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梁惠王)

魏惠王

梁惠王一般指本詞條

魏惠王(前400年 - 前319年),即梁惠王,姬姓魏氏,名罃(通“䓨”,亦作“嬰”“瑩”)。戰國時魏國第3任國君(前370年 - 前319年在位)。魏武侯之子。

魏文侯二十五年(前400年),魏罃生於魏國安邑(今山西夏縣)。魏武侯二十六年(前370年),魏武侯去世,魏罃與兄弟魏緩爭奪王位。韓、趙趁機帶兵干涉魏國內政,幾乎二分魏國,但因意見不合而退兵。待國內局勢安定後,魏國又與齊、秦、韓、趙接連發生戰爭,在石門之戰少梁之戰中大敗。魏惠王九年(前361年),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修復與諸侯關係,開展一系列改革,使魏國復強。十七年(前353年),在桂陵之戰被齊國擊敗;次年,聯合韓軍在襄陵擊敗齊、宋、衛聯軍。二十六年(前344年),召集逢澤之會,開始稱王。二十九年(前341年),在馬陵之戰慘敗,國勢從此衰落。魏惠王後元元年(前334年),魏惠王與齊威王徐州相會,互尊為王,史稱“徐州相王”,同年改元。後元二年(前333年)起,屢遭秦國進攻,先後失去河西上郡。其後,魏惠王在外交上交替使用惠施公孫衍合縱策略,以及張儀連橫策略,來保全魏國。後元十六年(前319年)魏惠王去世,享年八十一歲,謚“惠成”。子魏嗣繼位,即魏襄王

魏惠王在位時,遷都大梁,招賢納士;開鑿鴻溝,發展農業;選拔武卒、修築魏長城,一度使魏國復強。但外交上的四面樹敵和軍事上的接連失利,還是讓魏國由盛轉衰。

基本介紹

  • 全名:魏罃
  • 別名:魏惠王、梁惠王 、魏䓨 、魏嬰 、魏瑩 、梁惠成王 
  • 諡號:惠成 
  • :姬
  • :魏
  • 所處時代戰國時代
  • 民族族群華夏族
  • 出生地魏國安邑(今山西夏縣
  • 出生日期:公元前 400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 319年
  • 逝世地: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
  • 前任魏武侯
  • 繼任魏襄王
  • 主要成就:遷都大梁
    開鑿鴻溝
    修築魏長城
    召集逢澤之會,開始稱王
  • 在位時間:前370年 - 前319年
人物生平,奪得君位,抵禦齊秦,遷都興國,桂陵之戰,逢澤之會,馬陵之戰,徐州相王,秦取河西,合縱連橫,壽終正寢,為政舉措,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歷史評價,軼事典故,魏國選相,惠王問寶,讓國惠子,問政孟子,惠王認錯,人際關係,人物爭議,繼位年份,去世年份,遷都時間,史料索引,影視形象,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註:人物生平目錄按照《竹書紀年》學術界目前公認的魏惠王在位五十一年(前370年-前319年)的說法整理,詳見目錄在位年代爭議。

奪得君位

魏罃是魏武侯之鍵想定子。魏文侯二十五年(前400年),魏罃生於安邑(今山西夏縣),四年後其父魏武侯繼承君位。魏武侯在位時,並未冊立太子。魏武侯二十六年(前370年),魏武侯去世,其子魏罃與魏緩(公仲緩)因爭奪君位而爆發魏國內亂。
這時,魏罃據有鄴城上黨(今山西東南部地區),占據上風,遂自立為君,是為魏惠王。公孫頎先後遊說趙成侯韓懿侯,希望他們攻打魏國,藉機除掉魏罃。魏惠王元年(前369年),趙、韓兩國組成聯軍攻打魏國,攻克了魏國城邑葵。魏罃派兵迎擊趙軍,結果魏軍在濁澤(嚷漏想鴉今河南白沙水庫東)大敗,魏罃也被圍困。然而這時,趙成侯想要殺死魏君、扶持魏緩、割取魏地,韓懿侯卻想要讓魏國一分為二,雙方意見出現了分歧,不歡而散。魏罃也因此脫困。七月,魏緩出走到邯鄲,準備繼續作亂。於是魏罃出兵伐趙,在平陽擊敗了趙軍,殺死了魏緩,從而保住了君位。
同年(前369年),魏軍又先後在馬陵與懷分別打敗韓軍與趙軍。

抵禦齊秦

魏惠王自從取得君位後,就面臨著齊、秦兩面的威脅。
魏惠王二年(前368年),齊國派田壽伐魏包圍觀城,魏不得已獻觀求和。同年,魏大夫王錯出奔到韓國。
魏惠王四年(前366年),魏惠王與韓懿侯在宅陽會盟,並在武堵(又名武都,今陝西華縣東)築城,共同抗擊秦國,結果為秦所敗。接著秦又打敗韓魏聯軍於洛陰(今陝西大荔東南),秦開始戰勝魏於河西一帶。
魏惠王五年(前365年),魏惠王攻打宋國,奪取儀台。
魏惠王六年(前364年),秦獻公發兵攻打魏國,攻入河東,在石門(今山西運城西南)大敗魏軍,斬首六萬。由於趙國出師救魏,秦國才退兵。是為石門之戰
魏惠王七年(前363年),秦國又攻打魏國的少梁(今陝西韓城西南),趙國又出兵來救。魏國依靠趙國的救援才擋住秦國的攻勢。
魏惠王八年(前362年),魏和韓、趙之間因利害衝突而發生大戰。魏相公叔痤曾大敗韓、趙聯軍於澮水北岸,生擒趙將樂祚,取得趙的皮牢(今山西翼城東北)。就在這年,秦國乘機派庶長國伐魏的少梁(今陝西韓城西南),大敗魏軍,俘虜了魏將公孫痤,攻取了龐城(即繁龐,今韓城東南)。這年魏國雖然戰勝了韓、趙兩國,卻被秦打得大敗。

遷都興國

在秦、齊東西兩方的進逼下,魏惠王採取了三項措施來應付時局:一是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二是重新與諸侯結成友好關係;三是推行改革增強國力。
遷都大梁
魏國領土主要為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河東和今河南省北部的河內,國都原在安邑,地處河東,受秦、趙、韓三國包圍,只有上黨山區有一線地可以和河內交通,如果趙、鑽探符地韓聯合攻魏,切斷上黨的交通線,再加上秦的進攻,形勢就岌岌可危。因此,在魏惠王九年(前361年)魏惠王就遷都大梁了。
魏在遷都大梁前後,曾極力圖謀在中原開拓土地。魏惠王八年(前362年)魏國攻取了趙的列人(今河北肥鄉東北)和肥(今肥鄉西)。這兩地就在趙都邯鄲東面,造成對趙的嚴重威脅。次年(前361年)魏又送給趙榆次(今山西榆次)和陽邑(今山西太谷東北)兩邑;同時又取得多巴紋趙的泫氏(今山西高平)、濩澤(今愉虹山西沁水東南)。大概也在這個時候,趙把突入魏國境內的舊都中牟(今河南鶴壁西)送給魏國,而魏把繁陽(今河南內黃西北)、浮水一帶給了趙國。魏惠王十一年(前359年),趙、韓、魏瓜分了晉國公室僅剩的領土。魏惠王十三年(前357年),韓派使者把突入到魏國境內的平丘(今河南封丘東)、戶牖(今河南蘭考北)、首垣(今河南長垣東北)送給魏國,要求交換土地。等到魏以土地與韓交換時,魏又從韓取得了通過太行山的交通要道軹道(在今河南濟源西北)和鄭鹿(即白馬口,今河南濬縣東南)。這是在魏的壓力下,三晉之間調整交換了土地,使得魏在中原的大片土地連成一塊,造成十分有利的形勢。
交好諸侯
自從魏國遷都到了大梁,戰國的形勢發旋剃紋生了重大變化,各國間拉攏與國的活動空前活躍起來,魏國也不例外。魏惠王九年(前361年),魏束妹鑽惠王和韓昭侯在巫沙(今河南滎陽北)相會。魏惠王十年(前360年),趙助魏攻齊。魏惠王十二年(前358年),魏惠王和趙成侯在葛孽(今河北肥鄉西南)相會。魏惠王十三年(前357年),又在(今河北高邑東)相會。同年魏國攻取韓國的朱,並包圍韓國的宅陽(今河南原陽西南),迫使韓昭侯和魏惠王在巫沙結盟,隨後歸還釐(在宅陽西南)於韓。由於魏國對於韓、宋、魯、衛等國加施壓力,到魏惠王十四年(前356年)魯共侯(魯共公)、宋桓侯衛成侯、韓昭侯都入魏朝見魏惠王。魏惠王十五年(前355年),魏惠王入齊和齊威王會見,並曾一同到郊外田獵;同年又和秦孝公在杜平(今陝西澄城東)相會;還攻打宋國的黃池,並贈送趙國建造宮室的木材。各大國國君的會見如此頻繁,就說明了這時期形勢的緊張。大國國君相互會見,目的在於爭取與國;大國迫使小國入朝,則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推行改革
魏惠王進一步實行改革,主要有下列三點舉措:
(一)興修水利,開發川澤。開始開鑿鴻溝,從黃河開鑿運河通向圃田澤,再從圃田澤開溝渠引水灌溉,接著又從大梁城外開鑿大溝從圃田澤引水灌溉。同時,開放逢澤“以賜民”。
(二)實行選拔“武卒”的制度。採用按一定標準考選的辦法來選拔“武卒”,並給以優待,免除全戶賦役和田宅的賦稅,軍隊的戰鬥力因此得到加強。所以《漢書·刑法志》說“魏惠以武卒奮”。
(三)加強防備和控制交通。魏惠王十二年(前358年)魏派“龍賈帥師築長城於西邊”,三年後(前355年)又派其築城陽池,這是在大梁以西建築長城和城池,用來防備秦國進攻中原的。魏惠王十三年(前357年),魏與韓交換部分土地,魏取得了軹道(今河南濟源一帶)的要道,控制了通過太行山的交通線。
魏惠王所實行的這些改革,使魏國國力進一步強大起來。

