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歷史,十月革命,鞏固政權,蘇聯成立,步入強國,衛國戰爭,加入冷戰,戰後改革,全盛時期,改革失敗,政變解體,疆域,國土面積,行政區劃,加盟共和國,政治,國體,憲法,政黨,國家象徵,軍事,軍事體制,軍事力量,軍隊建制,經濟,綜述,資源,工業,農業,商業,外貿,人口,文化,語言文字,傳統節日,文學藝術,科技,科技體制,航空航天,理論研究,交通,概述,海運,河運,鐵路,管道運輸,航空運輸,民族,外交,概論,與東歐,與亞洲,與非洲,與美洲,與中國,社會,民生,媒體,教育,體育,歷任領導,最高領導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
國名
蘇聯的全稱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俄語: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英語: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蘇維埃(俄語:совет)一詞是俄文的漢語音譯,意即“代表會議”或“會議”,“蘇維埃”是俄國勞動人民在革命鬥爭過程中創造出來的
政權組織形式,起源於1905年俄國革命期間,由工人和起義的士兵直接選舉代表組成的代表會議,稱“蘇維埃”。1917年11月7日
(俄歷10月25日)爆發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
社會主義國家政權——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縮寫РСФСР)。1922年10月6日俄共(布)中央全會上,列寧提出成立新國家的建議得到通過。同年12月30日,在
莫斯科大劇院召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會上通過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宣言和聯盟條約。
歷史
十月革命
11月7-16日,蘇維埃政權在
莫斯科確立。1917年11月-1918年2、3月,首先從城市,然後到鄉村,蘇維埃政權在全國各地建立起來。十月革命建立
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並成立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作為全國國民經濟管理機關。建立
工農紅軍、工人民警和人民法院。建立工兵農代表蘇維埃機關和各
人民委員部。
1918年1月,召開全俄蘇維埃第三次代表大會、批准《
被剝削勞動人民權利宣言》,正式宣布俄國為工兵農代表蘇維埃共和國。勞動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實行
土地國有化,消滅民族壓迫,廢除等級劃分、等級特權和等級限制,宣布所有居民統一稱為公民,保證了無產階級對國家和教育的領導。十月革命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個
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開闢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無產階級領導下進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時代。十月革命後,各國無產階級、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爭取解放的鬥爭蓬勃高漲。
鞏固政權
1918年11月11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英國、法國、日本、波蘭、美國等國因不滿俄國單方面退出對
德意志帝國的戰爭,以及沙皇俄國債務等問題,對俄國革命進行了武裝干涉。國內有數量龐大、所占地域極其廣闊的白軍,由
高爾察克、
鄧尼金、
弗蘭格爾、
尤登尼奇等分別在各地指揮,發起了反對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的
蘇俄內戰。原俄羅斯帝國境內的各少數民族趁此俄國內戰的良機,也相繼建立了數個獨立主權國家。經過近4年的俄國內戰,在1921年,
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的蘇維埃紅軍擊敗了
白軍,處決了高爾察克,將鄧尼金、弗蘭格爾、尤登尼奇等人趕出國境;並擊敗了外國軍隊的聯合武裝干涉,逼迫美國、英國、法國從
列寧格勒、烏克蘭和
外高加索撤軍,逼迫美國、日本從
西伯利亞撤軍,保衛了新生的蘇俄政權,使其生存下來。
早在1917年底至1918年初,
列寧根據
蘇維埃俄國當時的國內外形勢,估計可能的發展道路時認為,革命和鬥爭的發展道路既可能是比較短的,也可能是漫長而艱辛的。1918年夏天,隨著
捷克斯洛伐克軍的叛變和國內戰爭的爆發,俄國被迫實行“
戰時共產主義”,
國家資本主義隨之中斷。
國內戰爭結束後,俄國在1921年春天開始實行
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是國家資本主義。列寧在世時的新經濟政策,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21年3月到10月,新經濟政策是從
糧食稅代替
餘糧收集制開始的。糧食稅就是國家用稅收的方式向農民無償地索取。但是用稅收的方式取得的糧食,連勉強維持軍隊和工業企業都不夠。糧食稅同時還規定,農民在完成糧食稅後留下的剩餘糧食和其他產品可以用來自由交換,既可以同社會主義工廠的產品進行交換(或者說商品交換),也可以在各個小業主之間進行交換即自由貿易。在新經濟政策的第一階段,雖然已開始實行國家資本主義,但還被限制在地方的和非國營的範圍之內。第二階段國營企業也改行
經濟核算即實行市場經營方式,全社會都以
商品生產和交換為
經濟運行的基礎,經濟領域一切
經營主體都在
市場關係的基礎上運作,已形成完整的國家資本主義體制。至此,列寧1918年春天的第二個假設,經過實踐的修正和檢驗,已經變成了科學理論。與此同時,列寧國家資本主義的路線也最終形成。
蘇聯成立
十月革命後,俄國境內各民族紛紛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或
自治共和國。國內戰爭期間,為抗擊共同的敵人,
俄羅斯聯邦同
烏克蘭、
白俄羅斯、
亞塞拜然、
亞美尼亞、
喬治亞建立了軍事政治同盟。隨著國內戰爭的結束和國民經濟恢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開始,為了統一進行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各蘇維埃共和國的共產黨提出了聯合問題。
1922年8月,聯共(布)中央成立了由史達林主持的專門委員會,提出各蘇維埃共和國以自治共和國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方案。喬治亞領導人反對這一方案,遭到粗暴的對待。病中的列寧得知這件事後,立即寫信給中央政治局,嚴厲批評“自治化”方案和一些人的
大國沙文主義錯誤。列寧建議各蘇維埃共和國 按 平等自願原則一起加入蘇維埃共和國聯盟。根據列寧的建議,1922年10月中央全會討論通過新的檔案,該檔案得到了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黨和蘇維埃機關的熱烈回響和支持。
1922年12月30日,由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共同組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正式成立。當時加入蘇聯的有
俄羅斯、
南高加索聯邦、
烏克蘭和
白俄羅斯等4個加盟共和國。大會通過的聯盟條約規定,聯盟蘇維埃代表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
蘇聯人民委員會為執行機關。條約還特別規定,每個加盟共和國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
步入強國
列寧逝世後,蘇聯面臨著幾個重大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一是領導人的問題,二是政策的轉向也就是如何以何種形式繼續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而這兩個問題往往交織在一起,其結果就是
