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派簡介,流行地域,創始人物,配神簡介,民間宗教,建教歷史,九序心法,學術問題,傳播歷程,教派研究,海外影響,清末民國,修復教祠,重印著作,編纂讀本,賑濟會,修訂教儀,入教儀式,
教派簡介
三一教,亦名夏教,以“道釋歸儒,儒歸孔子”為教旨。
三一教的創立者為明代莆田人、哲學家
林兆恩(1517—1598年),他倡教授徒始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大約至十七世紀中葉,“三一教”始逐漸發展完備。
流行地域
三一教是地方性的民間宗教,它最初流行於莆仙方言區,即莆田、仙遊兩縣境內以及惠安縣北部、
福清縣南部地方,全盛時曾流行福建、江西、浙江、湖北、安徽、南京、北京、河南、陝西、山東等地。近代隨著海外移民的足跡,流行於東南亞及我國的台灣省,並輾轉傳入歐美。現海內外擁有信徒近30萬人。在日本、德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美國等研究哲學的學者對三一教很感興趣,對其進行廣泛而深入研究。
創始人物
林兆恩(1517-1598)字懋勛,號
龍江,又號子穀子,晚年門徒稱為夏午尼氏、三教先生、三一教主。莆田縣城內赤柱巷(今荔城區英龍街赤柱巷)人。林富孫。正德十二年(1517)正月十四日生。三一教創始人。嘉靖十三年(1534),兆恩補邑弟子員,入縣學。嘉靖二十五年(1546)鄉試不第,遂摒棄科名,致力於心身性命之學。久之,心有所悟,以為
儒、
道、
釋“其教雖三,其道則一”,於是創立“三教合一”學說。卓晚春,字上洋,自號無山子,亦號上陽子,又號上洋子,人呼為小仙,道號圓光祖師。莆田人。明道士,書畫家,善草書,善畫葡萄。
配神簡介
三一教祠中的“四配”盧文輝、林至敬、張洪都、朱逢時四大門徒。
盧文輝(1563-1617)字延征,道號性如,又號子覺子。莆田縣(今涵江區)盧峰人。弱冠補郡子員,初習儒業,後追隨“三一教主”林兆恩之三教學說,深受林兆恩器重,為得意門徒,為三一教的傳播貢獻極大。奉師命,歷時10年,於萬曆初編成《林子本行實錄》即《林子三教正宗統論》36卷,自著《中一緒言》、《性靈詩集》,附於《正宗統論》之後,林兆恩評價曰“茲集刪定。頗得余心”。萬曆二十年(1592)林兆恩逝世,盧文輝從宗教立場繼承其遺產,在涵江青璜山創建瑤島祠,繼續傳教。另著有《夏心集》、《盧子要言》、《放生義文》、《龍華三會懺文》等。葬於延壽澄山(今涵江澄峰村境內),墓碑上刻:“三教嫡傳”,左邊“性如子”,右邊“盧先生”。三教門人尊稱為“夏心尼氏統承中一三教嫡傳大宗師”,簡稱“盧子”。為三一教祠中“四配”神第一配。
林至敬(1551-1618)道號坦樂,又號貞明子。莆田新安里鶻宿村(今秀嶼區忠門鎮岳秀村)人。明嘉靖三十年(1551)四月初四日生。父親是三教門人。幼年從塾師訓讀《四書》,清明道義,少時好為鄉人排憂解難。青年時,拜龍江學派大師林兆恩為師,謹守師訓,倡行三綱五常為日用、人孝出悌為實履、士農工商為常業,戒暴欽之酒、戒鬥氣之勇、戒淫邪之行,日搜已過,痛自懺悔,每天素食一餐。入龍江門下之後,至敬修習“立本”,以明人倫。繼之精研“入門”,以明心法。再繼之磨練“極則”,以體踐太虔。修習“九序”心法。師成後,遠回家鄉鶻宿村,開設學館,收徒講授,弘揚龍江教旨。時從學者甚多。嘉靖年問,侵寇入莆,大肆燒殺掠奪,民不聊生。與同門師兄弟盧文輝、張洪都、朱逢時,跟隨龍江宗師在莆田、仙遊一帶設館興學,宣揚九序心法,治病救傷,收埋遺骸。萬曆十八年(1590),在岳秀建三教祠。至敬隨龍江之後,在莆田、仙遊等地學館傳學授教達30餘年,世稱至敬為龍江親傳弟子,是門徒們敬重的專才之一。著有《丁戊本紀》、《卓午實義》上下集、《龍華別傳會語》上下集、《明夏集》等。萬曆四十六年(1618)在岳秀歸寂,墓葬在岳秀山。為三一教祠中四配神之一。在民間,至今還流傳著其諸多傳奇故事。