桂陵之戰

當初,孫臏因為曾與魏國大將龐涓一同學習兵法,也投奔過魏國。然而,龐涓卻因為嫉妒孫臏的才能而設計殘害孫臏,迫使孫臏以殘疾之身逃往齊國。此外,魏惠王九年(前361年)魏相公叔痤去世前,曾勸魏惠王任用或殺了衛鞅(商鞅),不要讓他逃走,魏惠王卻沒有聽從,放任衛鞅前往秦國。衛鞅仕秦後兩年(前359年),便開始了商鞅變法。這兩件事給魏國埋下了隱患。
魏惠王十六年(前354年),趙國為了兼併土地和擴張勢力,進攻衛國,衛國原來是入朝魏國的,當然不是魏國所能允許的,因而魏國就起兵伐趙,率魏、宋聯軍包圍了趙都邯鄲。次年(前353年),韓昭侯來中陽朝見魏惠王。而趙則向齊求救,齊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前往救援。宋、衛在這時反水投靠齊國,三國聯軍先包圍了魏的襄陵。此時孫臏認為,魏攻趙,精銳在外,內部空虛,如果“引兵疾走大梁”,魏軍必回救本國,這樣可以“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於魏”。田忌採納了這個作戰計畫。
魏惠王
桂陵之戰
當時魏將龐涓帶兵八萬,一說將要圍攻邯鄲,一說已經攻陷邯鄲,到達茌丘。田忌也帶了八萬齊軍,依照孫臏的意見,一方面向南進攻處於宋衛之間的東陽地區戰略要地平陵,另一方面準備直趨大梁城郊,迫使龐涓不得不回師自救。孫臏就派輕快戰車西向直趨大梁城郊,“以怒其氣”(使敵人震怒);又把隊伍分散,“示之寡”(給人以兵力單薄的感覺)。這樣,就誘使龐涓震怒而輕敵,放棄輜重,用急行軍兼程趕來。等到龐涓進抵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孫臏率軍加以邀擊,取得大勝,“擒龐涓”。這個戰役,孫臏採用了避實擊虛、“攻其所必救”等辦法,大敗魏軍,創造了“圍魏救趙”的著名戰例。這一戰役,魏因主將被擒而失敗,但是實力損失不大。
魏惠王十六年(前354年),秦乘魏進圍趙邯鄲的時機,在元里大敗魏師,並取得少梁(今陝西韓城西南);同時秦派公子壯率師伐韓,將勢力插入了韓魏兩國的交界地區。
在齊軍大敗魏軍於桂陵的同時,楚宣王也派景舍救趙,攻取了魏的睢水、濊水間地。但是後來魏國逐步扭轉戰局,還是占領了趙都邯鄲。魏惠王十八年(前352年),魏惠王調用了韓國軍隊,在襄陵打敗了齊、宋、衛的聯軍,齊國不得已請楚將景捨出來向魏求和。次年(前351年),魏國便迫使趙國在漳水之上結盟,並把邯鄲歸還趙國。《呂氏春秋·不屈篇》評論說:“圍邯鄲三年而弗能取,士民罷(疲)潞,國家空虛,眾庶誹謗,諸侯不譽,魏國從此衰矣。”
這時秦孝公正奮發圖強,由於衛鞅的變法,秦國日益強大。魏惠王十八年(前352年)又攻入魏的河東,一度攻取了安邑,魏不得不在固陽建造長城防禦。次年(前351年)秦又包圍固陽,迫使歸降。秦國因此越過洛水,收復了一部分過去被魏國奪去的河西地。後來魏國和齊、趙兩國先後結盟講和,到魏惠王二十年(前350年),魏就回頭向秦反攻,圍攻上郡的定陽(今陝西延安東),結果秦孝公在彤(今陝西華縣西南)和魏惠王相會修好。
魏惠王二十一年(前349年),趙、韓驅逐殺害了末代晉國君主,魏國默許了這件事。魏惠王二十二年(前348年),魏惠王又和趙肅侯陰晉(今陝西華陰東)相會修好。至此魏國勉強挽回了戰敗的局勢。

逢澤之會

這時魏國還保持著強盛的聲勢,準備以朝見周天子為名,召集許多小國舉行會盟,圖謀攻秦。就是蘇秦齊湣王:“昔者魏王擁土千里,帶甲三十六萬,其強北拔邯鄲,西圍定陽,又從十二諸侯朝天子,以西謀秦。”所謂“從十二諸侯”,具有合縱的性質,也就是《韓非子·說林上篇》所說“魏惠王為臼里之盟,將復立天子”。因而秦孝公很是擔心,加強防守。衛鞅分析了形勢,認為“以一秦而敵大魏,恐不如”,建議用尊魏為王的辦法來改變魏惠王的意圖。秦孝公接受了這個主意,於是魏惠王二十六年(前344年),衛鞅去向魏惠王遊說,謂“從十二諸侯”“不足以王天下”,勸說他除了號令宋、衛、鄒、魯等小國外,北面爭取燕國,西面爭取秦國,“先行王服,然後圖齊楚”。魏惠王果然聽從了,便“廣公宮,制丹衣,旌建九斿,從七星之柱”,“乘夏車,稱夏王,朝為天子”,儼然擺出天子的場面來。本來,在君主制度下,王是最高的等級稱號,如今由於魏的“功大而令行於天下”,居然自稱為王了。
同年(前344年),魏惠王就召集逢澤之會(逢澤在今河南開封南),有宋、衛、鄒、魯等國國君及秦公子少官來參加會盟,並率諸侯朝見周天子。這次會盟由魏相白圭主持,魏惠王因而將白圭封於澮作為嘉獎。衛鞅這個計謀,使得魏進攻的矛頭,從秦轉變為齊楚,“於是齊楚怒,諸侯奔齊”。

馬陵之戰

魏惠王二十七年(前343年),趙國攻打魏國的首垣。同年,中山君(一說魏摯,一說魏摯之子)被任命為魏國國相。
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二月,因此前韓國拒絕出席逢澤之會,反而投靠齊國,魏便以穰疵為將進攻韓的南梁,韓向齊求救。齊威王根據田忌的建議,對韓表示救援之意,堅定韓的抵抗決心,但並不馬上出兵。當魏韓打得筋疲力盡時,齊威王派田忌、田朌為將,孫臏為軍師,起兵伐魏救韓。
魏惠王
馬陵之戰
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魏惠王派太子申、龐涓為將,帶了十萬大軍前來迎戰。兩軍相持到次年(前341年),孫臏採用“減灶誘敵”的計策,逐日減少營地軍灶數目,三天內從十萬灶減到五萬灶,再減到二萬灶,製造齊軍大量逃亡的假象,迷惑敵人。魏軍果然中計,只以少數精銳輕裝部隊兼程追趕,到了馬陵(今山東范縣西南)。這時正好天黑,馬陵道路狹窄,兩旁多阻隘,魏軍正好進入齊國伏兵的包圍圈,頓時“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結果魏軍主力被全殲,太子申被俘,龐涓自殺。《孫臏兵法·陳忌問壘篇》,具體說明了把許多戰車和武器作為障礙物,怎樣在急迫中殲滅“窘處隘塞死地之中”的魏軍,取得了“取龐涓而擒太子申”的戰果。這是魏國從來未有的慘敗。
魏惠王二十九年(前341年)五月,齊將田朌繼續進攻魏的東鄙,圍攻平陽(今河北臨漳西南)。這年九月秦派衛鞅伐魏西鄙,十月趙又伐魏北鄙,造成魏被三面圍攻的局面。魏惠王親自率師向秦軍反攻,又失敗了。次年(前340年),秦、趙、齊繼續圍攻魏國。魏國派公子卬和秦衛鞅交戰,公子卬又受了衛鞅的欺騙,被俘虜了去,這是魏的又一次失敗。衛鞅因為此功被封於商,稱商鞅。同年,魏國在濟陽築城防備齊國。
魏惠王三十一至三十二年(前339-338年),秦又進攻魏的岸門(今山西河津南),俘虜了魏將魏錯。是年(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商鞅逃亡到魏國,魏國不接納。

徐州相王

魏國在秦、齊等國的夾擊中,不斷地遭到慘敗,因而到魏惠王三十四年(前336年),魏惠王不得不採用相國惠施“以魏合於齊楚以按兵”的建議。惠施還認為,若要報復齊國,“不如變服折節而朝齊”,這樣“楚王必怒”,“楚必伐齊”,得到魏王同意,於是就通過齊相田嬰的關係,帶同韓國國君和其他小國國君朝見齊威王。
魏惠王三十四年(前336年),魏韓二君會見齊威王東阿(今山東陽穀東北)南,次年(前335年)又會見於甄(今山東鄄城北),魏韓二君都戴著布冠,變服折節朝見齊威王。到魏惠王后元元年(前334年)魏惠王就率領韓昭侯等,到齊的徐州(今山東滕縣東南)朝見齊威王,並且尊齊威王為王,同時齊威王也承認魏惠王的王號,即所謂“會徐州相王”。同年魏惠王改元正式稱王號,又將魏女嫁給秦惠文王為後(即惠文后),還暗中交結楚國,試圖改善外交處境。
齊、魏兩大國在“徐州相王”,這是楚、趙等國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在魏惠王后元二年(前333年)趙肅侯派兵圍攻魏的黃城(今河南內黃西),並在漳水、滏水之間築了長城,防止齊、魏兩國的進攻;同時楚威王為了表示對“徐州相王”的憤怒,親率大軍進圍徐州,打敗了齊軍。

秦取河西

魏國在這時投入齊的懷抱,使齊停止了進攻,但秦國以魏為“腹心疾”,還是不斷攻魏。
魏惠王后元二年(前333年),秦惠文王起用魏陰晉(今陝西華陰東)人公孫衍大良造,敗魏於雕陰(今陝西甘泉南)。次年(前332年)魏獻陰晉給秦,和秦修好,秦把它改名為寧秦。這樣就便於秦國向東開拓領土了。同年(前332年)齊魏伐趙,不利而去。
魏惠王后元四年(前331年),秦遣公孫衍大舉攻魏,首尾經歷兩年,攻取魏上郡雕陰,俘魏將龍賈,斬首八萬(《秦本紀》,《魏世家》作“四萬五千”)。龍賈是魏防守西邊、抵抗秦兵的主將,魏的中原長城即為龍賈率師所建。這是三晉抗秦戰鬥中首次大失敗。《戰國策·燕策二》載蘇代說:“龍賈之戰、岸門之戰、封陵之戰、高商之戰、趙莊之戰,秦之所殺三晉之民數百萬,其生者皆死秦之孤也。”這一役使得魏防守上郡、河西郡的主力,被秦一舉殲滅,因而魏惠王后元五年(前330年)魏即以河西郡與秦。同時秦又派樗里疾為主將,從函谷關沿黃河南岸向東出擊,先後攻取曲沃和焦(都在今河南三門峽以西),並在曲沃“盡出其人”,作為秦進攻中原的據點。同年(前330年),魏又伐韓遭遇失敗。
魏惠王后元六年(前329年),秦又從河西渡過黃河,攻取汾陰(今山西萬榮西南)和皮氏(今山西河津東)。

