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見齊

袁見齊

袁見齊(1907年9月22日-1991年10月28日),字省衷,地質學家,江蘇奉賢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博士生導師。

1924年袁見齊考入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後轉入地質系;1929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他隨中央大學地質系西遷重慶;1939年受聘雲南大學地質系任講師;1940年辭去雲南大學教職至貴州開陽任鹽礦技師;1948年辭去鹽務總局的技正職務,返回上海,受聘擔任國立唐山工學院礦冶系教授;1952年院系調整,袁見齊調到北京地質學院任教,先後擔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務長、院長助理、副院長;1954年加入九三學社;1957年與柳大綱共同組建中國科學院鹽湖調查隊,在柴達木盆地發現了察爾汗鹽湖鉀鹽礦床;1959年首次提出“陸相成鹽成鉀”理論;1978年擔任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主任兼鉀鹽礦床地質研究室主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擔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學位委員會主任;1991年10月28日,因病逝世,享年84歲。

袁見齊主要從事礦床和水文工程地質工作,系統研究了雲南和南京等地礦產資源,調查湘黔鐵路沿線、新疆、青海、甘肅和寧夏等省區地質狀況,以鹽礦地質研究建樹尤豐。為開發柴達木盆地,長期領導開展鉀鹽找礦和鹽礦成因理論研究和教學,提出“高山深盆的成鹽模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袁見齊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奉賢(今屬上海市)
  • 出生日期:1907年09月22日
  • 逝世日期:1991年10月28日
  • 職業:教學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中央大學(南京大學)
  • 主要成就: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 代表作品:《西北鹽產調查實錄》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個人生活,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07年9月22日,袁見齊出生於江蘇奉賢(今屬上海市),因家道中落,他8歲時入繼上海市奉賢縣袁應天家,遂更名為袁見齊。他自幼讀書勤奮,好學多思,才智敏捷,兼之家業凋零,求學不易,從小就培養了他篤學勵志的優良品格。
1924年,袁見齊進入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選讀了《地學通論》和《礦物學》,由於成績優異,遂轉入地質系。
1929年,從中央大學地質系畢業後留校任教,擔任《地質學》和《礦物學》兩門課的實習和輔導外,適逢工學院土木系二年級新開設《工程地質學》,在鄭厚懷教授鼓勵下,他承擔了這門課的講課和實習的全部任務。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他隨中央大學地質系師生西遷重慶。
1938年,西康省建設委員會籌組西康科學調查團,袁見齊應邀參加。
袁見齊手跡袁見齊手跡
1939年,受聘雲南大學地質系任講師。他與朱熙人、郭令智合作出版《雲南礦產志略》一書。這本專著是中國第一本比較翔實的地區性礦產分布和成礦規律的論著。同年在滇中元永井、黑井進行了較詳細的地質調查。
1940年8月,袁見齊應朱庭祜的邀請,辭去雲南大學教職,攜家至貴州開陽任鹽礦技師,參加了雲南的元永井、一平浪等鹽礦的開發。
