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各位代表連同《辛集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併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全文
一、“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回顧
過去的五年,是我市改革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抓住省直管政策機遇,堅持以實現“四大跨越”、建設高品質中等城市為統領,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齊心協力,頑強拼搏,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
綜合經濟實力穩步提升。201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86.13億元,比2010年增長50.6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1315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5倍。全部財政收入達到21.41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19億元,分別是2010年的2倍和2.3倍。固定資產投資211.97億元,比2010年增長87.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5.67億元,比2010年增長85.52%。被評為中國最具區域帶動力百強縣(市)。
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15.05:60.91:24.04調整到13.07:58.83:28.1。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0.2億元,比2010年增長75.7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18家,比2010年增加59家。辛集皮毛產品質量檢驗中心通過國家級認定;新建28座企業污水處理廠和一批固廢處理設施,被確定為全國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全國唯一的皮衣裘皮品牌創建示範區。國際皮革城被評為4A級旅遊景區、全國五星級專業市場、全國誠信示範市場。以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加速壯大,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70家。新增中國馳名商標5件、省級名牌和著名商標80件,位居全省縣市前列。
第三產業發展日益繁榮。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108.49億元,比2010年增長61.21%。發展電子商務企業500家,皮革城電子商務中心年交易額5億元,被確定為省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對外貿易平穩發展,全市進出口總值11.32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62.13%。皮都酒店、聖帝凱萊酒店、眾美裝飾建材城等一批重點商貿設施建成投用。
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糧食生產穩步增長,總產達到53.77萬噸,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發展優質果品出口基地20萬畝,被評為國家級出口鮮梨質量安全示範區、全省十大果品特色縣市。34個無公害生產基地、標準化示範場和10個無公害產品通過省部級認定認證;被評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土地確權穩妥推進。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0萬畝,建設家庭農場13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546家,其中2家被評為國家級示範社。農業基礎條件明顯改善,組建了河北大地農科院和院士工作站,實施節水穩產配套技術項目25萬畝,鋪設地下防滲管道199萬米,補貼各類農機具3817台,完成了130個村23萬人飲水安全工程。地下水超采治理取得積極進展。實施農業產業化項目104個,新增省級龍頭企業5家,產業化經營率達到77.8%。
城鄉發展條件明顯改善。編制完成《城鄉總體規劃(2013—2030)》,確定了新興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發展藍圖。交通路網日臻完善,教育路北延、跨307國道立交橋以及興業街、宴西路等17條主幹道路竣工通車。新建改造城鄉道路246千米,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186.9千米,路網密度每百平方千米122千米。石濟客專辛集段開工建設。通用機場跑辦取得重大進展。新建改建潤澤湖公園、金鹿公園和7條綠道綠廊,增加綠地162公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34%。集中建設了一批供熱、供水、供電、通訊、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數位化城管指揮中心正式運行,主要街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65%,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美麗鄉村和村莊規劃有序推進,農村公共設施和生活環境明顯改觀。被評為中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十二五”時期是我市歷史上環境治理投入最大、成效最顯著的五年。累計實施重點節能減排工程60個,總投資10.8億元。淘汰燃煤鍋爐253台,淘汰黃標車9025輛,推廣清潔能源供熱面積119萬平方米,全部取締粘土磚瓦窯,壓減煤炭使用量20萬噸,圓滿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大氣質量明顯好轉,2015年PM2.5年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2.8%。新建第二城市污水廠、新城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五年植樹457萬株,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3%。
