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辛集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辛集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市長王文強於2023年1月18日在辛集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所作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2年辛集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日期:2022年1月28日
全文,一、2021年工作回顧,二、2022年工作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名詞解釋,

全文

各位代表:
2022年,我代表辛集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1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21年,極其重要、極不平凡、極為難忘。舉國上下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啟步於黨百年華誕的十屆市政府,傳承偉大建黨精神,牢記初心使命,不負人民重託,統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開創了全面建設現代化高品質中等城市新局面。一年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戰勝重大挑戰、經受重大考驗、實現重大突破,被評為全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市、全國數字治理百佳市、省級文明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省級森林城市,通過省級衛生城市複審。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76.6億元,同比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7.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08.8億元,同比增長5.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5%;主要指標高於全省平均水平,較好完成了年初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齊心協力抗疫情,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面對不期而遇的疫情,我們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王東峰書記、王正譜省長親自指揮、親自調度,為我們在危急時刻戰勝困難提供了根本保證,辛集人民對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正確指揮感恩感激。我們第一時間重建總指揮部和各專項組,全天24小時高效運轉。果斷實施最嚴格的封控措施,108個村、127個社區、24萬餘人封閉管理、足不出戶、服務上門。開展8輪全員核酸檢測,當天採樣、當天出結果。人員轉運規模空前,連夜集結697輛負壓救護車,迅速啟動78個市內外隔離點,安全轉運5311名隔離人員。重點區域消毒消殺全覆蓋,物資保供有力有序,“八支隊伍”和7套信息化系統健全完善。14天新增確診病例“清零”,21天恢復生產生活秩序。24天建成吉祥方艙集中隔離點,設定房間769個。積極推進疫苗接種,落細落實“十個常態化”30項防控措施。因時因勢復工復產復市,出台惠企紓困“二十條措施”,重拾城鄉“煙火氣”。戰勝疫情、浴火重生的辛集更加堅強自信!
回望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鬥爭,兄弟市縣雪中送炭、醫務人員逆行出征、黨員幹部頑強堅守、志願者辛苦付出、全市人民守望相助。一個個艱苦鏖戰的不眠夜,一輛輛閃耀夜空的救護車,一幕幕感動人心的魚水情,成為全市人民永誌不忘的共同記憶。在此,我代表辛集市人民政府,向為抗擊疫情作出無私奉獻、辛勤努力和突出貢獻的所有工作者和同志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二)突出重點帶全局,“三區建設”實現爭先進位。聚焦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加快國家級“數字鄉村”試點、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市建設,馬蘭鄉村振興研究院正式成立,特色種業創新工程成效顯著,節水小麥育、繁、推一體化基地建設加快推進,新品種“馬蘭一號”平均畝產811公斤,實現全省小麥畝產歷史性突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被科技部評為優秀等級第2名。聚焦建設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推進經濟開發區擴區提能,省批覆面積達到1540公頃,實施總投資139億元的43個項目,在全省開發區考核中取得A類第4名佳績,被評為全省能級提升示範經濟開發區、全省循環化改造示範園區,阿爾格生命科技公司被確定為全國生態環保優質農業投入品生產試點、國惠環保科技公司被確定為國家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骨幹企業;高新區被認定為省級化工集中區,對重大項目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聚焦建設國家綜合保稅區,完成投資1.7億元的智慧冷鏈物流項目;辛集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通過海關總署驗收,成為全省內陸地區唯一進口肉類指定監管場地;保稅物流中心全年進出口額達到2.36億美元;成功簽約北京二商,著力打造“輻射華北、覆蓋京津冀”的現代化冷鏈產品交易集散中心與高端冷鏈物流產業基地。
