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介紹
道教在各國都有各種的種類,而道教發展也越來越多樣化,
道教和儒教一樣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崇拜多神,追求得成仙,濟世人。她不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對現代人類的生活也非常的有意義。
綜觀
道教發展的歷史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南北朝時期,
道教得到帝王貴族統治者的支持,躋身社會上層,這是它的第一個發展時期。唐朝皇族與老子攀親,自稱李耳之後裔,政治上給予扶持,大力推行
道教,這是第二個發展時期。北宋真宗開始,用
道教麻痹人民陶醉自己,藉以掩蓋北方強鄰壓境造成的恥辱,這是道教發展的第三個時期。明代中期,帝王迷信
道教,妄圖成仙,道教受到重視,並干預政治,參加政府內部的權力爭奪,這是道教發展的第四個時期。
中國
道教史道的內容極其複雜,上自
老莊的高尚思想,下至
房中術,都可以用這個名詞來包括它們,可分為思想方面和道與宗教方面的道。現在名思想方面的道為道家,宗教方面的道為
道教。宗教方面的
道教包括方術符讖在裡面,思想方面的道家,就飲食易陰陽五行的玄理。道家的思想可以看為中國民族偉大的產物。這思想自與
佛教打交涉以後,結果做成方術及宗教方面的道教。
南北朝以後,五代統治者基本上都重視
儒釋道三教,只是各個皇帝對每個教的喜愛、信奉程度有差異,有的更重視
佛教,有的更重視
道教。在尊奉的同時,統治者也加強了對佛道
二教的控制。唐宋時期,
道教受到統治階級的推崇而得到進一步發展,形成了多種流派,元以後逐步形成全真派和
正一派兩大流派。明代
道教走向衰落,對統治階級的影響遠遜於唐宋時期。
到了清代,皇室尊崇藏傳
佛教,對
道教採取嚴厲限制的方針,
道教更加衰落,活動主要在民間。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
道教亦受到帝國主義的壓迫和西方思想的衝擊。
道教進一步衰敗,在中國五大宗教中降為教團勢力和政治影響最弱的一個。許多道士文化素質低下,宗教知識缺乏。
道教組織鬆散,各地聯繫和團結不夠緊密。但仍有一批道士潛心修煉,著書立說,課徒
傳戒,使道教法脈得以延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在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時期,
道教界配合上地改革,開展了宗教制度民主改革運動。經過民主改革,中國
道教徒加強了聯繫和團結,在瀋陽太清官方丈岳崇岱道長的倡儀和政府的支持之下,1957年4月於北京召開了道教界第一次全國代表會議,成立了
中國道教協會,由岳崇岱任第一屆理事會會長。中國
道教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孕育過程
道教與其它的宗教一樣,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有其發生,發展的過程。早期教派並非經由同一途徑,在同一地區和同一時期形成的,並且在很長時間內沒有一個統一的穩定的教團組織,因而中國
道教史的上限極不易認定。在早期存在有
符錄派與
丹鼎派,但其誕生過程相當複雜。
丹鼎派注重清修煉養,又有內丹與外丹之分,其前身就是神仙方術和養生氣功學,它是由戰國時期發展而來的。東漢後期出現的
太平經與
周易參同契開始形成早期
道教理論,卻無相應的
道教組織。魏晉時期的內
丹經黃庭經和外丹經抱朴子。內篇儘管社會影響較大,其社會組織力量依然弱小。老子與
莊子也成為道教產生的另一個重要源頭。由此可見,中國
道教產生的過程是多源的,多渠道的和逐漸靠攏而成的。各教派之間互有影響,但基本上又是獨立發展,時間上前後相錯,並無統一的具體創教時間可言。教名與教徒也沒有統一的稱呼,
道教一詞道見於老子想而注。依此可見
道教的產生可以由
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而注三書看成道教活動和道教實體出現的標誌。