改革開放邁出紮實步伐。深入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行政審批事項減少51.6%,非行政許可審批全部取消;全面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和“四個清單”、“三級平台”、“兩個代辦”制度。紮實開展全員創新、全民創業“雙創”活動,市場主體達到27879個,比2010年增長46%。創新創業平台穩步壯大,辛集經濟開發區被列為全省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的40個重點平台之一,新城經濟開發區被列為省級循環經濟示範園區。融資環境更加便利,新增8家外埠銀行,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49.1億元,是2010年末的2.7倍。被評為中國中小城市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0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4元,年均增速達到9.5%和10.8%。市財政五年民生支出61.79億元,占到財政收入的73.3%。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紮實推進素質教育,大力提升辦學條件,籌資2.76億元新建改建校舍22萬平方米,被確定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投資4.45億元,新建改造變電站11座,新上變壓器1399台,所有變電站全部實現雙電源供電,城鄉用電緊張和供電薄弱狀況得到根本好轉。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五大保險”參保人數比2010年末增加7萬人。新增城鎮就業崗位1.9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05%以內。城鎮和農村低保標準分別比2010年提高70%和161%。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0435套。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併實施,財政補助標準比2011年提高91%。養老服務業快速發展,全市公辦敬老院、民辦養老院達到19所,總床位2031張。紮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現標準化衛生室全覆蓋,被評為全國衛生應急綜合示範市。文化事業日益繁榮,市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路更加健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推進,先後開展“掃黑除惡”、“滅霸掃痞”、“利劍斬污”等專項行動,人民民眾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高。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成效顯著。“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全面建立,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審計、統計工作規範化、制度化水平顯著提升。辦理人大代表建議416件、政協提案394件,按時辦復率100%。反腐倡廉力度不斷加大。國防動員和雙擁共建深入開展。婦女兒童、民族宗教、外事僑務、人民防空、氣象地震、史志檔案等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成就。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五年特別是省直管以來的發展歷程,面對不斷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我們深刻體會到,思路決定出路,態度決定高度,引領新發展,必須解放思想,對標先進,堅決摒棄縣城標準,擺脫換檔焦慮,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標準,推動各項工作;必須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牢牢扭住發展第一要務,困難面前不動搖,壓力當頭不鬆勁,始終保持奮勇當先的精氣神;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發揮辛集優勢,補齊發展短板,圍繞結構最佳化、動能轉換,做好新老接續和改造提升文章,在轉型升級中闖出一片新天地;必須以人為本,持續改善民生,紮實辦好惠民實事,讓人民民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砥礪奮進的五年。五年的發展成就,得益於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得益於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凝聚著全市廣大幹部民眾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所有關心和支持辛集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五年來的工作,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傳統產業增長乏力,企業創新驅動能力不足,結構調整任務還很艱巨。資源環境約束和節能減排壓力大,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任務較重。新型城鎮化進程不快,城鄉容貌有待進一步提升。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公共服務供給不足。改革發展的力度還不夠大,營商環境仍需最佳化。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三五”時期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十三五”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轉型升級、跨越趕超、建設幸福辛集的關鍵時期。展望“十三五”,隨著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一帶一路”倡議、創新驅動戰略的推進,以及“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行動計畫的深入實施,巨觀經濟形勢將保持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為我市加速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省委、省政府明確支持我市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特色功能節點城市。省委書記趙克志來我市調研時提出,辛集要力爭躋身全國“百強”,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動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審視辛集,我們經過“十二五”的發展,經濟基礎更加雄厚,產業結構日益最佳化,城市框架已經拉開,省直管的政策、體制紅利將進一步釋放,謀劃實施的一大批重點城建交通和產業項目將陸續投產並集中發揮效益,這些都為實現新一輪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根據市委七屆八次全會精神,確定今後五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省委八屆十二次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統領,堅持“五大發展理念”,把握協同發展、轉型升級、又好又快“三個工作主基調”,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牢牢守住發展、生態、民生“三條底線”,重點推進“四化同步”,更加注重轉方式調結構,更加注重深化改革開放,更加注重保護生態環境,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為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美麗幸福辛集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十三五”時期,我市總體功能定位為“兩市、兩區、四基地”,即打造京津冀城市群高品質中等城市、特色功能節點城市;現代商貿物流和自貿示範區、生態節水農業示範區;國際皮革綠色環保示範基地、現代循環化工基地、高端裝備製造基地、外貿出口轉型升級示範基地。