(三)調優結構轉動能,創新驅動發展勢頭強勁。實施省市重點項目119個,總投資395.3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高科技項目52個,項目質量、科技含量均創歷史最好水平。設立規模10億元的科技產業發展基金母基金。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達到119家、695家,每萬家企業法人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居全省前列。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1家、“專精特新”示範企業5家。26個技改項目列入省千項技改。榮獲省企業技術創新獎1項、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獲獎數量、等次均創歷史新高。申科電子首獲省政府質量獎、省工業企業質量標桿稱號,雙吉化工被評為河北省企業標準領跑者,通濤管業掛牌上市,金士頓軸承成功入圍國家第二批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套用城市群企業。我市被確定為全省科技創新A類市,在全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中位列市縣區第3名。服務業持續壯大,萬達廣場項目成功簽約。發放326萬元“政府消費券”,拉動消費金額3159萬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培育省級電商示範企業3家。成功舉辦中國(辛集)製革創新大會、中國(辛集)國際皮毛時裝博覽會(BEIJING FUR)等重量級活動,無鉻鞣團體標準全球首發,辛集皮革城入選“中國商品市場綜合百強”,我市被評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四)建管同步提品位,城市面貌發生顯著變化。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形成階段成果。教育路辛中橋正式通車,11條新改建城市道路全面完成,黃石高速辛集東互通工程開工建設,通用機場列入省布局規劃,中等城市發展空間進一步拉開。澳森全民健身中心、趙望雲藝術館建設紮實推進,新城市地標含苞待放。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完成8個老舊小區和895套棚戶區改造,啟動5個城中村改造和“新康家園”保障房項目,完成15個小區市政老舊管網改造,新建公共供水管網15.5公里,實施清潔能源供暖替代700萬平方米。新建停車場28個、新增停車位4000多個,主次幹道機械化清掃率達到100%,智慧城管實現24小時全方位動態監控。大力實施綠化造林,建成區綠地率達到40.2%,綠化覆蓋率達到44.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3平方米。雄安新區辛集林、辛集展園驚艷亮相,辛集展園榮獲雄安郊野公園最佳城市展園特等獎,辛集的知名度、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五)鄉村振興上台階,農業農村工作紮實推進。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6841畝,糧食播種面積140萬畝,產量超13億斤。積極發展循環農業,建設1500畝智慧型水肥一體化精品示範基地。著力打造優質節水小麥、特色梨、優質生豬、優質蛋雞等4個特色產業集群,“寶蓄黑豬”高端豬肉品牌暢銷市場,辛集黃冠梨年電商銷售額突破億元。新認定市級及以上農民合作社示範社32家、示範家庭農場30家,省級農業生產託管服務示範組織5個,省市級龍頭企業達到59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脫貧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696元,同比增長18.86%。美麗鄉村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投資2.76億元實施農村生活水源置換項目,鋪設管道28.5萬米。改造農村廁所1.5萬座。新改建鄉村公路17條40公里,149條89公里田間道路建設加速推進。舊城鎮被評為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和睦井鄉小士莊村被評為省美麗休閒鄉村、省綠色生態鄉村樣板村,南智邱鎮大車城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
(六)生態治理不懈怠,藍天碧水淨土更加鞏固。全面施行管煤、治企、控車、抑塵、禁燒等管控措施,開展15次“洗城行動”,對691家涉氣企業擬定差異化管控方案,推動525家企業安裝分表計電設備1734台。空氣品質大幅改善,年均綜合指數4.69,同比下降19.41%,改善率在全省“11+2”城市排名第2位;PM2.5平均濃度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21%,改善率排名第3位;空氣優良天數259天,同比增加35天,增加天數排名第3位。嚴格落實河長制,大力實施水處理中心升級改造、雨污分流等重點工程,完成4個“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範化建設。嚴格控制地下水超采,關停1981眼機井。石津總乾渠南張村斷面、邵村排乾渠大李橋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市區集中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Ⅲ類。紮實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對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等重點區域進行土壤執法檢測,檢測結果100%達標。
(七)深化改革強服務,發展動力活力不斷增強。“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15個部門、318項事項入駐政務服務大廳,政府投資類、社會投資核准類和備案類工程全流程審批時間分別壓縮至39個、33個、31個工作日以內。市一體化平台與省“百事通”系統完成對接,38個審批辦理套餐順利上線。344個村、24個社區實現綜合服務站全覆蓋,鄉鎮、村級可辦政務事項達到204項。12345熱線歸併整合、一號對外,有效訴求辦結率達到99.8%。“網際網路+政務服務”能力持續拓展,1353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可辦,全流程網辦事項達到728項。110項便民套用上線“冀時辦”APP。“證照分離”改革實現全覆蓋,企業開辦一日辦結。市場主體達到5.7萬戶,萬人擁有市場主體904戶。城市信用狀況監測排名由全國294名提升至第80名。