史達林最高領袖地位的牢固確立和
史達林模式的形成。
列寧逝世後不久,史達林與
托洛茨基的衝突便公開化了。為了防止托洛茨基掌握最高權力也利用托洛茨基與
季諾維也夫和
加米涅夫的矛盾,史達林與後二者結成同盟。三人一起藉口以前托洛茨基與列寧的分歧,很快就撤銷了他的主要職務。不久,由於建設社會主義路線的分歧,史達林擊敗了持反對意見的
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擊敗了三人後,史達林提出了他的建設
社會主義的理論,大體上包括這樣幾點:一是蘇聯可以單獨建成社會主義,二是經濟行政計畫化,三是優先發展
重工業、四是高積累高投資,也就是要求輕工業和農業為重工業作出犧牲,這與第三點緊密聯繫。托洛茨基與季諾維也夫以及他們的支持者反對這樣的做法,他們組成了
托季聯盟反對史達林,但是他們的方案卻是不可取的。於是,1927年12月,聯共(布)十五大打倒了這些人,並在組織上清除了他們。
在史達林的領導下,
蘇聯共產黨對蘇聯的經濟生產方式進行了大改造,並把蘇聯改造成了一個重工業和軍事上的強國,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經濟強國。1928年1月,史達林親自到
西伯利亞去向農民征糧,首次提出
集體農莊問題已成了當務之急,這實際上改變了1927年12月剛剛結束的黨的十五大的決議。黨的十五大雖然提出了向大生產過渡的問題,但遵循的是列寧合作化的原則,強調自願,國家幫助,而不是全面推行集體化運動,更沒有“集體農莊”這個詞。1928年4月聯共(布)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監察委員會召開聯席會議,並沒有採納史達林關於加快集體農莊建設的決議,重申堅持新經濟政策。1929年4月黨的十六次代表大會通過的“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
五年計畫”稱,1933年農業中的公有經濟的播種面積將增加到2600萬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17.5%,承認小農經濟還有發展的潛力,要求黨和國家給予幫助。但是,史達林繼續沿著自己所認定的道路走下去,發動了大規模的集體化運動,從1929年夏天起蘇聯進入了全盤集體化時期。稍後召開的黨的十一月全會確認了史達林所制定的方針,改變了十六大的決議。到1933年,99.8%的農戶都加入了集體農莊。
1932―1933年間,
烏克蘭大饑荒爆發,使250―480萬人死亡,當時蘇聯推行的
農業集體化政策部分加劇了饑荒的蔓延,並阻礙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烏克蘭獨立後,西方政治家和部分學者認為1932―1933年大饑荒是蘇聯對
烏克蘭的種族清洗和種族滅絕。1937至1938年被稱為蘇聯“
大清洗”時期。在此期間,130萬人被判刑,其中68.2萬人遭槍殺。不少軍界、經濟和科學藝術界人士被清肅,蘇聯境內勞教所(
古拉格)也大量增多,任何被懷疑為“反動派”或者“間諜”的公民、僑民都會被關進勞教所,甚至被槍決。而且史達林的清洗運動不僅僅只針對蘇共中央,蘇聯軍隊高層,也波及普通蘇聯人民。
進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國際局勢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
法西斯勢力的擴張。尤其是德日法西斯在東西兩方面威脅著蘇聯的安全,所以蘇聯就謀求與其他國家關係的改善來遏制法西斯的勢力。“30年代初,蘇聯提出了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策略思想……蘇聯大力調整對英、法、美等國的關係……聯共(布)中央鄭重研究了集體安全的方針和構想,於1933年12月12日通過了關於開展爭取
集體安全的決議”。所謂“集體安全”,就是與其他資本主義強國在歐洲和亞洲建立一個區域性的集體安全體系。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蘇聯做了許多外交努力,比如加入
國聯,與法國、
捷克斯洛伐克簽訂友好條約。但是,英、法、美由於種種原因對法西斯實行
綏靖政策,所以蘇聯建立集體安全體系的構想並沒有落到實處。
慕尼黑陰謀後,蘇聯與西方的關係惡化。1939年,蘇聯與英、法進行會談,爭取建成一個反對法西斯的聯盟。但是,由於國家利益的衝突,談判破裂。所以,不久蘇聯與德國簽訂《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與日本簽訂中立條約來保護自身的安全。
衛國戰爭
二戰爆發後,按照該條約劃分的勢力範圍,蘇聯以“建立防止德國入侵的
東方戰線”的名義,出兵與德國瓜分
波蘭第二共和國、侵略
芬蘭並占領
東歐部分地區。
愛沙尼亞、
拉脫維亞、
立陶宛被強行併入蘇聯,此舉加速了其周邊國家向
法西斯軸心國的靠攏,也使得蘇聯在二戰初期頗不得人心。1939年蘇聯發動
蘇芬戰爭,在付出了巨大傷亡的情況下奪回了芬蘭占領的土地。蘇芬戰爭充分體現蘇聯士兵缺乏訓練和裝備。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閃擊蘇聯,
蘇德戰爭開始。1941年12月6日,蘇軍從
莫斯科城郊開始反攻,到次年4月下旬擊潰德軍50多個師,擊斃擊傷德軍80多萬人,將敵軍擊退150多公里,解除了對莫斯科的威脅,奪回了60多座城市。
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擊戰”的徹底破產,粉碎了德軍自二戰開始以來不可戰勝的神話,也成為
蘇聯衛國戰爭的一個轉折點。1941年至1945年間,英國與加拿大共同向蘇聯提供了大約150萬噸的軍用補給品和糧食。
1944年2月2日,蘇聯對1936年《
蘇聯憲法》進行了修改,新憲法第18條稱:“每個加盟共和國都有權與外國直接發展關係,簽訂協定並交換外交、領事代表。”新憲法還賦予加盟共和國建立自己武裝部隊的權力。10月,蘇聯吞併中國
外蒙古西北部的
唐努烏梁海地區。
1945年,蘇聯與蔣介石
中華民國政府簽訂《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造成
外蒙古獨立。5月,
蘇聯紅軍攻占了納粹德國首都
柏林,
柏林戰役勝利,希特勒自殺, 德國投降,歐洲戰事結束。為贏得衛國戰爭的勝利,蘇聯軍民付出了2700多萬人(是戰前人口的14%)犧牲的代價,6個
加盟共和國被德國占領,1700座城鎮和超過3.1萬個工廠被夷為平地,四分之一的國民財富毀於戰火。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
八月風暴行動),
關東軍被擊斃83000人,被俘594000人。
加入冷戰
二戰末期,蘇聯和美英就戰後世界的格局召開了
雅爾達會議。參加雅爾達會議的是美、蘇、英三國首腦。三巨頭經過協商便決定了戰後許多涉及他國重大利益的問題。比如“遠東問題”,就以犧牲中國的利益來換取蘇聯在歐洲戰事結束後出兵中國東北,對
日本關東軍作戰的承諾。在歐洲事務中更是這樣,美英與蘇聯甚至私下劃定了雙方在歐洲的勢力範圍。
雅爾達體系創建了一個雙重複合秩序。一方面是以
聯合國為核心的
國際秩序,這是適用於全球的大秩序,而且涉及範圍十分廣泛,幾乎人類生活關涉的所有問題都在其中;另一方面是大國競爭的傳統秩序,或者說是強權秩序,主要關涉大國關係及戰爭與和平問題。兩個秩序相互交織、相互制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力量逐漸強大,國際地位大大提高,
東歐一些國家在蘇聯的影響下走上了
社會主義道路,再加上蘇聯推行
意識形態輸出,在歐洲極力擴張自己的勢力,美蘇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1945年4月,
哈里·杜魯門接替
羅斯福繼任總統。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
溫斯頓·邱吉爾在美國富爾頓城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的反蘇聯、反共產主義的演說,運用“
鐵幕”一詞之意攻擊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用鐵幕籠罩起來”,因此此演說被稱為“
鐵幕演說”。鐵幕演說也被認為是正式拉開了
美蘇冷戰的序幕。緊接著,
土耳其和
希臘出現危機。為了阻止這些國家成為共產黨的另一道“鐵幕”,避免國務卿
迪安·艾奇遜所說的“一個國家傾向於共產主義,將會在周邊產生‘多米諾’效應”,杜魯門提出後來廣為人知的遏制政策——“
