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經歷
1934年11月,鄭綿平生於福建省
漳州市西橋街一個手工業者家庭。他父親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是,卻成為他的第一位啟蒙老師。每當他父親做竹器休息時,總喜歡給他講一些民間流傳的英雄故事,如精忠報國的岳飛、寧死不屈的文天祥等,使他從小立志要做一個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人。他在
漳州市第一中學度過了中學時代,教化學的錢學正老師、教物理的朱國政老師等生動活潑的引導、深入淺出的比喻、博學多才的示範,誘導了他對科學的興趣。
1956年,22歲的鄭綿平從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填寫的志願是希望去祖國邊疆工作,沒想到卻被分配到北京化學工業部地質礦山局,報到伊始,就由該局總工程師——中國鹽類礦床地質學權威李悅言教授安排參加柴達木盆地鹽湖調查隊的普查組。他經西安、西寧到達
大柴旦鎮,實現了到艱苦的邊遠地區工作的理想。他們先後調查了大柴旦湖、馬海湖和察爾汗湖。回京後,普查組由他執筆撰寫了《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硼砂、鉀礦調查報告》,這是他參加工作的“處女作”,他從取得的第一手資料出發,根據分析結果——察爾汗湖滷水含
鉀量較高、大柴旦湖湖水含
硼量較高等重要成礦證據,提出該區值得繼續找鉀硼的意見。嗣後,他還參加了遼寧鳳城二台子硼礦、江蘇錦屏磷礦和安徽向山黃鐵礦礦山調查。
1957年,中國科學院成立了柴達木鹽湖科學調查隊,隊長為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
柳大綱教授,副隊長為北京地質學院的袁見齊教授。鄭綿平由化工部地礦局派去作為代表參加。參加該隊的單位還有上海化工研究院、輕工業部鹽務局等。該隊到青海西寧暫休期間,柳大綱先生組織來自各系統、各單位的就鹽類物理化學、化學分析、鹽化工、明礬石提鉀和鹽湖地質等方面進行了交流。柳先生率先垂範,作了開場發言,強調不同學科要相互學習和滲透來研究鹽湖。鄭綿平從這些活動中學習到許多本
專業以外的知識,並能重視以多學科綜合的觀點和方法來研究地質客體。他們考察隊在柴達木盆地的大柴旦湖施鑽發現鎂硼酸鹽礦層,又在察爾汗鹽湖發現新沉積的鉀鹽礦物——
光鹵石,繼而提出陸相鉀鹽礦床理論。
1957年底,鄭綿平返京後,隨李悅言總工程師調到地質部。不久,他受到宋應副部長的接見,陪同接見的有柳大綱先生和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地質部礦物原料研究所副所長
孟憲民教授。宋副部長說,根據柳先生建議和領導磋商,讓鄭綿平仍代表地質部門繼續參加中科院柴達木鹽湖科學考察隊工作,他表示願去孟所長領導的礦物原料研究所,從事礦產資源研究。
1958年夏,柳大綱先生支持年輕人的建議,讓鄭綿平帶領一個調查組去西藏北部班戈湖工作。
1959年參加了中科院西藏綜合科學考察隊,直至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時為止。這期間在1958—1960年又利用回北京整休期間去北京地質學院進修了鹽類礦床與地球化學,開拓視野,更新知識,不斷充實自己。
1963年晉升為工程師。“文化大革命”期間,因出差較為困難,從事中國東部古代鹽類礦床研究工作達8年之久。
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喜逢“第二個科學春天”,鄭綿平參加了地質部(地質礦產部)青藏高原地質調查大隊(1980—1985年),擔任鹽湖隊隊長,並於1980年晉升為副研究員,參加並領導了中國地質科學院鹽湖調查隊(1986年至今)。
1986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87年晉升為研究員。