(八)惠民利民辦實事,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民生支出達到45.8億元,占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1.1%。20項省民生工程、12件市民生實事全部完成年度任務。城鎮新增就業5080人。市人事考試中心被評為全國人社系統優質服務視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8.7%、95.6%。全面落實省內無異地就醫政策,4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門診費用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進,新城鎮沈家莊村被評為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社區。總投資11億元的三級醫院項目開工建設,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規範化率達到90%以上。開展大型民眾體育賽事和活動64項(次),新建體育場地設施125處。5所幼稚園建設順利實施,13所中國小改擴建全面完成,國小、國中生均一般公共預算經費分別位居全省“11+3”第1、2位。課後服務覆蓋全市191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惠及5.9萬名學生。市三中被評為省級示範性高中。團市委被評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先進集體。大力實施電網補強工程,完成基建投資3198萬元。紮實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加快“應急管理一張圖”建設。深入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鬥爭。全面開展“燕趙—礪劍鑄盾2021”專項行動,業務考評成績位居全省同檔第一。172個小區完成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八類嚴重刑事案件發案同比下降38.3%,治安案件發案同比下降15.4%,為近年來最好成績,民眾滿意度評價位列全省同檔第一。馬莊鄉榮獲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辛集鎮婦聯榮獲全國婦聯繫統先進集體,天宮營鄉被命名為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創建國家、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13個。我市榮獲省級“雙擁模範城”十連冠。
過去一年,我們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四史”宣傳教育,堅決捍衛“兩個確立”,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貫徹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深化糾正“四風”和作風紀律專項整頓。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146件人大代表建議、206件政協提案全部辦復,法治政府建設邁出新步伐。國防動員、民族宗教、新聞廣電、郵政通信、外事僑務、人民防空、消防救援、氣象地震、支油援疆、公積金、工會、殘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回望過去一年,面對開啟新征程的艱巨任務,面對疫情衝擊的嚴峻挑戰,我們無懼風雨、主動作為,每一步都不容易,每個人都經歷考驗,每一分收穫都浸透著心血和汗水。成績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生動實踐的結果,是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參與辛集建設發展的廣大勞動者,向所有關心支持辛集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經濟發展質量還不夠高,新舊動能轉換還不夠快,能源資源瓶頸制約凸顯;創新能力還不夠強,高新產業與現代服務業支撐力度還不夠大,產業結構有待最佳化;城市集聚力、輻射帶動力有待提升,城鄉公共服務不夠均衡,鄉村振興任重道遠;現代化治理能力還不夠強,工作作風有待進一步改進,營商環境距離市場主體期望仍有差距。我們一定堅持問題導向,以更大決心和力度切實加以解決。

二、2022年工作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我市全面建設現代化高品質中等城市的關鍵之年,做好各項工作責任重大、意義深遠。當前,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內外環境更趨複雜嚴峻。挑戰與機遇並存,我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為我們拓展發展空間,提供了重大機遇;全省“三件大事”縱深推進,為我們帶來了強大發展勢能。身處歷史性視窗期、戰略性機遇期,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堅定必勝信心,凝心聚力謀發展、一心一意搞建設,以自身發展的確定性有效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大力實施“1253工程”:聚焦全面建設現代化高品質中等城市這一目標;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兩手齊抓”;突出抓好爭創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國家綜合保稅區“三區建設”,推動經濟發展高品質;突出抓好老城改造、新區建設、鄉村振興“三點發力”,推動城鄉統籌高品質;突出抓好大氣、水、土壤治理“三管齊下”,推動生態環境高品質;突出抓好安全生產、社會穩定、反腐倡廉“三條底線”,推動社會治理高品質;突出抓好兜住民生底線、提高生活品質、倡導文明新風“三項重點”,推動民生保障高品質。
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次黨代會、省經濟工作會議、省“兩會”和市委九屆三次全會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綠色轉型,最佳化產業結構和生態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當前和長遠,有效擴大投資、擴大消費、擴大就業,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實施“1253工程”,持續保障改善民生,最佳化營商環境,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面建設現代化高品質中等城市,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2022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單位生產總值能耗、PM2.5平均濃度、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達到省控指標。這些目標的設定,綜合考慮內外環境和我市支撐條件,銜接“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體現了穩中求進要求,有利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心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善於用政治眼光觀察和分析經濟社會問題,確保黨中央大政方針、省委決策部署和市委具體要求落地落實。