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內
- 廣義泛指:黃河中游北面的地區
- 狹義:專指河內郡
- 位於:黃河凹處北岸以東
古地區名,定義,歷史沿革,天文分野,史書記載,郡名,縣名,村名,
古地區名
定義
因位於黃河凹處北岸以東,且位於殷商畿內,故稱河內。與河南、河東相對,並稱為“三河”。“三河”分別為夏商周王朝腹地,亦是“中原”的代名詞。河內、河南以黃河為界,河內、河東以太行為界。同時,河內與河南、河東又均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則分別專指河內郡(沁陽)、河南郡(洛陽)、河東郡(安邑)。
歷史沿革
夏商屬冀州。
周屬衛。
隋屬冀州刺史部河內郡、汲郡、魏郡。
宋改屬河北西路,州府因之。
明改屬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懷慶府、彰德府、衛輝府。至此河內在行政區劃上併入河南。
清改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為河南省,州府因之。
新中國廢道設市,今分屬焦作、安陽、新鄉、濟源等縣市。
天文分野
《淮南子·天文訓》:“營室、東壁:衛。”
《漢書·地理志》:“衛地,營室、東壁之分野也。今之東郡今北直開州及魏郡彰德府境、黎陽見濬縣、河內之野王今懷慶府附郭河內縣、朝歌見衛輝府淇縣,皆衛分也。”
《晉書·天文志》:“自柳九度至張十六度為鶉火,於辰在午,周之分野,屬三河。”
史書記載
《左傳·定公十三年》:“銳師伐河內。”
郡名
漢高帝二年置。《漢書·地理志上》:“高帝元年為殷國,二年更名。莽曰後隊,屬司隸。戶二十四萬一千二百四十六,口百六十萬七千九十七。縣十八:懷,(有工官。莽曰河內。)汲,武德,波,山陽,(東太行山在西北。河陽,莽曰河亭。)州,共,(故國。北山,淇水所出,東至黎陽入河。)平皋,朝歌,(紂所都。周武王弟康叔所封,更名衛。莽曰雅歌。)脩武,溫,(故國,已姓,蘇忿生所封也。)壄王,(太行山在西北,衛元君為秦所奪,處濮陽徙此。莽曰平壄。)獲嘉,(故汲郡之新中鄉,武行過更名也。)軹,沁水,隆慮,(國水東北至信成入張甲河,過郡三,行八百四十里。有鐵官。)盪陽,(盪水東到內黃澤。西山,羑水所出,亦至內黃入盪。有羑里城,西伯所拘也。)”
縣名
春秋時野王邑,漢置野王縣,屬河內郡。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河內縣,歷代相因。清為懷慶府府治。公元1913年,裁府留縣,改名沁陽。即今河南沁陽市。參閱《隋書·地理志》中《河內郡》、《寰宇通志》八九《懷慶府》。
村名
位於揭西縣金和鎮的河內村:在泰國有一支王氏叫河內王氏,這一支王氏在泰國經過三百年左右的發展,目前已達到一萬二千多人,是落地海外的最大的一支王氏,而追根溯源,它是三槐王氏的分支。河內王氏遷徙的過程是這樣的:三槐王氏的一支定居江蘇太倉後,形成太倉王氏;在元朝的至正年間(1341——1368年),太倉王氏中的一支開始入閩,先是居住在漳州龍海珩坑村,形成“珩坑王氏”;明代中葉,這支王氏遷至南靖縣靖城鄉,依然沿襲龍海珩坑村的村名,稱為南靖珩坑,“珩坑王氏”的稱謂也未改變;到明末崇禎年間,珩坑王氏再度遷移,遷到廣東的揭陽,定居揭西縣河內鄉,被稱為“河內王氏”;河內王氏發展到清朝中後期,出了一個叫王弘毅的人,他通過海路到了泰國,並在那裡定居下來,到今天已繁衍到第九代,這樣在近千年的時間裡,這支王氏在其母體中經歷了六次分離,最後在泰國形成一個巨大的宗族群落,其“河內王氏”的稱謂依然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