道教為了取得上層統治階層的信賴的支持,也盡力滿足他們的需要。自南北朝以來,形成世襲的特權階層,他們總希望長期活下去,即使不能永生,也想長壽。道教為了迎合他們的精神生活和肉體生活的需求,向他們推銷養生,服食,煉丹,房中等宗教內容。道教外丹教法在南北朝隨唐盛行不衰,即得力於上層貴族特權階層的信奉和支持。煉丹要耗資財,費人力,窮人不敢問津,中產人家也辦不到,只有特權皆大貴族對此有興趣。晉室東渡以後,文化思想與政治局面,相互自為因果。社會不安與思想散漫,連百餘年之久。外有
佛教文化源源輸入,所以無統一信仰某一宗教的習慣,內有道士神仙思想的普遍發展,促使中國文化中儒,兩家學術的再度混合,使新興的宗教
道教逐步定型。擴展到北朝社會,在政治上開始道,佛兩教的互爭雄長,彼此爭取宮廷及士大夫們的信仰以推行其教化,而促使此種情況成為表面化,一變
兩晉以來各派道士的各自為政,號召團結群力而成為教爭的力量,應推北魏時代最為熱烈。此時領導
道教運動的人物,當然以北魏朝的天師
寇謙之為其中堅分子,今綜合《魏書 釋老志》,道教《
神仙傳》,及中國
佛教史傳等的記述,簡介寇謙之建立道教,與道,佛兩教的紛爭事實。
起源來歷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而得名。它認為,經過一定的修煉,人可以得道成仙。以此信念為核心。
道教尊老子為教祖,奉《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它是在中國
敬天祭祖的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以道家為主要思想淵源,吸收
陰陽家,
墨家,儒家(包括讖緯學),
法家等諸家思想,沿著
方仙道,
黃老道的基本思想理路和修持途徑,而逐漸形成的。
第一來源於古代宗教和民間巫術
第四來源於儒學與陰陽五行思想
第五來源於古代醫學與體育衛生知識
道教的歷史淵源誕生於漢末,它是漢代社會的產物,是漢代思想文化的組成部分,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在漢武帝時期直接推動了
丹鼎派的形成。另外
佛教的傳入與興盛對
道教的產生有刺激和推動作用。
正式誕生
道教的歷史淵源誕生於漢末,它是漢代社會的產物,是漢代思想文化的組成部分,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在漢武帝時期直接推動了
丹鼎派的形成。另外佛教的傳入與興盛對道教的產生有刺激和推動作用。
《太平經》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
道教經典。它的主要思想就是:1、神秘的氣化學說,2、三名同心的調和論。即主張君,臣,民直協調共處。3、陰陽五行的災異說。4、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統。<<太平經>>的神仙系統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它具有兩個神學系統:即天地陰陽系統與神仙系統。這兩者是平行關係,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凶,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
《周易參同契》是道教
丹鼎派最早理論著作。其中心思想是運用提示的陰陽之道,參合黃老自然之理,講述爐火煉丹之事,基本上是一部外丹經。其文字古奧難懂,其真義令人不易捉摸。
<<老子想而注>>是進一步了解五斗米
道教義和理論的重要資料。五斗米道與
太平道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它非但沒有遭到太平道那樣的悲劇,反而在演變為
天師道以後,成為
道教的正宗。
道是可以說的,但說出來了,就不是那恆常的“道”。 名是可以表白的,但表白出來了,就不是那恆常的“名”。在還沒有表白前,那個無分別的狀態是天地的本源;既有了表白,這個分別了的狀態,是萬物生長的母親。回到恆常而無分別的狀態,便可以觀看到道體的奧妙。經由恆常而現出分別的跡向,便可以觀看到道體的表現。無分別的狀態,有分別的跡向,兩者都出於恆常的道體;但在表白上,名稱卻是不同的。就這樣的不同而在意義上相同,我們說它叫做“