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公開將美國的安全利益擴展到全世界,使遏制共產主義成為美國的基本國策,是美蘇冷戰的標誌。美國國會經過激烈的辯論,於5月15日通過“援助希臘、土耳其反對共產主義”的法案。
1949年8月29日,蘇聯成功試爆了一枚當量為22000噸TNT的
核子彈,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北大西洋公約》簽訂後,為阻止
聯邦德國加入
北約,蘇聯曾提出締結對德和約主張,被西方國家拒絕。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簽訂《
巴黎協定》,決定終止對
聯邦德國的占領,吸收它加入北約組織,並允許其重新武裝。在此情況下,蘇聯等8國於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莫斯科舉行歐洲國家保障和平和安全的會議,宣稱要在組織武裝部隊和建立聯合司令部方面採取共同措施以保證自己的安全。蘇聯、民主德國、波蘭、羅馬尼亞、
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匈牙利、阿爾巴尼亞8國於1955年5月14日在
華沙簽署了《
華沙條約》,並成立
華沙條約組織。規定締約國保證以和平的方法解決它們的國際爭端,並就一切有關他們的共同利益的重要國際問題進行磋商;如果在歐洲發生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對一個或幾個締約國的武裝進攻,每一締約國應根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行使單獨或集體自衛的權利,個別地或通過同其他締約國的協定,以一切它認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裝部隊,立即對遭受這種進攻的某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給予援助。
冷戰對峙局面最終形成。
1953年2月底,史達林夜間突發中風。3月5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部長會議召開緊急會議,
馬林科夫成為部長會議主席,然而史達林的名字依舊出現在委員名單中(最後一位)。會議剛剛結束,史達林就在
克里姆林宮逝世。
戰後改革
史達林逝世後,赫魯雪夫於1956年
蘇共二十大後逐步登上權力的頂峰。蘇共二十大把國內反對個人崇拜的鬥爭推向高潮。同時赫魯雪夫著手對政治進行改革。主要表現在:加強集體領導,強調黨政最高職務分開;努力改進
蘇維埃制度,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整頓和改組內務機構,削弱內務部門和幹部的特權,健全法制,平反冤假錯案;建立幹部更新制度,實行長期制和輪換制。這些措施有助於國內政治生活的正常化。國內的政治空氣開始活躍起來了,“解凍”文化也愈演愈烈。
赫魯雪夫比較重視農業。首先,減輕農民負擔,取消20世紀40年代就實行的義務交售制,而採取了農產品採購制,調整農業部門收購制度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糾正違反物質利益原則現象,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其次,開展墾荒運動,提高糧食產量。1954年2月,黨中央全會在聽取了赫魯雪夫的報告之後通過決議,決定在哈薩克斯坦和西伯利亞大規模開墾生荒地和熟荒地。第三,改組農業機器與拖拉機站,允許集體農莊購買大型農業機械,把自主發展農業的活力注入僵化的集體農莊制度,使得蘇聯舊有的農業體制受到了衝擊。第四,大力推進種植玉米運動,發展畜牧業。第五,改革勞動報酬制度,貫徹
物質利益原則,保障農民有穩定的收入,提高農民的生產性。第六,加速合併農莊,並將經濟薄弱農莊變成國營農場。赫魯雪夫的政策調整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改變了蘇聯農業十分落後的局面。
在工業上,赫魯雪夫堅持史達林的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批評偏離這條總路線和把發展輕工業提到首位的傾向,從而進一步擴大了第一部類生產和第二部類生產的嚴重比例失調。在經濟體制改革上。第一,撤銷中央和
加盟共和國的絕大多數部,把其管理權移交給105個經濟行政區國民經濟委員會在各國民經濟委員會下設立各種公司、
托拉斯等經濟聯合組織對企業實行具體領導。第二,把中央各部的大部分企業下放到各加盟共和國和經濟行政區,各加盟共和國的許多企業則下放到經濟行政區和地方蘇維埃。該決議和法令以地區性的國民經濟委員會代替各專業部來管理工業和建築業,極大地擴大了地方權力。 第三,進一步貫徹物質鼓勵原則,按照工作人員的勞動性質和熟練程度已發生的變化來改變工資制度,提高工作人員從個人物質利益上關心勞動成果,通過實行經濟上有效的工資制度來作為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一種刺激因素。
赫魯雪夫的改革曾取得過一定的成就。農業方面,1958年總產值比1953年增長51%。1959年糧食產量達13600萬噸,比1953年增加5000萬噸,莊員的人均收人從1953年的150美元提高到1958年的600美元。調整了農業結構,農業機械化程度大有提高。工業方面,1955年蘇聯絕大部分工業產量落後於美國。工業產值僅為美國的35%,到1964年工業產值已達到美國的65%。在一些主要的工業產品方面已接近或超過美國。1953—1963年,工業產值增加了1.7倍。平均每年增長10.5%,比美國快1倍。科學技術有相當的發展,並且部分地趕上了世界科技革命的進程。1954年6月2日,蘇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發電站;同年8月12日,
薩哈羅夫設計的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57年8月26日,蘇聯首先發射了第一顆洲際飛彈,同年11月4日,又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
赫魯雪夫執政後,決定在重大國際問題與美國合作,儘量緩和東西方間的緊張關係。1959年訪問美國,與
艾森豪總統在
戴維營會晤,由此使蘇聯和西方國家之間出現了普遍的緩和局勢。他的目標是:通過大力發展國民經濟和軍事工業,使蘇聯儘快取得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地位,然後超過美國,取代美國在世界上的霸權地位。赫魯雪夫非常擔心美蘇兩國發生核戰爭,認為會因此而使地球毀滅。但他有時也犯冒險主義錯誤,如1962年的“
古巴飛彈危機”曾冒與美國開戰的風險。
全盛時期
1964年,赫魯雪夫被以不流血政變方式被迫下台,
勃列日涅夫出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他在解除了
謝列平等人的威脅之後,跟
柯西金和
波德戈爾內一起建立了“三駕馬車”的集體領導體制。蘇聯進入勃列日涅夫時期。
勃列日涅夫結束了赫魯雪夫的去史達林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
史達林的正面形象,糾正了赫魯雪夫對史達林的過度批判,但是他的思想與政策過度僵化,導致
矯枉過正,反而使蘇聯國家與社會喪失了
改革與進步的活力。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後半部分被稱為蘇聯的“停滯期”和“僵化期”。
在勃列日涅夫執政的1973年,蘇聯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為糧食淨進口國。按照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估計,蘇聯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1966年-1970年為5.1%,1971年-1975年為3%,1976年-1980年為2.3%,而按蘇聯學者估計以上三個相應時期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分別為4.1%、3.2%、與1.0%。
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軍費支出一直以很高的速度增長。1965~1979年
軍費開支增長了3倍以上,平均每年遞增8%,進入70年代以後,從1972年開始蘇聯一躍成為世界上軍費開支最大的國家,它在70年代的累計軍費開支超過美國20%~30%。蘇聯