1943年7月,鹽務總局與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聯合組織西北鹽產調查團,謀求開發西北鹽湖,發展中國的鹽化工業,袁見齊是該團惟一的地質學家,負責鹽礦地質調查和鹽產儲量估計。
1947年11月,他參加了在台北舉行的中國地質學會第23次年會後,專程調查台灣省各鹽場的滷水成分和海鹽產量等資料。
1948年秋,袁見齊目睹國民黨政府的腐敗,拒絕隨鹽務總局南遷廣州,辭去鹽務總局的技正職務,返回上海。國立唐山工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遷來上海辦學,袁見齊受聘於唐振緒院長,任礦冶系教授。
1949年5月,上海解放,袁見齊隨國立唐山工學院師生返回唐山時,沿途看到解放區的嶄新面貌,令他感嘆,促他振奮。
1952年,院系調整,唐山工學院採礦系地質組調往新成立的北京地質學院(今中國地質大學),袁見齊也因而調到北京地質學院任教,並擔任了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務長、院長助理、副院長等職務。
1954年,加入九三學社。
1957年,他與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柳大綱共同組建中國科學院鹽湖調查隊,在柴達木盆地發現了察爾汗鹽湖鉀鹽礦床。
1959年,首次提出“陸相成鹽成鉀”理論,對生產起了指導作用。1959年在歡慶建國十周年的時候,他以多年來工作的感受寫了《巨人的步伐--從北京地質學院的成長看地質教育事業的發展》,對新舊中國地質教育面貌作了深刻的對比,他歌頌地質教育事業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春天。他調入北京地質學院後,繼續鑽研,對啟發式教學理解更深。
1963年,出任北京地質學院副院長。
1978年,主持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工作時(任研究生部主任),為了取得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學經驗,他堅持在教學第一線上課,並就課程設定、實驗室建設、論文選題,甚至學生的課業負擔、課餘活動等,都作了認真調查。他參與制定了學校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使研究生的教學工作步入正軌。
1978-1986年,他任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主任,兼鉀鹽礦床地質研究室主任,探索立足國內培養高層次研究人才的教學工作。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80年,他主編的《礦床學》全國通用教材,於1988年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一等獎。
1981年,以74歲高齡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8年,擔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校學位委員會主任。同年患了食道賁門癌,他天天堅持晨練,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各項工作。
1991年,春末夏初時病情惡化,他仍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作鬥爭,堅持參加一些會議,審閱研究生論文,並參與有關察爾汗鹽湖文章的修改工作。10月28日凌晨,袁見齊因病逝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40年起袁見齊對中國西南、西北廣大地區的鹽礦研究是最為深入、系統的,並在鹽類礦床成礦理論的學術研究上也取得很大進展。他在川、滇、黔等省區的鹽礦調查中,最早指出西南地區的寒武系三疊系和中、新生代紅層均蘊藏有豐富的鹽礦資源,並興奮地期待“必有新姿態之鹽業興起”。