玄同”。“
玄同”是說在生命的玄遠之源是相通的,這便是“道”;“道”是萬有一切所依歸及開啟的奧秘之門。
魏晉時期
魏晉之際的傳播與分化
魏晉
天師道在北方的傳播與曹操對民間
道教的鎮壓與五斗米道北遷有極大關係。曹操對於信奉
太平道的黃巾軍採用武力鎮壓與招降並舉。後又因
太平道領導
張魯投降,五斗米道的上層人物遷入北方居住,漢中的大批信奉五斗米道的民眾也隨之遷入北方,促成了五斗米道由巴蜀向北方傳播。
隨著魏晉統治者對民間宗教活動有極大的戒心以及對宗教活動的禁止,五斗米道在
道教律令上以及規章制度上極不完善,組織渙散,號令不一,其發展處於停滯。但是在其巴蜀地區及
江南地區部分民間
道教組織卻在形成發展傳播中。如
陳瑞領導的巴蜀
天師道團,江東的
於君道,
帛家道,
李家道等。另外魏晉之際一些神仙方士的活動這些都促成了
道教的傳播與分化過程。
葛洪與魏晉丹鼎道派
中國
道教史葛洪,字稚川,號抱朴子。生於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三十五歲時完成
抱朴子內篇及外篇兩部文章。內篇論述神仙藥方,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的
仙道學說,外篇論述人間得失,世事經國治世儒術等。其師承關係為:
左慈-
葛玄-
鄭隱-葛洪。其主要觀點就是神仙是存在的,凡人可以通過學仙修道成為神仙而
長生不死。強調人人後天學仙修道的主觀動努力即立志,明師,勤求。
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指出行氣在在生氣之時,即從半夜以至日中的六個時。一天中的另六個時辰是
死氣之時,在死氣之時行氣無益。練習時要循序漸進,開始時以鼻吸氣,以
口微吐,做到吸多吐少,還要吸吐無聲達到自己的耳朵聽不見,鴻毛放在鼻口之上而不動,要儘量延長吸氣後到開始吐氣的時間。初學的人心中暗數到一百二十,再微微吐出,漸漸練習到能數一千或更長。最後達到能不以鼻口噓收,如在胞胎之中,就算掌握了胎息之法。
另記述守玄一之法可以分形,即分身術。一人可以分身出現數十個本身形象。這種分形之道又叫鏡道。分形術可以通神,自見其身中
三魂七魄,還可接見天靈
地祗,驅役山河之神。
另外葛江師授奇寶即:三皇內文為符道之書之首,它與
五嶽真形圖是最重要的符咒之書。三皇內文可以禁辟惡鬼,疫氣,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等。可以召見司命司危五嶽之君。
五嶽真形圖是一種作為符咒使用的平面山嶽示意圖。後來變成純粹的符咒。
葛洪的《抱朴子·內篇》的問世,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他站在上層
道教的立場對早期道教所做的歷史總結。充實了
道教理論,他對後世的道教影響很大。成熟了
丹鼎派,也標誌了早期
道教的終結。
東晉南朝的變革與發展
中國
道教史在
道教史上,東晉南北朝是一段重要的轉折時期,在這個時期,
道教由於門閥族階級的改造,經歷了一番重大的變革,從早期原始幼稚的五斗米道發展演變為完備成熟的宗教,從主要傳播於民間的道團上升為官方承認的正統宗教,當時中國的南方,是
道教發生變革的主要地區。
東晉以來,佛道二教興盛,需要有大批的新的經典傳播其教義。
佛教的經典可以向印度求取,而
道教只能改造
前代的書籍以及供鑒佛教的經文了。東晉以後新的出的道經以
三皇經,
靈寶經,上清經這三組道經最為重要。即三洞真經。
三皇經在唐代受到官方禁止,現已失傳。在
道藏傷字號洞神八帝妙精經中保留了不少
三皇經的道法,其中共有最上乘的九十二枚符咒,這些符文代表某些天神
地祗,仙官天將,五嶽四瀆之君,魂魄邪精的隱諱姓字。修道者得之如按法書吞服或佩帶,便可以召神靈役鬼怪。可謂學習道法符咒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五嶽真形圖是一類似印章的圖版道士佩之,百神群靈奉親迎。
靈寶經也是由葛氏家族傳播的一組
道經。其中靈寶五符序三卷收錄於道藏水字號。內容為養生求仙之書。上卷為
存思服氣之術,中卷為服食草木藥方,下羊為佩帶或吞服之符錄以及成仙之法。
總而言之,以五行思想為基礎的來構造
道教修煉方術,是上述東晉靈寶諸經共同的特點。因而形成了