我市“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概括起來就是“三個明顯高於、三個確保翻番、實現三大目標”,即經濟成長速度明顯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發展質量效益提升幅度明顯高於周邊地區,環境質量改善程度明顯高於以往;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2010年確保翻一番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確保翻一番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確保翻一番以上;到2020年如期實現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力爭躋身全國“百強”、建成高品質中等城市和特色功能節點城市“三大目標”。
——綜合實力跨上新台階。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以上,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基礎設施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十三五”末,“五城同創”目標全面實現。
——轉型升級實現新突破。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成長貢獻明顯加大,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取得明顯成效,服務業主導作用明顯增強,農業現代化進程明顯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顯著提高。
——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生態修復實現重大突破,生態環境質量加速好轉,PM2.5濃度大幅下降,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5%以上,天藍、地綠、水清、村美的目標基本實現。
——城鄉統籌開創新局面。城鄉基礎設施和服務水平快速提升,區域輻射和帶動能力顯著增強,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以上,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
——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省直管的政策紅利進一步釋放,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基本構築起開放型經濟體系,全省改革試驗田、開放示範區作用進一步發揮。
——民生保障得到新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高於經濟成長,就業持續增加,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率先實現全部脫貧,人民民眾生活質量、健康水平、居住環境明顯提升。
——社會文明達到新水平。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法治素質明顯提高,人民民主更加健全,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社會環境更加和諧穩定。
主要任務是:
(一)堅定不移推進創新發展。牢固樹立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理念。加快轉型升級,著力培育生態皮革、高端裝備製造、化工、電子信息、綠色節能環保、現代服務、文化、現代農業“八大產業集群”,儘快形成具有辛集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推進科技創新,積極引進建設高水平科研平台,促進科技型企業裂變式發展。促進金融創新,豐富金融業態,推進金融供給側改革,穩步提高存貸比,積極鼓勵股權類金融機構進駐我市,為產業升級提供全方位融資支持。到2020年,全市眾創空間達到1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500家以上。
(二)堅定不移推進協調發展。圍繞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辛集經濟開發區、新城經濟開發區發展。依託石濟高鐵及辛集客運樞紐、通用機場,推進高鐵新區和航空產業新城建設。加快我市與周邊地區路網升級改造,密切與周邊地區的聯繫。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以“五城同創”為抓手,大力實施城市和美麗鄉村建設攻堅突破行動,加快打造京津冀城市群高品質中等城市和特色功能節點城市。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大力開展文明單位爭創活動,持續評選一批辛集好人、道德模範、最美人物,努力弘揚社會新風尚。
(三)堅定不移推進綠色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速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進一步強化環境污染治理,深入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堅決打贏治霾攻堅戰。進一步強化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落實好能源、資源總量和強度“雙控制”要求。建立環保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聯動機制,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到2020年,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爭取達到80%。基本實現地下水採補平衡。
(四)堅定不移推進開放發展。努力在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上尋求突破、構築新格局。全面深化行政審批、監管體制、園區運營、投融資體制、農業農村等各領域改革,劃定政府與市場、企業、社會的權責邊界,打造陽光政府。擴大對外開放,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強化外貿出口轉型升級示範基地建設,推動對內對外開放和區域合作發展。到2020年,有出口業績的企業達到500家。
(五)堅定不移推進共享發展。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人民民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全市人民民眾共享發展成果。進一步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民生支出穩步增長;實施更加積極的創業就業政策,保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建立健全工資正常增長機制,落實富農惠農政策,不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升基礎教育,發展職業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完善城鄉公共服務體系,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實施脫貧攻堅行動,確保率先完成脫貧目標;深化平安辛集建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十三五”的發展藍圖已經繪就,目標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只要我們樹立必勝信念、繼續埋頭苦幹,萬眾一心、奮力拚搏,就一定能夠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就一定能夠譜寫辛集跨越發展的新篇章!