1943-1944年他率先進入西北,調查鹽湖、鹽礦47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進行的鹽湖地質調查。袁見齊途中抽暇整理資料,陸續寄出論文6篇和記述地理、民俗等的新疆雜記10篇。歸來後出版《西北鹽產調查實錄》的專著。他把鹽湖的成因歸結為“鹽質之來源”、“地形之影響”和“氣候條件”等地質地貌環境條件,最早提出“灘鹽”系砂礫間潛水蒸發形成,與鹽池滷水蒸發沉積鹽層有區別,也觀察到鹽湖區地形變遷與滷水析鹽分異作用的關係,如達坂城鹽湖中石鹽與芒硝的分異等。西北斷陷盆地都在山脈環抱之中,“高山與深谷,高下懸殊”,“盆地內氣候極度乾燥,氣溫亦炎熱而多劇變,故利於鹽池之生成”。這些認識,正是袁見齊後來提出“高山深盆成鹽理論”的基礎。其中,如鹽類物質來源,鹽湖滷水成分的演化,成鹽區的構造控制,地形與氣候的關係,以及鹽體變形特徵等學術觀點,仍有現實的指導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三次深入柴達木盆地,對察爾汗鹽湖鉀鹽礦床作了周密的考察和研究,總結了礦床形成條件,他的學術論文《中國內陸鹽湖鉀鹽沉積的若干問題》不僅首次描述和報導了這個世界上新類型的鉀鹽礦床,而且他總結得出的陸相盆地的成鉀條件和成鉀機理已為國內外鹽礦學界廣泛利用,並稱之為“陸相成鉀理論”。他的這一研究成果,為蘇聯科學院院士斯特拉霍夫(CtpaxoB,1962)在《沉積學原理》一書的第四卷中所引用。
1956年,袁見齊受地質部地礦司委託,指導新中國的鹽礦地質工作。在北京地質學院成立鹽礦科研組,主持鉀鹽礦床地質條件和預測找礦的研究工作。他應邀擔任輕工業部鹽業資源勘探隊科學顧問。在衡陽盆地找鹽工作中,在他的指導下發現並勘探了中國中新生代紅層盆地中第一個石鹽礦床。他三次赴青海柴達木盆地察爾汗湖工作,總結中國陸相成鹽成鉀的地質條件。
在地質部的領導下,他於1959年主持完成了全國鹽類礦床分布規律和礦床遠景預測的研究項目,主編了中國第一幅全國鹽類礦床預測圖,不僅為地質部部署全國鹽礦普查工作提供了依據,而且根據中國地質構造特徵,分析討論了中國鹽類礦床成礦時代和成礦區域與西歐、北美的礦床差異。儘管當時可供利用的實際資料還不夠豐富,但他的預測基本上都為以後的勘探所證實。
1961年中國首次在湖南衡陽紅層盆地進行鹽礦普查,他應邀到現場指導,他從地層、構造、沉積相等方面做了分析,提出新的找礦方向,不久即鑽遇厚鹽層,發現了紅層盆地中第一個石鹽礦床。
70年代,中國已在許多層位和地區發現了大量鹽類礦床和若干地區的鉀鹽層。他在“中國碎屑岩系中鉀鹽礦床形成條件”一文中,系統總結了中國鹽礦地質資料,概括為(1)鹽盆地的活動性;(2)鹽類物質來源的多源性;(3)鹽類沉積過程的複雜性(滷水摻雜與滷水遷移);(4)鹽類沉積層的多變性(包括變質和變形)等四個方面,並進一步歸納為“高山深盆的成鹽模式”。這一研究成果在中國地質學會成立60周年的學術報告會上宣讀,受到學術界的重視。袁見齊提出的這個理論模式,概括了成鹽盆地的構造控制、鹽類的物質來源、岩相分布、沉積環境、滷水的演化發展等基本的成礦因素,既有現代實例,也有地質歷史上眾多的鹽類礦床資料依據,並經受了找礦實踐的檢驗。
中國鹽類礦床研究的開拓者
1933年,加入李學清組織的四川地質調查團,在川東南、綦江一帶作地質調查,又考察了著名的自貢鹽區,後轉赴峨眉山測制地質剖面。在返回南京的途中,他又特意攀上江左高峰,考察宜昌黃陵廟、葛洲壩一帶的地質構造和工程地質。在這個階段,他不僅編寫了許多課程講義,還發表了《江寧鳳凰山鐵礦儲量之估計》、《揚子江上游水力發電廠址地質之討論》和《宜昌黃陵廟、葛洲壩兩處築壩問題》等學術論文。
30年代譚錫疇、謝家榮、李春昱、李銳言、林斯澄都曾對四川黃鹵、黑鹵、岩鹽的成因和相互關係進行過理論探討。但對鹽類礦床和鹽湖進行全面、系統研究的,則首推袁見齊。
在從事滇黔找鹽時期,他逐漸與以侯德榜教授為首的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有了聯繫。其時,侯先生因沿海淪陷,正謀求在內地重新發展中國的鹽化工業,迫切需要調查鹽礦、鹽湖資源。