張洪都(?-1614)號翼林。莆田縣玉溪人。父張子升,燕京學官,為官正直,愛民如子。少工儒學,學識頗深,棄名學道,師從三一教主林龍江,求林子傳授心法,學習三教合一思想。在莆仙行醫,救治疾患,濟世為民。萬曆十三年(1585),和游思忠前往金陵倡教,翻刻林子諸集。萬曆二十年(1592)二月,主編《四書標摘正義》(後改名為《林子四書正義》共20冊)。另編著《林子本行實錄》、《林子本行紀略》、《心聖直指》等。萬曆二十一年(1593),同父親張子升一起在玉溪村倡建三一教祠。林子仙逝後,其“自棄產業,刻印書籍”,與朱真懶(號了玄,莆田水南人)倡教於江左、江右、南直隸等地。萬曆三十八年(1610),在北京順天府御河橋畔建三教祠。一生毀家紓難,四出傳教,深受民眾的敬仰。張洪都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在北京去世。卒後成為三一教祠四配神之一,也是三一教崇拜對象。
朱逢時(1538-?)字極峰,道號慧虛。荔城區黃石鎮井埔村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四月十六日生。幼年讀私塾,家道寒貧,秀才出身,拜讀林龍江的著作,受到啟迪,放棄舉子業,執贄拜林龍江為師。在莆田北高、埭頭一帶,一邊教書,一邊傳播三一教。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大舉侵犯興化,莆田縣受害最烈,百姓被害數以萬計,朱逢時奉林龍江先生之命,率領門徒,為死難百姓收屍掩埋,總計九十九墩。還帶領弟子為百姓治病,受到百姓的愛戴。與盧文輝、林至敬、張洪都等,緊跟林龍江先生,在莆田、仙遊及外地傳教。萬曆二十年(1592)在家鄉水南倡建三教祠(即太湖祠),著有《心海真經》1卷、《三教先生年譜》。正月十六在石城箕護拱手而歸。門人承其遺願,安葬在北高澄江村青嶼山,墓今存。朱逢時也是林龍江先生的四大高徒之一,是三一教祠四配神之一。
民間宗教
明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年),興化府(今莆田市)布衣林兆恩創立了一種宗教——名曰“三一教”。它有儒、道、釋
三教合一的思想體系,有自己的經典著作和教義,有自己的祖師和崇拜聖像,有自己相當嚴格的教規及其組織,有傳播經典義理和供奉聖像的場所——祠堂等,有信徒獨特的修道方式,還有教主的誕辰和逝世紀念日等。三一教具備全國性許多宗教的基本要素,不僅是興化(莆田)地區一種具有廣泛影響的民間宗教,而且在海內外也是有一定影響的一種宗教。
建教歷史
三一教自創立以來,已有450多年的歷史。
三一教是集中國傳統宗教儒、道、釋三教之精華,去三教之糟粕的新型宗教。它既不同於儒教,也不同於道、釋二教,更不是三教的總和,也不是宋儒的所謂“儒冠、道履、釋袈裟”的總體。林子主張“宗孔歸儒”思想反對道、釋者流的單純出世觀和修行法,他提出簡單易行的在家修行法,宣傳中國傳統的綱常禮教,勸人勤業行善,反對邪惡。林子教育弟子:“勿起邪心,勿為邪事,三教先生,教我如此。若不如此,便是心死,哀哉心死,孰若身死。住世百年,誰能不死,身死心生,方為不死。”因此,當時三一教風行於全國許多省、市的各個社會階層。
九序心法
林兆恩創立的修身煉性方法——“九序心法”在林兆恩思想和三一教發展演變中占著相當重要的地位。當時,瘟疫流行,他帶領門徒通過傳授“九序心法”為平民百姓治病,許多官吏,士大夫對此也很感興趣,按院朱光宇,開府劉思問,都憲劉勛等都登門求治病之方。更有朝廷高官、翰林致書請教法度。據說,總戒戚繼光碟機倭時,不幸患病,在榕城拜謁林兆恩,授以“九序心法”,不久就痊癒了。