軍備競賽對經濟的長期發展產生了嚴重影響。
改革失敗
1982年11月10日,長期領導蘇聯的勃列日涅夫去世,原克格勃主席
安德羅波夫繼任為蘇共中央總書記、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安德羅波夫入主克里姆林宮後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工作,大刀闊斧地進行人事調整,為發展國民經濟和提高人民福利事業方面取得的進展作出了貢獻。在整頓勞動紀律與反腐肅貪,試水改革經濟體制與完善經濟機制的試驗方面都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部分措施也得到了蘇聯民眾的大力支持。因此安德羅波夫也被認為是蘇聯歷史上最有作為的最高領導人之一。安德羅波夫在因慢性腎病於1984年2月9日病逝,執政時間僅一年零三個月。隨著他的與世長辭,蘇聯的“安氏改革之路”宣告結束。
安德羅波夫去世後,接替擔任
蘇共中央總書記、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的是
契爾年科。當時從契爾年科的年齡、健康狀況和威望來看,顯然具有過渡性質。他執政僅13個月,雖然未能改善蘇聯國內外面臨的困境,但保持了蘇聯政局的穩定,做了一些具體工作。在他執政期間強調政策的繼承性,因此基本上保持了
安德羅波夫時期的對內對外政策,首先在經濟方面,主張對蘇聯的整個經濟體制進行認真的改造,提出完善經濟活動,改革管理形式和方法、將國民經濟變成一種高效率的有條不紊的機制。指出,經濟試驗的實質在於給企業更多的權利,提高企業的責任感,擺脫中央過多的監督。
1988年戈巴契夫宣布蘇聯將放棄
勃列日涅夫主義,減少對東歐國家內政的干涉,他的發言人將這個政策戲稱為“
辛納屈主義”。這個政策導致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於1989年內發生了一系列劇烈的“政治地震”(
東歐劇變)。
戈巴契夫在政治上放棄
蘇聯共產黨對國家的領導,實行多黨制,將指導思想“科學社會主義”改為“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
戈巴契夫的改革最終導致了蘇共黨內和蘇聯社會的思想混亂。
八一九事件爆發後,俄羅斯總統
葉爾欽掌握了局勢。戈巴契夫同他一起展開了對蘇共的清洗。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宣布辭去總統和蘇聯武裝力量統帥職務,並把使用核武器的權力轉交給俄羅斯聯邦總統
葉爾欽。
政變解體
隨著
東歐劇變,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效仿東歐諸國,意圖脫離蘇聯而獨立。1991年8月24日,蘇聯第二大加盟共和國
烏克蘭宣布獨立,蘇聯開始走向解體。之後,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宣布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在1991年年底,他聯同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的總統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約,成立
獨立國家國協,從而建立一個類似
大英國協的架構來取代蘇聯。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回響,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
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爾欽。12月25日晚,
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宣告解體,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12月26日,代表們象徵性舉了手,
蘇聯最高蘇維埃自行解散,標誌著蘇聯作為一個
主權國家從法律和現實中正式結束其存在。
疆域
國土面積
蘇聯的海岸線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岸線,沿海邊界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海岸線在北極圈上。摩爾曼斯克,因為有溫暖的洋流灣流,而其他所有在北極圈以北的海岸都被冰封,凍結時間為每一年中的十個月。
行政區劃
在1957年2月蘇共中央全會上,
赫魯雪夫建議,把“按行業和部門管理的模式變成按地域原則管理的新模式”。為此成立了國民經濟委員會。最初曾計畫將全國分為20個大經濟區,但迫於各方面的壓力,國民經濟委員會這個新體系被分成若干塊,“列入到”行政區劃網中:在俄聯邦境內建立了70個國民經濟委員會(占全蘇行政區劃總數105的2/3),覆蓋了14個自治共和國及55個州和邊疆區;莫斯科市設專門的國民經濟委員會。
1962年赫魯雪夫又建議修改憲法,打算用新憲法的形式將國民經濟管理的新結構固定下來。憲法草案第94條規定,“地方蘇維埃根據生產和地域原則組成”。赫魯雪夫堅持要讓最高蘇維埃和其他蘇維埃在經濟領導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國民經濟委員會成為蘇聯行政區劃的第二種嘗試。但是,擴大國民經濟委員會的權利是同當時國家穩定的行政區劃相矛盾的。這一改革觸及到各部門幹部的切身利益,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很大阻力。1962年11月,俄聯邦國民經濟委員會的數量減少到24個(全蘇聯減少到48個)。
1991年,幾乎所有共和國都宣布自己為聯邦共和國,五個自治州中的四個(阿迪格、卡拉恰耶夫—切爾克斯克、哈卡斯、戈爾諾—阿爾泰)也宣布自己是屬於俄羅斯聯邦成員的主權共和國;猶太自治州、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泰梅爾自治區、漢特曼西斯克自治區以及楚克奇自治區都提出要改稱自己為自治共和國。俄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關於自由經濟區的指示成為在建立市場關係條件下確定邊疆區和州的地位的第一個正式檔案。繼濱海邊疆區(1990年10月的“納霍特卡”自由經濟區)之後,1991年在
阿爾泰邊疆區、薩哈林、赤塔、克麥羅沃、
加里寧格勒、諾夫哥羅德、普斯科夫州等地都相繼建立了自由經濟區。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奇特現象——聯邦中的聯邦,加盟共和國中的自治共和國,邊疆區或州中的民族自治區。
加盟共和國
蘇聯歷史上存在過的16個加盟共和國:
政治
國體
《
蘇聯憲法》規定,蘇聯是聯邦制國家,由15個享有平等權利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蘇聯加盟共和國)按照自願結合的原則組成。蘇聯是一個典型的蘇式社會主義國家。
憲法
《蘇聯憲法》是確認和規定蘇聯社會制度和國家制度基本原則的根本法。俄國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先後於1918年、1924年、1936年和1977年頒布了4部憲法。1918年7月10日第五次
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根本法)》,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會主義的憲法。
政黨
蘇聯憲法第6條規定蘇聯共產黨為蘇聯唯一的執政黨,
蘇聯共產黨及其2000萬黨員是國家的統治核心,每個工廠和集體農莊都要建立黨的支部。整個系統的核心是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史達林時代以後,為了避免權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蘇共實行
集體領導的原則,誰能夠掌握中央委員會的多數票,誰就能掌握黨和國家的領導權。
國家象徵
1920年,