三、2016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十分重要。我們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全國和省“兩會”、市委七屆八次全會精神,把握中央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機遇,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全力推進穩增長、促協同、調結構、治污染、抓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加快動能轉換和質量效益提升,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全部財政收入增長10%,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減排達到省控指標。圍繞上述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八項工作:
(一)著力強化項目建設,打造提速發展的引擎和支撐。
全力以赴抓大項目。深入實施“項目攻堅突破年”活動,抓緊跑辦立市大項目,確保全市重點項目儲備達到200個以上。對辛化集團搬遷技改、國際皮革城、保稅區物流園、2×350兆瓦熱電聯產、煜泰供熱改造、垃圾發電等重大項目,加大推進力度,力爭早日建成投產。對謀劃實施的總投資411.9億元的94個重點項目,逐一成立幫扶班子,全面加大幫扶力度,確保順利實施。
強化招商爭項目。創新招商引資體制機制,加強與京津冀相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的溝通聯繫,每月舉辦1次招商活動,廣泛開展“六聯六找”、“六個對接”,抓緊引進一批引領性、帶動性、示範性強的大項目。積極對接省直部門,力爭更多項目列入省計畫盤子,爭取更多專項建設資金支持。
建好園區引項目。健全完善“一區多園”體制機制,充分發揮經濟開發區的輻射帶動作用。瞄準爭創“千億園區”目標,傾力推進辛集、新城兩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建設。突出抓好第二污水處理廠二期和新城經濟開發區污水管網升級改造、集中供熱及園區道路建設。加大通用機場和航空產業園的跑辦力度,抓緊完成規劃、設計、招商等前期工作。加大向上爭取和內部挖潛力度,創造性解決我市燃煤容量和土地占補平衡難題。嚴格新建項目投資強度和容積率管理,確保有限土地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全民創業聚項目。研究制定全民創業的政策措施,抓住國家和省支持眾創空間建設的機遇,借鑑京津“科學家+企業家”的成功創業模式,依託國際皮革城、辛集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努力招引一批科技人才來我市創業。全市新增市場主體4300戶以上。
(二)著力加快轉型升級,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扶持實體經濟加速發展。大力實施“321工程”,重點扶持30家工業企業、20家商貿企業、10家農業企業等一批高成長性企業。推動骨幹企業向十億級、百億級企業邁進。全面落實國家和省降低企業成本的各項政策措施,深入開展入企幫扶行動,強化“個轉企、小升規”培育指導,有效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促進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做新做優皮革產業。按照依託特色、延伸鏈條、做響品牌的思路,發揮比較優勢,推進皮革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加快推進裘皮產業園、品牌產品製造中心二期等項目建設。做大做強高端裝備製造產業。以特色精密、配套聯合為方向,培育形成航空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綠色環保裝備等關聯配套產業集群,建設高端裝備製造基地。突出抓好投資12億元的新能源有軌電車產業基地、投資5500萬元的高低壓成套設備等項目。做精做細化工產業。按照提質增效、集約發展的思路,發展精細化工產業,建設現代循環化工基地。突出抓好投資105億元的辛化集團搬遷技改、投資1.2億元的化工原料中間體、投資1.16億元的萬噸糠醛等項目。做尖做精電子信息產業。依託申科電子和國超信息兩大行業標兵,大力推進積體電路、大數據、雲計算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做專做特綠色節能環保產業。依託泡塑產業基礎,發揮省建築產業現代化基地的優勢,發展綠色節能新興環保建材產業。抓好投資1.6億元的淨水設備等項目。對濾紙、玉米油、電纜等特色產業,完善發展規劃,細化扶持措施,加快發展步伐。
強化創新支撐加速發展。組織全市規模企業,瞄準行業發展最高水平,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積極爭列省“千項技改”支持項目,確保技改投資增長10%以上。研究制定“人才+資本+民企”一體化推進實施辦法,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強化對企業上市的培育、指導和支持,上市後備企業達到10家以上,力爭實現上市零突破。
(三)著力守住生態底線,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堅決打好大氣環境治理攻堅戰。強力推進“壓煤、抑塵、控車、減排、增綠”措施,突出抓好工業污染,嚴控燃煤污染、揚塵污染、機動車尾氣污染,鼓勵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規範煤炭經營市場監管,嚴防劣質煤炭流入。加大清潔能源和環保爐具、潔淨型煤的推廣力度。實施“農村氣化”工程,推進天然氣管網向農村延伸,率先取代城區周邊農村散煤燃燒。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確保空氣品質明顯好於上年。
堅決打好水環境治理攻堅戰。嚴格落實國家“水十條”和省“水五十條”,強化企業污水處理設施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監控。對重點企業實行排污濃度和排污總量雙控制。實施集濕地、旅遊、休閒於一體的排渠綜合整治工程、中水回用工程,深入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強化黑臭水體整治,打造新的生態景觀景點,確保出境斷面水質達到標準要求。