林兆恩的一生除了愛國抗倭,濟民救難,創“九序心法”為民卻病健身等功績外,更重要的是他著書幾百萬言,創立三一教。他說:“為天下萬世斯道慮,一生富貴非所志矣。”《林子本行實錄》載:嘉靖三十八年,楚人何心尹抵莆謂林子曰:“昔儒、道、釋三大教門,孔子、老子、釋迦已做了,今只有三教合一,乃第一等事業,第一大教門也,茲又屬之先生。我即不能為三教弟子,願為三教執鞭焉。”
學術問題
那么,三一教是否也具備以上儒、道、釋三教的基本要素呢?專家學者認為,三一教也具備儒、道、釋三教的那些基本要素。
林國平教授經反覆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三一教是一種以陽明心學為基礎,以儒家的綱常人倫為立本,以道教的修身煉性為入門,以佛教的虛空為極則,以世間法與出世法一體化為立身處世的準則,以歸儒崇孔為宗旨的三教同歸於心的思想體系。可以說,林兆恩是古代中國
三教合一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僅繼承了我國歷史上三教合一的思想,而且對古代宗教進行改革,自己創立了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新的宗教。三一教的經典是《林子三教正宗統論》、《夏午真經》、《林子本行實錄》等著作。義理為修煉“心身性命”之學,以綱常道德為日用,以士農工商為常業,並推及人,勸人為善,修之於家,行之於天下。信教的目的是通過教門規戒修持,達到最高的精神境界,以修己度人,“勿起邪心,勿為邪事,勸善濟危,扶持正氣,愛國愛民”;修之於心,行之於用,立德、立功、立言。祖師爺是林兆恩(號龍江)。他逝世後,被門徒們神化,尊為“三一教主”、“夏午尼氏道統中一三教度世大宗師”。崇拜的聖像,除了林兆恩外,還有張三峰、卓晚春、
盧文輝、林至敬、朱逢時、張洪都、陳衷瑜、董史等。傳教的場所是三一教祠堂。最早的傳教士是卓晚春、盧文輝、林至敬、朱逢時、張洪都、陳標、王興、黃真懶等。他們之後,主要的傳教士者有陳衷瑜、董史等。明末清初以後,傳教士主要是各個祠堂中的總持師、掌教師、監視、護教等。修道的方式為在家修行,不提倡出家。但入教者首先必須履行入教儀式,就是由門徒介紹,經執教人認可,填寫啟文(自己的姓名、職業、日期等),在祠堂焚燒啟文後,才能成為門徒。然後,按照教規修持,學道、誦經、修煉“心身性命”之學,以“九序心法”練氣功養生。
為獲得生存與發展,三一教徒必須執行嚴格的戒律,自覺進行內外雙修。其戒律為:以三綱五常為日用;以入孝出悌為實履;以士農工商為常業;明義利之辨;戒飲過量之酒;戒鬥氣之勇;戒淫邪之行;日搜己過,痛自懺悔;每日素食一餐。從以上可以看出,三一教具備全國性宗教的一般特徵,也有許多與儒、道、釋相似的基本要素。因此,可以說,三一教也是一種宗教,而且是一種影響很大的民間宗教。創始人林兆恩先在興化府傳教,爾後,他親自和門徒先後到福州府、泉州府、延平府、漳州府,甚至到江西、浙江、江蘇,直至京師傳教,信徒數以萬計。
由於當時林兆恩反對道、釋者流的出世觀和修行法,提出了簡單易行的在家修行法,宣揚中國傳統的綱常禮教,勸人勤業行善,反對邪惡,要求教徒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同時,他還主張僧尼、道士均可婚嫁,都應從事生產勞動,不可信教廢業。因此,廣為民眾所信仰,入教受業者遍布城鄉許多地方。萬曆十二年(1584年)以後,三一教門徒還在興化、福州等地興建三教祠,作為傳教活動的場所。至崇禎十年(1634年),福建已有三教祠堂近40座。林兆恩去世後,莆田、仙遊城鄉也普遍建立三教祠,並奉祀林兆恩的聖像。福建上而延、建、汀、邵,下而晉、安、清、漳,皆有三教祠堂,以供林子的“遺貌”。