蘇維埃政府採用新國旗,由紅、藍、黃三色構成,長寬比為2比1,左邊為垂直的藍條,右邊的紅色旗面上有一顆五角星和交叉著的鐵錘和鐮刀,此旗後為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後,國旗圖案作了修改,為一面紅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鐮刀和鐵錘圖案。錘子象徵工人階級;鐮刀象徵農民階級,兩者組合,是工農聯盟的標誌,也是共產黨的標誌。五角星既象徵工、農每一隻手的五指(勞動者),亦代表“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口號。紅色是革命的顏色,黃色則是革命光芒的顏色。值得注意的是,蘇聯國旗的背面並沒有圖案,為單純的紅旗。
蘇聯國徽為橢圓形,圖案中心繪的是:在一輪紅日的萬道光芒上照耀下的地球,地球上有鐮刀和鐵錘的圖案,其含義與國旗同,冉冉升起的紅日象徵人類光明的未來。地球的上方有一顆五角星。紅日、地球、五角星組成的主體圖案周圍有麥穗環繞,纏繞在麥穗上的飄帶有15個加盟共和國的文字寫有“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加盟共和國名稱 | 蘇聯時期國徽 | 蘇聯解體後國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18年1月,蘇維埃第三次代表大會決定把《
國際歌》作為國歌,1922年蘇聯成立後它成為蘇聯國歌。到了上世紀30年代末,蘇聯宣布社會主義勝利後決定更改國歌。經過幾番爭論,1944年史達林拍板《
牢不可破的聯盟》成為國歌。赫魯雪夫上台後,在蘇共黨內批判個人崇拜的運動中,原《
牢不可破的聯盟》的歌詞被棄而不唱。1977年5月27日最高蘇維埃批准了修改過的國歌,剔除了對史達林個人崇拜的成分。
軍事
軍事體制
衛國戰爭中,蘇聯武裝力量統稱“紅軍和紅海軍”,戰後改稱“蘇聯陸、海軍”,沒有獨立軍種的區分。戰後,於1946年正式建立了陸軍、空軍、海軍三個獨立軍種。蘇聯恢復了國土防空部隊司令部的建制:任命了國土防空部隊司令,受炮兵司令領導。1948年,正式成立了國土防空軍,與其他軍種並列,1946年成立了獨立的空降兵指揮部,轄空降兵、運輸航空兵兩主要兵種,任命了空降部隊司令,直屬國防人民委員領導。
軍事力量
1949年,蘇聯爆炸第一枚核子彈;1946年,生產第一批噴氣式殲擊機米格9、雅克1;1947年開始生產四引擎活塞式轟炸機圖4;1953年先於美國爆炸了氫彈。1947年,試射P1飛彈;1949年,研製成功大功率液體火箭發動機;1950年,試射P2飛彈。1963年製成飛彈核潛艇。
截至1979年,蘇軍總兵力達365.8萬人,擁有1398枚洲際彈道飛彈,1028枚潛射彈道飛彈,156架遠程轟炸機,50000輛坦克,55000輛裝甲戰鬥車輛,40700門火炮,大型水面艦艇248艘,作戰飛機8479架。
1969年3月,在蘇聯的提議下,華約組織新成立了國防部長委員會、聯合部隊軍事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外長委員會等機構。華約組織先後組建了兩支武裝部隊:聯合武裝部隊、“一體化”部隊。
軍隊建制
到1991年,蘇軍分為5個軍種:
陸軍、
海軍、
空軍、
國土防空軍、戰略火箭軍。另有邊防軍和內務部隊的建制。13個軍區、4個艦隊和1個分艦隊,總兵力約370萬人。
起征年齡 | |
---|
徵集與復員時間 | 每年5~6月和11~12月兩次 (邊遠地區和國外在6月和9月) |
---|
士兵服役年齡 | |
---|
軍官最高服役年齡 | 大尉以下40歲 少校、中將45~55歲 上將、大將60歲 |
---|
預備役官兵最高服役年齡 | 士兵、少校50~55歲 中校、中將60~65歲 上將以上無規定 |
---|
服役前的軍事教育 | |
---|
經濟
綜述
蘇聯在冷戰期間,長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是經濟強國,80年代後期被日本超過。但與實行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美國不同,其經濟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權的社會主義中央計畫經濟模式發展的,國家壟斷生產資料。國家通過五年計畫的方式對經濟實行控制和調整。在1928~1932年的第一個五年計畫後,工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但是蘇聯的工業發展不平衡。事關國防的軍事工業、重工業、化學工業和航空太空工業非常發達,在世界上處於領先的地位,但是事關民生的輕工業和農業則相對落後。這也導致了解體後俄羅斯和其它原加盟共和國輕工業的嚴重不足。
始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經濟停滯到80年代演變為關鍵經濟部門的危機:經濟結構失衡,技術工藝落後。蘇聯80年代初已形成極度的軍工經濟特徵。軍品占機器製造業的60%以上,軍事支出占國民總產值的23%;80年代末上述指標分別提高到80%和28%。蘇聯農業增速從60年代的 4.3%降至80年代初的1.4%。在此期間,工業增速從8.4%降至3.5%。消費部門長期衰退,限制了民眾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
資源
蘇聯境內有
秋明油田、庫爾斯克煤礦等礦產資源,境內石油、天然氣、煤炭和鈾礦在世界上都有相當地位貴金屬礦產優勢突出,主要礦產品產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方森林有
雲杉,
冷杉,
松和
落葉松等,統稱為
針葉林,蘇聯最大的自然區面積與美國的面積大小相當。在中緯度地區寬頻擴展的針葉林地帶,從芬蘭在西部邊界的
上揚斯克山脈在西伯利亞東北部和南部海岸的
貝加爾湖。大雅的孤立的部分被發現沿山脈,在烏拉爾南部,並在遠東阿穆爾河流域。
工業
蘇聯是世界上主要能源生產國之一。1983年能源產量和消費量分別占世界的23%和19%。能源工業是蘇聯重點發展的基礎工業部門,1971~1984年占全國工業總投資的31.3%。能源生產由50年代以煤炭為主逐步過渡到60年代煤炭與石油並重、70年代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1983年一次能源生產結構為:石油占43.4%,天然氣占30.8%,煤炭占24.2%,其他占1.6%。
1950年蘇聯的石油開採量為5420萬噸,1985年達到8.5130億噸,增長了15倍左右。20世紀80年代,蘇聯極度依賴油氣出口收入來維持經濟運轉,油氣價格下跌使蘇聯國力遭受重創。能源出口收入占蘇聯外匯收入最高曾達到54.4%(1984年)。隨著世界油價走低,石油出口收入從占蘇聯外匯收入的38.8%(1985年)下降到33.5%(1987年)。蘇聯只得靠提高出口量來彌補油價下跌造成的外匯收入的下降。1980年蘇聯占全球總產量的 19.5%,1990年蘇聯產量為5.705億噸,占世界18%。
煤炭工業是傳統的能源部門。1984年全國煤炭產量7.12億噸,其中硬煤占78%。煤炭開採主要集中在七大基地:
頓巴斯、
庫茲巴斯、
埃基巴斯圖茲、
卡拉乾達、坎斯克-阿欽斯克、
伯朝拉和
莫斯科附近煤田(1983年合計占全國煤炭產量的77.5%),其中頓巴斯和庫茲巴斯均為世界大型煤田,產量分別占全國的27.7% 和20.5%。
紡織工業為最主要的輕工業部門,產值占輕工業的60% 以上,1984年蘇聯棉、毛、麻織物產量居世界首位,絲織品產量次於美國和日本。紡織工業主要分布在遠離中亞產棉區的西部消費區。中央區為全國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生產的棉、毛、絲、麻織品分別占全蘇產量的70%、50%、45% 和65%。其次為
伏爾加河流域、西南區、西北區和中亞。主要紡織工業中心有:莫斯科(棉、毛、絲、麻紡織)、伊萬諾沃(棉、絲、麻紡織)、加里寧(棉、絲紡織)、弗拉基米爾(棉、麻紡織)、科斯特羅馬(麻紡織)等。
蘇聯的主要工業地帶集中在
莫斯科、
列寧格勒、
頓巴斯、
烏拉爾山脈等地區。次要的工業地區包括波羅的海沿岸、西西伯利亞和伏爾加河(窩瓦河)中下游。蘇聯自1922年開始實行經濟區劃。1982年11月蘇聯部長會議通過決議蘇聯經濟區為19個,分屬西部、東部和西南部3個經濟地帶。
農業
蘇聯是農業大國,其農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1987年,糧食產量為2.114億噸,占世界糧食總產量的10.9%,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小麥產量為8331萬噸,居世界次席。主要經濟作物中的棉花、糖用甜菜、向日葵籽、長纖維亞麻的產值均占世界首位。各類牲畜存欄數中,牛占世界的9.4%,略少於美國;豬占世界的9.6%,僅次於中國,羊占世界的9.8%,居首位。1988年,其肉類產量為1920萬噸,居世界第三;奶類產量10595萬噸,居世界之首;雞蛋465.6萬噸,居世界第三。