1943年7月,鹽務總局與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聯合組織西北鹽產調查團,袁見齊作為該團的地質學家,負責鹽礦儲量地質調查工作。中國西北鹽湖廣布,開發利用歷史悠久,但無人做過科學的地質研究,鹽礦資源毫無記載。當時廣闊的西北地區,大漠荒野,鹽湖、鹽礦幾乎都處於人跡罕見的戈壁深處,窮鄉辟壤,舉步維艱。他一行4人,冒著風險,在新、甘、青、寧、蒙五省(區)行程2萬餘公里,歷時13個月。他在《西北鹽產調查實錄》(1949年)一書中,記載了“山鹽(鹽礦)16處,池鹽55處,重要灘鹽19處”,並指出:“西北各省,位居大陸中央,距海遼遠,水流不能外泄,雨量稀少,產鹽豐富,甲於中國”,“新疆省內,無百里之內無鹽”,從此,中國西北豐富的鹽礦和鹽湖資源始為世人所知。這在中國鹽礦研究史上實是一件大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輕工業部組織了鹽業資源勘探隊,在他的指導下,對茶卡、柯柯、吉蘭泰等鹽湖進行了鑽探,計算儲量與40年代估計數量差不多。當下上述鹽湖已成為機械化開採石鹽的工業基地。同時,在他的指導下,湖南衡陽盆地首次發現了古代陸相厚層石鹽礦床。
為了農業化肥化,他投身於尋找鉀鹽資源的工作。應地質部宋應副部長約請,多次參加了工作部署的討論,並提出具體意見,促進了雲南、新疆及東部各省的紅層盆地、四川三疊系和山西奧陶系的找鹽找鉀工作,取得了進展。除找到雲南勐野井鉀鹽礦床外,還發現了雲南及東部沿海各省多處石鹽、芒硝、天然鹼礦床和鉀鹽找礦線索。新疆庫車盆地的鹽礦床和達坂城鹽湖等也得到進一步了解。在60年代前期,他正負責北京地質學院的教學領導工作,但他不辭辛苦。在鹽礦地質人才培養、工作部署等方面,不僅參與組織籌劃,並親自奔走於川滇黔和東部各省工地,他三度進入柴達木盆地,不顧嚴重的高山反應,白天奔走在崎嶇的鹽壟之間,夜晚冒著嚴寒露宿於鹽灘之上,為找鹽找鉀事業作出了貢獻。同時他還根據國外經驗,提出了找油氣工作中兼探鹽類礦床的方法,得到地質和石油兩個部門的重視。1972年在江漢盆地中,可能找到硫酸鉀鹽層的預見終為鑽探所證實。
陸相成鉀理論與高山深盆成鹽模式的建立
由於袁見齊在鹽礦地質學方面的傑出貢獻,在第一個五年計畫開始時,他受聘於輕工業部鹽務總局擔任資源勘察隊的顧問。在很短的時間裡全面恢復了食鹽的生產,滿足了國計民生之所需。鑒於中國歷代以農業為立國之本,他又把目光投向了農用化肥的礦產資源的找尋。他根據世界各國,特別是已開發國家農用化肥的發展經驗,多次指出中國磷礦有較好的資源優勢,但缺乏鉀肥資源,中國鉀鹽成礦條件和找鉀方向的研究實屬刻不容緩。1956年在北京地質學院礦床教研室成立了以他為學術負責人的鹽礦科研組。不久,他又和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柳大鋼先生共同組建鹽湖調查隊,並任副隊長。
1957年,青海柴達木盆地察爾汗鹽湖鉀鹽礦床的發現,對他震動很大。為了弄清這個內陸鹽湖鉀鹽的成礦條件,他於1958年起3次到察爾汗鹽湖工作,對這個面積達5800平方公里、鉀鹽儲量達數億噸的礦床做了科學的調查,寫出了《中國內陸鹽湖鉀鹽沉積的若干問題》(1961年)和《含鉀沉積形成條件的幾個問題》(1961年),這就是後來被稱為中國陸相成鉀理論的學術論文。與此同時,為指導鹽類礦床工作,他組織北京地質學院師生三十餘人,於1959年完成了中國鹽類礦床分布規律和遠景預測研究,主編了中國第一幅中國鹽類礦床預測圖。在這項工作中,他指出中國鹽類礦床成礦時代和成礦區域與西歐北美的著名礦床不同,結合他十多年以前在新疆指出的鹽體變形和滷水遷移的特點,決定從中國鹽類礦床的實際資料的基礎上總結成礦理論,以提高中國鹽類礦床找礦水平。同年,衡陽盆地找鹽工作遇到困難,他應邀到現場指導,根據沉積中心遷移的觀點,提出了新的找礦方向。不久,輕工業部鹽勘隊鑽遇厚鹽層,發現了茶山坳石鹽礦床。1961年雲南邊陲的江城縣發現鉀鹽礦床,他立即帶領師生進入礦區,通過野外觀察,指出了這個鉀鹽礦床物質成分和礦體形態的特點,並率領研究生親自參加了這個礦床的研究工作。
60年代前期,他根據察爾汗鹽湖鉀鹽沉積過程和沉積環境的實際資料,以及雲南勐野井、湖南茶山坳、新疆庫車盆地的鹽礦所見到的礦床特徵相參照,概括出鹽類(鉀鹽)成礦理論的若干觀點,這些觀點與百餘年來作為鹽類礦床成因理論基礎的沙洲說不盡相同,而和國外某些新觀點頗多相似之處。
