2010年
| 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
2010年
| 國家光華工程科技獎
|
2010年
| 中國國際設計藝術博覽會國際設計藝術終身成就獎
|
2010年
| 智慧東方——2010中華文化人物
|
2013年
| 中國僑界傑出人物
|
2013年
| 廣東省年度貢獻人物
|
2015年
| 廣州市十大傑出人物
|
社會任職
何鏡堂曾擔任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建築學會環境藝術學術委員會主任;廣東省科技協會副主席;廣東省土建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註冊建築師協會會長;廣州市環境藝術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廣州市建築科技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築學會教育建築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大劇院專家組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組員;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會員;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香港建築師學會榮譽會員;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資深會員。
個人生活
1965年,何鏡堂碩士畢業後的十年,他學習了“矛盾論”和“實踐論”,辯證的思維方法有助於建築設計。
1983年,他決定選擇自己的人生,返回華南理工大學(以下簡稱華工)重新創業。何鏡堂制訂了嚴格的要求:第一,每個重要設計要力爭“精品”;第二,每個重要設計完成後要寫論文總結,給全國重要的學術期刊《建築學報》投稿;第三,每個重要設計完成後要參加優秀設計評獎。
人物評價
何鏡堂院士長期從事建築及城市規劃的教學與研究,提出了“兩觀”(整體觀、可持續發展觀)、“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的建築哲理和創造思想,體現於大量的建築創作作品中。(
中國建築學會評)
何院士“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建築師中的一個,既完成了多樣性建築實踐又通過理論分析來闡述實踐, 其方式能真正地在與西方交流過程中產生共鳴”,他的“作品微妙而複雜,空間移動在限制與大膽之間穿梭,並沒有刻板單一的設計模式”。(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系主任斯科特·科恩、中國建築學會評)
何鏡堂主持完成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是中國建築設計的一個分水嶺、開創了中國建築設計的一個新時代”,“中國館的設計恰恰是當代中國建築設計的一個很好轉折點,是當代中國建築的新語言”,“代表中國建築的未來”。(義大利著名建築評論家卡薩帝(Cesare Maria Casat)、中國建築學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