蘇聯國土遼闊,自然條件多樣,擁有發展多種農業經營的各種有利條件。其人均耕地為0.86公頃,相當於世界人均耕地的2.4倍;人均牧草場為1.41公頃,比世界人均數多85%。主要的農業區,也是耕地最集中的地區,約2\3的耕地集中在水、熱、土條件配合較好的森林草原帶和黑土草原帶,這些地帶宜於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但交替頻繁的自然災害經常使這裡的農業遭受巨大損失,致使農業生產不穩定、豐欠無常。農牧業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比,現代化水平不高,農畜產品的單產較低,農業生產效率只及美國的20~25%。再加上農業方面經營管理不善及其他一些原因,影響了農業的穩步發展。
蘇聯從1975年變為糧食淨進口國,糧食進口激增。1970年淨出口350萬噸,1974年糧食進出口持平,1975 年進口上千萬噸。1984年僅從美國和加拿大進口糧食達2680萬噸。1986-1988年,食品短缺約為210億盧布(在食品生產總額為1360億盧布的情況下)。除大量進口糧食外,1989年進口肉類60萬噸,奶油24萬噸,植物油120萬噸,砂糖550萬噸,柑橘50萬噸。
商業
1976年底全國共有零售商業網點21.3萬個,零售商品流轉額為1397億盧布,占全蘇商品流轉總額的69%;合作社商業是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商業,是農村中的主要商業,1978年有社員54萬人,零售商業網點約占全國零售商業網點的一半,1976年零售商品額為599億盧布,約占全國零售商品流轉額的29%。
國營商業和合作社商業各有自己的批發和零售渠道。而集體農莊商業則對城市副食品供應起重要的補充作用,1980年其銷售額為57億盧布,占蘇聯零售商品總額的2%。集體農莊商業在可比較的食品銷售總額中的比重平均占8%以上,而象馬鈴薯、新鮮蔬菜、水果、漿果、青菜、蜂蜜等產品則占30一40%。但在組織國內商業方面,國營商業始終掌握著商品流通周轉命脈,居主導地位。
外貿
對外貿易方面,實行商品進出口許可制度,完全由國家實行壟斷,國家計畫,由國家計委以國家法令形式下達計畫進行對外貿易。20世紀80年代蘇聯的主要進口項目是糧食和食品。1990年這兩種物資在進口總額中所占的比重超過了50%。蘇聯從西方進口的機械設備包括成套石油開採設備,占進口總額的比重從1980年的29.8%提高到了1990年43.8%。
人口
十月革命後,蘇聯城市化發展迅速,城市數量和城市人口都在不斷增加,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87年1月止,城市數量已達到2176個,城市人口達1.86億,占全國總人口的66%。
1989年人口普查數字表明,總人口為286,731,000人。人口較多的共和國為:俄羅斯、烏克蘭、烏茲別克、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亞塞拜然,中亞各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和吉爾吉斯) 出生率每年高達2.6%,而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為0.4一0.7%。
文化
語言文字
蘇聯有約130種原住民族的語言,
俄語是蘇聯的官方語言,約1.375億人口將俄語視為母語(1979年普查資料),大體有50種語言的使用人數低於3萬人,自20世紀30年代起,蘇聯各民族許多語言的文字都以俄語(斯拉夫)文字形式為基礎。
傳統節日
蘇聯主要有八個公立假日,其他假日與公立假日合計約30個。民族節日按節日的內容可劃分為:農事節日、慶賀節日、祭祀節日、紀念節日和遊樂節日。
全民性節日有新年、蘇聯建軍節(2月23日)、
三八婦女節、
五一勞動節、勝利節(5月9日)、
六一兒童節、
十月革命節(11月7日)等。十月革命節、五一勞動節在莫斯科紅場舉行隆重的閱兵式。在1990年的十月革命節是蘇聯歷史上最後一次閱兵式。職業性節日有地質工作者日(4月第一個星期一)、漁民節(7月第二個星期日)、海軍節(7月最末一個星期日)、礦工節(8月最末一個星期日)、教師節(10月第一個星期日)、蘇聯警察日(11月10日)等。
日期 | 名稱 | 附註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77年版憲法通過,1936―1977年為12月5日 |
| | |
文學藝術
蘇聯的文學、藝術、電影、出版工作由蘇聯共產黨控制,在避免批評政治、作品經過審查的情況下允許自由創作。但是所謂“消極”、“頹廢”的作品(相當於西方的
先鋒派藝術)受到限制和被禁止。
在藝術方面,蘇聯美學有兩大代表性支柱——
構成主義與
粗野主義。它們彼此獨立又彼此融合,構成了蘇聯美學。在十月革命成功之際,先鋒藝術家們希望新的藝術形式能夠擺脫藝術家的孤傲和貴族階級的銅臭,從而深入人民生活、體現工人階級精神與共產主義理想。隨著蘇聯的成功,藝術家們發揚了這種非理性的架空的藝術風格,逐漸演化出具有蘇聯獨創意味的
構成主義。
科技
科技體制
為了藉助俄羅斯科學院在世界科學界的名望,1925年蘇聯政府隆重慶祝科學院成立200周年,同時把俄羅斯科學院改名為“蘇聯科學院”。從1925年到二戰前,蘇聯科學院被納入蘇聯政府直屬許可權內(1933年);總部從列寧格勒遷到莫斯科(1934年);成立工程科學分部(1935年),以軍事科研帶動基礎科學研究,提高軍事科研和軍工生產的整體水平;推薦蘇共黨員和軍工管理人員成為院士;大幅提升研究機構、科研人員和科研經費數量。但是,蘇共領導人也通過建立“沙拉什卡”機構和“大清洗”,迫害、鎮壓知識分子。
1941年二戰爆發,蘇聯政府建立了應對戰爭的“動員式”科研管理運行模式,依靠“政—軍—工—科—技”一體化的高效社會組織管理網路,團結全民,最終贏得戰爭勝利。在這個體制中,史達林擁有絕對指揮權,自上而下嚴格管控各級機構,並通過克格勃情報系統迅速獲得信息反饋。科學家在體制中直接參與重要軍事科研項目,與當權者建立了共生關係。
1945年以後,史達林及後續蘇聯領導人保持並擴展了“動員”模式,把計算機、原子能的研發和綜合利用以及航天領域納入優先發展戰略領域,打造了“政—軍—工—科—教”五位一體化、具有剛性結構的國家化科技體制,在短期內取得科學技術的突破性進展,達到全面發展基礎研究、保護國防工業和國家安全的目的。
1961年4月,國家科委改為蘇聯部長會議國家科研工作協調委員會。1978年起,改名為蘇聯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航空航天
蘇聯航天研究起源於
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出的利用火箭進行太空飛行的構想。20世紀20—30年代,齊奧爾科夫斯基的思想在社會主義建設浪潮中被廣泛傳播,激發了蘇聯公眾對航天事業的極大興趣。1924年,蘇聯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太空飛行研究組織——星際通訊組。1930—1933年,蘇聯研製出第一批液體火箭發動機和世界上第一台電熱火箭發動機。1933年,蘇聯軍事委員會批准成立世界首個國家級火箭技術研究機構——噴氣科學研究所。這標誌著蘇聯火箭研究被納入國家軍工科研體制。但是,隨著領導人
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在“大清洗”中遇害,蘇聯火箭研究幾乎處於停滯狀態。
二戰結束後,蘇聯以優厚待遇吸納了大量出色的德國工程技術人員。經過5年學習和近30億盧布的研發經費投入,蘇聯第一次自主設計、研製了V-2火箭的改進版——P-2火箭、世界第一個核彈運載工具P-5M火箭和第一枚洲際彈道飛彈P-7。但蘇聯航空領域的主要負責人
科羅廖夫更關注和平開發太空。他利用P-7在1957年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率先開啟了人類太空時代。1959年,蘇聯空間探測器月球—II號發回第一張月球背面的圖片。1961年,蘇聯英雄
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宇宙飛船進入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1986年,蘇聯發射了
和平號太空站,在2001年墜毀以前,它是人類最大的飛行器。1988年,蘇聯
暴風雪號太空梭順利發射升空,象徵著蘇聯航空技術水平的巔峰。
蘇聯的火箭技術與太空飛行研發“經歷了一個從專家自覺到政府頂層決策的過程”,是蘇聯集舉國之力對基礎科學、套用科學、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技術設備進行戰略選擇、集成建構的過程,展示了“政—軍—工—科—教”五位一體的國家化科技體制所具有的系統化、信息化、快速化等優越性,是蘇聯登上科技強國之巔的重要標誌。