靈寶派,注重齋戒科教,勸善度人,是靈寶派的兩個顯著特點。這一派的形成與南朝了陸靜修,
宋文明等道士有密切關係。
上清經是東晉中期以後出現的一組重要的
道教經典。上清經的問世及傳布,在
道教內部開創了一個新的派別-茅山上清派,
陶弘景成為南朝上清派的代表人物。在現存上清經中,諸如金丹服食,導引行氣,佩符投簡,
遁甲隱景,踏罡布斗,高奔日月,餐吸雲霞,歌誦禮讚,召神伏魔,禁制虎狼等等道術應有盡有,而尤生守一之功法。
大洞真經三十九章雌一玉檢五老寶經太上素靈洞玄大有妙經被稱為道者三奇。其內容為心中存想神至面前的
存思之術最有特點即
存神鍊形之術。當今搞符咒術的必須學會存想之術。說明人體中有五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志,腎藏精,五藏盡傷則五神離去,現
正統道藏洞真部所收錄的大洞玉經為南宋茅山傳本。
陸靜修生於公元406年,為晉安帝二年。他是南宋前期著名的道士。為了適應當時門閥士族階級的需要,對江南
天師道組織進行整頓並與神仙道教融合,成為南朝道教的一代宗師。也成為奉持三洞經典為特徵的
新道教的大師。建立完善了道教
齋醮儀式。他首先創立了在
道教史上有深遠影響的道教典籍的分類方法。即將道書分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輔(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七大部類。
三洞四輔不僅是一種道書分類法,同時也包含著區分道經品級高低和排列道士階級次序的意思。如修
太清法僅能成仙,修靈寶者可以成真,修上清者可以成聖。
陶弘景生於公元456年。歷經南朝的宋,齊,梁三個朝代。在當時稱其為
山中宰相,道門學者。南朝時期的達官顯貴紛紛拜於其門下,足見當時之顯赫地位。
陶弘景在實際研究操作中嚴謹地將養生術,
煉丹術,醫藥學用之於實踐,為
道教上清派的最後形成奠定了基礎。他將茅山(今江蘇南部原句曲山)建成
道教上清派的基地與中心。所以上清派在後來也被稱作茅山宗。奉
魏夫人或
楊曦為第一代宗師,以
上清大洞真經為本門正傳,供奉
元始天尊為最高神,同時也研習靈寶,三皇及
天師道經及法錄。茅山派的形成標誌著自
葛洪以來江南士族
道教徒以神仙道教改造舊
天師道團,創立官方化的正統道教的完成。
陶弘景還完善創立了
道教的神仙體系,為神仙排定座次。形成三位一估的
三清尊神神說。即
玉清元始天尊說上清經;上清
靈寶天尊說
靈寶經;
太清道德尊說
三皇經。在這一時期內
道教又引進了地獄的概念。北方癸地有
羅酆山,有六座鬼神宮府。
陶弘景將錯綜複雜的神仙系統統一歸納,集成一本
真靈位業圖。將
道教出現的近七百名神靈的名諱稱以圖譜的形式一一列出。其目的在於使修道者明白:超現實的仙真鬼神世界裡也有明確的等級秩序。
在這一時期,道教與
佛教與儒教三教鼎立,為了擴大各自的社會影響,爭奪作為正宗思想文化的地位,儒、道與佛教之間的矛盾鬥爭愈來激化,三方展開的
唇槍舌戰與辨論。儘管這樣,但三方又總是能夠彼此調和的原因在於三者都可以為封建
士大夫所接受,能夠被士大夫們兼容並舉。
綜上所述,東晉南北朝的
道教變革,從
葛洪到
陶弘景,基本上告一段落。
道教經過這一時期的改造,已經有了較為完備的教義理論和經典文獻,建立完善了自身的
科戒儀式和相對統一的教會組織,豐富發展了修煉方術,形成了獨特的神仙信仰體系,並擴大了在統治階級和普通民眾中的影響,完成了從
民間宗教向官方正統宗教的演變過程。在西晉以後,在少數民族統治的十六國北朝境內,也出現了道教改造舊
天師道的事件,形成了
寇謙之新天師道和
樓觀道派。
隋唐時期
綜和要述
重玄哲學與政治
魏晉以來不大受
道教重視的
老莊著作,列入道藏太玄部首經,成為唐代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道經。
道教在唐代建立起了相當系統化的
道教哲學體系。重玄之道即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道性是指眾生稟賦於道或
道同一的不變之性。眾生即是道,道中有眾生,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在唐代崇奉
道教,即有政治上的利用,也有帝王個人的信仰,但仍舊以政治利用為主.
