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分布
人種
主要住在哈薩克斯坦和與之相鄰的中國新疆自治區的突厥語民族。哈薩克人是由8世紀前後進入
河間地帶(
阿姆河以東
錫爾河以西地帶)的
突厥人和當地其他民族混居結合,於15世紀形成的民族。操
突厥語系語言,體貌屬於
突厥民族。20世紀晚期在哈薩克斯坦約有1838萬人,在俄羅斯約有120萬人,在
烏茲別克斯坦約有150萬人,在中國(主要在新疆)約有160萬人,在蒙古約有39.3萬人。還有別國也有多數的哈薩克人, 哈薩克人是中亞操突厥語的,在中亞僅次於
烏茲別克人的第二大民族。
哈薩克人是傳統的遊牧民族,終年住在可移動的哈薩克氈房,其構造是可拆卸的木架,上面覆蓋毛毯。哈薩克人按季節移居為其牲口(包括馬、綿羊、山羊、牛、和少數駱駝)尋找牧場。日常食品主要是乳製品輔以羊肉。發酵後的馬奶(koumiss,馬奶酒)和
馬肉極為珍貴,但通常只有富人才享用得起。毛毯緊貼在蓬架上,使帳篷內外舒適整潔,並且可用來做斗蓬。皮革用來做衣服、容器和皮鞭,馬毛可編繩而牛羊角可做勺子和其他用具。
哈薩克人自認來自同一祖先,始祖有三子,因以形成大、中、小三個哈薩克
遊牧部落,分別占居原先的哈薩克汗國(今哈薩克)的東、中、西三部分。遊牧部落再分為更小的集團,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大家庭,不僅包括父母和未婚子女,也包括已婚兒子及其家庭成員,一起在帳篷聚居。部落中各層次的集團均在傳統上設有首領,但作為全民族,甚至一個遊牧部落,難得聯合在一個共同的首領之下。
由於定居後的農業侵占了牧場,哈薩克人的遊牧生活逐漸衰落。19世紀,更多沿邊境的哈薩克人開始種植莊稼。俄國革命後許多富裕的哈薩克人帶著牲口逃往中國新疆或阿富汗斯坦,留下的遊牧民終於組織起畜牧集體農場而定居。絕大多數的哈薩克人截至2013年成為定居的農牧民,畜養羊群和其他牲口及種植莊稼。到1934年,在原蘇聯只剩下一個遊牧部族。不過在中國新疆還存在許多遊牧部落。
民族節慶 哈薩克族信奉伊斯蘭教。傳統節日有:
肉孜節、
古爾邦節、
諾魯孜節等。哈薩克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
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製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
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肉孜節意譯為“
開齋節”。按伊斯蘭教教規,節前一個月開始封齋。即在日出後和日落前不準飲食,期滿30天開齋,恢復白天吃喝的習慣。開齋節前,各家習慣炸饊子、油香、烤制各種點心,準備節日食品。節日期間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節祝賀。
節日期間殺羊或駱駝,到清真寺去作聚禮,唱歌跳舞,並舉行賽馬、
刁羊和摔跤等活動。
族源
欽察草原的最早居民目前認為是
斯基泰人。
匈奴人西遷以後,各
突厥語民族也開始進入。
哈薩克汗國成立後,周邊很多遊牧民族部落加入,經過幾百年的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哈薩克族。因此,哈薩克人的族源比較複雜,包括了古代不同時期進入這個地區的
斯基泰人、
烏孫人、
奄蔡人、
大月氏人、突厥人、鐵勒人、
可薩人、
基馬克、
阿兒渾、
葛邏祿、諾蓋人,
蔑兒乞、汪古等民族。他們分布於阿爾泰山、哈薩克丘陵至黑海。國外學者多認為“哈薩克”名稱最早出現於15