理論研究
約飛,Α.Ф.是蘇聯科學史上的領袖型科學家,一生都處於蘇聯物理學發展的核心位置。約飛是蘇聯第一位從事半導體研究的人,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約飛和他的同事們一起對半導體的性質、光生伏達電池、熱電效應做了研究,50年代開始研究微型化,這些對蘇聯物理學和蘇聯工業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他還在1918年倡導建立列寧格勒物理技術研究所。該所是蘇聯物理學的搖籃和蘇聯物理學發展的中心,更是約飛學派的誕生地。約飛學派的主要成員有
卡皮查、
庫爾恰托夫、
朗道、魯金斯基、
謝苗諾夫、吉科因、米赫耶夫等許多人。他們中的
謝苗諾夫、朗道、
卡皮查都獲得了諾貝爾獎。
約飛學派在理論研究方面的成績極具創造性,特別是在凝聚態物理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這一領域的帶頭人物就是朗道,他對蘇聯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1962年朗道因液態氦的基本理論而獲諾貝爾獎。約飛和學派的其他成員也對此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如20世紀20年代,卡皮查在英國時就開始了低溫研究,1936—1938年研究了液化空氣的新方法;1937年宣布液態氦超液態的發明,1940年發現氦由固態變為液態條件下的溫度質變,被稱為“卡皮查質變”,1978年因低溫物理學領域的發明和創造同樣獲得諾貝爾獎。
列夫·朗道還提出了著名的“朗道十誡”。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多數蘇聯著名的核物理學家和原子物理學家都參加了由庫爾恰托夫領導的與核武器研製相關的研究。庫爾恰托夫是蘇聯原子武器計畫的領導人,他為創建原子核的技術基地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於1933年開始研究核物理學,並取得重要成果;1934年研究分支核反應,被稱作“電子轟炸”;1935年發現同質異能現象。這些工作對研究核反應及動力學結構都是非常重要的,豐富了他的原子核理論,更有助於他對重核裂變所做的一系列研究。1942年,由庫爾恰托夫領導的莫斯科第二核武器研究室成立,其中堅力量還有亞歷山大羅夫等。1949年蘇聯第一枚核子彈研製成功,約飛學派的成員都參加了其研製工作;1953年蘇聯爆炸第一枚熱核炸彈,而且在庫爾恰托夫的領導下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事業也有所發展。
1975年,由於對資源最優分配理論作出的貢獻,
康托羅維奇與美國經濟學家佳林·庫普曼斯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成為第一個獲此殊榮的蘇聯經濟學家。
交通
概述
由於幅員遼闊,人口、資源及工農業的分布很不平衡,因此運輸對蘇聯經濟的發展尤顯重要。1984年全國貨物總周轉量為76821億噸公里,其中鐵路占47.4%,管道(僅包括原油、油品和天然氣管道)占30.8%,海運占12.1%,公路占6.2%,河運占3.5%,航空運輸所占比重很小。1984年全國鐵路營運里程為14.41萬公里,僅次於美國,其中電氣化鐵路營運里程為4.79萬公里。
海運
海運主要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1982年100萬噸以上商船總噸位為2379萬噸,占世界商船總噸位的5.6%,居世界第五位。海運中,遠洋運輸約占其貨物周轉量的2/3以上。 在黑海、波羅的海、北方、遠東和裏海5支商船隊中,前4支主要承擔遠洋運輸。80年代初,全國年吞吐量1000萬噸以上的大港僅12個,且絕大部分屬綜合性港口。黑海-亞速海是全國貨、客運量最大的海域(70年代末占全國海運貨物周轉量的69%,客運量的65%)。主要海港有
黑海沿岸的
新羅西斯克、
敖德薩、
圖阿普謝、伊利喬夫斯克、
巴統;
波羅的海沿岸的
文茨皮爾斯、
列寧格勒、
克萊佩達;太平洋沿岸的
納霍德卡、
東方港、
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參崴);北冰洋沿岸的
摩爾曼斯克等。
河運
長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3條。自20世紀30年代起,蘇聯對歐洲部分的一些大河進行整治,建成了一系列通航運河及大型
水利樞紐,溝通了
伏爾加河、
卡馬河、
頓河、
第聶伯河、
莫斯科河、
涅瓦河等6條大河,實現了
白海、
波羅的海、
裏海、
黑海和
亞速海五海通航。60年代以來,又建成了總長6600公里、水深3.65米的深水航道,將西部地區各大河連成一個完整的水運網。1984年全國內河通航里程達13.7萬公里。內河運輸最繁忙的是伏爾加河水系,70年代後期約占全國內河貨運量的55%,客運量的48%。
鐵路
蘇聯鐵路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鐵路運輸系統,亦是蘇聯最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分布很不平衡,西部地區約占全國鐵路總長度的70%,其中以歐洲部分的中部、南部和西部鐵路網較稠密。
截至蘇聯解體前的1989年,蘇聯鐵路運營里程長達14.75萬公里,僅次於美國;其中電氣化鐵路里程居世界首位,總長5.38萬公里,占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36.5%;複線鐵路區段總長5.38萬公里,同樣占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的36.5%;當年完成貨物運輸量逾40億噸,運送旅客43億人。蘇聯鐵路承擔全國55%的貨物周轉量和37%的旅客周轉量。
管道運輸
管道運輸是70年代以來發展最快的一種運輸方式。1984年全國有幹線輸油管7.83萬公里,幹線輸氣管16.5萬公里。管道的基本流向為由東向西,即從西西伯利亞通往西部地區,部分管道進而往西通往東歐和西歐一些國家。此外,還有少量由南往北或由北往南向的管道,如由中亞通往中央區和烏拉爾的輸氣管等。
航空運輸
民族
蘇聯有100多個民族:
人口比例 | 民族 |
---|
| |
| |
| |
| |
| 哈薩克人、韃靼人、亞塞拜然人、亞美尼亞人、喬治亞人、摩爾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庫曼人、德意志人、吉爾吉斯人、猶太人、拉脫維亞人、愛沙尼亞人等 |
| 楚瓦什族、達格斯坦族、巴什基爾族、波蘭族、芬蘭族、拉普族、蒙古族、庫德族等 |
外交
概論
截至1991年底 ,蘇聯與152個國家建有外交關係,加入了500多個國際組織。蘇聯主要影響的地方有東歐及亞洲零星國家。
蘇聯促成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
社會主義陣營創建於1949年,最初包括蘇聯、波蘭、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等13個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1950年後被蘇聯逐出了社會主義陣營。中國在1960年和蘇聯關係惡化,實質上退出了社會主義陣營。後期越南、古巴、安哥拉、衣索比亞等國也加入社會主義陣營,最多時達到17個國家。與此相對應,社會主義國家間的經濟和軍事合作組織也相繼建立。
經濟互助委員會於1949年成立,總部設在莫斯科,共有包括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在內的10個成員國。1955年5月14日,蘇聯等8國在華沙簽署了《華沙條約》,在此基礎上成立
華沙條約組織,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長期進行軍事競爭和對抗。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後,蘇聯的對外戰略思想再次傾向於國際主義,積極與美國開展軍備競賽,嚴控
衛星國,同時在第三世界擴張勢力範圍,1968年,
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79年,蘇聯入侵
阿富汗。1985年,戈巴契夫成為蘇聯新的國家領導人後,開始收縮國際主義對外戰略,與美國改善關係,在第三世界國家進行全面的戰略收縮,同時改善與社會主義國家的關係。
與東歐