其一是利用
道教神靈來製造皇權神授論,以達到神化皇權和帝王的目的。
其二是利用
道教的一些法術來佐國濟民,其實質是利用宗教來達到安定社會的目的。
自南北朝以來,魏武帝崇道抑佛,梁武帝尊佛崇道,周武帝毀佛抑道,
隋文帝先佛後道,唐初是崇道抑佛。
武則天是先佛後道,唐玄宗崇道抑佛這些當時的大事主要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和當時的政治鬥爭有密切的關係。唐玄宗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崇奉
道教的皇帝。在他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中,自始至終的崇奉
道教,從而把道教推向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
心性論的形成
唐代前期,
道教在理論建樹的總體與精深方面,有不足之處,常處於
佛教下風。此時,
道教中的博學之士以
中華文化中的道家
老莊之學為本位,吸取儒佛字中的義理精華,加以融會貫通,對自然宇宙,社會人生等方面的哲理問題提出了諸多新解釋與新觀念,形成新的道教義理之學。成玄英的
道教重玄思想即其代表。探討成玄英的重玄學說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師承於江東重玄諸家而加以深化完善的玄與又玄說,二是獨得於魏晉
郭象之玄學思想而加以改造提出的
道教自身的自然
獨化說,三是深化
道教哲學理論的道性與
真性說。
成玄英的重玄思想其核心即是關於玄與又玄的學說。其內容為:道本無名無形,不可言說,然而無名為天地之始,有名為萬物之母,無之與有,雖然名稱不同,但同為大道所出。故道的這種深奧玄遠的狀態稱作玄。如果能夠悟解道的這種深奧玄義,也就打開了認識天下萬物的心智的關鍵。成玄英的
真性說實際表明了這樣一條邏輯思信維路向:即道之本性是自然清靜的,修道眾生也同萬物一樣,稟賦道性而自然化生,因此眾生之本性也應是
清靜無為的,然而眾生
賦性成形以後,由於外物的誘惑和干擾,則漸漸耽於物慾。心識迷亂,喪失本性。解救的唯一辦法就是靜心修道,摒棄物象之干擾,體悟萬法雖動不動,而歸根復命,靜於
真性,以達
長生久視之道。
李榮是繼成玄英之後又一個在重玄思想領域內有獨到學術研究和貢獻的道士。他著有《老子注》現已失傳。他認為至真之道是虛極之理,無聲無色,無形無名,即不能用語言表達也不能和心靈來認識。然而它卻能包容一切事物,彌羅整個宇宙。既然世俗的正面認識方式不足以表達真道的存在。那末只能從反面的否定方式來以體認。真道作為實體,不生不滅,從時間上講是不常不怕斷,從空間上講是無象無形,從運動變化來說不盛不衰,無所相待,絕對長存。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實體、時空與運動變化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基本條件,而道排除了所有這些條件,沒有任何東西可與它相對,因此,這樣的真道其性質是一種無條件的絕對的
精神實體。
李榮將道解為虛極之理是他在
道教義理方面的一個重要貢獻。
司馬承禎(公元647-735)號
白雲子,他的
道教哲學思想可歸納為:1、道本元氣論:就是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2、注重生命科學與養身健體修煉。他又將
道教的心法修煉分成敬信、繼緣、收心、簡事、真觀、
泰定、得道七個步驟來完成.。
唐代道教的經戒傳授
道教派別多種,每派中法師品位都有高低之分。所以傳授的經文也不同。一般地講教外人士多稱在俗弟子,尊奉
正一教後可成為清信弟子,清真弟子,正式入道可稱為正一道士,由正一道士再晉升洞神派三皇弟子,無上洞神法師;然後再成為
高玄派高玄弟子太上高玄法師;再遷為界玄派升玄內教弟子,升玄法師;再上一級成為洞玄法師,洞真法師,三洞法師,大洞法師。只有得到洞真法師尊號後,不管原屬於何派,均可再受大戒,登上