70年代,石油地質工作者在東部中新生代地層中發現了分布廣泛的石鹽礦床,也發現了一些含鉀的鹽層,為袁見齊成鹽成鉀理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1980年為參加第26屆國際地質大會而寫的題為《中國碎屑岩系中鉀鹽礦床的形成條件》的論文裡,他系統地闡述了中國鹽礦研究30年來的主要成就,概括為:鹽盆地的活動性;鹽類物質的多源性;鹽類沉積過程的複雜性;鹽類物質的易變性(包括變質和變形),並進一步概括為“高山深盆的成鹽模式”,在中國地質學會成立60周年學術報告會上宣讀(1983年),受到普遍的重視。袁見齊提出的這個理論模式,概括了成鹽盆地的構造控制,鹽類的物質來源、岩相分布、沉積環境,滷水的演化發展等基本的學術觀點,既有現代實例,也有地質歷史上眾多鹽類礦床的資料依據。他對鹽類礦床成因理論的總結,尤其是他根據中國地質資料對鉀鹽成礦理論的發展,已形成一個系統的學術體系,成為國內外受到重視的學術流派。
  •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81年
《中國碎屑岩系中鉀鹽礦床的形成條件》
武漢地質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1983年
《高山深盆的成鹽環境--一種新的成鹽模式的剖析》
地質礦產部成果三等獎
1985年
《江漢盆地鉀鹽礦床的發現及研究》
石油部科學進步三等獎
1988年
《鉀鹽礦床微機專家諮詢系統》
地質礦產部成果三等獎
  • 論文著作
袁見齊一生髮表學術論文、專著、教材和譯著等100餘種,與翟裕生等合作主編了《礦床學》等多種教材,撰有論文《中國內陸鹽湖鉀鹽沉積和若干問題》、《高山深盆的成鹽環境--一種新的成鹽模式的剖析》。著有《西北鹽產調查實錄》等。《礦床學》(國家統編教材)獲1988年國家教育委員會優秀教材一等獎。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1940
《雲南大學叢刊 雲南礦產志略》
袁見齊撰
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1946
《西北鹽產調查實錄》
袁見齊編著
財政部鹽政總局
1956.09
《熱液礦床研究問題》
沃里弗蓀著;張炳熹,袁見齊合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63.10
《鉀磷礦床研究 礦床學論文集》
袁見齊等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63.10
《鉀鹽專輯 第1輯》
袁見齊編
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
1965
《礦床學原理》
馮景蘭,袁見齊主編
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
1965.06
《鉀鹽專輯 第2輯》
袁見齊編
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
1975.03
《鉀肥與鉀鹽礦床》
袁見齊編
燃料化學工業出版社
1976.06
《鹽類礦床:蒸發岩的成因、變質和變形》
H.博歇特 R.O.繆爾著;袁見齊 等譯
北京:地質出版社
1977
《鉀肥與鉀鹽礦床》
袁見齊編
石油化學工業出版社
1979.12
《礦床學》
袁見齊等主編
北京:地質出版社
1982.02
《世界鉀鹽新知》
袁見齊譯
北京:地質出版社
1985.05
《高等學校教材 礦床學》
袁見齊,朱上慶,翟裕生主編
北京:地質出版社
1989.09
《袁見齊教授鹽礦地質論文選集》
袁見齊著
北京:學苑出版社
1995.09
《察爾汗鹽湖鉀鹽礦床的形成條件》
袁見齊等著
北京:地質出版社
期刊&會議論文
袁見齊.1946.新疆庫車、拜城、溫宿岩鹽之成因.地質論評,11(5.6)
袁見齊.1959.柴達木盆地中鹽湖的類型.地質學報,39(3)
袁見齊.1960.鹽類礦的分類及其在中國分布規律的初步意見.全國鹽礦鹽湖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輯
袁見齊.1961.中國內陸鹽湖鉀鹽沉積的若干問題.地質學報,41(1)
袁見齊、霍承禹.1980.中國碎屑岩系中鉀鹽礦床的形成條件.國際交流地質學術論文集(為第26屆國際地質大會撰寫)成礦作用和礦床分冊,第三輯.北京:地質出版社
袁見齊、霍承禹、蔡克勤.1982.鹽類礦床成因理論的新發展及其在礦床學上的地位.礦床地質,1(1)
袁見齊、霍承禹、蔡克勤.1983.高山深盆的成鹽環境--一種新的成鹽模式的剖析.地質論評,29(2)