蘇聯在東歐有很大的影響力,大多數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都或多或少的被蘇聯操縱。在冷戰時期,東歐受蘇聯操縱或獨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及西方資本主義及保持中立的國家之間的界限被稱為
鐵幕,鐵幕以東為蘇聯的勢力範圍,組成華沙條約組織對抗北約。
在蘇聯勢力範圍內的東歐國家:保加利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匈牙利、波蘭。南斯拉夫及阿爾巴尼亞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但並不是和蘇聯同盟。奧地利部分東方領土是蘇聯的占領區,直至1955年
奧地利宣布成為
永久中立國為止。
與亞洲
蘇聯在亞洲有很大的影響力,中亞、東亞、東南亞及中東有與蘇聯關係非常緊密的國家,尤以東亞及東南亞最為顯著。蘇聯在冷戰初期積極發展了與南亞國家的關係。
在蘇聯勢力範圍內的亞洲國家:蒙古、阿富汗(至1979年)、越南、印度、寮國、南葉門。
1950年,中國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至1980年廢止。
與非洲
蘇聯在非洲有零星的同盟國,這些同盟國主要集中在南非洲,以及東非洲。在蘇聯勢力範圍內或與蘇聯同盟的非洲國家:安哥拉、莫三比克、幾內亞比索、衣索比亞。
與美洲
蘇聯在中美洲亦有同盟國,主要為古巴等國。這些國家大部分都在蘇聯中後期、共產主義政權結束、蘇聯瓦解及冷戰結束時與蘇聯脫離關係。
與中國
1937年8月21日,蘇聯與中國簽署 《
中蘇互不侵犯條約》,開始擴大對華軍事援助,以多種軍援形式支持中國抗戰。1937年至1939年,蘇聯與中國簽署了3次總計2.5億美元的
貸款協定。同時派遣軍事顧問參與作戰指揮,組建志願航空隊來華參戰。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簽訂同盟條約,蘇聯與德國、日本關係惡化。蘇聯為緩和蘇日緊張關係於
蘇德戰爭爆發前夕,蘇日雙方於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簽訂 《
蘇日中立條約》。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及其外長簽訂了關於日本問題的秘密協定,亦稱“
雅爾達協定”。1945年4月,蘇聯宣布廢除 《蘇日中立條約》,8月8日,對日宣戰。8月9日,蘇軍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
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8月14日,
中華民國代表被迫與蘇聯簽訂《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1949年10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二天,蘇聯即宣布承認新中國。次日,中國與蘇聯正式建交。蘇聯是第一個承認並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1950年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了《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1960年代中蘇關係急劇惡化,援助也大大減少直至終止。1962年,中國與印度發生軍事衝突(
中印戰爭),蘇方支持印度。1969年,中蘇在邊境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其中包括
珍寶島戰役。同年8月,蘇軍在中蘇西部邊界
鐵列克提對中方實行報復性打擊,雙方再次發生武裝衝突。這一系列事件史稱“
中蘇邊界衝突”。兩國一度處於核戰邊緣。
1985年,戈巴契夫上台,開始實行較為緩和的外交政策,得到中方的積極回應。1989年5月,戈巴契夫訪華,雙方關係得到進一步恢復。
社會
民生
蘇聯的主要社會保障制度包含退休養老制度、補助金制度、醫療保健制度及社會服務制度。
蘇聯的社會保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社會保障制度,1918年俄羅斯社會主義联邦人民委員會批准的《勞動者社會保障條例》實行,1927年開始對勞動英雄實行高標準退休保證金待遇。1928年,蘇聯第一個關於養老金待遇的國家法令決定對紡織工人首先實行養老金制度:男子從60歲,婦女從55歲起享受養老金。1936年,蘇聯憲法以立法形式確定了年老、患病和喪失勞動能力時享受的物質保障。1956年10月1日起,蘇聯實施了國家保證法。1964年起,蘇聯對農莊的主要幹部實行國家社會保險和國家保證金待遇。1969年起,對農莊莊員實行社會保險。1970年7月15日,蘇聯頒布《勞動立法原則》。1977年10月7日通過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憲法》確立了統一的蘇聯公民社會保障制度。
媒體
教育
蘇聯的教育普及率非常高,在全國實行十年制
義務教育,並基本消除了文盲。據統計,1983年蘇聯教育經費為339億盧布,教育經費占國民收入的6.3%,1984年蘇聯共有13.8萬個學前教育機構,職業技術學校7624所。
1930年,聯共十六大提出了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的任務,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的工作於1934年全面實現。1925年起,在
高等學校開始設立
研究生部,1934年正式建立學位和學銜制度。根據1984年全蘇高校招生手冊所列的874所公開招生的高等學校,其中有398所高校歸蘇聯及各加盟共和國的高等和中等專業教育部管理,其餘高校歸有關部委及社會組織管理。蘇聯高等和中等專業教育部直接管理32所高校,其中綜合大學3所,經濟院校4所,法律院校1所,外語師範學院1所,其餘22所為工程技術院校。蘇聯著名的大學有
莫斯科大學、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
列寧格勒大學、
哈爾科夫大學、
基輔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等。
體育
運動會類型 | 金牌數 | 銀牌數 | 銅牌數 | 總獎牌數 | 排名(歐洲) | 排名(世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歷任領導
最高領導人
人物照片 | 姓名 | 任期 | 備註 |
---|
| (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Ле́нин) | | |
| (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 | | 1922年4月,在黨的第11次代表大會新選出的中央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聯共(布)中央總書記。1941年兼任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自1946年起改稱部長會議主席)。民族: 喬治亞人 |
| (Георгий Максимилианович Маленков) | | |
| (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Хрущёв) | | |
| (Леони́д Ильи́ч Бре́жнев) | | |
| (Ю́ри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Андро́пов) | | |
| (Константи́н Усти́нович Черне́нко) | | |
| (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 | | |
國家元首
職務 | 姓名 | 任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備註:1990年由蘇聯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關於設立蘇聯總統職位和 蘇聯憲法(根本法)修改補充法》,決定設立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出任蘇聯第一任總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