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辛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定政策、作決策、乾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辦好民生實事,促進社會公平,推動共同富裕,讓人民民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第一要義,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扭住高質量發展主題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積極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和省“三件大事”,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始終堅持改革開放創新。堅定不移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持續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建設創新高地,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構築新時代辛集發展戰略優勢。
始終堅持把握系統觀念。強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供給側和需求側、市場和政府、發展和安全,努力實現發展的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和安全相統一。
始終堅持提升治理效能。認真落實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制度體系,堅持依法行政、從嚴治政、科學理政,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以高效能治理助推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三、2022年重點工作
2000年我市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艱巨繁重,按照市委九屆三次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全面推進、重點突破,著力做好八個方面重點工作。
(一)高質量譜寫項目帶動戰略新篇章,推動內需潛力充分釋放。堅持“項目為王”,集中力量抓招商上項目,千方百計促投資擴消費,不斷增強發展韌性和長期動能。
全力以赴謀項目。實施省市重點項目164個,總投資449.7億元。緊盯開工率、投資完成率、資金到位率,嚴格落實月匯總、季考核、年終綜合考評,開展集中開工和觀摩拉練活動,確保完成投資186億元以上。強化要素保障,全面最佳化土地供給,著力破解環保能耗瓶頸制約,積極拓展融資渠道。落實項目包聯幫扶機制,實行清單化、全過程管理,全力促進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
只爭朝夕抓招商。聚焦招大商、招優商、招好商,分解落實招商任務,完善考核評價機制,著力引進產業升級和戰略引領項目。突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借力廊洽會、數博會、時裝周、皮博會等招商平台,廣泛開展產業鏈招商、以企招商、園區招商、商會招商。依託市科技產業發展基金,發揮基金招商、資本招商功能,全力承接中金公司推介項目,吸引更多企業到辛集投資興業。
多措並舉促消費。繁榮城市業態,加快萬達廣場、國際皮革城新商圈建設,最佳化傳統商圈品質。推動商業綜合體、步行街、商業街提檔升級,著力培育美食經濟、夜間經濟、假日經濟、休閒經濟。完善城市商業設施網路,品牌連鎖便利店達到29家以上。支持傳統商業企業線上線下融合,加強電商人才培訓,打造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和示範企業,力促網路銷售額實現更大突破。
(二)高質量譜寫新舊動能轉換新篇章,推動現代產業體系最佳化升級。大力實施產業基礎提升和延鏈補鏈強鏈行動,做強存量、做優增量、提升質量,不斷提升經濟核心競爭力。
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做大做強生態皮革服裝傳統產業,向時尚化、個性化、生態化、品質化、國際化轉型,加快建設“國際皮都”,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改造提升鋼鐵、化工等主導產業,培育壯大高端裝備製造、信息智慧型、新型顯示材料、生物醫藥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經濟開發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基地,打造冀中南先進制造業高地。
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堅持綠色化、數位化、高端化,圍繞主導產業升級,支持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實行“機器換人”、智慧型製造,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施技改提速提質工程,開展規上工業企業新一輪技改,爭列省“千項技改”“百項示範”項目。堅持“頭部企業”帶動,實施上市“蝶變計畫”,培育“專精特新”企業10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家。
強化標準質量引領。深入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加快提升產業能級。開展2022年度市政府質量獎評價工作,爭創省政府質量獎。實施品牌培育提升行動,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百年老店”。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建設省級標準化示範點,主導或參與制訂國家、行業、地方和團體標準3項以上。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建立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中心,支持企業參評省專利獎,以高質量保護激勵高質量創造。
(三)高質量譜寫建設科技強市新篇章,推動創新發展勢能全面迸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佳化整合科技資源,推動產業技術向中高端躍升,為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提供核心動力。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化提升全省科技創新A類水平,年內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0家,壯大企業科技創新矩陣。加大創新平台培育力度,培育省級研發平台7家以上。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0%。健全科技孵化育成體系,吸引入孵團隊20家。