1989年,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各一項。
199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1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199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他先後被聘為西藏計經委顧問和西藏礦業總公司首席技術顧問。1992年他擔任中國地質科學院鹽湖與熱水資源研究發展中心主任。1994年當選為國際鹽湖協會副主席。1995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7年3月任地質礦產部(現國土資源部)鹽湖資源與環境開放研究實驗室主任。
1998年12月30日《科技日報》頭版頭條發布訊息:“在廣大讀者熱情參與下,《科技日報》與首都新聞界、兩院院士共同評出1998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其中的第六條就是“中國發現新礦物天然碳酸鋰……”,這是鄭綿平為首的科研集體所取得的成果。
研究方向
提出鹽湖學(Salinology)研究方向,“它是研究鹽湖體系的化學、物理與其環境和資源的性質及特點,並推進其工程化的一門邊緣套用基礎科學”。提出“鹽湖農業”和鹽湖地質生態學新概念,以此理論研究為指導。
重要事件
西藏考察
西藏鹽湖研究及鋰、硼礦的新發現
鄭綿平早在1958—
1961年即深入藏北、藏南湖區考察,然而開展全面鹽湖礦產和生物研究,並結合開發工作研究西藏鹽湖卻是在20世紀80.20世紀90年代。早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青藏高原某些碳酸鹽鹽湖微細的“淤泥”沉積中,即已發現其含鋰較高,但鋰在其中的賦存狀態多年未搞清,有些人將其歸因於粘土對鋰離子的吸附作用。鄭綿平在
1965年初步研究發現,這種“
淤泥”沉積中鋰與碳酸鹽的含量呈正相關,推定可能有含鋰碳酸鹽礦物存在。到
1980年,他主持鹽湖隊在班戈湖和扎布耶湖打鑽取樣,終於先後查明該類微細含鋰沉積主要為:含鋰菱鎂礦(新礦物變種)、含鋰白雲石(新礦物變種)和扎布耶石(新礦物——天然原生碳酸鋰)。新礦物
扎布耶石已得到國際礦物學會新礦物命名委員會的承認。這樣一來,就解決了中國20餘年來懸而未決的該沉積中鋰的賦存狀態之謎。美國人經過長期研究,把各種新生代的湖泊含鋰沉積歸因於含鋰蒙脫石。美國地質調查所的鋰礦專家J.D.維因(Vein)曾說:“未知有天然鋰鹽存在,如果有也是特別難以鑑定。”這項研究的突破還意味著:發現和確立了一種新的、巨大的沉積型潛在鋰礦床類型。以往的教科書認為,只有在內生條件下鋰才能交代異價鎂,但這一發現則提供了一個在外生條件下鋰可以類質同像交代鎂的首例。這些研究成果,使中國在該領域躍居世界領先水平。這項研究之突破,還意味著發現和確立了一種新型的、沉積潛在鋰礦床類型,其規模和品位都達到工業標準,且易於提煉,具有重大經濟意義。
鄭綿平數十次進入
青藏高原考察。1990年他主持在高原腹地海拔4422米的扎布耶湖心島上,建立了一個長期的科學觀測站,觀測氣象、水文、生物和鹽湖的種種變化。1997年又在扎布耶湖東南部建成包括6000平方米多級鹽田、實驗室和浮選車間與住房的“中國地質科學院鹽湖中心擴試基地”,還組織地質、選礦、化學、物化等專業人員進行了鹽田滷水蒸發試驗和混鹽選礦加工實驗。並已取得重要進展,為建立中國鹽湖鋰產業奠定了初步基礎。他在長期的科研實踐中,演繹出“多級鹽湖成礦”模式,建立了“湖區—湖系—湖群—湖鏈”的內陸湖盆體系,以及“高階湖—低階湖”成礦系列理論。這個理論對形成鹽湖的重要屬性(湖盆演化、物質來源、鹽分遷移方式、富集成礦條件和過程等),用互相聯繫和運動的系統論觀點加以概括。他以此
理論為指導,首次全面劃分了高原湖成礦帶,提出了不同類型鹽湖的找礦方向,多次成功地找到了有經濟價值的硼酸鹽和硼、鉀、鋰、銫滷水礦床,特別是發現和帶隊
勘探了有重要經濟意義的扎倉茶卡、基步茶卡新類型鎂硼礦床和加波錯等重要硼礦。