堅決打好土壤環境治理攻堅戰。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加大對固廢物收集、運輸、利用、處理的監管。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按要求安排好重大土壤監控和修復項目。突出抓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污泥綜合利用、危險廢物處置中心等項目,切實解決固廢污染問題。
堅決打好環保執法攻堅戰。嚴格落實新《環保法》,完善格線化監管機制。完善對排污企業的線上監測措施。堅決查處“十五小”、“新六小”及各種環境違法行為。對超排偷排者必須嚴厲打擊,對姑息縱容者必須嚴肅追究。
(四)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化,打造現代宜居宜業新城市。
規劃編制上水平。以建設高品質中等城市和特色功能節點城市為目標,以提高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科學規劃城市空間,讓居民工作、生活、就學更便捷。加快推行“多規合一”,抓緊完成地下管線探測普查工作,建立城市地下管線管理信息系統,完成工程管線、人防、地下空間利用等專項規劃編制。堅持城鄉一體化規劃理念,統籌推進鎮村建設規劃編制。
城市建設出品位。最佳化城市路網結構,加快實施總投資4.46億元的16條建成區市政道路新建改造。積極推進石濟高鐵客運樞紐、新能源軌道交通、安新線和工業路改造提升、教育路跨石德鐵路立交橋等重大交通工程,加快形成市區“內環快速網”。依託石津、石衡兩條橫向高速,抓緊跑辦東西兩條縱向高速支線,形成市區“外環高速網”。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抓好總投資5.1億元的地表水廠、燃氣管道和部分小區天然氣置換項目。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完善城市蓄排水設施,加快實施城市水系和濕地建設,切實解決“逢雨必澇”問題。推進地下綜合管廊規劃、設計的啟動工作,為解決“馬路拉鏈”問題打基礎。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最佳化街區路網結構,提升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努力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嚴格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運行,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建設一批手續合法、功能齊全、舒適宜居的新社區。
城市容貌創特色。以爭創國家園林城市為抓手,大力實施城市“美容整形”工程。強力推進勵慧園、學府公園等公園遊園和萬畝果樹植物園建設。紮實開展綠化“四進”活動。加快建設衡井線、世紀大街、安新線以及石德鐵路沿線24千米環城林帶,努力提升國省幹線和城區道路綠化水平。統籌推進城市亮化、美化和公共服務設施改造提升等工程,確保達到國家園林城市初審標準,進一步提升城市宜居性。
城市管理抓創新。下移城市管理重心,合理確定各級管理職責。健全格線化管理機制,促進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早日實現全市公共場所wifi免費全覆蓋。抓好“智慧醫療”創建項目,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套用示範。依託數位化城管指揮中心,建立完善城市管理分行業專業信息系統,構建統一的城市公共基礎資料庫和公共信息平台。全面啟動和完善城區環衛一體化項目,解決“垃圾圍城”問題。強化聯合執法,健全長效機制,整治城鄉容貌秩序,解決牌匾亂設、攤點亂擺、廣告亂貼、道路亂挖、車輛亂停問題。
(五)著力壯大服務產業,切實提高對周邊的輻射能力。
做優做靚現代服務產業集群。瞄準現代商貿物流和自貿示範區建設目標,加快打造京津冀經濟圈重要物流節點。依託國檢監管區建設,抓緊跑辦設立辛集海關,力爭年內取得實質進展。積極發展新興消費業態,加快培育網路購物、健康養老、休閒度假、教育培訓、夜經濟等消費新熱點。以農村電商服務站為抓手,強力推進全市農村電子商務全覆蓋。
做響做美文化產業集群。依託農民畫、皮貼畫、玉雕等特色產業,著力加強文化產業與科技、旅遊、信息、商貿等產業的融合發展。壯大文化創意產業,謀劃一批文化產業項目。加快構建集皮革購物、溫泉度假、玉雕字畫、農業觀光於一體的旅遊業發展新格局。充分挖掘“舊城大集”品牌資源,加快推進千年古鎮項目建設。
加快提升商貿服務設施建設水平。以教育路北段為重點,著力發展高檔商貿服務業,做優做強核心商務圈,突出抓好溫泉度假城、天潤購物廣場等項目。制定老商業區改造提升方案,促進供銷商城等企業加速發展,提升老城區繁華度。
(六)著力推進三農工作,加快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新農村。
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在果品生產上,依託20萬畝果品出口基地,培育引進3-4個優新品種,推廣實驗面積3000畝以上。大力發展林菌、林藥等林下經濟,力爭達到8000畝以上。在蔬菜產業上,突出抓好20個蔬菜生產示範村的規範發展,建設一批無公害種植基地。在畜牧養殖上,按照高效、清潔、安全的發展目標,重點扶持一批標準化養殖示範場,力爭新增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0家以上。積極發展糧飼兼用型玉米,加快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發展。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實施農產品加工業倍增行動,突出抓好總投資10.8億元的16個重點項目。加快節水農田建設,堅持抗旱品種和節水技術兩手抓,推廣節水小麥30萬畝以上。