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用好院士工作站、技術創新中心、研發機構等平台,組織優勢企業聯合省內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開展科研合作,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開發一批“殺手鐧”技術,形成“科研—開發—產業”創新鏈。辦好科技成果直通車、服裝設計大賽、工業設計沙龍等活動,以技術改造、工業設計為傳統產業賦能。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技術契約交易總額達到4億元。
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引進科技領軍人才、高端技術人才和院士團隊,支持帶技術、帶成果、帶項目到辛集創新創業,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培育一批能工巧匠和新興產業工程師。大力培育引進“高精尖缺”人才、工匠型人才和一流創新團隊,讓辛集成為吸引人才的“強磁場”。鼓勵在外人士返鄉創業,匯聚形成“鳳還巢”的強大力量。
(四)高質量譜寫品質城市建設新篇章,推動功能定位提質升級。圍繞建設京津冀城市群特色功能節點城市,全面最佳化空間格局,拓展城市功能,提升管理水平,不斷增強城市輻射力、帶動力和影響力。
做好城市規劃,釋放城市潛力。高質量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鄉鎮、村莊規劃,即時啟動中心城區、5個鎮駐地和8個工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高站位擘畫城市藍圖,研究對接雄鄭高速、石衡高速建設,謀劃實施澳森大街西延、古城大街東延、朝陽路北延等項目,以交通幹線拉開城市格局;推動實施澳森全民健身中心、保稅物流中心、“四館一中心”、通用機場等項目建設,以重大工程提升城市能級。
完善城市功能,促進城市更新。著力暢通“大動脈”,投資5億元實施妍園路南延、澳森大街西段、盛園路新建、興業街西段等主幹道路建設,黃石高速辛集東互通工程建成通車。堅持疏通“毛細血管”,投資3661萬元對市區道路進行改造提升。投資1.35億元,實施25個老舊小區改造、6條街路老舊供水管網改造和3個綠化項目。加快投資4.5億元的“新康家園”保障房一期建設。投資4600萬元,購置純電動公車100輛,創建全省城鄉客運一體化試點城市。
精細城市管理,彰顯城市魅力。堅持里子面子、軟體硬體同步齊抓,提升城市標準化管理水平,常態化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深化數位化城管信息採集系統平台套用,探索城市綜合信息數位化、多元化管理。提升改造17座老舊公廁,新增道路環衛面積22.6萬平方米,新設20個垃圾分類集中投遞亭。全面運行建築垃圾、生活垃圾、餐廚垃圾資源化再利用項目。持續開展交通秩序整治專項行動,讓道路更安全、更暢通。
(五)高質量譜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推動農業農村農民現代化。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健全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增強脫貧穩定性。加大人文關懷、技能幫扶和就業扶貧力度,助力脫貧民眾穩定增收。加強與鄉村振興工作有效銜接,做強做優產業扶貧項目,提高資產管理科學化、規範化水平。
全力保障糧食安全。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投資3300萬元,改造高標準農田2.6萬畝。投資2200萬元,實施節水小麥種業提升工程。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糧食總產穩定在13億斤以上。
做強做優現代農業。大力發展設施農業、高效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推進生豬、蛋雞等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農產品追溯及格線化監管示範市項目,建設5個格線化監管示範鄉鎮。實施品牌提升工程,擴大“辛集黃冠梨”“寶蓄黑豬”“馬蘭”系列節水小麥等品牌效應。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創建21個省級美麗鄉村,讓美麗鄉村連線成片。投資5100萬元新改建農村公路30公里,投資6600萬元修建田間道路120公里。改造農村廁所1.7萬座,實現20個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長效機制。加快110千伏天宮營輸變電工程建設。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推進股份經濟合作社試點建設,確保集體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95%以上。推進網路設施、大數據平台、智慧套用、農村電商等工作,積極構建鄉村數字治理新體系。
(六)高質量譜寫綠色低碳發展新篇章,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穿“新鞋”、走“綠道”,精準、科學、依法治污,全面提升城市生態環境品質。
守好藍天碧水淨土。堅持PM2.5與臭氧協同控制、減污降碳協同推進、VOCs和氮氧化物協同治理,實施“冬奧保障、臭氧治理、重污染天氣應對、揚塵防治、移動源管控”五大攻堅,確保空氣品質優良率、二氧化碳強度年度降低率完成省定目標。常態化落實“河長制”,推進入河排污口規範化建設,加大飲用水源保護力度,加快投資1.1億元的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建設,謀劃建設生態濕地項目,確保南張村、大李橋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和Ⅳ類標準。抓好農業面源污染整治,加大土壤污染重點企業監管,完成歷史遺留污泥暫存場整治項目。
築牢生態環境屏障。以更高標準打造綠色空間,鞏固省級森林城市創建成果,持續開展國土空間綠化。以更大力度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加大灌渠恢復和排渠治理力度,關停自備井1096眼,壓減地下水超采量1477萬立方米。以更大決心強化執法監管,加強監測信息共享和執法聯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用鐵腕執法還水於河、還綠于田。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堅持綠色低碳發展規劃引領,科學制訂“1+N”實施方案。嚴格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加快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積極推廣能效標識產品、低碳認證產品,讓綠色理念深入人心,讓低碳生活成為風尚。