合縱連橫

張儀初為連橫
魏惠王后元六年(前329年),楚威王也攻打魏國。適逢縱橫家張儀入秦,張儀便遊說秦惠文王出兵幫助魏國,於是以新得皮氏的“卒萬人、車百乘”支持魏作戰,因而魏楚大戰,魏打敗楚於陘山,秦因而得以順利地接收河西地區。
魏惠王后元七年(前328年),秦使公子華(一作公子桑)與張儀圍攻魏的蒲陽(今山西隰縣),攻取了,卻請秦王歸還給魏,又請秦王使公子繇作為“質子”送到魏國,這是張儀推行他的連橫策略。張儀前往魏國勸說魏惠王“不可以無禮”,魏因而把上郡十五縣連同少梁在內獻給秦國,秦惠文君因以張儀為“相邦”,把少梁改稱為夏陽。次年(前327年)秦又把焦、曲沃及皮氏歸還魏國,這是張儀進一步推行他的連橫策略,並準備下年秦惠文君稱王。
魏惠王后元九年(前326年),韓、趙圍攻魏的襄陵,未能攻克。
魏惠王后元十年(前325年),秦惠文君舉行稱“王”的儀式,邀請魏、韓之君入秦朝見,推尊秦君為王,同時秦王也承認魏、韓二君的王號,而且魏韓二君還當場為秦王駕御作為稱王標識的坐車,如同魏惠王在逢澤之會稱王那樣的“乘夏車,稱夏王”。張儀此舉具有鞏固秦與魏、韓連橫的作用。
公孫衍、惠施的合縱
當張儀入秦推行連橫策略不久,公孫衍就離開秦國而入魏為將,因為魏的國力衰退,公孫衍就圖謀拉攏別國,聯合出擊取勝。魏惠王后元十年(前325年),“犀首、田朌欲得齊、魏之兵以伐趙”,就是公孫衍拉攏齊國名將田朌一起伐趙,大敗趙兵。同年,魏惠王和韓威侯相會於巫沙,並尊韓威侯為王 (即韓宣惠王)。同年,他又與韓宣惠王並帶太子入朝於趙。而當時魏相惠施也主張“以魏合齊楚以按兵”,便在不久後使魏太子嗣入質於齊,使魏公子高入質於楚,開展和齊、楚合縱的活動。
魏惠王后元十一年(前324年),魏、齊在平阿會盟。同年,張儀親自率兵出函谷關,再度攻取魏的陝,“出其人與魏”,作為進攻中原的基地,同時築上郡塞,鞏固上郡的防守。次年(前323年)張儀又和齊、楚大臣在齧桑(今江蘇沛縣西南)相會,來破壞魏國和齊、楚的合縱。
在這樣的形勢下,公孫衍為了合縱,於魏惠王后元十二年(前323年)發起“五國相王”。參加“五國相王”的是魏、韓、趙、燕、中山,從這年起,趙、燕、中山三國也開始稱王了。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是想用這來和秦國對抗的,但結果沒有什麼成就。就在這年(前323年),楚國為了迫使魏國投入楚的懷抱,要廢立魏的太子嗣,送立流亡在楚的魏公子高為太子,派柱國昭陽打敗魏軍於襄陵,取得了八個邑。韓也趁機攻魏,公孫衍說服其退兵。
張儀相魏連橫
魏惠王后元十三年(前322年),魏、齊在鄄會盟。但這時魏惠王因為襄陵之敗,對惠施“以魏合於齊、楚以按兵”的方針失去信任,因此不得不改用秦相張儀“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荊(楚)”的策略,起用張儀為魏相,張儀把惠施逐走。同年,韓、魏太子朝見秦惠文王。這年秦對外宣布免除張儀的相位,然後張儀為魏相,實際上“張儀欲並相秦、魏”,從而進一步推行他的連橫策略,“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但張儀既入魏為相、又兼領秦相後,魏惠王卻不肯聽張儀而專一“事秦”,反而兼用公孫衍為將,欲牽制平衡朝中的合縱連橫勢力。秦王得知後,怒而攻取魏的曲沃(今山西聞喜東北)、平周(今山西介休西),迫使魏國屈服。
魏惠王后元十四年(前321年),張儀曾策劃韓魏換地以便攻取楚、趙之地,但未能成功。同年,齊國約結燕趙楚孤立魏國,因公孫衍的離間而失敗。
魏惠王后元十五年(前320年),張儀實施“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楚”的行動,秦假道韓、魏向齊進攻,齊威王使匡章為將應戰,結果齊兵大勝,秦軍大敗。這是匡章初次為將而大勝秦軍,使張儀“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的行動受到挫折,使公孫衍合縱的策略得以開展。
公孫衍再行合縱
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前319年),由於齊、楚兩國要驅逐魏相張儀,魏惠王得以重新採用公孫衍合縱的策略。他派出使者到楚、趙、燕等國,爭取合縱,於是就把張儀趕回秦國,讓公孫衍為魏相,並讓惠施回到魏國。

壽終正寢

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前319年),魏惠王去世,享年八十一歲,謚“惠成”。魏國舉行葬禮時,遇到大雨雪,群臣要求太子延期舉行,太子不聽,因而報告公孫衍,公孫衍轉告惠施。惠施以先王之靈一定想要安撫百姓為由,說服太子同意。太子魏嗣即位,是為魏襄王

為政舉措

政治

遷都大梁
魏國的都城原來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地處河東。魏惠王九年(前361年),為了便於統治東部地區、加強對東方諸侯的控制,以及保證國都的安全,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他苦心經營,把大梁城建造得宏大而堅固。他所建造的大梁城周東西寬約5.8公里,南北長約6.4公里,有12個城門,城高七仞(17米),人口眾多,設有宮城、市場、手工業作坊、居民住宅區等分區。
魏惠王
大梁城平面布局
魏惠王在遷都後,多次與韓、趙交換土地,使得魏在中原的大片土地連成一塊,並取得了軹道(今河南濟源一帶)來控制通過太行山的交通線,從而造成十分有利的形勢。此外,他還對大梁地區開發建設,發展農業、興辦手工業、開發川澤,尤其是興修水利,使大梁之地的社會經濟很快得到發展,成為魏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惠王稱王
春秋時期,周禮尚存,只有楚、吳、越等僻遠國家稱王。而魏惠王時,禮崩樂壞加劇,先是三晉瓜分晉公室剩餘土地、殺害晉靜公晉國徹底滅亡;而後魏惠王又在逢澤之會時稱王,成為了第一個稱王的中原諸侯。這一切標誌著周禮秩序進一步解體。

經濟

興修水利
魏惠王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設。魏國有個大湖泊叫圃田(在今河南中牟西)。魏惠王十年(前360年),魏國在黃河、圃田間開鑿了一條大溝(運河),使黃河的水流入圃田,又從圃田開鑿運河。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魏國遷都大梁後,又從大梁的北郭開鑿大溝(運河)來引圃田的水,在大梁周圍開始興修水利,歷經多年開鑿完鴻溝。鴻溝的主幹,從今河南滎陽以北,和濟水一起分黃河的水東流,經過魏都大梁折而向東南流,經過陳的舊都(今河南淮陽),在今沈丘附近注入潁水,而潁水下流注入淮水。濟、穎、淮、泗和黃河互相貫通,在黃淮平原形成以鴻溝為主幹,以自然河流為分支的完整的運河網。這條運河不僅對當時的航運起了重要作用,還可以灌溉農田,使鴻溝流域成為重要的農業豐產區。
魏惠王
大梁周圍水系圖
施惠於民
魏惠王大力鼓勵墾殖,把大梁城南的逢忌澤藪讓農民開發經營,改變了統治者獨占山林川澤專利的局面。這既改善了民眾的生活,促進了生產的發展,緩和了階級矛盾,同時也增加了國家的稅收。此外,他還通過移粟、遷民的手段賑濟災民,並推行寬仁的經濟政策。白圭為魏相時,為魏惠王制定過二十稅一的田稅政策,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惠施為魏相時,也關心民生,制定了“民人皆善之”的法令,得到了魏惠王的認可。
因為這些愛民的舉措,魏惠王在當時有著“慈惠”的名聲。但魏惠王對臣下過於寬縱,“有過不罪,無功受賞”,也招致了時人的詬病。

文化

魏惠王在接連遭遇戰敗後,就折節下士、奉以重幣,吸引各國人才前來魏國。一時間,陰陽家鄒衍儒家孟軻名家惠施道家莊周,以及淳于髡等,都來到大梁,使得魏國出現了思想文化繁榮的局面。此外,魏國天文學家石申曾在魏惠王十年(前360年)觀測了數百顆恆星並發表了《石氏星經》,在我國天文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軍事

訓練武卒
早在魏文侯魏武侯時期,吳起開創了魏武卒制度。魏惠王沿用了這一制度,採用按一定標準考選的辦法來選拔“武卒”,並給以免除全戶賦役和田宅賦稅的優待,軍隊的戰鬥力因此得到加強,即《漢書》所說“魏惠以武卒奮”。但魏武卒退伍後仍然享有這些福利,給國家財政帶來了很大負擔。
修築長城
魏國有西長城、南長城和北長城,都是在魏惠王年間修建的。其中,西長城修建時間最早。魏惠王十二年(前358年),魏惠王讓龍賈開始建造西長城,來防禦秦國。這條長城從鄭(今陝西華縣),經華陰陰晉,跨過渭水,再經過朝邑大荔,濱洛水,再經過澄城合陽少梁(秦奪取少梁後,改為夏陽)、韓城,一直到黃河岸邊,呈弧狀。截至魏惠王十八年(前348年),這條長城已修至固陽(一說今陝西合陽,一說今內蒙古固陽)。
魏惠王十五年(前355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之後,在大梁以西、黃河以南又修築了一道南長城。這條長城主要位於魏國西南邊境,是用來防禦韓國的。南長城從卷(今河南原陽西)開始,經陽武(今原陽縣東南)直到密(今河南新密東北),又稱卷長城。
此外有一些學者認為,魏國還有一條北長城,或為卷長城的延伸部分,建在魏、趙邊境的從太行山支脈山脊上,是用來防禦趙國的。
軍事活動
魏國處於“四戰之地”,魏惠王在位時期,對外戰事較為頻繁,敗多勝少。今展示主要戰役如下:
時間
戰役名稱/簡介
結果
魏惠王元年(前369年)
魏與韓趙濁澤之戰
魏敗。韓趙退兵,魏惠王保住君位。
魏惠王六年(前366年)
魏敗。秦勝,攻入河東,斬首六萬。
魏惠王七年至八年(前363-362年)
魏敗,魏將公孫痤被俘。秦勝,攻取龐城。
魏惠王十六年(前354年)
魏敗,魏國開始衰落。齊、秦、楚勝,秦取少梁,楚取睢水、濊水間地。後年魏又勝齊,與齊議和。
魏惠王二十九年(前341年)
魏敗,主力被全殲,魏將龐涓太子申皆被擒殺。齊、秦、趙、韓勝。
魏惠王后元三年(前332年)
魏敗,魏將龍賈被俘。秦勝,斬首八萬,迫使魏國允諾割讓河西郡。
魏惠王后元六年(前329年)
陘山之戰
魏、秦勝。楚敗。秦國趁機接收魏國河西之地。
魏惠王后元十二年(前323年)
魏敗。楚勝,奪取八邑,但未達到扶持魏公子高為太子的目的。