三傳弟子董史也說:“當代祠宇遍於寰區。”康熙十年(1671年),林子的侄孫林向哲說:“吾伯祖龍江先生之教,盛於往日吳、越、燕、齊、豫章之區……。今先生之祠遍天下,即一郡之內,巨麗巍煥,金碧玲瓏璀璨,雕縷繡梅,數里相望。”據史志記載,1949年,莆田縣境內有三一教祠堂523座,教徒11800多人。仙遊縣與莆田縣差不多。
傳播歷程
明末清初,三一教通過興化人及門徒漂洋過海經商和移民,傳播到我國的香港、澳門、台灣和東南亞等國家。港澳台和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國有三一教的祠、堂、書院、洞和宮等。新加坡著名的三一教祠堂有九鯉洞、瓊三堂、天性祠、興勝堂等。馬來西亞有三一教祠堂1000多座,其中較大的有吉隆坡三教堂、宗聖堂、宗賢堂、三聖堂等。祠堂內奉祀林龍江、張三峰、卓晚春、盧文輝、林至敬、朱慧虛、張洪都的神像,也有奉祀孔子、老子、釋迦牟尼的塑像。
近代(清末至民國以來),三一教還輾轉傳入歐美許多國家。現在,法國、德國、美國、俄羅斯等國,有研究三一教的專家學者。美國學者丁荷生曾多次來到莆田,調查考察三一教,撰寫了論文進行介紹。日本、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的專家學者,也有興趣進行學術研究,有的還成立了三一教的研究機構,發表了許多學術論文。尤其是日本,在國內許多文庫、院校藏有《林子全集》數百卷。學者鈴木清一郎,於1934年研究三一教在台灣的傳播情況,在他所著的《台灣舊慣習俗信仰》中作了介紹。當代學者間野潛龍酒井忠夫等的研究成果也相當突出,影響也較大。
林兆恩在傳播三一教的過程中,被其追隨者不斷神化,逐漸由原來的講學者、教書先生、慈善家、隱士演變為萬眾奉祀的宗教主。從明隆慶六年(1572年)起,就有信徒把林兆恩奉為神明;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浙江方士扶鸞畫
三教合一圖,詭稱:“近諸神朝天見玉皇天尊,所事者乃三教合一像,即今之三教先生也,可傳祀之。”從此林兆恩被稱為三一教主。三一教也開始由學術團體向宗教方面轉化。 林兆恩病逝後,三一教立即分裂為兩大派別,分別從各自立場繼承和發展了林兆恩在學術與宗教兩方面的理論遺產。一派從學術立場上繼承了
林兆恩的理論遺產。他們把林兆恩看作有成就的理學家,對三一教徒的宗教迷信活動公開予以抨擊。由於這一派恪守三一教的學術傳統,因此只是在知識界有些影響,清朝入關以後,便湮沒無聞了。另一派則從宗教立場繼承林兆恩的理論遺產。奉林兆恩為三一教主,尊三一教為“夏教”,進一步發展了三一教的宗教哲學和宗教倫理,完善了三一教的教規、教儀、教階制度。到明末清初,已經成為一個跨越福建、江蘇、浙江3省,並遠及北直的大教派。然而,在清朝嚴禁各種“
邪教”的專制政策下,三一教於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和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兩次遭到清政府的查禁。經過兩次打擊,三一教從興盛急劇走向衰微。福建以外的三一教均已泯滅,只有莆田、仙遊一帶的三一教得以潛伏下來,在民間秘密流傳。
19世紀中葉,清政府內外交困,無暇顧及各種“邪教”活動,於是在民間秘密流傳了100多年的三一教,在三一教傳人的努力下,於清末民初又在
莆田、仙遊一帶公開流行起來,並隨著海外移民而傳入我國台灣省和東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在當地華人世界傳播,至今不衰。
教派研究