青海考察
青海鹽湖考察與陸相鉀鹽礦床的發現
1956年,李悅言、
柳大綱、袁見齊等科學家先後組織和促進了中國西部青海、西藏等區鹽湖科學考察和地質勘探。初出茅廬的鄭綿平,夤緣時會,加入了這一具有遠大前途的科研行列。
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國內外還未發現現代陸相鹽湖固體鉀鹽礦床(鉀石鹽、光鹵石),已知的固體鉀鹽礦床都是海相。某些礦床學教科書和論著中認為,由於內陸鹽湖盆地較小,粘土對鉀的選擇性吸附,使匯入鹽盆地的鉀量很少,加上乾濕周期性氣候,難以使鹽湖中鉀分達到富集沉積固相鉀鹽階段。
1957年鄭綿平出發去考察柴達木鹽湖之前,去北京地質學院拜訪了袁見齊教授,
袁見齊雖為中科院柴達木鹽湖科學考察隊副隊長,但因有要事不能出野外。袁先生對鄭綿平提出去柴達木鹽湖找硼礦大有希望,但對於鉀鹽,他根據當時的研究水平,對鄭綿平談到的還是上述論點。
1957年10月2日,也就是鄭綿平到達柴達木盆地察爾汗鹽湖的第二天清早,鄭綿平與柳大綱先生在鹽殼大道上邊走邊商談工作時,注意到路邊每隔10米多遠就有一個淺坑,坑內距地面20厘米以下,全為晶間滷水充滿。鄭蹲下仔細觀察,見淺坑有蠶豆大小的閃亮透明斜方錐狀晶體附著,他摳下幾顆觀察、舔嘗,感到有一丁點的“辣味”。經柳先生觀看,再經化學分析論證,發現是一種鉀鹽礦物,新沉積的光鹵石(KCl·MgCl2·6H2O)。後來經全湖的坑探和鑽探,圈定了120
平方公里面積內斷續分布的老光鹵石以及全湖的富鉀滷水。由鄭綿平主筆撰寫了第一份柴達木鹽湖的科學考察地質報告鄭綿平等?1958?柴達木鹽湖科學調查報告——中國科學院柴達木鹽湖科學調查隊?地質部礦物原料研究所印刷。,報告中確定了察爾汗鹽湖固體鉀鹽礦床的陸相成因,並通過資源量估算,認為具有工業價值。該隊化學、化工人員創出一種很簡便的氯化鉀加工方法,幫助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土法上馬,成功地用光鹵石加淡水分解生產氯化鉀。現在該湖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鉀鹽基地,並已公認為陸相鉀鹽礦床的典型。袁見齊教授在1960年總結學習
毛澤東著作“兩論”心得體會時,特別聯繫察爾汗鹽湖鉀鹽礦床的發現過程,強調指出,科學研究應從客觀實際出發,不能囿於傳統概念。
鄭綿平根據1956年實地調查的材料,明確指出,察爾汗滷水含鉀較高,鹽樣分析達0.4%—10%。這一分析為爾後在該湖找鉀提供了依據。他主筆的
調查報告,首次估算該湖鉀鹽資源為1.508億噸,這一估算也為爾後(1958—1967年)地質勘查和當地地質隊求得的數據所證實。
鄭綿平還根據在大柴旦北部溫泉內富硼鋰補給水的
數據,指出其硼鋰的主要來源與南祁連山斷裂帶的古代和近代含硼鋰的熱水活動有關。這個論斷使他成為公認的該區“最早提出鹽湖硼鋰熱水來源”的研究者之一。他沿著這一思路,在
青藏高原鹽湖區作了大量地熱水與鹽湖物源研究,首次劃分出高原5條地熱帶,發現地熱溫泉與鹽湖中有用礦物元素的密切關係,進而提出“岩漿熱水成礦”的觀點。從1980年開始,他進一步探索大陸熱水成礦作用的課題,並根據雅魯藏布地熱帶熱水富含稀鹼金屬和產出大量蛋白石(膠體)矽華的地質現象,從膠體化學原理作了推想,並主持進行4年大量室內外研究和樣品加工試驗研究,證實了他的推想,從而查明了含銫矽華為含銫水的
二氧化矽礦物系列,相繼找到了4個新的銫矽華礦床。根據他的預測和驗證,沿著雅魯藏布克什米爾地熱帶,存在著一個罕見的世界級銫金屬成礦帶,其規模大,品位高(達工業指標),成帶分布,其資源量具有很高的潛在經濟價值。這項研究成果,不但發現了新類型銫礦床,而且還提出了低鹽度熱流體成礦理論研究的新課題。
重要貢獻
從事鹽類礦床地質和鹽湖綜合資源及熱水礦床研究達42年,對青藏高原鹽湖資源進行深入的研究和預 測,參與發現和評價具有重大經濟價值的察爾汗鉀鹽湖,為緩解中國農用