外交

魏惠王即位之初,因韓、趙兩國支持公子緩爭奪君位,與韓、趙不和。待政權穩定後,就與韓、趙會盟修復關係,試圖團結三晉,共同抵禦秦國。然而,由於魏國與韓、趙兩國存在利益衝突,摩擦仍然時有發生。而魏惠王舉行逢澤之會,號令十二小國,“稱夏王,朝為天子”,也引起了列國的不滿,使魏國陷入孤立。少梁之戰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都是秦、齊兩國趁魏與趙、韓兩國發生衝突,藉機大敗魏軍的。
馬陵之戰後,為改變與秦趙齊楚四面為敵的處境,魏惠王採納了惠施“合齊楚以按兵”的建議,通過魏惠王后元元年(前334年)的徐州相王,與齊國改善關係,並誘使齊楚交惡。但是,秦、楚兩國仍在圖謀攻伐魏國。為擺脫這一困境,魏惠王后元六年(前329年)起,魏惠王又在張儀、惠施、公孫衍等人的遊說下,嘗試了秦韓魏連橫、魏齊楚合縱五國相王合縱等多種外交策略,時縱時橫,以求保全魏國。戰國從此進入合縱連橫的時代。

歷史評價

孟子: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將復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是之謂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也。
卜皮:臣聞王之慈惠也……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與也。不忍則不誅有過,好予則不待有功而賞。有過不罪,無功受賞,雖亡,不亦可乎?
呂氏春秋》:①當惠王之時,五十戰而二十敗,所殺者不可勝數,大將、愛子有禽者也。②圍邯鄲三年而弗能取,士民罷潞,國家空虛,天下之兵四至,眾庶誹謗,諸侯不譽。謝於翟翦,而更聽其謀,社稷乃存。名寶散出,土地四削,魏國從此衰矣。
司馬遷:惠王數被於軍旅,卑禮厚幣以招賢者。鄒衍淳于髡孟軻皆至梁。
班固:魏惠以武卒奮。
宋傑:(魏惠王時)魏國霸業跌落的原因大致有,魏武卒帶來的財政負擔、外交上樹敵太多、作戰指揮上有重大失誤等。在地理方面,魏惠王即位之初對河西戰場缺乏足夠的重視,過早向中原擴張和遷都,也是戰略失誤之一。
李玉潔:戰國時期魏國的滅亡,不是因為大梁無關塞險惡的地理環境造成的。造成魏國由盛轉衰的原因有三:人才的流失,同盟國關係的破壞,梁惠王的張揚和狂妄。
王向輝:客觀而言,魏惠王也能夠審時度勢、兢兢業業,對魏國的變法事業有再續之功,但是惠王變革有自己無法克服的缺點,加之世易時移,魏國時運不濟,因此惠王變革的效果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軼事典故

魏國選相

公叔痤是魏國之相,他手下的中庶子相國的侍從之臣)衛鞅很有才能,公叔痤欲將衛鞅推薦給魏惠王,但未及推薦他就病臥床榻了。公叔痤病重時,魏惠王前去看望,他問公叔痤說:“萬一相國一病不起,我將把國政託付給誰呢?”公叔痤回答說:“我的中庶子衛鞅,年紀雖輕,卻有奇才,希望君上把國事全托於他。”見惠王默然無言,公叔痤遣退侍臣,單獨對惠王說:“君上倘不任用衛鞅,就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出境,為別國所用。”惠王許諾離去。公叔痤又召來衛鞅,抱歉地說道:“君上詢問國相的繼任人,我推薦了你,看君上的神色並不同意。我先君而後臣,當時對君上說如果不能用你,就應把你殺掉,君上答應了我。你應該趕快離開,免遭擒殺。”衛鞅回答說:“君上既然不能採納您的意見任用我,又怎么能採納您的意見殺掉我呢?”於是沒有離開。惠王離開公叔痤病榻後對身邊人說:“公叔痤的病情很重,他竟然要我把國政交給衛鞅,後又勸我殺掉衛鞅,真是太糊塗啦!”果然沒有考慮公叔痤的意見。公叔痤死後,衛鞅聽說秦孝公下令招賢,於是西入櫟陽(秦國舊都),被秦國任用,封於商地,是為商鞅

惠王問寶

魏惠王十五年(前355年),齊威王與魏惠王一起打獵。魏惠王問齊威王:“大王有何寶物?”齊威王說:“我沒有。”於是魏惠王不無自豪地說:“魏國雖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輛車子、徑長一寸的夜明珠十顆。像齊國這樣的大國,難道連這樣的寶貝也沒有嗎?”齊威王聽了他的話,很不以為然地說:“我的珍寶與你的大不一樣。我有大臣檀子,鎮守下陲,強楚不敢犯境,泗上諸小國來朝。我有能臣朌子,鎮守高唐,趙人不敢東到黃河捕魚。我有賢臣黔夫,鎮守徐州,嚇得燕人北門祈禱,趙西門祈禱,祈求神靈保佑,並且有千餘戶歸順了齊國。我有良吏種首,負責國內治安,人民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我有這四位能臣賢相,他們就是我的寶物,豈止照亮十二輛車子!”一席話使魏惠王慚羞難容,自認失敗。

讓國惠子

魏惠王與惠施關係親近,曾送給惠施大葫蘆種子,還周濟他糧食。據《呂氏春秋》記載,魏惠王認為惠施比自己賢能,就尊惠施為仲父,並幾次表示要禪讓王位給惠施,稱這樣做可以制止民眾的貪爭之心。而惠施堅辭不受,說自己拒絕魏惠王的讓國更能教化民眾。後來張儀為魏相而行連橫後,準備逮捕主張合縱的惠施;惠施易冠變服,乘車逃跑,差點沒能逃出魏國。

問政孟子

魏惠王自稱治國盡心竭力,河內發生災荒,就將那裡的災民安置到河東,將河東的糧食運送到河內;當河東發生災荒時,也是這樣做的。可是魏國的人口不見增多,魏惠王因此感到困惑,向孟子聞詢。孟子回答,魏惠王所做的只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罷了,與諸侯沒有本質區別;要治理好國家,就要遵循農時的自然規律,讓人民衣食無憂,就可以得到人民的擁戴。魏惠王又談到自己繼位以來,被秦、齊、楚等國多次打敗,向孟子詢問報仇雪恥的方法。孟子認為,魏惠王行“王道”,施行仁政、輕賦薄罰、發展農業,用忠信孝悌教化百姓,就可以戰勝秦楚。孟子還說,作為一國之君,要講仁義道德,而不應該講究利益得失。

惠王認錯

淳于髡博聞強識,有人把他推薦給魏惠王。魏惠王單獨兩次單獨接見他,淳于髡都一句話也不說。魏惠王感到很奇怪,就問推薦他的那個人:“你說淳于先生才藝出眾,超過管仲晏嬰,可為什麼見到我連一句話也不說,難道是我不值得和他談話嗎?”那個人把惠王的話轉達給淳于髡,淳于髡說:“這裡有原因。我前一次見大王時,大王的心思全用在相馬上;後一次再見大王,大王的心思卻用在了聲色上。因此我沉默不語。”
魏惠王聽聞了淳于髡的話,驚訝地說:“確實如此,淳于先生真是聖人啊。他前次來,正好有人獻好馬,第二次來,又有人獻歌伎。當時我雖然讓身邊的人退下,表示對他的尊敬,但心思還是集中在好馬和歌伎身上。”魏惠王誠懇道歉後,淳于髡又來見惠王,兩人專注交談一連三天三夜毫無倦意。淳于髡臨走時,惠王贈給他一輛四匹馬駕的精緻車子、五匹帛和璧玉以及百鎰黃金。

人際關係

輩分
關係
稱謂
簡介
祖輩
祖父
魏斯
父輩
父親
魏擊
叔父
魏摯
魏文侯時受封中山君,曾擔任魏惠王的相國
平輩
弟弟
魏緩
又稱公仲緩、公中緩,與魏惠王爭奪君位
魏卬
公子卬,少時與商鞅為友,後被商鞅俘虜
子輩
兒子
魏申
太子申,魏惠王長子,魏惠王二十九年(前341年)馬陵之戰時遇難
魏理
公子理,欲在太子申去世後奪取太子之位
魏赫
公子赫,在魏惠王三十年(前340年)被冊立為太子,後無記載
魏嗣
魏襄王,至遲至魏惠王后元十年(前325年)已被立為太子
魏高
公子高,在楚為質,楚國為逼魏惠王改立公子高為太子而發動楚魏襄陵之戰

人物爭議

繼位年份

史記》認為前371年魏武侯魏擊去世,魏惠王繼位,次年(前370年)為魏惠王元年。但是,史學家楊寬結合魏文侯、魏武侯及魏惠王等魏國歷代君主的史料記載,發現《史記》中魏惠王改元以前三十五年的大事年份與《古本竹書紀年》中的大事年份存在有一到兩年的誤差,並且經過考訂認為魏武侯在前370年去世,同年魏惠王繼位,次年(前369年)為魏惠王元年。