而在我們國內,三一教的研究方興未艾。近20多年來,我國學者也開展三一教研究,較為突出的有中科院教授任繼愈、福師大教授劉蕙孫、博士生導師
林國平,他們先後在國家級刊物《宗教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國哲學史研究》上發表論文。
1992年,林國平教授還正式出版了專著《林兆恩與三一教》,比較全面地介紹了
三教合一思想的淵源、發展和嬗變過程。
1984年,中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任馬西沙博士及韓秉方教授專程來莆田,調研三一教情況,撰寫了《林兆恩三教合一思想與三一教》,發表在《世界宗教研究》上。
1987年,復旦大學哲學系部分師生前來莆田,專門調查三一教的情況,並撰寫《福建省莆田地區“三一教”情況調查》,發表在該校《崇教問題探索》刊物上。1989年,全國首屆
林兆恩學術討論會在莆田市召開,來自北京、天津、上海、福州、廈門、泉州、台灣和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專家學者100多人前來參加會議,會議收到論文80多篇。與會學者共同討論並交流了國內外研究三一教的成果,同時成立了“
林龍江研究會”。
1995年,莆田縣舉辦“林龍江民俗文化學術研討會”,市、縣20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
2000年6月,唐大潮教授也正式出版了《明清之際道教“
三教合一”思想論》一書,其中專題介紹了《林兆恩“三一教”的建立》。
2005年11月,金文亨先生撰寫了《莆田宗教信仰史稿》一書,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論著其中對
林兆恩的生平、著述、三一教的影響、傳播、勝跡、祠堂、文化研究等均有較為詳盡的描述。
海外影響
三一教不僅在國內一些地方流行,而且在十九世紀末隨著華人到海外謀生的浪潮,也傳到了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為部分華僑所信仰。解放前,晴山先生曾介紹說:“(南洋)雪蘭峨方面,如吉隆坡之十五枝石、巴都律、
巴生、巴生港口,各處皆有三教祠之設,或稱“宗孔”,或稱“儒興”。崇祀之者,多為莆仙二邑之鄉僑,其所奉神,為三一教主,亦稱三教先生。”1972年,西德漢堡大學教授傅吾康先生通過實地調查也撰文介紹了三一教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現狀,摘要如下:
傅吾康先生介紹說,在今天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都有很多的三教堂,這些三教堂與道教、佛教不同,不叫寺或觀,而稱為堂、祠、院、洞、宮等。在這些三教堂中除了供奉孔子、老子、釋迦牟尼外,更主要的還供奉著
三一教主林兆恩和
卓晚春、張三峰以及
盧文輝、林至敬、張洪都、朱逢時等神象。
在新加坡,最大的三教堂是九鯉洞,較小的是瓊三堂,其它的還有天書堂、天性祠、興勝堂等等。這些三教堂絕大多數由興化人興修,宗教活動也是由興化人主持的。極少數教堂源於
福州府的
福清縣和泉州府。
在馬來西亞的三教堂比新加坡更多,全國的三教堂可能超過一千座,僅在吉隆地區據統計就有一百二十座左右。這些教堂大多集中在興化人聚居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三教堂有宗賢堂、宗聖堂、玉山祠、三聖堂、三教堂、宗孔堂、珠興祠、
玉蘭堂、普仙書院、崇聖堂、殊光書院等等。