道教的最高一級法師的職位。
唐代道教的法籙傳授
籙通常是指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施行法術的牒文。它是
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所以,
道教中又稱為法籙,法籙文牒中一般必有相關的符圖,
道教經典中有時又統稱
符籙。
道教法師們認為籙文是由
道氣演衍的文字,是太上老君的靈文,九天眾聖的法言。因此,符圖的繪製採用象徵雲霞煙霧的篆體,文中排列眾多天仙
地祗名號,要求受籙道士熟讀背誦,成為做法事的
憑仗。籙文實際上開創於張道陵。隋唐以來,道士推崇符咒術,他們堅信奉受太上所傳的法籙,背誦籙文中的天官功曹姓名,自然界的一切均受治於我,天神保我,吏兵護我,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擾,在道門內將符員視為瑰寶.並制定了嚴格的授受規則、程式。唐代三洞法籙分屬於洞神、洞玄、洞真、三洞之間有高低之分但沒有門戶隔閡。
正一盟威法籙:它是南北朝以來正一天師門下法籙的總匯集。它又稱做太上三五正一
盟威寶籙。太為最大最高者,上是指太上老君,三者指天地人三才,五者為
黃中總數,元精固守。正一法籙始自張道陵,經南北朝
寇謙之,
陸修靜的整理使法籙適用於
道教各派的傳薪,
齋醮活動。
太上正一仙官七十五將軍籙-為陽籙授予男子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三元將軍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天九鳳破穢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步星罡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百鬼召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考召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斬千鬼萬神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太玄四部禁氣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天靈赤官斬邪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章畢印籙
一與全真,認為全真獨為自己,而正一可以有利於人倫,厚風俗,即已表現出對正一與全真的不同態度。明代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商品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表現在宗教上,就是人們對宗教的信仰追求發生了改變,不再注意那些空泛的說教和虛妄的
神仙世界,而是希望能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於
道教來說,符咒禁忌,去病禳災,祈晴止雨,養生送死,以及觀風望氣,相卜降乩之類,都成了人們信仰需求的熱門貨。
佛教與道教一樣,為了滿足帝王與與眾的需求,佛教與道教二教已基本合流了。趨於民間化和世俗化。並與明代社會生活和民間風俗發生更密切的聯繫。是明代
道教的主要特點。
兩宋時期
宋朝道教的發展
在北方十六國像
張忠、
王嘉以
清虛守志,修道養生為宗旨,隱居山林,招合徒眾的鬆散
道教集團很多。這對於
寇謙之(公元365-448年)改革
天師道的影響很大。他以著作<<老君音誦誡經>>(現僅存一卷收錄於道藏力字號)宣布革除舊五斗米道的一些落後的道法。他以儒家禮法來清整
道教組織。反對濫傳
房中術及反對亂傳服食仙方,而特彆強調要以