去世年份

據《史記·魏世家》所載,魏惠王三十六年(前334年),魏惠王去世,他的兒子魏襄王繼位。但是,按照《古本竹書紀年》的說法,前334年時魏惠王並沒有去世,而是將年號改元重新紀年而已,後面又經過了十六年才去世。杜預荀勗和嶠司馬貞司馬光等古代史學家均認可《古本竹書紀年》之說,認為司馬遷誤以為魏惠王改元的那一年去世,從而把惠王改元後的十六年錯誤地當作是他兒子魏襄王的在位年份;陳夢家錢穆、楊寬等近現代學者亦從此說。因此,結合繼位年份,魏惠王實際上在第三十六年改元後又在位了十六年,於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前319年)去世。

遷都時間

魏惠王將魏國都城從安邑遷往大梁,但是關於其遷都的具體年份,不同的史料記載不一。其中,《史記·魏世家》記載是在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商君列傳·索隱》根據秦伐魏戰役的記載,推測魏國在魏惠王二十九年(前341年)遷都大梁避秦。《魏世家·集解》《魏世家·索隱》引《竹書紀年》稱魏惠王九年(前361年)遷都大梁;《水經·渠水注》《漢書·高帝紀·注》引《竹書紀年》作魏惠王六年(前364年)遷都大梁;雷學淇、錢穆、楊寬等學者比對其他史事,排除了時間較晚的兩種說法。目前,學界均採納《竹書紀年》的二說,對魏惠王在前364年還是前361年遷都大梁尚有爭議。

史料索引

關於魏惠王的記載,主要見《竹書紀年·魏紀》和《史記·魏世家》,其餘則散見《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戰國策》,及《史記》的秦、齊、趙、韓、楚等國本紀,和商鞅孫臏張儀等人列傳等。

影視形象

2009年電視劇《大秦帝國之裂變》:李立群飾演魏惠王。
2012年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李立群飾演魏惠王。

後世紀念

疑似墓址
河南輝縣固圍村區魏國墓,是一座有著3座並列大墓的陵園,出土了陶禮器、馬車、玉簡冊、玉圭、金銀器、鐵器、梁正幣等文物。學界普遍認為其是魏國國君墓,比如李學勤先生在《東周與秦代文明》一書中認為其“從規模、年代來看,有可能是魏惠王或魏襄王的陵墓”。其他學者如楊寬王仲殊王世民等也持類似觀點。一些權威的考古學著作如《新中國的考古發現與研究》也持有相同的見解,認為固圍村戰國墓“在已知的魏國墓葬中級別最高,應是魏國王室的異穴合葬墓”。
魏惠王五年(前365年),魏惠王攻打宋國,奪取儀台。
魏惠王六年(前364年),秦獻公發兵攻打魏國,攻入河東,在石門(今山西運城西南)大敗魏軍,斬首六萬。由於趙國出師救魏,秦國才退兵。是為石門之戰
魏惠王七年(前363年),秦國又攻打魏國的少梁(今陝西韓城西南),趙國又出兵來救。魏國依靠趙國的救援才擋住秦國的攻勢。
魏惠王八年(前362年),魏和韓、趙之間因利害衝突而發生大戰。魏相公叔痤曾大敗韓、趙聯軍於澮水北岸,生擒趙將樂祚,取得趙的皮牢(今山西翼城東北)。就在這年,秦國乘機派庶長國伐魏的少梁(今陝西韓城西南),大敗魏軍,俘虜了魏將公孫痤,攻取了龐城(即繁龐,今韓城東南)。這年魏國雖然戰勝了韓、趙兩國,卻被秦打得大敗。

遷都興國

在秦、齊東西兩方的進逼下,魏惠王採取了三項措施來應付時局:一是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二是重新與諸侯結成友好關係;三是推行改革增強國力。
遷都大梁
魏國領土主要為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河東和今河南省北部的河內,國都原在安邑,地處河東,受秦、趙、韓三國包圍,只有上黨山區有一線地可以和河內交通,如果趙、韓聯合攻魏,切斷上黨的交通線,再加上秦的進攻,形勢就岌岌可危。因此,在魏惠王九年(前361年)魏惠王就遷都大梁了。
魏在遷都大梁前後,曾極力圖謀在中原開拓土地。魏惠王八年(前362年)魏國攻取了趙的列人(今河北肥鄉東北)和肥(今肥鄉西)。這兩地就在趙都邯鄲東面,造成對趙的嚴重威脅。次年(前361年)魏又送給趙榆次(今山西榆次)和陽邑(今山西太谷東北)兩邑;同時又取得趙的泫氏(今山西高平)、濩澤(今山西沁水東南)。大概也在這個時候,趙把突入魏國境內的舊都中牟(今河南鶴壁西)送給魏國,而魏把繁陽(今河南內黃西北)、浮水一帶給了趙國。魏惠王十一年(前359年),趙、韓、魏瓜分了晉國公室僅剩的領土。魏惠王十三年(前357年),韓派使者把突入到魏國境內的平丘(今河南封丘東)、戶牖(今河南蘭考北)、首垣(今河南長垣東北)送給魏國,要求交換土地。等到魏以土地與韓交換時,魏又從韓取得了通過太行山的交通要道軹道(在今河南濟源西北)和鄭鹿(即白馬口,今河南濬縣東南)。這是在魏的壓力下,三晉之間調整交換了土地,使得魏在中原的大片土地連成一塊,造成十分有利的形勢。
交好諸侯
自從魏國遷都到了大梁,戰國的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各國間拉攏與國的活動空前活躍起來,魏國也不例外。魏惠王九年(前361年),魏惠王和韓昭侯在巫沙(今河南滎陽北)相會。魏惠王十年(前360年),趙助魏攻齊。魏惠王十二年(前358年),魏惠王和趙成侯在葛孽(今河北肥鄉西南)相會。魏惠王十三年(前357年),又在(今河北高邑東)相會。同年魏國攻取韓國的朱,並包圍韓國的宅陽(今河南原陽西南),迫使韓昭侯和魏惠王在巫沙結盟,隨後歸還釐(在宅陽西南)於韓。由於魏國對於韓、宋、魯、衛等國加施壓力,到魏惠王十四年(前356年)魯共侯(魯共公)、宋桓侯衛成侯、韓昭侯都入魏朝見魏惠王。魏惠王十五年(前355年),魏惠王入齊和齊威王會見,並曾一同到郊外田獵;同年又和秦孝公在杜平(今陝西澄城東)相會;還攻打宋國的黃池,並贈送趙國建造宮室的木材。各大國國君的會見如此頻繁,就說明了這時期形勢的緊張。大國國君相互會見,目的在於爭取與國;大國迫使小國入朝,則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推行改革
魏惠王進一步實行改革,主要有下列三點舉措:
(一)興修水利,開發川澤。開始開鑿鴻溝,從黃河開鑿運河通向圃田澤,再從圃田澤開溝渠引水灌溉,接著又從大梁城外開鑿大溝從圃田澤引水灌溉。同時,開放逢澤“以賜民”。
(二)實行選拔“武卒”的制度。採用按一定標準考選的辦法來選拔“武卒”,並給以優待,免除全戶賦役和田宅的賦稅,軍隊的戰鬥力因此得到加強。所以《漢書·刑法志》說“魏惠以武卒奮”。
(三)加強防備和控制交通。魏惠王十二年(前358年)魏派“龍賈帥師築長城於西邊”,三年後(前355年)又派其築城陽池,這是在大梁以西建築長城和城池,用來防備秦國進攻中原的。魏惠王十三年(前357年),魏與韓交換部分土地,魏取得了軹道(今河南濟源一帶)的要道,控制了通過太行山的交通線。
魏惠王所實行的這些改革,使魏國國力進一步強大起來。

桂陵之戰

當初,孫臏因為曾與魏國大將龐涓一同學習兵法,也投奔過魏國。然而,龐涓卻因為嫉妒孫臏的才能而設計殘害孫臏,迫使孫臏以殘疾之身逃往齊國。此外,魏惠王九年(前361年)魏相公叔痤去世前,曾勸魏惠王任用或殺了衛鞅(商鞅),不要讓他逃走,魏惠王卻沒有聽從,放任衛鞅前往秦國。衛鞅仕秦後兩年(前359年),便開始了商鞅變法。這兩件事給魏國埋下了隱患。
魏惠王十六年(前354年),趙國為了兼併土地和擴張勢力,進攻衛國,衛國原來是入朝魏國的,當然不是魏國所能允許的,因而魏國就起兵伐趙,率魏、宋聯軍包圍了趙都邯鄲。次年(前353年),韓昭侯來中陽朝見魏惠王。而趙則向齊求救,齊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前往救援。宋、衛在這時反水投靠齊國,三國聯軍先包圍了魏的襄陵。此時孫臏認為,魏攻趙,精銳在外,內部空虛,如果“引兵疾走大梁”,魏軍必回救本國,這樣可以“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於魏”。田忌採納了這個作戰計畫。
魏惠王(梁惠王)
桂陵之戰
當時魏將龐涓帶兵八萬,一說將要圍攻邯鄲,一說已經攻陷邯鄲,到達茌丘。田忌也帶了八萬齊軍,依照孫臏的意見,一方面向南進攻處於宋衛之間的東陽地區戰略要地平陵,另一方面準備直趨大梁城郊,迫使龐涓不得不回師自救。孫臏就派輕快戰車西向直趨大梁城郊,“以怒其氣”(使敵人震怒);又把隊伍分散,“示之寡”(給人以兵力單薄的感覺)。這樣,就誘使龐涓震怒而輕敵,放棄輜重,用急行軍兼程趕來。等到龐涓進抵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孫臏率軍加以邀擊,取得大勝,“擒龐涓”。這個戰役,孫臏採用了避實擊虛、“攻其所必救”等辦法,大敗魏軍,創造了“圍魏救趙”的著名戰例。這一戰役,魏因主將被擒而失敗,但是實力損失不大。
魏惠王十六年(前354年),秦乘魏進圍趙邯鄲的時機,在元里大敗魏師,並取得少梁(今陝西韓城西南);同時秦派公子壯率師伐韓,將勢力插入了韓魏兩國的交界地區。
在齊軍大敗魏軍於桂陵的同時,楚宣王也派景舍救趙,攻取了魏的睢水、濊水間地。但是後來魏國逐步扭轉戰局,還是占領了趙都邯鄲。魏惠王十八年(前352年),魏惠王調用了韓國軍隊,在襄陵打敗了齊、宋、衛的聯軍,齊國不得已請楚將景捨出來向魏求和。次年(前351年),魏國便迫使趙國在漳水之上結盟,並把邯鄲歸還趙國。《呂氏春秋·不屈篇》評論說:“圍邯鄲三年而弗能取,士民罷(疲)潞,國家空虛,眾庶誹謗,諸侯不譽,魏國從此衰矣。”
這時秦孝公正奮發圖強,由於衛鞅的變法,秦國日益強大。魏惠王十八年(前352年)又攻入魏的河東,一度攻取了安邑,魏不得不在固陽建造長城防禦。次年(前351年)秦又包圍固陽,迫使歸降。秦國因此越過洛水,收復了一部分過去被魏國奪去的河西地。後來魏國和齊、趙兩國先後結盟講和,到魏惠王二十年(前350年),魏就回頭向秦反攻,圍攻上郡的定陽(今陝西延安東),結果秦孝公在彤(今陝西華縣西南)和魏惠王相會修好。
魏惠王二十一年(前349年),趙、韓驅逐殺害了末代晉國君主,魏國默許了這件事。魏惠王二十二年(前348年),魏惠王又和趙肅侯陰晉(今陝西華陰東)相會修好。至此魏國勉強挽回了戰敗的局勢。