袁見齊、蔡克勤.1985.鹽類沉積演化階段及其特徵.見:沉積學和有機地球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
袁見齊、霍承禹、蔡克勤.1985.乾鹽湖階段的沉積特徵兼論鉀鹽礦層的形成.地球科學,10(4)
袁見齊、蔡克勤.1986.中國中新生代的鹽體構造.見:湖北石油學會主編,蒸發岩與油氣.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袁見齊、高建華.1987.中國中新生代鹽盆地的構造控制.地球科學,12(4)
袁見齊、段振豪.1989.摻雜作用與HW模型在摻雜作用研究中的套用.地球科學,14(5)
袁見齊、蔡克勤、曲一華.1993.中國鉀肥資源潛力與對策分析.見:中國資源潛力、趨勢與對策(中國科學院學部討論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袁見齊.1994.中國鹽類礦床,中國礦床(下),宋叔和等主編.北京:地質出版社,162-228
袁見齊、蔡克勤、趙德鈞.1994.蒸發沉積作用與蒸發岩.見:馮增昭等主編,中國沉積學.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人才培養

袁見齊長期在高等學校從事地質教育事業,他在教學中,一貫主張認知和實踐並重的教學思想。
在教育問題上,袁見齊強調“要啟發式不要注入式”,他在講課中,力求生動活潑。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地質人才,他在主講普通地質學、礦床學、非金屬礦床地質學等課程的同時,開展一系列的教育制度、方法、內容的改革。
他對地質教育,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教學方法、專業學科建設、教學計畫和教學管理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經驗。他一貫主張要加強基礎教育,培養獨立工作能力和良好學風,發揮教師的教書育人作用。他長期主管學校的教務工作,認真負責,實事求是,以樸實真誠的精神為教學服務。
袁見齊先後講授過工程地質學、地形測量學、普通地質學、地貌學、岩石學、結晶學、礦物學、經濟地質學、構造地質學等課程,曾任張正平、李學清、鄭厚懷、Eduard Parejas等教授的助教。在中央大學地質系10年教學生涯中,他主動擔任繁重的室內和野外的教學工作,並改進了地學測量、普通地質學、礦物學、岩石學、構造地質學、礦床學等課程的實驗、實習。
1929年秋,袁見齊除擔任地質學和礦物學兩門課的實習和輔導外,適逢工學院土木系二年級新開設“工程地質學”,在鄭厚懷教授鼓勵下,他承擔了這門課的講課和實習的全部任務。他認真備課,出色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受到同事的好評。
1929-1939年袁見齊任中央大學地質系助教,兼任地質系秘書,先後講授過工程地質學、地形測量學、普通地質學、地貌學、岩石學、結晶學、礦物學、經濟地質學、構造地質學等課程,曾任張正平、李學清、鄭厚懷、EduardParejas等教授的助教。
在中央大學地質系10年教學生涯中,他主動擔任繁重的室內和野外的教學工作,並改進了地學測量、普通地質學、礦物學、岩石學、構造地質學、礦床學等課程的實驗、實習。
1933年起他在鄭厚懷先生指導下率先在中國礦床教學實驗中引入“礦相學”研究方法。在《江蘇江寧獾子洞之成礦作用》(1936年)一文中,首次發表了運用礦相學方法系統地進行礦石物質成分、結構構造方面的研究,從而得出礦床成因的結論。教學之餘,他在江浙、魯皖、寧蕪等地從事礦產資源調查和礦床學研究。由於他對寧鎮地區的地質情況十分熟悉,經常在教學中安排現場教學示範,如地形測量、地質製圖、礦產調查方法等。他認為,地學教學如能隨時結合野外實習,方能使課堂上所學的書本知識融會貫通,而工作方法和工作經驗的積累,也無不得益於勤於實踐。
1933年他隨中央大學地質系的“四川地質調查團”帶領學生調查四川綦江鐵礦,西行到峨嵋縣,為了測制震旦系玄武岩剖面,他和李春昱、張祖還等人冒著生命危險,奮力攀登八百餘米的懸崖,直達金頂。