齋功為養生求仙之本。其後他又著有<<錄圖真經>>,這部書不僅是一部改革
道教的經典也是一部圖讖式的神書。在完成了
道教改革之後,
寇謙之已經準備下山投奔封建統治者,實現佐國扶命,為帝王師的願望,以使
道教成為官方的正統宗教。由於
天師道經過其變革後,適合了鮮卑統治者與漢族門閥地主的需要,加之
寇謙之善於鑽營與地位顯赫的貴族
崔浩得到寵信,終於得到了官方的正式承認和支持,在北魏大興起來。
北魏初期,
佛教與
道教同時發展壯大,但由於北魏太武帝即位之初,聽信
寇謙之與崔浩之言,又加之隨著北魏
統一戰爭的進展,新征服的關中都是佛教興盛之地,僧侶地主交通官府,妨礙國家政令統一,甚至有參與叛亂可能,這些都促成了太武帝決心鎮壓佛教勢力的原因。公元444年正月,太武帝詔令滅佛,殺盡佛門弟子。同年九月發生了誅殺
高僧玄高事件。後由於
崔浩失政被誅殺,
寇謙之死去,至公元548年,北魏分裂後,道教與
佛教在論較中失敗,北齊政權誅滅道教,提倡佛教,從此
新天師道團消亡了,於隋唐時期流行的道教宗派,主要是南方的上清派及北朝後期興起於關中的
樓觀道了。
樓觀道以陝西終南山下的樓觀為中心,傳播於
關中地區。在
北魏孝文帝時起以梁諶,
王嘉、
王道義、陳寶熾、
李順興等為代表正式形成
樓觀派。此派受到南方上清派的影響頗深。在其興盛發展過程中,陳寶熾、
韋節、
王延、嚴達等著名道士起了重要作用。在唐朝時期,
樓觀道成為與上清派同樣的待遇的御用
道教流派,具有融合南北方特點的道教。在學術上形成了注重實用而不尚義理辨析的特點。
樓觀派雖然受到南方上清派的影響較深,但在神話老子方面卻繼承了北方
天師道的傳統。在
佛教、
儒教、
道教三者的關係上,辨論空前激烈。雖然經歷了
道教被廢除,但是道教在這一時期基本上奠定了成為封建上層建築與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唐宋之際神仙思想的演變
修道成仙是
道教修煉的根本目的。也是
道教宗教觀念的核心。
道教神仙思想的變遷同樣反映著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演變。唐代安史之亂至北宋初年,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動亂時期,造成了
道教內容的改變和道士成份的改變。此時奉道求神仙的人大致有這樣幾類:一是隱於山中,不求聞達,如唐初的
潘師正。二是精究方術,
全性保真,或煉丹合藥,如
劉商(為
中山靖王之後)。三是身情異術,逃於
形骸,和光混俗,隱於市井的,如
孫登。唐未五代的社會動亂,給修道之人的隊伍中又增添了兩類人:其中一類是仕途無望,歸隱山林,到
道教中找寄託。有的是辭官不做,逃於世外,這類人有
羅隱之、
鄭雲叟等。另外一類人專修
道教之方術之人,以求在亂世中或生存自保,或救助貧弱。詳情查看太平廣記
江淮異人錄等。唐末五代所出現的這兩類追求
道教的人物,而又對後來影響最大的一個代表就是被傳為神仙的
呂洞賓。唐末五代以後人們對
道教的追求則較多的帶有實用目的,內儒外道的道士無形中使
道教滲入了更多的儒家思想。這種結果造成的影響,為
南宋道教全真派的形成準備了條件。其神仙思想就是:神仙可成的思想發生動搖。第二是神仙的出世與神仙的救世變成神仙不高高在開界,神仙可下世救民於苦難.這也影響到了
道教金丹思想向內丹思想轉化的過程。在
全真教里神仙已不再是遠離世外超出凡間的了,而是可以變化升舉,長生永駐的幻人物了。神仙的神奇色彩少了,人性的色彩多了。
三教合一是唐宋時代宗教思想發展的總趨勢,這種思想也同樣表現在宋代形成的
呂洞賓信仰中。由於
呂洞賓信仰在宋代的廣泛影響,宋代形成的全真教南北宗都把其信仰吸收到自己的教派來。全真教南宗創始人
張伯端,北宗創始人
王重陽,建立起他們與
呂洞賓的師承關係來。
內丹術全讓全真派占去,
正一派只餘下傳統的鬼神崇拜與符咒之方術了.這一時期也出現的
八仙的傳說。
道教神仙思想的演變,事實上是一種自我更新。宋代
全真教的出現正是這一更新的結果,全真教能建立