逢澤之會

這時魏國還保持著強盛的聲勢,準備以朝見周天子為名,召集許多小國舉行會盟,圖謀攻秦。就是蘇秦齊湣王:“昔者魏王擁土千里,帶甲三十六萬,其強北拔邯鄲,西圍定陽,又從十二諸侯朝天子,以西謀秦。”所謂“從十二諸侯”,具有合縱的性質,也就是《韓非子·說林上篇》所說“魏惠王為臼里之盟,將復立天子”。因而秦孝公很是擔心,加強防守。衛鞅分析了形勢,認為“以一秦而敵大魏,恐不如”,建議用尊魏為王的辦法來改變魏惠王的意圖。秦孝公接受了這個主意,於是魏惠王二十六年(前344年),衛鞅去向魏惠王遊說,謂“從十二諸侯”“不足以王天下”,勸說他除了號令宋、衛、鄒、魯等小國外,北面爭取燕國,西面爭取秦國,“先行王服,然後圖齊楚”。魏惠王果然聽從了,便“廣公宮,制丹衣,旌建九斿,從七星之柱”,“乘夏車,稱夏王,朝為天子”,儼然擺出天子的場面來。本來,在君主制度下,王是最高的等級稱號,如今由於魏的“功大而令行於天下”,居然自稱為王了。
同年(前344年),魏惠王就召集逢澤之會(逢澤在今河南開封南),有宋、衛、鄒、魯等國國君及秦公子少官來參加會盟,並率諸侯朝見周天子。這次會盟由魏相白圭主持,魏惠王因而將白圭封於澮作為嘉獎。衛鞅這個計謀,使得魏進攻的矛頭,從秦轉變為齊楚,“於是齊楚怒,諸侯奔齊”。

馬陵之戰

魏惠王二十七年(前343年),趙國攻打魏國的首垣。同年,中山君(一說魏摯,一說魏摯之子)被任命為魏國國相。
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二月,因此前韓國拒絕出席逢澤之會,反而投靠齊國,魏便以穰疵為將進攻韓的南梁,韓向齊求救。齊威王根據田忌的建議,對韓表示救援之意,堅定韓的抵抗決心,但並不馬上出兵。當魏韓打得筋疲力盡時,齊威王派田忌、田朌為將,孫臏為軍師,起兵伐魏救韓。
魏惠王(梁惠王)
馬陵之戰
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魏惠王派太子申、龐涓為將,帶了十萬大軍前來迎戰。兩軍相持到次年(前341年),孫臏採用“減灶誘敵”的計策,逐日減少營地軍灶數目,三天內從十萬灶減到五萬灶,再減到二萬灶,製造齊軍大量逃亡的假象,迷惑敵人。魏軍果然中計,只以少數精銳輕裝部隊兼程追趕,到了馬陵(今山東范縣西南)。這時正好天黑,馬陵道路狹窄,兩旁多阻隘,魏軍正好進入齊國伏兵的包圍圈,頓時“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結果魏軍主力被全殲,太子申被俘,龐涓自殺。《孫臏兵法·陳忌問壘篇》,具體說明了把許多戰車和武器作為障礙物,怎樣在急迫中殲滅“窘處隘塞死地之中”的魏軍,取得了“取龐涓而擒太子申”的戰果。這是魏國從來未有的慘敗。
魏惠王二十九年(前341年)五月,齊將田朌繼續進攻魏的東鄙,圍攻平陽(今河北臨漳西南)。這年九月秦派衛鞅伐魏西鄙,十月趙又伐魏北鄙,造成魏被三面圍攻的局面。魏惠王親自率師向秦軍反攻,又失敗了。次年(前340年),秦、趙、齊繼續圍攻魏國。魏國派公子卬和秦衛鞅交戰,公子卬又受了衛鞅的欺騙,被俘虜了去,這是魏的又一次失敗。衛鞅因為此功被封於商,稱商鞅。同年,魏國在濟陽築城防備齊國。
魏惠王三十一至三十二年(前339-338年),秦又進攻魏的岸門(今山西河津南),俘虜了魏將魏錯。是年(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商鞅逃亡到魏國,魏國不接納。

徐州相王

魏國在秦、齊等國的夾擊中,不斷地遭到慘敗,因而到魏惠王三十四年(前336年),魏惠王不得不採用相國惠施“以魏合於齊楚以按兵”的建議。惠施還認為,若要報復齊國,“不如變服折節而朝齊”,這樣“楚王必怒”,“楚必伐齊”,得到魏王同意,於是就通過齊相田嬰的關係,帶同韓國國君和其他小國國君朝見齊威王。
魏惠王三十四年(前336年),魏韓二君會見齊威王東阿(今山東陽穀東北)南,次年(前335年)又會見於甄(今山東鄄城北),魏韓二君都戴著布冠,變服折節朝見齊威王。到魏惠王后元元年(前334年)魏惠王就率領韓昭侯等,到齊的徐州(今山東滕縣東南)朝見齊威王,並且尊齊威王為王,同時齊威王也承認魏惠王的王號,即所謂“會徐州相王”。同年魏惠王改元正式稱王號,又將魏女嫁給秦惠文王為後(即惠文后),還暗中交結楚國,試圖改善外交處境。
齊、魏兩大國在“徐州相王”,這是楚、趙等國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在魏惠王后元二年(前333年)趙肅侯派兵圍攻魏的黃城(今河南內黃西),並在漳水、滏水之間築了長城,防止齊、魏兩國的進攻;同時楚威王為了表示對“徐州相王”的憤怒,親率大軍進圍徐州,打敗了齊軍。

秦取河西

魏國在這時投入齊的懷抱,使齊停止了進攻,但秦國以魏為“腹心疾”,還是不斷攻魏。
魏惠王后元二年(前333年),秦惠文王起用魏陰晉(今陝西華陰東)人公孫衍大良造,敗魏於雕陰(今陝西甘泉南)。次年(前332年)魏獻陰晉給秦,和秦修好,秦把它改名為寧秦。這樣就便於秦國向東開拓領土了。同年(前332年)齊魏伐趙,不利而去。
魏惠王后元四年(前331年),秦遣公孫衍大舉攻魏,首尾經歷兩年,攻取魏上郡雕陰,俘魏將龍賈,斬首八萬(《秦本紀》,《魏世家》作“四萬五千”)。龍賈是魏防守西邊、抵抗秦兵的主將,魏的中原長城即為龍賈率師所建。這是三晉抗秦戰鬥中首次大失敗。《戰國策·燕策二》載蘇代說:“龍賈之戰、岸門之戰、封陵之戰、高商之戰、趙莊之戰,秦之所殺三晉之民數百萬,其生者皆死秦之孤也。”這一役使得魏防守上郡、河西郡的主力,被秦一舉殲滅,因而魏惠王后元五年(前330年)魏即以河西郡與秦。同時秦又派樗里疾為主將,從函谷關沿黃河南岸向東出擊,先後攻取曲沃和焦(都在今河南三門峽以西),並在曲沃“盡出其人”,作為秦進攻中原的據點。同年(前330年),魏又伐韓遭遇失敗。
魏惠王后元六年(前329年),秦又從河西渡過黃河,攻取汾陰(今山西萬榮西南)和皮氏(今山西河津東)。