世紀初期。15世紀20年代,在金帳汗國東部出現了
烏茲別克汗國, 以錫爾河下游為中心,北至托波爾河,東北至額爾齊斯河。1456年,汗國有兩個
蘇爾坦(吉來和賈尼別克),由於內訌向東逃入亦力把里統屬地區,亦力把里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區讓給他們遊牧,以增強自己的實力。這一部分脫離烏茲別克汗國的人被稱為哈薩克人,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哈薩克”族名的含義:一共有四種說法:1.《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簡況》、《哈薩克簡史簡志合編》等書認為:“哈薩克”這一名稱出現於15世紀,錫爾河流域的白帳汗國屬民在克烈汗、賈尼別克汗率領下,東遷至巴爾喀什湖以南的楚河流域立足後,由於擺脫了阿布勒海爾汗的壓迫和剝削,因此自稱為“哈薩克”,他們創建的國家也稱為哈薩克汗國。“哈薩克”一詞的含義是“避難者”、“脫離者”。2.何秋濤的《朔方備乘》卷3《烏孫部族考》、現代學者張西曼的《西域民族新考》認為“哈薩克是烏孫的對音意譯”。3.清末學者丁謙在《耶律楚材西遊錄地理考證》一文中認為“哈薩克”是《唐書》所說的“可薩”、“曷薩”的對音意譯。4.哈薩克族的《白天鵝的傳說》則認為哈薩克是kaz(天鵝)、ak(白)的聯綴詞,意為白天鵝,因其族崇拜白天鵝而得名。
歷史
簡介
國外學者多認為“哈薩克”名稱最早出現於15
世紀初期。15世紀20年代,在金帳汗國東部出現了烏茲別克汗國, 以錫爾河下游為中心,北至托波爾河,東北至額爾齊斯河。1456年,汗國有兩個
蘇爾坦(吉來和賈尼別克),由於內訌向東逃入亦力把里統屬地區,亦力把里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區讓給他們遊牧,以增強自己的實力。這一部分脫離烏茲別克汗國的人被稱為哈薩克人,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
13世紀初,同
韃靼人一起加入
金帳汗國。
15世紀從金帳汗國分離,成立
哈薩克汗國,
哈薩克民族形成。
16世紀初,哈薩克分為
大玉茲、
中玉茲、
小玉茲三個汗國。
17世紀中亞新興起一個強大的遊牧國家-—
準噶爾汗國。在準噶爾汗國的侵略下,小玉茲於1730年9月派遣使團請求俄國接受加入俄國;1735年12月中玉茲也加入俄國,而大玉茲則被準噶爾汗國併吞。但準噶爾汗國於1757年亡於更強大的清帝國,於是大玉茲成為清帝國的屬國。
19世紀清帝國於
鴉片戰爭後國勢衰微,於是俄國趁機於1864年強占大玉茲土地,至此哈薩克全境都歸俄國所有。
1917年12月13日獨立為
阿拉什自治共和國。
1920年8月26日,成立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屬
俄羅斯聯邦。
1925年4月19日,中亞各國按民族劃界,改稱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1936年定名為
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
加盟共和國。
1990年10月25日,發表主權宣言。
1991年12月10日,改稱為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1991年12月16日,宣布獨立。同年12月21日加入
獨立國協。
史籍記載
