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資料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詳細解釋
正統道教
三魂:胎光、爽靈、幽精。
正一真人居鶴鳴山洞,告趙升曰:夫人身有三魂,一名胎光,太清陽和之氣也;一名爽靈,陰氣之變也;一名幽精,陰氣之雜也。若陰氣制陽,則人心不清淨;陰雜之氣,則人心昏暗,神氣闕少,腎氣不續,脾胃五脈不通,四大疾病系體,大期至焉。旦夕常為,屍臥之形將奄忽而謝,得不傷哉?夫人常欲得清陽氣,不為三魂所制,則神氣清爽,五行不拘,百邪不侵,疾病不縈,長生可學。--《
雲笈七籤》
七魄: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
其第一魄名屍狗,其第二魄名伏矢,其第三魄名雀陰,其第四魄名吞賊,其第五魄名非毒,其第六魄名除穢,其第七魄名臭肺。此皆七魄之名也,身中之濁鬼也。--《雲笈七籤》
三魂
一名胎光,太清陽和之氣,屬於天; 二名爽靈,陰氣之變,屬於五行; 三名幽精,陰氣之雜,屬於地。 胎光主生命,久居人身則可使人神清氣爽,益壽延年;源於母體。 爽靈主財祿,能使明氣制陽,使人機謀萬物,勞役百神,生禍若害;決定智慧、能力,源於父。 幽精主災衰,使人好色嗜欲,溺於穢亂之思,耗損精華,神氣缺少,腎氣不足,脾胃五脈不通,旦夕形若屍臥。控制人體性腺,性取向。 因此,養生修道務在制御幽精,保養陽和之氣。如在黎明時分或夜間入睡前,叩齒並呼三魂,反覆三次,即可神氣常堅,精華不散,疾病不侵,鬼神畏懼。 三魂呈紅色,人形。
三魂與識神、元神、欲神關係
爽靈與識神掌管均為人的聰明、智慧,應為同一物。 幽精掌管與性愛有關的一切,為欲神。
七魄
七魄名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指喜、怒、哀、懼、愛、惡、欲,生存於物質中,所以人身去世,七魄也消失。之後再隨新的肉身產生“肉體及魄”則屬於“陽世的物質世界”。
七魄為人身的血,第一就是眼睛的血,眼睛的血是澀的,第二就是耳朵的血,耳朵的血是冷的且不容易凝固,第三就是鼻子的血,鼻子的血是鹹的,第四就是舌頭的血,舌頭的血是甜的,第五就是身體的血,身體的
血是熱的比較容易凝固,前五項為五根的血,分別是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五根以外就是臟腑內臟之血,我們的臟腑分成紅內臟和白內臟,紅內臟就是
心臟、肺和肝等,白內臟就是胃、大腸和小腸等,紅內臟的血是腥的,白內臟的血是臭的。
功能
三魂七魄
一個普遍觀點:神是陽性的,是伸張的。神在白天伸張,在晚上大部分是需要休息的,到晚上休息的那部分神,叫:魂;晚上還有很多臟器要工作,還具備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功能,主宰這部分功能的神叫:魄。
也是一個最普遍的定義,神,表示神經系統,而魂與魄,則是主管我們身體休息的重要部門
三魂
最主要的一個魂名為胎光,是主神。中醫判斷一個人死亡就是胎光丟了,胎光丟了的人,則命不久矣。
第二魂叫爽靈,靈,就是人和天地溝通的本領,人機敏的反應程度,爽靈代表的是智力,反應能力,偵查力,判斷力,邏輯能力等等,所謂一些弱智症患者,多半是爽靈出了問題,另外,還有一些人身體沒有痛感,無法感知疼痛,與爽靈也有一定的關係
第三魂叫幽精,決定一個人的性取向,決定著生育能力,故有些人是“精神性陽痿”,別笑話他們,他們的幽精出問題了,同時幽精也會引導你愛上什麼樣的人,有些喜歡高大威猛,有些喜歡陰柔細膩,多為幽精主導。
七魄
一魄:吞賊,(就是現在所說的免疫功能),會在晚上會消滅虛邪賊風,異己(細菌微生物),消除身體內的有害物質。
二魄:屍狗,狗是看家護院的,很警覺。人即使睡著了,也會對周圍環境有感知,這也就是身體在睡眠之中的預警能力,有些人睡一半能感覺到有人要拿刀殺他,那這個人的屍狗就很靈敏
三魄:除穢,穢,內穢,身體代謝產生的廢物,顧名思義,就是去除我們身體之中新陳代謝的廢物變成大便,於清晨排除體外
四魄:臭肺,人休息睡著了還要呼吸,休是人的肉身躺倒;息,即是呼吸之間的停頓,息越長,肺活量就越好,吐納功能完善,人活得越長。有人認為人一生的呼吸次數是有定數的,故我們說人死了叫氣數已盡。
五魄:雀陰,愛情鳥飛來的影像。在晚上控制生殖功能的恢復,例如
晨勃........常甚至外邪入侵,就會形成性生活後難以恢復,造成遺精,女性會出現白帶多。
六魄:非毒,毒,凝聚,把氣和神聚集到一點,叫做毒。就是把寒毒,熱毒等驅散,擴散掉,防止癌症腫瘤等等,故你看看那些積勞成疾的,多半是睡不好的,睡不好真的對身體危害很大,更可悲的是我們明明知道,卻擺脫不了。
七魄:伏矢;命魂,管七魄,主意識。
玄怪錄中魂魄
《玄怪錄》載三魂七魄故事,唐元和五年五月,司戎郎崔宣子崔環病中被兩黃衫帶到陰間判官院受刑。崔環站判官院外,忽聽到四聲以杖擊人之聲,旋有陰吏出來對崔環傳話:今且寬恕,只將你輕杖四板放歸。崔環說:“此身不入,何以受刑?”陰吏說:“凡人有三魂,一魂在家,二魂受杖耳。不信,看郎脛合有杖痕?”崔環拉起衣一看,兩脛上果然各有四條杖痕,且痛苦不堪,不能舉足,只能
匍匐而行。
子不語中魂魄
清袁枚《續子不語》亦載:杭州風俗,新娘子過嫁時須手執寶瓶,內盛五穀,入男家門後交換,然後放在米櫃中。某日,一梁氏新娘執寶瓶過城門時,因守門人索錢吵鬧受驚,隨即精神恍惚。後喝一碗
符水,才神魂稍定,乃對人說:“我有三魂,一魂失落於城門外,一魂失落於
寶瓶中,須向兩處招歸之。”家人依言施行。新娘子說:“城門外魂已歸矣,寶瓶中,魂為米櫃所壓,沿不能出,奈何?家人又依言施為,新娘病才好。此為驚嚇而丟魂。
子不語
隨園瑣記中魂魄的故事
袁枚《子不語-隨園瑣記》中曾自述:他某日病重高燒,感覺到有六七人縱橫雜臥一床,他不想呻吟,但他們呻吟;他想靜臥,但他們卻搖醒他。後來高燒退去,床上人也漸少,等到燒退盡,那些人皆不見了。原來,與他同臥之人,皆是他的三魂六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