合縱連橫

張儀初為連橫
魏惠王后元六年(前329年),楚威王也攻打魏國。適逢縱橫家張儀入秦,張儀便遊說秦惠文王出兵幫助魏國,於是以新得皮氏的“卒萬人、車百乘”支持魏作戰,因而魏楚大戰,魏打敗楚於陘山,秦因而得以順利地接收河西地區。
魏惠王后元七年(前328年),秦使公子華(一作公子桑)與張儀圍攻魏的蒲陽(今山西隰縣),攻取了,卻請秦王歸還給魏,又請秦王使公子繇作為“質子”送到魏國,這是張儀推行他的連橫策略。張儀前往魏國勸說魏惠王“不可以無禮”,魏因而把上郡十五縣連同少梁在內獻給秦國,秦惠文君因以張儀為“相邦”,把少梁改稱為夏陽。次年(前327年)秦又把焦、曲沃及皮氏歸還魏國,這是張儀進一步推行他的連橫策略,並準備下年秦惠文君稱王。
魏惠王后元九年(前326年),韓、趙圍攻魏的襄陵,未能攻克。
魏惠王后元十年(前325年),秦惠文君舉行稱“王”的儀式,邀請魏、韓之君入秦朝見,推尊秦君為王,同時秦王也承認魏、韓二君的王號,而且魏韓二君還當場為秦王駕御作為稱王標識的坐車,如同魏惠王在逢澤之會稱王那樣的“乘夏車,稱夏王”。張儀此舉具有鞏固秦與魏、韓連橫的作用。
公孫衍、惠施的合縱
當張儀入秦推行連橫策略不久,公孫衍就離開秦國而入魏為將,因為魏的國力衰退,公孫衍就圖謀拉攏別國,聯合出擊取勝。魏惠王后元十年(前325年),“犀首、田朌欲得齊、魏之兵以伐趙”,就是公孫衍拉攏齊國名將田朌一起伐趙,大敗趙兵。同年,魏惠王和韓威侯相會於巫沙,並尊韓威侯為王 (即韓宣惠王)。同年,他又與韓宣惠王並帶太子入朝於趙。而當時魏相惠施也主張“以魏合齊楚以按兵”,便在不久後使魏太子嗣入質於齊,使魏公子高入質於楚,開展和齊、楚合縱的活動。
魏惠王后元十一年(前324年),魏、齊在平阿會盟。同年,張儀親自率兵出函谷關,再度攻取魏的陝,“出其人與魏”,作為進攻中原的基地,同時築上郡塞,鞏固上郡的防守。次年(前323年)張儀又和齊、楚大臣在齧桑(今江蘇沛縣西南)相會,來破壞魏國和齊、楚的合縱。
在這樣的形勢下,公孫衍為了合縱,於魏惠王后元十二年(前323年)發起“五國相王”。參加“五國相王”的是魏、韓、趙、燕、中山,從這年起,趙、燕、中山三國也開始稱王了。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是想用這來和秦國對抗的,但結果沒有什麼成就。就在這年(前323年),楚國為了迫使魏國投入楚的懷抱,要廢立魏的太子嗣,送立流亡在楚的魏公子高為太子,派柱國昭陽打敗魏軍於襄陵,取得了八個邑。韓也趁機攻魏,公孫衍說服其退兵。
張儀相魏連橫
魏惠王后元十三年(前322年),魏、齊在鄄會盟。但這時魏惠王因為襄陵之敗,對惠施“以魏合於齊、楚以按兵”的方針失去信任,因此不得不改用秦相張儀“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荊(楚)”的策略,起用張儀為魏相,張儀把惠施逐走。同年,韓、魏太子朝見秦惠文王。這年秦對外宣布免除張儀的相位,然後張儀為魏相,實際上“張儀欲並相秦、魏”,從而進一步推行他的連橫策略,“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但張儀既入魏為相、又兼領秦相後,魏惠王卻不肯聽張儀而專一“事秦”,反而兼用公孫衍為將,欲牽制平衡朝中的合縱連橫勢力。秦王得知後,怒而攻取魏的曲沃(今山西聞喜東北)、平周(今山西介休西),迫使魏國屈服。
魏惠王后元十四年(前321年),張儀曾策劃韓魏換地以便攻取楚、趙之地,但未能成功。同年,齊國約結燕趙楚孤立魏國,因公孫衍的離間而失敗。
魏惠王后元十五年(前320年),張儀實施“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楚”的行動,秦假道韓、魏向齊進攻,齊威王使匡章為將應戰,結果齊兵大勝,秦軍大敗。這是匡章初次為將而大勝秦軍,使張儀“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的行動受到挫折,使公孫衍合縱的策略得以開展。
公孫衍再行合縱
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前319年),由於齊、楚兩國要驅逐魏相張儀,魏惠王得以重新採用公孫衍合縱的策略。他派出使者到楚、趙、燕等國,爭取合縱,於是就把張儀趕回秦國,讓公孫衍為魏相,並讓惠施回到魏國。

壽終正寢

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前319年),魏惠王去世,享年八十一歲,謚“惠成”。魏國舉行葬禮時,遇到大雨雪,群臣要求太子延期舉行,太子不聽,因而報告公孫衍,公孫衍轉告惠施。惠施以先王之靈一定想要安撫百姓為由,說服太子同意。太子魏嗣即位,是為魏襄王

為政舉措

政治

遷都大梁
魏國的都城原來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地處河東。魏惠王九年(前361年),為了便於統治東部地區、加強對東方諸侯的控制,以及保證國都的安全,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他苦心經營,把大梁城建造得宏大而堅固。他所建造的大梁城周東西寬約5.8公里,南北長約6.4公里,有12個城門,城高七仞(17米),人口眾多,設有宮城、市場、手工業作坊、居民住宅區等分區。
魏惠王(梁惠王)
大梁城平面布局
魏惠王在遷都後,多次與韓、趙交換土地,使得魏在中原的大片土地連成一塊,並取得了軹道(今河南濟源一帶)來控制通過太行山的交通線,從而造成十分有利的形勢。此外,他還對大梁地區開發建設,發展農業、興辦手工業、開發川澤,尤其是興修水利,使大梁之地的社會經濟很快得到發展,成為魏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惠王稱王
春秋時期,周禮尚存,只有楚、吳、越等僻遠國家稱王。而魏惠王時,禮崩樂壞加劇,先是三晉瓜分晉公室剩餘土地、殺害晉靜公晉國徹底滅亡;而後魏惠王又在逢澤之會時稱王,成為了第一個稱王的中原諸侯。這一切標誌著周禮秩序進一步解體。

經濟

興修水利
魏惠王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設。魏國有個大湖泊叫圃田(在今河南中牟西)。魏惠王十年(前360年),魏國在黃河、圃田間開鑿了一條大溝(運河),使黃河的水流入圃田,又從圃田開鑿運河。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魏國遷都大梁後,又從大梁的北郭開鑿大溝(運河)來引圃田的水,在大梁周圍開始興修水利,歷經多年開鑿完鴻溝。鴻溝的主幹,從今河南滎陽以北,和濟水一起分黃河的水東流,經過魏都大梁折而向東南流,經過陳的舊都(今河南淮陽),在今沈丘附近注入潁水,而潁水下流注入淮水。濟、穎、淮、泗和黃河互相貫通,在黃淮平原形成以鴻溝為主幹,以自然河流為分支的完整的運河網。這條運河不僅對當時的航運起了重要作用,還可以灌溉農田,使鴻溝流域成為重要的農業豐產區。
魏惠王(梁惠王)
大梁周圍水系圖
施惠於民
魏惠王大力鼓勵墾殖,把大梁城南的逢忌澤藪讓農民開發經營,改變了統治者獨占山林川澤專利的局面。這既改善了民眾的生活,促進了生產的發展,緩和了階級矛盾,同時也增加了國家的稅收。此外,他還通過移粟、遷民的手段賑濟災民,並推行寬仁的經濟政策。白圭為魏相時,為魏惠王制定過二十稅一的田稅政策,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惠施為魏相時,也關心民生,制定了“民人皆善之”的法令,得到了魏惠王的認可。
因為這些愛民的舉措,魏惠王在當時有著“慈惠”的名聲。但魏惠王對臣下過於寬縱,“有過不罪,無功受賞”,也招致了時人的詬病。

文化

魏惠王在接連遭遇戰敗後,就折節下士、奉以重幣,吸引各國人才前來魏國。一時間,陰陽家鄒衍儒家孟軻名家惠施道家莊周,以及淳于髡等,都來到大梁,使得魏國出現了思想文化繁榮的局面。此外,魏國天文學家石申曾在魏惠王十年(前360年)觀測了數百顆恆星並發表了《石氏星經》,在我國天文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軍事

訓練武卒
早在魏文侯魏武侯時期,吳起開創了魏武卒制度。魏惠王沿用了這一制度,採用按一定標準考選的辦法來選拔“武卒”,並給以免除全戶賦役和田宅賦稅的優待,軍隊的戰鬥力因此得到加強,即《漢書》所說“魏惠以武卒奮”。但魏武卒退伍後仍然享有這些福利,給國家財政帶來了很大負擔。
修築長城
魏國有西長城、南長城和北長城,都是在魏惠王年間修建的。其中,西長城修建時間最早。魏惠王十二年(前358年),魏惠王讓龍賈開始建造西長城,來防禦秦國。這條長城從鄭(今陝西華縣),經華陰陰晉,跨過渭水,再經過朝邑大荔,濱洛水,再經過澄城合陽少梁(秦奪取少梁後,改為夏陽)、韓城,一直到黃河岸邊,呈弧狀。截至魏惠王十八年(前348年),這條長城已修至固陽(一說今陝西合陽,一說今內蒙古固陽)。
魏惠王十五年(前355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之後,在大梁以西、黃河以南又修築了一道南長城。這條長城主要位於魏國西南邊境,是用來防禦韓國的。南長城從卷(今河南原陽西)開始,經陽武(今原陽縣東南)直到密(今河南新密東北),又稱卷長城。
此外有一些學者認為,魏國還有一條北長城,或為卷長城的延伸部分,建在魏、趙邊境的從太行山支脈山脊上,是用來防禦趙國的。
軍事活動
魏國處於“四戰之地”,魏惠王在位時期,對外戰事較為頻繁,敗多勝少。今展示主要戰役如下:
時間
戰役名稱/簡介
結果
魏惠王元年(前369年)
魏與韓趙濁澤之戰
魏敗。韓趙退兵,魏惠王保住君位。
魏惠王六年(前366年)
魏敗。秦勝,攻入河東,斬首六萬。
魏惠王七年至八年(前363-362年)
魏敗,魏將公孫痤被俘。秦勝,攻取龐城。
魏惠王十六年(前354年)
魏敗,魏國開始衰落。齊、秦、楚勝,秦取少梁,楚取睢水、濊水間地。後年魏又勝齊,與齊議和。
魏惠王二十九年(前341年)
魏敗,主力被全殲,魏將龐涓太子申皆被擒殺。齊、秦、趙、韓勝。
魏惠王后元三年(前332年)
魏敗,魏將龍賈被俘。秦勝,斬首八萬,迫使魏國允諾割讓河西郡。
魏惠王后元六年(前329年)
陘山之戰
魏、秦勝。楚敗。秦國趁機接收魏國河西之地。
魏惠王后元十二年(前323年)
魏敗。楚勝,奪取八邑,但未達到扶持魏公子高為太子的目的。

外交

魏惠王即位之初,因韓、趙兩國支持公子緩爭奪君位,與韓、趙不和。待政權穩定後,就與韓、趙會盟修復關係,試圖團結三晉,共同抵禦秦國。然而,由於魏國與韓、趙兩國存在利益衝突,摩擦仍然時有發生。而魏惠王舉行逢澤之會,號令十二小國,“稱夏王,朝為天子”,也引起了列國的不滿,使魏國陷入孤立。少梁之戰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都是秦、齊兩國趁魏與趙、韓兩國發生衝突,藉機大敗魏軍的。
馬陵之戰後,為改變與秦趙齊楚四面為敵的處境,魏惠王採納了惠施“合齊楚以按兵”的建議,通過魏惠王后元元年(前334年)的徐州相王,與齊國改善關係,並誘使齊楚交惡。但是,秦、楚兩國仍在圖謀攻伐魏國。為擺脫這一困境,魏惠王后元六年(前329年)起,魏惠王又在張儀、惠施、公孫衍等人的遊說下,嘗試了秦韓魏連橫、魏齊楚合縱五國相王合縱等多種外交策略,時縱時橫,以求保全魏國。戰國從此進入合縱連橫的時代。