道教叢林,使道教開始有了統一教團組織和明確的傳法世系,元代以後道教基本被劃為正一與全真兩大派。從此也就結束了
前代道教散亂蕪雜的存在方式。
明清時期
明清道教的兩大派
西遊記元代以來,
道教諸派逐漸會歸於正一與全真二大派,據1927年北京白雲觀《諸真宗派總簿》記載,當時全國道門有八十六個道派,就嚴格意義來說,實際道派也是不足20個派別。其實質就是屬於正一及全真派。明代正一道士中留下有著述對其教義有闡發者,只有明初的張於初與趙宜真兩人。其思想內容就是第一申明道統源流,上攀先秦道家,第二就是強調性命雙修,內煉為本。第三就是道釋儒三教同源,儒道融合的性命說。第四就是以內煉為本的
齋醮道法說。第五就是繼承
全真教風,清整戒律
清規。
在道書的結集與明代道藏的編輯中,《道藏》是匯集
道教典籍的一部大叢書,明成祖四年(1406年),由四十三代天師
張宇初編修《道藏》,後由其弟子
張宇清繼續編整。至
正統十年(1445年)刊成。稱為《正統道藏》。共5305卷,以三洞,四輔分類,用千字文為函目。從“天”字至“英”字,共480函。1607年五十代天師張國祥補充編校《續道藏》,共180卷,不分類,由“杜”字至“纓”字,共32函。明刻《道藏》藏於北京萬壽宮,到了清代,經板已有殘缺。至八國聯軍入北京,正續《道藏》經板被焚。20世紀20年代涵芬樓借北京白雲觀所藏正續《道藏》改為線裝小本,70年代台灣又根椐涵芬樓影印本縮印為精裝六十冊。80年代日本中文
出版社影印為16開本30冊,1988年由
文物出版社、
上海書店、
天津古籍出版社三家又縮印為十六開36冊。使道藏流傳於世。
明代
全真教的發展尤以永樂年間的道士
張三豐為重要代表。成為
呂洞賓之後的最富盛名的“活神仙”,逐漸形成了武當派,其內丹學說從宇宙生成探究人生命之源,其發揮前人之說,
頗有獨到之處。
張三豐有《無根樹》道情二十四首影響最大。後其派分支為自然派、三豐派、日新派、蓬萊派等八支門派。全真諸派中呈中興之象者唯有
龍門派,以龍門派律宗第七代律師王常月為中興之祖。滲入民間的
道教觀念和儒佛通俗說教通融在一起表現於出現了大量的
俗文學作品,如著名的《西遊記》,《封神演義》等。明清以來,由於正統的佛二教教團腐化衰退,及其它複雜的社會原因,種種
民間宗教興起,盛傳於下層社會,但其內容也多攝取佛道儒
三教。如
黃天教,紅陽教,
八卦教,羅祖教,
三一教,混
元教,
聞香教,西在乘教,龍天門教,圓頓教,收元教等。這些教派脫離了佛道兩教的範疇,各自有各自的勢力範圍。形成了一種奇特的歷史現象。
道教衰落了,但是道教的影響不僅沒有消失,反而以新的形式在
民間宗教世界重新煥發出來,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道教修煉內丹的理論與實踐。
道教作為一種產生並適應中國封建社會的
宗教文化,以過漫長的發展歷程,至清末,已隨封建社會的末運而衰微。在現代文明衝擊下,
道教的宗教觀念,在社會生活中的影響日益縮小,但作為一種歷史最長的社會意識形態,作為教義宗旨頗具獨特性。可謂集中華民族傳統宗教觀念大成的中國本位宗教,它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
道教的全面研究,在國內與國外,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興旺景像,道教文化將來的命運只會是揚棄,而不是全盤摒棄。
民國時期
鴉片戰爭以後,道教發展每況愈下,宮觀、道士數量急劇減少。而且由於統治者對道教重視程度的降低,迫使道教向民間發展,許多研究者認為
義和團運動就是這種情況的反映。此外,
廟會活動熱烈。
台灣日據時期末,很多民眾信奉道教以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場,因此道教備受打壓,道教宮觀屢遭損毀,必須兼供佛像或民間神祇才能得以保全。這種混雜現象延續至今。
共和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