從這些教堂的碑匾紀年來看,最早的是珠興祠,建於1894年;其次是宗孔堂,建於1918年,大多數教堂建立於二戰以後,即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也修建了不少規模宏大的三教堂。這說明了三一教至遲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就傳入了東南亞地區,在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以後,迅速傳播開來,教徒數以萬計,影響相當大。
清末民國
修復教祠
清末民國時期,莆仙一帶相繼修復,還新建不少。如莆田涵江鯨山悟本堂原建於同治五年(1866)至民國三年從悟本堂派生出來的新建三教祠有20多座,民國五年增到30座以上。仙遊榜頭玉輝祠重建於清末,從這裡衍生的新建三教祠也有33座,據清末進士
張琴說:“今莆仙二邑,先生專祠數百,香火薪傳不絕”。旅瀘興化商人也建有一座名叫興安宗孔堂的三教祠堂。
重印著作
針對“代遷年久,印板既亡,真本罕見,傳抄不免遺錯”的問題,陳智達、梁普耀等人“力搜往籍,凡諸孤本,漸次印行”。清末重刊的有《林子三教正宗統論》、《夏午真經》、《夏午真經纂要》、《九序摘言內景圖》、《林子年譜》、《林子本行實錄》、《林子門賢實錄》等。民國時重刊的有《林子四書正義》、《卓午實義》、《陳子會規》、《明夏集》、《東山集草》、《三一教主本體經、四尼大宗師寶經》等等,今天能看到的三一教著作大多是清末民國時的重刊本。
編纂讀本
梁普耀等人認為三一教徒之所以出現“離經背道,敗教誣民”的現象,“揆厥由來,大抵皆不究經書之過也”。除有些人“不嫻文字”外,更重要是經書浩繁而深奧,望而生畏。因此,陳智達編輯《三教初學指南》梁普耀著《林子本體經釋略》對《林子本體經》加以詮釋。郭嗣周、林兆麟等編寫的《林子三教正宗易知錄》、《龍江、張、卓真人經史》等是極簡明通俗的著作。
賑濟會
民國初和十九年,莆田城廂
函三堂和涵江善經堂分別設立賑濟會,施米、施藥、施棺,賑濟貧苦民眾。施米:“調查極貧之戶素無不正行為者,每月施米5斤,國幣數元,此為常年救濟,年終施米不限人數,由貧民自由往領。”施藥:“貧民得病,由鄰右介紹,藥鋪付藥不給資,年終由堂付還。暑月施藥茶,聽人自由往取。”施棺:“貧民死亡由鄰右領棺木或葬費,其他臨時救濟。”福清尚陽祠也有類似的慈善活動,至今未曾間斷。
修訂教儀
由於三一教長期被取締,三一教的儀軌多殘缺不全,且不統一。陳智達、梁普耀、林兆麟等人著手整理修訂,把莆仙一帶的三一教儀軌統一起來,清末民國初主要有幾方面的內容。
入教儀式
悟本派規定,欲入教者須有奉教門人引證,經掌教師同意後,擇吉日於三教祠內舉行入教儀式,當空焚化《入教啟章》、《俗稱上小啟》男女各一式。後由主持入教儀式的掌教師面授艮背心法。還需交納贄儀八十一文,作為情禮相款之需。入教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持,再請求舉行“上大啟”儀式,焚化大啟後,總持師授以修道法名,按“普道妙·傳悟本宗,先天清靜自圓光,仁存至善常觀照,覺得真如萬法空”二十八字排列輩份,同時授予“周天心法”,並告之《周天旋轉乾坤秘訣》。
函三派的入門規則有六條:
“入門者以倫紀無虧、品行端正者,方為合格”。
“入門者須得同三人以上介紹,必經掌教認可,方得焚啟告天”。
“入門者須就自己心病上,先呈《誓戒啟章》,然後筮日齋沐介贄,行入門儀式。”
入門者於焚啟告天后,宜恪恭靜聽掌教宣講入門規則及存善省察工夫”。
“入門者對於度世大宗師(
林兆恩)行九叩首禮,對於掌教行三揖禮”。
入門者須遵守入門規則,如有不正當之行為,介紹人應盡規勸之道,俏不悔改,既行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