鉀肥和豐富陸相成鉀理論做出了 貢獻;找到、勘查、開發了扎倉茶卡等鎂硼礦新類型。在扎布耶湖的綜合研究中,發現了具耐寒性富β- 胡蘿蔔素杜氏藻,提出“鹽湖農業”新概念;同時查明鋰在鹽湖微細沉積物中的賦存狀態;發現了新礦物 扎布耶石(Li2O3)和兩種礦物新變種,解決了國內外長期未解決的難題,擴展了一種新的潛在沉積鋰資源 的巨大遠景。他提出高原鹽湖硼、鋰和銫主要來源於深部“岩漿-熱水”的觀點和“多級鹽湖成礦”模式,受重力場 和
化學分異作用,Li,B,K,Cs,Rb (Ng) 趨向“低階湖”成礦。預測並發現地熱區新類型銫矽華礦床,並開創了熱水礦床研究新領域,並確定為易采易選的超大型銫礦床。
參與發現青海察爾汗鉀鹽湖、主持發現
西藏扎倉茶卡鎂硼礦和新類型銫矽華礦床等;查明鋰在鹽湖沉積中的賦存狀態,發現新礦物
扎布耶石等,從而發現具有重大經濟價值的新類型扎布耶湖鋰礦床。並在西藏扎布耶湖主持建立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鹽湖科學觀測和提鋰試驗基地,取得了低成本提取碳酸鋰的技術突破,為中國重新占領鋰鹽國際市場提供關鍵的技術支持。
理論成果
鹽湖生態環境資源研究與“鹽湖農業”理論
1982年,鄭綿平在扎布耶湖發現大面積天然
嗜鹽菌、藻,對其進行地質生態條件研究,證明這種藻有優於世界已知杜氏藻的嗜寒性,這意味著可以擴展世界鹽藻生產的期限,從而填補了中國這一領域研究的空白,引起國內外有關方面的關注。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下,和他的學生通過對嗜鹽菌、藻的研究,對某些形式硼酸鹽沉積機制的探索,發現鹽藻有較強的親硼性,可濃集相當量的硼分,其死亡堆積層還可轉溶出硼,並形成大量
腐殖酸。據此,他提出“生物成硼作用”的新觀點。這對闡明某些現代和古代硼礦床成因開闢了一條新思路,在國內外均屬先行。
1990年以來,他進一步查明了鹽藻的鹽度、pH值和營養物等天然生長因子,還發現了多處具有開發前景的鹵蟲資源。
鄭綿平從鹽湖(鹽田)生態系統的開發遠景分析出發,提出“鹽湖農業”的概念,它既是一種鹽水或水產養殖業,又與鹽水域周緣耐鹽生物群密切相關,進而構成水產—農牧業研究開發的新領域。但是它仍具有農業生產之基本屬性,即它的經濟再生產同自然再生產交織或“一致”。因而它仍屬農業範疇,故稱為“鹽湖農業”。按此概念,鹽湖不僅是無機鹽產地,而且也是一種新型“農田”;它不但可廣泛捕撈和養殖鹽藻、鹵蟲、螺旋藻、某些耐鹽魚種和鳥禽等促進新形態農禽、漁業,以及鹽湖鹽滷特殊機制在工農業的套用,又可種植湖緣耐鹽農作物。它是人類索取蛋白質、食物色素、
脂肪等食物和多種工業、科學材料的新領域。
中國傑出科學家
錢學森曾將21世紀的生物技術稱為“第六次產業革命”,並在1994年4月24日給鄭綿平回函中說:“鹽湖農業不同於一般意義的農業,是利用鹽湖生態環境及日光,通過生物生產商品,是農、工、貿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知識密集型產業。”“鹽湖農業是21世紀的產業。”
獲得榮譽
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990年)和二等獎(1997年、2003年)計三項(第一獲獎人);部級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和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共五項;李四光地質科學研究獎;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中國工程科技光華獎;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和全國先進工作者及四個部委“九五”項目先進個人獎。2002年當選全國50名傑出專業技術人才。
出版專著
鄭綿平,向 軍,魏新俊. 青藏高原鹽湖,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鄭綿平 主編. 鹽湖資源環境與全球變化,地質出版社,1996
高世揚,宋彭生 ,夏樹屏,鄭綿平. 鹽湖化學,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