哈薩克部有三:曰東部,曰中部,曰西部。東哈薩克在舊準噶爾部之西北,東西千里,南北六百里。東界塔爾巴哈台,西界右哈薩克部,南界伊犁,北界俄羅斯。漢康居國地也。哈薩克汗阿布賚之告順德納曰:“我哈薩克之有三玉茲,如準噶爾之有四衛拉特也。東部者,左部也,曰鄂圖玉茲,謂之伊克準。中部者,右部也,曰烏拉克玉茲,謂之多木達都準。西部最遠,曰奇齊克玉茲,謂之巴罕準。左部之汗曰阿布賚,右部之汗曰脫卜柯依,西部之頭人曰都爾遜。”
初,阿布賚乘準噶爾平,遣使往諭,阿布賚投誠。適阿睦爾撒納叛走哈薩克,阿布賚納之。我兵進,敗其眾。阿布賚大悔,密計擒阿逆以求臣於我。會阿逆遁歸準噶爾。二十二年,阿布賚以其兵三萬助攻阿逆,陳情謝罪,奉表請內附。後阿睦爾撒納奔俄而死,阿布賚乃擒其黨額布濟齊巴罕以獻。其別部和集博爾根及喀拉巴勒特並率其屬三萬戶來附。二十四年以後,屢遣使朝貢,並賜冠服,宴賚如例。
右哈薩克在左哈薩克之西二千里。東界左部,西界塔什乾,南界布魯特、安集延諸部,北界俄羅斯,東南界伊犁。亦漢康居五小王地也。其汗曰阿布勒班畢特,即阿比里斯。其巴圖爾有三:曰吐里拜,曰輝格爾德,曰薩薩克拜,而吐里拜實專國政。乾隆二十二年,左部阿布賚既臣服,請招右部。會參贊大臣富德方以兵索逆賊哈薩克錫拉至右部,時吐里拜方與塔什乾交兵,為平之,乃下。於是吐里拜詣軍門,納款奉馬,進表請歸附。二十三年以後,屢遣使入朝,恩賜宴賚如例。其貢道均由伊犁以達京師。今則自中、俄定界後,哈薩克已分屬兩國矣。
經濟
從事哈薩克人過去主要從事遊牧業或半遊牧業,畜牧業方面以飼養馬、綿羊、山羊、駱駝、牛等為主,只有少數地區從事灌溉農業。自19世紀中葉起逐漸轉為定居,出現了家庭手工業(織毯、制氈、呢絨等)、捕魚和狩獵。十月革命後,工業(開採鐵礦及多種有色金屬)和農業(種植穀物)得到迅速發展,成為蘇聯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
習俗
過去哈薩克人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宗法封建關係占統治地位,男性家長享有絕對的權力,婦女處於無權地位。哈薩克族住便於攜帶的突厥式氈房,用木桿和氈毯搭成,內部豪華漂亮,多為純手工製品。冬季住木屋或平頂土房,設備十分簡陋。飲食多用米麵調製,有饢、
抓飯、“包爾沙克”(即用羊油或牛油炸成的麵團),喜食抓羊肉。民間創作豐富,如傳奇故事、抒情詩歌、諷刺性曲藝等。
民族服飾
哈薩克族服飾多用獸皮毛加工而成。婦女夏季穿長花布連衣裙,喜用銀元或銀製品作裝飾。
冬季外罩對襟大衣,大衣多用冬羊皮縫製。婦女頭戴白布蓋頭,外披白布大頭巾,長及腳跟,頭巾左上端有飾品裝飾。
年輕女子頭戴圓形花帽,冒頂由貓頭鷹羽毛作帽纓。冬天男子多穿羊皮、狐皮、狼皮大氅和用駝毛絮里的大衣,腰束皮帶,右側佩有小刀,褲子多用牛皮縫製,名曰
哈薩克族的是以草原遊牧文化為特徵的民族,服裝便於騎乘,其民族服裝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製作,反映著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點。
在歷史上,哈薩克族絕大多數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因而其服飾帶有濃郁的草原畜牧生活的特徵。牧民主要用牲畜的皮毛作衣服的原料。哈薩克族男子喜歡穿棉毛衣褲,喜歡以條絨、華達呢等作衣料。顏色上多選用黑色、咖啡色等深色。冬季主要穿皮大衣、皮褲。選材以羊皮為主,也用狼皮、狐狸皮或其他珍貴獸皮。為了便於上、下馬,褲子用羊皮縫製成大襠褲,因此寬大結實,經久耐磨。襯衣多為高領,上繡花邊。襯衣外套坎肩,坎肩上穿短衣,有時還再套“袷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