1938年,他與李承三、郭令智赴西康調查。在雅安、康定、道孚、新龍等地作路線地質及礦產調查。入康途中,他因馬驚而傷左腿,途中無法治療,僅草草裹傷,請人從馬上抬上抬下,以驚人的毅力堅持隨隊西行,直至調查任務完成。
解放前,中國邊遠地區交通困難,治安混亂,高等學校經費困難,生活、工作條件都很差,地質工作不僅辛苦,還有安全問題。但他從不把個人的甘苦放在心上,總是說:“賞山水之樂,識寶藏之豐,只有地質學家能體味箇中樂趣”。由於勤奮努力,青年時代的袁見齊在地學的許多領域都有科學論文發表,如《江寧縣鳳凰山鐵礦儲量之新估計》(1934年)、《揚子江上游水力發電廠址之地質討論》(1935年)、《宜昌黃陵廟、葛洲壩兩處築壩問題》(1941年)、《西北鹽產調查實錄》(1946年)、《新疆庫車、拜城、溫宿岩鹽之成因》(1946年)等。
1948年,鹽務總局南遷,袁見齊拒絕遷廣州、撤台灣,返回上海改任唐山工學院(臨時在上海辦學)教授。剛步入壯年的袁見齊,此時已無法安心於課堂教學。他隔江遙盼北斗星,終於迎來了中國的解放。1949年5月隨工學院師生返回唐山時,沿途看到解放區的嶄新面貌,令他感嘆,促他振奮。
1952年,他調到北京地質學院任教,並擔任了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務長、院長助理、副院長等職務。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地質人才,他在主講普通地質學、礦床學、非金屬礦床地質學等課程的同時,開展一系列的教育制度、方法、內容的改革。1959年在歡慶建國十周年的時候,他寫了《巨人的步伐--從北京地質學院的成長看地質教育事業的發展》,對新舊中國地質教育面貌作了深刻的對比。
在教育問題上,“要啟發式不要注入式”,向他提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的要求。他回顧自己十餘年的教學經驗,感到只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易於理解,便於記憶,已遠不能達到“啟發式”的要求。因此,他在講課中,力求生動活潑。在唐山兩年的教學正如同學們所評論的:“他把礦物學課教活了”。調入北京地質學院後,他繼續鑽研,對啟發式教學理解更深。他一再強調:“啟發式教學不單純是方法問題,也是教學理論和辯證思想的具體體現。要啟發聽課者積極思維,必須由教師積極引導。”他把登上講台比喻為表演藝術家走上舞台,也要“進入角色”。講理論時,要像參加辯論會那樣,辨疑解難,講清概念。講描述性知識時,應如身臨其境,探幽發微。他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效果受到師生的讚揚,他多次上示範課,為青年教師的成長,無保留地提出自己的意見。聽他講課既學到知識,又學到辯證法,還學到科學作風。他的課堂教學能融合科學技術、教育學心理學、美學於一體,這是他幾十年刻苦鑽研教學藝術的結果,也是他十分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的體現。他堅持地質學家必須做到既動腦又動手。因此,在他主管北京地質學院教學工作時,十分重視周口店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對學生的畢業實習,他堅持畢業論文的選題一定要努力結合地質找礦工作。
1978年他主持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工作時(任研究生部主任),為了取得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學經驗,他堅持在教學第一線上課,並就課程設定、實驗室建設、論文選題,甚至學生的課業負擔、課餘活動等,都作了認真調查。他參與制定了學校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使研究生的教學工作步入正軌。1985年他又指出高等學校不僅要傳授知識,還必須傳授獲得知識的方法,並能運用知識和發展知識,對研究生部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幾十年來,他以極大的熱忱從事培養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青年教師的工作,為地質事業後繼有人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1976年後,袁見齊在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時,十分注意鹽類礦床地質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除繼續尋找鉀鹽礦床外,應注意蒸發鹽建造中其他礦種的尋找。他雖不能親往找礦現場,仍以80高齡親臨化工部鉀鹽礦床培訓基地,並登臨泰山極頂。