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按照國家級標準,完善園區發展規劃,健全配套設施,提高農業科技投入,突出抓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為2018年通過國家考核驗收奠定堅實基礎。重點抓好和睦井現代農業綜合產業園、萬隆食用菌特色產業園、馬蘭農場節水農業示範園、南智邱現代農業產業園等4個市級農業園區建設,力爭和睦井現代農業綜合產業園通過省級園區認定。加快培育引進新型農業市場主體,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發展壯大一批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股份合作公司。
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組建專業化的美麗鄉村設計、建設、管理公司,突出平原鄉村文化,建設一批特色小鎮。圍繞撬動社會資本,建立投融資平台、用好信貸資金,堅持市場化運作、多方引進資本,促進鄉村休閒旅遊,實現美麗鄉村產業化。繼續加大農村環境治理力度,啟動重點鄉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模式試點工作,探索建立全市域長效保潔機制。
(七)著力推進改革開放,持續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以“放管服”為重點,落實好行政審批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進一步強化政務服務中心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大力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方便居民和企業辦事創業。堅決遏制涉企亂收費,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按照“小政府、大市場、大服務”的思路,加快健全完善開發區管理體制,促進園區經濟快速發展。
強化財政預算管理。全面落實“營改增”,進一步健全綜合治稅管費長效機制,嚴厲打擊各種偷逃稅費行為,推進公平稅負。認真落實好各項民生保障政策,集中財力向民生領域傾斜。完善以績效預算為引領的預算管理制度,強化財政收支預算的剛性約束,嚴格政府性債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防範風險的能力。嚴肅財經紀律,降低行政運行成本,確保“五項”經費只減不增。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廣PPP融資模式,積極引進金融和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投公司運作機制,綜合運用銀行貸款、城建基金、城投債等金融產品,努力爭取金融機構中長期低息貸款,為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籌集資金。強化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保持信貸投放穩定增長。推進市信用社改制為辛集農村商業銀行。深化戶籍改革,實施居住證制度。加快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強化農村流通體制改革,抓好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台建設。有序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完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
(八)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提高人民民眾幸福感。
實施扶貧惠民工程。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教育扶貧脫貧一批,低保政策、醫療救助、社會保障等兜底一批,實現全市9111名貧困人口年內全部脫貧。
實施教育惠民工程。抓好投資3900萬元的10所中國小校改造工程。支持普惠性幼稚園發展。落實好《鄉村教師支持計畫》,切實提高鄉村教師待遇。認真落實國務院全民健身條例。著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吸引京津和省內高校來我市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或設立分校。
實施社保惠民工程。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著力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做好企業下崗職工技能培訓,努力擴大就業再就業,新增城鎮就業崗位4100個以上,轉移農村勞動力5500人以上。努力擴大社會保障覆蓋範圍,“五大保險”擴面1萬人以上。健全完善城鄉養老體系,完成位伯鎮敬老院建設,扶持建設高標準民辦養老院。
實施健康惠民工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城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推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抓好國家健康促進市建設,發放居民健康卡20萬張以上,建立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支持發展中醫藥事業,推進中醫院門診病房樓建設。全面落實兩孩政策。加快發展遠程醫療、智慧醫療,積極探索與京津和省級醫院合作。
實施平安惠民工程。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整治,全力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責任體系、管理制度和考核機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始終保持對各類犯罪嚴打高壓態勢。切實規範社會和民間組織的融資行為,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完善信訪綠色通道制度,方便民眾表達訴求。深入開展法制宣傳,增強全民法制觀念。