歷史評價

孟子: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將復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是之謂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也。
卜皮:臣聞王之慈惠也……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與也。不忍則不誅有過,好予則不待有功而賞。有過不罪,無功受賞,雖亡,不亦可乎?
呂氏春秋》:①當惠王之時,五十戰而二十敗,所殺者不可勝數,大將、愛子有禽者也。②圍邯鄲三年而弗能取,士民罷潞,國家空虛,天下之兵四至,眾庶誹謗,諸侯不譽。謝於翟翦,而更聽其謀,社稷乃存。名寶散出,土地四削,魏國從此衰矣。
司馬遷:惠王數被於軍旅,卑禮厚幣以招賢者。鄒衍淳于髡孟軻皆至梁。
班固:魏惠以武卒奮。
宋傑:(魏惠王時)魏國霸業跌落的原因大致有,魏武卒帶來的財政負擔、外交上樹敵太多、作戰指揮上有重大失誤等。在地理方面,魏惠王即位之初對河西戰場缺乏足夠的重視,過早向中原擴張和遷都,也是戰略失誤之一。
李玉潔:戰國時期魏國的滅亡,不是因為大梁無關塞險惡的地理環境造成的。造成魏國由盛轉衰的原因有三:人才的流失,同盟國關係的破壞,梁惠王的張揚和狂妄。
王向輝:客觀而言,魏惠王也能夠審時度勢、兢兢業業,對魏國的變法事業有再續之功,但是惠王變革有自己無法克服的缺點,加之世易時移,魏國時運不濟,因此惠王變革的效果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軼事典故

魏國選相

公叔痤是魏國之相,他手下的中庶子相國的侍從之臣)衛鞅很有才能,公叔痤欲將衛鞅推薦給魏惠王,但未及推薦他就病臥床榻了。公叔痤病重時,魏惠王前去看望,他問公叔痤說:“萬一相國一病不起,我將把國政託付給誰呢?”公叔痤回答說:“我的中庶子衛鞅,年紀雖輕,卻有奇才,希望君上把國事全托於他。”見惠王默然無言,公叔痤遣退侍臣,單獨對惠王說:“君上倘不任用衛鞅,就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出境,為別國所用。”惠王許諾離去。公叔痤又召來衛鞅,抱歉地說道:“君上詢問國相的繼任人,我推薦了你,看君上的神色並不同意。我先君而後臣,當時對君上說如果不能用你,就應把你殺掉,君上答應了我。你應該趕快離開,免遭擒殺。”衛鞅回答說:“君上既然不能採納您的意見任用我,又怎么能採納您的意見殺掉我呢?”於是沒有離開。惠王離開公叔痤病榻後對身邊人說:“公叔痤的病情很重,他竟然要我把國政交給衛鞅,後又勸我殺掉衛鞅,真是太糊塗啦!”果然沒有考慮公叔痤的意見。公叔痤死後,衛鞅聽說秦孝公下令招賢,於是西入櫟陽(秦國舊都),被秦國任用,封於商地,是為商鞅

惠王問寶

魏惠王十五年(前355年),齊威王與魏惠王一起打獵。魏惠王問齊威王:“大王有何寶物?”齊威王說:“我沒有。”於是魏惠王不無自豪地說:“魏國雖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輛車子、徑長一寸的夜明珠十顆。像齊國這樣的大國,難道連這樣的寶貝也沒有嗎?”齊威王聽了他的話,很不以為然地說:“我的珍寶與你的大不一樣。我有大臣檀子,鎮守下陲,強楚不敢犯境,泗上諸小國來朝。我有能臣朌子,鎮守高唐,趙人不敢東到黃河捕魚。我有賢臣黔夫,鎮守徐州,嚇得燕人北門祈禱,趙西門祈禱,祈求神靈保佑,並且有千餘戶歸順了齊國。我有良吏種首,負責國內治安,人民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我有這四位能臣賢相,他們就是我的寶物,豈止照亮十二輛車子!”一席話使魏惠王慚羞難容,自認失敗。

讓國惠子

魏惠王與惠施關係親近,曾送給惠施大葫蘆種子,還周濟他糧食。據《呂氏春秋》記載,魏惠王認為惠施比自己賢能,就尊惠施為仲父,並幾次表示要禪讓王位給惠施,稱這樣做可以制止民眾的貪爭之心。而惠施堅辭不受,說自己拒絕魏惠王的讓國更能教化民眾。後來張儀為魏相而行連橫後,準備逮捕主張合縱的惠施;惠施易冠變服,乘車逃跑,差點沒能逃出魏國。

問政孟子

魏惠王自稱治國盡心竭力,河內發生災荒,就將那裡的災民安置到河東,將河東的糧食運送到河內;當河東發生災荒時,也是這樣做的。可是魏國的人口不見增多,魏惠王因此感到困惑,向孟子聞詢。孟子回答,魏惠王所做的只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罷了,與諸侯沒有本質區別;要治理好國家,就要遵循農時的自然規律,讓人民衣食無憂,就可以得到人民的擁戴。魏惠王又談到自己繼位以來,被秦、齊、楚等國多次打敗,向孟子詢問報仇雪恥的方法。孟子認為,魏惠王行“王道”,施行仁政、輕賦薄罰、發展農業,用忠信孝悌教化百姓,就可以戰勝秦楚。孟子還說,作為一國之君,要講仁義道德,而不應該講究利益得失。

惠王認錯

淳于髡博聞強識,有人把他推薦給魏惠王。魏惠王單獨兩次單獨接見他,淳于髡都一句話也不說。魏惠王感到很奇怪,就問推薦他的那個人:“你說淳于先生才藝出眾,超過管仲晏嬰,可為什麼見到我連一句話也不說,難道是我不值得和他談話嗎?”那個人把惠王的話轉達給淳于髡,淳于髡說:“這裡有原因。我前一次見大王時,大王的心思全用在相馬上;後一次再見大王,大王的心思卻用在了聲色上。因此我沉默不語。”
魏惠王聽聞了淳于髡的話,驚訝地說:“確實如此,淳于先生真是聖人啊。他前次來,正好有人獻好馬,第二次來,又有人獻歌伎。當時我雖然讓身邊的人退下,表示對他的尊敬,但心思還是集中在好馬和歌伎身上。”魏惠王誠懇道歉後,淳于髡又來見惠王,兩人專注交談一連三天三夜毫無倦意。淳于髡臨走時,惠王贈給他一輛四匹馬駕的精緻車子、五匹帛和璧玉以及百鎰黃金。

人際關係

輩分
關係
稱謂
簡介
祖輩
祖父
魏斯
父輩
父親
魏擊
叔父
魏摯
魏文侯時受封中山君,曾擔任魏惠王的相國
平輩
弟弟
魏緩
又稱公仲緩、公中緩,與魏惠王爭奪君位
魏卬
公子卬,少時與商鞅為友,後被商鞅俘虜
子輩
兒子
魏申
太子申,魏惠王長子,魏惠王二十九年(前341年)馬陵之戰時遇難
魏理
公子理,欲在太子申去世後奪取太子之位
魏赫
公子赫,在魏惠王三十年(前340年)被冊立為太子,後無記載
魏嗣
魏襄王,至遲至魏惠王后元十年(前325年)已被立為太子
魏高
公子高,在楚為質,楚國為逼魏惠王改立公子高為太子而發動楚魏襄陵之戰

人物爭議

繼位年份

史記》認為前371年魏武侯魏擊去世,魏惠王繼位,次年(前370年)為魏惠王元年。但是,史學家楊寬結合魏文侯、魏武侯及魏惠王等魏國歷代君主的史料記載,發現《史記》中魏惠王改元以前三十五年的大事年份與《古本竹書紀年》中的大事年份存在有一到兩年的誤差,並且經過考訂認為魏武侯在前370年去世,同年魏惠王繼位,次年(前369年)為魏惠王元年。

去世年份

據《史記·魏世家》所載,魏惠王三十六年(前334年),魏惠王去世,他的兒子魏襄王繼位。但是,按照《古本竹書紀年》的說法,前334年時魏惠王並沒有去世,而是將年號改元重新紀年而已,後面又經過了十六年才去世。杜預荀勗和嶠司馬貞司馬光等古代史學家均認可《古本竹書紀年》之說,認為司馬遷誤以為魏惠王改元的那一年去世,從而把惠王改元後的十六年錯誤地當作是他兒子魏襄王的在位年份;陳夢家錢穆、楊寬等近現代學者亦從此說。因此,結合繼位年份,魏惠王實際上在第三十六年改元後又在位了十六年,於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前319年)去世。

遷都時間

魏惠王將魏國都城從安邑遷往大梁,但是關於其遷都的具體年份,不同的史料記載不一。其中,《史記·魏世家》記載是在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商君列傳·索隱》根據秦伐魏戰役的記載,推測魏國在魏惠王二十九年(前341年)遷都大梁避秦。《魏世家·集解》《魏世家·索隱》引《竹書紀年》稱魏惠王九年(前361年)遷都大梁;《水經·渠水注》《漢書·高帝紀·注》引《竹書紀年》作魏惠王六年(前364年)遷都大梁;雷學淇、錢穆、楊寬等學者比對其他史事,排除了時間較晚的兩種說法。目前,學界均採納《竹書紀年》的二說,對魏惠王在前364年還是前361年遷都大梁尚有爭議。

史料索引

關於魏惠王的記載,主要見《竹書紀年·魏紀》和《史記·魏世家》,其餘則散見《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戰國策》,及《史記》的秦、齊、趙、韓、楚等國本紀,和商鞅孫臏張儀等人列傳等。

影視形象

2009年電視劇《大秦帝國之裂變》:李立群飾演魏惠王。
2012年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李立群飾演魏惠王。

後世紀念

疑似墓址
河南輝縣固圍村區魏國墓,是一座有著3座並列大墓的陵園,出土了陶禮器、馬車、玉簡冊、玉圭、金銀器、鐵器、梁正幣等文物。學界普遍認為其是魏國國君墓,比如李學勤先生在《東周與秦代文明》一書中認為其“從規模、年代來看,有可能是魏惠王或魏襄王的陵墓”。其他學者如楊寬王仲殊王世民等也持類似觀點。一些權威的考古學著作如《新中國的考古發現與研究》也持有相同的見解,認為固圍村戰國墓“在已知的魏國墓葬中級別最高,應是魏國王室的異穴合葬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