1985年,指出高等學校不僅要傳授知識,還必須傳授獲得知識的方法,並能運用知識和發展知識,對研究生部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幾十年來,他以極大的熱忱從事培養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青年教師的工作,為地質事業後繼有人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榮譽表彰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參考資料
1965年09月-1977年11月
1977年11月-1983年3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委員(第五屆)
1983年03月-1988年01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委員(第六屆)
九三學社北京分社常委兼宣傳部長、中央委員
九三學社第四、五、六、七屆中央委員
九三學社第八屆中央參議委員
中國地質學會北京分會副理事長,後為名譽理事
1979年
中國地質學會第32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1984年
中國地質學會名譽理事
1978-1982年
湖北省第五屆人大代表,湖北省第四、五兩屆政協常委
1981-1988年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
全國政協常委
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鹽湖考察隊副隊長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鹽湖組成員
地質部地礦司科學技術顧問
化工部化學礦產地質研究院科學技術顧問
北京市科協自然科學小叢書編委、地學組主任編委
《沉積學報》編委
《礦床地質》雜誌常務編委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雜誌編委

個人生活

袁見齊的舅父具有濃厚的民主思想和愛國主義思想,是同盟會成員,抗日戰爭時期因拒絕為日本人服務(出任縣長)被投入監獄。受其影響,青少年時期的袁見齊思想民主,立志報效國家,走科學救國的道路。
袁見齊對自然科學興趣廣泛。酷愛讀書,文學功底深厚,歷史知識豐富。國小時期的演講會、中學時代自編油印小刊物的經歷都使他終生受益。40年代曾以親身經歷為素材撰寫了題為《新疆雜記》的系列文章(連載於《鹽務月報》)。

人物評價

袁見齊是中國鹽類礦床地質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陸相成鉀理論與高山深盆成鹽模式的建立者。他的學術思想和他對鹽礦資源勘探開發的重要貢獻,使他在國內外地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袁見齊一生獻身於中國的地質科學和教育事業。(鹹陽市科學技術協會評)
袁見齊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勤奮努力,精益求精,是一位學識淵博、平易近人、深受學生愛戴的教師,也是一位嚴格要求,具有嚴謹科學作風的導師,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大家都稱讚他是一位為人謙和、待人誠懇的長者。(九三學社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