加強國防教育和預備役建設。推進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工作。密切與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聯繫。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橋樑紐帶作用。繼續做好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氣象地震、防災減災、郵政通信、史志檔案等工作。
四、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面對新常態、新任務,政府工作必須要有新狀態、新作風。踐行“三嚴三實”、強化“四種意識”,需要以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為準則,全力以赴推進各項工作落實。
(一)解放思想,勇於創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向黨中央看齊、向省委、市委看齊。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學理論、學知識、學技術”活動,切實提高統籌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著力在最佳化結構、增強動力、化解矛盾、補齊短板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二)依法行政,規範運行。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切實做到依法決策、依法施政。推進重點領域、重大民生項目信息公開,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三)改進作風,廉潔從政。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嚴格執行“八項規定”。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一崗雙責,嚴守廉潔底線。紮實開展“一問責八清理”專項行動,堅決糾正不正之風,嚴肅查處懶政怠政和各類違法違紀問題。
(四)夙興夜寐、激情工作。開展機關作風整頓活動,調整工作狀態,轉變工作作風,狠抓工作落實。堅持乾字當頭、快字為先,對既定的目標抓住不放,對確定的事項一抓到底。強化問責問效,嚴格考核獎懲,確保各項工作高標準推進、高質量完成。
各位代表,新一輪發展藍圖已經繪就,跨越騰飛偉大征程已經開啟。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為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美麗幸福辛集而努力奮鬥!
名 詞 解 釋
1.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2.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淘汰落後產能,提升競爭力,加快經濟社會發展。
4.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5.四種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6.三嚴三實: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7.兩學一做: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
8.四化同步: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
9.四個清單: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監管清單、負面清單。
10.三級平台:市政務服務中心、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村便民服務站。
11.兩個代辦:為民服務全程代辦、重點項目服務全程代辦。
12.放管服:簡政放權、強化監管、最佳化服務。
13.營改增:原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
14.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將企業依次申請的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為一證;由一個部門核發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
15.三次產業:農業、工業和建築業、服務業。
16.五大保險:養老、生育、醫療、工傷、失業等保險。
17.五城同創: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友好城市、國家生態旅遊城市。
18.六聯六找:廣泛開展聯繫老同學、老戰友、老鄉親、老同事、老朋友、老上級,找項目、找資金、找客戶、找人才、找信息、找技術等招商引資活動。
19.六個對接:在園區平台、產業企業、商會協會、科研院校、金融資本、人才智力等六個方面主動對接京津,承接產業轉移和要素外溢。
20.個轉企、小升規: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規模以下小型微型企業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
21.PPP模式:是指政府與社會資本之間,為了提供公共服務,以特許經營權協定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夥伴式的合作關係。
22.多規合一: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總規、土地利用總規等銜接合一。
23.綠化“四進”:綠化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進小區。
24.“五項”經費:公務接待費、因公出境費、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
25.十五小、新六小:《國務院關於加強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明令取締關停的小造紙、小製革、小染料、小電鍍、小漂染、小煉油、小煉鐵等重污染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