(七)高質量譜寫深化改革開放新篇章,推動構建一流營商環境。深化市場化改革,實行高水平開放,為加快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大力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統籌提升市鄉村三級政務服務能力,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實施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深化農業農村綜合改革,提升土地託管服務水平,規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力爭年交易額突破1.8億元。
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發揮經濟開發區招商引資主戰場、主引擎作用,實施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建設投資2.59億元的辛鹿孵化基地,讓入孵企業“拎包入住”。依託保稅物流中心,建設總投資1.6億元的凍品分割庫,啟動運營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國際凍品進口業務達到5億元以上。謀劃創建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打造立足河北、輻射京津、覆蓋華北的國際凍品集散中心。支持外貿企業參展進博會、廣交會等重點展會平台,力爭進出口增長10%以上。
全面最佳化營商環境。圍繞“一門、一網、一次”目標,推進審批提速提效,讓企業辦事更方便、項目落地更順暢。嚴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做到親而有度、清而有為,讓企業家在辛集放心投資、安心創業。
(八)高質量譜寫民生保障改善新篇章,推動社會事業邁出堅實步伐。多解民之所憂、多行民之所盼,讓經濟總量、財稅增量更多轉化為人民民眾實實在在的生活質量。
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抓細抓實“十個常態化”30項措施,持續抓好“三個關口前移”,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要求。堅持人物同防,嚴格落實全過程閉環管理,堅決阻斷疫情輸入擴散渠道。嚴控聚集性活動,健全多點觸發哨點監測預警機制,加強風險人員排查。始終保持指揮機制激活狀態,強化“八支隊伍”和7套信息化系統建設,持續推進疫苗接種,堅決築牢疫情防控防線。
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力辦好民生實事,實施好省20項民生工程。同時,謀劃提出了15項市級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待提交大會審議票決後,逐項制訂實施方案,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統籌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工作,城鎮新增就業47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4500人。多措並舉增加育幼服務供給。加快建設投資2.5億元的養老服務中心(父母樂園),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推進社保擴面提質,健全基本養老、失業、工傷、醫療等保險制度,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和水平。
促進公共服務優質均衡發展。加快城區學位擴容,大力推進學府街國小、妍園路學校、育英學校、文昌路國小等4所學校建設,積極創建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市,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改擴建市第二中學、市藝術職業學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入開展課後服務,全面落實“雙減”政策,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積極建設文化體育強市,組織“七進”演出,發揮氣膜滑冰館功能,推廣普及冰雪運動,辦好冰雪賽事活動。全力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提升健康辛集水平。加大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力度,減輕民眾負擔2000萬元以上。努力完成三級醫院主體建設,加強與京津冀三甲醫院聯繫合作,讓百姓享受家門口的優質醫療資源。
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突出抓好“兩打兩防”行動,強化“智慧安防小區”套用成效,建立104家微型消防站,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辛集。紮實推進“八五”普法,建設高水平法治辛集。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和處置,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加強國防動員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強化退役軍人服務保障,與“辛集艦”深入開展“愛我家鄉愛我艦”城艦共建活動,鞏固軍政軍民團結良好局面。密切與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聯繫,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橋樑紐帶作用。做好民族宗教、新聞廣電、外事僑務、人民防空、氣象地震、支油援疆、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工作。
各位代表!人民政府為人民。面對新階段、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將持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主動擔當作為,勇於改革創新,不斷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建設人民更加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把講政治作為第一遵循。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忠誠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和行動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決策部署,確保辛集各項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朝著更高目標邁進。把強素質作為第一要求。不斷強化學習意識、改革理念和擔當精神,加快理論更新,強化實踐鍛鍊。始終把提高謀劃發展、破解難題的本領擺在突出位置,培養全面、系統、深入研究問題的思維,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革創新突破和增進人民福祉上謀新招、亮實招、出硬招。把抓落實作為第一任務。大力弘揚真抓實幹、事不避難、知責擔當的工作作風,切實破除求穩心態、路徑依賴和部門藩籬。持續提升政府效能,以目標倒逼進度、時間倒逼程式、督查倒逼落實,堅決避免“有想法沒辦法、有上文沒下文”,堅決杜絕“講得到做不到、說得好乾不好”。把重法治作為第一準則。深入推進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強化政府人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普法護法力度,嚴格規範重大行政決策程式,完善政務公開制度,提高執法隊伍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能力,讓人民民眾在執法行為和執法決定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把守廉潔作為第一底線。深入抓好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嚴防嚴懲各類腐敗行為,維護政府系統風清氣正的良好形象。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恆糾正“四風”。樹牢過“緊日子”思想,持續壓減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將有限財力用在推動發展和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事在人為,路在腳下,夢在前方。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只爭朝夕、篤定前行,奮力開創全面建設現代化高品質中等城市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名詞解釋

1.“八支隊伍”:指核酸檢測、核酸採樣、流行病學調查、隔離觀察、消毒消殺、社區(農村)防控、健康教育、醫療救治隊伍。
2.“7套信息化系統”:指核酸檢測、流調溯源、定點隔離、醫療救治、風險排查、疫苗接種、全員人口信息管理系統。
3.“十個常態化”:健康防護、測溫驗碼、外來人員排查、發熱人員篩查、重點人群檢測、監測預警、精準處置、消毒消殺、環境整治、防控準備常態化。
4.“二十條措施”:我市出台的《關於加快各行業復工復產復市二十條措施》。
5.“專精特新”企業:滿足“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要求的企業。
6.“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量1000噸以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7.省內無異地就醫政策: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醫保基金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及其他政策規定等,執行參保地待遇。
8.證照分離:指領取工商部門營業執照,就可以從事一般性的生產經營活動,如果需要從事需要許可的生產經營活動,再到相關審批部門辦理許可手續。
9.“雙擁”:地方擁軍優屬,軍隊擁政愛民。
10.“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11.“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12.“三件大事”: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和北京冬奧會籌辦。
13.“四館一中心”:圖書館、群藝館、城市館、科技館、文化藝術中心。
14.“四個不摘”: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15.高標準農田: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電配套、土壤肥沃、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的耕地。
16.“1+N”實施方案:“1”即《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N”即《辛集市碳達峰行動實施方案》和7個分領域分行業碳排放達峰實施方案、20個碳達峰碳中和保障方案。
17.告知承諾制: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向行政機關申請辦理行政事項時,行政機關以書面形式將證明義務、證明內容以及不實承諾的法律責任一次性告知申請人,申請人書面承諾已經符合告知的相關要求並願意承擔不實承諾的法律責任,行政機關不再索要有關證明並依據書面承諾辦理相關行政事項的工作機制。
18.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為企業民眾提供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現場辦理“最多跑一次”的服務。
19.“四方責任”:全面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的四方疫情防控責任,建立全社會共同防控體系。
20.“四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
21.“八五”普法: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
22.“雙減”: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23.“七進”演出: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站、進軍營。
24.“兩打兩防”:嚴打嚴重暴力犯罪和黑惡團伙犯罪,嚴打電信網路詐欺等多發侵財犯罪,嚴防重大社會治安風險,嚴防重大安全事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